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龙虎斗

发布时间 : 2022-03-08
古代斗茶怎么斗 斗茶是怎么斗的 斗茶的流程

古代斗茶怎么斗。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纳西族龙虎斗”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云南纳西族人口为29.546万人。纳西族主要分布在滇、川、藏交界的横断山脉地区,绝大部分聚居在云南省,其中70%的纳西族聚居在滇西北丽江市、玉龙县,其余散居于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维西、德钦县等。四川省有纳西族八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盐边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有少量纳西族分布。西藏自治区有纳西族一千多人,主要聚居在芒康县。纳西族史称“摩沙”、”“么些”、“末些”、“摩娑”、“磨些”、“么西”等,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纳西族自称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区别,宁蒗泸沽湖地区的自称“纳日”、“纳汝”或“纳恒”,丽江等地多自称“纳西”。按纳西语分析,“纳”有“大”或“尊贵”的意思,“西”、“日”、“汝”、“恒”等意为“人”或“族”。另外,香格里拉三坝有自称“阮可人”、维西有自称“玛里玛沙”的纳西族。1954年,奉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纳西族”作为本民族的统一族称。纳西族由秦汉时期旄牛夷和川西、滇西北土著民族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先秦时期,纳西族先民白狼夷就居住在滇、川、藏交界地区。公元3世纪,纳西族先民摩沙夷(旄牛夷的一亲属支系)在川西形成狼岑、檠木部藩,势力较强大。公元7世纪以后,纳西族先民被称为磨些蛮,分布范围较广。隋末唐初,磨些蛮在今宾川,县建立区域性地方政权越析诏,势力十分强大。到8世纪中期,大理地区的蒙舍诏灭越析诏,统一大理,称为南诏,大量磨些蛮被迫向北迁移。IO世纪至13世纪中叶,磨些蛮属大理国善巨郡管辖。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征服大理国,纳西族地区归属元中央王朝版图,设为丽江路,令纳西族首领进行管辖。明代在纳西族地区设丽江府,由纳西族木氏世袭担任知府职。清代中叶改土归流后,仍为丽江府。1961年4月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现今又改为古城区和玉龙县。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语以金沙江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方言,纳西语的标准语是西部方言,以丽江县城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音。在纳西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曾经产生了东巴文、哥巴文两种文字。

纳西族是是一个喜爱饮茶的民族。龙虎斗,纳西语“阿吉勘烤”,是一种富有神奇色彩的饮茶方式。首先将茶放在小土陶罐中烘烤,待到焦黄后注人开水煎煮,象熟中药一样,将茶汁熬得浓浓的,加在茶杯内盛上小半杯白酒,然后将熬煮好的茶汁冲进盛酒的茶杯内,顿时,杯内发出悦耳的响声。纳西族把这种响声看作吉祥的象征,响声越大,在场的人越高兴,响声过后茶香四溢,有些还要在茶水里加上一个辣椒.这是纳西族用来治感冒的良方,喝一杯“龙虎斗”后,周身出汗,睡一觉后就感到头不昏,浑身有力,感冒也治好了。

小编推荐

茶的叛逆和传奇纳西族龙虎斗


龙虎斗,中国玉龙雪山深处纳西族人的古老茶饮。在我国,药茶疗疾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有“药疗百疾,茶治百病”之说。冬季感冒多发,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上百种专治风寒的茶疗偏方。纳西族“龙虎斗”既是风寒茶疗的一味“猛药”,又体现了少数民族充满野性之美的古朴茶道。

纳西族聚居于滇西北高原的玉龙雪山和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三江纵横的高寒山区,纳西人热爱饮茶,茶是他们的待客饮品,更是劳作一天后家人围坐在火炉边的质朴享受。

中国茶文化绵延千年,有人走的是风雅淡泊之路,有人享的是精工细作之美,而在云南藏民眼里,茶是血,是肉,是火热的生命。天寒地冻的雪域高原,一杯龙虎斗沉实地下肚,天地间还有什么好惧怕?

龙虎出山

在纳西族聚居区,龙虎斗原名“阿吉勒烤”,是一家老少在火塘边烤制的茶饮。茶具一律是粗朴天然的土陶具,茶叶则选用普洱生茶——普洱茶已有千年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让纳西人的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口感。雪域泉水是纳西人上好的烧茶之水,而被称为“虎”的酒则据个人喜好,通常选择家中常备的米酒、苞谷酒,气息浓郁芬芳,与茶混合后,茶之清苦与米酒之甘甜彼此拥抱着滑入喉咙,滋养肺腑。

在城市茶室中改良后的“龙虎斗”,除茶具更为精致小巧外,对酒的选择也更加多样。然而,出自壮阔雪山的这对龙虎,即便是在茶室的酒精炉上,依然演出一番惊心动魄的传奇。

蛟龙入水

用烧开的矿泉水温热杯盏以静候茶汤,同时将一只拳头大小的小陶罐放在烽火炉上烤热,大约1—2分钟后,抓入一小撮普洱生茶,继续烘烤,茶师会边烤边不停地抖动陶罐,以免把普洱茶烤焦。

通常纳西族人会在烤茶时围着火塘载歌载舞,仿佛一出迎接蛟龙的欢庆仪式,而在普通的日子里,烤茶时间也是族人聊天,老人讲故事的美好时刻,不知道有多少纳西传说就是这样伴随着烤茶的芬芳世代流传了下来。待茶叶烤至焦黄发香时,向罐里冲入开水,顿时罐内茶水沸腾、泡沫四溢,好似蛟龙入水,好一番江海翻腾。待泡沫溢出后,再冲满开水,稍煮一会儿茶即熬成。

猛虎热身

度数适中的酒是龙虎斗可治感冒的关键之一,云南人性情豪爽,喜喝自己酿制的苞谷酒,亦有城市人喜欢用高度白酒代替。在温热的茶盅里斟上少半杯苞谷酒,若嫌酒不够热,或想观赏更为壮观的龙虎斗,可用火柴将酒点燃。每只杯上立刻燃起隐约的蓝色火焰,仿佛猛虎怒吼热身,准备应接蛟龙。当然,也有人喜用冷酒,强调冷热相遇所发出的更为热烈的响声。此时,浓烈的酒香已经不可抑制地飘逸而出,而另一边,茶已熬成,茶香酒香正在空气中向彼此游移挺进。

龙虎斗吉祥

将滚烫的浓茶倒进茶盅中,沸茶入酒的一瞬间,滚烫的茶汤与蓝焰的烧酒迸发出红色火光,茶香酒香彼此裹挟着四溢而出,盅内发出热烈的“啪啪”响声,酷似天上蛟龙俯冲下来,与地上猛虎激烈交缠。纳西族人把这种响声看做是吉祥的象征,响声越大,在场的人就越高兴。通常会由纳西族少女奉上这杯仍在噼啪作响的龙虎斗,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香飘十里外,味醇一杯中

龙虎斗的茶汤色泽澄黄,杯底沉落着焦黄的普洱茶叶,酒的味道依然浓烈,但茶散发着些许焦香的清甘将酒的张扬半路压了下去,反之,酒之野性亦为茶的内敛淡然添了几分热烈的原始气息。有人还特地在酒盅里加上一个辣子或些许花椒,其味道则更加独特。

一杯茶酒厚实地沉入腹中,饮者周身发汗,四体通泰,无比舒畅。作为纳西族人治疗感冒的传统秘方,龙虎斗适宜四季饮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茶酒混合,任何不宜喝酒的人——如孕妇、高血压患者等都应注意适量饮用。

云南省丽江纳西族的龙虎斗茶


云南省丽江的纳西族,喜欢饮茶,他们喜欢饮用的茶有盐巴茶、糖茶、油茶,还有一种叫做龙虎斗的茶。

其中,龙虎斗最有代表性。在纳西族语里称龙虎斗为“阿吉勒烤”。所谓龙虎斗,就是将煮沸的茶汤猛然倒进盛有白酒的茶盅里,会发出声响,故而称作龙虎斗。这是一种由茶与酒相融合的一种带有酒味的茶汤,冲泡方法也较为简单。首先,是准备两个陶罐。一个陶罐用于盛水,将水烧开、煮沸。另一个陶罐用于烤茶,在陶罐里加入适量的茶叶,放在火塘上边转动,边烘烤,等到茶叶被烤出焦香气味时,就将煮水陶罐里的水倒进烤茶陶罐,再闷煮几分钟。其次,是在茶盅里倒上半盅白酒,再将煮沸的茶汤猛然倒进茶盅里。茶汤与白酒猛然相合,茶盅里的白酒就发出悦耳的声响。纳西人把这种声响看作吉祥的象征,发出的声响越大,就认为越吉祥,大家就越高兴。这种茶既有茶香,又有酒香,趁热喝觉得醇味浓厚,香气盈口,喝到肚里觉得非常舒服。

至于盐巴茶、糖茶和油茶的冲泡方法基本上与龙虎斗相同,只是事先准备的茶盅里放的不是白酒,而分别是盐巴、糖和食油。这主要是根据人们的不同口味,而选用自己喜欢的冲泡食物。如果有人患了感冒,在冲泡龙虎斗时,就加上一个辣椒,饮后就浑身发汗,再睡上一觉,感冒就好得差不多了。

茶酒龙虎斗


茶与酒看上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饮品,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可是两者在某些时候又是可以相融在一起的,比如在云南纳西族,就盛行一种将茶与酒混合一处的饮用方法,称为龙虎斗茶。

据说这种茶可以解表散寒,医用疗效很明显。其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先将茶水煎煮大约五分钟左右,煮成浓浓的茶汤,然后将之倒入盛放适量酒水的杯子中,如此龙虎斗茶可成。以茶命名,说明酒茶的比例要以茶为主。

其实我们的生活也完全可以用酒与茶来定义,在努力进取的时候,需要有酒的态度,武松打虎还得十八碗烈酒壮胆增力呢,酒性热烈,做事当积极,毫无畏惧,一路追梦而去。而在积极生活的同时,也不能盲目前行,当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时常内省己身。有了成绩,喜悦几分钟之后,头脑就要冷静下来,总结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如果失败了,懊恼几分钟之后,也要将沮丧的情绪抛开,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茶是智者应该有的修养,酒是勇士应该有的态度,人生道路上,应该和这种龙虎斗茶一样,酒字冲头,茶字守心,将茶与酒完美结合在一起。好像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一样,将自己的整个人生把握在手里,也应该有赵子龙那样的武勇,将一切艰难阻碍踩在脚下,这便是龙虎斗茶真正的价值所在。

纳西族的茶谱


纳西族饮茶有悠久的传统历史;土语称茶为勒,它是纳西族每日必不可少的传统饮料。早上一起床,老夫老妇环围着火塘火,忙是是拾缀早茶的事情,太阳挨山,又忙着煮晚茶。有人逢到茶叶断喝的时候,就会捧着脑壳,哼着脑壳疼痛。问其原因,说是犯茶瘾。这是纳西人对茶的一种特殊感情的剖露。所以纳西族以茶作为传统的饮料,是历史岁月悠久了。在这漫长的饮茶传统的食谱里,他们又积累了许多饮茶的文化。

茶内搁放腊油加盐烤烘,称曰油茶,喝此油茶有经饿经渴的作用。有的煮烤罐茶,杯里搁放蔗糖块;然后把茶水倒水倒进茶杯里,称曰糖茶,也有泡清茶。

煨罐茶:取一土罐子,将茶叶置于罐内,在火塘边烤烘,等到茶叶烤出香味,倒进开水,暴涨,旋即倒入杯中,此茶称为煨罐茶。

煨罐茶有不同的饮用方法:有的在茶杯里倒上半杯白酒,然后把罐里的酽茶水,倒进茶杯里,此为酽茶竞白酒,有驱寒解毒清热的功效,是为纳西人喜爱的茶谱之一。有的酽茶内搁盐,喝盐茶有舒胃功效。

其外有传统的面汤茶,炒米茶,麻籽茶,煮此茶锅内搁入麦面,米粒麻籽,放上腊油伙炒,待烤得发黄冒香气,再放上茶叶,加盐,续炒,然后放上水煮之,放面的称面茶,放米的称米茶,放麻籽的称麻籽茶,此为纳西族的传统茶汤。

还有一种叫姜茶,此茶为婚丧事时,纳西族有俗歌之达旦,喝姜茶以驱寒,也有米花茶,它为正月初一必喝的茶谱。

酥油茶:纳西族为牦牛种,酥油视为圣油,是祈神油;新郎新妇抹额头油,也取酥油;纳西族家有客人,必用酥油茶敬客;纳西族的酥油茶做得很考究;取以酥油,茶叶,核桃米沫,麻籽沫,鸡蛋等,然后取煮沸的酽茶水倒入茶筒内,搅拌使其水乳交融,此茶为待客的佳品;有的煮茶水,取牛奶煮茶,此为牛奶酥油茶。

山里青年男女谈恋爱时献雪茶,雪茶土语称为阁勒,意为高山爱茶。喝此茶,寓有相爱之意。因而青年男女寻偶相互呼唤:阁勒吾阁勒,阿胡胡登。就有宙求爱的文化。

你可能不知道的纳西族饮茶习俗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你可能不知道的纳西族饮茶习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龙虎斗,中国玉龙雪山深处纳西族人的古老茶饮。在我国,药茶疗疾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有“药疗百疾,茶治百病”之说。冬季感冒多发,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上百种专治风寒的茶疗偏方。纳西族“龙虎斗”既是风寒茶疗的一味“猛药”,又体现了少数民族充满野性之美的古朴茶道。

纳西族聚居于滇西北高原的玉龙雪山和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三江纵横的高寒山区,纳西人热爱饮茶,茶是他们的待客饮品,更是劳作一天后家人围坐在火炉边的质朴享受。

中国茶文化绵延千年,有人走的是风雅淡泊之路,有人享的是精工细作之美,而在云南藏民眼里,茶是血,是肉,是火热的生命。天寒地冻的雪域高原,一杯龙虎斗沉实地下肚,天地间还有什么好惧怕?

纳西族的龙虎斗是将茶与酒同饮的一种特殊饮茶方式,故称龙虎斗。饮龙虎斗茶酒时,先将茶置小陶罐中烘烤,待茶焦黄后,冲入开水熬煮。像熬煎中药一样,将茶熬煮浓。然后将煮好的茶水冲入预先盛入半杯白酒的茶盅。有的还加入辣椒一只。这时杯中会发出悦耳的响声。过后由家中的少女端茶敬客,以示对客人的敬意。

饮龙虎斗茶也是治疗感冒的良方。人患感冒后喝一杯,即浑身出汗,睡一觉后头不昏,人也感到精神有力。居住在深山老林的云南傈僳同胞也有此饮茶法。

关于本文《你可能不知道的纳西族饮茶习俗》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纳西老人的茶馆


在背着行囊走过云南的山山水水,走进纳西老人的茶馆时,一份感动让我打定主意要写一篇它的文字。回来城市久了,古镇的记忆淡了,这也搁浅了。那还是在八月吧,长空蔚蓝,流水清澈,阳光把心情也照耀得无比开阔。

老人的茶馆在云南丽江的白沙古镇里,这里是纳西文化的发祥地。老人说,很久以前,统治者木氏土司就在这里的木府办公。那时保留下来的象形纳西文字和白沙壁画,现在和木府一起成为了白沙古镇的特色。

白沙古镇并没有被接踵而至的游人所打扰,这有赖于相距不远的大研古镇,因为国内的一切旅游宣传都把重点放在了那里。可以说是幸运吧,这样一个纯正的、古老的小镇终于得以完整保留。在小镇里,人们依旧延续着他们朴素、宁静的生活方式。

循着纳西古乐的声响,我们沿着土路,一路走到白沙镇的四方街,几位老人神情专注地在露天的空场演奏着。旁边几位穿着当地蓝土布衣服的白发老婆婆,慢条斯理地择着菜聊家常。正对面,有家读一楼茶馆,牌匾上竟写着welcome(欢迎)。看到有人驻足,很快一位老人就从二层阳台的茶座下来打招呼了。走进去,木楼梯陡而窄且低,踩着还有吱吱呀呀的声音,抬头一看,竟然是个英文的小纸条:watchyourhead(小心碰头)。坐定后,老人递来的不是茶单,倒是留言册。厚厚的几本,翻开来,满是留言,而且是各国文字的留言。英语、法语、德语、蒙古语,更多的是分辨不出的语言。这样看来,茶馆里和古旧的装饰不太相称的英文提示就可以解释了。

点什么茶呢?老人问我们饿了吧,面条吃吧,然后就径自下楼去了。翻着各国文字的留言册,听着那咿呀的纳西古乐,打量着这个也有些年纪的小楼。茶桌铺的是粗土布,虽然不是崭新的却洗得很干净,小果盘里放的红果干是自家晒的,回身看墙角,盆栽后面的小黑板尽管字迹斑驳,却也能分辨出写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另一个墙角的盆栽后则是一张泛黄的毛主席像。好一阵,老人端上来一盘炒面,然后又忙不迭地下楼了,也没顾上说话,又过了好一阵,老人端上来一碗汤面,一壶醪糟一样的饮料。这回终于不急着走了,说吃饱了再喝茶。原来面是老人在厨房亲手做的,吃得我们很不好意思,作为唯一的两位客人,觉得实在是添了麻烦。

和当地的村民不同,老人的普通话讲得很好。他主动自我介绍说他叫杨式龙,作为纳西族的传人,他也有纳西族名字,叫砥石式龙,纳西族的传统是儿子的姓取自父亲的名,砥石就是老人父亲的名字,而他则把式龙传给儿子做姓。2000年老人退休,在老人介绍前我们就在门厅的墙上看到光荣退休的相框了,那以后,他就把自己的房子拾掇了一下,开了这家茶馆。茶馆来了许多外国游客,于是老人开始学英语,茶馆的角角落落也就有了许多英文提示。渐渐的,茶馆的墙上又多了老人写的纳西文字的祝福语。有客人问,他就尽量用英语和手势介绍。白沙古镇的墙里开花墙外香,源自一本国外的旅游手册,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大多是看了介绍来这里探访纳西文化的,而且,这简单的读一楼茶馆和式龙老人都很有名。

从这三两张茶桌看,必定茶馆的客人不多。老人于是总能得闲,一楼的一个房间里,挂满了老人的书法作品。除了茶馆里的迎来送往,写写汉字和纳西文字算是老人的又一项消遣。参观了茶楼里的书房和厨房,我们临走还是喝了茶馆的茶,若非如此,就不知道该怎样付茶钱了,因为那些温暖的吃食都是免费的。和老人告别时,老人给了一张相当于名片功能的小纸条。上面写着:杨式龙,1942年生,现着力于白沙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

那茶怎样的滋味呢?和这茶馆的存在一样,给人美好的希望。在回忆里,丽江的路遥远而漫长,它曾经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以年为单位计算着这古老的运输方式的行程,长途跋涉为的是一些叶子。总是想它象征着怎样的希望呢,可以支撑起那一路奔波的信念。如今,还是有人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

纳西茶路的记忆


从鹤庆新华村向西,只要几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高原古城丽江。丽江因纳西古乐而声名益著,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人。他们在这里听到这种流传上千年的古乐,感受着它的静穆、幽深和恬淡,让它舒缓的节奏和飘逸的旋律洗尽内心的烦恼和焦虑。他们也一定同时发现了神秘的东巴文化和丽江惊人的美丽。

谁也想不到,这座高原古城,竟宛如江南水乡一般,到处清流淙淙。丽江的街道和小楼,与纳西人的从容不迫一样,散发着安闲逸裕的生活气息。而丽江的阳光又是这样宽广和明亮。

人们也许忽略了,丽江不仅保存了千年古乐,也保存了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物证——大石桥。大石桥的历史大约和纳西古音同样古老,千百年来它不知迎送过多少走长路的马帮。如今,它迎送的只是车辆和行人了。

云南社科院研究员李旭告诉我们,过去每年都有十万担滇茶入藏,这一担相当于现在的五十公斤,每年百万公斤的茶叶就以马帮作为运输媒介。马帮走的这条茶马古道十分艰险,一个来回要七个月的时间,马锅头一年只能走上一趟。而这条艰险的运茶之路正是这人与马踩踏出的。

时光流逝,马帮在人们心目中已显得十分遥远,但在老人们的记忆里,一切都依然十分清晰。眼前这位演奏纳西古乐的老人,神情与音乐一样肃穆。谁也猜不到,他就是我们今天所能找到的惟一一位马锅头,他的名字叫赵鹤年。赵鹤年已经很老了,从他十分缓慢的脚步中,我们很难想像出他踏上这条艰难长路时的豪迈与气概。而一位作家却为我们记下了当年马锅头的风采:“赶马的马锅头侧身坐在木鞍上,从齿缝里咝咝地吹出口哨,或低声唱着呈贡‘调子’:

哥那个在至高山那个放呀放放牛,妹那个在至花园那个梳那个梳梳头。哥那个在至高山那个招呀招招手,妹那个在至花园点那个点点头。

这些走长道的马锅头有他们的特殊装束。他们的短褂外都套了一件白色的羊皮背心,脑后挂着漆布的凉帽,脚下是一双厚牛皮底的草鞋状的凉鞋,鞋帮上大都绣了花,还钉着亮晶晶的‘鬼旺眼’的亮片……马锅头押着马帮,从这条斜阳古道上走过,马项铃哗棱哗棱地响,很有点浪漫主义的味道。”

老人介绍说,他从二战时期开始驮茶,那时他二十岁,最多的时候马帮的马有四五十匹,事隔五十年,确切的人数已经记不清了。往事在赵鹤年的记忆里已变得模糊了,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但茶马古道的魅力,却让有些人依依不舍。

已经很少有人能骑上马,不避艰险地重走茶马古道。那么,从这清脆的铃声中,去遥想那人与马在深山峡谷、在原始森林中的跋涉,去思索茶在怎样的力量开辟出这条令人感慨万端的长路,以及这路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物质与文化交流的意义,我们一定能更深刻也更亲切地理解茶的特殊魅力。

斗茶,好茶可以这么斗出来!


对于斗茶来说,可能大家有听说过,但有真正见过的人比较少吧。一般情况下大家饮茶就是自己冲泡品饮,或者和别人一起冲泡品饮的吧。

斗茶,顾名思义,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当时任何一个阶级都热爱的一种雅玩,与烧香、挂画、插花并称为宋代的四艺。

斗茶是一种古代时期比较流行的休闲文化活动,最早是起源于福建的建州地区。在唐代时期人们将其称为茗战,到了宋代之后才将其取名为斗茶。在古时的斗茶中,等到新茶开始上市的时候,茶农茶商们就会聚在一起,对新茶的优劣进行一番品评排序。

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以决胜负。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以俱备上乘者为胜。

据宋、明人的文献记载,斗茶一般包括以下三项内容: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

「斗茶品」

斗茶品中的茶以新为贵,故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适合参斗。而水以活为上。

一斗汤色,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茶汤纯白,表明茶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够及时;色偏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

二斗水痕,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宋代擅饮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加之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显得匀细,甚至可以紧咬盏沿,名曰咬盏。咬盏时间越久,茶汤与盏相接处就不易出水痕,而水痕出现最晚的,则为胜者。

「行茶令」

酒有酒令,茶自然也有茶令。茶令,是宋代兴盛斗茶的产物,而茶令的首创者当推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贫居青州专心治学时,每得一本好书即共同校勘、重新整理。在一次煮茶品茗时,她突发奇想了一种与酒令大相径庭的茶令,即互考书经典故,一问一答,说中者可饮茶以示庆贺。

纳兰容若曾在《浣溪沙》一词中用过李清照行茶令的典故,曰:被酒莫惊春睡里,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茶百戏」

茶百戏是斗茶中最为高深的,由于年代久远也没有传承者,因此至今也未揭其奥妙所在。只在文献里看到别使妙诀,使汤纹水脉成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意思是茶汤在盏内瞬间显示出瑰丽多变的景象,若花鸟鱼虫、水墨图画,不禁让人遐想万千。

几百年的光景逝去,宋代斗茶曾有的繁华盛况已飘散于轻扬的茶烟之中,那些古人握过的茶碾、炉上暖过的急须、唇边沾过的茶盏,依然让如今的茶文化爱好者如痴如醉。品茶无关于形式,更注重一种心境,可谓是洗尽古今人不倦,别有一番赏茶情。

斗茶胜负的决定标准: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汤色即茶水的颜色,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者则稍逊。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色泽与汤色密切相关,因此汤花的色泽也以鲜白为上,再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斗茶的场所,一般多选在比较有规模的茶叶店。这些店大都分前后二进,前厅阔大,是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间,老板家人也住在里头。当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几个人小聚谈到茶道,也有说斗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古旧庭院,或其家临江、近西湖的,便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斗茶多选在清明节期间,因此时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参加者都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多的十几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时,还有不少看热闹的街坊邻舍。如在茶店斗,则附近店铺的老板或伙计都会轮流去凑热闹,特别是当时在场欲购茶的顾客,更是一睹为快。

在现在的生活中,也有些会举办斗茶的比赛。现在的斗茶比赛主要是为了给茶友们提供一个交流茶文化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中,茶友们不仅可以受到到茶香与茶文化,还能在交流中增加大家对于茶叶的辨别,储存等方面的能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