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喝茶的家庭,一定是温暖幸福的

发布时间 : 2019-11-13
红茶泡出来一定是红色的吗 一个球的茶叶 一个粒一个粒的红茶是什么茶

【www.cy316.com - 红茶泡出来一定是红色的吗】

如今,温饱不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问题,人们对“家”的关注,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幸福美满的期望。

一个爱喝茶的家庭,父亲沉稳如茶,是家的支柱;母亲如水,柔情持家;孩子如汤,清澈无邪。一个小习惯——喝茶,不仅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也是能让家庭拥有幸福最简单的方式之一。

家庭最大的财富:健康

有时候对于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们健康:老人身子硬朗,父母精神充沛,孩子活泼可爱。

适当的喝茶,可以降低老年人的高血压风险,有效延缓衰老;下班回来,年轻人也别着急着歇息,泡上一壶热茶,缓解一天的工作疲劳;为父为母,给孩子养成从小喝茶的习惯,增强免疫力,减少小病小灾的困扰。

把留在看病上的钱,用在喝茶吧。

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就是每个人都身体健康,吃嘛嘛香。赚再多的钱,有再多的权力,在病症面前都没有任何办法,与其消耗着自己的身体,为家庭追求更高的物质条件,真的不如一个喝茶习惯来的简单。所以把喝茶养成家里的一项集体习惯,也是在给家庭存上一笔无价的财富。

家庭最需要的温暖:陪伴

家,并不只是一个房子,不止是几个人住在一起,甚至也不能用血缘关系去捆绑。每个人心中向往的家,应该都是一个相互依靠、相互信任,永远都有陪伴的环境。

你愿意回家,不是愿意从某地回到某地,而是一心想着回到一种温暖,能给你这种温暖的地方,才叫做家。也许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壶水,普普通通的一款茶,跟家人分享的时候,喝起来总会那么甜香。

因为喝茶,就是陪伴,一大家子围坐一席,边品着茶叶,边聊着近况,放下每个人的浮躁,有说有笑。

也可以安安静静地喝茶,没有任何言语,丈夫认真地沏茶,孩子伏案学习,妻子奉茶给家里的老人,就是一个家最温暖的时光。

家庭幸福最重要的原因:包容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即使是家人,小摩擦也不可避免。幸福的家庭,不是没有争吵,没有分歧,而是懂得包容这些。

夫妻之间相互包容,不把婚姻当成一种较量,不争对错,才有恩爱的感情;父母对孩子包容,让孩子学会承担错误而不是害怕犯错,才是真正教他们学会长大。

常喝茶的人,内心平静、做事有耐心,把茶叶的沉淀看作人生的“拿起”、“放下”,不以得失功利作评价。爱喝茶的家庭也是这样,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包容,父母与邻与友都少事少言,真诚以待,给孩子树立人际交往的榜样。

嘴上的得意不如心里的快活,爱茶的人,不会去评论茶的好坏,会用心去品出它不同的滋味;有喝茶习惯的家庭,不攀比、不计较,用大度去包容每个人的差异,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

家和万事兴,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在于他是不是风云人物,也不在于他的商场身价,在于他每每奔波劳累后,是否还有一盏灯为他而留,家里有没有人在温茶待他。

精选阅读

给您一个喝茶的理由!


茶味,就像人生,万般磨砺千般苦。苦过后更加清,万般过去亦无味,但有领悟留下。茶生活,让你的生活更美。

喝茶会让生活更丰富

除了逛画展、拍人物、看电影、到小剧场看一出话剧,还可以去茶会,坐坐、喝茶、聊天、发呆、思考,给生活留个空隙。慢生活,会充满有氧气感。

喝茶会让身体更健康

因为喝茶,连便便也能干净彻底。

喝茶会让身心更愉悦

即使任性,你也要给自己一天,让心灵暂离困囿,让身体自在舒展。泡一壶清茶,让身体聆听心灵的节奏。看似“无聊”的时间空档,其实带给你的,是来自心底的答案。

喝茶会让疲倦被消灭

劳累后喝一杯绿茶,你会感到如释重负,从香气到水感,从内到外按摩你紧绷的神经。

喝茶会让审美更提升

布置一个茶席,构图、摆件、插花搭配,你的生活美感会越来越好。

喝茶会让口气变没了

中午吃了蒜,益达刚好吃完了,下午见客户怎么办?生嚼两三片茶叶,数分钟后,清水漱口,去接吻也是OK哒;如果你刚好一个人,就着口水,直接咽下,也是可以的……

喝茶会让谈资更丰富

把茶当成名片,在合适的场合,与其介绍自己的名字,不如告诉别人你喜欢的茶,带出自己的性格,以及擅长的领域,让人产生记忆联结。有意思的人,不按套路出牌其实是最有个性的套路。

喝茶会减少辐射伤害

逛淘宝、刷社交网站、等邮件、被boss要求24小时待机——皮肤全天裸露在各种电光屏下,从当年的吹弹可破,变成现在的黯哑无光泽?当粉底越抹越厚时,从内而外的代谢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坚持喝茶三个月,多摄入茶多酚,经历过,你就会欲罢不能。

喝茶会让旅行更精致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拥有路途的归属感。在每一个有茶树的目的地,摘一片茶鲜叶,记录时间和地点,夹入笔记本。自然累积,无需着意,经时间发酵,就是你的“茶树旅行笔记”。

因为,茶丰富你的味觉,打开你的味蕾,体验茶迷人的香气,丰富的口感。没有茶的人生,怎么能算完美的人生呢?不喝茶的中国人,还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吗?

因为喜欢自然,所以喜欢喝茶

闭上眼闻茶香,慢啜细饮轻呷,似也能触及草木的灵韵。

喜欢喝绿茶

选一款明前春茶,好水泡之,那一口鲜爽,好喝到没朋友。

喜欢喝黄茶

只因他与绿茶差别不大,却有温和的外貌,以及更随和的口感。

喜欢喝白茶

白茶口感清润,带有轻盈的清甜香。前调显花香,中调出果香,在尾水处,回味悠然。

白茶更像治愈系,尤其是陈放经年的老白。而通常忘记她的原因也在于此,功能的光芒盖住了口感的美貌。没错,她其实是一位内外兼修的治愈系女神。

喜欢喝青茶(乌龙茶)

乌龙茶派系良多,火候拿捏的微妙差异,让各色茶自带气质迥异的口感回味。清香型铁观音像江南雨后的吴侬软语;浓香型碳焙铁观音更像香脂丰腴的大唐仕女;传统焙火的大红袍像高冷龙女,岩谷花香,出尘而立;而传统焙火的单丛和肉桂,像青涩褪去后的风韵夫人,带着满足感和些微肉香。

喜欢喝红茶

红茶,是最早走向世界的茶类,温润之中最为时尚,张扬的是口感,隐藏的是性感。

喜欢喝黑茶

过去的边销茶,今日还是那么亲民,尤其在价格上。但口感并不轻率,即使是挑剔的老茶客,也很少责难。

喜欢喝普洱生茶

新茶刺激,一如年少时的锋芒与自信,一路肆意猛进直逼理想。虽有几泡,茶气“横冲直撞”,但饮毕酣畅,全身淋漓通透。经过陈放,锋芒之气会收敛,所有原本放肆的张扬,会内敛为层次丰富的内在。就像真正的大气无须啰嗦,真正的表演不会做作。感觉对了,即使不说话,也是满身戏,也难怪它现在这么红。

喜欢喝普洱熟茶

熟普的味道,怎么说,初接触怪怪的。但是喝久了,你会爱上这股别致的味道。秋冬之际,一道熟普,会暖到你心窝里。

喜欢喝茉莉花茶

花茶女王,带有茉莉和绿茶的血统。香气清幽,近暑吐蕾,冰肌玉骨又凝脂香软。

因为,茶为你健康护航。一杯茶,300毫升,抗氧化功能相当于一瓶半红葡萄酒,相当于12瓶白葡萄酒,相当于12杯啤酒,相当于4个苹果,相当于5个洋葱,相当于7杯鲜橙汁。

喝茶特别解体渴

尤其是好久没喝水,身体有暗火烧时。而且,去油化腻、通便利尿。还有科学研究证实:黑茶、普洱熟茶等,的确有助于降低血浆胆固醇、三酸甘油及游离脂肪酸,还有减少胆固醇性脂肪甘的现象。

茶叶含有茶多酚

茶多酚的主要作用就是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自由基毒素。自由基是使人体衰老的主要因素,茶多酚通过清除自由基而提高有益酶的活性和降低有害酶的活性。同时茶多酚还可以抑制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从而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耐泡一定是好茶吗?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都会武断的说:这茶耐泡!言下之意,是暗指这是一泡好茶。但转念一想,普洱茶或黑茶一定比精工细制的西湖龙井耐泡吧,可是能说西湖龙井就不是好茶吗?肯定是不能的。那么茶叶耐不耐泡,到底跟什么有关呢?是不是越耐泡茶就越好?耐泡一定是好茶吗?

在买茶的时候,有的茶友们会询问这个茶会耐不耐泡?耐泡度的确是判断茶叶质量的一个方面。耐泡体现了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经得起冲泡,但是与茶叶好坏并无绝对关系。

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特点,要判断茶叶的品质,要综合其干茶、香气、滋味、叶底等等因素,不能用是否耐泡来一概而论。同样的茶类,一般来说,茶叶越耐泡、滋味越醇厚、香气越丰富,品质越好。

因此,是否耐泡与茶叶品质并没有绝对关系。

所谓耐泡,通常是指茶经过多次冲泡之后,我们还能够从茶汤中感受到它的香气韵味。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其中的变量非常多。那么,决定耐泡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1、茶树的品种

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因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2、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树龄和生态环境这两个因素是息息相关的,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严谨地说,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滋味越醇厚,耐泡度越高。这也是有的茶友追捧古树茶的原因之一。但如果老到一定程度,茶树出现了衰老的病症,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们平时常说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说的都是茶树的生长环境的重要性。茶树周边的生态环境优美、海拔够高、土质肥厚,出产的茶叶一定是内质丰厚、口感饱满的,会更耐泡一些。

3、叶片的老嫩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这是因为粗老的原料,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如:绿茶的原料一般较嫩,嫩芽的酚氨比很高,鲜美清香。而乌龙茶采到一芽三四叶,芽叶连枝,叶片有一定的成熟度,其中的茶梗也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故相对而言,乌龙茶比较耐泡,当然也与两者加工工艺不同有关。

另外,茶叶完整程度与茶叶的耐泡度成正比,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一些茶条较细碎的(如红碎茶),由于茶叶中的物质较易浸出,所以耐泡度就更差一些。

4、制作中的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主要是制作中的揉捻。同样的原料如果揉捻程度过重茶汁浸出就会很快,就没那么耐泡。所以在揉捻时一定要把握轻重。

其次,越完整的茶叶越耐泡。茶叶的碎渣子很容易泡出味,但耐泡程度不高。像一些红碎茶,经过揉切成小碎片,容易泡出很浓烈的滋味,但是泡一两次很快就没味了。

5、冲泡方法

同样的茶,不同人、不同时候冲泡,耐泡度就是不一样。这是由主要与茶水比例,还跟时间和温度有关。对于大多数茶叶而言,如果头两泡没泡好,会影响接下去的香气和滋味。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浸泡时间过长,就会使茶中的物质过早过多浸出,导致接下滋味变淡了。

看完之后,相信大家对于耐泡和好茶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了解。当这些条件相差无几的时候,可以肯定,耐泡并不一定就是好茶,但好茶大多是比较耐泡的。

你不喝茶,一定是因为穷吧!


喝茶好处多多,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修身养性,但是很多人宁愿去喝冲调饮料,都不愿意去喝茶,想了好久,我想,除了穷,大概没有别的原因了!

喝茶有许多讲究,对茶具的讲究,对茶的讲究,对茶席的讲究,寻觅到这些自己喜欢的又适合自己的东西很难,买件合适的衣服都那么难,何况是喝茶呢?所以很多人连试都不试就放弃了,买瓶饮料、冲杯速溶咖啡多简单,管它什么糖分高和热量高,所以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穷得在灯红酒绿中忘记好好对待自己,你不喝茶,大概就是因为穷得没有时间好好对待自己吧!

这是个浮躁的年代,任何东西都是快速消费,所以人们渐渐失掉了本该有的平静,暴戾横生,恶语相向,我承认,内心的平和并不简单,但其实,也没有你想的那么难,或许在一个狂躁的午后,例如这燥热的夏季,只要坐在茶桌前,给自己泡一壶清茶,便能收获心如止水的宁静,所以你不喝茶,一定是因为穷吧,穷得心里没有平静,也不愿意慢下来,给自己一个交代!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微妙,在这个社会也很脆弱,如果没有合适的载体,很多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大家早就习惯了捧着手机对着电脑做所谓的交谈,但是很遗憾,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想起很久以前,与三两好友,坐在一起一聊就是一下午,心里的话,好像总也说不完。

而现在,微信提示声没有断过,但是传过来的讯息没有了多年前的温度,如果还有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呆在一起泡一壶茶聊天吹牛的朋友,实在是太难得,就这样,什么也不做,就想和你虚度光阴。所以你不喝茶,一定是因为很穷吧,穷得身边没有了知心好友,才不知道一杯香茗共谁饮!

这会儿我们要说到爱情了,爱情里最好的样子自然是我喜欢的你恰好也热爱,然而这一点却是最难达到,想想啊,我在沙发上看韩剧,你在房间里玩游戏,呆在一起,没有不好,但是也没有特别有意思,如果有幸,我们能坐下来一起喝杯茶,是恋人,更似朋友,聊聊因忙于工作不曾聊及的话题,会不会特别美好?你一定很穷吧,所以才没有这种和对方低眉浅笑,共享美好时光的力量,所以你才不喝茶!

人生在世一辈子,不过蜉蝣,让自己精神富足,大概远比物质富足更为重要,所以如果你还不是那么穷,就坐下来,和自己,和家人,和朋友,和恋人……喝杯茶吧!

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喝茶高手?


有人说喝茶很玄,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没有标准!

也有人会说,成不成高手,不关我的事,反正我的职业与茶无关!

其实,你花了那么多钱买了那么好喝的茶,你却不知道;或者说你花了那么多的钱,买了那么“难”喝的茶,你也不知道,那么你花了这个钱还有什么价值?你享受到了茶的“价值”给你带来的愉悦感?幸福感?

如果都没有,那么这个钱花的有点不值!所以说,学会喝茶,喝懂茶,那和花自己钱买茶给自己喝的你,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更何况,茶还是很好的社交润滑剂,当我们接待亲戚朋友、或是做商务社交的时候,如果你能把茶泡好、喝明白,把茶的知识介绍一点与他人,那可以取到很好的沟通效果,如果对方也是喜欢茶的人,那么“茶”更是会给你带来莫名的帮助。毕竟,很多人对于有共同爱好的人会有更多的好感。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喝茶的能力,让茶给自己更多享受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价值呢?

这是一个面很大的命题,但是我还是想简单说说几个重要的要点。相信,多加留意,多加体会,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1.首先:知道茶系,明白产区。中国六大茶性,加工工艺各有不同,他们的茶性完全不同。对于一款工艺正确的茶来说,我们经过多次品尝,会让自己建立起味觉记忆,对于不同产区的茶来说,有了一定的味觉记忆,久而久之,自然会形成自己的一套好坏、高低判断标准。(前提是你喝的茶,信息是对的,工艺是正确的,否则将走入误区。)

2.其次:对于自己喜欢的茶系,深入了解。我个人觉得学茶没有捷径,唯一的办法就是多接触不同级别的茶,多喝,多比较。食物的好吃与否,靠的是味觉嗅觉体验来判断。茶也是如此。一款茶,“纯、活、甘、厚”的表现越好,那么品质自然越佳,至于香气,那自然也是纯净淡雅有高雅香的为佳。比如说:花果香肯定比单纯的茶香更好。“纯、活、甘、厚”到位,自然会有非常协调的口感,不会有苦涩难化的表现。

这层次,比较难,只能多喝多比较。(前提是你喝的茶,信息是对的,工艺是正确的,否则将走入误区。)

3.第三:经常尝试闷泡。我写过好几次关于闷泡的

喝茶也需一个“度”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所以到现在,饮茶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保健方式和习惯。但是很多事情物极必反,喝茶也需要有个度。那么这个度在哪?

1、每日饮茶要有度

喝茶的量

一般健康且有饮茶习惯的成年人,一天饮茶6克~10克之间,分2次~3次冲泡是最适宜的。

很多人又会问,6~12克大概是多少?自己没有称量工具怎么办?

那这就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质量来确定了,按大类讲绿茶大约30-45粒左右,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就要少一点,只要自己在平时多多体验和总结,逐渐就会掌握准确了。

视情况喝茶

对于那些每天需要从事重体力劳动者、长期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经常接触毒害物质的人,或者进食量较大、消耗多的人,一天的饮茶量可以增加至20克左右。

平时喜时油腻,烟瘾酒瘾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茶叶里含有很多有益成分,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等成分对香烟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有降解作用。

而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就应该适当减少。

除了饮茶的量以外,还有很多的饮茶需要注意的事项。

2、不同季节宜喝不同的茶

一年四季饮茶也有别,不同季节要喝不同的茶。

春饮花茶:春季喝花茶可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

夏饮绿茶:绿茶具有清热解暑、解毒止渴的作用;

秋饮青茶:青茶能消除人体内的燥热,达到清燥生津之功效;

冬饮红茶: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提神益思、解除疲劳等作用。

3、忌一壶茶泡一天

生活里有很多茶友,只要泡了一壶茶,就开始不停的喝茶、续水,循环往复一整天。

熟不知经长期浸泡的茶叶,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茶也失去了真味,而且还容易使茶中的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析出,被人体吸收,对健康有害。

无论什么茶,第一泡洗茶,茶叶表面残留的农药、化肥、尘土等污染物被洗去,茶水更加卫生;二泡营养物质剩下大部分,滋味鲜爽;三泡营养物质所剩无几,茶香气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经冲泡则无滋味,就像喝白开水了。

4、其他注意事项

家中有多种茶叶,如何安排饮用?

一天之中,在不同时间可以饮用不同的茶叶。

例如,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绿茶,醒脑清心;上午喝一杯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喝一杯红茶,解困提神;下午工间休息时喝一杯牛奶红茶或喝一杯绿茶加点心、果品,补充营养;晚上可以找几位朋友或家人团聚一起,泡上一壶乌龙茶,边谈心边喝茶。

糖尿病患者宜多饮茶?

糖尿病患者的病征是血糖高,口渴,乏力。实验表明,饮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且有止渴、增强体力的功效。糖尿病患者一般宜饮绿茶,饮茶量可稍增多一些,一日内可数次泡饮,使茶叶的有效成分在体内保持足够的浓度。饮茶的同时,可以吃些番瓜食品,这样有增效作用。一个月为一疗程,通常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勿空腹饮茶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粘膜炎。

饭后饮茶

饭后立即饮茶,势必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饮茶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

喝茶的9个原则,一定要记住!!


喝茶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茶并不是可以随便乱喝的,若不注意一些喝茶的方法,不但不会有任何好处,还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后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喝茶都有哪些讲究吧!

过浓不饮

浓茶会使人体的“兴奋性”过度增高,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病者在饮用浓茶后可能会出现心跳过速、心律不齐的现象,易造成病情反复。

睡前不饮

这一点对于初期饮茶者尤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要特别注意。

餐前不饮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则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因为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酒后不饮

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到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的刺激作用,会影响肾功能,所以,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新茶不饮

新茶会刺激胃黏膜,造成肠胃不适,甚至会使病情加重。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太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由于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存有对身体健康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醇类、醛类等物质,且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

忌用茶水服药

有些人尤其是爱喝茶的人,会选择用茶水来送药,殊不知茶水中的鞣质可与药物结合而沉淀,会改变药性,阻碍吸收,影响药效,所以,服药应用白开水。这也就日常所说的“茶解药”。

隔夜茶不饮

隔夜茶因搁置时间太久,容易受到病源性生物污染,茶水中的复杂成分也易发生变化,饮隔夜茶可导致胃肠疾病。小时候一直被教导“隔夜茶,拉肚子”看来真是自有道理的。

四季有别

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春季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发生。绿茶性味苦寒,夏季饮绿茶为佳,可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青茶不寒不热,秋季饮青茶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喝茶有量

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饮茶一次至两次,每次2~3克茶叶量比较适当。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者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耐泡的不一定是好茶,但好茶一定耐泡!


一个产品,不管披上多厚重的文化外衣,只要当成买卖做,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就会产生竞争,这一点,茶当然不例外。特别是茶这类商品,兼具生活日用和文化载体两种属性,与国人在各个层面上休戚相关,竞争还格外激烈,这种竞争,既来自于同行业市场层面的竞争,也来自于不同茶类间,因口感追求不同而形成的竞争。

经常遇到以普洱为主的朋友试饮岩茶,其中交流的最多的,就是岩茶陈化和耐泡度两个话题。

大家因为茶坐在一起交流,本身是件很愉快的事,但这种交流容易产生障碍,一来这个话题明显是以普洱为主导,在武夷山当着岩茶说普洱,有“上门请客”之嫌;二来,岩茶的受众可谓小众,越是小众,为人所知越少,与品饮武夷茶伴生的自尊心也越强,不同的语境下交流,产生的不仅仅是火花,也有可能是爆炸。

不过,当彼此能够不抱门户之见,同时抛弃品饮上的成见,通过交流能够达成共识,那是最令人愉快的,也是一泡茶喜闻乐见的局面。

储存和耐泡,都是相对指标,拿岩茶而言,也有陈的,但是不以年陈和耐泡见长,岩茶今天的业界地位,绝非浪得虚名,但至少跟这两个指标没有直接联系,或者说两者起的作用并不大,因此,这两个指标在普洱和岩茶间进行横向对比,就像田忌赛马。

评审体系中,岩茶是物理和感官两大类八项指标。物理指标指条索、外形、整碎度和净度,感官指标指的是香气、汤色、回甘和叶底。但大部分人说什么茶好,是从喝上论的,也就是感官这一类,好不好喝,是从香气、汤色和回甘上看,叶底几乎不说,其他茶类的评审体系我完全不懂,但是至少集体茶(饼茶、团茶),是不能谈叶底的,因为这个指标跟整碎度关联紧密呢。

从列举的两大类八个指标,看得出来,岩茶的评审指标侧面反映着对品饮者的要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岩茶不好喝”,或者“喝不懂岩茶”的原因了。

岩茶是半发酵茶,是不发酵茶(绿茶)和全发酵茶(红茶)的集成,从品饮上看,不发酵茶有鲜爽度的追求,发酵茶又有存储转化的需要,因此,从时间上看,岩茶的品饮最佳时间有它自己的要求,不是越新越好,但也不是越陈越好,这个时间取决于精制工艺,“家家卖弄隔年陈”,是工艺和销售周期决定的,如果把岩茶的陈化和“能喝的古董”放在一起说,那就是鸡同鸭讲,不是一回事。

时间上,相对普洱,岩茶喝的是当下。空间上呢?现在动不动说茶仓,(我估计)这个茶仓的概念来自于洋人,老百姓做个茶,怎么储存粮食就怎么储存茶,你搞个那么高级的茶仓,专门存放茶,是很科学很完备,可它完全脱离了老百姓的茶形式,这茶的根基从哪儿来呢?反过来,没有茶仓储茶就不是好茶,那茶都是老百姓从山上收的,地里做的,那这算是好,还算是不好呢?

再从耐泡这个问题上讲。耐泡呢,是这个问题,耐泡的不一定是好茶,但好茶一定耐泡。但我想知道,有没有哪一篇茶的文献和史料提及耐泡度的?要一泡8g的武夷茶经开水冲泡,茶汤数道不弱,客观吗?内含物的流失趋弱是个基本常识,说岩茶“耐泡”那是夜里走路唱歌,卖茶的人给自己壮胆的。

我打过一个很粗鲁的比方,把茶喝得寡淡就是把一个美女剥得一丝不挂,是房地产老板搞二流女明星,一定要把本钱搞回来的做法!喝茶,非要灌一肚子水,输液不比喝茶难道更见效?

耐泡度也是为了迎合屌丝消费,而消费屌丝的一个伪指标。耐泡不耐泡,跟冲多少杯有什么关系?茶碗的容量、喝茶的人数、水温的高低都是变量,耐泡耐泡,究竟怎么个耐泡法呢?

事茶习茶是为了长久的经营。茶的经营过程也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在知己知彼中不断精进,也是一个经营者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每一种茶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评审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拿我们的武夷岩茶来说,它的“香、清、甘、活”就是它自己的符号化印迹,面临业界竞争时,要熟悉自己的那一套语言模式,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武夷山水茶得天独厚,为了买卖需要,干东施效颦这类糗事,这不是一个武夷茶人应有的范儿。

进一步而言,任何茶的经营者都应该如此,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每种茶都有自己的风格,天赋各异,恰恰是茶这个精灵吸引我们的地方,如果能为自己卖的茶多争取一个顾客,那就多努力一下,如果争取不来,买卖不成,那也应以礼相待,不要冷眼相向。

天下茶人是一家。毕竟,只要是喝茶人,就是同道者。

禅茶: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的智慧


禅茶:茶杯在上茶壶在下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了法华寺,对住持释园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佩服的老师。”

释园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的没遇到一个好老师?”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还不如我呢!”释园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来了笔墨纸砚。

释园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园:“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园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释园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茶壶和茶杯放错了位置。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反在茶壶之上的道理?”

释园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茶,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茶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茶叶,野蛮生长的就一定是不好的吗?


好茶一定有好看的生长环境?

相信很多朋友会认为:最好的茶园就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没有任何杂草的、充满流线型美感的茶园。

但实际上人工种植的茶园,不是最好的茶园哦。

最好的茶园应该是处于荒芜或半荒状态的。

因为这样的茶园没有被人为过度破坏,没有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侵蚀。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茶叶,一定会有一些瑕疵,例如虫洞之类的,但品质是毋庸置疑的。

一句话:好茶一定有绝佳的生长环境,但绝佳的生长环境未必好看。

外形长得好看的才是好茶?

选茶就跟选人一样,我们常常容易被外表所蒙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外貌协会”的(呵呵,掌柜也不例外)。

所以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好茶的外观肯定是赏心悦目的,肯定是没有瑕疵的。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商家也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常常拿茶叶的外观大做文章。

“你看这条索,多漂亮!”“你看这叶底,多好看!”类似的说辞能把很多茶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好茶不一定好看,太好看的茶反而值得警惕(比如可能农残超标)。

真正懂茶的人,虽然也能从茶叶的外观察觉到其好坏,但绝不会从茶叶是否好看来评判的。唯一能征服他们的,最终还是茶汤。

我们来看看几种外表一般的好茶:

武夷山正岩茶乞丐外表、皇帝身价在武夷山地区,岩茶分为正岩、半岩和洲茶。关于正岩茶(大红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乞丐外表、皇帝身价、菩萨心肠”。

从外形看,这些珍稀的正岩茶实在是对不起观众:一身黑不溜秋的,暗无光泽,还很粗老,毫无美感可言。

但就是这样一群毫不起眼的家伙,却早已跻身顶级茶行列,动辄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一斤。

正岩茶外观一般,喝的主要是茶汤中岩谷花香的“岩韵”,而这种“岩韵”是其他茶中没有的。

陆羽《茶经》中将茶树生产的土壤分为“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可见生长在岩石之间的岩茶的确是上佳的。

桐木关正山小种乌黑卷曲没人疼武夷山除了著名的大红袍之外,还有长在桐木关的小种红茶也是名扬海内外滴。

但正宗的桐木关正山小种,同样也很不起眼,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乌黑卷曲,且比较粗大。

而很多外山的小种,往往长得细小清秀,有些加了糖精或香精的外山小种,还很油亮。

很多习惯了喝外山小种的茶友,往往痴迷于它们乌黑发亮的外形和甜得发腻的口感,却对正山小种嗤之以鼻。这让很多桐木关的老茶农哭笑不得。

野生白毫银针黄芽、硬壳、带茶梗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顶级品,全部由明前的嫩芽制成。而野生白毫银针,在白茶中更是稀少。

什么是野生白毫银针?按福鼎当地老茶农的说法,野茶就是多年不管理(不施肥、不修剪、不除草、不打农药)的茶树。

一般的白茶一年可以采摘两季,施农药和化肥的可以采摘多季,而野茶只能采摘一季,因为这种无人照顾的茶树,长得实在太慢啦!

野生的银针与普通银针相比,外观也是逊色许多。

野生银针芽头底部会留有略微泛黄的硬茶皮,而普通银针全是茶芽,呈绿色,且白毫更多。

野生银针芽头相比优质的无公害银针就显得瘦不拉几了,并且带有一点梗。因为采摘普通银针时,可以从树上直接将芽拔出,不会留梗;而野生银针较硬,必须连同梗一并采摘下来。

纯手工龙井皱褶多、颜色杂据杭州龙井村的老茶农介绍,龙井茶用手工炒制出来确实是比机器炒制要更香更甘醇。

但一说到外观,这些由老茶农亲手炒制的龙井就不敢让人恭维了。

老茶农说,纯手工炒制的茶在卖相上比机器炒制的要逊色不少。

机器炒制的龙井压得扁平扁平的,色泽度好,非常美观。而纯手工炒制的茶叶上的皱褶较多,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墨绿、有的碧绿、有的是落叶的黄。看起来并不那么统一。

不懂茶的人,都是先从肉眼去判断,看着就这么丑的茶叶,兴趣已经大减,选择它的可能性也降低不少。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好喝的茶不一定好看,而好看的茶也不一定好喝。

好不好喝,关键看嘴巴的感受,看耐泡度,跟叶底没半毛钱关系。亲们,千万别被外貌给骗了!

好茶一定耐泡,但耐泡不一定是好茶!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都会武断的说:这茶耐泡!言下之意,是暗指这是一泡好茶。

但转念一想,粗枝大叶的苦丁茶一定比精工细制的西湖龙井耐泡吧,可是能说苦丁茶是好茶,西湖龙井就不是好茶吗?肯定是不能的。

那么,好茶与耐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清这两者的关系呢?

所谓耐泡,通常是指茶经过多次冲泡之后,我们还能够从茶汤中感受到它的香气韵味。

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其中的变量非常多。

举个红碎茶的例子,喝过的人一定知道,这个茶第二次过水的时候就基本没味道了。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茶非常碎,水浸出物的释放速度非常快,和整片茶叶缓慢的释放水浸出物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了解了其中的这些因素才能弄明白茶耐泡与否。

1、茶树的品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基因很重要。

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

因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2、叶片的老嫩及整碎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的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

这是因为粗老的原料,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也是为什么细嫩的绿茶耐泡度一般,而粗老的茶叶耐泡度更高的原因。

另外,茶叶完整程度与茶叶的耐泡度成正比,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

一些茶条较细碎的(如红碎茶),由于茶叶中的物质较易浸出,所以耐泡度就更差一些。

3、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一般认为,茶树的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

但严谨地说,应该是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耐泡度越高。

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至少不够严谨。

4、制作中的揉捻

毛茶制作中,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茶叶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5、冲泡方法

这点非常重要,常常有这种事发生:同样的茶,不同人、不同时候冲泡,耐泡度就是不一样。

这里有三个变量:

第一,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第二,出汤速度越慢茶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第三,水温的高低也能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水温越高茶叶耐泡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综上来看,我们理解完以上的这些条件之后,相信大家对于耐泡和好茶之间的关系应该比较清晰了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耐泡并不一定就是好茶,得一一对比完上述的这些条件之后才能确认。

而当这些条件相差无几的时候,我们可以肯定,好茶大多是比较耐泡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