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用科学合理的茶园修剪技术

发布时间 : 2019-11-13
中茶黑茶园 茶叶修剪机 正确的蒸茶方法

【www.cy316.com - 中茶黑茶园】

一、当前茶园的修剪现状及其危害

优质的树冠是茶园高产、稳产的基础。我镇大部分茶树分枝稀少,树冠覆盖面不大,没有良好的采摘面,茶叶单产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修剪不合理,茶树三天两头砍;茶园本身茶棵稀少,肥力又跟不上,茶树越长越小,茶园裸露的耕地也越来越多,易长草,耕作既费时又费力,也没有成效,又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由于茶树枝干极嫩,根部又萌发大量的细枝,密不通风,容易引发大面积的茶园病虫害,而且防治困难。部分农户还将砍下的茶树枝,就地焚烧,一方面不利于茶树的再生萌发,另一方面也造成火灾隐患。

二、高产、高效茶园的修剪管理技术要求

根据茶树的生长周期,幼龄茶树通过培育和定型修剪,第三年开始打顶采摘,第五年进入丰产期.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肥培管理条件,茶树丰产期可达到10到15年.台刈(砍)更新的茶园,只要管理得当,进入丰产期的时间会大幅提前,一般更新后第四年进入丰产期。

丰产期茶园的修剪管理以轻修剪为主,辅以深修剪,交替进行。过度修剪不能形成良好的采摘面,高产、高效茶园一定要掌握好修剪的方式和修剪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抓紧进行轻修剪,又叫深秋轻修剪,剪去树冠上5-6cm的树梢,保留全部春梢和夏梢枝梗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为宜,对生长旺盛的也可以隔年修剪一次。对于易受冻、发芽早的平地和朝阳地带茶园可以适当提前,实施早秋季轻修,提倡广大茶农采夏、秋茶。当茶树经过多次轻修剪和采摘后,树高增加,树冠上分枝俞多俞细,鸡爪枝、衰弱枝增加,茶叶产量下降时,这时要采用深修剪,剪去树冠缘叶层的二分之一,约10-15cm,以剪去鸡爪枝,使之重新形成新的树冠,恢复并提高单产,一般间隔期5-6年,切忌三年二头砍。无论进行何种形式的修剪,都必须及时施肥,以促进茶树提早恢复。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园机械化修剪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方面转移,部分茶区农业劳动力越来越紧张,因此推广茶园机械化修剪技术已迫在眉睫。现将其技术总结整理如下: 1、茶园机械化修剪的好处与手工修剪相比,机剪的主要优点:一是提高功效,不误农时。手工修剪1公顷成年茶园需用工30个,而1部机械两人操作日修剪量为2/3~1公顷,可提高功效10倍以上。这样有利于在全年茶园最佳修剪期完成此项工作,不误农时。二是可明显改变园相。机剪可使采面平整,便于茶园管理和采摘,因此机械采摘茶园必须先机剪。三是节约修剪成本。机剪直接成本(人工工资、维修费、油耗等) 150元/公顷左右,是手工修剪的 30%。四是降低劳动强度。可以把茶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2、机械化修剪应选择的机种轻、深修剪可选择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双人抬式修剪机或日本进口川崎双人抬式修剪机。国产机价格适中,易配件,但耐用性差;进口机价格高,耐用,配件稍难,两种机型使用效果基本相同。台刈和半台刈修剪应选择茶园台刈专用机。 3、适宜机剪的茶园类型 现有茶园修剪机适合对茶园一年一度的轻修剪和3~5年一次的深修剪。轻修剪是每年整齐茶树采摘蓬面,促进腋芽形成和生长,便于采摘和减少花果的一种轻度修剪方法。 要求修剪程度轻,仅剪去蓬面突 出枝,剪平为度,且剪口每年需提高2~3厘米,以便保持一定厚度的绿叶层。茶树经过几年采摘和轻修剪后,树冠上形成很多浓密的细小衰退分枝(俗称鸡爪枝),影响产量和品质。深修剪是每隔4-5 年剪去蓬面上10-15厘米深的一层“鸡爪枝”。要求修剪量大,不留或少留绿叶层,剪面平整、整齐,以达到恢复树势,提高育芽能力的目的。 4、茶园机剪的时间 轻修剪的最佳时间为停采封园后的9月底至10月中旬,一般以剪后伤口能愈合、腋芽能形成但不萌发为最适时,过早腋芽萌发,过迟伤口愈合不好,会推迟春茶萌芽时间;其次为春茶结束后的4月下旬至5月。深修剪最佳时间为高、中档春茶采后的谷雨至小满,也可在春茶前的立春到惊蛰期间修剪。台刈和半台刈的最佳时间在春茶萌发前的2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行,还可在春茶采后及时进行。 5、茶园机剪的方法 对须机剪的茶园应先清除直径在1厘米以上的茶枝和枯桩,以防损坏修剪机械。机剪操作手应全面了解机械性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副手要求身体强壮,技术熟练。使用的汽、机油不得含有害物质如铅等。修剪时深度要适宜,运行要平稳,速度要均衡。 6、茶园机剪后的配套管理 一是增施肥料,促发新梢。对深修剪或台刈茶园必须迅速补充肥料,一般配合浅耕除草松土667平方米施尿素20-30千克或者有机生物肥30-40千克。二是可用修剪的枝梢就地覆盖或用作物禾秆覆盖茶园空行,保水增肥,促进新梢萌发生长。三是注意防治病虫害。修剪后及时喷一次浓度较高的杀虫药剂,避免害虫危害新梢。四是深修剪的茶园萌发新梢后要留3-5厘米再进行一次轻修剪方可正常采摘。

茶园种植修剪技术的组合方式


几种修剪技术组合方式的建议

1,早生种茶园 对特早生、早生种的无性系良种茶树,应以培养立体采摘树冠为主。这些茶树发芽早,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采,与倒春寒、晚霜冻遭遇的概率比较高。如果将树冠修剪成平弧形,待整齐划一的新芽刚崭露头角,又不能采摘时,碰上晚霜冻,其损失就很惨重。而立体采摘树冠,枝叶繁茂,新芽都在叶腋间,相同的晚霜冻,其受灾程度可减轻许多,一般受冻的主要是枝梢上部新芽,中下部的有可能躲过一劫。

2,以有性系群体种为主体的茶场 可以将1/3~1/2茶园的树冠改造成立体采摘模式,其余的继续实施平弧形修剪。平弧形树冠的茶园,可以再分2种处理:一部分春茶前轻修剪,一部分春茶前不搞轻剪。这样在不发展无性良种茶园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开采,拉长采摘期,抑制采制“洪峰”。

3,无性系、有性系良种并存的茶园 特早生、早生种无性系良种实施立体采摘树冠养成,而有性系群体种茶园可分为3种处理:1/3培养立体留养树冠,1/3为春茶前不轻剪的平面采摘树冠,还有1/3为春茶前修剪的平面采摘树冠。

4,个体茶农茶园 个体茶农持有的茶园面积小,少的2~3亩,多的20多亩。茶园面积小,茶树品种只能保持一个,绝对不能种植几个茶树品种,针对目前早春茶价位较高的情况,为取得较好的效益,应以采摘细嫩芽叶为主,故修剪方式以培养立体采摘树冠为目的,不要采用几种修剪方式的组合。

茶园怎样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茶叶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茶园用药跟其他作物有明显差异,很多农药都不适合用于茶园,在茶园中用药特别要讲究安全、合理。所谓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就是要求做到防治病虫效果好,对人、畜、鱼类、茶叶安全,残留毒性小,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能预防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概括地说就是作到经济、安全、有效。

要做到安全、合理用药,最根本的是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运用生态学的观点使用农药。在农业防治基础上,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协调应用。生产实际中,主要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合理选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茶叶及天敌安全、无不良影响,成本低廉的药剂品种,掌握药剂特点和防治对象,作到针对性用药。

2.合理选择施药时期。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如防治黑刺粉虱一定要在幼虫盛孵期施药;保护天敌应避开寄生性天敌羽化盛期施药;避免残毒则要严格遵守施药的安全间隔期。

3.采用适当的浓度、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使用最低有效浓度、用药量和最少的有效次数,才能符合经济、安全、有效的要求,才能省药、省工、省成本、减少残毒,有利天敌。切忌随意加大药剂浓度和用量,切忌盲目施药。

4.采用适当的施药方法。可根据农药的剂型、茶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

5.适当混用与轮用农药。可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同时起兼治和增效作用,并能减少用药次数。轮用农药应掌握选用具有不同毒理机制,不产生交互抗药性的药剂。另外还要掌握农药混合后不应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对作物不应产生药害。对于新的农药品种,能否混合使用,应先作小区试验,再行推广。

6.要正确看待防治效果。不要片面追求防治百分率,要从生态学观点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上去看待防治效果,不要单纯依赖化学药剂,不要片面追求高的防治百分率。

茶园科学用药技术


1、茶园用药的特点

(1)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叶用经济作物,全年要求分批多次采摘鲜叶,采摘间隔期短,一般春茶3~5天,夏秋茶10天左右采摘一次。所以要求所用化学农药的残留期要短,一般为7~10天。

(2)茶树的收获部位(嫩芽、嫩梢)就是药剂的主要接触部位,采收的鲜叶未经任何洗涤处理直接加工成茶;成茶饮用时直接用开水连续多次冲泡,其中的农药残留成份有较多机会直接被提取到茶汤中;而且农药的残留、异味等可能影响到茶叶的色、香、味,所以必须科学用药。

2、科学用药的主要技术措施

(1)正确选择农药品种: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正确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如防治茶小绿叶蝉应选用具强烈触杀性,具有一定内吸性的农药如巴丹;防治螨类应选择广谱性杀螨剂如哒螨酮等;防治鳞翅目害虫应选择具有强烈触杀性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

(2)严格执行农药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为了保证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

(3)适期用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预测并提出病虫的防治适期,如茶小绿叶蝉应掌握在若虫盛期,茶毛虫、茶黑毒蛾宜在三龄幼虫期前,蚧类、黑刺粉虱宜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药,病害应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

(4)实行轮换、混合用药:一种农药连续多次使用,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实行农药的轮用、混用,不仅能起兼治或增效的作用,而且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若能与生物农药混用,则效果更佳。如防治茶丽纹象用巴丹与白僵菌871菌粉混用,防治茶毛虫用低浓度敌敌畏农药与茶毛虫病毒制剂混用,防治茶黑刺粉虱用扑虱蚜与韦伯虫座孢菌粉混用等。

(5)保证喷药质量:①正确掌握用药量和药液浓度,一般在树冠大、高山、阴天、气温低、虫龄大或病情重的茶园应适当增大浓度,反之则小些,一般亩用药液量在50~70公斤。②正确掌握药剂的配制稀释方法,宜采用“二次稀释法”,如配制1000倍液,应先配成50倍“母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其余的水配至1000倍。③注意用药的均匀周到:叶蝉、螨类和黑刺粉虱幼虫均在茶树叶背为害,喷药时务必喷湿叶背。

(6)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如三氯杀螨醇、甲胺磷、水胺硫磷、六六六、DDT等在茶园使用。

茶园科学管理技术


(1)深翻:一般应在每年10月初至11月上旬进行,深度15-20厘米。过深易伤根系,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

(2)施肥:通常应以人畜粪肥等农家肥或土杂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为2000公斤左右,茶树行间开沟深施。对梯级茶园肥料施在梯级内侧。入春后有利于茶树生长旺盛,叶片肥厚,品质佳,单产提高。

(3)修剪:茶树冬季修剪是夺取春茶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注意因地因树制宜,生长旺盛的茶树一般只能剪去蓬面突出部分,达到树冠面平整。有较多细弱技、鸡爪枝的茶园,进行深修剪,将超出树冠面10-15厘米的枝条剪除。树势较衰弱,单产严重下降的老茶园,采用重修剪,将树冠高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以上的部分剪掉。北部茶区为了防止冻害,提前在春茶结束后的5月中下旬修剪为宜,冬季不进行修剪。

(4)封园:茶树越冬病虫主要有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及蚧类等。可用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喷药时要将茶丛上下、内外都喷到。

(5)防冻:在茶园行间多施一些牛栏粪、焦泥灰等暖性肥料提高土温。施肥后在茶树基部培8-10厘米厚的新土层。最后利用柴草、稻草、厩肥等铺盖茶树行间及根部,以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在寒潮来临前,还可用稻草、杂草或薄膜等进行蓬面覆盖,开春后及时揭去覆盖物,达到早发?、发壮?。

茶园科学安全药技术


茶叶的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千家万户消费者饮茶健康的首要问题,为此,做好茶园科学安全用药工作尤为重要。其主要措施是坚持实施科学安全用药技术,优先考虑选用生物农药,酌情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等,对茶树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使茶树病虫害不但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茶叶的农残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本文就此作探讨,供茶叶生产参考应用。

一、 茶园用药特点与科学安全用药的主要技术措施

1.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叶用经济作物,全年要求分批多次采摘鲜叶,采摘间隔期短,一般春茶3-5天,夏秋茶10天左右采摘一次。所以要求所用化学农药的残留期要短,一般为7-10天。

2. 茶树的收获部位(嫩芽、嫩梢)就是药剂的主要接触部位,采收的鲜叶未经任何洗涤处理直接加工成份有较多机会直接被提取到茶汤中,而且农药的残留、异味等可能影响到茶叶的色、香、味,所以必须科学用药。

茶园科学安全用药的主要技术措施

1. 正确选择农药品种: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正确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应选用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内吸的农药如吡虫啉;防治螨类应选择应广谱性剂如哒螨酮等;防治鳞翅目害虫应选择具有强烈触杀性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

2. 严格执行农药残留标准和安全隔期:为了保证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

3. 适期用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预测并提出病虫的防治适期,如假眼小绿叶蝉应掌握在若虫盛期,茶毛虫、茶黑毒蛾宜在三龄幼虫期前,蚧类、黑刺粉虱宜在卵化高峰期用药,病害应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

4. 实行轮换、混合用药:一种农药连续多次使用,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实行农药的轮用、混用,不仅能起兼治或增效的作用,而且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若能与生物农药混用,则效果更佳。如防治茶丽纹象甲用天王星与白僵菌871菌粉混用,防治茶毛虫用低度敌敌畏与茶毛虫病毒制剂混用,防治茶黑制粉虱用吡虫啉与韦伯虫座孢菌粉混用等。

5. 保证喷药质量:①正确掌握用药量和药液浓度,一般在树冠大、高山、阴天、气温低、虫龄大或病情重的茶园应适当增大浓度,反之则小些,一般每公顷用药液量在750-1050公斤(50-70)公斤/亩)。②正确掌握药剂的配制稀释方法,宜采用“二次稀释法”。③注意用药的均匀周到:叶蝉、螨类和黑刺粉虱幼虫均在茶树叶背为害,喷药时务必喷湿叶背。

6. 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三氯杀螨醇、六六六、DDT、甲胺磷、水胺硫磷、久效磷、磷胺、甲基异柳磷、内吸磷、毒鼠强等在花园使用。

二、 茶园常用生物防治技术简介

1、 茶毛虫NPV及其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

1978年在本所,从茶园自然罹病的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nspersa Strand)幼虫中分离获得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了病毒粒子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用病毒悬液(每50千克水加病毒毒尸100-200头)防治茶毛虫幼虫的应用技术和安全性评价等。在此应用有效的基础上,分离提纯病毒,研究加入荧光素钠、乳化剂等制成耐光照、雨淋的茶毛虫NPV杀虫剂,用该剂5*107-6*107PIB/ml喷雾防治茶毛虫幼虫,效果达80-90.4%以上,持续效果达3-5年。

2、 白僵菌871(Beauveria bassina Vuillemin)

1987年在本所,从茶园罹病的茶丽纹象甲成虫僵尸中分离获得白僵菌871菌株,研究了该的形态学、生态学上的特征、菌粉的生产加工工艺等;探明了该菌侵染茶丽纹象甲幼虫和成虫的致病机理和致病力,毒力达90%;应用该菌粉每公顷7.5-22.5Kg喷雾或毒土施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幼虫、蛹和成虫,防效均达80%以上。

3、 韦伯虫座孢菌(Aegeria webberi Faweett)

1991年和1995年在本所,分别从茶园采获的黑刺粉虱(Aleurocamthus spiniferus quaint)和椰园蚧(Temnaspidiotus destructir Signret)的寄生菌中分离获得韦伯虫座孢菌,研究了该菌的形态学、生态学上的特征以及菌粉的初加工工艺等;探明了该菌对上述两种害虫的毒理与毒力;调查了该菌在茶园对黑刺粉虱和椰园蚧若虫的寄生规律;用该菌每公顷7.5Kg喷雾防治上述两种害虫的若虫,防效均达70%以上)

4、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与苦参碱混剂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研究与应用

引进生物农药Bt与苦参碱(Batrine )混用的可湿性粉剂,研究防治茶树害虫的应用技术,茶园应用Bt混合剂400-600倍防治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ns Fabricius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

茶树修剪技术(1):定型修剪


对茶树进行修剪是为培养出高产优质的树冠结构,目前我国推广应用的修剪方法大致可分为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五种。就修剪的作用而言,定型修剪是为培养茶树骨架,促使分枝,扩大树冠的一项主要措施,其他四种修剪方法是更新复壮的主要手段。

茶树的定型修剪不仅仅指对幼年茶树的定型修剪,也包括衰老茶树改造后的树冠重塑。所谓定型,即塑造一定树型的茶树。因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品种不同,在具体操作上也有一定的差别。江南、江北茶区一般一年剪一次,华南、西南茶区一年可进行数次的分段修剪。

如前所述,幼年期茶树由于顶端生长优势强,若任其自然生长,则顶芽生长旺盛,侧枝不多,少数几个分枝,也是细而短,这样的分枝部位高而稀疏,不可能形成密集的树冠生产枝层。通过定型修剪,改变茶树自然生长型,加速合轴分枝发展,分枝部位压低,分枝能力加强,有利于迅速形成宽大的树冠面。灌木型的幼年茶树,一般来说,常规茶园定型修剪需要经过3-4次。第一次在茶苗达到2足龄时进行,如果茶苗生长良好,也可在1足龄时进行。但是,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即茎粗(离地表5cm处测量)超过0.3cm(生长在北纬20°以南茶区茶苗粗度应超过0.4cm,苗高达到30cm,有l-2个分枝,在一块茶园中达到上述标准的茶苗占80%时,便可对该茶园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符合第一次定型修剪的茶苗,用整枝剪,在离地面12-15cm处剪去主枝,侧枝不剪,剪时注意选留1-2个较强分枝。凡不符合第一次定型修剪标准的茶苗不剪,留待第二年,高度粗度达标准后再剪。第二次定型修剪一般在第一次定型剪的次年,即3足龄时进行。此时树高应达40cm,剪口高度为25-30cm,也就是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基础上,提高10-15cm,如果茶苗高度不够标准的,应推迟修剪。第一、二次定型修剪是关系到一、二级骨干枝是否合理的问题,因此,工作必须细致,除了用整枝剪逐株逐枝修剪外,还要选择剪口下的侧芽向外的部位下剪,使侧枝向外扩展,形成被张的树型。另外,要注意修剪后留下的小桩不能过长,以免消耗养分和提高分枝部位。第三次定型修剪是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一年左右进行,视茶苗长势而定。修剪高度是在第二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cm左右。若进行第四次定型修剪,可再在第三次定型修剪后的一年进行,修剪高度在第三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cm左右。若幼年茶树在进行3-4次定型修剪后,一般高度达50-60cm,幅度达70-80cm,可以开始轻采留养,采摘时留大叶2片,以继续增加分枝,待树高达70cm以上时,按轻修剪要求培养树冠。

定型修剪高度以适当低为好,如果剪口偏高,分枝虽略多,但较细弱,剪口低,分枝量少,但较粗壮,有利于骨干枝形成。

多条密植茶园由于种植密度通常为常规茶园的3-5倍,主秆数目多,只需进行1-2次定型修剪即可。第一次在茶苗1足龄时进行,当茎粗(离地表5cm处测量)超过0.3cm,苗高达到30cm以上离地15cm修剪;第二次在2足龄时进行,当树高超过45cm,在离地30cm处修剪。凡1足龄茶树未达修剪标准的,可推迟至2足龄时进行,在离地25cm处一次定型剪,以后辅以轻修剪培养树冠。

重修剪或台刈后的茶树也需定型修剪。重修剪茶树一般离地在高度约40cm处修剪,为幼年茶树第二次定型修剪的高度。因此,可在剪后1年,用篱剪或修剪机,在重修剪的剪口上提高约10-15cm修剪。台刈茶树约在3-20cm处将地上部全部剪除,在台刈后的第二年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因根颈部长出的枝条数量多,修剪高度可离地40cm,翌年可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在上年切口上提高10-15cm。修剪工具也都采用篱剪或修剪机。以后与幼年茶树一样,采用留养轻采、轻剪,逐步培养树冠。

茶树的修剪技术


(一)茶树修剪技术

茶树修剪是人为地抑制顶端主枝生长优势的措施,可刺激着生部位较低的芽萌发新技,增强树势,培养高产优质树冠。茶树修剪方法主要有幼龄茶树的定形修剪、成龄茶树的轻修剪与深修剪,衰老茶树的重修剪与台刈等。茶树修剪时期,从理论上在开春的惊蛰前后效果最好。但为考虑当前春茶的经济收益,除幼龄茶树定形修剪外,其他修剪应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较好。

幼龄茶树的定形修剪

1.幼龄茶树的定形修剪 茶苗定植后,当苗高达到30厘米以上,主枝粗达3毫米以上时,即可进行第一次定形修剪,剪后留高15厘米左右。生长较差的茶苗,未达上述标准时,应推迟定形修剪时期。定形修剪后,要注意留养新梢,并加强培肥管理。以后每年进行一次定形修剪。每次定形修剪的高度可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5厘米左石。经过三次定形修剪的茶树,高度约在40-50厘米,这时骨架已经形成,以后再辅之以打顶轻采和轻修剪,进一步培养树冠和采摘面。 定形修剪的工具,第?次定剪应选用整枝剪逐丛进行修剪, 剪口距剪口下第一个腋芽3-5毫米,并尽量保留外侧芽,以利今后长成健壮的骨干枝。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第二次定形修剪仍应选用整枝剪,这对提高修剪质量有帮助。

2.成龄茶树的轻修剪与深修剪

轻修剪

(1)轻修剪:轻修剪的目的在于促进茶芽萌发生长,提高生产密度,增强茶树长势,它是创造培养良好采摘面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厘米的枝叶为度, 也可以剪去上年的秋梢,留下夏梢。中小叶种茶树轻修剪的形式, 蓬面以剪成弧形为宜,这样可以增加采摘幅的宽度,对提高单产有利。青、壮年期的茶树,轻修剪可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每次在原剪口上提高2-3厘米。

(2)深修剪:茶树经多年采摘和轻修剪后,采摘面上会形成密集而细弱的分枝,这就是常说的“鸡爪枝”,茶叶产量和品质逐渐下降。为更新茶树采摘面,可采用深修剪技术,剪除密集细弱的“鸡爪枝”层,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年限。深修剪宜剪去冠面1o?15厘米的枝梢,过浅不能达到更新采摘面的目的。经深修剪后的茶树,以后仍用每年或隔年轻修剪,适当多留新叶,重新养采摘面。

深修剪

3.衰老茶树的重修剪与台刈对于衰老茶树,可通过重修剪和台刈,重新培养树冠,复壮树势,实现高产优质。

茶园机械化技术应用培训与观摩


近年来,我国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了,茶园生产管理也逐步机械化,从采摘到制作,手工的越来越少,机器正在逐步取得人工,效率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5月5日,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承担的2016-2017年度江苏省农机三新工程项目“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实施成果观摩、培训会在句容、金坛顺利召开。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曹光乔副所长,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沈建辉局长,于林惠处长,高晋宇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沈明霞副院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刘永华教授,项目参加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六冶茶叶专业合作社、句容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无锡市惠山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的负责人、技术人员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分为两部分,一是观摩各示范县茶园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成果,查漏补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开展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培训,推广茶园机械化生产理念,提高我省茶叶机械化生产水平。5日下午,在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高庄基地现场演示了低地隙乘用式茶园有机肥/复合肥施肥机、茶园中耕机、除草机、背负式吸虫机等9种机具,涵盖茶园耕作、修剪、采摘、植保、施肥等环节,集中展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

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我所特色经济作物生产装备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肖宏儒研究员主持,省农机局沈建辉局长针对江苏茶叶生产特殊性与紧迫性提出要求:现阶段茶叶安全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应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研发适宜茶叶生产工艺要求的农机装备,一方面要重视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加快推进我省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开展机器换人工程。

茶树修剪技术(4):修剪时期


修剪技术除了要掌握合适的修剪程度,更应考虑修剪的适期和修剪后的管理,它们是修剪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在合适的时期内给予恰当的修剪,并在修剪之后及时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修剪人为地给茶树带来了创伤,这一创伤的恢复,需要体内有一定的养分积蓄。茶树体内养分一年之中变化很大,体内养分的消长,主要表现于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动态消长。

一年中,茶树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表现为,秋季茶树将进入休眠时开始,地上部的养分就逐渐向根部转移,在根部积累贮藏起来,至翌年春茶萌发时,再从根部将贮藏的养分输送到地上部,供新梢生长的需要。根据茶树体内养分的年变化规律和各地的气候条件,我国长江中、下游茶区,修剪宜在春季茶芽萌发前(惊蛰前后)进行,这时根部养分贮藏量大,气温正处回升时期,雨水充足,茶树修剪后恢复生机有利。但就修剪对当年经济效益的影响角度来考虑,台刈、重修剪、深修剪可延至春茶后进行,春茶后茶树体内养分积累也有一个小高峰,同时温度较高,雨水充足,5-6月份茶树生长量大,假若在修剪前重施肥料,加强管理,对根部物质贮藏不足的矛盾予以补偿,也可获得好的效果。但幼年茶树定型修剪,是为培育健壮的骨干枝,不对生产造成影响,修剪时期仍以早春为好。

就我国茶区而言,春茶前修剪居多,因为,此时剪后恢复的营养基础好,剪后气温逐渐回升,有利于剪口愈合和新枝再生。不足的是,修剪时期短促,会因大面积安排不妥而贻误时机,过早剪易受冻,过迟剪又推迟茶芽的萌发。

一些冬季无冻害和旱害发生的地区,常采用秋季修剪。秋剪处于根部养分渐渐积累时期,剪后的营养基础不及春剪,但修剪时间易于安排,有利于越冬芽的孕育,春季茶芽早发。冬季常有冻害发生的茶区,不宜采用秋季修剪。

在热带或毗邻热带茶区,茶树周年生长不息,无明显的生长期和休止期,糖的积累与分解都较快,茶树的最佳修剪期应该是茶树生长相对休止期的中、后期。

总之,茶树的修剪适期,应考虑在茶树体内养分贮藏量大,气候条件适宜,有较长的恢复生长时期进行。此外,还得结合考虑各地的生产效益、生产茶类、茶树品种、劳动力安排等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