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规范标准?(下文)

发布时间 : 2019-11-16
什么茶叶泡出来是绿色的 茶叶生产 逆水寒品茶茶具对应茶叶

【www.cy316.com - 什么茶叶泡出来是绿色的】

二、绿色食品茶叶的认证程序

(一)如何申报绿色食品茶叶

茶叶叶企业如需申请绿色食品认证,获得在其生产的产品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必须按以下程序提出申报:申请人向所在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提交正式的书面申请,并填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生产情况调查表》。各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人员赴申请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合格后,委托定点的坏境监测机构对申报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然后结合考察情况及环境监测和评价的结果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初审合格的材料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上述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合格者,由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对申报产品进行抽样,并由定点的食品监测机构依据绿色食品标准进行检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检测合格的产品进行终审,终审合格的申请企业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签定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上述合格的产品进行编号,并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

三、绿色食品标志及管理办法

绿色食品标志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用以标识、证明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及与此类食品相关的事物。使用绿色食品标志,须按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由农业部审核批准其使用权。并实行有偿付费使用的原则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作为特定的产品质量证明商标,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

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防伪标签是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必备的特征。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采用了以造币技术中的网纹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防伪技术,标签用绿色食品指定颜色,印有标志及产品编号,背景为各国货币通用的细密实线条纹图案,防伪标签的发放数量受到监管,以控制企业生产产量,从而避免企业取得标志使用权后,扩大产品使用范围及产量。

绿色食品编号形式如下:

LBXXXXwww.CY316.com

标志 代码 产品 分类 批准 年度 国别 地区 省 产品 序号 产品分级。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小编推荐

绿色食品茶开发生产技术


绿色食品茶叶是指产地生态环境(大气、土壤、水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国家标准,生产过程不使用化学合成制剂、添加剂,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包装等按特定操作程序运作,产品检测符合特定标准,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产品。

1 生态环境与园地建设

(1)选择远离城镇、工矿企业,距交通主干线1500m以上,土壤、水质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土壤ph值在4.5-6之间,海拔在1600-1800m,周围自然植被好的山地作为绿色食品茶叶开发基地。

(2)按3.33-6.67hm2分片,间留15-20m自然或营造植被隔离带,坡地开垦1.5m宽台面,台面内挖深60cm,宽60cm的种植沟,平地大行距4.5m。9-10月开垦,充分熟化沟内土壤,第二年6月回填待栽植,回填前施人有机底肥2000kg。

(3)地边、道路旁挖坑堆制有机肥、土杂肥,一般1hm2一个坑。

(4)选认可的云抗10号、14号等丰产抗病优良品种进行无性繁殖作为基地种苗,于6月中旬到7月中旬定植。

(5)行距4.5m,株距20cm单株栽植,达到30000-33000株?hm-2。

2 绿色食品茶园管理

(1)栽植茶苗成活后每年行距间种植豆科绿肥,绿肥初花期锄埋于土中。

(2)定型修剪养蓬,分三年完成,待蓬面达1.2-1.5m进入正式投产期,初产期采养结合,盛产期修边打顶保持蓬面1.5m宽幅。

(3)成园铺草,冬季均匀铺10-15em厚杂草,控制地面杂草生长。

(4)有机肥、土杂肥堆制发酵处理2-3周,堆制发酵温度在49℃-60℃进行无害处理,按22 500kg?hm-2施用。

(5)茶园采摘期间养分消耗量大,可补充施用饼肥或绿色食品茶专用肥,避免施用单一肥料。

3 病虫害控制

(1)多次分批及时采摘,减少主要害虫小绿叶蝉取食繁殖场所,拣除病叶虫枝,浅锄防杂草生长,保持茶园清洁。

(2)养殖禽类如鸭、鸡等,虫害严重时放人茶园,控制虫害。

(3)采用灯光、性激素诱杀害虫。

(4)虫害确实造成影响时,采用生物农药(经过认证)进行防治,还可采用自制植物农药防治,如苦皮藤等,但施药后15d方可采摘。

(5)病害采用熬制石硫合剂杀菌,用药后15d才能采摘标准鲜叶。

4 鲜叶采摘管理

适时分级分批采摘,用竹筐装放运输,人厂后摊凉萎调失水,当天人厂鲜叶当天加工,避免鲜叶变质,采摘鲜叶的职工需持健康证上岗。

5 绿色食品茶叶加工管理

(1)绿色食品茶叶做绿茶更直观,市场也比较活跃,初制工艺流程:鲜叶一萎调一杀青一揉捻一抖筛一烘干;精制工艺流程:分筛一切输一风选一拣剔一复烘一拼配包装。萎调鲜叶含水量控制在15%,杀青适中,揉捻适度,条索紧,手掌握紧有茶汁溢出为适度,烘干温度90℃-110℃,复烘后热气散尽分级拼配包装。

(2)每年及季度加工前打扫、清洗消毒厂房、工艺流水线,厂房通风流畅,铅铝制造加工机械禁用。

(3)用木柴等再生能源做燃料,并安装除尘除烟设备。

(4)加工人员持健康证上岗,配备专用工作制服,时常保持加工厂房、机械清洁卫生。

产品经检验,重金属、农药残留、杂质含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时,进行包装,加印绿色食品标志后进人市场。

绿色食品茶叶栽培综合技术


福建茶区生产开发绿色食品茶叶积极性很高,目前,我省已有11个企业,15个茶叶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见下表),取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本文通过对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产品的综合考察,提出茶叶产品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主要综合栽培管理技术。

1 建立环境条件优良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之一,就是茶园(茶叶生产基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其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

对大气要求茶园及其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不得有污染源,如化工厂,水泥厂等。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微粒、氟的浓度必须在标准限值内。

对水的要求须满足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用水的需要,茶园灌溉用水不能含有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汞、铅、铬、镉、酚、苯、氰等。

对土壤要求茶园位于土壤元素背景值正常区域,茶园及其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并未受到人为污染,土壤中无农药残留,同时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区作为绿色食品茶叶产地。

2 增强茶树抗性能力,减少污染的综合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茶叶必须是无污染、优质、富营养的,结合我国国情又必须考虑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选用良种,提高茶树抗病虫、抗逆能力,采用科学栽培管理措施,减少茶叶产品污染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的基础和手段。

2.1 培育优质壮苗 选用产量高、品质优良、芽叶粗壮、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建立高标准良种苗圃基地,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质壮苗。

2.2 按标准建园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坡度小,水土保持、水源条件好,适应机械操作为立地条件,开垦园地要挖大壕沟,搞好茶园排灌设施,重施有机肥,建立高标准高质量新茶园。

2.3 选择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选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是减少病虫、提高品质的基础,如选择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茶树品种,其抗病虫能力强。

3 适宜的土、肥、水管理

3.1 茶园铺草 铺草可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茶园地面覆盖物可用绿肥茎、叶、嫩草、豆荚、农作物秸秆等,铺放厚度以10cm左右为宜。

3.2 合理施肥 茶园施肥必须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允许使用的肥料,主要有农家肥料、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叶面肥料等。申报AA级绿色食品的茶园禁止使用其他化学合成肥料,申报A级绿色食品的茶园可以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必须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1∶1为宜,大约厩肥1000Kg加尿素20Kg。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采摘前30天进行,叶面肥料必须在采摘前20天喷施。

3.3 茶园的土壤营养管理 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土壤:要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生物活性和提高土壤肥力。茶园通过各项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温度)条件,促进茶树生长。如中耕除草作用,可疏松土壤,提高通透性;翻埋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熟化土壤,增厚活土层。

4 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

4.1 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茶树栽培中农业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选用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抗病虫良种。通过合理密植,减少病虫发生;采取中耕除草,使茶毛虫、茶尺蠖的蛹、茶籽象甲、茶象甲幼虫、蛹都暴露于地表而死亡,又能减少病虫的寄生场所。合理施肥,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使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的能力。合理分批多次采摘,可抑制茶蚜、小绿叶蝉的发生,也可消灭部分螨类害虫。在冬季清园,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杂草蒿秆清理出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减轻病虫危害。

4.2 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开发应用性诱剂

(1)以菌治虫:用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BT乳剂、8010、青虫菌6号)等防治茶毛虫、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用浏阳霉素防治茶树害螨。

(2)以菌治病:用各种抗菌素,如农用抗菌素——放线酮、多抗霉素、井岗霉素、制霉菌类、春雷霉素等,防治茶树病虫,取得了一定成效。

(3)性诱剂防治害虫:性诱剂是一种无毒,对天敌无杀伤力,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性外激素。据报道,目前已合成了几十种昆虫性诱剂,在茶叶生产上应用的有茶小卷叶蛾性诱剂以及茶毛虫和茶尺蠖性诱剂等。

(4)物理防治方法: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可用白炽灯或黑光灯进行诱杀,但灯光诱杀必须避开灯下益虫的高峰期。

4.3 加强茶园病虫监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1)加强病虫测报,适时开展防治。根据茶树长势好坏及采摘情况,划分类型,“查定”防治适期和对象园。应在病虫发生初期进行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加大功臣、功夫、扑虱灵、虫螨克等农药,做到适时用药和一药兼治。

(2)交替轮换复配用药。轮换使用的药剂品种应尽可能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尽可能地将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氮和抑制昆虫几丁质形成杀虫剂及生物制剂等不同杀虫机制的品类轮换使用。通过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是延缓抗药性的最有效途径,又是兼治病虫害,增强药效,减少农药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好办法。

(3)改进喷药技术,控制用药量。福州红旗茶场研究出国家专利产品——手持电动低容量喷雾器,与常规喷雾器相比,可节约药剂50%,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对天敌的杀伤力,可积极推广使用类似的先进植保器械。

(4)严格执行农残标准和安全间隔期。目前茶叶中最严重的农残是DDT,因此要严禁使用富含DDT成份的三氯杀螨醇,控制茶叶农残量,并需实施农药使用后的安全间隔期,让农药自然降解至一定水平后才能采茶,尤其是对药效较长的杀虫(螨)剂,如哒螨酮、扑虱灵、巴丹等。

绿色食品茶叶栽培综合技术初探


(福建省农垦局 350003)福建茶区生产开发绿色食品茶叶积极性很高,目前,我省已有11个企业,15个茶叶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见下表),取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本文通过对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产品的综合考察,提出茶叶产品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主要综合栽培管理技术。 1 建立环境条件优良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之一,就是茶园(茶叶生产基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其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对大气要求茶园及其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不得有污染源,如化工厂,水泥厂等。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微粒、氟的浓度必须在标准限值内。对水的要求须满足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用水的需要,茶园灌溉用水不能含有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汞、铅、铬、镉、酚、苯、氰等。对土壤要求茶园位于土壤元素背景值正常区域,茶园及其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并未受到人为污染,土壤中无农药残留,同时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区作为绿色食品茶叶产地。 2 增强茶树抗性能力,减少污染的综合栽培技术绿色食品茶叶必须是无污染、优质、富营养的,结合我国国情又必须考虑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选用良种,提高茶树抗病虫、抗逆能力,采用科学栽培管理措施,减少茶叶产品污染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的基础和手段。 2.1 培育优质壮苗 选用产量高、品质优良、芽叶粗壮、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建立高标准良种苗圃基地,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质壮苗。 2.2 按标准建园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坡度小,水土保持、水源条件好,适应机械操作为立地条件,开垦园地要挖大壕沟,搞好茶园排灌设施,重施有机肥,建立高标准高质量新茶园。 2.3 选择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选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是减少病虫、提高品质的基础,如选择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茶树品种,其抗病虫能力强。 3 适宜的土、肥、水管理 3.1 茶园铺草 铺草可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茶园地面覆盖物可用绿肥茎、叶、嫩草、豆荚、农作物秸秆等,铺放厚度以10cm左右为宜。 3.2 合理施肥 茶园施肥必须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允许使用的肥料,主要有农家肥料、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叶面肥料等。申报AA级绿色食品的茶园禁止使用其他化学合成肥料,申报A级绿色食品的茶园可以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必须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1∶1为宜,大约厩肥1000Kg加尿素20Kg。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采摘前30天进行,叶面肥料必须在采摘前20天喷施。 3.3 茶园的土壤营养管理 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土壤:要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生物活性和提高土壤肥力。茶园通过各项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温度)条件,促进茶树生长。如中耕除草作用,可疏松土壤,提高通透性;翻埋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熟化土壤,增厚活土层。 4 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 4.1 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茶树栽培中农业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选用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抗病虫良种。通过合理密植,减少病虫发生;采取中耕除草,使茶毛虫、茶尺蠖的蛹、茶籽象甲、茶象甲幼虫、蛹都暴露于地表而死亡,又能减少病虫的寄生场所。合理施肥,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使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的能力。合理分批多次采摘,可抑制茶蚜、小绿叶蝉的发生,也可消灭部分螨类害虫。在冬季清园,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杂草蒿秆清理出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减轻病虫危害。 4.2 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开发应用性诱剂 (1)以菌治虫:用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BT乳剂、8010、青虫菌6号)等防治茶毛虫、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用浏阳霉素防治茶树害螨。(2)以菌治病:用各种抗菌素,如农用抗菌素——放线酮、多抗霉素、井岗霉素、制霉菌类、春雷霉素等,防治茶树病虫,取得了一定成效。(3)性诱剂防治害虫:性诱剂是一种无毒,对天敌无杀伤力,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性外激素。据报道,目前已合成了几十种昆虫性诱剂,在茶叶生产上应用的有茶小卷叶蛾性诱剂以及茶毛虫和茶尺蠖性诱剂等。(4)物理防治方法: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可用白炽灯或黑光灯进行诱杀,但灯光诱杀必须避开灯下益虫的高峰期。 4.3 加强茶园病虫监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1)加强病虫测报,适时开展防治。根据茶树长势好坏及采摘情况,划分类型,“查定”防治适期和对象园。应在病虫发生初期进行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加大功臣、功夫、扑虱灵、虫螨克等农药,做到适时用药和一药兼治。(2)交替轮换复配用药。轮换使用的药剂品种应尽可能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尽可能地将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氮和抑制昆虫几丁质形成杀虫剂及生物制剂等不同杀虫机制的品类轮换使用。通过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是延缓抗药性的最有效途径,又是兼治病虫害,增强药效,减少农药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好办法。(3)改进喷药技术,控制用药量。福州红旗茶场研究出国家专利产品——手持电动低容量喷雾器,与常规喷雾器相比,可节约药剂50%,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对天敌的杀伤力,可积极推广使用类似的先进植保器械。(4)严格执行农残标准和安全间隔期。目前茶叶中最严重的农残是DDT,因此要严禁使用富含DDT成份的三氯杀螨醇,控制茶叶农残量,并需实施农药使用后的安全间隔期,让农药自然降解至一定水平后才能采茶,尤其是对药效较长的杀虫(螨)剂,如哒螨酮、扑虱灵、巴丹等。

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建云、肖强、韩文炎、许允文、唐美君。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包括基地选择、规划,种植,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和草害防治,茶树修剪和茶叶采摘等。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茶叶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1767—1989 茶树种子和苗木

NY/T227 微生物肥料

NY/T5020—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药残留 pesticideresidue

残留在茶叶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的代谢物、降解物的总称。

32 安全间隔期 safetyinterval

茶树上最后一次施用农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农药则单独计至采收并加工成安全食用茶叶所需要间隔的最少天数。

33 防治指标经济阈值controlindexeconomicthreshold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危害后所造成的损失达到防治费用时的种群密度的数值。

34 防治适期 suitabledateforcontrol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生长过程中,最适合进行防治的时期。

35 茶树专用肥 teaspecialtyfertilizer

根据茶树生长规律和茶园土壤理化性质配制的用于茶园的各类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肥料。

4 基地选择、规划

4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20的要求。

42 基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灌溉和机械作业。

43 道路和水利系统

431 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大中型茶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茶场,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

432 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

44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和所制茶类的茶树品种,种苗质量符合GB11767—1989中规定的1、2级标准。

45 茶园生态建设

451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

452 除北方茶区外,其他茶区集中连片的茶园可适当种植遮荫树,遮光率控制在20%~30%。

453 对缺丛断行严重、覆盖度低于50%的茶园,通过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等措施提高茶园覆盖度。

454 对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还草。

46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5 茶树种植

51 茶园开垦

511 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

表1 有机肥料污染物质允许含mg/KG

项目浓度限值砷≤30汞≤5镉≤3铬≤70铅≤60铜≤400六六六≤0.2滴滴≤0.2

512 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时,建筑内倾等高梯级园地。

513 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塥层、网纹层或犁底层 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

52 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

53 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30~40cm。种植茶苗根颈离土表距离3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

6 土壤管理和施肥

61 土壤管理

611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612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613 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614 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615 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园,宜施用白云石粉、石灰等物质调节土壤pH值至4 5~55范围。土壤pH值高于60的茶园应多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至适宜的范围。

616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NY/T5020的要求。

62 施肥

62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茶园宜使用的肥

分类名称简介农家肥料1、堆肥

2、沤肥

3、家畜粪尿

4、厩肥

5、绿肥

6、沼气肥

7、秸秆

8、泥肥

9、饼以各类秸秆、落叶、人畜粪便堆制而成

堆肥的原料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发酵而成

猪、羊、马、鸡、鸭等畜禽的排泄物

猪、羊、马、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与秸秆垫料堆成

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

沼气池中的液体或残渣

作物秸秆

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等

菜籽饼、棉籽饼、芝麻饼、花生饼

商品肥料

1、商品有机肥

2、腐殖酸类肥料

3、微生物肥料

根瘤菌肥料

固氮菌肥料

磷细菌肥料

硅酸盐细菌肥料

复合微生物肥

4、有机无机复合肥

5、化学和矿物源肥料

氮肥

磷肥

钾肥

钙肥

硫肥

镁肥

微量元素肥料

复合肥

6、叶面肥料

7、茶树专用以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为原料加工而成

泥炭、褐炭、风化煤等含腐殖酸类物质的肥料

能在豆科作物上形成根瘤菌的肥料

含有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的肥料

含有磷细菌、解磷真菌、菌根菌剂的肥料

含有硅酸盐细菌、其他解钾微生物制剂

含有二种以上有益微生物,它们之间互不拮抗的微生物制剂

有机肥、化学肥料或(和)矿物源肥料复合而成的肥料

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

磷矿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

硫酸钾、氯化钾

生石灰、熟石灰、过磷酸钙

硫酸铵、石膏、硫磺、过磷酸钙

硫酸镁、白云石、钙镁磷肥

含有铜、铁、锰、锌、硼、钼等微量元素的肥料

二元、三元复合肥

含各种营养成分,喷施于植物叶片的肥料

根据茶树营养特性和茶园土壤理化性质配制的茶树专用的各类肥

622 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宜施用茶树专用肥。允许使用的肥料见附录A。

623 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表1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

624 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

6241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667m2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400kg或农家有机肥1000~2000kg。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

6242 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以化学肥料为主,在茶叶开采前15~30天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追肥化学氮肥每667m2每次施用量纯氮计不超过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

625 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注册。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

7.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7.2 农业防治

7.2.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

7.2.2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

7.2.3 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80cm,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

7.2.4 秋末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种群密度。

7.2.5 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

7.3 物理防治

7.3.1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

7.3.2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

7.3.3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7.4 生物防治

7.4.1 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

7.4.2 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7.5 化学防治

附录B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病虫害名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药剂

茶尺蠖

茶黑毒蛾

假眼小绿叶蝉

茶橙瘿螨

茶丽纹象甲

茶毛虫

黑刺粉虱

茶蚜

茶小卷叶蛾

茶细蛾

茶刺蛾

茶芽枯病

茶白星病

茶饼病

茶云纹叶枯病

成龄投产茶园:幼虫量每平方米7头以上

第一代幼虫量每平方米4头以上,第二代幼虫量每平方米7头以上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6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15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12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27头

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3~4头,或指数值6~8

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量在15头以上

百丛卵块5个以上

小叶种2~3头/叶,大叶种4~7头/叶

有蚜芽梢率4%~5%,芽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20头

1、2代,采摘前,每米茶丛幼虫数8头以上;3~4代每平方米幼虫量15头以上

百芽梢有虫7头以上

每平方米幼虫数幼龄茶园10头、成龄茶园15头

叶罹病率4%~6%

叶罹病率6%

芽梢罹病率35%

叶罹病率44%,成叶、老

叶罹病率10%~15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应掌握在1~2龄幼虫期,喷施化学农药或植物源农药掌握在

3龄前幼虫期

3龄前幼虫期

施药适期掌握在入峰后高峰前期,且若虫占总量的80%以上

发生高峰期以前,一般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

成虫出土盛末期

3龄前幼虫期

卵孵化盛末期

发生高峰期,一般为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1、2龄幼虫期

潜叶、卷边期1~3龄幼虫期

2、3龄幼虫期

春茶初期,老叶发病率4%~6%时

春茶期,气温在16~24℃,相对湿度80%以上或叶发病率>6%

春、秋季发病期,5天中有3天上午日照<3h,或降雨量>25~50mm;芽梢发病率>35%

6月、8月至9月发生盛期,气温>28℃,相对湿度>80%或叶发病率10%~15茶尺蠖病毒制剂、鱼藤酮、苦参碱、联苯菊酯、氯氰菊酯、赛丹、溴氰菊酯、除虫脲

Bt制剂、苦参碱、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联苯菊酯、除虫脲

白僵菌制剂、鱼藤酮、吡虫啉、赛丹、杀螟丹、联苯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

克螨特、四螨嗪、灭螨灵

白僵菌、杀螟丹、联苯菊酯

茶毛虫病毒制剂、B t制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除虫脲

辛硫磷、吡虫啉、粉虱真菌

吡虫啉、辛硫磷、溴氰菊酯

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

苦参碱、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

参照茶尺蠖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多抗霉素、百菌清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多菌

7、5、1 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附录B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7、5、2 宜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建议侧位低容量喷雾。

7、5、3 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附录C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7、5、4 严格按照GB4285、GB/T8321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7、5、5 非生产季节宜选用矿物源农药。

7、6 从国外引种或从外地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的病虫草随种苗带入。

8 茶树修剪

8、1 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

8、2 重修剪和台刈改造的茶园应清理树冠,建议使用波尔多液冲洗树干,以防治苔藓和剪口病菌感染等。

8、3 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左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8、4 修剪枝叶应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病虫枝条和粗干枝应清除出园。

9 采摘

9、1 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照标准,适时采摘。

9、2 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

9、3 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的茶园建议机采。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

9、4 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续完)

附录C 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

农 药 品

使用剂量

gmL/

稀释倍安全间隔期

天施药方法、每季

最多使用80%敌敌畏乳油

35%赛丹乳油

40%乐果乳油

50%辛硫磷乳油

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

25%联苯菊酯乳油

10%氯氰菊酯乳油

25%溴氰菊酯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98%巴丹可湿性粉剂

15%速螨酮乳油

20%四螨嗪悬浮剂

036%苦参碱乳油

25%鱼藤酮乳油

20%除虫脲悬浮剂

991%敌死虫

Bt制剂1600国际单位

茶尺蠖病毒制剂0.2亿PIB/m

茶毛虫病毒制剂0.2亿PIB/mL

白僵菌制剂100亿孢子/g

粉虱真菌制剂10亿孢子/g

20%克芜踪水剂

41%草甘膦水剂

45%晶体石硫合剂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06%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5~100

75

50~75

50~75

12.5~20.0

12.5~25.0

12.5~20.0

12.5~20.0

20~30

50~75

20~25

50~75

75

150~250

20

200

75

50

50

100

100

200

150~200

300~500

75000

75~100

50~75

800~1000

1000

1000~1500

1000~1500

4000~6000

3000~6000

4000~6000

4000~6000

3000~4000

1000~2000

3000~4000

1000

1000

300~500

2000

200

1000

1000

1000

500

200

200

150

150~200

800~1000

1000~15006

10

3~5

7~10

10 a

7 a

7~10

7 a

3 a

3 a

3 a

3 a

3 a

10 a

15 a

采摘期不宜使用

采摘期不宜使用

10

10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  雾

喷  雾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定向喷雾

定向喷雾

喷  雾

喷  雾

喷  雾

喷  雾

海堤牌绿色食品茶叶质量现状评价


目前,绿色食品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我司厦门茶叶加工厂与同安莲花、建瓯小松、建瓯玉山、武夷山天心村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与相关茶厂签订购销合同,并于1998年10-11月请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对四个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作出评价。1999年6月绿色食品定点监测中心(广东湛江)对相应产品卫生进行评价。

1 生产基地概况

1.1 同安莲花镇基地

年平均气温20.8℃,全年降雨量约1800mm,无霜期300天左右,海拔高度850-1000m,昼夜温差大,雨量充足,茶园远离城关30多km,茶园集中连片面积达186hm2,周围没有矿山、工厂、无三废污染,茶园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越。

1.2 武夷山天心村基地

基地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内,距离城关15km,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湿度78%,年降水量1880mm,无霜期269天,海拔400-600m,土壤肥沃,雨量充足,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空气清新,没有污染,茶园面积40hm2,生态环境优越。

1.3 建瓯小松镇基地

基地位于城关北郊18km,海拔600m,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2400mm,无霜期为300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茶园有山林带隔离,面积达133hm2,并远离城市、工厂、矿区,无三废污染。

1.4 建瓯玉山镇基地

基地位于城关东南部丘陵山区,离城关50km,海拔750m,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2400mm,无霜期280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茶园面积120hm2,茶园边森林繁茂并远离城关、工厂、矿区、无三废污染。

2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

2.1 采样点设置

1998年10-11月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根据四个基地的地形地貌,土壤种类,土壤肥力等因素,各选择5个采样点,采取随机取样方法,每点在0-40cm耕作层取土地样约1kg,基本上能代表生产基地的土壤状况。

2.2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土壤的监测项目有汞(Hg)、镉(Cd)、铅(Pb)、砷(As)、铬(Cr)、六六六、滴滴滴(DDT)及PH值。汞采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镉及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砷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比色法,铬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六六六、滴滴滴采用气相色谱法,PH值采用电极法,以上均按GB15618-1995的方法进行。

2.3 评价标准

参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供的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不同的土壤类型有不同的背景值。同安及武夷山基地属黄壤,建瓯小松及玉山土壤类型属红壤。

3 土壤监测结果

表1 黄壤茶园土壤监测结果(单位:mg/kg)

项目汞镉铅砷铬666DDTPH评价标准0.76360.173681.935.14198.90.10.1同安基地0.01-0.240.12-0.1415-843.4-6.08.0-44<0.05<0.054.68-4.93武夷山基地0.03-0.08

绿色食品茶叶中栽培综合技术初探


福建茶区生产开发绿色食品茶叶积极性很高,目前,我省已有11个企业,15个茶叶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见下表),取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本文通过对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产品的综合考察,提出茶叶产品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主要综合栽培管理技术。

1 建立环境条件优良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之一,就是茶园(茶叶生产基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其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

对大气要求茶园及其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不得有污染源,如化工厂,水泥厂等。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微粒、氟的浓度必须在标准限值内。

对水的要求须满足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用水的需要,茶园灌溉用水不能含有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汞、铅、铬、镉、酚、苯、氰等。

对土壤要求茶园位于土壤元素背景值正常区域,茶园及其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并未受到人为污染,土壤中无农药残留,同时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区作为绿色食品茶叶产地。

2 增强茶树抗性能力,减少污染的综合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茶叶必须是无污染、优质、富营养的,结合我国国情又必须考虑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选用良种,提高茶树抗病虫、抗逆能力,采用科学栽培管理措施,减少茶叶产品污染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的基础和手段。

2.1 培育优质壮苗 选用产量高、品质优良、芽叶粗壮、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建立高标准良种苗圃基地,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质壮苗。

2.2 按标准建园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坡度小,水土保持、水源条件好,适应机械操作为立地条件,开垦园地要挖大壕沟,搞好茶园排灌设施,重施有机肥,建立高标准高质量新茶园。

2.3 选择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选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是减少病虫、提高品质的基础,如选择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茶树品种,其抗病虫能力强。

3 适宜的土、肥、水管理

3.1 茶园铺草 铺草可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茶园地面覆盖物可用绿肥茎、叶、嫩草、豆荚、农作物秸秆等,铺放厚度以10cm左右为宜。

3.2 合理施肥 茶园施肥必须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允许使用的肥料,主要有农家肥料、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叶面肥料等。申报AA级绿色食品的茶园禁止使用其他化学合成肥料,申报A级绿色食品的茶园可以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肥必须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1∶1为宜,大约厩肥1000Kg加尿素20Kg。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采摘前30天进行,叶面肥料必须在采摘前20天喷施。

3.3 茶园的土壤营养管理 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土壤:要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生物活性和提高土壤肥力。茶园通过各项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温度)条件,促进茶树生长。如中耕除草作用,可疏松土壤,提高通透性;翻埋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熟化土壤,增厚活土层。

4 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

4.1 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茶树栽培中农业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选用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抗病虫良种。通过合理密植,减少病虫发生;采取中耕除草,使茶毛虫、茶尺蠖的蛹、茶籽象甲、茶象甲幼虫、蛹都暴露于地表而死亡,又能减少病虫的寄生场所。合理施肥,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使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的能力。合理分批多次采摘,可抑制茶蚜、小绿叶蝉的发生,也可消灭部分螨类害虫。在冬季清园,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杂草蒿秆清理出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减轻病虫危害。

4.2 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开发应用性诱剂

(1)以菌治虫:用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BT乳剂、8010、青虫菌6号)等防治茶毛虫、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用浏阳霉素防治茶树害螨。

(2)以菌治病:用各种抗菌素,如农用抗菌素——放线酮、多抗霉素、井岗霉素、制霉菌类、春雷霉素等,防治茶树病虫,取得了一定成效。

(3)性诱剂防治害虫:性诱剂是一种无毒,对天敌无杀伤力,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性外激素。据报道,目前已合成了几十种昆虫性诱剂,在茶叶生产上应用的有茶小卷叶蛾性诱剂以及茶毛虫和茶尺蠖性诱剂等。

(4)物理防治方法: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可用白炽灯或黑光灯进行诱杀,但灯光诱杀必须避开灯下益虫的高峰期。

4.3 加强茶园病虫监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1)加强病虫测报,适时开展防治。根据茶树长势好坏及采摘情况,划分类型,“查定”防治适期和对象园。应在病虫发生初期进行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加大功臣、功夫、扑虱灵、虫螨克等农药,做到适时用药和一药兼治。

(2)交替轮换复配用药。轮换使用的药剂品种应尽可能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尽可能地将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氮和抑制昆虫几丁质形成杀虫剂及生物制剂等不同杀虫机制的品类轮换使用。通过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是延缓抗药性的最有效途径,又是兼治病虫害,增强药效,减少农药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好办法。

(3)改进喷药技术,控制用药量。福州红旗茶场研究出国家专利产品——手持电动低容量喷雾器,与常规喷雾器相比,可节约药剂50%,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对天敌的杀伤力,可积极推广使用类似的先进植保器械。

(4)严格执行农残标准和安全间隔期。目前茶叶中最严重的农残是DDT,因此要严禁使用富含DDT成份的三氯杀螨醇,控制茶叶农残量,并需实施农药使用后的安全间隔期,让农药自然降解至一定水平后才能采茶,尤其是对药效较长的杀虫(螨)剂,如哒螨酮、扑虱灵、巴丹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