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这事儿,只有中国人玩出了美!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喝茶对牙齿 只有杆的茶 喝茶的好处

喝茶对牙齿。

茶,从最初的一片自然之叶,被人制成茶饼,烹煮汤饮,从单纯的饮用,再到讲究颇多的品尝,中国人对于茶事的重视,使得茶的文化与茶的艺术,逐渐成为了中国所独有的,让世界惊艳的一门美学。

茶文化博大精深,雅趣频生。茶不仅养身,更可怡情。“茶”,这个字,在中国人的语境中,可以说是最美的。不仅“茶”字的由来深刻,连各类茶,都有着自己的美名,更有趣的是那一句句读来醉人的茶诗……这一切,都使得中国人的茶,总比别人多几分雅致和情调!

“茶”字之美

“茶”字出于《尔雅?释木》:“槚,苦荼也”。文中的“荼”即是“茶”,《说文解字》里,“茶”字是找不到的,能找到的是“荼”,许慎解释“荼”,也是解作苦荼。后来有人加上注释,这便成了后来的“茶”字。

茶叶,又名苦荼,《诗经·邶风》言:“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说的是,茶叶原本苦涩,但谁说茶中滋味尽是苦呢?它就像荠菜一样,刚入口有些苦涩,但回味是无比甘美!

品茶即品人生,这些看似平淡的句子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茶、以及人生的思考:人生之所以是苦的,是因为苦入心,人生之所以又充满了乐,是因为心主喜,苦有多种,知道了,才能入道,才有乐,不然就只能苦不堪言。

“茶”字演变成现在,我们更多地是把它拆成草、人、木三字,理解起来也极富哲理:茶与人密不可分,茶的价值在于人的参与,茶由人种、采、制、饮,因此,人在草木中,茶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

茶名之美

除了,“茶”这个字很美,古人在给各种茶取名时,也是费尽了心力,让人读着犹如读诗般,韵味十足,透着摄入心扉的香!

古人为茶取名的第一种,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便是以地名加茶树的植物学名称,从这类茶名,我们一眼可了解该茶的名种和产地:如西湖龙井、武夷肉桂、闽北水仙、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

第二类是地名加茶叶的形状特征:如六安瓜片、平水珠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这类茶,见名如见茶,既形象又贴切。

第三类是地名加上富有想像力的名称:如庐山云雾、敬亭绿雪、舒城兰花、恩施玉露、日铸雪芽、南京雨花、顾渚紫笋等,茶在古人眼中似乎不再是茶,而是一道道足以养眼的风景,醉人心脾!

最后一类则是有着美妙的传说或典故的名称:如碧螺春、文君嫩绿、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绿牡丹等。故事数不胜数,读来同样是逸趣横生!

茶诗之美

连好的茶名,都能引发茶人美好的联想,更别提,以茶入诗了。一首茶诗,写的是茶,悟的是情,茶诗是文人的思考与茶味完美融合,像元稹 《一字至七字茶诗》,更是文字、茶香、情感的最美体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一字至七字茶诗》唐·元稹 )

品茶字、赏茶名、读茶诗,无不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从茶与文字的交融之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茶道文化,而且可以看出我国古代茶人的艺术底蕴!

只有茶,是单调的,总感觉有那么一点遗憾,所以中国人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茶器、茶具,把喝茶这件小事儿,玩得风生水起。对于中国人来说,拥有一套精美的茶器、喜爱的茶具,是尤为重要的!有了茶器、茶具的衬托,茶事似乎也就成了一门艺术!

茶壶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茶壶因茶而生,茶、壶相伴,淡久生香。在轻盈升腾的壶水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堪收!

壶承

用于承载包容主泡茶器的容器,既称“壶承”,更多的是以承载茶壶。

茶碗

茶碗,顾名思义,喝茶的碗。拿起考究的茶碗,泡上一杯茶,伴着茶香。让疲惫的心,暂时放逐于空寂和淡泊之中。茶碗轮廓的美感,妙不可言的手感,以及视觉的空间纵深感,让小小的器皿,多了份情致。

茶杯

茶杯,自品茗伊始,自甘成为配角,然而,杯小却藏无尽之美,茶文化博大,从杯子就可见,茶杯与茶汤的交融、肌肤与杯沿的轻抚,更让品茗人在把玩杯器之时,别有一番兴味。数不尽、认不全的杯形,让人不禁感叹这窒息的茶文化之美!

杯托

杯托,又称“盏托”、“茶托子”,始于唐代。将盏碗置于杯托之上,既不烫手烫桌,也无需顾虑茶汤溢出湿成一片,方便妥当,十分雅致。WwW.cY316.cOM

茶盅

茶盅,又名公道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用茶盅将茶汤及时斟于茶海中,可均匀茶汤浓度,既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出汤时也不用紧张匆忙,使茶人添得半分从容不迫。

茶巾

茶巾,又称为“茶布”,用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有时再昂贵的茶叶,再精致的茶器也抵不过一块干净清爽的茶巾,因为一方茶巾,象征着主人,一颗真诚的待客之心。

茶桌

茶桌,仅供喝茶时用。一张茶桌 ,一方清净的天地,好的茶桌是淡泊优雅的山水墨画,是激越典丽的唐诗宋词,是天人和一的道家修行,是参禅顿悟的佛门要义……茶桌可大可小,桌边话尽天下事,别有一番情味儿!

茶,聚天地之气,凝万物之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茶情结、与生俱来的茶人气质,都被浸润在了一丝一缕的茶香之中,待人去欣赏,待人去回味!

小编推荐

西湖龙井为啥是扁的?听说这事儿跟朱元璋有关系!


茶叶的形状,有人统计说有33种之多,主要有扁平型、雀舌型、眉形、卷曲型、圆形、粉末型、饼型、砖型、坨型,等等等等。

一说扁平型,都会想到西湖龙井。茶叶被压成扁平,光滑挺直呈长椭圆形,宽度在5mm左右,长度20~28mm。大家都知道西湖龙井是扁平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这样的?和芽叶外形有关?还是和制作工艺有关?

小编先讲个传说,这里面还有乾隆爷的事。相传,乾隆下江南时,来到西湖龙井村,行至茶园附近喝茶,爱其绿色,顺手摘了几片嫩芽,夹在了随身带的书里。回宫以后,翻开书本,看到被压扁了的龙井茶叶,回味起龙井茶的清香味,于是下令进贡像这种扁平形状的茶叶。茶农拿到圣旨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后来灵机一动,在炒茶时将茶叶紧贴锅壁,边炒边压,加工成外形扁平光滑的龙井茶,以符合乾隆爷的要求。这种炒制方法于是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炒制龙井茶的独门手艺。

当然,这是个趣闻。龙井属绿茶,经过炒制杀青,共有“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十大手法,通过手法的不断变换,完好的保留茶叶的香气,最终形成这种扁平光滑、均匀翠绿的形状和香气馥郁、口感甘醇的品质。据说有人把龙井用乌龙茶的“揉捻”方法做过,结果出来的茶与现在的扁平状龙井口感差距很大。可见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加工工艺,这跟“大红袍”要“培火”,普洱要“窝堆发酵”一样的道理。

龙井为什么这么有名?

朱元璋

龙井茶最初出名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叶茶上供”,叶茶(龙井草茶),被作为了唯一贡茶。到了清代,正宗的龙井茶被称为“本山茶”。这个本山,就是杭州西湖畔著名的狮峰山。狮峰山上,有一凉亭,亭外有一口碧清的水井,井上1米处的山壁上,雕着一个青石的龙头,龙口留着清冽的泉水,倾泻入下面的井口里。这一景观,就是“龙井”二字的由来。

乾隆

狮峰山下的御茶园里,乾隆当年亲植了18棵茶树,程淯在《龙井访茶记》中说:“高皇帝南巡,啜其茗而甘之,上蒙天问,则王氏方园里18株,荷褒封焉。”拥有了乾隆亲植的“18棵御茶树”,龙井茶就直接坐上了茗茶之冠的宝座了。此后,官宦士绅之家,争相品饮龙井,使龙井茶身价大增。

那么,龙井茶这种扁平的外形是什么时侯又怎样形成的呢?

明初

从明代有关龙井茶炒制的述中可以知道,当时还未制成扁平形状。冯梦桢《快雪堂漫录》记载:“炒茶,锅令极净,茶要少、火要猛,以手拌炒,令软净取出,摊于匾中,略用手揉之。揉去焦梗,冷定复炒,极燥而止。”按照这样炒而揉的制法,茶叶外形是不能炒成扁平的。徐珂的《清稗类钞》所记,清高宗时入贡的明前龙井,“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可见,那时龙井茶的形状还是如芒针一般而不是扁平。

明末

到明末彭孙贻的《采茶歌》中云:“龙井新茶品价高,杯杯瓣瓣立周邅。不逢请客休轻试,辛苦担泉下虎跑。”从这“瓣瓣立周邅”猜测,茶叶的形状应该就是扁形。由此可知,明末清初,龙井茶已初现扁型。

那这形状又是源于哪呢?胡坪等在《龙井茶的历史》和《龙井茶的起源》中指出:“大方茶产于安徽歙县及浙江淳安、临安等地,都是一种扁形茶。原产歙县老竹岭半山中,传说因系大方和尚创制而得名。很可能龙井茶是在吸取大方和尚的炒制技术而发展起来的。”

满清

清雍正年间龙井茶已普遍为扁形,但那时龙井茶重色、香、味,对外形不甚讲究。即使狮峰龙井,也是芽叶岔开,被称为狮耳形、蝴蝶形。直到民国,商家相互竞争,才开始讲究外形的光直。文献关于龙井茶扁形的记载,首先见于徐珂写的《可言》:“各省所产之绿茶,罕有作深碧色者,惟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叶他处皆蜷曲而圆,惟杭之龙井扁且直。”

在现有史料中,明确记述炒制龙井茶成扁平外形的仅有晚清程淯的《龙井访茶记》,他在“焙制”一节中说:“炒者坐灶旁。以手入锅,徐徐拌之。每拌以手按叶,上至锅口,转掌承之,令松叶从五指间,纷纷下锅,复按而承以上。如是碾转,无瞬息仃。”以上炒制手法中的“每拌以手按叶”“复按而承以上”,这种不断地按,就是为了使龙井茶的外形变为扁平,这时已是晚清。

喝茶,是中国人的一种情调!


“苦”为中药五味(酸、甜、苦、辛、咸)之一,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阈值极低。

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常见食物如苦瓜、百合等,饮料如苦丁、菊花等,这些苦味的东西,人们的本能是排斥的。

茶根本的味道也属于苦味的。

因为茶多酚是茶叶的核心物质,尽管茶叶中含氨基酸等鲜甜味物质,但核心还属于苦味的。

这个苦味的饮品,如果说人们一开始就喜欢,纯粹是假话,懵懂的小孩,可以用一点茶水试一试,他绝对是拒绝的。

青少年为什么喜欢可口可乐而不喜欢茶,也是这个道理。

在茶没有成为饮茶习俗之前,人们本能是拒绝的,如边疆少数民族饮茶,会加奶、加糖烹煮,如西亚、北非饮茶会加薄荷、香料、糖等调饮,本质上是不能接受其苦。

那为什么中国人能忍受茶的苦味呢?

中医药里讲苦入心,能泻火、燥湿等,人们在食用苦味的食物和饮料时,可能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某种功效,实现清热解毒或者其他需求,尽管是苦的,但乐于接受,长期以后形成习惯。

中国人长期受道家影响,茶是作为道教的服食饵药逐步被更多人群接受:

从一开始的与其他药材配伍成为方剂,到唐代陆羽倡导在茶汤里只放上盐巴调味,直至宋代徽宗以后,茶才实现清饮。

这也说明直至此时,整个社会饮茶风俗才稳定下来,对于茶的苦味已经逐步普遍接受,真正成为一种嗜好品。

再到明代利用炒青大面积取代蒸青,茶的香味在一定程度上遮掩掉茶的苦味,使茶更易于平常人接受。另外现代制茶技术,绿茶的摊凉,乌龙茶的摇青等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都减少了茶的苦味,让人更易于接受。

综合来看,茶确实是苦的,但由于其某种功能性,人们愿意接受他;

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制茶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其苦味;

另外茶的氨基酸等物质,在苦味之后确实能化开,逐步回甘,给人味觉和精神的愉悦;

人们在利用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味觉依赖和习惯,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嗜好品,苦已经不是问题。

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有人喝茶


关于茶艺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的仪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盐添味,世称姜盐茶,诗人薛能《茶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黄。”

宋初流行点茶法,把茶叶碾成细末,冲出来的茶汤要色白如乳,《观林诗话》载,北宋苏轼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

苏轼有《和蒋夔寄茶》一诗:“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苏轼本人很注重茶的养生效果,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可解除烦腻。

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带去饮茶的习惯;中国人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明代起便开始流行泡茶。

关于茶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饮茶习惯在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

唐朝中叶,陆羽完成了全世界第一本有关茶叶的著作——《茶经》,从那以后,饮茶风气很快吹遍中国大江南北,上自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嗜茶。

十七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中国的茶输入欧洲,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在英国贵族社会中,“饮茶”已成为一种时尚风范。

在中国,“茶”因为人文、地理的不同,而有两种发音方式,在北方发音为CHA,在南方发音为TEE;这也是为什么由中国北方输入茶的国家,如土耳其的发音是HAY,俄国是CHAI,日本是CHA;而由中国南方经海线输入茶的国家,其发音则不相同,如西班的发音是TE,德国的是TEE,而英国则是TEA。

关于喝茶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一个常饮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有医学上的效用,对人体有益处,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天然的健康饮料。

茶饮的正式记载,要从《三国志》开始,才有较可靠的依据。此时茶饮仅流行于部分南方上流阶层间,一般社会对于茶饮抱持着存疑态度;而部分北方人尚不知茶为何物,嗜茶者多被视为“漏扈”、“厄”、“酪奴”等轻蔑的字眼。

在北朝,达官贵人宴饮中有时也陈设茶饮,但多抱持着「耻不复食」的心态,只有江表残民至北朝投顺者,一时改不了在南方的喜好,因此仍习惯茶饮。及至隋代南北统一,以迄大唐的太平盛世,渐渐南方的饮茶风尚,使嗜吃乳酪的胡人,也开始习惯茶饮。

因嗜茶人口日增,风气逐渐形成,久之茶便成为日常大众化的饮料。此即为由尝试至肯定的过渡时期。

当时出现几个承先启后的现象:

一、茶叶由最初的药用性质,至于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到了隋唐时代,茶已成为纯粹的饮料;

二、从原本要到人烟稀少的山区,到引进茶树于山坡地栽种,以茶谋利的茶农也逐渐有其重要的角色;

三、从原本不讲究焙制、烹点、水质等方法的“茗饮”(当时的陆羽被他人视为玩物丧志而讽为“茶博士”),到人们逐渐重视茶道,而真正拥有饮茶的知识。

中国人的敬茶礼仪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总之,敬茶是国人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体现自己的修养。

中国人的喝茶方式自古至今的演变


饮茶方式的转变

首先来说,古人喝茶的方式其实是经历过三大的阶段。

吃茶→煮茶→泡茶

古人最早饮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这是真“吃茶”。

之后开始用火煮羹饮,就象人们今天煮菜汤一样。

那时的人们只把茶作为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一直到唐代陆羽,才把茶的格调提升为一种独立的饮品,成为一门生活艺术。

时间表

一、神农时代:神农时代利用含嚼茶叶鲜叶,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二、西周、东周:开始把茶叶当菜食。

三、秦代: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四、汉代:茶开始商业化,茶叶的简单加工出现,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五、唐代:受经济、文化的影响,唐代饮茶文化盛行。

唐代陆羽的喝茶方式

煎茶+茶碗

中唐以前,人们在煮茶的时候,要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

这被陆羽深深嫌弃,“斯沟渠间弃水耳”——这简直是沟渠的废水。

所以,他在《茶经》中,只保留了盐来调味。

唐代这样的喝茶方法,就叫做“煎茶”:

先将饼茶碾末,置于锅中煎煮,而后再加盐调味,以去除苦味。煎好的茶用长匙舀至面前的小茶碗中饮用。

|碗“陆羽《茶经》记载: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

茶碗,品鉴茶水之用

以越州出产的最佳,鼎州、婺州、越州出产的也不错,寿州、洪州出产的则次之,北苑团茶是在唐宋间流行的饼茶基础上精加工成型的。

值得注意的是,唐宋时期,中国的茶叶主要是做成茶饼形状的,称为“团茶”。

那个时候可还没有什么绿茶、红茶、乌龙茶之类的茶类哦。

宋代的喝茶方式

点茶+建盏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积淀下来的成果,在宋代完成了升华。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宋代把“品香、斗茶、插花、挂画”,称为“四大雅事”。

把饮茶真正地变成了一种艺术潮流。

宋代的喝茶方式,称为“点茶”,步骤如下:

点茶的要点:

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工具搅动茶汤,使之产生饽沫,乃至咬盏挂杯,幻化出花草虫鱼之类现象。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击拂无力,茶不发力。

宋徽宗认为要注汤击拂七次,每一次需要使用的力度和方式都不一样,直至浓度适中、乳花汹涌则止。

点茶完毕,如果只是一个人欣赏,未免寂寞。

如果一下就喝下去了,未免浪费了之前那么多功夫。

于是,”斗茶“这项文人墨客乐此不疲的娱乐应运而出。

明代的喝茶方式

散茶+紫砂壶

明代开始,因为朱元璋废团改散,出现了大量的散茶。

于是,民间饮茶,开始以散茶为主。

如今我们熟悉的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都是因为废团改散,制茶工艺改良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改散。

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

因此,明代的茶壶是专用泡茶的。

这只有在散茶形成主要饮用方式下,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而紫砂的种种优势,使得紫砂壶在明代的茶器中大放异彩。

清代的喝茶方式

散茶+盖碗

清代的喝茶方式,也是在明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

清代不仅出现了如今我们喝到的大多数茶类,而且还有几位热爱喝茶的皇帝。

比如,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君不可一日无茶”。

清朝盖碗的流行,就与爱茶的乾隆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书画中就可窥见史实。

而且,爱茶的清帝经常将历史名茶画中的主角换成自己,投入其中。

盖碗泡茶,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

同时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也简化了很多,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

而且在品尝中可以欣赏茶的色、香、味、形,慢斟细啜时领略幽雅闲逸、洒脱自然的情趣。

至此可以说,我们如今的泡茶方式,已经是把茶的生活化、大众化和品饮艺术结合为一体了。

中国人的购茶攻略


中国人对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依赖和嗜好。在唐代甚至更早以前,当时的人们就在世界上首先把饮茶当成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说:“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到了今天,在大众心目中,饮茶除了养生,更成为一种文化,一种陶冶性情的休闲。

茶叶品类多样,每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初习品茗或收藏者有必要了解一番。

香茗的家族成员

中国茶可分为六大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它们分布在我国的四大茶区,即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

绿茶

以茶树的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制成,属不发酵茶。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有板栗香、花香等清香味。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代表茶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碧螺春等。

我国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唐代起我国便采用蒸汽杀青的方法制造团茶,到了宋代曾出现蒸青散茶。宋代后期,蒸青法传到日本,日本一直保留到现在。到了明代,我国又发明了炒青制法,此后便逐渐淘汰了蒸青法。

红茶

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属发酵茶。汤色以红色为主调,所以取名红茶。上等红茶的汤色红浓、透亮,用白瓷杯冲泡,杯壁上会出现金圈,味道醇和甘甜。

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代表茶有滇红、宜兴红茶等。

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 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鲜味,又有绿茶的清芬香,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乌龙茶的色香味也不一而全。种类很多,如冻顶乌龙,发酵程度低,味道接近绿茶;凤凰单丛则有浓郁的兰花、栀子花的香气。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乌龙茶的代表茶,有文山包种茶、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茶、武夷大红袍等。

白茶

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关键在于萎凋。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爽,冲泡时有浓郁的清香和淡淡的甜味,汤色淡黄。

白茶有很好的清热消炎作用,俗语说“三年是茶,七年是宝”。近年流行于欧洲,星巴克最近推出茶系列,首推的白牡丹就是白茶的一种。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省建阳、福鼎、政和、松溪等县,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等。

黄茶

属发酵茶,是我国特产。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人们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

上等黄茶如君山银针,沏泡时茶叶会三起三落,汤色金黄,滋味淡中带甜,香气不明显。黄茶按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代表茶有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黑茶

这是一种生产历史十分悠久的特有茶类,最早始于明代,历史悠久,销量很大,是我国边疆藏族、蒙古族和维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黑茶在加工过程中鲜叶经渥堆发酵变黑,故称黑茶。

黑茶既可直接冲泡饮用,也可以压制成紧压茶,如各种砖茶。砖茶适合制作奶茶,将熬制好的砖茶加入热牛奶,颜色棕红,不用加糖就有天然甜味。黑茶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因主要销往边疆地区,故以黑茶制成的紧压茶又称边销茶,代表茶有湖南紧压茶等。

再加工茶

六大茶类之外,茶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即再加工茶。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基本茶类的原料经再加工而成的产品称为再加工茶,它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和药用保健茶等,分别具有不同的品味和功效。代表茶,花茶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紧压茶有沱茶和六堡茶。

茶叶的真伪辨别

相信不少茶人初涉茗界都曾踩到“地雷”,买到了假茶或是以次充好的劣质茶。其实,只要掌握一些辨别的方法,挑中好茶并没多难。

简单来说,要判断新茶与陈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辨别。

1、看色泽

新茶外观干硬疏松,色泽新鲜。陈旧的茶叶则紧缩暗软。在选购茶叶时,外观颜色应以纯而泽为好,杂而暗为次。茶叶的汤色以明亮清晰为优,暗而深为劣。

2、辨香气

大多数茶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香气程度会减弱,香型也会由清香馥郁变为低闷混浊。不过,对于乌龙茶和黑茶来说,若保存得当,反而时间越久越显香气馥郁。

3、品滋味

除乌龙茶和黑茶外,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茶叶的伪劣,除了有因存放过久而造成的质劣,也有不法商贩采用非茶类的枝叶加工或掺杂在真茶里。鉴别时,可先用双手捧起一把干茶闻其气味。有茶叶固有清香的当为真茶,带青腥气或其他异味的则为假茶。用火灼烤后,真茶与假茶的气味更易识别。

此外,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将其摊开细加观察,色泽纯正、统一的是真茶,颜色杂乱不协调或不正宗的,就应当怀疑其是假茶了。

如果通过颜色和香气仍然无法辨别,那么建议冲泡后观察叶底。虽然茶树叶片的大小、色泽、厚度各不相同,并因品种、季节、树龄、产地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不同而有差异,但某些形态特征却为各种茶叶所共有,而为其他植物所不备:

茶树叶片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并向两侧发出7 ~ 10 对侧脉。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脉系统。

茶树叶片背面的茸毛,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除主脉上的茸毛外,大多基部短,弯曲度大,通常呈45°~ 90°角弯曲。茶树叶片在茎上的分布呈螺旋状互生,而其他植物叶片在茎上的分布,通常是对生或几片叶呈簇状生长。

茶树叶片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而其他植物叶片多数叶缘四周布满锯齿或者无锯齿。

茶和中国人的生活


既然我国是最早开始利用茶的国家,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我国有这样一句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载了茶对普通老百姓的重要性:“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

中国人不论是饭后、休息或者招待客人,茶是不可缺少的。客来敬茶已经成为我国标准的待客基本礼仪,否则就会被视为对客人的不敬。在许多的重大仪式上,茶亦是必不可少的。在结婚大喜的日子里,新娘子一定要给介绍人、男女双方的长辈和亲友们递烟、敬茶。

在西方国家,人们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往往互赠名片,问候你好。而中国人的风俗却不然,不论彼此是否认识,先奉上一杯茶(当然,这是在普通老百姓家里,如果是在公共的社交场合中,寒暄几句后必定是邀请对方去茶楼或茶园一坐),这种习俗在南方表现得更为突出,特别是广东人,当地开设许多茶楼,朋友们一见面便互相问候:“饮茶么?”南方人习惯上茶楼憩坐,不只是为了喝茶而是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

中国茶叶种类之多,在世界上可说首屈一指;而中国茶馆之多,恐怕也无别国能及。在茶馆中与好友叙旧谈心,沏上一壶好茶,一边喝,一边聊天,茶水喝到只剩半壶,再继上开水,其乐融融。

中国人的好茶是有一定根源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饮食大国,对吃的讲究可以说是独步天下。中国人饮茶喜欢“清饮”,因为喝茶可去油腻,尤其是吃炖肉以后,喝杯浓茶还可以帮助消化,去口臭,特别是“铁观音”茶具有较强的助消化能力。所以,当以美酒肴款待客人时,再敬上一杯好茶,更可博得客人的欢心。

中国人品茶文化


[摘要说明]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人饮茶的几次演变!


现在人饮茶很多都习惯了功夫茶,而您是否知道,其中中国人饮茶的习惯是经过了好几次演变的,下面小编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第一个阶段:煎饮法

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当他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叶的色、香、味,所以还不能算饮茶。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兴奋精神、能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里,茶是药。当时茶叶产量少,也常作为祭祀用品。

第二个阶段:羹饮法

从先秦至两汉,茶从药物转变为饮料。当时的饮用方法,正象郭璞在《尔雅》注中所说的那样:茶“可煮作羹饮”;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作料,煮做粥状。至唐代,还多用这种饮用方法。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饮茶的习惯,故他们至今仍习惯于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个阶段:研碎冲饮法

此法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山现了,唐代开始流行,盛于宋。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迹,捣未,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里说得很明确,当时采下的茶叶,要先制饼,饮时再捣未、冲沸水。这同今天饮砖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应该说是冲饮法的“祖宗”。但这时以汤冲制的茶,仍要加“愈、姜、桔子”之类拌和,可以看出从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唐代中叶以前,陆羽己明确反对在茶中加其它香调料,强调品茶应品茶的本味。说明当时的饮茶方法也正处在变革之中。纯用茶叶冲泡,被唐人称为“清茗”。饮过清茗,再咀嚼茶叶,细品其味,能获得极大的享受。宋人以饮冲泡(淹茶)的清茗为主,羹饮法除边远地之外,己很少见到。第四个阶段:泡饮法

第四个阶段:全叶冲泡法。

此法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以来。唐代发明蒸青制茶法,专采春天的嫩芽,经过蒸焙之后,制成散茶,饮用时用全叶冲泡。这是茶在饮用上又一进步。散茶品质极佳,饮之宜人,引起饮者的极大兴趣。为了辨别茶质的优劣,当时已形成了审评茶叶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冲饮法和全叶冲泡法并存。至明代,制茶方法以制散茶为主,饮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叶冲泡为主。这同今天大多数人的饮茶方法是一样的。

中国人开始喝茶、制茶是什么时候?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神农·食经》之中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陆羽据此得出“茶之饮,发乎神农”的结论。据说在上古时期,神农为治病救人而日行于深山,遍尝百草,其中不乏毒性强烈的植物。有一天他吃到毒草,浑身乏力,不能行动,偶然闻到身边茶树上散发的清香,取了几片茶叶放入口中,竟然就奇迹般地解了毒。鉴于古人对茶叶的热爱,很难说这个故事不是后人的附会。尽管如此,陆羽的《茶经》还是煞有介事地记载了它:“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如此看来,茶的功效近乎灵丹妙药,也难怪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热爱了。

《诗经》之“荼”

唐朝以前,中国是没有“茶”字的。那时候的茶被人写作“荼”,或者“槚”、“设”、“茗”、“荈”。《诗经》之中常见的“荼”字,据说最早是用来指代苦菜的,后来又衍生为苦菜上的白色绒毛。成书于西汉的《尔雅》在解释槚字的时候说:“槚,苦荼。”这便是以菜代茶了。大概因为茶和苦菜同样味苦,“荼”字就有了这样一个引申义。

“烹茶尽具,武阳买茶”

出自西汉辞赋大家王褒的《僮约》,这是关于饮茶习俗最早的文字记录。烹茶,是说当时的人已经学会烹煮茶叶作为饮料,而“卖茶”则说明茶叶已经作为商品流通。此外,长沙西汉马王堆墓葬中也曾出土关于饮茶的竹简记载。所以今天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饮茶之风是从西汉开始的。

贫富之分,南北之隔

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的流行是有阶层和地域之分的。当时茶叶产量少,只有王公贵族、官僚和世家子弟能够喝到,普通百姓是无缘得见的。茶树多生长于山区丘陵地带,且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因此南方产茶而北方罕见。南朝时,老庄的隐逸、淡泊和静观之思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茶叶清淡苦涩的口感恰好符合时人以清雅恬淡为美的审美趣味,于是便在文人墨客,官僚士大夫中间流行起来。

而北朝以少数民族居多,仍未完全摆脱游牧民族的习俗,虽不至于茹毛饮血,却也是北方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性子,茶叶苦涩清淡的口感不合他们的胃口。于是,那时便出现了南方人嗜茶,北方人目之为怪的奇妙现象。

茶民的圣书——《茶经》

有唐一代,饮茶之风蔚为壮观。继陆羽的《茶经》之后,《茶述》、《茶酒论》、《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书相继问世,《封氏闻见记》中辟有专章《饮茶篇》,《四时纂要》中有关于茶树种植和栽培技术的记载。除此之外,唐人大量写作茶诗,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元稹著有《一字至七字茶诗》,说明茶叶已融入唐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唐代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官家贵族,寻常百姓也开始把饮茶当做一种日常习惯,茶叶成了和柴米油盐一样的生活必需品。

《茶经》还对当时各大产地出产的茶叶品级做了划分和评价:“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足见唐人对饮茶的热爱和讲究。

“一朝团焙成,价与黄金逞”

说的是宋代官家茶园献给皇帝的贡茶。贡茶来自于芽茶中最珍贵的“白叶茶”,每年惊蛰前后,于日出之前、露水未消之际,取茶株最上面的一两片嫩芽,经过复杂的工序制成茶饼,再在上面涂抹珍贵的膏油,最后精心装潢一番,进贡给皇帝品尝。贡茶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拥有十分动听的名字,比如“龙团”、“胜雪”无不使人联想起茶汤青白的色泽和醉人的香气。但是,由于从种植、采摘到烘制的过程过于复杂精细,耗时长久,所需人力物力极大,贡茶的价格也一路飙升至让人乍舌的高度。除了帝王本人和极少的一部分士大夫,他人再难品尝此种人间美味。

宋代文人中还出现了专业的品茶社团,宋太祖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有宋一代,饮茶吃茶之风已然及鼎盛,喝茶的习俗已就此成为中国人的传统。

为什么要喝茶?

茶叶能止渴生津,利尿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而且具有药效。饮茶可安定心神、陶冶情操,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除此之外,茶叶物美价廉,普通百姓和农民也喝得起,消费基础十分广泛。

至于少数民族为什么也热爱饮茶,自古以来的传统看法是,边民喜食牛羊肉和奶制品,而饮茶有助于消食解热,是他们饮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了茶叶,茹毛饮血的蛮夷之族就会生病折寿。于是,为了统御少数民族、维持边疆的太平,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茶叶供给,控制了茶叶,也就控制了少数族政权的命脉。对于历代帝王和士大夫来说,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大概只有饮茶人自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