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茶香惹中秋

发布时间 : 2022-02-25
中秋桂花茶 中秋白茶月饼 中秋菊花茶

中秋桂花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最是茶香惹中秋”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中国,中秋佳节的传统是一粒种植在人们心中的种子,越是远在天涯,越要生根发芽。

从远古直到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即便是战祸连连的年代,每当孟秋一轮圆月升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俘虏了忙碌的人们的心灵。

寻找中秋节的传统与诗意,是这个节日里最有价值的内容。

品茗赏月——最诗意的中秋节

赏月在汉代以后就成一种高雅的风俗,赏月咏月的诗赋,累见篇牍。到唐代,赏月活动约定俗成在八月十五夜进行。中唐时期福建进士欧阳詹的《玩月诗序》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

此中,说出中秋赏月之妙与风俗形成的来由。到了宋代,八月十五才定为中秋节。《梦梁录》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如果要把这千年来的历史读懂的话,不妨把这千年岁月当做一条长河,中秋的传统是一艘木船,而茶,则是船上的帆,两者相伴,驶过了遥远的历史。

有中秋节的历史,就是有饮茶的历史。

自唐朝开始,就有煮饮团茶的习俗。宋朝,又以福建建瓯一带的北苑龙凤团茶作为贡茶。极品的团茶,“其饼绝精,价值金二两”。团茶也被称作“月团”,中秋之夜,团茶代表着团圆,赏月饮团茶更是天造之合。

古时的团茶,有繁琐的程序,经过炙、捣、碾、筛,然后在釜中煎煮而成。想来中秋月圆之夜,等待着,成为一种风景。

自明太祖罢贡团茶后,茶叶主要以散茶为主,品饮也成了现在的冲泡法。明月没有变,茶事多有流转。当年作为贡品的团茶只能在皇家大院中煮饮,而后的散茶,却如月光一样撒播于千家庭院。

许多人认为,现在的中秋缺少了诗意,似乎城市中的灰尘掩盖了月光。需要知道,此时有茶,才好涤清我们的心灵和眼睛。品茗赏月,才是最有诗意的中秋节。

中秋饮茶的N个理由

文化的理由:饮茶是心灵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秋的月是雅致的。从这一层意义上说,最堪与月相伴的,只有茶。喝茶正是中秋的最雅致的内容。

能够超越,出离世间的,只应是茶。唐人的咏茶歌,最为经典的是“一碗喉润物,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等,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清风生。”据说到中秋佳节,古人赏月之时就会轻声哼唱。此时饮茶毕,飘飘若仙,堪与广寒宫的嫦娥相比。

现实的理由:茶永远不会让人发腻

每逢年节,现在人的似乎都觉得吃得太腻。

而茶就与众不同,还像永远在恋爱期的情人,口味清爽,身上写着情趣与诗意。一直是不变的新宠,永远不会腻味。

淡淡月色中,淡淡茶香。中秋夜,仅仅有月饼,太缺少激情,茶,适时加入给了慰籍。

健康的理由:月饼穿着长衫,茶身着唐装

长衫是很抵得风寒的,而且自古以来,为交际之用人们都要备上一套。恰如自古以来,月饼并当做强身健体的食疗佳品。但时至如今,人们生活中的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三高”膳食结构,已经让人不堪重负了。然后,营养学家们又说,一个广式月饼的热量高达850大卡,相当于3碗白饭的热量;还建言,过多食用那些重甜口味的月饼会加重脾胃负担……,传统重甜口味的月饼像一件长衫,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对于追求健康的现代人来说,茶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唐装,给人美丽的希冀和鼓舞;茶有丰富的内涵;有不以常情估算的价值,茶有天价。茶在月下,显得如此高雅。

在最好的时间遇到最好的茶,中秋是人的心灵最丰富敏感的时刻,此时,怎么能没有涤荡人心的好茶相伴?在中秋夜,喝茶可以有一百个理由。

茶是中秋的精神,从古至今,充满着活力与生命。少了它,是一件憾事。

茶经网扩展阅读

明前的茶,中秋的花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明前的茶,中秋的花》,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际遇,有两年的中秋节都是在杭州度过。

原本不爱桂花香,却是因了那城,那茶,喜爱上了它。杭州城里多桂花,若在中秋时节漫步苏堤,沿小径从浓密的桂花树下穿过,无处不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气,直令人精神一振,记忆飘向某段过往的时光。

而龙井茶,则是这座城市里的另一抹芬芳。明代高濂说:“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它味醇、型美、色绿、香郁,茶韵浓郁到了极致,直教人沦陷在这嫩叶舒展的姿态与香氛中。

在杭州第一年的中秋夜,与友人西湖荡舟,品龙井,嗅桂香,不问人间事,只享受片刻的宁静。就连月里的桂花树,也仿佛不再遥远,伸手可及;而杯中的龙井轻轻袅袅,犹若江南才女,在西湖波澜不惊地注视下,演绎着一幅美景与茶香浑然一体的画面。离开杭州许久后,我还时常记起那个中秋月夜的清香与安详,它似一场梦,只能回想,无法言说。

关于中秋与桂花,杭州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年中秋之夜,灵隐寺的德明和尚忽然听见寺外传来滴答滴答的雨声,开门一看,只见从月亮上落下无数珍珠般的小颗粒,他捡了满满一兜。第二天,德明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智一长老仔细一看,原来是月宫中吴刚伐桂震落的桂子。于是他们将这些小颗粒种在寺前庙后的山坡上,第二年中秋,树上开满了芬芳的桂花。后来,人们把桂花种在西湖四周,渐渐种遍全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山寺月中寻桂子”的不朽名句,至今被人诵读。

第二年的中秋,又是在杭州。我在朋友家做客,她说有好茶要与我分享。看她投在杯中的分明是龙井,空气中却隐约有一缕花香在飘散。捧茶在手,只见碧绿的茶叶在杯中翻飞,有零星淡黄色的桂花散游在绿色里,格外清新怡人。见我诧异,朋友笑着解释,这是桂花龙井,是将龙井茶用鲜桂花窨制后制成,既不失茶的真味,又带有浓郁的桂花香。我轻饮一口,果然三分桂花甜,七分龙井香,雅致耐品,别有一番滋味。

我笑问朋友:还记得小时候背过的那首诗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她笑着点头,温暖的阳光折射而来,莹莹绿茶,袅袅香气,桂花在杯中朵朵飘落,小小的花朵在水中浮沉轻舞,似一曲清新脱俗的古筝,柔美缱绻,江南的明媚阳光霎那间就从氤氲水汽中铺陈开来。

知我爱茶,离开时朋友送了桂花龙井给我,怀抱这盒茶,仿佛拥有了满怀的馨香。想起明人刘士亨在《谢璘上人惠桂花茶》中云:“金粟金芽出焙篝,鹤边小试兔丝瓯。叶含雷信三春雨,花带天香八月秋。味美绝胜阳羡种,神清如在广寒游。玉川好句无才续,我欲逃禅问赵州。”后来,我用明前的龙井配了中秋的桂花,一层花一层茶,悉心窨制,再冲泡在青瓷盏里,看它君子般地清和幽淡,任袅袅余香萦在舌尖,真是人生乐事啊!

许多个安静的夜晚,读书,喝茶,泡的就是这清婉蕴香的桂花龙井。明前的茶,中秋的花,浪漫邂逅在一盏之间,只将江南的春秋味道在这杯水中呈现,花好,月圆。

关于本文《明前的茶,中秋的花》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秋茶将大热,临近中秋国庆上市


古语有云:“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而“秋白露指的正是秋茶。时下正逢秋茶采摘的盛季,即将迎来秋茶的上市,茶友们很快就能品尝到秋天的味道啦。

秋茶上市时间

据了解,由于夏茶的口感不是很好,得不到市场认可,因此很多茶企都不看好其销售前景。而对于夏茶销售的空白,茶企大都选择靠秋茶来填补,再加上今年茶叶长势较好,更让茶企们把目光纷纷集中在秋茶的生产销售上。“秋茶上市临近中秋和国庆,茶叶需求势必大幅提升。”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元老级的铁观音,还是新势力的白茶,在今年秋茶的采摘阶段销售情况一直被外界看好。其中,福建白茶在往年可谓是比较“小众”的秋茶品种,今年却炙手可热,还未到秋茶采摘季节之时,被预订的白茶就占40%之多。

秋茶获茶企重视

据了解,在茶行业,春茶销售最为茶企所看重,而夏秋茶则被视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究其原因,乃是夏秋茶采摘成本高,利润低。据业内估计,以贵阳市为例,全市每年夏秋茶至少有80%的茶青被白白浪费掉。相关数据显示,某县茶业种植面积17万亩,投产面积4.2万亩,茶业企业65家,采摘利用夏秋茶的只有三五家。而近几年来,由于受大环境影响,茶叶销售市场不如以前那般好,这使得不少茶企将目光瞄准了夏秋茶,尤其是秋茶的生产和销售。

秋茶采摘生产的难题 

不过,秋茶虽丰收,但是却面临采摘生产环节的难题。来自几大秋茶主产省的信息显示,即便采茶人工成本上涨了10%以上,今年仍很难雇到采茶工。对此现状,农业部相关专家指出,茶区各级农业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茶叶生产指导,加快组织机械化采茶研发工作,减少采茶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

得大茶经 一瓯三清茶,无事惹尘埃


《三清茶》诗是乾隆皇帝于十一年(1746)秋巡五台山,回程至定兴遇雪。收聚雪花,于毡帐中烹煮三清茶时所作,诗题后乾隆特别加注:“以雪水沃梅花、松实、佛手啜之,名曰三清。”

乾隆四十六年《咏嘉靖雕漆茶盘》诗的诗注中亦说明:“尝以雪水烹茶,沃梅花、佛手、松实啜之,名曰三清茶。纪之以诗,并命两江陶工作茶瓯,环系御制诗于瓯外,即以贮茶,致为精雅,不让宣德、成化旧瓷也。”这些书有三清茶诗的茶器,通常也会在茶壶上、茶碗或茶盘内,画上梅花、佛手、松树三株,来象征三清。

而乾隆之所以如此喜爱三清茶,不惟三清茶诗所提“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的色、香、味清绝宜人而已,最重要的应该是乾隆认为三清各为清高节操的道德象征,即如其诗所言:“高洁为邻德表贞,喉齿香生嚼松实。心神春满泛梅英,拈花总在兜萝手。”

三清茶为乾隆皇帝一生中极为喜爱的茶,常于各种场合品啜,如祈谷斋居、重华宫茶宴廷臣或山斋闲居皆见烹煮三清茶。尤其是重华宫茶宴,通常是立春日前后举行。皇帝特别信任和倚重的大臣都会被召入参加茶宴,品瀹三清茶,和韵联赓,君臣酬唱。

北京西山植物园卧佛寺乃清代皇家寺院,寺内天王殿之东配殿曾为僧舍禅房,亦是乾隆皇帝与禅师们品茗论道之地。

得大茶舍借此殊圣之地,每年蜡梅茶会至正月十五期间,特奉“三清茶”。三清为卧佛寺之蜡梅、金华佛手丝、东北野生松实。用乙未六安茶、素面“三清瓯”,汲山泉瀹之。以飨众茶友。

过一个优雅的中秋


在所有的中国节日中,中秋节是最优雅的。每逢中秋月圆之时、家人团聚,赏月、吟诗、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载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借助中秋抒发情感,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动情的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成为千古绝唱。赏雅月、吟雅诗、品雅食,在中秋之夜中国人的雅到了极致。

若论中秋雅兴,求今不若仿古;若论古时佳节,华美不过宫廷;若论宫廷节庆,讲究不过帝王;若论帝王览月,雅致莫过乾隆。乾隆爷最讲究过中秋佳节,其原因是他生于康熙十年八月十三,正直辛年,后来又在卯年即帝位,因为兴卯有缘,他的诞辰又于“迎节”之日,蟾宫玉兔又昭和卯字,所以每年的中秋都非常热闹。但逢佳节,除去祭祀、拜谒等宫廷礼俗,皇室活动一如民间,食饮、赏月、嬉戏玩耍、谈古论今诸般甚是欢乐,恰恰乾隆帝又最是一个风流倜傥、善解风情之人,品茗赏酒,吟诗作对这番雅事多有造诣,皓月当空,情致景致,这团圆佳节过的便更是独具兴致,讲究非常。

今年的中秋节该怎么过才能不少雅兴?这想必是眼下最令人苦恼的难题。经历了整日的奔波忙碌,人们无不希望在这一天远离尘嚣,度过一段安宁祥和又别具一格的团圆时光,而这种温馨典雅的气氛却早已不仅仅是几块香甜的月饼所能供给的了。近日故宫博物院依清廷古方还原而成的清宫宝藏普洱贡茶,由当年清宫贡茶老号瑞贡天朝第五代传人车智洁亲自监制,选取明前好料、沿用当年贡茶工艺采制出纯料生饼,时过百年承载着故宫皇家食饮节庆的高雅文化气质旷世而出,恰为即将到来中秋佳节献上了一份致雅的厚礼,不失为苦于寻觅佳节尊享的雅士们的一道福音。有此至宝,今年中秋可得帝王尊享。

“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乾隆帝初见时便盛赞普洱贡茶有加,但逢中秋佳节,他也最享受于品茗邀月,纵抒豪情的畅快。基于满清皇室饮食习俗及乾隆帝浓厚的爱茶之情,“夏喝龙井、冬饮普洱”彼时已在清宫蔚然成风。时至中秋,清空冷月,室外已颇有寒意,加之月饼糕点甜脓油腻,此时若斟上一杯宫廷热普洱,温淳暖身,又能化油消食,则倍添团圆佳节温馨典雅的美意。遥望明月,良辰美景,佳人相伴,再得沉醉于宫廷贡茶普洱岁月凝练的浓醇茶香中,体味天伦之乐,实乃人生一大享受。

可惜这样的人生乐事无论溯源何时,倘无乾隆爷这般的尊贵高雅,便是如何的风流才子也难觅其中的快活。月是一样明,景是一般灵,唯独手中一捧贡茶香茗,非是人中蛟龙,想必终其一生也难得把盏言欢。

好在今人有幸,无需再倒古人的覆辙。

故宫博物院本着振兴民族文化的坚定责任感,肩负弘扬国粹的历史使命重整托出的宝藏系列普洱贡茶,依照清廷古方,依托贡茶老号传世工艺秘制而成,所复活的两款茶叶参照清宫帝后的玉玺,命名为养心殿宝和皇后之宝,融入了清宫宫廷文化的尊贵气质,又不失民粹还粹予民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理念,且只限量采制1600套,消弭百年珍宝元神重现。

明月昭昭,普洱悠悠,香茗美景,把盏言欢。此优雅闲情,想来怕是那乾隆爷今朝纵然在天为仙也定要眼羡三分吧。

贵州这五大茶馆中秋不可不去


熙苑茶馆

熙苑茶馆坐落在贵阳市风景秀美的南明河畔,与具有400多年历史的甲秀楼古建筑群交相辉映,彰显出其独特深厚的茶文化内涵。依托南明河及甲秀楼所形成的贵阳市文化中心,熙苑茶馆与贵州国画院合作,将贵州省内外国画大师的作品陈列于茶馆之中,使中国古典书画艺术和茶文化珠联璧合,开创出一种国画艺术与事茶艺术相互诠释的文化理念。

更为精妙的是,现代的茶楼,往往离不开麻将、餐饮和其他。熙苑茶馆仿佛与尘世相隔,并未揉入其他东西,纯粹是一处品茶、相聚和商务的处所。难得这样清新高雅的茶馆,各种装潢和摆设也体现出中国茶楼的精要,让来的人心静了,也动了情。

开业至今,熙苑茶馆因其高品位的文化特色,已经成为贵阳市内的一个文化亮点。中国棋手聂卫平、常昊,韩国棋手李昌镐,美国萨拉索塔市市长一行等,都曾在贵阳市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熙苑品茶。多年来,省市领导、文艺界和新闻界人士,还有众多企业家们,都成了这里的常客。

翰林茶院

翰林茶院1998年8月28日于贵州省贵阳市阳明祠创立。其初衷寄望于借鉴传统,修剪时值32岁浮躁之身心。遂选阳明祠,备器物纳贤士广招同仁,采集天下之佳茗,沐浴茶香独享恬淡生活,取道翰林取向茶院作不弃之根本。十年磨砺,感悟翰林茶院实乃厚重之包袱,其间苦不堪言,回味无尽。

何以翰林?何以茶院?不时无声叩问,时常问而生愧,无颜以对。诚惶诚恐誓图心安理得,翻山越岭,求先圣拜陆羽刨典籍奋不顾身却乐此不彼。何以为之?本性使然。为翰林之名,师儒释道,方知浩瀚无边遥遥无期。难乎?难哉,难矣。难上加难!悔不当初,晚矣!惟恐贻笑大方,更立志独行,勤学、改过、责善。为茶院之志,传书、育人。从茶技,修心;事球技、水技,修身;习太极,修性。反反复复,来来去去,百草见绿渐黄,见黄渐绿。品人间百态,遂下定意:追求真实、执以真心、相乎真诚、探求真知、止于至善!特立此训词!

贵阳翰林茶院位于风景旖旎的阳明祠内,是闹市中的世外桃源。此处独特的园林建筑风格,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文物荟萃,引人注目。古朴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然中显现出传统美学的内涵,清幽中演绎着中国茶道的真谛。

翰林茶院成立于1998年8月28日,是贵州省内首家成立的茶文化服务企业。经营理念:经营茶道,品味文化。翰林茶院招贤纳仕,遍寻天下之佳茗,取道翰林,取向茶院作不弃之根本。为茶院之志,传书、育人。从茶技,修心;事球技、水技,修身;习太极,修性,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追求真实、执以真心、相乎真诚、探求真知、止于至善是我们永远的训词。

翰林茶院成立至今,在十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锻炼培养了大量的茶艺从业人员,为区域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除茶文化服务外,翰林茶院与省内外多家知名茶场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范围遍及福建、江苏、浙江、云南、贵州等地茶场,具备推动茶叶市场发展的良好基础。

2003年,翰林茶院为了更加广泛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投入建立了首个茶文化网站,奠定了传播基础。2007年,翰林茶院创办了专业培训机构贵阳翰林职业技术学校,为茶艺师培训提供了专业保障,并于2010年成为贵阳定点培训机构。2011年,翰林茶院成为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实习单位。

翰林茶院的宗旨是向社会展示最好的形象、为城市打造最好的品牌、给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传播传统文化,励精图治,构建美好未来是翰林茶院全体员工孜孜不倦的追求。

灵山茗苑

坐落于贵州黔灵公园弘福寺旁的灵山茗苑茶馆,占地1500平方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晨钟暮鼓,香烟袅袅,共有佛经里禅语命名的华藏、持戒、花语等品茶包间17间,将茶禅两种文化自然结合,同时,茶馆还收藏了许多名家古玩、字画等作品,可供客人鉴赏及出售。

茶馆推出特色餐饮,即品茶与佐餐相辅助,并在包房内设有数字电视、宽带上网、棋牌等服务,是单位、个人休闲娱乐或商务洽谈的最佳选择。

古道遗风

贵州青岩古镇古道遗风茶庄位于南北明清街的中轴线上,在镇中长街的一个不起眼的岔口,有一条隐秘的去处,一个很小的标牌指示为古道遗风。延着周恩来父亲曾居地住所方向漫步,一条最能代表青岩古镇历史的小巷子20米左右即可看到背街3号古道遗风。

据介绍:古道遗风是古镇上唯一最具影响力最有特色的一家茶庄,按复原明清风格建筑而建,配合青岩古雅的风景和街道特色,是休闲,朋友聚会的不错选择。

一盏阳光、一壶清茶、一碗土酒、一碟米豆腐、一口双花醋、一盘卤猪脚、一碗鸡辣角停下你匆忙脚步去感受爽爽贵阳、幽幽古镇吧!

忆品园

忆品园地处中国避暑之都贵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位于贵阳母亲河南明河畔的青云路,与贵阳市中心大型公园--河滨公园隔河相望。周边市政设施完善、商务服务业繁华。室内装修以苏杭园林为主,以科学为依据形成建筑结构布局的绿色环保和生态。

一方面,整个店内,从层高到温度、湿度、灯光的照度、亮度,餐位餐台之间,墙壁地板、台布、员工服装等颜色的搭配,空气的质量指数,全按人体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等科学测定的数据进行。

另一方面装修的材料尽量选用对人体无害的天然材料,一系列科学原理的运用,使现在的忆品园让人感到特别的舒服、惬意,并为餐饮、品茗营建全面科学化、生态化提供了范例。环境是关键因素,200余棵花木美化了环境,增加了氧气含量使忆品园成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店。

忆品园一楼生态零点雅座:突出生态主题,使顾客零距离接触植物,让顾客听得到叶的呼吸,看到花的舒展。

忆品园二楼生态包房:突出园林、简约的格调,运用后现代主义装饰手法,是您商务宴请、公务宴请、团队用餐、家庭聚餐的首选。忆品园二楼生态茶区:环境优雅、茶文化主题突出的品茗好去处,可以观看南明河美景和隔江对望河滨公园。听着古典音乐与三两知己品茗聊天仿佛身处世外桃源。

那年茶香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那年茶香》内容,感谢阅读!

那年茶香

汪贤富(西湖名胜区老年电大)

我的家乡在西湖乡双峰村,那是一个不大的小村庄,记忆中的她质朴、纯洁,一如清晨安详平静的西湖。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虽然如今我已搬离双峰村多年,但每当想起,那种深埋于心的情感就会瞬间翻涌而出。

在我16岁那年,我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习炒茶,先抹油,再下锅,开大档快炒片刻后,开小档慢慢焖炒,一粒粒茶叶如一颗颗绿色的珍珠,在父亲的指挥下节奏分明、错落有序地落入了高温的炒锅,一挥一收。伴随着父亲起伏的背脊,茶叶在炒锅里翻滚,就像一场热浪中的交响乐,流畅自如。我学着父亲的样子端坐在炒锅前,按步骤开始学习,当一箩筐新鲜的茶叶刚触碰到锅面,“滋啦啦”,只见原本饱满的茶叶水分快速蒸发,舒张的叶边马上向中间卷曲收缩,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猛烈的香气,这香气里有尚未烤干的茶叶抗议般坚守着的新鲜清香,有被高温加热在生与熟之间奄奄一息的半熟烤香,也有早已被高温烫得束手就擒只剩干瘪茶片的脆香,各种香气交织融合,给我了又一段回味无穷的记忆,这次关于茶香的记忆来源于我的双手,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时至今日,我已成家立业,对于茶香的依恋让我再次踏上双峰这片故土,回到了我的家乡。“咔嚓、咔嚓”,在这个春茶上市的时期,这样的机械声充满了整个村庄,原来,如今的龙井茶早已摆脱了原始的手工翻炒,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炒茶也被机器所取代。“咔嚓、咔嚓”,充满节奏感的声音下,随风送来了阵阵茶叶的味道,是茶香,却又与我记忆中的茶香不同。环顾四周,美丽的双峰村道路平坦宽敞、村民的楼房白墙黑瓦干净整齐,绿水青山伴着蓝天白云,我的家乡在政府的大力建设下,步入了安居乐业、经济腾飞的新时代。

那年茶香,飘散出我的生命,飘荡于我的成长;那年故乡,感谢于她的赋予和我的索取,是我的根,更是我的年华。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那年茶香》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香有九种 懂香才懂茶


茶叶香气组成复杂,形成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品种、地域、栽培条件、鲜叶质量、加工方法等都会影响着茶叶的香气。成品茶香气可归纳为以下九种香气类型,不妨一起看看,你杯中的茶是什么香型?

1、毫香型

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之毫香。凡有白毫的鲜叶,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均可能会有毫香。

茶叶示例:如银针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则有嫩香带毫香。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2、嫩香型

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鲜叶新鲜柔软,一芽二叶初展,制茶及时,会带有嫩香。

茶叶示例: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3、花香型

茶叶散发出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青花香香型可包括兰花香、枙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其品种很多,一般鲜叶嫩度为一芽二叶,制茶合理,会有一些花香特点。

茶叶示例:属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如铁观音、包种、凤凰单枞、水仙、浪菜、台湾青茶等有明显的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较大。绿茶中如桐城、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

4、果香型

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

茶叶示例: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红茶常带有苹果香,如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等。

5、清香型

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一般见于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制茶及时正常的绿茶等;另外,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和青茶类摇青、做青程度偏轻及火工不足的,香气也属此香型。

茶叶示例:清香属绿茶的典型香,如竹叶青、恩施玉露、蒙顶黄芽;此外如清香型铁观音也是此香型。

6、甜香型

该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凡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红茶制法,可能会出现这些特点。

茶叶示例:甜香为工夫红茶的典型香型,如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7、火香型

凡鲜叶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烘焙火温高、充足、糖类焦糖化。该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在内。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有黄大茶、武夷岩茶等。

8、陈醇香型

像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黑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伴随着持续的后发酵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陈醇香型。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

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茶有陈放的普洱茶、六堡茶等。

9、松烟香型

凡在制造干燥工序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烟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

茶叶示例:属此香型的茶有小种红茶、沩山毛尖、六堡茶及黑毛茶等。很多时候也是各种香型的综合呈现,可能以一种或几种为主。

茶烹谷雨香


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香。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采制春茶的佳期。

在我的老家灌口有一座山叫仙灵旗山,这座山植被茂密,来这儿爬山的人很多。但由于山势高,路很陡,人们常走的都是修整好的路,高山深涧之处人迹罕至,山上的许多野生茶得以保留了下来。每当清明之后,谷雨前后,我的父母就会腾出一整天的时间上仙灵旗山采茶。

他们的腰上插一把镰刀,是用来开辟山路的,茂密的植被已经长得和人一样高,需边走边砍才能走过。茶树也不是成片的,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找到一棵茶树就足以让人兴奋一阵子,赶紧把最嫩的“茶心”摘入口袋中。为了能采到更多的茶叶,我的父母总是分头行动,各自寻找茶树采茶。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终于看到他们背着两个大大的口袋,拖着疲惫的身躯,映着夕阳的余晖回来了。一到家,他们就急着把满口袋的茶叶倒出来。多嫩绿的茶叶啊,一片片叶子泛着鲜亮的颜色,富有生命力。闽南话里把茶叶称作“茶心”,就是指采摘的用来制茶的都是茶株中最嫩最鲜的芽心。一片片叶子铺在簸箕上,一个个簸箕便成了一个个碧绿的大盘子,屋子里散发出淡淡的茶的清香。这深山里野茶的数量并不多,再加上植被越来越茂密,采摘的难度越来越大,所采的茶叶数量也不多。家里并不是专业制茶的人家,晾青后,父亲只会用烧柴火的大铁锅笨拙地炒青,火候不好掌握,动作得快才不会被烫伤,炒出来的“茶心”就不那么美,黑黑的,样子粗陋。

谷雨品新茶,茗香诗意浓。谷雨时节,房前屋后的龙眼花开得密密层层,院子里飘着醉人的香气,蜜蜂嘤嘤嗡嗡不知疲倦地采集花蜜。父亲自制的“仙灵旗茶”做好了,邀几位好友来品茶。茶泡好后,分别装在小小的茶杯里。这些茶客,端起茶杯,眯着眼,在茶香氤氲中品尝谷雨新茶的香味,谈论着今年这野茶的制作优劣。我也来尝尝父亲制作的野茶,入口清香,茶香悠远,有一丝淡淡的苦味,品尝过后却有回甘。

“清茶素琴诗自成,品茶听雨乐平生。滚滚红尘多少事,都付南柯无迹寻。”谷雨时节,我总怀念父母采摘制作的仙灵旗茶,但这几年,父母年纪渐长,已经不再上山采茶了。现在,我只能自己沏一壶茶,静静地,看茶香飘逸,浅酌啜饮,细细品味内心的一份平静,品味时光流逝、岁月静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