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及故事传说

发布时间 : 2019-11-27
黑茶的传说 乌龙茶的传说 黑茶的历史

黑茶的传说。

下面是茶经网绿茶栏目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及故事传说”的内容,让大家了解更多绿茶相关的知识,希望丰富的“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及故事传说”内容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宝洪茶性寒,贮藏12年后的陈宝洪茶有清火解热的药理功能,颇受消费者的喜爱。宝洪茶1980年被评为云南省名茶。宝洪茶的历史久远,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及故事传说。

宝洪茶简介

宝洪茶茶树多分布在宝洪寺四周的宝洪山上,这里海拔高约1000多米,林木交荫,云雾重,日照短,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腐殖质和矿物质含量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壤有利茶树的生长,有利芽叶有效成份的形成和积累,为形成香味特异的宝洪茶奠定了物质基础。竹山茶园高达1900米,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漫射光占优势,茶树对光的利用率相对增加,提高了茶叶里的有效物质。加之,茶树经宜良农民精心选育,形成了该茶萌发力强,芽叶肥壮,白毫丰满,成茶香气高销路持久的特点。据历史考证,宝洪茶早在唐朝宜良宝洪寺时(当时称相国寺,明朝改建时称宝洪寺)由于开山和尚从省外来传教,引来的小叶型茶种,当时佛教在中国和亚洲盛行,据传开山和尚从系福建人氏,茶种来源于闽,种植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

宝洪茶的历史渊源

宝洪茶的历史,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武夷茶罢贡后,到咸丰年间(1851-1861)贡茶制度终结。历经两个朝代几十位皇帝。是历史上十余处贡茶中最长的。“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可见宝洪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宝洪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陈霆其著《雨山默谈·卷九》(1539)称:“宝洪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明代大学者李东阳、箫显、李士实三名士玉堂联句《咏宝洪茶》:“七碗清风自里边,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时一酌中霖水?重试君漠小风团!”其外,明代名著《金瓶梅》、清代名著《红楼梦》均有宝洪茶记述。

宝洪茶的故事传说

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wWW.CY316.Com

传说一

1905年前后,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枝,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消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

传说二

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宝洪茶的价值功效

1、主要成分

宝洪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19.1%、氨基酸4.7%、茶多酚25.04%、咖啡碱4.75%、维生素0.82%。

2、保健功能

宝洪茶性寒,贮藏1~2年后的陈宝洪茶有清火解热明目、清热、治头痛、治感冒、去毒疮、消除紧张等的药理功能。

cY316.com延伸阅读

关于宝洪茶的历史渊源


宝洪茶的历史记载,明清年间最为昌盛。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宝洪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陈霆其著《雨山默谈.卷九》(1539)称:“宝洪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明代大学者李东阳、箫显、李士实三名士玉堂联句《咏宝洪茶》:“七碗清风自里边,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时一酌中霖水?重试君漠小风团!”在世面广为流传。其外,明代名著《金瓶梅》、清代名著《红楼梦》均有宝洪茶记述。

宝洪茶的历史,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武夷茶罢贡后,到咸丰年间(1851-1861)贡茶制度终结。历经两个朝代几十位皇帝。是历史上十余处贡茶中最长的。“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可见宝洪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

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一是说,1905年前后,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枝,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消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

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蜚声遐迩,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宝洪茶是什么茶?有什么历史渊源?


宝洪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原产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城西北5公里外的宝洪寺,是云南唯一的小叶种茶。据《中国茶经》的记载,宝洪茶由唐代由宝洪寺开山和尚引种,明清年间最为昌盛,已传承千年。宝洪茶外形扁直平滑,形似杉松叶,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高锐,味浓鲜爽,汤色黄绿清澈,叶底肥嫩成朵。

宝洪茶炒制方法主要工艺分杀青、摊凉回潮、煇锅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掳、抓、扣、揿、压、推、磨八种。

历史发展

宝洪茶的历史,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武夷茶罢贡后,到咸丰年间(1851-1861)贡茶制度终结。历经两个朝代几十位皇帝。是历史上十余处贡茶中最长的。“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可见宝洪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宝洪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陈霆其著《雨山默谈·卷九》(1539)称:“宝洪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明代大学者李东阳、箫显、李士实三名士玉堂联句《咏宝洪茶》:“七碗清风自里边,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时一酌中霖水?重试君漠小风团!”其外,明代名著《金瓶梅》、清代名著《红楼梦》均有宝洪茶记述。[3]

坊间传说

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

传说一

1905年前后,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枝,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消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

传说二

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宝洪茶是什么茶?有什么历史渊源?_绿茶


宝洪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原产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城西北5公里外的宝洪寺,是云南唯一的小叶种茶。据《中国茶经》的记载,宝洪茶由唐代由宝洪寺开山和尚引种,明清年间最为昌盛,已传承千年。宝洪茶外形扁直平滑,形似杉松叶,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高锐,味浓鲜爽,汤色黄绿清澈,叶底肥嫩成朵。

宝洪茶炒制方法主要工艺分杀青、摊凉回潮、煇锅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掳、抓、扣、揿、压、推、磨八种。

历史发展

宝洪茶的历史,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武夷茶罢贡后,到咸丰年间(1851-1861)贡茶制度终结。历经两个朝代几十位皇帝。是历史上十余处贡茶中最长的。“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可见宝洪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宝洪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陈霆其著《雨山默谈·卷九》(1539)称:“宝洪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明代大学者李东阳、箫显、李士实三名士玉堂联句《咏宝洪茶》:“七碗清风自里边,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时一酌中霖水?重试君漠小风团!”其外,明代名著《金瓶梅》、清代名著《红楼梦》均有宝洪茶记述。[3]

坊间传说

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

传说一

1905年前后,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枝,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消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

传说二

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宝洪茶的历史传说


宝洪茶的历宝洪茶史,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武夷茶罢贡后,到咸丰年间(1851-1861)贡茶制度终结。历经两个朝代几十位皇帝。是历史上十余处贡茶中最长的。“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可见宝洪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3]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宝洪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陈霆其著《雨山默谈·卷九》(1539)称:“宝洪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明代大学者李东阳、箫显、李士实三名士玉堂联句《咏宝洪茶》:“七碗清风自里边,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时一酌中霖水?重试君漠小风团!”其外,明代名著《金瓶梅》、清代名著《红楼梦》均有宝洪茶记述。

坊间传说

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

传说一

1905年前后,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枝,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消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3]

传说二

宝洪茶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宝洪茶历史记载?历史传说?


历史记载

宝洪茶的历史,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武夷茶罢贡后,到咸丰年间(1851-1861)贡茶制度终结。历经两个朝代几十位皇帝。是历史上十余处贡茶中最长的。“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可见宝洪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宝洪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陈霆其著《雨山默谈·卷九》(1539)称:“宝洪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明代大学者李东阳、箫显、李士实三名士玉堂联句《咏宝洪茶》:“七碗清风自里边,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时一酌中霖水?重试君漠小风团!”其外,明代名著《金瓶梅》、清代名著《红楼梦》均有宝洪茶记述。

坊间传说

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

传说一

1905年前后,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枝,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消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

传说二

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碧螺春的历史及故事传说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历史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碧螺春的传说故事

关于碧螺春,除了历史典故,还有一段有点悲伤的传说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叫碧螺,她就住在西洞庭山上。东洞庭山则住着一个名叫阿祥的小伙子,与西洞庭山隔水相望。阿祥每次打鱼都会经过西洞庭山,听到碧螺姑娘动听的歌声,看见她在湖边结网,不知不觉爱上了她。

可是太湖中却出现了一条恶龙,不仅要求太湖人们为它烧香,还要每年送一对童男童女给它,并且还指定要碧螺姑娘做她的妻子。否则,它会刮恶风下大雨,让太湖房子催倒、渔船被掀翻。勇敢的阿祥与恶龙搏斗,最终他把恶龙杀死了,可是自己却因流血过多而昏迷过去。

乡亲们把阿祥抬回来了,碧螺姑娘出于对阿祥的感激,亲自照料他。可是阿祥的身体还是一天天恶化下去,碧螺就到处寻找草药。有一天,她发现了一棵长得特别好的小茶树,并看见茶树周围有许多暗红色的血迹,她知道那是阿祥的血滋润了这棵茶树。她开始细心照料这棵茶树,还用嘴含一遍芽苞以免它冻坏。当茶树长出了嫩叶,她采下几片嫩芽泡在开水里给阿祥喝。水米不进的阿祥闻到醇正而清爽的茶香,顿时精神一振,喝了下去,恢复了一点元气,能伸腿伸手了。碧螺姑娘高兴极了,她把茶树上的茶叶全部采了下来,用一张薄纸裹住,放在胸前,用身体的热气暖干这些茶叶,然后用手轻轻搓揉,泡茶给阿祥喝。当阿祥把这些茶喝了之后,恢复了健康。

可是这个故事是悲伤的,阿祥虽然好了,碧螺姑娘一天天憔悴下去了。原来,她的元气全凝聚在嫩叶上了。当嫩叶被阿祥喝完,她的元气已经无法恢复了。当姑娘死后,悲痛欲绝的阿祥把她葬在了洞庭山,人们把这种名贵的茶叶取名为“碧螺春”,以此纪念碧螺姑娘。

碧螺春不仅外形特别,卷曲像螺,鲜爽生津,还有着历史典故和动人的传说故事,意味深长。

宝洪茶的历史


宝洪茶的历史

宝洪茶的历史,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武夷茶罢贡后,到咸丰年间(1851-1861)贡茶制度终结。历经两个朝代几十位皇帝。是历史上十余处贡茶中最长的。"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可见宝洪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宝洪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陈霆其著《雨山默谈·卷九》(1539)称:"宝洪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明代大学者李东阳、箫显、李士实三名士玉堂联句《咏宝洪茶》:"七碗清风自里边,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时一酌中霖水?重试君漠小风团!"其外,明代名著《金瓶梅》、清代名著《红楼梦》均有宝洪茶记述。

坊间传说

宝洪茶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

传说一

1905年前后,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枝,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消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蜂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

传说二

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佳,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惠明茶的历史渊源及产地环境


历史渊源

《景宁畲族自治县志》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景宁已种植茶树。咸通二年(861年),惠明和尚建寺于南泉山(今鹤溪镇惠明寺村,寺因僧名,村以寺名),惠明长老和畲民在寺周围辟地种茶。

《景宁县志》载,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茶随处有之,以产惠明寺潦头者为佳”,可见当时景宁种茶之普遍,茶业发展之盛。该处所产的茶叶品质好,因僧而得名,称“惠明茶”。

据《处州府志》记载,惠明茶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就成为贡品,年贡芽茶两斤。“人京马上争矜贵,黄封红裹呈枫宸”,可见,人京进贡场面非凡。

产地环境

景宁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构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由于滩坑水电站的建造,形成了“千峡湖”的水库环境,形成了环千峡湖旅游景光。境内山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林木葱郁、空气清新,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景宁县的茶区大多分布在海拔300~700米的中高山地带,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

惠明茶产区景宁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产区属酸性砂质黄壤土和香灰土,pH值4.5~5.5,全土层在100厘米以上,有机质达2%~4%。位于敕木山东北半山腰(海拔在600米左右)的惠明寺村一带,冬暖夏凉、云雾蒸腾、雨水充沛、绿树婆婆,年平均气温15.2℃(最高月平均气温25.3℃,最低月平均气温4.7℃),年降雨量1829毫米,加之云雾密林形成的漫射光,极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尤其有利于茶叶含氮物质、氨基酸、儿茶素、芳香物质的积累,并使得细胞糖类不易缩合形成纤维素而老化,因而提高了鲜叶的持嫩性与品质。

松萝茶的产地介绍及历史渊源


产地环境

松萝茶产于松萝山。松萝山位于休宁城北约9公里,与琅源山、五陵山相望,最高峰海拔882米,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700米之间,山势险峻,崖悬壁峭,松萝交映,连绵数里,风景秀丽,“松萝雪齐”为休宁海阳八景之一。山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为杂有风化成片状碎石的乌沙土,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

历史渊源

松萝茶的采制技术,早在400多年前的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3年)就创制出闻名遐尔的历史名茶松萝茶。就达到精湛的程度,并扩展到浙、赣、闽、鄂等省。明代闻龙《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

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从理论上与实践上,与现今的炒青绿茶制法无异。现今屯绿炒制技术,就是在此规范的基础上,而发展完善的。松萝茶于谷雨前后开园采摘,要求采一芽二、三叶,鲜叶采回后要经过验收,不能夹带鱼叶、老片、梗等,并做到现采现制。松萝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

明代已盛名远播。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载:“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明代沈周《书芥茶别论后》中有“新安之松萝”的记载。新安和歙州都为当时的郡名,后世因以新安作为歙州、徽州所辖地的别称。明代徐渭《刻徐文长先生秘集》中,将松萝茶列为当时三十种名茶之一。

明代冯时可《茶录》记述:“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明代饮松萝茶已成时尚,其香味比虎丘茶、天池茶好,在市场上竞争力强,价格看涨,同时也出现了不是松萝山所产的假松萝茶。

《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隆庆间,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妙,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可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清代乾隆间《婺源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茶,常品为多。其云松萝茶者称佳品。……松萝山在休邑,借名耳”。婺源绿茶久享盛名,也借用松萝茶名,称婺源松萝。

信阳毛尖的历史发展及故事传说


中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信阳种茶历史悠久,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信阳毛尖的历史发展及故事传说。

信阳毛尖的历史发展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提升,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末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邑人甘以敬与王子漠、彭清阁等人商量种茶,招股集资,在震雷山成立“元贞茶社”,在历史上的老茶区震雷山北麓垦荒30余亩,种茶树3万多窝,这是近代信阳历史上的第一个茶社。

1910年甘以敬又邀陈玉轩、王选青、陈相延等人在骆驼店商讨办茶社事宜,在车云山组建“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著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1911年,甘以敬又在柳林甘家冲小孙家冲集股,建立“裕申茶社”。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1913年,宏济茶社试采,因种植的茶树是从杭州龙井购回的茶籽所生,所以茶社为制出的茶起名为“车云龙井”。“车云龙井”成为信阳茶叶的第一个品牌。

在茶社相继成立,境内茶业透出一片生机之时,传来“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将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消息。信阳茶人陈善同(字雨人)在当时的缉私拿统领蔡竹贤的支持下,到各茶社串联,并搜集到了境内著名的车云茶、贡针、白毫、雀舌等11种茶样,每种约选3斤,用瓶装交信阳地方道署衙门实业厅所属的商会,转交省出口协会。

1915年2月,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由车云山采制的信阳毛尖以其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独树一帜,获得普遍赞赏。据《信阳工商历史特产资料》记载:“1915年信阳毛尖经该会评判结果,颁给世界茶叶金质奖状与奖章”。

信阳毛尖故事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欺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

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筋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倒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漂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

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摘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嘴巴尖尖、眼睛大大、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

小画眉鸟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鸟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鸟,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瘟病病人的嘴里,病一群群的小画眉鸟,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瘟病病人的嘴里,病人便立刻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