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香",究竟来自“何方”

发布时间 : 2019-11-12
乌龙茶香 乌龙茶的香 奶香乌龙茶

乌龙茶香。

乌龙茶的“香”有品种的香,如奇兰的兰花馨香,梅占的梅花香味,铁观音的兰花香,黄金桂的桂花香,毛蟹的花生仁香味等……

这些香,究竟来自“何方”?

产地的区域香

内外安溪因气候,土壤,茶叶耕作,制作的环境不同,乌龙茶在不同地点,制作方法略有区别,产生的乌龙茶的“香”型也不同,香在于茶农的匠心制作,大概括地说,是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

众所周知,茶树土壤富含的成分不同,地形通风透气不同,鲜叶吸收到的水分,营养成分不同,造成了乌龙茶的迥异的香气。

制作工艺的香

采摘时,鲜叶自身带有地域性的不同青草香味。

晒青时,随着柔和的阳光照射,均匀摊开的鲜叶因照射光线的强弱,也有晒青时消失水分,理化变化情况而发出的香味。

每摇一遍茶树鲜叶,重摇,中摇,轻摇茶树鲜叶,都会产生不同的摇青香味。

凉青时,微风吹拂着茶树鲜叶,使鲜叶逐渐柔软,也有凉青香味。

摊厚时,沤堆在一起的茶树鲜叶因微发热,有红茶发酵香味,把握好制茶技巧,也如铁观音的观音韵,“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

制炒时,有炒鼎的鲜锐香味,蛋白质,糖类,叶绿素,多酚类化合物等不同变化,炒作时香气呈现各种花果香味。芳香如兰似桂,如栀子花,如茉莉花,如玫瑰花,梅花,如苹果味,如香蕉味,如花生仁味等。

焙烘时,有竹篾焙笼散发的烘干火香味如米香味。俗称焙火香味,焙火乌龙随着火味的渐浙退去,在陈化过程中也会因储藏年份不同产生不同的陈香味。

茶叶制作的外形条索紧结或松散也有影响乌龙茶香气的纯正,香或淡或浓,香气的凝聚。

毛茶与精制茶之间也有很大区别的香气,毛茶香味因带梗水略浊,香较淡,精制茶更凝聚香气。

工艺制作的不同产生的乌龙茶香气,人手工制作乌龙茶,因量少,茶树鲜叶在包揉过程中,易松散包揉,摊凉,产生的香气,品质也高于机械化制作。

使用化肥生产出来的乌龙茶与使用农家肥生产出来的乌龙茶香气,品质也有很大的区别。

有机食品乌龙茶的香,品质与绿色食品乌龙茶的香,品质又有不同。

乌龙茶中,春,夏,暑,秋的香气也有不同,谚语:“春水秋香。”

秋茶是乌龙茶中一年最香的茶,自然气候制作出来的茶香气与“空调茶”制出的香味又颇有区别。不同制作方法就有不同花香味的高强,香高,尚高,欠纯正等受客户点评。

扩展阅读

青茶|冻顶乌龙,来自台湾省的乌龙茶


冻顶乌龙

1.冻顶茶

关于冻顶乌龙的由来,流传着许多故事。

冻顶山,因山坡滑溜,上山要蹦紧趾尖,台湾俗语称“冻脚尖”,才能上得了山头,即“冻”着脚尖上山“顶”,因而名曰“冻顶”。

冻顶乌龙,传说是清道光十一年,鹿谷举人林凤池赴福州应试,族人林三显资助盘缠,中举回乡之时,经武夷山取得乌龙品种茶苗36株,以其中12株赠给冻顶山的林三显以报答资助之恩。

其实关于冻顶乌龙,另外还有两种说法,其一仍与林凤池有关:林凤池祖籍福建。一年,他听说福建要举行科举考试,想去参加,可是家穷没路费。乡亲们纷纷捐款。临行时,乡亲们对他说:“你到了福建,可要向咱祖家的乡亲们问好呀,说咱们台湾乡亲十分怀念他们。”林凤池考中了举人,几年后,决定要回台湾探亲,顺便带了36棵乌龙茶苗回台湾,种在了南投鹿谷乡的冻顶山上。经过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园,所采制之茶清香可口。后来林凤池奉旨晋京,他把这种茶献给了道光皇帝,皇帝饮后称赞好茶。因这茶是台湾冻顶山采制的,就叫作冻顶茶。从此台湾乌龙茶也叫“冻顶乌龙茶”。

另外一个说法则是:世居鹿谷乡“彰雅村”“冻顶巷”的苏姓家族,其先祖于清朝康熙年间自中国大陆移民台湾,自乾隆年间已往“冻顶山”开垦种茶。

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冻顶乌龙都是从大陆引进到台湾的茶种。因天、地、人三因素调和,这些茶种得以发展成现在闻名遐迩的台湾名茶。

2.采制方法

采回的茶青(新梢刚出现驻芽时采下一芽二叶)散热后,摊于篾筛日光萎凋10~20分钟,其间轻翻1~3次。再移入室内静摊1~2小时,呈萎凋而起波纹状态时,进行第一次搅拌,以后每隔60~120分钟搅拌1次,共搅拌3~5次。最后一次搅拌后静摊60~180分钟,散出香气,即行杀青(温度160~180℃),按炒青—揉捻—解块—炒青程序重复3~5回)。再入揉捻机揉捻,解块烘至半干(即走水焙)。摊凉后,再按包揉—解块—再焙的程序重复3~5回,待形成半球形的条索时,采取两次干燥法,焙至足干。

鹿谷乡农会每年举办茶叶比赛,评选出特等(冠军茶)、头等、二等、三等、优良茶(五朵梅、四朵梅、三朵梅、二朵梅、一朵梅)等品级。采摘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晾青、浪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团揉、复烘、再焙火制成。色泽墨绿油润,汤色黄绿,滋味甘醇浓厚。

3.品质特征

外形卷曲呈半球形,色泽墨绿油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有花香略带焦糖香,滋味甘醇浓厚,耐冲泡。冻顶乌龙茶品质优异,历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畅销多地。

味醇厚甘润,发散桂花清香,后韵回甘味强,饮后杯底不留残渣。其茶品质,以春茶最好,香高味浓,色艳;秋茶次之;夏茶品质较差。台湾生产的乌龙茶依据发酵程度(做青程度)的不同有轻度发酵茶(约20%)、中度发酵茶(约40%)和重度发酵茶(约70%)之分。轻度发酵茶似绿茶,具有清香;重度发酵茶似红茶,具有甜香;中度发酵茶清香较浓烈。

品饮冻顶乌龙,采用紫砂小壶冲泡,欣赏茶汤的色香味,追求品饮艺术和茶汤的回甘喉韵。品饮过冻顶乌龙的人,无不为其幽香回甘叫绝。

冻顶乌龙茶是什么茶?来自哪里?


冻顶乌龙茶,产地为台湾鹿谷乡凤凰村永隆村彰雅村(冻顶巷),茶区海拔约600-1000公尺,依以上三点为核心产区,被誉为“茶中圣品”。冻顶乌龙茶汤清爽怡人,汤色蜜绿带金黄,茶香清新典雅,香气清雅,喉韵回甘浓郁且持久,香气独特据说是帝王级泡澡茶浴的佳品。台湾鹿谷附近冻顶山,山多雾,路陡滑,上山采茶都要将脚尖“冻”起来,避免滑下去,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所以冻顶茶产量有限,尤为珍贵。

起源

一说是1855年(清朝咸丰年间),鹿谷「林凤池」赴福建应试,高中举人,还乡时,自武夷山带回36株青心乌龙茶苗,其中12株由林三显种在麒麟潭边的冻顶山上而来。最早是冻

顶山一带茶农,以甕装茶贩售,又有「冻顶甕装乌龙茶」之称。一说是世居鹿谷乡彰雅村冻顶巷的苏姓家族,其先祖于清朝康熙年间自中国大陆移民台湾,自乾隆年间已往冻顶山开垦种茶。

冻顶乌龙茶俗称冻顶茶,是台湾知名度极高的茶,冻顶乌龙茶是台湾包种茶的一种,所谓“包种茶”,其名源于福建安溪。

当地茶店售茶均用两张方形毛边纸盛放,内外相衬,放入茶叶4两,包成长方形四方包,包外盖有茶行的唛头,然后按包出售,称之为“包种”。台湾包种茶属轻度或中度发酵茶,亦称“清香乌龙茶”。包种茶按外形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条形包种茶,以“文山包种茶”为代表;另一类是半球形包种茶,以“冻顶乌龙茶”为代表。素有“北文山、南冻顶”之美誉。

冻顶产茶历史悠久,据《台湾通史》称:台湾产茶,其来已久,旧志称水沙连(今南投县埔里、日月潭、水里、竹山等地)社茶,色如松罗,能避瘴祛暑。至今五城之茶,尚售市上,而以冻顶为佳,惟所出无多。又据传说,清咸丰五年(1855年),南投鹿谷乡村民林凤池,往福建考试读书,还乡时带回武夷乌龙茶苗36株种于冻顶山等地,逐渐发展成当今的冻顶茶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