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普洱的新喝法,口感新体验

发布时间 : 2019-11-13
红茶喝的口感 熟普洱与红茶的区别 普洱熟茶泡不开

红茶喝的口感。

对于追求口感这条路上,光大的茶友们都在不遗余力的zao, 正是因为这些zao ,才有熟普洱更加丰富的喝法,有一些可以有效缓解熟普洱一喝就醉茶或者低血糖的情况哦!

1.熟普洱瓜瓜碰

用开水冲泡熟普洱,木瓜和哈密瓜去皮,切丁,然后,把木瓜与哈密瓜一起投入茶汤中,小木瓜的清香、哈密瓜的甜润与熟普洱香融合在一起,无论颜色还是味道真的很好!

2.普洱C+C

在冲泡好的普洱熟茶中放入少许的柠檬汁,再加入少许的红糖。再普洱茶的浓郁香气里带着些许的甜酸,别有一番风味,而柠檬与普洱茶具有滋润生津的作用,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3.普洱蜂蜜

蜂蜜普洱熟茶是把冲泡好的普洱熟茶稍微冷却,加入蜂蜜,口感甜而不腻,两者皆营养丰富。尤其是普洱熟茶温和的茶性,能够抵消蜂蜜对肠胃的刺激。沸水会破坏蜂蜜的营养,需要等普洱茶冷却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既有普洱茶的醇甘,又有蜂蜜的清甜,回味无穷。

4.红枣熟普洱

熟普洱喝到七八泡后,放两颗红枣一起煮。味道简直棒极了!

5.菊花熟普洱茶

用熟普洱茶叶和菊花放置壶中一起冲泡,菊花具有清热的作用,普洱温和,在秋冬的季节饮喝特别适合,口感也特别的清香。

6熟普洱花茶

熟普洱茶叶中添加适量的玫瑰花、茉莉、桂花、熏衣草等,在品味普洱的陈香,还可以感受到花草的芬芳,花茶具有各种的养生功效,与普洱茶一起同饮更有利于养生。

cy316.cOM编辑推荐

普洱熟茶的常见口感有哪些?普洱熟茶常见的口感表现


熟普是普洱茶中的一种,熟普也就是普洱熟茶,这是一种全发酵的茶叶品种,对于了解普洱茶的茶客而言,往往有这样一种体会:“找一款好的生茶容易,找一款好的熟茶却很难。”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传授一些关于如何选择一款好的熟普的妙招吧。

熟普

新发酵出来的茶一般具备厚、滑、糯、陈、醇中的两者或者两者以上,没有不良表现的叮、麻、燥、异味四个方面,再结合良好的仓储环境,利用时间沉淀都可以藏出一款自己喜爱的熟茶。

一、熟茶的良好表现

厚:在品茶时,我们经常听到别人形容茶汤“厚重饱满”,那这“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汤水入口有重实感,含在口中茶汤感觉凝结在一起,不寡淡,形象地说就如“熬了四个小时的米汤水”一般。这样的口感,一般出现在综合三级的古树料中。

滑:汤水“顺滑”,表示茶汤入口后不干、不燥,夸张点说像人体还没开始吞咽汤水已经到喉咙的错觉,形象地说就如“巧克力般,丝丝顺滑”的感觉。一般,这样的口感容易出现在芽头较多的宫廷、一级料中。

糯:茶汤粘稠度极佳、入口有凝聚感,带有淡淡的糯米香味。一般这样的口感极易出现在存放一段时间后的三五级的春茶古树料中,或是品质较好的老茶头煮后的汤水中。

陈:类似百年木头自然腐烂的味道,带着一股清新的陈香味道。部分人极易与霉味混淆,建议容易混淆人群可以用干仓茶和湿仓茶对比品鉴,这样极易被区分出来。这样的茶一般是发酵较好、仓储没问题的茶都会散发出陈香味。

醇:一般与“醇正”连用,茶无杂味、意味,类似闻玫瑰花香的时候不会有兰香介入,味道干净、纯洁。一般这个味道,存在于熟茶存储干净、没有受潮的茶饼上。

二、熟茶的不良表现

叮:主要表现在舌头部分,喝后感觉舌尖干燥,有针刺的错觉。

麻:主要表现在整个舌面,类似于吃了花椒后感觉。

燥:主要表现在两颊及喉咙部位,犹如跑完步未及时补充水分的感觉。

异味:主要是茶叶吸附了其它不属于正常茶应该有的味道,一般会在茶叶存储不当的环境下容易产生,与茶的“醇”味相对立。

三、熟茶存储建议

熟普在发酵后必须是晾干,如若是晒干、炒干、烘干的熟普,虽然前期汤色红亮,但是喝后会口干舌燥且极易上火,同时后期没有转化,达不到普洱“越陈越香”的效果。那么在喝茶、存茶时,可以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来判断一款熟茶存储的价值。

总之,熟普口感上无不良表现,有两个方面及其以上优点,长期存储后,皆可谓之“好茶”。

以上就是关于熟普的常见口感表现的介绍。我们知道,一款优质的熟普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熟普,朋友们在心里要有一些底,了解一下熟普的优良口感以及不良口感,这样在以后的品尝中才会有所斟酌,有所比较,才能找到一款好的熟普。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普洱茶分步式体验法


近年来,普洱茶已逐渐成为人生生活中高尚的体验之一,其健身作用自不必说,饮茶时得到的陶醉境界更是普洱茶渐趋流行的主要原因。掌握争取地和深入的饮茶方法,在日常生活或闲暇时光中,冲一壶茶,感觉世界之大世界之奇;抿两口入口入腹,感觉历史之悠长深远,人生之无穷怀想,则不是神仙,胜似仙人:飘飘然,淡淡然,物我两忘,优哉游哉。

这个情况让人深思;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分析后,我初步整理出了一种普洱茶的饮用方法,暂名就叫作分步体验式品茶法。现在写出来,以与各位茶友(主要是新手)共享。

分步体验式品茶法的品饮重点在于八个字,即“分步体验,综合评估”。这一方法的得出主要来自于一种基本现象。大家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若是一个人失聪了,他的观察力就会格外敏锐;而一个人若是失明,他的嗅觉和听觉也就会比正常人发达得多。这说明一个问题,除了刻苦的锻炼以外,专注是非常重要的。分步体验式饮茶法主要即植根在这一前提下。利用这种饮茶方式,我们-即便是新手-也就会很快地和更深入的体验到普洱茶令人迷醉和沉入的快乐了。

首先我们先列举出一泡茶中我们需要和能够体验到的元素。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五类:

1.香气(基于嗅觉);

2.水性(包括了茶汤的柔顺度,绵滑度,粘稠度,水路的粗细度等,指的是茶汤对饮茶的通道造成了什么样的刺激以及该类感觉的程度的描述的总称);

3.喉感(也就是茶人们常说的喉韵); 4.滋味(苦涩度对口腔中的各种部位造成的刺激和程度);

5.回味(饮茶过后口腔和舌面等部位的生津回甘情况)。

以上这些元素构成了一泡茶最终给人的感觉。

一般来说,人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大都是混合在一起的;饮茶时,多数人往往同时使用着嗅觉和味觉,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这样,大脑接受到的就是一种“综合信号”。而“综合信号”和较单纯的味觉、嗅觉等“单一信号”之间一般有较大的差别。举例来说,当我们喝中药时,如果端起来就喝下去,往往就会感到很大的苦味;而当一个人捏着鼻子喝一些较苦的中药的时候,感觉苦味好像少很多。在前者中,因为味觉和中药对鼻腔产生的嗅觉信号综合在一起,所以就产生了“非常苦”的体验;而在后者中,由于捏住鼻子摒弃了嗅觉的介入,喝药时就只有较单纯的味觉存在,只有单一的信号,所以苦味的感受就淡了许多。

分步体验式饮茶法就是要利用这一原理,培养和训练我们对单一信号的认知和把握能力。

下面来介绍下此方法。

首先,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做这些练习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培养在饮茶过程中专注的单一体验能力:

1.避开呼吸训练

这个过程可以用一泡较香的茶(譬如铁观音)来练习,目的是要学会在不呼吸的状况下完成从茶汤入口到下肚的整个过程。其意义在于在茶汤入口时暂时摒弃和排除掉嗅觉的介入,为以后的水性的体验打下基础。

方法是这样的:在自然状态下,茶汤入口-用舌搅动一至两秒中,然后咽下,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不能有“闻到任何气味”的体验,反复几次,若均能做到,则说明掌握了该方法。

2.咀嚼茶汤训练

不知道大家可见过那些无牙的老奶奶吃东西,她们蠕动着上下唇,用牙床来触碰食物使之碎裂,以方便吞咽和消化。因为没有牙,所以老人们会对食物的粘稠度,硬度,包括形状等会产生较细腻的感觉,因此,我们以类似的动作来培养一种通过用口腔中上下鄂和舌的运动来体验茶汤的汤感,为将来饮茶过程中对茶的粘稠度,顺滑度,柔软度的评估打下基础。大家可以多练,因为类别的判断虽然容易,但是程度的评估则比较较难。

3.吞咽训练

一般来说,人吞咽汤水,往往是会用舌的后部以及喉部的动作来共同完成;但是这样就会令舌面紧张,因此而影响舌面中后部味蕾的感知力。所以,我们要求尽可能的放松舌头,尽可能的采用仰脖子的辅助动作来完成吞咽,这样,舌面在此过程中就会得到相对的放松,味蕾对滋味评估就会客观一些。

这个练习可以先使用水进行锻炼,日常不妨多练练。具体方法是:舌在口腔中平铺,呈自然放松状态,然后用仰脖子的动作来吞咽,尽量放松并打开喉咙,要感觉到,在很大程度上,水是自己“流下去”,而不是有意的“咽下去”。

4.回气训练

普洱茶的品饮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体味它的喉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喉韵”,从而在回味中感到喉感的类别和强弱,并从中得到深度的体验。回气的方法因此就显得格外重要。

吸一口气,但注意不要吸得太深,然后闭口,让气息从鼻腔呼出;在呼的时候,需要感觉到“顿”感。这个“顿”感要在喉部,而不是在鼻腔内。具体训练方法是,在呼气出喉的一瞬间,用喉部挡下气,自鼻腔中发出类似“空”的声响,声音要发在喉部,而不是鼻腔内,一般来说反复几次即可做到。这将有助于喉感的体验和评判。在日常训练时,动作和声音都可以夸张一些,但是在具体饮茶时则不需要出声,关键是掌握了此种感觉就好。

接下来,我们介绍具体的品饮法。

品饮的基本程序分为以下几步:举杯--嗅香;这一过程主要体验其茶汤有无香气并对其类别和程度做出评估判断--调整呼吸;目的在于让鼻子休息--饮汤;不用吸,喝一口,大概普通小盅的二分之一左右――咀嚼茶汤;两三下即可,判断其粘稠度和柔和度以及融合度――吞咽;这一过程应注意茶汤过舌后部和喉的感觉,评估其水路的粗细――回气;闭住嘴,从鼻腔将气呼出,注意其有无喉感并评估其深度和程度类别――回味;主要体验口腔中各个部位的触感,苦涩味,收敛性,并对其程度做出评估。

本文一开始说过,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分步体验”,因此,在品饮过程中,每一步骤一定要将注意力只放在这一项上,即要专注。嗅香时,要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鼻腔中,努力分辨其嗅觉的种类和强度;因为调整呼吸后,香气的概念和感觉将不再存在;另外,饮汤和咀嚼茶汤时,大家应将注意力放到“汤感”上,评估其柔软度,粘稠度,润滑度;若此时呼吸,则该评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样,在吞咽的时候,注意力则应当集中在对茶汤经过舌,喉,到达胃的整个过程的关注上。若是此时还沉醉在对汤感的体验上,则其评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回气的过程尤其重要,若是在之前的过程中有呼吸动作,则这个阶段受到的影响就非常大了。回气时注意力的重点要放在“喉部”,这个对于坊间常说的很多名优茶的“喉韵”都有较大的评判意义。而当“喉感”体会过后,注意力则应当马上转移,放到口腔和舌面上,此时,对滋味和生津回甘程度要做出准确的评估,时间和程度和区域的概念必须非常明确,这个,也是一泡茶中内涵物质的客观呈现。

开始时,初学者往往不能够做到注意力快速的转移,那么,则可以采用重点评判法。譬如,第一口主要评估香气,第二口主要评判汤感,第三口重点放在水路,第四口体验喉韵,第五口重点体验滋味和回味。这样比较容易做到,相对来说也深刻一些,然后随着时间和不断的品饮,渐渐的,就能够做到“一口下肚,满盘皆知”的理想境界了。

这样鉴别普洱新熟茶


对于普洱茶,生茶有生茶的好,熟茶有熟茶的好,老茶有老茶的好,中生代茶有中生代茶的好。我们在判断一款茶的品质时一定不能脱离了它的生熟属性和年份归类。

谈谈新熟茶。我们说的新熟茶一般指五年存期以内,必要时可以延伸到十年存期以内,也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第一、第二两个阶段,仓储情况以干仓或者自然仓储为主。

如果非要给熟茶在口感、香气方面分个类别的话,实际上可以分为勐海系、下关系和昆明系。为什么叫“系”呢?意思就是这些茶厂的老板或者技术骨干主要地是早年在某个大厂工作过,从大厂出来后在新开的茶厂按以前该大厂的用料、工艺等做茶,形成有基本相同的口感香气特征体系。口感香气上面的差别实际上反映出了不同的茶厂在用料、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差别。

在十年以下自然仓储存放下的茶中,勐海系的茶突出表现为明显的熟米香,也有人称为糯米香,发酵较重一般为七成熟左右。如果发酵、散堆等环节做得都比较到位的话,勐海系的熟茶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就是一个明证。相比之下,下关系(代表产品:历年的下关销法沱)和昆明系(代表产品:2006年以后的7581熟砖)的熟茶在十年之内作干仓存放的话就没什么优势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喝到过一款十年陈期以内好喝的下关销法沱和昆明7581砖(我的个人偏好和个人口味,姑且听之不足为凭)。事实上分辨起来也很简单:头三口一喝之下出酸味的不是下关系就是昆明系,有明显熟米香的基本是勐海系的茶。

另外常见的,如果一泡茶喝起来有明显的“铁腥味”(也就是有一种嘴里含着铁器的感觉,这在近十年的新熟茶中比较普遍),那么一定是茶汤中氟含量较高的原因,而氟含量高是因为用料较粗老的原因。

有的茶客喜欢新熟茶,在挑选此类茶时要仔细辨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