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历史文化及茶叶种植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13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茶叶介绍 种植茶叶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人说茶起源于唐代。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茶字了。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茶的历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叶树。

中国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中国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是茶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品味

随着茶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伴侣,饮茶的境界也进一步升华,进而形成了茶文化。而在中国也只有茶这种植物,与高深莫测的“道”连在了一起,周身弥漫着平和虚静的道气。“”这一词最初见于唐代《封氏闻见记》:“……大兴。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而“”的创始者,正是《茶经》著书之人——陆羽,后人尊称其为茶圣。与此同时也传到了日本,举国上下盛行饮茶之风,并在修行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中,进一步提纯为一门“和、敬、清、寂”的禅门艺术,禅茶一味,道在茶中行。

茶树生于灵山,得雨露日月光华滋养,清和之气代代相传,誉为尘外仙芽。而一枚茶叶采摘下来,需经过揉捻、烘焙、紧压等诸多工艺处理后,方能成为可供人们冲泡的茶叶。于此意义来看,茶的生命无异于经历一场凤凰涅槃,在淡淡清香中重获新生。

上品茶叶味醇韵雅,然必生于艰难之境。《茶经》载录:“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一个人品茗久了,自然能品出茶中丰富的况味,从茶叶质地到沏茶温度、水质,到浸泡时间,都攸关泡出的茶香味。一般而言,若以温水来沏茶,茶叶只是僵硬地浮在水上,闻不到它散逸的清香。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在一次又一次的冲沏下,茶叶不停翻滚沉浮,不断舒展,终于如云霞般绽放,溢出那或如春雨般清润,或如夏日般的奔放,或如秋风般醇厚,或如冬雪般沁人的阵阵幽香。四时之茶韵,永远令人回味无穷!

cy316.com扩展阅读

遵义毛峰茶叶历史文化介绍


大名鼎鼎的遵义被誉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茅酒之乡,红色的革命文化闪耀在青山绿水之中。当你走进遵义,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多彩贵州,红色遵义”的精确说法。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遵义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省最大工业城市,因生产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而驰名中外。

1974年,贵州省茶叶研究所以引进的良种福鼎大白茶茶芽为原料,研制成功名茶遵义毛峰,以纪念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

遵义毛峰的外形紧细圆直,锋苗显露,色泽翠绿润亮,白毫满披,银光闪闪;内质嫩香持久,汤色碧绿明亮,滋味清醇鲜爽,叶底嫩绿鲜活。

(其条索圆直,锋苗显露,意指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白毫满披,银光闪闪,象征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独特的嫩香,高香持久,比喻红军烈士革命情操世代流芳。遵义毛峰具有香高而长、汤色和叶底翠绿明亮的特点。)

遵义毛峰为新创名茶,属绿茶类。

1974年为纪念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而创制。产于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茶园三面傍水,一面依山。日出时,湄江、小溪水面蒸腾,雾气给茶园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阴雨天更是云雾缭绕,水汽濛濛。

茶园四周人行道、山坡上,种植了许多的桂花树、香蕉梨、柚子树、紫薇等芳香庇荫植物。阳光透过水汽雾层、疏密有致的树叶,产生反射和折射,形成漫射光,光学上称之为“丁达尔”现象。

这里酷似高原盆地,昼夜温差较大。这样独特的生态环境,恰巧符合茶树系统发育的要求,有利于生化物质的合称积累,尤其是芳香物质的生产。

遵义毛峰以每年开园头十五天左右的福鼎大白茶之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茶青为原料。

秦巴毛尖茶叶的产地制作知识及历史文化介绍


秦巴毛尖出产于陕西省镇巴县,为镇巴秦巴雾毫开发公司所生产,该产品是陕西省继第一个通过专家鉴定的名茶秦巴雾毫之后,所研发出来的又一绿茶新品。

镇巴县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据传在秦汉时代这里就出产雌鸡岭毛尖贡茶,后来改称“中园毛尖”、“定远毛尖”、“镇巴毛尖”,该茶属于晒青茶,以“紫阳毛尖”面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名茶品种逐渐替代了品位较低的晒青茶。19 87年西北地区绿茶新秀——秦巴毛尖研制成功,并在同年的6月通过了专家的技术鉴定。

秦巴毛尖的产区地处巴山腹地,这里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北边是高大的秦岭,西北寒流因其阻挡不得南下;南边是千谷万壑,温暖的气流被牵引缓慢北上,这里因此成了西北的降水中心,年降水量最高可达2600毫米以卜,雨热同期。优良的紫阳槠叶种茶树就生长在这峰峦叠翠,竹术交荫,溪涧飞流之中。在花果飘香的高山云雾滋润之下,沃土甘霖的滋养之中,茶长得芽肥叶壮,内质优异。经有关专家研究,秦巴茶区是我国少有的“高香茶区”。因为纬度高、海拔高、云雾概率高,这里的茶没有污染,含有丰富的硒和其他物质,持嫩性强,适制性好,是制作名优茶的好原料。

秦巴毛尖的制作选择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初展的春茶鲜嫩芽叶做原料,经过摊放、杀青、风凉、揉捻、解块、毛火、足干而成。成品的外形细紧,色泽绿润,显毫,汤色明亮,香气栗香高久,滋味回甘浓醇,叶底完整嫩绿。农业部专家检测后认为“质量上乘,适销北方市场”,“陕西义一茗,秦巴毛尖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阮宇成研究员品过秦巴毛尖后题词:“秦巴名茶放光彩,毛尖一杯精神爽”。

茶道词源历史文化介绍


茶道词源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皎然有一首杂言古体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秋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有《封氏闻见记》云“因鸿渐之论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茶。”

封演是唐天宝至贞元年间的学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茶道名词。

在唐以前,如晚唐诗人皮日休所说,称茗饮者“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喝茶就和煮菜喝汤一样,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茶道。至唐代中期,自陆羽《茶经》面世以后,如封演《闻见记》所记,鸿渐为《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器,“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僧侣通过种茶、制茶而精于茶术,士大夫们则创造性的发挥,把茶的知识艺术化、理论化。

当时的茶道思想集儒、佛诸家精神,主张以茶修德。饮茶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茶经》开篇),贯穿了和谐、中庸、淡泊的思想内容,强调饮茶自修内省。

这便是唐代的茶道。以后茶道被传承、传播到国外,东渡日本后,在日本与日本文化结合后形成日本茶道。

中国茶叶种植史话


茶叶是中国人日常饮用之品,也为世界人土所普遍爱好,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这三种饮料中,以饮茶占人数最多,地区最广;茶叶对人体健康所起的特殊效用,更是其他饮料所不及的。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在远古时代,中国先民就已经懂得利用茶叶。相传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的古体字)而解之”。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还明确地指出:“茶叶,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神农食经》也说:“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茶在中国古代,最初是直接采摘野生鲜叶作药用,以后进而为饮用,并从利用野生茶树发展成为人工引种栽培。《华佗食经》说:“(茶树)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古益州包括现在四川和云南。据说东汉末年,诸葛亮南征时,士兵多病,后访问该地人民,以树叶冲开水饮用,减少了生病。这种树叶,就是现在云南西双版纳的茶树,该地人民称为“明树”,并称诸葛亮为“茶祖”可见,茶叶早就受老百姓重视了。后来,饮茶之风从四川一带逐渐扩展开来,茶叶随之成为商品,茶树也向各地传播。到了唐朝,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达十多个省区,茶叶的收入,已成为封建王朝的重要财源。

“神农”据考证,非指一人,乃一个部落的统称,《神农本草》一书为东汉时期(公元25一22O年)所撰,是世界最早提出茶叶用於医疗的书籍。此外,西汉王褒在招买书僮的《僮约》中规定:“武阳买茶”(要到武阳买茶)、“烹茶尽具”(要把茶具洗于净才煮茶)。东晋郭璞注释《尔雅》,对茶树的生长、形状、饮用作了初步的描写:“苦茶。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苏,蜀人名之苦茶”。唐代陆羽(公元729―804年)的《茶经》为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这部专书,对茶叶的起源,茶树的形状,茶叶的功效,茶区的分布 ,以及烹饮的方法,作了系统的论述。据《茶经》记载,唐代产茶地区已有十三省四十二州,可见茶叶在中国源远流长,历史久远,誉中国为茶叶的故乡,是当之无愧的。

在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中,中华民族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茶叶采制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三国时代魏国张辑在《广雅》中已有生叶制成茶饼的记载;唐宋产茶趋兴,发明了“蒸”、“焙”制茶法,制茶技艺日益提高。到了明朝,采制技术进一步革新,出现了薰花茶,制法由晒青、烘青变为炒青,同时改碾为揉,改研膏团茶为条形散茶。茶叶的外形、内质为之一变,为中国绿茶制作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十八世纪乌龙茶演变为工夫红茶,以后又创造了不少其他制法,各地的名茶品种层出不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茶叶款色品种最丰富的国家。

茶叶也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1610年,荷兰人首先从中国运茶到欧洲,当地人对茶叶惊叹不已,认为是“灵草”,是“能治百病的药”;甚至把茶叶看成是“贡熙”,是进贡绪皇帝的佳品。连往欧洲的茶叶虽然价钱昂贵,但是当地人只要能买到中国茶叶,“其价几何,在所不惜”在某些外国文学作品中,也有提及中国茶的片段,如意大利作家李达斯达觉於1735年在维也纳写的名叫《中国女子》一剧中,就有人们一边饮中国茶,一边观看欧洲戏剧的情节。

中国不但出口茶叶,而且向很多国家提供了茶树或茶籽。远在公元九世纪初,日本最澄禅师到中国留学,便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首先种植在近江台鼓地区,以后就普遍引种了。现在世界上产茶居首位的印度,也是在1780年从广州运去茶籽后才开始种植。后来,印尼、锡兰(今斯里兰卡)和俄国(今俄罗斯)等国家,相继从中国引种了茶树。今世界上各国的“茶”的名称,都源出汉语,有的是广东话的读音“Cho”或是厦门方言的读音“De”。俄语的“Chat”(茶)字,是由中国北方音“茶叶”两字转变的;英国和美国的“Tea”(茶)字,就是厦门话“茶”(De)字的读音;日语的茶字的书写法和汉字的“茶”一样;茶树最早的学名――Thea sinensis即是“中国茶”的意,甚至连茶具的叫法也相同,如马来亚语的茶壶是“teh~Kowah”,就是厦门方言“茶”的读音。

目前,中国有十五个省(区)产制商品茶,全国茶叶产量近年居世界第二位。

霍山黄茶历史文化渊源介绍


皖西在古代由寿州和周树管辖。自唐宋以来,这里就盛产茶叶。这里出产的霍山黄芽和天竺香芽在唐代声名鹊起,受到文人墨客的广泛赞誉,留下了许多文字记载。明代以后,随着炒制方法的出现,皖西先后创造了大兰花茶、小兰花花茶、大绿茶、小绿茶、大黄茶和小黄茶。大茶通常由一个芽、三、四片叶子,甚至五、六片叶子制成,有大茎和长叶子。烘焙方法是一样的。小茶是由一个芽、一片叶子和两片叶子组成的。它也被称为芽茶,主要是贡品。在古籍中很难追溯这些“大茶”的配方和质量特征,但有相当多的当地口头文学和神话流传于民间。然而,随着朝代的变迁,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自愿死亡的。

据古籍记载,“年重300公斤的六安芽茶”在晚明被作为贡品。到清朝康熙皇帝统治时期,它实际上已经增加到630公斤,并且从那时起一直在增加。这些史料间接表明,自晚明以来,皖西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北主要的国内茶叶生产区,盛产大兰花茶、绿茶和黄茶。

明代,许次纾的《茶树》记载:“曹玲一定产于世界名山。长江以南是温暖的,所以茶是唯一合适的。在大河的北面,它被称为六安。然而,六安是它的县的名字,它真正的生产是霍山县的大蜀山。茶是最受欢迎和最著名的,被河南、山西和陕西的人们所使用。南方说它可以消除污垢和停滞,也珍惜爱情。顾璧山不擅长制定法律,所以他被放在煎锅里用火烤。他还没来得及从水壶里出来,就已经被烤焦枯萎了,值得一用。”竹子也被用来制作巨大的豆瓣菜,可以储存在高温下。虽然有绿色的树枝和紫色的竹笋,但使用时会枯萎。它们只用于食物。Xi·坎平和他们打架。这个账户大致类似于现在的黄达茶。焦味和闷黄正是黄达茶的品质特征和制作方法特征。可以看出,黄达茶至少有400年的历史。根据《霍山县志》,霍山“茶叶广泛销往苏州、京都、山西、山东、张家口和东北”这与黄达茶目前的销售区域相似。

皖西黄达茶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和岳西。与上述地区相邻的湖北英山、河南商城、安徽固始、千山也曾少量生产。金寨县的大化坪、水漫河、雁子河出产质量最好。它位于大别山北麓腹地,是中国东部茶叶产区的北缘。由于高山屏障,水和热条件较好,绿色环境适合喝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