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何物?

发布时间 : 2019-11-16
什么茶是黑茶 黑茶是啥茶 头茶是黑茶

什么茶是黑茶。

春节期间,亲友聚会,不是推杯换盏,就是品茶聊天。我不喜欢喝酒,专向品茶堆里钻,喜欢怀旧,谈“乡愁”,谈谈农村山间的潺潺小河,聊聊茶园里的窃窃私语,很轻松,很惬意。可是有些人品茶时总要议论:说近几年茶文化炒的很火,茶叶炒的特热。一会儿是普洱茶,一会儿是铁观音,一会儿是金骏眉,现在又炒白茶和黑茶,炒到上万一斤。有人说她是茶,有人说她是药,有人说她是宝,有人说她是古董,到底是什么?你(指我)这个搞了四十年的老茶业给我们说说,茶是什么?

我只好谈了如下看法,今天公开发表,希望大家讨论,也答复那些想问我的人。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茶经》);“茶也,养生之仙药也”(荣西《喫茶养生记》);“就茶而言,是最合卫生,最美之世界饮料”(孙中山《建国方略》)。这些都是古人说的。

“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诗),“慕诗客,爱僧家”(元稹诗)。“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国人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边民“宁停三日饭,不停一日茶”。茶之美丽,茶之重要。

家有真茶,科学常饮,女人变淑女,男人成绅士。因为饮茶能使人“精行俭德”(唐·陆羽《茶经》);“致清导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淡远清真”(明·喻政《茶书全集》);“廉美和敬”(晚芳茶道);“俭清和静”(天福茶道);“正清和雅”(净慧茶道)“和敬清寂”(日本茶道);“和敬俭真”(韩国茶礼);“清静和雅”(观亭茶道,我的茶道:清为茶之廉;静为茶之性;和为茶之魂;雅为茶之韵)。这些都是文化人的研究,不同的茶道,不同的理解,但核心是“和”。物质是一片树叶,怎么泡制?怎么喝?各有不同,对文化各有诠释。

茶是物质,茶是精神,能养生,能淘冶,福慧双修。中国人享用了五千年,还要再喝五千年。越喝越科学,越喝越长寿。但是,她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宝贝和古董。是我们祖先神农献给世界的一片树叶,茶树叶。茶树在《植物学》里属于被子叶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目,山茶科,茶树种。这片树叶有点文化,能吃、能用、能喝。四季常青,永不凋零。不要迷信她,要科学利用她。一片树叶,芳香常在,是实实在在物质,是实实在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茶。

Cy316.com延伸阅读

铁观音的作用缘何何物?


如果说大红袍是茶叶市场上的王者,那么铁观音就是茶叶市场上的宰相。为何这么说呢?大红袍凭借其王者之气,而铁观音却是决定着茶叶市场的成功运作,因为每年的茶叶市场上的茶叶销售量几乎由铁观音来贡献。铁观音的做用是其成功的原因,那么,铁观音是凭借什么获得如此成功呢?

其中一个答案就是茶多酚。与很多人的理解相反,茶多酚并非是一种特指的物质,而是一系列物质的总称,包括儿丙酮类、茶素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占20%~35%之间。茶多酚中又以黄烷醇类为主,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之间。

茶多酚对人体具有非常多的作用。首先就是其医学功效。茶多酚最显著的功效就是能够抗癌,防止人体衰老。这是因为人体内含有能够清楚人体内有害物质的自由基,从而提高人体内的酶活性,防止细胞突变,有效抗癌;茶多酚能够预防很多疾病的形成,显著提升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

茶多酚还能达到一定的保健功效。这是人们之所以将铁观音作为一种健康饮品来饮用的原因。它不仅能够达到抗脂质过度氧化、能够康洁重金属盐和生物碱中毒,还能达到防辐射、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有助人体消化、防龋固齿和清除口臭的作用和美容护肤等作用。

最后,茶多酚现在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广泛地被食品领域应用,用于糕点及乳制品的制作、水果和蔬菜保鲜、饮料生产、畜肉制品和食用油贮藏。

茶多酚具有非常多有益于人们的作用,这也是铁观音的作用之一,凭借这点,铁观音实现了茶叶市场上销量的垄断地位。

壶为茶活“茶是水,壶是火;茶是女人,壶是男人”


原标题:壶为茶活

喜欢喝茶,由此喜欢茶壶、茶杯。一个偶然的机会,参观由翰海举办的“台湾茶事”专场拍卖会预展,结识了几位台湾来的茶人。

“茶是水,壶是火;茶是女人,壶是男人”。与来自台湾的陶艺家蔡中南老师刚见面,他就意味深长地对我说。

曾经听台湾画家王三庆提起过,台湾有一位陶艺家蔡中南,做的壶一点不比宜兴的差,甚至好过宜兴壶。用蔡中南做的新壶泡茶,不仅没有泥土味,口感还十分甘甜。王先生告诉我,蔡老师一家在深山里穴居,住在崖壁上,房子都是他亲手搭建的,不管外面下多大雨,洞穴中也不会落一滴水。蔡老师年轻时因为喜欢喝茶,买了不少宜兴的大师壶,但泡茶都不如意,于是,他开始自己做壶。他放弃了城市的舒适生活,在深山里做壶一待就是三十年。找土、配料、烧窑,反复试验,终于做出令他满意的茶器。

我了解到蔡中南先生的传奇经历,面对安详平和的蔡老师,不由得肃然起敬。他使用泡茶的壶看似极普通,没有繁复的工艺,没有五彩的泥色。蔡老师根据不同的配方土采用不同的烧结温度,制成各种不同款式的茶壶、茶杯,呈现茶汤最完美的内涵。用蔡老师的话说,喝茶要讲究点。当年,就是因为要讲究点,蔡老师搭进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做出外观不是很精致、但泡茶非常好喝的壶。

接过蔡老师递过来的茶杯,我好奇地问了他一个问题,宜兴的能工巧匠制作了那么多造型精美的壶,怎么就没有一把称心如意的呢?蔡老师笑而不语。后来话题转到寻找胎土的经历,他讲起其中的艰辛,一次冒着危险,在火山口采到了寻找多年的火山灰。经过与各种泥土混合,终于配出适合做壶的泥料。说到烧窑,蔡先生问我,现在的陶艺家多少人懂配料,多少人会烧窑?其实,一把好用的壶,从选料、成型到烧窑,所有工序都是相关联的。我了解到,蔡老师每窑只烧一把壶,因为柴窑烧制时,窑里最佳的位置只有一个。用最好的泥料、最好的窑位、最好的窑温,才有可能烧制出最好的壶。

说到窑温,让我想起,一位专收老紫砂壶的藏家周先生曾谈起许多大师的壶为什么泡茶不好喝,原因是为了保证成品率高,避免烧坏,炉温比正常的要低。这样一来,大师的壶成了“夹生饭”,泡茶有泥土味,中看不中用。周先生打个比喻说,焖米饭最好吃的是结了嘎巴,但这有风险,火候稍过饭就糊了。大师的壶都是用来观赏的,很少有人舍得用来泡茶。于是,烧制时考虑最多的是不能烧坏了,而忽视了壶为茶活的简单道理。而蔡中南偏偏把好用放在了好看的前面,于是留着长发进山,蓄着长须出山。

蔡中南讲究茶器,但不追求外在形式上的奢华,而是返璞归真。他就地取泥,摒弃壶艺,只求好用。由蔡老师做壶的执著,我感悟到,茶器,其实只是问道的引子……

什么是“茶虫”?有“茶虫”是好是坏?


近来有不少茶友问,说茶饼上有一些小虫子,这茶还能喝吗?也有一些客人在买茶叶时问,这茶这么多“虫眼”,还能喝不?

首先,关于“茶虫”,我们应该要分为2种,一种是大家经常看到的白色小虫,另一种是灰黑色的小虫。实际上我们看到较多的是白色小虫,这种小虫并不是吃茶叶的“茶虫”,它们只是喜欢吃包装棉纸的“纸虫”,而另一种灰黑色的虫子才是真正的“茶虫”,据了解这种“茶虫”只吃茶叶。可惜在市场上见过这种虫子的人寥寥无几。

【纸虫】

白色小虫,市场上的人都管他叫“纸虫”,至于“纸虫”是昆虫科上的哪个品种,作为一个外行人实在难以鉴定。在市场上,大家不难发现一些普洱茶的棉纸出现各种小洞,这些小洞行内人管他叫“虫眼”,这些“虫眼”正是纸虫所为,幸好这种小虫只爱吃棉纸,所以对普洱茶的品质也没多大的影响。

话是这么说,但总要处理它们,要想对付这些“纸虫”,很简单,大家先用毛刷把茶叶扫干净,然后把茶放于通风透气并且干燥的地方存放即可,然而对于网上较为极端的“暴晒法”和“冷冻法”,个人表示不太认同,因为茶叶经过暴晒或者冷冻后极有可能影响其品质。

【茶虫】

茶虫的特征:以前出现的那种小茶虫是白色的,跑得挺快的,有点像蛐蛐,很小个,蚊子大小。还有黑色的小茶虫,也是个子很小,那是原来白色茶虫的后期了。

真正的“茶虫”是灰黑色的,生命周期不长,多半是死在茶里面,久了就和茶叶混为一体。据一些老茶人所说,“茶虫”是极为有益的,在一些品质好的普洱茶成品里会出现,它们专门吃茶,而且爱吃好茶,死后即会成为茶的一部分。

据说这种茶泡出的汤色、口感、耐泡程度都比陈了50年的生普更漂亮更好喝。说起“茶虫”,不得不说的是“龙珠茶”(也称虫屎茶),这种茶是指“茶虫”吃了茶叶后拉出的便便经过特别加工而制成的,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

茶虫一般生命周期不长,不需要其他的加工工序,死在茶里面久了就会和茶混为一体了。

(温馨提示:“茶虫”是出现在正常仓储和正常陈化环境下的,切勿和存放于受潮环境下的普洱茶所招惹的虫子相提并论哦!)

不管怎么说,茶叶上有虫子总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因此大家对于茶叶的存放和仓储必须认真小心,同时亦要定时检查,避免虫子滋生,当然,如果你的普洱茶出现了真正的“茶虫”,那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茶是水,水是财


茶是水,水是财。喝茶既聚人气,又聚财气。分茶的器皿叫“公道杯”,寓意利分百家,公平公道;盖碗又叫“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寓意天地人和。俗话说,和气生财,茶中既蕴含着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喝茶自然是既聚人气,又聚财气的事情,对于一个成功人士而言,人气和财气都是必不可少的,喝茶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提升自身修养茶能使人沉稳、宁静、平和。喝茶谈生意,多了一份亲切感,可以让生意变得不那么仓促,有礼有节,考虑得周全得当,互不吃亏。因此,商人们大多都会选择在茶桌上谈生意,因为在茶桌上能使人更冷静,更清醒;如果在酒桌上,人们未免会难以自持,以至为逞一时之快,意气用事,造成不可挽救的失误。除此之外,茶道犹如商道,商道亦如茶道。作为一个成功人士,除了拥有一定的资本之外,人品及自身修养同样重要,而喝茶则是修炼自身修养的一个好方法。以茶敬人,淡而纯,纯而静,静才能修身养性。经商之道,很多人都懂,真正做到的人少,为企业长久计,还需不时“问茶求道”。以茶之苦,品味人生成功的路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路上势必要披荆斩棘,克服重重险阻,淌过急流险滩,最终方能踏上成功的路途。喝茶也一样,不会一入口便是甜的,初饮之时,苦涩、凛冽,渐渐地,苦涩退去,转为甘甜,就像人的一生,苦尽甘来。喝得了苦茶的人,也能承受得住生活的苦,自然也享受得了苦尽甘来之后的甘甜。当你人生辉煌,放纵任性的时候,喝一杯茶吧,多些清静,去些杂念,没啥不好;当你人生低落,无助茫然的时候,喝一杯茶吧,拈茶微笑,享受人生,总会再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