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十八种滋味表现17/18——烈

发布时间 : 2019-11-16
乌龙茶滋味 茶的五种味道 红茶滋味怎么形容

乌龙茶滋味。

十七烈

缘起——

茶的内含物丰富,其作用于我们的味觉后,所带来的感受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常常只是简单地去对它进行整体的论断,好喝或者不好喝,然而,细致的味觉让我们在品茶的过程里拥有着更加微妙的感受——品茶,是我们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自古茶被认为是清淡之物,而自从那句“不苦不涩不单丛”的说法被大家所熟知之后,茶的烈劲便也不再是稀罕的事儿了。

且不说“不苦不涩不单丛”是否正确,谈到烈的茶,茶友们很容易想起三种茶。这三种茶,除了单丛,便还有生普。单丛和生普的滋味,一不小心就容易泡得“霸道”起来,瞬间让品茶的新手们紧皱眉头。这烈劲之中,有苦、有涩、有回甘、有生津。

而第三种烈,其表现跟单丛和生普不同,那是大家时常开玩笑用来跟“咖啡”相比的茶——岩茶。岩茶的烈,不在于“苦、涩、回甘与生津”,而在于“浓郁”,还带有“火工”。

由此,我们所说的“烈”这种滋味,就不是单一的味道了,而是一种总体的感受,常常如果茶汤泡得比较浓,便会有这股烈劲,于是便有一“浓烈”一词。

茶的烈,还有一种表现,是在茶的“劲儿”上。

比如名优绿茶。

名优绿茶采摘早春时节的嫩芽制成,常常表现出来的滋味特点是:清甜、鲜醇。然而,这似乎柔柔弱弱的茶,却是最能让人醒神和充满了活力的茶。早上一杯,足以让人拥有一整天的精神能量;晚上一杯,也足以让人通宵不眠!绿茶的烈劲,不是像单丛生普之属的爆发性,而是在饮用之后才迸发的能量。

不同的烈的表达,跟不同个性的人的表达很是相似。

有些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为人张扬,喜欢引人注目,这是爆发性的烈,浅而易见,烈在表面上。

有些人,深藏不露,不显声色,却做出让人吃惊的事情来,这是让人后知后觉的烈。

两种烈,未有褒贬之别,不过是不同罢了。

另外,烈的滋味对应的是“柔”、“醇”。有喜欢柔和醇的人,必然也就有喜欢烈的人。更有懂得同时欣赏这诸多滋味的人。甚至有人,年轻的时候喜欢烈的滋味,随着时光的沉淀,渐渐爱上平和。人在不同的阶段,甚至不同的心情下,也会有不同的喜爱倾向。

品茶,可以是喜好上的选择,也可以善变,因为只是品茶。

今日课堂总结:

我们所说的“烈”这种滋味,就不是单一的味道了,而是一种总体的感受。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的十八种滋味表现,三之苦


三之苦

缘起——

茶的内含物丰富,其作用于我们的味觉,所得的感受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常常只是简单地去对它进行整体的论断,好喝或者不好喝。然而,细致的味觉,让我们在品茶的过程里拥有着更加微妙的感受——品茶,是我们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有人喜欢苦味吗?有哦!尤其在喝茶的人群里,有一部分人独爱“茶之苦”。

我喜欢问为什么。于是得到很多回答。

有人说得含糊:“茶的味道就得苦。”是不是暗示了不苦则无趣呢?

有人说得文艺:“苦中带有熟悉的植物香,深入记忆。”有着很深的感情。

我想起有一座山头的古树茶,名字叫老曼峨。这是我所知道的最苦的茶。普洱茶里的茶风味有其特有的规律——“东柔西霸,南苦北涩”。苦的经典,也当数老曼峨了吧!甚至在普洱茶很火热的时候,还有一个品牌叫老曼峨的,着实让我吃惊不少。到底人们有多爱这“苦”味?

这个现象刷新着我们过往的概念,爱上苦,是不是也属于解放思想的一部分呢?

苦的滋味,在舌根,也许也意味着这是最底层、最基础的滋味吧。记得看过一些成功人士的访谈,有人问他们,在一路走过来的过程里,苦吗?

苦吗?

有人说:那个时候没有感觉到苦,只是心里有一个信念,就一直走了过去。

有人说:苦,但是挺了过来。

有人说:那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只是一直沉迷。

苦,从来就不是一个负面的词语。为什么就不能爱上这个苦呢?

对我而言,苦只是众多滋味里的其中一个,没有所谓的喜欢和不喜欢。苦,混合着许许多多的滋味,能变化出各种各样的风格体验。是呀,苦,只是丰富我们感觉的其中一员而已。它可以是非常精彩的。

对于苦,我吃过的东西,最苦的大概是“胆”吧。小时候有过几次吃“胆”的经历——熊胆、蛇胆、鸡胆。每次印象都很深刻。不是因为它们苦,而是因为大人们说它们苦,于是在我吞食的时候,都用谨慎的眼神盯着我看。胆据说是可以解毒的东西,长大后也渐渐看不到它的错在了。不过,我却由此深深地体会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苦的味道,而是大人们的眼神。

茶,苦吗?苦,不过,别有滋味。

今日课堂总结:

苦的滋味,在舌根,这是最底层、最基础的滋味。我们其实可以试着跟许多茶人一样,爱上苦味。

茶的十八种滋味表现,十一透


十一透

缘起——

茶的内含物丰富,其作用于我们的味觉后,所带来的感受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常常只是简单地去对它进行整体的论断,好喝或者不好喝,然而,细致的味觉让我们在品茶的过程里拥有着更加微妙的感受——品茶,是我们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透这个滋味并不常见,也不容易找到能感受到它的人。

当茶汤入口,你感觉它的渗透性极强,茶似乎穿透了舌头和口腔,透过了味蕾和细胞,快速地占据每一个它能达到的角落,甚至有一些你遗忘了和意想不到的角落。整个味觉感受区都是它牢固的天下。这就是透的表现。

喝到透的茶时,脑海里不有自主地呈现这样的画面——清冽的泉水化作无数细微且有规律蹦哒的粒子,穿过土壤的间隙,随之肆意地释放正面的滋润能量。你惊叹于它的狂妄,却也对此欣赏不已。霎时,每一个被浸透的感官像嫁接了芬芳的花朵,繁花盛放。

透无疑是高端茶才有的品质。记忆里,说到透的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陈年的普洱茶。

越陈越香——一个广泛传播的陈年老普洱的传说,是让无数人追求的极端滋味,却也是迷惑了大众的滋味。而所谓的“陈”指的即是时间的长久,是时光的沉淀。

时光沉淀下来的精华会进化为“透”的口感——古树丰厚的底蕴在日复一日的转化之后,褪去了张扬,渐渐收敛,把它原本的香、味、能量等内容炼化成极其精细、醇和、匀称的品质。只有亲密接触之时,那强大的内容才被舌尖读取,以迅雷之逝,彻底地穿透整个口腔、喉腔和胸腔。

从透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强大的内容。

时光无法避免地也带入了不一样的滋味,被称为“陈味”,这是一种香气的表现。陈味不是闷闷的,不是尘土的,更不是霉霉的。即使历尽了遥远的时光之后,它依然爽朗、干练,有着活跃的气息。

好的干仓环境,则更加强了老茶的活跃和强大能量的内化。有这样的强大,方有“透”的实力。

透可谓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了。于茶、于人,不也是如此?

有一些人总是深得人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透入身边其他人的心底,让人心悦诚服。因为他们阅历丰富,思维活跃,总能给到身边人们最好的建议,可以说一语中的——眼光通透呀!他们还很善良。当历尽了流言之中的所谓“不善”的干扰,才能深刻地理解世界上的“善意”,于是也更能为其他人着想,更能传播善意。他们是活的通透的人。

老茶的“透”也许

茶的十八种滋味表现——十五纯


十五纯

缘起——

茶的内含物丰富,其作用于我们的味觉后,所带来的感受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常常只是简单地去对它进行整体的论断,好喝或者不好喝,然而,细致的味觉让我们在品茶的过程里拥有着更加微妙的感受——品茶,是我们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纯粹”“纯洁”“单纯”,反复体会这三个词,我唯独种爱“纯粹”了。

茶之中的纯,是上上品的表现。

茶的香气由丰富的天然芳香成分以不同的比例组成,因此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表现。一款茶里,往往也能感受到几种不同香气的结合。

然而,有一种茶香之所以让人心悦诚服地向往,全因“单一”。飘扬的头香,不带一丝多余的味道;清新的中调,延续了头香的格调,并把它推向了新的高度。延续了再延续,持续之中,自然是最先的“单一”与“唯一”。后调以及留香,便也丝毫不马虎的还是先前那个风度。变化的不是香型和风格,仅仅是抑扬顿挫。像听一曲夜深人静的琴音,每一个音都不一样,而每一个音都表达同样的心情,组合起来,一个曲子才是完美的呈现。

不禁感叹,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所有的士兵都有同一个愿望,所有的士兵都听从统一的指挥,于是才有了奇迹般的“单一”方向的香气。

这就是“纯”的香。

单丛茶从某种程度上对“单一”香型有着追求,然而,这样的茶香并不仅仅存在于单丛之中。

纯的滋味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挑战,却也是一个难得的经历。

纯与醇,似是有几分相近。要是“醇”之后不带有其他的滋味,也可以称为“纯”了。香气和滋味总是分离不开的。只是有纯香的茶,未必也能表现出纯的滋味。滋味毕竟才是主体。

纯的滋味渗透性、通透性都极好,纯粹的味道总是有优势的。正如一心一意做事和三心二意做事,实在是天差地别。

曾经品过一泡滋味极纯的金骏眉,于是对于纯的印象总是停留在这一泡茶上。往往提起纯,便不由分说地回忆起那一泡神似米汤,又层层扩散出纯粹、纯净的自然芬芳的茶。味蕾的极端细腻感于是被完美激发。好茶,能激发人的潜能。

纯粹,不带一丝杂质,这是“纯”。难得,于茶、于人都是如此。

常听人道:人心复杂。扪心自问:自己复杂吗?那么来看看前文所述茶香,复杂吗?

茶香简单,却也复杂。

简单的是:它只表现一个风度;复杂的是:它通过多个层面和阶段去表现这个风度。

人心复杂吗?越是清晰自己价值、清晰自己所需所求的人越简单;但是,在最求自己所求的路上,面对方方面面的事,就需要多维度地去思考,这也是复杂的一种体现。

其实人心不复杂,复杂的是成长的过程里,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于是摇摆,甚至在抉择的路口随波逐流。所以才表现出复杂的表象。

坦言人心复杂的人们,在说别人复杂的时候,自己又有多简单呢?愿通过一杯茶汤,传达一份纯粹。

今日课堂总结:

茶香简单,却也复杂。简单的是:它只表现一个风度;复杂的是:它通过多个层面和阶段去表现这个风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