饮茶的起源和发展

发布时间 : 2022-01-06
绿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文化起源与发展 简述茶的起源与发展

绿茶的起源与发展。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饮茶的起源和发展”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最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可上溯到神农时期,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先秦时期可能在局部地区(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目前还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

(一)饮茶始于西汉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

1、先秦说

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日知录茶》)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证据。先秦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可靠材料来证明。

2、三国说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这种能代酒的饮料当为茶饮料,足以证明吴国宫廷已经饮茶。据此,《南窗纪谈》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三国时代东吴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之茶当传自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3、魏晋说

唐裴汶《茶论》、《膳夫经手录》认为饮茶始于晋,宋《集古录》认为饮茶始于魏晋。

4、西汉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荼。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

西汉著名辞赋家王褒《僮约》烹荼尽具的约定,是关于饮茶最早的可信记载。《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都认为烹荼、买荼之荼为茶。《僮约》订于两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故中国人饮茶不会晚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西汉晚期。我们认为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王褒是四川资中人,买茶之地为四川彭山。最早对茶有过记载的王褒、司马相如、扬雄均是蜀人,可见是巴蜀之人发明饮茶。

从两汉到三国,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物,饮茶限于王公朝士。《三国志吴志韦曜》记: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孙皓密赐韦曜以茶代酒,可见东吴宫中饮茶。

西晋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说成都的香茶传遍九州,这虽有文人的夸张,却也近于事实。《桐君录》记:西阳、武昌、庐江、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晋陶潜《搜神后记》:晋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晋王浮《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说明在两晋时期,湖北、安徽、江苏、浙江这些地区已产茶。

两晋时期,饮茶由上层社会逐渐向中下层传播。晋干宝《搜神记》:夏侯恺字万仁,因病死,如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荼饮。这虽是虚构的神异故事,但也反映普通人家的饮茶事实。《广陵嗜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买。老姥每天早晨到街市卖茶,市民争相购买,这反映平民的饮茶风尚。

南朝宋人山谦之《吴兴统记》载:乌程温山,出御荈长兴啄木岑,每岁吴兴、毘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乌程温山产贡茶,长兴县有境会亭,两郡太守在此宴集,督造茶叶。江南一带不仅饮茶,茶叶生产也有一定的规模。《南齐书武帝本纪》: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荼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南朝齐武帝诏告天下,灵前祭品设茶等四样,不论贵贱,一概如此。可见茶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后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桨,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时给事中刘镐,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北朝人原本渴饮酪桨,但受南朝人的影响,如刘镐等,也喜欢上饮茶。

饮茶始于西汉,起源于巴蜀,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逐渐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饮茶由上层社会向民间发展,饮茶、种茶的地区越来越广。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的起源与发展”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故乡,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人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人们很多的遐想。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安溪茶叶的起源、发展


自古高山出好茶。安溪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戴云山东南坡,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市延伸境内,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有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以位于福田乡与漳平交界的太华山为最高山峰,海拨1600米。安溪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河谷盆地串珠般分布在西溪、蓝溪沿岸,草木繁茂,古有龙凤名区的美誉。县境按地形地貌的差异,历史以来有内外安溪之分,以湖头盆地西缘的五阆山至龙门跌死虎岭西缘为天然分界线,线以东称外安溪,线以西称内安溪。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拨在300~400米,年降水量纸1600~2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5~21.3摄氏度,年日照数2000小时,无霜期350天;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平均海拨在600~700米,年降水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18摄氏度,年日照数约1850小时,无霜期约260天,季节性变化明显。更妙的是,安溪与沿海有崇山之隔,不受海风侵扰。加上境内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绝少污染,早晚冷,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78%以上,有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此外,安溪高山植被良好,枯枝落叶,形成一层厚厚地地表覆盖层,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养分齐全,特别适宜农作物和茶树、果树生长。

一、安溪的野生茶树

安溪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化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野生茶树屡被发现。1957年,在蓝田乡福顶山等地发现两个野生茶树。一是蓝田在茶树,也称苦茶,因味苦面得名,为小乔木型,分布在蓝田乡福顶山森林之中。据1978年有关部门的观测,最大棵树高6.3米,树干挺直,树幅2.7米,胸围18厘米,叶形有长椭圆、倒披针形等,叶长11.5~17.3厘米,叶宽4.5~6厘米,最低分枝离地2米,历史以来当地群众有少量采制。二是企山野生茶,零星散布在企山顶观音坑一带海拨千米以上高山,树冠呈伞状,为小乔木型,其中被观测的一棵野生茶树,树高3.2米,树2.7米,胸围6.9厘米,叶片椭圆形,叶面平,叶尖突尖,叶脉10对,花径3.8厘米,花瓣7片。1961年,在安溪县剑斗镇的水头拔山发现了许多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野生茶树高6.5米,胸围58厘米,树冠3.2米。经考证,这些野生茶树讫今已有1000~1200年的生长历史,是深入研究安溪茶树起源和演化的活化石。此后,西坪、福前等地也陆续发现野生茶树。就在2000年冬,笔者到外安溪的官桥镇益林村采风时,在该村的犀山原始森林中也意外地发现了野生茶树的踪迹。犀山野生茶树群生长在壁立千仞的白岩峰下将军岩北侧,集中生长着数株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3.8米左右,树冠12厘米,当地群众曾采制饮用,单季可采茶青10余斤。这些野生茶树树群的发现,充分地表明安溪具有十分丰富的茶树资源,为安溪茶叶起源提供了佐证。

二、北方人口南迁安溪的推动

追溯安溪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之源,主要来自中原文化的南移。唐朝中叶以前,安溪人口稀少,茶史无考。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年间,北方兵荒马乱,战祸不断。福建东南沿海,特别是泉州一带,远离战乱中心,局势稳定,气候温和,物阜人稀。这个时期,我国不仅茶业重心南移,而且北方人口在量南下移居。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除少部分姓氏,如邱氏始祖于西晋年间(约300年)迁居晋安郡坑园(今安溪长坑乡山格),紫云黄氏一世祖黄克纲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自武荣州(今泉州)移居安溪和陈氏始祖于唐天宝年间自漳州移居安溪外,大部分姓氏,如刘、林、周、廖、詹、王、吴、安等均于唐末及五代期间经荆楚、江淮入闽转而定居安溪,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不乏名人墨客,如唐末诗人周朴、五代越王钱叔幕僚黄夷简、上柱国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等。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带来了茶叶生产技术,推动安溪茶业发展。

三、佛教道教发展的推进

唐中华大地饮茶之风的盛行,与佛道两教的推进是分不开的。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及道观多在深山云雾之中,是风景名胜圣地,又是产茶的适宜之地。特别是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提神,使僧众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消食,使整日打坐而容易造成积食的僧众得以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使人不思淫欲。而僧众坐禅修行,枯燥而孤寂,且不能吃晚餐,要在半夜坐禅、静思而不困,只能通过饮茶来提神,因而不少高僧均嗜茶,且以茶延年益寿。加上僧人行遍天下,故一时在在江南北竞相仿效,遂成时俗。唐代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许多名茶出于寺院,据称,茶圣陆羽的师傅也是种茶高手。据此,唐时我国就有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僧,名僧植名茶,寺僧人人善品茶之说。佛教、道教传入安溪始于唐。至唐末,佛教在安溪已建有福海院、上乘院、定明院、灵像院、大成庵、隐静院、光明院以及长坑的补陀岩、城厢的阆苑岩、湖头的成道院、参内的植福堂等一大批寺院;道教在安溪已建有城隍庙、显著庙、武庙、龙津观等道观。据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已有植茶、品茶的历史,阆苑岩就其中之一。

安溪县城所在地西部阆山(今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半山有一名刹阆苑岩。阆苑岩始建于唐末。岩宇依山临壑,北侧有一峭拔石笋,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也而出,蔚为奇观。阆苑岩历史上曾以产白茶闻名。岩宇左侧有古白茶树数株,已历数百年。现存岩宇门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研究安溪茶史的重要例证。为此,宁朱熹览游安溪山水时,曾品题阆岩夕照,是清溪八景之一。

四、五代时内外安溪均已产茶

五代期间,安溪茶文字记载竞与小溪场长官廖俨联系在一起,而将茶作为礼品赠送的文字记载,则最早出自于开先县令詹敦仁的茶诗,题为受龙安岩悟长老惠茶,作此简代: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醒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又有与道人介庵游历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留下诗句: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而韩屋留有诗句: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足见当时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

总之,安溪茶叶起源最迟应在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伴随中原文化的传播,南迁肇安的外来人口及寺僧植茶对安溪茶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代宋初时已逐步向农家传播。

饮茶的发源时期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不能准确地查明到底是在哪个年代了,但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有相关的证据显示,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种植茶叶、饮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1.神农时期。唐代陆羽在《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有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也正因为这样,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朝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说:“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在《僮约》说:“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发现陪葬清册中有“□——笥”和“□——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已有饮茶习俗。

关于红茶起源发展历史


“红茶”一名,始见于明代刘基所撰《多能鄙事》一书(15-16世纪间),陈椽《茶业通史》有述,葡萄牙人科鲁兹神甫于1556年到达中国,1560年左右回国后著书中有言:“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呈红色即指红茶汤。可见1560年以前,就有红茶了。

1607年荷兰东印度海船首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故可结:福建武夷山首创小种红茶,时间是在16世纪末与17世纪初之间。

首先创制的是小种红茶,由炒青发展而来。日晒代替杀青,当是在炒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揉捻后发现叶色变红更快,于是逐渐认识了变色的规律。后在揉捻结束堆放片刻,使其发红更明显,质的变化更大,而后炒和烘,则色香味完全改变。

工夫红茶是在小种红茶基础上演变而来,清朝董天工《武夷山志》(公元1751年)载有小种和工夫的茶名。小种红茶是鲜叶加工复杂,毛茶加工简单;工夫红茶则相反,简化鲜叶加工,毛茶加工大下工夫,所以叫工夫红茶。

安溪茶叶的起源及发展


自古高山出好茶。安溪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戴云山东南坡,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市延伸境内,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有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以位于福田乡与漳平交界的太华山为最高山峰,海拨1600米。安溪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河谷盆地串珠般分布在西溪、蓝溪沿岸,草木繁茂,古有龙凤名区的美誉。县境按地形地貌的差异,历史以来有内外安溪之分,以湖头盆地西缘的五阆山至龙门跌死虎岭西缘为天然分界线,线以东称外安溪,线以西称内安溪。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拨在300~400米,年降水量纸1600~2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5~21.3摄氏度,年日照数2000小时,无霜期350天;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平均海拨在600~700米,年降水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18摄氏度,年日照数约1850小时,无霜期约260天,季节性变化明显。更妙的是,安溪与沿海有崇山之隔,不受海风侵扰。加上境内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绝少污染,早晚冷,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78%以上,有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此外,安溪高山植被良好,枯枝落叶,形成一层厚厚地地表覆盖层,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养分齐全,特别适宜农作物和茶树、果树生长。

一、安溪的野生茶树

安溪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化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野生茶树屡被发现。1957年,在蓝田乡福顶山等地发现两个野生茶树。一是蓝田在茶树,也称苦茶,因味苦面得名,为小乔木型,分布在蓝田乡福顶山森林之中。据1978年有关部门的观测,最大棵树高6.3米,树干挺直,树幅2.7米,胸围18厘米,叶形有长椭圆、倒披针形等,叶长11.5~17.3厘米,叶宽4.5~6厘米,最低分枝离地2米,历史以来当地群众有少量采制。二是企山野生茶,零星散布在企山顶观音坑一带海拨千米以上高山,树冠呈伞状,为小乔木型,其中被观测的一棵野生茶树,树高3.2米,树2.7米,胸围6.9厘米,叶片椭圆形,叶面平,叶尖突尖,叶脉10对,花径3.8厘米,花瓣7片。1961年,在安溪县剑斗镇的水头拔山发现了许多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野生茶树高6.5米,胸围58厘米,树冠3.2米。经考证,这些野生茶树讫今已有1000~1200年的生长历史,是深入研究安溪茶树起源和演化的活化石。此后,西坪、福前等地也陆续发现野生茶树。就在2000年冬,笔者到外安溪的官桥镇益林村采风时,在该村的犀山原始森林中也意外地发现了野生茶树的踪迹。犀山野生茶树群生长在壁立千仞的白岩峰下将军岩北侧,集中生长着数株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3.8米左右,树冠12厘米,当地群众曾采制饮用,单季可采茶青10余斤。这些野生茶树树群的发现,充分地表明安溪具有十分丰富的茶树资源,为安溪茶叶起源提供了佐证。

二、北方人口南迁

安溪的推动追溯安溪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之源,主要来自中原文化的南移。唐朝中叶以前,安溪人口稀少,茶史无考。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年间,北方兵荒马乱,战祸不断。福建东南沿海,特别是泉州一带,远离战乱中心,局势稳定,气候温和,物阜人稀。这个时期,我国不仅茶业重心南移,而且北方人口在量南下移居。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除少部分姓氏,如邱氏始祖于西晋年间(约300年)迁居晋安郡坑园(今安溪长坑乡山格),紫云黄氏一世祖黄克纲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自武荣州(今泉州)移居安溪和陈氏始祖于唐天宝年间自漳州移居安溪外,大部分姓氏,如刘、林、周、廖、詹、王、吴、安等均于唐末及五代期间经荆楚、江淮入闽转而定居安溪,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不乏名人墨客,如唐末诗人周朴、五代越王钱叔幕僚黄夷简、上柱国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等。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带来了茶叶生产技术,推动安溪茶业发展。

三、佛教道教发展的推进

唐中华大地饮茶之风的盛行,与佛道两教的推进是分不开的。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及道观多在深山云雾之中,是风景名胜圣地,又是产茶的适宜之地。特别是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提神,使僧众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消食,使整日打坐而容易造成积食的僧众得以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使人不思淫欲。而僧众坐禅修行,枯燥而孤寂,且不能吃晚餐,要在半夜坐禅、静思而不困,只能通过饮茶来提神,因而不少高僧均嗜茶,且以茶延年益寿。加上僧人行遍天下,故一时在在江南北竞相仿效,遂成时俗。唐代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许多名茶出于寺院,据称,茶圣陆羽的师傅也是种茶高手。据此,唐时我国就有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僧,名僧植名茶,寺僧人人善品茶之说。佛教、道教传入安溪始于唐。至唐末,佛教在安溪已建有福海院、上乘院、定明院、灵像院、大成庵、隐静院、光明院以及长坑的补陀岩、城厢的阆苑岩、湖头的成道院、参内的植福堂等一大批寺院;道教在安溪已建有城隍庙、显着庙、武庙、龙津观等道观。据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已有植茶、品茶的历史,阆苑岩就其中之一。

安溪县城所在地西部阆山(今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半山有一名刹阆苑岩。阆苑岩始建于唐末。岩宇依山临壑,北侧有一峭拔石笋,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也而出,蔚为奇观。阆苑岩历史上曾以产白茶闻名。岩宇左侧有古白茶树数株,已历数百年。现存岩宇门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研究安溪茶史的重要例证。为此,宁朱熹览游安溪山水时,曾品题阆岩夕照,是清溪八景之一。

四、五代时内外安溪均已产茶

五代期间,安溪茶文字记载竞与小溪场长官廖俨联系在一起,而将茶作为礼品赠送的文字记载,则最早出自于开先县令詹敦仁的茶诗,题为受龙安岩悟长老惠茶,作此简代: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醒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又有与道人介庵游历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留下诗句: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而韩屋留有诗句: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足见当时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

总之,安溪茶叶起源最迟应在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伴随中原文化的传播,南迁肇安的外来人口及寺僧植茶对安溪茶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代宋初时已逐步向农家传播。

凉茶的起源历史及发展


凉茶是传统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凉茶是中国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2006年5月20日,凉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既不凉、也不是茶"。它是广东、香港、澳门地区民间常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的饮料,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凉茶是人们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名录。

上溯中国信史,凉茶发明人之一乃中华凉茶始祖成汤,凉茶并不是茶而成汤仍称谓为茶-荼,是指药食同源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植物饮品;成汤凉茶药食同源君一臣三佐九之配伍和炮制,制之大也,计九鼎;何以君一而臣三佐用九耶,是一方之中计止十三味,乎名为大而非大也;不知大方者,非论多寡,论强大耳;成汤凉茶以君臣扶正,佐使去邪,味甘、微酸、略辛、咸苦不察,这是中华凉茶始祖丁成汤的功德,其军中实践上溯中国信史计3629年以上(=公元前1617年之前+公元2012);其保密措施比可乐要早3504年以上(=3629年以上-可乐125年);中华凉茶发明人先驱三皇五帝,其单方(君)上溯伏羲,与“羲皇故里”有关;凉茶历史大于5000年;这也是炎黄子孙应该知道的药食同源之历史传承和真相。

凉茶的历史悠久,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凉茶,其配方、术语世代相传。关于凉茶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在岭南和海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数百年来,林立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凉茶铺,形成了一条汉族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景线。凉茶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持久的扩张力,这是世界上任何饮料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凉茶历史,上溯中国信史的开端商朝。汤字从水从昜。“昜”意为“播散”、“散开”。“水”与“昜”联合起来表示“溶化了固体成分的水”、“溶液”,本义:汁水;(名词)汤药;汤,是中医学最常用的剂型,古称汤液,现称汤剂,民间则叫作汤药;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商太祖履死后,他的子孙因为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成就了商朝,而纪念其丰功伟业,被尊为“成汤”。

禁方,珍秘的药方或其他配方;黄帝谓雷公曰:此先师之所禁,割臂歃[shà]血之盟也。故黄帝有兰台之藏,长桑君有无泄之戒,古圣皆然;早在公元前1617年原文汤曰:非汝所知也—因商汤所继承的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黄帝处方是禁方,祖训要求毋泄,所以不是彭家的儿子有资格知道的;原文汤曰:今有药于此——完完全全是肯定的语气,没有半点如果的意思;第一个译者,强加了如果二字,很多学者附和,人云亦云,这是不对的;自从神农尝百草,三皇五帝到商汤,这样的药(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在《神农本草经》早就有,还有必要在翻译成白话文时,强加如果二字吗?

词语“于此”解释,在此、如此;原文汤曰: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悦)而强食之——远祖轩辕黄帝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商汤继承了黄帝的主张,耳未病而加聪,目未病而加明,耳、目并非仅仅实指耳、目,而是泛指人体的整体;本句两个则字,均表示因果关系,则,就,便:闻过~喜,今有药于此则强食之;伊尹,实有其人;今有药于此,实有其药;这个药,就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以伊尹之实,比药之虚,有什么意义呢;原文汤曰: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善药就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譬之,把它比方作;比方:用容易明白的甲事物来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乙事物;比,甲骨文比字本义为王者姬妾(相当于隶定字“妣”),而王者姬妾合于“等列”、“同美”之义。隶定字形改为从二比,即从二美食,亦合于“等列”、“同美”之义;伊尹,实有其人;今有药于此,实有其药;“同美”也;汤征《汤誓》誓师完毕,商汤照例委托老师伊尹宣布,给全军传派预先用汤鼎锅熬好的中草药汤,每人一份;用药汤代酒,以示关怀;伊尹照例讲话要点:效法大禹禁酒令/远祖轩辕黄帝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即预防疾病/国王恩徳/激励……三军饮毕,士气高涨,直扑夏桀军队;商汤于汤征、汤誓战前将凉茶先驱之北良茶处方已作了调整、完善,君臣扶正不变,更适应中原作战;商朝立国稳固后,商汤又将南凉茶、养生茶调整、完善,君臣扶正均不变。后来,商汤又多次改进确立九鼎汤禁方。佐证,宋朝陆游诗有之谓;凉茶历史再溯源:源于神农尝百草,神农一世、二世炎帝均生活于宝鸡也(北良茶处方);并辐射至两湖(南凉茶处方/远古湖南、湖北瘴疠流行较岭南有过之而无不及);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南凉茶处方);又源于神农八世炎帝生活于湖南炎陵县也(南凉茶);源于养生茶,炎黄养生方剂也;涿鹿之战前夕,炎帝与黄帝合作,共同完成他们的首创凉茶处方——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荼处方;其单方(君方)上溯伏羲;这是炎黄子孙应该知道的历史传承和真相。

茶史的起源与发展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公元九世纪时,由日本僧人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逐渐在日本普及为大众化饮料。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以远。十五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而荷兰人约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十七世纪时传至美洲。十八世纪初,品饮红茶逐渐在英国流行,甚至成为一种表示高雅的行为,茶叶成了英国上层社会人士用于相互馈赠的一种高级礼品。着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于十八世纪开始大规模经销中国茶,并获得了巨额利润。1880年,我国出口至英国的茶叶多达145万担,占中国茶叶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十八世纪末,英王专程派特使来中国商讨发展贸易时,从中国得到了几株茶树苗,随后即移植在印度,拟发展英国自己的茶叶生产。中国茶树苗经精心培植,终于长大成林,后来印度产制的茶叶即开始在伦敦市场上销售。

十九世纪,中国的茶叶终于走向全世界,成为了世界性饮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向马里、几内亚、阿富汗等国派出植茶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将茶树、茶籽在不利生长的酷热地区生根落户。

目前,我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引种了中国的茶籽、茶树,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中国近年来的茶叶年产量达50多万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出口。

当今,茶叶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诸多效用,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成为举世公认的天然第一保健饮料、二十一世纪世界饮料之王。

印度茶叶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茶叶成为商品之前,也就是公元1830年左右,茶树大都是野生的,分布在阿萨姆的东北方的丛林之中。大约在公元1598年,一位荷兰的游客,名叫林斯柯顿(JanHuyghenvanLinschoten),曾经在他所写的书中,描写有关他的探险旅程。他说,印度把一种叶子当做蔬菜般的和咖哩、油一起煮来吃,甚至把这种叶子煮来当做一种酿制的饮料喝。

到了公元1788年,英国的植物学家板克斯(JosephBanks),曾经向英属东印度公司报告说:在印度东北的英国属地之中的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的种植。只是,他似乎忘记了在孟加拉就有当地的茶树,反而建议要从中国移植茶树来。不过他的意见终究没有被采纳。

到了公元1823至1831年间,布鲁斯(RobertBruce)和他那在东印度公司工作的弟弟查尔斯(Charles)一起研究出,在阿萨姆地区,确实有当地土产的茶树。他们甚至把当地的茶树种子和茶苗,以很正式的方式呈给当时在加尔各答新成立的植物园。然而,他们的努力和之前一样白费了。这可能是因为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国茶叶的贸易,不想投资在任何其它的地方。

然而到了公元1833年,一切就都改变了。东印度公司丧失了对茶叶市场的垄断,而突然发现把重心转移到印度本身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因此,就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查尔斯(CharlesBruce)被赋以重责培养幼苗;品牌茶叶加盟而另一方面委员会的秘书,也被派遣到中国负责收集80,000颗茶种子,因为他们对于印度本地的植物仍然不具信心,委员会的成员们仍然坚持要引进中国的茶叶树种。

那些被送到加尔各答植物园的种子孵育到相当结实后,被送1000公里之外的新茶园中栽种。同时,在阿萨姆的上方,查尔斯和其它的开拓者,也清除场地,以适合可以栽种树木,而且修剪那些已经存在的老茶树枝,并且支持那些新成长的茶树枝。

他们并且以实验的方法,引进新近采摘下来的茶叶到那些本地的树种上,来制造红茶。

布鲁斯又从中国再请了二位制茶专家,透过这两位专家的帮忙,他终于完全掌握到成功制茶的秘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