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白茶作假商人的三大心理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老白茶 老白茶和白茶 老白茶的价格

【www.cy316.com - 老白茶】

心理一:吃定了你只关注价格的想法

商家经常打着薄利多销、支持批发的旗号,包邮卖出一饼几十块、百元左右的陈年老茶,并大方的送你精美礼品。

展示图片也是像模像样,叙述的也令人向往,买回来后,却令人大失所望,但考虑到价格也只能勉强接受,毕竟退货来回邮费都要十几块。

有些人会每个价格都买,有些人则只会挑选低价,但是你却不知道,这些小钱积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费用,而且是一笔无价值的消费,你只看价格,但是却看不懂价格背后的“阴谋”。

心理二:抓住了你不具有分辨真假的能力

早些时候曾经听到过一句令人很寒心的话,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现在不是制白茶技术越来越成熟,而是做旧技术越来越成熟。

最普遍的做旧手段有:夏茶晒红后充老、高位洒水发酵、新老混杂、路边烂茶回收利用、秋针做银针饼、湿仓作假等等。

做旧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茶商为了降低成本获得高利润,还有买茶人本身无法辨别出其中真假。这两大原因也就导致市面上所谓的老白茶泛滥。

心理三:好在你只看包装和茶饼表面

很多人买茶,第一句话,你帮我挑个高档点的包装,里面茶叶要中看,我要拿去送人的。哇,这气魄!相信很多商家听到这句话都不陌生。

应该说这现象还不少,所以导致很多茶商会把茶饼表面做的干净整洁,让人第一眼一看,这茶有些年份啊,看着不错,包装又好,而忘了撬开看看茶饼里面是什么情况,这个在低价的饼茶中,可以最直观的看到。

Cy316.com延伸阅读

解读杭州老茶庄的旧账本(三)


茶庄辛金:谁的薪水比方大老板还高?

1933年2月12日,一个叫汪稼轩的人来到“方正大”,受聘于茶庄,为茶庄同人的孩子们教书。每月工资,大洋九元整。半个月后,即在2月27日,茶庄付予大洋二十元。

这应该是预支工资——这位先生初来乍到,恐怕需要开销的地方挺多。之后几个月,分别付二元至八元不等。汪老师总共在职16个月零10天,支付薪水147元。

“方正大”的用工制度还是很规范的,虽然规定,茶庄的员工都得有信誉的熟人保荐才能被聘用,谁人推荐、谁人担保都要记录在册;但只要成为茶庄的正式员工,薪水按约定的金额给付,一分都不会少。

他们还约定,初一至初十来茶庄报到上班,可领全月工资;初十至廿五日报到,都按半个月计算;过了廿五日再来报到的,这个月就没有薪水可领了。

这一条,明文写在“辛金”一册的扉页:“本号定章各友,三节进出,每逢进店以初十日为度,辛金全月,初十以后进店作半个月计辛。如望日后进店以廿五日为度,亦照半个月计算,过廿五日进店者无包。倘自辞至辞日为度,如辞、复者,端午至月半计算,中秋至月底计算,特此预定规则,勉后异议。此照!”

茶包装色彩心理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时代不同,色彩的含义也不同,色彩心理及其美学价值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时代的思想潮流,新的文化艺术流派的产生,现代的科学技术成果,甚至自然界某种异常现象和世界上重大的政治事件等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都可能对人们的色彩心理发生一定的作用。当一些色彩被赋予时代精神的象征意义,迎合了人们的思想、兴趣、爱好、愿望等心理时,这些具有特殊感染力的色彩将会流行开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像今天这样重视茶的精神功能设计:即充分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物质与审美文化需求心理,以艺术的手法,通过包装的材质、造型、图案、文字、色彩塑造商品的文化风格与品位,树立美观和独特的商品形象,准确迅速地传达商品信息,美化商品,吸引消费,提高商品的身价和附加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审美意识与审美标准不断提高,茶的包装设计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更加讲究色彩的美观,选择色彩搭配舒适合理的茶包装作为礼品相送,这是社会心理的一种时尚表现。现代社会,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空气,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破坏的公害。在现代科学研究上,生态学理论兴起,以此为背景,许多国家的色彩专家曾利用人们要求回归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社会心理,提出流行自然色调的理论。过去,一些设计师喜爱在茶包装设计中使用金粉、银粉,认为金色、银色是华贵的象征,可以提高茶包装的档次。现在,由于生态学的兴起,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社会心理日益强烈,类似金、银这些有毒的金属原料被禁止使用到茶包装中,茶的包装设计正朝着绿色设计的方向发展 。

六堡茶防坑指南老茶的作假把戏


买六堡茶容易吗?容易。茶叶批发市场里的各种专卖店,茶企的体验店、直营店,随便进去,你可以坐上一整天在试茶(只要你脸皮够厚);在网上,各种电商平台,生茶熟茶,新茶老茶应有尽有,任君选择。

买六堡茶难吗?难。品种这么多,不懂如何选择;市场上充斥各种乱状,时常见于新闻媒体,新茶做旧、虚报年份、茶青冒充、概念茶等等,让人难辨真伪。

一句话,买茶容易是在便捷的渠道上,买茶难是在知识积累和市场乱状上。

本期的六堡茶防坑知识,我们来说说比较常见的深坑——老茶。

六堡茶最大的魅力在于四个字——越陈越香,说的是品质优良的六堡茶,以恰当的存储方式,在合理的存储期限内,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提升,凭借独特的品饮价值和可观的收藏价值,一些六堡老茶引众多茶人趋之若鹜,并逐渐发展为一个细分市场,在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有市场就会有需求,只要你仔细留意,不管是线下门店还是线上的网店,都能见到很多不同年份的老六堡,价格从几十至数百元不等,除此之外,商家还附赠精心编纂的老茶专属故事,难免会有不知所以的消费者掉入这些不肖业者所挖下的坑里。

难道没有真正的老茶吗?有!但存世的量并不会太多,这一点只要多了解六堡茶的历史就能大概明白其中的缘由。

自古以来,六堡茶更多是以一种消暑祛湿的保健茶来供两广地区的劳苦大众饮用,直到晚清后期,随着下南洋华工的带动而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尤以马来西亚最为盛行,经香港中转出口的六堡茶此时也跟着深入港澳的茶楼酒肆,慢慢形成了以东南亚、香港为主的外销市场,六堡茶终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忌少年变成一个华茶精品,侨销茶因此而来。

随后,受复杂动荡的战争影响,六堡茶出口被断绝,产销一落千丈,许多茶庄被迫关闭,茶园荒芜。新中国成立后,六堡茶从传统的手工作坊转向工业化生产,中茶公司负责出口贸易,梧州茶厂负责生产加工,伴随着马来西亚锡矿业的再度兴起以及香港茶楼酒肆的兴旺,20世纪5、60年代再次造就了六堡茶的出口高潮。

然而这个时期虽出口需求巨大,但六堡茶园却因种种历史原因大部分遭砍伐,种上了其他农作物,据记载1989年六堡茶的产量只有区区14吨,而到了90年代仅有中茶公司和梧州茶厂两家企业生产,维持最基本的大宗生产和出口量,六堡茶几乎是湮没无闻。进入21世纪,在普洱老茶品饮之风的带动下,当年被封存的六堡老茶才重新开启,成为流动的茶品。近几年,随着市场的炒作,消耗掉了一部分老茶。

由此,我们大体就能够捋清六堡老茶主要的

茶包装的色彩心理


在茶包装设计中,色彩是影响视觉感受最活跃、最敏感的视觉要素之一。色彩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又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反应。茶包装设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对包装色彩的合理应用。它要求设计师具备丰富的色彩理论知识和对色彩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并且充分了解不同对象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掌握人们认识茶包装色彩和欣赏茶包装色彩的心理规律,赋予色彩更大的魅力。

茶包装色彩设计中,有的色彩给人华丽、气派的感受,有的色彩给人古朴、稳重的感受,有的色彩使人感到清新、秀美……不同的色彩搭配运用于不同的茶包装设计,产生的情绪和美感不尽相同。

绿色常常是茶包装设计的首选颜色,因为绿色本身是茶树的颜色,许多茶叶冲泡后也会呈现绿色。在绝大多数人们的生活经验中,绿色是茶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心理学家认为,绿色是一种决定性的基本颜色,是生存本能的颜色,它对人心理上的安静和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宁静的绿色为我们不安的生活创造了一个必要的平衡,它引领我们进入休息,帮助我们摆脱烦躁而进入渴望中的和谐境界。

如果说绿色会产生令人舒适的效果,那么棕色就是一种坚固、诚实、家常的颜色。它给人的心理反应是坚实稳重,近乎于平淡无聊,如母亲般严肃但是值得信赖。棕色就像是地面,是我们脚下结实而安全的土壤,它常常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和舒适的感受。

“中国名茶”两款不同色系的包装反应了以上两种色彩带给人的不同心理感受。浅绿色的设计款式给人安静、亲切的感受,仿佛拂面的春风沁人心脾。大面积的绿色起到了让人安静的作用,营造了舒适的宁静感,有利于人们精神的放松,使那些深居都市,渴求自然的消费者心理上得到一点点安慰。浅棕色的设计款式整体效果稳重、朴实。浅色的运用减弱了棕色本身给人平淡无聊的消极反应,它营造的是一种成熟稳重的感受,用近似平淡无奇的色彩传达丰富的内涵,表现平淡是真的生活真谛。这两款设计画面布局完全一样,仅仅通过色彩的差异就使消费者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反应,从而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不同的商品印象。色彩在这里成为消费者认知商品、形成商品印象的首要因素,色彩的魅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解读杭州老茶庄的旧账本(一)


几十册,纸页发黄,线装账簿,平平整整地叠起来,叠在章胜贤家的木楼梯上。随便翻开一本,十六开的宣纸上,一列列毛笔写就的行楷,字迹鲜明如初——

“四日,收狮字五十一两,计洋二十元四角”;

“六日,收旗枪四十八斤,计洋一百零九元……”

一行行,一页页,仿佛回到80年前的清明前后。山岚萦绕,雨意空蒙,穿长袍马褂的茶叶商人方冠三,正行走在龙井村泥泞的山路上,伙计肩上,是刚从当地茶农那儿收来的明前新茶。沉沉的箩担里的新茶,不消几日,就会寄到千里之外的北平去了。

75册账目记得清清爽爽

总共75册,都是“方正大茶庄”的旧账本。

方正大茶庄,民国时期杭州最大的三家茶号之一,开在羊坝头。另外两家,分别是“汪裕泰”和“翁隆盛”。

这些旧账本,从1929年记到1936年,正好是方正大茶庄的鼎盛时期。

十几年前,杭州的摄影爱好者、收藏家章胜贤,在旧书摊上偶得一册蓝麻布封面、上有笔墨工整书写的旧账本,封面有“民国十九年春月吉立、方正大号、客庄号总”等字样。

老章翻阅后认定,这是杭城老字号“方正大”的原物,这个“方正大”是老章二姐夫家的祖业。说起来也很巧,几经周折,老章数年之中又传奇般地先后搜罗到“方正大”的旧账本75册,以及广告、招贴、包装、信件、发票、老照片等实物史料几十件。

这些旧账本有十六种,包括“行号货源”、“货汇”、“辛金”、“福食”(茶号同人的膳食账)、“客庄信稿”、“合价”(对进货成本核实后,确定销售价格)、“花户”、“子茶花户”(进货的散户)、“银钱总登”(银行、钱庄往来的账目)、“客庄号总”(全国各地客户总名录)等等。每一册账本上,一笔笔账目记得清清爽爽。

这些原始账本,为研究当时杭州茶叶经营状况、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但耐人寻味的是,我们通过别的途径查找关于“方正大”的文字资料,却极少。因此,这批老账本就显得尤为珍贵。

翻阅这些看似枯燥的老账本时,“方正大”的印记在历史的毛玻璃之后,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