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如何“吃茶”

发布时间 : 2019-11-13
吃茶叶 吃茶渣好吗 潮汕乌龙茶

吃茶叶。

又往保温瓶中撒了一把茶叶。这终究有些无奈—注定又是个被迫废寝之夜。候了一会儿,呷一口热茶,水仙茶叶的味道固然没错,我却觉得还是少了些味道。身为潮汕儿女,对茶总是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所以对那失却的几分味道,多少是计较的。

你可知道,为了这几分味道,需花上多少工夫?潮汕工夫茶,独到之处全在“工夫”二字。潮汕人不说“喝茶”,而说“吃茶”,虽然或许是在我们的方言中“吃”这个词已涵盖了“饮”“吸”等意思,但我却认为,“吃”这动作终究是比“喝”要更花工夫,“吃”才能吃出更多味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泡制工夫茶自然也需有特定的茶叶。潮汕多喜乌龙,我们家便是经常吃乌龙茶中的两种—铁观音和水仙。潮汕人不说“茶叶”,而说“茶米”。小时我便臆断,是因为其茶叶形如米粒。后来又听说,是因为潮汕人嗜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我们将其换了个顺序,茶最重要,居七样之首,故称“茶米”。虽然这一说法似乎也勉强,但其将潮汕人“嗜茶”习性点得巧妙,亦颇有理有趣。

首先煮水,耐心候几分钟,待水开后,就可以开始洗茶具。将刚开之水淋于茶杯茶壶上,一来消毒,二来热杯热壶。倒净杯中壶中之水,便可下茶米,谓之“纳茶”。接着便是引水斟茶,而首冲茶是不喝的。一来是讲求卫生,相当于洗茶叶,这时要用壶盖拨弄掉浮起的泡沫;二来是首冲茶往往有杂质且气味过浓,不值一品。但是也别以为就浪费了。所弃茶水往往是淋于茶杯中,用来温润茶杯,大约是“培养感情”吧。

最喜欢的一道工序是斟茶。这也是有讲究的,歌谣中有两句诗可作口诀—“关羽巡城流,韩信点兵滴”。斟茶时忌逐杯逐杯斟满,而应如“关公巡城”般顺着杯子巡回地斟,这样才可保证各个杯中茶色一致。至于最后壶中所留残汁,也应均匀地滴入杯中,这就是因为“浓缩是精华”了,谓之“韩信点兵”,同时也不致使壶中残留太多汁液浸泡茶叶,令下一冲的茶苦涩。如此,方可达到色香味俱佳之境。

可惜的是,如今我竟连冲茶的工夫都省去了。实属无奈。但还是不愿喝咖啡。吃茶的习惯,怎可能一朝一夕改变?正如秦牧老先生在《鄙乡茶事甲天下》一文中所言:“我觉得绝大多数饮料,常饮都使人有‘腻了’之感,惟独好茶,却是天天喝,都不感厌烦的。”

吃茶的工夫,也本不是求来的,是自己下的。

Cy316.com延伸阅读

潮汕人独特的饮茶礼俗


潮汕人独特的饮茶礼俗!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并已成为当前研究潮汕文化项目之一;工夫茶是潮汕一带品茶的一种风尚,以其独特、精细而闻名于世,而饮工夫茶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际礼尚,因此,产生了许多的饮茶礼俗,而这些礼俗对于喜爱喝功夫茶的潮汕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彰显他们的待客之道。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被烫到而使茶杯掉下地打破了,这会给客人造成一种难堪的局面。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然后对方就回复“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另外,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茶杯就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长辈喝茶的话,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喝茶的话就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再敬自家人。此外,煮茶冲茶的人必须在全场的人都喝过茶之后才可以喝,否则就是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杯时不能任意把杯底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杯时一定要轻放,不能让杯发出声响,否则有“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的意思。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如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这会造成客人与主人之间的不愉快。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主人冲茶时,冲泡头茶时必须倒掉不可以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不好,这会让客人觉得你欺侮他。

“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另外,在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次都用浓茶招待客人,但有由于工作关系,如果饮茶时间长会耽误工作,又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或是客人夜访影响睡眠,这时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在“暗下逐客令”,即刻抽身告辞,否则会让主人觉得你没趣,不懂味。

“无茶色”:主人招待客人饮茶,茶水从浓到淡,在数冲之后就要更换茶叶,如果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所以有“某人无茶色”的说法。

泡一壶单枞,品潮汕人美的秘密


公平人知道有一种茶,喝上一次,你可能永远忘不了它的香气,并且不会将它和其他茶叶的香气混到一起,这就是潮州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茶属乌龙茶类,始创于明代,以产自潮安县凤凰镇乌岽山,并经单株(枞)采收、单株(枞)加工而得名。凤凰单枞是从国家级良种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育出的优异单株,其成品茶品质优异,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具独特的山韵。

凤凰茶具有自然花香型的79种、天然果味香型12种、其他清香型16种。用这些优异单株鲜叶制成的茶,如黄枝香茶、芝兰香茶、桂花香等乌龙茶,既是茶树品种名称,又是成品茶的茶名,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滞去腻、减肥美容等功效。

分辨凤凰单枞茶 品鉴掌握“快”技巧

凤凰单枞茶有桂花香单枞、抽花香单枞、姜花香单枞、杏仁香单枞等几个细分品种,都是在清明后四五天采摘的中熟种茶。

品鉴凤凰单枞茶,可以从外观和冲泡方法上入手:凤凰单枞茶外形条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汪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冲泡凤凰单枞茶其他茶有一定区别,而且冲泡难度要大一些,手法上也更加讲究,如果冲泡不得法,容易苦涩,有违,因此,需要掌握“快”的技巧:即投茶快,洗茶快,出汤快。

单枞的投茶量一般应控制在6—7分满,水沸后冲瓯烫盏,然后投茶。投茶后不摇香,略略覆盖即可。洗茶要快,可用“刻不容缓”来形容。

单枞茶出汤也要快。第一水不超过3秒,第二水不超过5秒,至第六水时不超过30秒。这样冲泡出的茶汤不苦不涩,品饮最宜。由于出汤快,所以从一水直至七六水,中间不用换水或再加热,可一壶水一冲到底,可谓畅快淋漓。另外,三水后可翻一下茶瓯,如果冲泡得法,茶胆紧抱成团,瓯底香气最为优雅纯正。

此外,煎水泡茶如同做文一样,也要讲究起承转合;如同泼墨一样,也要讲究浓淡干湿;如同抚琴一样,也要讲究轻重缓急;如同参禅一样,也要讲究明心见性。冲泡单枞茶时投茶、洗茶一定要快而且轻,这样才能发茶香、益茶味,才能顺茶理、尽茶情。

潮汕老茶脚们,这些“吃茶”暗语你懂吗?


潮州是一个饮茶之风盛行的地方。在潮汕,无论是室内厅室,还是室外的街头巷角,都可以看到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泡茶聊天。在潮汕地区,喝茶也叫吃茶,当然并不是直接将、茶叶拿起来干吃,而只是其他地方泡茶的别称。在潮汕,人们将常年泡茶的人成为“老茶脚”,这些人对于潮汕茶叶如数家珍,且对于茶桌上文化更是精通不已。

作为一枚正宗的老茶脚,总有一些关于"吃茶"的学问是你要知道的:

1、酒满敬人 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容易烫到客人的手,有时甚至会因为太烫导致茶杯掉地上碎掉,这样会给客人造成难堪。

2、先尊后卑 先老后少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茶杯不便收回,就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从最年长的开始斟起,第二遍时就可以按序斟茶。

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用食指和中指在桌面轻弹两次表示感谢。

3、先客后主 司炉最末

司炉,在这里指冲茶人,在一些严格讲究的场面,司炉要等到其余人都喝过茶了才可以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从年长者开始敬起,还需要先敬客人来宾。

4、强宾压主 响杯擦盘

客人喝茶提杯时不能把杯脚放在茶盘沿上轻磨,茶喝完放杯时要轻手,不能发出很大的声响,否则有"强宾压主"、"有意挑衅"的含义。

5、头冲脚惜 二冲茶叶

“脚惜”即“脚气”,以前相传做茶时会用脚踩,怕茶叶带有脚气味,所以要先洗一遍,洗干净了才能喝。

不过这是传说,现在的茶叶都是经过工厂加工的,但"头冲脚惜,二冲茶叶"的习惯还在,目的是醒茶、去灰尘去杂质。

6、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如果途中有新客到来,主人要换新茶冲泡,否则被认为是"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要新客先饮,如果新客一再推卸便是"却之不恭"。

7、无茶色

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换新茶,没有的话会被人认为"无茶色"。

“无茶色”有两个意思,一是茶都无色还在冲,是没有对客人尽地主之谊;二是引申为对人不恭,办事不利索,效果不显著。

8、茶三酒四踢桃二

茶必三人同喝,酒必四人为伍,游以二人最宜。

饮茶最好三人,哪怕再多人也用三个杯,大家轮流用这三个小杯喝,饮一次洗一次。

三个小杯,即为"品"字,一方面有细细品味的含义,另一方面,三个小杯也代表天、地、人,因为茶生长于田间或山头,汲取风霜雨露,集天地精华于一身,而冲茶者心平气和,享受其中,亦能泡出一壶好茶。

在盖碗斟茶前要有意漾出少许,既有敬天地之意,更含有舍得之道。先舍而后得,方可品到一杯芬芳留香的潮汕工夫茶。

一壶普通的工夫茶,却冲出了潮汕人待人处事中的讲究和睿智,冲茶的方式和味道的分享都各有韵味,这就是潮汕工夫茶的"工夫"所在。

潮汕功夫茶如何泡 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步骤


潮汕功夫茶是指流行于芈月港台等地区的一种功夫茶泡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功夫茶已经遍及全国,很多喜欢喝茶的人都想冲泡潮汕功夫茶,只是对它的冲泡方法与步骤人们了解的还不多,今天小编就介绍它的正确冲泡方法,能让大家详细了解潮汕功夫茶应该怎么泡。

潮汕功夫茶如何泡

潮汕功夫茶在冲泡时最好选择安溪铁观音或者武夷山岩茶,冲泡的茶具最好选择紫砂茶具,还要准备电炉或酒精炉以及茶茶和茶海等全套的功夫茶茶具。准备好茶具,以后还要准备泡茶用的水,,他喜欢水质较软的水,最好使用矿泉水或者天然山泉水,把它放在水壶中加热烧开,烧好以后直接泡茶。

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步骤

1、潮汕功夫茶在冲泡时要先准备好烧水用的壶和炉具,然后要准备好泡茶用的功夫茶具,把准备好的矿泉水直接放在水壶中,放在风炉或者酒精炉上加热烧开,再用开水冲烫准备好的茶具,把茶具清洗干净,并让它们温度升高。

2、把准备好的茶叶放在赏茶盘中,观赏茶叶的外形并品为茶叶的自然香气,然后把准备好的盖板茶具放在碗托上,再取适量茶叶,直接放在盖碗中,从高处让开水注入到盖板中,冲水时要一气呵成,不能断续水冲到茶具的9分满就可以。

3、冲水后会发现茶汤中有白色的泡沫出现,这时要用中指和拇指捏住茶牛,拿着碗盖儿把泡沫轻轻刮去,冲水以后15秒左右里面的茶汤就要到处把它倒入的公道杯再分,到品名杯中先闻茶香官汤色,最后慢慢品饮。倒出茶汤后要及时续水,每次放到的茶叶可以反复冲泡3~5次,不过每增加一泡出汤时间就要适当延长,不然会影响茶汤的色泽与口感。

如何泡一杯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泡制过程


功夫茶艺起源于宋代,已成为一种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著名茶道形式。现如今在广东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的潮汕功夫茶十分盛行。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州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泡茶所选的器具十分精致,不仅泡法独特,而且饮用程式也极为讲究。功夫茶的冲泡已经不单是人们闲暇时的一种消遣和享受,而且是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迎接往来宾客的一种重要手段。用来冲泡功夫茶的茶具小巧玲珑,非常考究。一般一套功夫茶的茶具,包括一壶三杯,也有一壶两杯和一壶四杯的。冲泡功夫茶以泉水、井水为最佳。泡制功夫茶采用的是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等乌龙茶叶。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介乎红茶和绿茶之间,只有它才能冲泡出功夫茶所特有的色、香、味。

功夫茶

功夫茶素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在泡制时首先将水烧开后冲茶。标准的功夫茶艺,包括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淋顶十法。

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亦称“潮州功夫茶”,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喝工夫茶是广东潮汕人一项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饭后,或者客人来访,好友相见,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

潮汕功夫茶

这里以潮汕功夫茶为例,简单了解一下功夫茶艺的具体过程。潮汕功夫茶一般包括主人在内一共四人,泡茶的程序由主人来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人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水开后冲人装有茶叶的冲罐中之后盖沫。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第一冲杯的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茶道精神,营造一种茶韵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即刚开未开之水),茶叶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泡开了,性味俱发,可以斟茶饮用了。主人在斟茶时,应该将四个茶杯并围在一起,以冲罐穿梭巡回于四只茶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时停止,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此时罐中之茶水也应该所剩不多,剩下的一点茶汤还应该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人四杯之中,这就是潮汕人所说的“韩信点兵”。四个茶杯中的茶量、色泽都应该是均匀相同的,这才是上等功夫。最后,主人将斟好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第奉于客前,先敬首席,左右佳宾次之,自己最末。

高雅着吃茶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到妙玉与钗、黛、宝玉一干人吃茶。水是蟠香寺梅花上的雪,收在瓷坛中埋于地下有年。茶具极其珍贵。宝钗所使之杯是西晋王恺的藏品,又曾经苏学士评赏。最为经典的是讨论吃茶的行为:妙玉道:“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妙玉之吃茶观包含了“雅”观念中所必需的几个基本要素:要有历史的传统的刻痕;且不可多得,即不仅行为机会不可多得,占有量亦应十分的有限;代价通常较为昂贵;指涉对象时排除了行为发生之初的原始目的;行为人要求处于某种积极紧张的状态。

为什么要吃茶?这一发问与为什么要抽烟为什么要喝酒略有不同,因为茶并不是一种精神依赖品。如果仅仅为了满足解渴的需要,白开水就很好,如孟子所说冬日饮汤,夏日饮水之类,很没有必要先煽滚了汤再泡茶,继而等茶叶将沉未沉之际以盖碗刮吃。有一种说法是茶可以消食解腻,这一主张便有贵族化的倾向。在穷苦人看来,求一腻而不可得,焉有消解?所以穷厄之时,偶有一片大肥肉,在饭中擦来擦去,名其为“万金(斤?)油”,就无须以茶来消融化解。贵族化和高雅这两个语词有时可以相互置换,其原因即在于它们的价位都可能较为昂贵。又有说茶可以清凉解暑,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理由,因为冬天也有人吃茶。

但上述说法显然不能成为吃茶和高雅之间产生联结的满足条件,因为它们太过于工具化,相当于说读《卢贡—马卡尔家族》仅仅只是为了识字,精神上的收获未见丰厚,行为过程也可能由此变得草率,缺乏高贵的氛围,这样就有了脱离本来目的之外的品茶。品茶当然要花费时间,不过我认为费时的真正目的则是为了在拖延中等待获得尽可能多的关注和尊重,正如今天的人之于龙虾、鱼翅,绝无暗藏一角,绝无快速而沉默地独自享用,必要张扬,必要拖延缓慢。行为已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是一些信号、一些做派。当然这还不是高雅,高雅要求有些神秘,有些紧张,有些思想在思考,而且还要求付出足够的代价。我看东瀛的便是其极端之代表。不过即使是观看起来也深觉沉重不堪,费时巨多,礼仪繁复,只为一口茶而已,高雅固然,却大有身心惨遭蹂躏之感。

所以追求雅必须有钱有闲,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然,最重要的是还得有道具——要有“人”予以关注、知晓,否则,一切的高雅便全部丧失了意义。

潮汕茶道介绍


潮汕茶道

一、概述

潮汕茶道即潮州工夫茶,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二、茶 具

茶壶,潮州方言叫做“冲罐”,也有叫“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罐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茶罐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杆、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的、大如蜜柑的、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栗子形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因其端正浑厚的缘故。壶的色泽也很多,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还有一种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俗谓之柚皮砂者,最为珍贵。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此外,还讲究“三山齐”,即壶嘴、壶口和壶把要在一条平线上,这是品评茶壶好坏的最重要标准。检验办法是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上品。

茶杯,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则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算是杯中佳品。

茶洗,形大如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以浸冲罐;另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经泡过的茶。

茶杯、茶盘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但不管什么式样,重要的是宽、平、浅、白。盘面宽,以便客人多时,可以多放几个杯;盘底平,不会使茶杯不稳摇晃;边浅色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茶垫,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各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因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面还要垫上一层“垫毡”。“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它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的,之所以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是为了保证不生异味。功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

水瓶与水钵是用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属上乘之品。水钵用来贮水以备烹茶之用,大小约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两条金鱼在钵底,当人们舀水时,搅动了水,这金鱼好像也随着游动似的,十分有趣。但是这东西现在已经少见了,一般多是素瓷青花,放置在茶床上,盖上朱红的木盖,舀水时才郑重其事地揭盖舀水。

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十分好看,形式各异。特点都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除此之外,还要“砂铫”,以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为“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就会掀动,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声响。

三、冲泡程式

工夫茶之冲法,有一套十分繁琐的程序。按过程,是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酾茶等。

治器包括:生火、掏火、煽炉、洁器、候水、淋杯六个动作。“候水”、“淋杯”就是等砂铫中的水飕飕作响一阵子之后,声音突然变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然后,开始纳茶:打开茶叶,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将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味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壶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茶色均匀,茶味逐渐发挥。纳茶需适量,每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就足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且好茶叶多是嫩芽卷,如果用开水泡过之后舒展开来,就变得很大,连水也冲不进去。但太少则泡不出味道来。

《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沸;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这个时候,正好提铫冲茶。揭开茶壶盖,将滚汤沿壶口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否则谓之冲破“茶胆”,使茶味苦涩。冲时提壶要高。谓“高冲低酾”。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而茶素中的单宁则来不及挥发,这茶就没什么苦涩了。冲水一定要满,使茶叶浮起,然后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好壶盖,再以开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迫使茶香迅速挥发;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分全干,即是茶热;三是冲去壶外茶沫。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目的是使杯子也热,不要让热腾腾的茶冲在冷冰冰的杯子上,影响香味。

酾茶有四字诀:低、快、匀、尽。酾茶切不可高,高慢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不尊敬;“快”,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保持热度;“匀”,是保持各个茶盅均匀承茶,这叫做“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不可酾了一杯才酾另一杯,只有这样,才能使几杯茶的颜色均匀,以示对座中客人一样尊重;“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壶中。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宁就不能溶解,茶才不会苦涩。

茶冲出来后,一般是冲茶者自己不先喝,请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如果盘中有三个盅,那么先拿哪一盅也大有讲究。一般是顺手势先拿旁边一盅,最后的人才拿中间一盅。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在两旁茶盅未有人端走之前,就先拿了中间一盅,不但会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也是对在座其他人的不尊重。同时,你喝了一盅之后,一般还要让在座的人每人喝过一盅,才喝第二轮。如果喝茶的过程,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

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而潮汕功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州工夫茶,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品茶早已成为潮州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潮州人的地方就会有功夫茶的影子!潮州人爱饮工夫茶,可以说是达到“嗜茶成性”的程度古人说的天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却把古人列为末位的茶,破格地晋升为第一位,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饮工夫茶。他们不怕俗话说的“早晨空腹茶,劫贼入人家”,而持之以恒,处之泰然。另外,潮州人把茶叶叫”茶米”, 一种解释就是:潮州人嗜茶若命,茶与米不可分.茶这犹米,故曰"茶米"。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勉强,可是却描出"嗜茶若命"者的形象,也颇为有趣。由此可见潮州人对茶的情有独钟。

潮汕地方特色浓厚。独特的韵味地方戏曲——潮剧的古朴典雅的潮汕音乐,成为乡情乡谊的重要载体,牵动着海内外潮人的情思;以清淡巧雅驰名于世的潮州小食香飘四海,令人回味无穷;而功夫茶却最负盛名,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潮藉大文学家秦牧称 “潮州工夫茶,堪称中国茶道代表”。

潮州工夫茶整体上有:精、洁、和、思四个特点。精:指的是茶具的精美;洁:指的是茶叶、茶具的洁净;和:和爱本一家,家人一起品茶聊天更能体现家人的和睦,培养感情;思:品茶可以提神,消解疲劳,启发人的思维。

四、冲泡流程

一、鉴赏香茗:用茶则从茶藏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鉴赏。

二、孟臣淋霖:沸水浇壶身,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三、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拨入茶壶,装茶的顺序是先细再粗后梗。

四、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五、春风拂面:用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

六、熏洗仙颜:迅速例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七、若琛出浴:拥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观舞。

八、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里注满沸水。

九、游山玩水: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

十、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的关羽,目的是使杯中的茶浓度一致,且低斟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十一、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茶水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此称韩信点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十三、品茗审韵:先闻香、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方动心”,茶汤香醇甘爽,回味无穷。

十四、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九、十、十一步。

十五、若琛复浴: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斟妙香:重复九、十、十一步。

十七、再识醇韵:重复十三步。

十八、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

相关文章

s="footer_w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