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叶底判断普洱茶的好坏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如何从外观判断白茶好坏 黑茶普洱茶 普洱茶红茶

【www.cy316.com - 如何从外观判断白茶好坏】

五个小招,教你从叶底识别普洱茶。

在茶叶店买茶叶,尤其是买普洱茶,老板一般会把自己的茶吹上天,什么古树、陈化,几个概念就把你糊弄了。这时候,你只需要淡定地对老板说一句:“给我看下叶底。”立马就能显得很专业,老板只会老老实实拿出好货任君挑选。

叶底是一个神奇的东西,简单粗暴又实用,我们可以通过看叶底来判别普洱茶的品质。那我们看普洱茶叶底的时候,到底是在看什么呢?

一、看叶面展开度

冲泡后茶叶逐次开展最后能完全舒展开,这样的茶叶就是制造技术良好、陈化期稳定、耐泡度好的茶。而冲泡后很快开展的茶叶,大都是粗老之茶菁,条索不紧结,一般不耐泡。

至于叶面不展开或冲泡多次仍只有小程度展开的茶叶,则是制造过程失败或陈期时间环境不好的,或者是被高温焙火,叶面茸毛会掉落,甚至入口后会感觉喉头有点燥。

二、叶形整碎度

叶底形状越整齐越好,碎叶多且细杂的都只能算次级品。但也有例外,比如像铁饼类茶品,可能是由于紧压过度而造成的细碎。

三、叶底弹性度

用手指捏叶底,以弹性强者为佳,表示陈化期间自然、茶菁幼嫩、制造得宜,未被湿热、熟化处理。如果叶脉突显、触感生硬、无弹性感,往往就是次品。

四、叶底颜色

普洱生茶品随陈化期时间增长,叶底颜色会由新鲜翠绿转橙红鲜艳,比较新的生茶叶底比较新鲜翠绿,随着空气中之水分来氧化发酵,进而转嫩软红亮。

而干仓的普洱生茶叶底呈栗色至深栗色,和台湾的东方美人茶叶底颜色很相似。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新鲜感。当然,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干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浓而暗。

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如果是发酵较重的,会有明显炭化,像被烈火烧烤过。有些较老的叶子,叶面破裂,叶脉一根根分离,有如将干叶子长期泡在水中那种碎烂的样子。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

五、嗅觉辨别香气

这个不用多说,请各位茶友记住,闻叶底时,始终都会有淡淡茶香,任何让你感觉不舒服的异味都是有问题的,一定要注意。学会了看叶底,等于说有了选茶法宝傍身,别再让那些以次充好的茶影响了品茶的心情。

精选阅读

如何从茶底判断茶料


看茶底判断茶料,不会完全准确无误,只是“尽可能的估计”。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错误,导致好料没能成为好茶。即使如此,研究茶底仍然是爱好普洱茶朋友值得了解的知识。

一、春料

春料的主要特征:

芽至初叶的距离很短,这是和秋茶、夏茶来比。

另外有四个辅助特征﹝辅助意谓非必然﹞:

1.叶接梗处明显变粗,有人称为马蹄。

2.梗较粗壮【叶厚梗粗与熟茶的关系】厚的叶及粗的梗里面的汁液富含光合作用的成果─淀粉,陈化后淀粉经过水解作用产生醣类,可以增加茶汤甜味,所以适当捻揉及裁切茶菁可以使释放更多含淀粉汁液。另外叶与梗的淀粉量多于芽,所以茶菁等级低作出来的熟茶更甜。

3.叶较丰厚

4.白毫密多【叶子为什么需要白毫】高山日光强烈白毫可以减少水气蒸发。

这四辅助特征就是经过一个冬天储存的养份释放的结果。

二、芽头

辅助特征是园地茶胖粗,大树茶反而精瘦。

三、秋料

芽至初叶的距离较长,叶的厚度比较单薄,但是也有马蹄。

四、夏料﹝雨水料﹞

除秋料就有的特征之外,梗长而无力,梗面会因水份过多又干燥失水呈现凹痕,有点像芹菜梗。

五、台地茶叶面

主要特征:就是叶面薄弱,如薄纸易折;泡汤之后无力恢复弹性,甚至多次冲泡也不能展开,叶子愈薄当然愈差。

有三个辅助特征:

1.主侧叶脉较平或不明显

2.叶缘有明显密齿

3.大型茶园地有时候是用剪刀采摘(剪刀采茶的结果是茶梗断面整齐如切,另外叶面大小无法成为判断特征,因为施肥也可以增大叶面。)

六、大树茶叶面

大树茶指有明确范围,定期采摘的古树茶园。

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的栅状组织比台地茶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造成。

低温时:高山上更低温,日晒时:高山上紫外线更强,括风时:高的树迎风更多。所以坚韧的叶质是大树茶适应环境之后生命力的表现。

即使压成茶饼,一旦泡汤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

另外四个辅助特征: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鱼骨架。因为叶子重,由侧叶脉再分出的细脉会比较较靠近叶缘。

2.叶缘齿较疏较小,但是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有时会出现虫咬孔,也是大树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较混乱的台地茶。

3.大树茶叶子颜色,二叶及三叶比台地茶深,近墨绿色。高山茶颜色为什么更深口感反而不涩向阳山坡日照充沛,可以有更多叶绿素和光合作用而产生更多茶氨酚及葡萄糖,可以使口感更加鲜爽不涩。

4.不大可能出现用剪刀采收,因为工人有时是爬上树采茶。

七、野生茶

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驯化的近缘野茶,而是指因为路途偏远,乏人管理,无法像大树茶一样定期采收的茶树。这样区别是市场上确实有别于易武大树和班章大树等定期采收的产品。除了大树茶的特征之外,野生茶主副叶脉高冗明显,看似洗衣板。叶颜色更加墨绿。叶面更加的油亮,高山茶叶子为什么更油亮减少因为日光照射引起的水气蒸发,反之,叶的背面就不需要油光。还有如果雾气重的茶区,例如南糯山也不需要防止水气蒸发的油光叶面。叶梗更加粗壮,叶缘齿更稀疏,或只有叶尖有或完全没有。有可能因为树形非常高大。较粗的叶与梗需要迎风生长。叶缘无齿有可能是因为海拔更高,树形高大,人迹罕至。不必再防动物刮蹭,昆虫咬食等情况。

八、拼配料

如果同一饼茶,出现不应该同时出现的特征时,就有可能是不同来源的茶叶拼配,出现二种不同的叶缘齿、叶脉可能是两种不同生长地。例如大树茶配台地茶。出现二种不同的梗面、梗长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

九、叶形

如果依照叶形来判断出自那一个山区是否可能?虽然说易武茶、布朗茶及临沧茶叶形各有区别,但是因为我们采茶时是在叶子尚未长成前就采下,从幼叶到成叶,有的是先长成小圆叶,再慢慢变尖;有的则是先变尖,再慢慢变宽。如此一来。判断的误差就会很大。所以如果同一饼茶叶底出现有叶尖稍圆与稍尖之别,不能认为是不同来源。

十、黄片

野生茶茶饼可能更容易见到出现几片黄片,正式名称是鱼叶,也称奶叶。气候转温暖茶树春芽冒出之后会有一片暂时辅育幼芽的叶片,称为鱼叶。在鱼叶之后才会再长出真正的初叶、二叶。初叶开始能够光合作用,鱼叶立即开始变黄,而且容易脱落。如果采收时,鱼叶还没有变黄,就会一起进入制茶压茶过程。出现鱼叶是头春料的特征之一,但是若是当年气候乾旱严重,鱼叶出现也会多一些。

十一、叶脉

一般来说台地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少,大树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多。所以数叶脉对数是有效的辨识方式。尤其大树茶叶脉明显,又都以全叶形压饼。举例说:台地茶的优良种勐海大叶种是10~12对左右!台地茶的主力云抗10及14则在6~9对的居多。再看大树茶易武的落水洞主侧脉10对。勐宋的曼松主侧脉7~8对。勐海的贺开主侧脉12~15对。勐海的曼糯主侧脉12~18对。勐海的巴达主侧脉11~13对。半坡老寨主侧脉13对。帕沙主侧脉11~13对。双江勐库主侧脉9~11对。班章主侧脉19~21对。﹝幸好想从茶底认出班章料好像还不太难﹞

十二、切碎

出现切碎的叶底通常来自高产量的大厂:大益、下关、澜沧古茶等。切碎茶叶有助于不同来源的茶菁拼配,同时也节约了毛茶的细碎料。强调纯料及少量制作的大树茶通常不会切碎。

叶底该如何读懂?从叶底了解茶叶的秘密


在茶叶店买茶,摸不清行情的时候,老板会吹得唾沫横飞,一不小心,你就被糊弄了。但是,如果你淡定的对老板说,给我看看叶底…..老板立马能给你跪,这就是,身份的象征。

要说喝出茶的好坏,什么粘稠、内质、高香、回甘,太玄乎了,一般的小白或者功力不深的没个经年累月真的不好掌握,那么叶底!非常直观简单粗暴又实用的评判标准,这就手把手教给你。

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说的就是茶渣,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

观叶底就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绝对是能真实反映茶叶的实际品质的好宝宝。这个学问其实也是好庞大一个体系,我们今天,先说普洱。

先说观叶底前你要做的,就是妥妥当当的把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当然了,要拌匀、铺开、揿平,这才能算是全面客观的做好了准备工作。

开始认真评鉴。

那我们看叶底究竟在看什么?

总的来说这几个方面:

一.叶面展开度

冲泡后茶叶逐次开展最后能完全舒展开,这样的茶叶就是制造技术良好、陈化期稳定,通常冲泡次数亦多。冲泡后很快开展的茶叶,大都是粗老之茶菁,条索不紧结,一般不耐泡。叶面不开展或冲泡多次仍只有小程度开展的茶叶,则是制造过程失败或陈期时间环境不好的。或者被高温焙火,叶面茸毛会掉落,甚至入口后会感觉喉头有点燥。

这个展开度就非常好

二.叶形整碎度

当然叶底形状越整齐越好,碎叶多且细杂的都只能算次级品。但!也有紧压过度的情况是算例外,如铁饼类茶品,则须视茶面而定,经冲泡后之叶底形状在整碎度这个指标上也只能做小参考。

这个就有点碎了

压过的熟茶叶底这样是正常的

三.茶身弹性

都晓得有弹性是个什么感觉吧!用手指捏叶底,以弹性强者为佳,表示陈化期间自然、茶菁幼嫩、制造得宜,未被湿热、熟化处理。叶脉突显,触感生硬,无弹性感,也统统是次级品。

一看就非常柔软有弹性哟

如何根据叶底辨别茶叶的好坏?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神技,根据茶叶底鉴别茶叶的品质如何。

选择茶叶,鉴别茶叶的好坏,看茶底判断茶料,不会完全准确无误,只是“尽可能的估计”。大多数的情况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数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看不见的制程或者是仓储错误,导致好料没能成为好茶。

即使如此,研究茶底仍然是爱好普洱茶朋友值得了解的知识。欢迎新旧茶友讨论!

一、春茶的主要特征:

至初叶的距离很短,这是和秋茶、夏茶来比。

另外有四个辅助特征﹝辅助意谓非必然﹞:

1.叶接梗处明显变粗,有人称为马蹄。

2.梗较粗壮﹝【叶厚梗粗与熟茶的关系】厚的叶及粗的梗里面的汁液富含光合作用的成果─淀粉,陈化后淀粉经过水解作用产生醣类,可以增加茶汤甜味,所以适当捻揉及裁切茶菁可以使释放更多含淀粉汁液。另外叶与梗的淀粉量多于芽,所以茶菁等级低作出来的熟茶更甜。﹞

3.叶较丰厚

4.白毫密多﹝【叶子为什么需要白毫】高山日光强烈白毫可以减少水气蒸发。﹞

根据叶底鉴别茶叶的好坏

这四辅助特征就是经过一个冬天储存的养份释放的结果。

二、芽头:辅助特征是园地茶胖粗,大树茶反而精瘦。

三、秋茶:芽至初叶的距离较长,叶的厚度比较单薄,但是也有马蹄。

四、夏茶﹝雨水料﹞:除秋茶就有的特征之外,梗长而无力,梗面会因水份过多又干燥失水呈现凹痕,有点像芹菜梗。

根据上面的特征,以后大家就可以在茶友面前一显身手了。

如何用叶底辨别易武茶的好坏?


叶底可以传达出一款易武茶的用料优劣、工艺是否得当、浸出物是否丰富、香气是否纯正、存放是否得当等诸多信息。如果想喝懂易武茶,那么得从学会审看叶底开始!

易武茶看叶底主要看嫩度,色泽匀度,叶质,匀度,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

嫩度好的叶底含芽(带毫)的量多,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

嫩度差的叶底没有芽毫,叶张较粗大,叶底硬、无弹性;

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赤、炭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泡不开)都属品质不好;

优质的色泽褐红、匀亮,花杂少,叶张完整,叶质柔软,不腐败,不硬化;质次的则色泽花杂、发乌欠亮,或叶质腐败,硬化。

叶底可以传达出易武茶的用料

优秀的古树头春,叶底通常肥厚,质感明显,叶脉粗犷,可说明一点就是茶树已有相当的树龄。

叶底可辨易武茶的品质

浸泡品饮过后的叶底,能反映出易武茶的真实品质。

1、靠嗅觉辨别具体香气;

2、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

3、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易武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易武茶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4、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的好;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黑、碳化、腐烂如泥,或叶张不开属于品质不好。

叶底能反映仓储

茶在淳化的过程中,非常讲究“临界点”,过于干燥,香气容易挥发,质感容易下降,而过于湿热,香气容易沉闷,回味容易丧失,所以,淳化环境对于陈茶来说,是异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仓储过于跌宕起伏的,会留下很多异杂气味,环境过于极端的,也会产生不可逆的后果,针对过于干燥和湿热的仓储的鉴别。

叶底的气味浓郁于茶汤的,通常存放环境过于沉寂,空气循环不好,叶底气味淡于茶汤的,说明存放环境过于流动;叶底的气味闻起来比茶汤中香气更显陈的,说明存放环境过湿,叶底气味比茶汤年轻的,说明存放环境过干。

如何判断普洱熟茶的好坏?


熟茶温和养胃,降脂解腻,口感稳定,是很多茶友喜爱的。那么我们就一起看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辨别熟茶?

从外观上来看,高品质的普洱茶一般金毫显露,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红、润泽。若是色泽发黑或较杂且有青张、枯暗的现象,说明工艺差或者保存不善,一般是不好的熟茶。在紧压熟茶中,以饼茶为例,主要看条索是否清晰匀整、不缺边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条索整齐紧结;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若表面有霉花,霉点的普洱熟茶为劣质品。

从汤色上来看,普洱熟茶的汤色要求红浓明亮,深红色为正常。黄、橙黄或深暗,混浊不清的汤色均为劣质茶品。如汤色橙黄或深暗一般是“发酵”工艺掌握不好,发酵不好或发酵过度造成的。

从香气上来看,普洱熟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陈香味和“渥堆味”。陈香是熟茶最基础的香气;“渥堆味”是由于普洱熟茶采用渥堆发酵的技术而产生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渥堆味”是可以降低甚至避免一些的,且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就会褪去。优质的普洱熟茶会有樟香、药香、枣香、陈香等,好的原料和工艺使得普洱熟茶产生的香味令人愉悦。

从茶汤滋味口感方面来看,优质的普洱熟茶,其茶汤滋味浓醇、滑口、润喉、甘醇;反之,质量差的普洱熟茶滋味平淡,滑度低,甚至会产生“涩麻”感在品饮时口腔明显感觉到不适。

熟茶经过发酵之后叶底颜色呈褐色或者褐红色,好的普洱熟茶叶底碎茶少,无杂物;质量差的普洱茶,叶底不完整甚至会混杂着一些杂物。普洱熟茶经过发酵后叶底完整度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破碎,因此以叶底分辨普洱熟茶品质优劣时主要是看叶底中是否有杂物。

以上辨别熟茶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适用,并不是绝对的。比如有些熟茶外形看上去非常一般,甚至很难看,但是喝起来确实会让人沉醉。所以,我们应该综合考量一款茶的好坏,而不是仅凭一点或几点就轻易下判断。

从外形判断茶叶品质的好坏


面对茶叶店里的形形色色的茶叶,无从下手,是很多刚开始喝茶或买茶的人都有过的体会。不了解茶叶,就算上网查资料,也不知道从哪里了解起,毕竟茶叶的品种太多了。下面我们就基本的参考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挑选茶叶。

茶叶选购主要看看外形。茶叶的外形虽有不同,但是还是有不少共同处的。首先,看茶叶的老嫩程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条索是光、扁、平、直)。不知道茶叶外形也没有关系,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

当然白毫是可以作假的,而且有可能是芽心制作的,那样的茶叶容易出现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的问题。所以看是需要看条索。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条索好,色泽不好,品质也不会好。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综上所述,好品质的茶应具备锋苗好,白毫显露;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的特点。

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呢?


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会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判断茶叶的品质。但茶汤往往也会暴露很多信息,那如何从茶汤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呢?从色、香、味、形判断,是辨别一款茶叶的好坏基本方法。

茶汤和品质的关系

之所以看茶汤就能判断茶叶的品质。是因为茶汤能反映出茶叶在原产地、制作工艺、储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原产地生态优良,茶树长势良好,制成的茶必然清澈明亮。

制作工艺精良,没有明显加工缺陷的茶,茶汤亮度好,不会发灰发暗。储运过程把控严格的茶,较少碎末,茶汤干净透明。由此可见,茶汤是辨别茶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茶汤来辨别茶叶品质呢?

观察茶汤的三要素

观察茶汤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澈度三个方面辨别品质。

1.色度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色。通常来说,绿茶是浅绿色,红茶是红色,白茶是杏黄,熟普是棕褐色等等,只要这个茶基本符合该茶类的基本特征,就没有问题。

2.亮度

是指茶汤颜色的亮与暗。但亮度往往容易跟颜色混淆,有的颜色看起来很亮眼,比如金黄,有的颜色看起来很暗,比如土黄。

在颜色中,除了色度,亮度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就如红茶,一些优质的红茶汤色十分艳丽,而低档红茶汤色却呈现暗褐,即使在阳光的照耀下却丝毫不觉得明亮。

3.清澈度

茶汤的清澈与否,肉眼就比较容易识别,但仍需注意的是判断的时候必须避免一些外界因素干扰,如茶毫、茶碎末等。

好茶的茶汤可以允许有一些茶碎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观察清澈见底。或使用玻璃公道杯,是清澈还是浑浊,从侧面看更为明显。

从茶汤角度判断,要注意两点:

1.趁热观察

茶叶泡后,放置过久,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导致茶汤变色和氧气结合,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茶色中茶汤之色应从茶叶刚泡好后的茶汤来辨别。

2.选用白瓷碗观察

使用白瓷茶具观察汤色更佳,透明的玻璃用于欣赏茶汤是好的,但是其特性会影响茶汤的真实呈现。

从茶叶外形如何判断茶叶的品质?茶叶怎么分好坏?


识别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其外形、色泽、味道来评价,一般来说,绿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或翠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是悦鼻的板栗香;乌龙茶外形一般是条形或颗粒状,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带有自然的花香。红茶有碎茶和条形茶之分,红碎茶外形是匀度好,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且鲜,条形红茶在外形上是紧结显毫,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且鲜。

①看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

②看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

③闻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

④尝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

干看评外形

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气;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

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

湿看识内质

湿看,就是开汤审评。开汤俗称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叶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后冲上滚沸适度的开水200毫升左右。开汤后,应先嗅香气,接着看汤色,先尝滋味,后评叶底。

如何辨别大树茶底叶特征?


大树茶想必有很多人都喝过。它的茶叶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的栅状组织比台地茶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造成。今天九个大家介绍一下大树茶的特征,教你如何辨别。

低温时:高山上更低温,日晒时:高山上紫外线更强,括风时:高的树迎风更多。所以坚韧的叶质是大树茶适应环境之后生命力的表现。

即使压成茶饼,一旦泡汤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

古树茶(大树茶)叶底特征辨别

另外四个辅助特征: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鱼骨架。因为叶子重,由侧叶脉再分出的细脉会比较较靠近叶缘。

2.叶缘齿较疏较小,但是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有时会出现虫咬孔,也是大树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较混乱的台地茶。

3.大树茶叶子颜色,二叶及三叶比台地茶深,近墨绿色。【高山茶颜色为什么更深口感反而不涩】向阳山坡日照充沛,可以有更多叶绿素和光合作用而产生更多茶氨酚及葡萄糖,可以使口感更加鲜爽不涩。

4.不大可能出现用剪刀采收,因为工人有时是爬上树采茶。

通过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经验相信大家以后肯定能够挑选出口感不错的大树茶。

叶底


细嫩芽头多,手按之如绵,叶色鲜艳明亮。在保健茶中,只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早春嫩芽叶,才达到此规格。匀齐大小、老嫩、色泽一致,叶张无碎断。采叶和制茶时期同为早春时期的保健茶才有此规格。肥厚芽头肥壮,叶质肥厚,6月以后的银杏叶茶有此特点。瘦薄芽头细短,叶张瘦小而薄,从苗木下部采摘的二茬侧芽有此特点茶健康。开张叶面展开,叶质柔软。摊放叶至粗老的单片叶张开。欠匀也叫不匀,原料老嫩、大小、色泽不一致,相差颇大。卷缩茶叶被开水冲泡后叶片不展开。破碎叶底破碎,叶面不完整。但是制保健茶前将原料切成长条,或在制保健茶过程中经过揉切的产品不再此例,评述本项要有说明。花朵叶底色泽不一致,也叫花青,即叶底中有呈现青绿、chinatea红绿或红黄等混杂颜色的叶底。杀青不透,不匀时即出现此种情况。粗老叶面积大,叶质硬,筋脉显露,以手按之有弹性或有触手感。焦斑叶面或叶缘有黑色或焦黄色的斑块,甚至夹杂有黑色焦叶。嫩绿浅绿色,明亮,叶至细嫩。黄绿绿中泛黄,亮度尚好。青绿深绿色,较暗,无光泽。暗张叶底夹杂暗红色或死红色叶片。红亮红而明亮,欠鲜艳。黄褐褐中带黄,无光泽。黄暗叶色枯黄而暗,叶质老。有些保健茶因炒制技术掌握不好,虽然是嫩叶,叶底仍是此种颜色。青绿墨绿色,如杜仲茶的茶底。乌暗似成熟栗字的颜色,但无光泽。整片叶子呈此颜色,称为乌张;有的具此颜色但是叶张不开展的,称乌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