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顶芽历史溯源

发布时间 : 2019-11-28
茶叶溯源 黑茶历史 浙江红茶历史

茶叶溯源。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太白顶芽历史溯源”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太白顶芽历史溯源”相关知识!

太白顶芽历史溯源

在茶界说起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太白顶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为何自1999年起遍获国际茶博会金奖的白茶在茶圣陆羽的《茶经》里毫无记载,为何在公元1979年林业工作者在黄浦江源所地之海拔800多米的深山密林间发现的白茶是当世唯一的一蓬树龄逾千年的再生型古白茶叶茶树呢?cy316.COM

传说,茶圣陆羽在写完《茶经》后,心中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虽已尝遍世上所有名茶,但总觉得还应该有更好的茶,于是他后来也不著书,带了一个茶童携着茶具,四处游山玩水,寻仙访道,其实为了再寻找茶中极品。一日,他来到湖州府辖区一座山上,只见山顶上一片平地,一眼望不边,山顶平地上长满了一种陆羽从未见过的茶树,这种茶树的叶子跟普通茶树一样,惟独要采接的牙尖是白色,晶莹如玉,非常好看。陆羽惊喜不已,立时命茶童采摘炒制,就地取溪水烧开了一杯,但见茶水清澈透明,只闻清香扑鼻,令陆羽神清气爽,陆羽品了一口,仰天道妙啊!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此生不虚也!话音末了只见陆羽整个人轻飘飘向天上飞去,竟然因茶得道,羽化成仙了……

陆羽成仙后来到天庭,玉帝知陆羽是人间茶圣,那时天上只有玉液琼浆,不只何为茶,命陆羽让众仙尝尝,陆羽拿出白茶献上,众仙一尝,齐声说到:妙哉!玉帝大喜:妙哉!此乃仙品,不可留与人间。遂命陆羽带天兵五佰将此白茶移至天庭,陆羽不忍极品从此断绝人间,偷偷留下一粒白茶籽,成为人间唯一的白茶王,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才被发现,真是人间有幸啊!

茶文化精选阅读

工夫茶的历史溯源


从明代中期以后,士人品茶讲究理趣,追求品饮过程中的精神、文化享受,茶具因此而日趋小巧精致。对此,冯可宾在《芥茶笺》中有一段独到的议论:

或问壶毕竟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自酌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

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亦强调:

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凸)不宜砥(平),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

可见,瀹茶用小壶,既可发香,又可得趣,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理性的一种追求。不过,其时江南一带多重绿茶,而且一客一壶,所以上述所论者与工夫茶仍有很大距离。

但冯可宾《芥茶笺》所说的施于他茶,亦无不可这句话,已给人一种明确的提示:用小壶瀹饮其它品类茶叶的,亦大有人在。

1987年,漳浦县盘陀乡通坑村发现明万历户、工二部侍郎卢维桢墓,从中出土了有时大彬制四字款识的紫砂壶一件,壶呈栗红色,高9.2、口径75、腹径11.0厘米,壶盖内沿已有轻度磨损,证明墓主生前已使用多时,以壶殉葬、亦可看出主人珍爱程度。

卢维桢死于万历三十八年,故该壶应属时大彬中前期作品。壶虽略大,但漳浦属岩茶、溪茶辐射区,所以该壶的出土,似可为我们提供乌龙茶区早期使用紫砂壶的实物依据。

明末清初,闽汶水善烹茶。张岱《闽汶水茶》诗说:刚柔燥湿必身亲,下气随之敢喘息?到得当炉啜一瓯,多少深心兼大力。周亮工《闽小纪》亦云:歙人闵汶水居桃叶渡上,子往品茶其家,见其水火皆自任,以小酒盏酌客,高自矜许。

两人均亲晤汶水,所记略同:燥湿身亲与水火自任,当炉啜一瓯与以小酒盏酌客,其程式与工夫茶已很近似,如果壶中换上乌龙茶,则工夫茶法相便全具了。

乾隆初曾任县令的溧阳人彭光斗在《闽琐记》中说: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

这位彭太爷可能亦是深受明人不重问茶影响者,到福建当了三年官,居然连尝都不尝一下武夷茶。难怪他领略一次并大称快意之后便有愧色。不过,他的这则琐记,倒是为我们留下了到目前为止可能是最早的,有关工夫茶程式的记载。

可以视为简明工夫茶经的文献,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纂的福建《龙溪县志?风俗篇》:

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茶,以五月至,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壶,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棺溪之蹩,盛必以长竹之筐。凡烹茗,以水为本,火候佐之。水以三叉河为上,惠民泉次之,龙腰石泉又次之,馀泉又次之。穷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费,岁数千。

简短的十几句话,包括了择茶、择器、择水、候汤以至水质品评的内容,而且已开列了后来被称为工夫茶四宝即铫、炉、壶、杯中的三宝。所以,这则地方志资料虽然未出现工夫茶的名目,却已具工夫茶程式之实。

值得注意的还有后段穷乡僻壤,亦多耽此者那句话,它说明了,上述的瀹饮法在当时已相当普及,只可惜没有像彭县令那样的文人为之写记,或加以归纳总结,著成专书使之传布四方而已。

一般说来,一种习俗从萌发到定型、普及,都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自然不应把乾隆二十七年作为形成该习尚的时间上限。

二十四年后,即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袁枚在《随国食单》中记下他饮用武夷茶的经过和感想: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朴鼻,舌有馀甘。

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用小壶、小杯冲武夷茶,嗅香、试味、徐咽,袁枚所描述的过程,已与现今的品工夫茶法完全一样;虽然文中同样没有工夫茶三字。

正式把工夫茶三字作为一种品茶程式并和潮州连结在一起的文献,是清代俞蛟的《梦厂杂著》卷十《潮嘉风月》(工夫茶):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简,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

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林,旧而佳者,贵如拱壁,寻常舟中不易得也。

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阅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极佳者每斤须白强二枚。

这一记载,远较《龙溪县志》、《随园食单》为详,如炉之规制、质地,壶之形状、容量,瓷杯之花色、数量,以至瓦铛、棕垫、纸扇、竹夹、细炭、闽茶,均一提及。而投茶、候汤、淋罐、筛茶、品呷等冲沏程式,亦尽得其要。因此该记问世以后,便成工夫茶文献之圭臬,至今各种类书、辞典中的【工夫茶】条,例皆据此阐说。

俞蛟是浙江山阴人(今绍兴),字清源,号梦厂居士。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五十八年以监生身份出任兴宁县典史,至嘉庆五年(1800)离任。《潮嘉风月》应是他在此期间据亲历及耳闻目睹者辑录而成,故对潮州、嘉应州(今梅州)之风物能刻划入微。

俞蛟笔下所记的,当系处于基本定型、成熟阶段的潮人饮茶习俗。作为翔实可征的文献,《潮嘉风月》功不可没。但据此而认定乾嘉之际是潮州工夫茶的源头,则仍有可商之处。因为,如前所述,民俗的萌发与定型,本非一事。

明潮州遗民陆汉东《迦风草堂集?谢文笠山人惠茶》诗云:山中珍重寄,一啜爽吟魂。叶散香初动,杯倾气若存。句中用杯、一啜、气若存诸字,能使人依稀想见作者饮茶时用小壶小杯,啜后嗅杯底的情景。

清初与梁佩兰、屈大均合称岭南三大家的布衣诗人陈恭尹,有一首咏潮州茶具的五律:

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洁宜居近坐,小亦利随行。就隙邀风势,添泉战水声。寻常饥渴外,多事养浮生。(见《明末四百家遗民诗》卷六)白灶,即俞蛟所记的以细白泥为之的截筒形茶炉;青铛,即瓦档(砂铫)。

此两件乃工夫茶四宝中之二宝,能博得罗浮诗家陈恭尹潮州来者精的赞誉,可知其精洁、小巧,便于携带、逗人喜爱的程度。而茶具的精良,正反映了其时潮州茶事的兴旺。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举人、海阳(潮安)陈王猷的《舟茗》诗云:穷已如黄九,犹将茗碗行。燃炉风欲破,沽水雨初晴。秋影来无色,江涛近一声。旗枪新辨味,最是武夷精。末两句,十分明确地表达了潮人善于品评茶味又钟爱武夷茶的风气,比俞蛟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的记述,起码早出一百年。

综上所述,可以这么认为:明清之际,潮人(至少是在文人圈中)已有用壶杯冲彻武夷茶的习尚。这种品条方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普及、提高,并在繁华气象,百倍秦淮(俞蛟《潮嘉风月?韩江》中语)的韩江六篷船中得到完善的体现。

潮人日夕品赏其中,习以为常,竟无人予以总结、描述。(或虽有而文献已阙失)俞蛟任职粤东,以外地人的眼光来观察潮州风物,遂有见景皆异、无俗不奇的感觉。加上他有采风问俗,记载宜详(《潮嘉风月》前言)的雅好,因而已臻成熟期的潮州工夫茶习尚便通过他的笔端而传闻世间。所以说,把《潮嘉风月》视为潮州工夫茶的里程碑式记载则可,将其当成工夫茶的发端则不宜。

当然,清代中前期仍有一些不饮工夫茶的记载。如乾隆十年(1745)《普宁县志?艺文志》中收录主纂者、县令萧麟趾的《慧花岩品泉论》,就有这样一段话:因就泉设茶具,依活水法烹之。松风既清,蟹眼旋起,取阳羡春芽,浮碧碗中,味果带甘,而清冽更胜。

茶取阳羡,器用盖碗,芽浮瓯面,其非工夫茶程式,自不待言。但萧县令乃外地人,有如前述福建那位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武夷茶)的彭光斗县令一样,入乡而不愿随俗,亦在情理之中,强求不得。故其所述,似难代表潮风潮俗。

工夫茶创自何地,创自何等样人?以目前发见的资料,要确切回答仍很困难。从袁枚《随园食单》所记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数语来看,小壶小杯瀹武夷茶之方式似为武夷僧道所创。

但前此二十多年的《龙溪县志》既已明言该品茶法,穷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费,岁数千。足见其法实非僧道所独擅。何况,袁枚在乾隆四十九年《赠寄尘上人即送赴潮州兼申武夷之约》中有:武夷如践约,待我菊花天之句,后来寄尘山人未践约,而袁枚在读了李宁圃《程江竹枝词》后,曾深以当日到广不到潮为恨(见《随园诗话》卷十六)。

设若当时袁枚与上人同到潮州,依他的逢奇必录的习性,又焉知其对工夫茶之描述,不在乾隆五十一年武夷游之前?

粤人至福建贩茶,由来已久。《寒秀草堂笔记》云:柯易堂曾为崇安令,言茶之至美,名为不知春,在武夷天佑岩下,仅一树。每岁广东洋商顶以金定此树,自春前至四月,皆有人守之,惟寺僧偶乞得一、二两,以饷富家大贸。嘉庆十三年(1808)《崇安县志?风俗》也云:

茶市之盛,星渚为最。初春后,筐盈于山,担属于路。负贩之辈,江西、汀州及兴泉人为多,而贸易于姑苏、厦门及粤东诸处者,亦不尽皆土著。

若返观陈王猷旗枪新辨味,最是武夷精之句,再前溯明郭子章所谓惟潮阳间有之,亦闽茶之佳者等情况,可知潮、闽间之茶叶贸易,源远流长。

茶商一般都是烹茶、品茶高手,当他们进入茶区认购茶叶时(不至茶区,便决无前述的预付定金购某一树并严加看守之事),自然会在茶艺方面与茶农互相切磋交流;而茶农也必定会在如何改进茶叶质量、增强品尝效果等方面虚心倾听茶商意见,以期产品适销对路,达到双方互惠互利之目的。

正是出于这种密切的贸易伙伴关系,在长期的双向交流中(也许还包括潮州来者精的泥炉、砂铫等条具之流播),武夷茶之质量不断提高,而工夫茶程式亦得以逐步完善,以致在有关这一饮茶程式的记载中,其程序与器具竞惊人地一致。

因此,在探索工夫茶程式的源头时,更倾向于乌龙茶产、销双方共创说。

清代中后期,工夫茶渐次普及。光绪年间,张心泰在《粤游小记》中说:

潮郡尤尚工夫茶,有大焙、小焙、小种、名种、奇种、乌龙等名色,大抵色香味三者兼全。以鼎臣制胡桃大之宜兴壶,若深制寸许之杯,用榄核炭煎汤,乍沸泡如蟹眼时,以之瀹茗,味尤香美。甚有酷嗜破产者。

嗜茶的习俗反过来又刺激、推动了茶叶的贸易、经营。据民国十八年(1929)《建瓯县志》卷二十五《实业?乌龙茶》所载:

近分广潮帮来来办者,不下数十号。市场在城内及东区之东峰屯、南区之南雅口。出产倍于水仙,年以数万箱计(箱有大斗及二五箱之别,二五箱以三十斤为量,大斗倍对。

假设年购五万箱,每箱以45斤(即二五箱与大斗之平均值)计,总量便达225万斤!而且,这仅仅是建瓯县一个县,乌龙茶一个品种。可见,广潮帮每年从福建采办的茶叶,数量相当庞大。凭此一项,称工夫茶而以潮州冠之,可谓实至名归!

桂平西山茶叶文化历史溯源


西山茶源自佛教神秘之地广西桂平西山,县志记载,自唐代(618年~907年)高僧开始种植,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传说,古时有个樵夫上山砍柴,在棋盘石那个地方见到三个老翁正聚精会神地一边下棋,一边饮茶。樵夫是个棋迷,就走近前去观看,看见他们正在研究的是《三仙舍友》棋局,便在旁边说了几步着法,三个老翁见是棋友,便请樵夫一起喝茶、研究棋局,仔细一看樵夫大吃一惊,原来三个老翁走的棋非常精妙,几乎是“仙着”。有个老翁看了看他,便给他递上一杯茶,他一饮,便连声称赞说:“真是仙茶!”老翁十分高兴,当即送给他一包茶籽,然后对他说:“时候不早了,你赶快下山回家吧。”樵夫下山回来,回到村中,竟没有一个人是自己认识的。问来问去,村里人说到百年以前,村里有个人上山打柴,一去不复返,打柴人再问那个人姓甚名谁,村里人说了,樵夫才恍然大悟,自己见到的,正是两位神仙,“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嘛。他摸模衣袋。发现茶籽不见了,斧头也忘记带回来,便复上山去寻找,见到斧头,斧柄已经腐朽了。斧头旁边,已长出一棵棵茶树。以后这些茶树逐渐长大,成了茶林,村里人用这些茶泡来饮,特别香,和仙人给樵夫饮的一样,香甜可口,人们称之为棋盘茶,因为仙人回去时,匆忙中把棋盘遗留在那里了。

随着西山佛教文化的兴盛,西山茶作为僧人日常必须的馈赠礼品,在粤、湘、桂等地广为流传,享有盛誉。到了清代(1636年~1912年)被评为全国名茶,选为贡品,自此,西山茶进入了鼎盛时期。

追溯世界上早红茶的历史溯源


正山小种红茶诞生于明末清初;产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世界双世遗产地”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早在17世纪初就远销欧洲,并大受欢迎,曾经被当时的英格兰皇家选为皇家红茶,并因此而诱发了闻名天下的“下午茶”。历史上的BOHEA就是指“正山小种红茶”,当时它是中国茶的象征。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发展经济,减轻民众负担,下旨罢造团茶,改贡散茶,一向以团茶龙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在改制散茶时,因其制作散茶的技术落后,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走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从清代周亮工的记载:“前朝不贵闽茶,即贡茶亦只备宫中盏之需。“可以看出当时改制散茶后,武夷茶处境的尴尬。

相传,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因时局动乱不安,且桐木是地外入闽的咽喉要道,因而时有军队入侵。有一次,一支军队从江西进入福建过境桐木,占驻茶厂,茶农为躲避战争逃至山中。躲避期间,待制的茶叶因无法及时用炭火烘干,过度发酵产生了红变。随后,茶农为挽回损失,采取易燃松木加温烘干,形成既有浓醇松香味,又有桂圆干味的茶叶品种,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红茶,又称之为"正山小种红茶"。

制成的茶叶运往镇上销售,本是无心之作的茶叶,却受到大量茶客的欢迎与喜爱,接下来订单逐年增多,需要整个桐木都全力生产此种茶叶,才可勉强满足市场的需求,也使得桐木远近闻名。

16世纪末17世纪初(约1604年),正山小种被远传海外,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并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自此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历史上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成为世界统饮名茶。

正山小种红茶最辉煌的年代在清朝中期。据史料记载,嘉庆前期,中国出口的红茶中有85%冠以正山小种红茶的名义,鸦片战争后,正山小种红茶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依然显著。在正山小种红茶享誉海外的同时,福建的宁德、安徽的祁门等地也开始学习正山小种红茶的种植加工技术,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技艺也逐渐地传入国内各大绿茶、泉城绿、泉城红、乌龙茶、普洱茶产区,最终形成了如今闻名全国的工夫红茶。

明末时期,崇安县令为重振武夷茶,引进先进的制茶技术,“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松萝法“是当时绿茶炒青的制茶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制茶技术。武夷山在引进”松萝法“后,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武夷山的茶农采摘茶青的时间,往往集中在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大量堆积的茶青未能及时处理,自然萎凋后,有些会在堆积中发酵,而萎凋后的茶青炒制后,再烘干,会出现茶汤色变红的现象。也可以说,正山小种红茶技术的发现,是一个巧合过程。

正山小种红茶繁荣于17世纪,美尤克斯《茶叶全书》的“茶叶年表”记述,1705年,爱丁堡金匠刊登广告,绿茶(GREENTEA)每磅售十六先令,红茶(BLACKTEA)三十先令。英传记作家玛丽返蓝尼夫人记当时茶价为红茶(BOHEA)二十至三十先令,武夷(BOHEA),中国福建省武夷(WU-1)山所产的茶,通常用于最好的中国红茶(CHINABLACKTEA)。由于正山小种红茶茶味浓郁、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远销英国、荷兰、法国等地。老茶师、英国人诺顿夸奖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

1734年崇安县令陆延灿著《续茶经》中即称:“武夷茶在山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茶之上又有小种……”

19世纪70年代远销欧美各国,年产量2.4万担之多。后因战事频繁,产量逐减,至1949年产销几乎绝迹。50年代后才得到恢复和发展,最高年产量达2万担左右。正山小种红茶又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国内外消费着面前。

英国人诺顿夸奖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在他的著名长诗《唐璜》里写道:“我觉得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BOHEA)”。

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在他著名的长诗《唐璜》里写道:“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称正山小种红茶为武夷红茶,给予富有文学浪漫色彩的赞评。

溯源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及传播


普洱茶,这一古老而又文明的饮料,从它的被发现、饮用、相传至今,已从显为人知到蜚声海内外,为世人所喜爱。由普洱茶应运而生的生产、经济与文化活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各个不同的层次,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远至上古,近至当代,上至宫廷,下至庶民百姓,从古老的传说到诗歌、绘画、戏剧、艺术小说、文人名家及至茶文化的传播,无不渗透着它的踪迹。

各民族祭奠茶神或茶王树,古已有之。《檀萃滇海虞衡志》中“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武侯是孔明的封号,全称武乡侯。“蜀建兴三年,孔明以赵云、魏延为大将,亲率十万南下南中(今云南)平定孟获叛乱。”而后,在云南就流传着孔明种茶、用茶的故事,于是有了茶本武侯遗种的传说以及夷民祀茶王之事。由此表明:只有在人类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从对茶的利用中深得好处,才会念念不忘的像祭图腾那般,怀之以敬,奉之以祭。在滇南民间,除了祭茶神树的活动外,还广泛流传着祀奉“茶祖”孔明的史事,这从另一面反映了普洱茶源远流长,它超越了一般商品的应用范畴,早已渗透到人们的精神文化中了。

近年来,一些热心的茶叶专家学者和茶叶工作者,对分布在云南,尤其滇南一带的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了多次考察,发掘了堪称世界之最的茶树品种资源宝库。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茶组植物37个和3个变种,而云南就占33个,其中25个为云南所独有,多数集中在北纬21至25度地带上,就茶树的栽培利用来说,又以茶系中的普洱茶分布最广。1991年在澜沧邦崴村发现了举世稀有的千年树龄大茶树,其株高11.8米,树幅8.2*9米,介于野生到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茶树,被专家称为国宝,人类共同的财富,这对研究茶树的起源、进化、育种、栽培利用以及茶文化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与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及南糯山茶树王一起被列为云南茶树三王,又在普洱市镇沅县千家寨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群落。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同时也在无声诉说:这里就是茶树起源。

相传古代殷纣时期,为反对暴君幽纣王的统治,周武王曾于公元前1068年联合当时西南的小国和部族伐纣,建立周朝。后来,西南部族以所产茶叶作为服顺周朝的贡品。由此可想,云南,尤其滇南部族用茶、饮茶据今已3000—4000年,甚至更远的时代。

历史上的普洱茶,主要是青茶类,即以青毛茶为原料加工制成。青毛茶经过再加工即制成多种花色,造型美观的成品。《阮福普洱茶记》记载:“普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二月采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茶,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饼,其叶之少放而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女儿茶、毛尖茶、芽茶等均为历代贡茶珍品,清宫中就有“夏喝龙井,东喝普洱”的说法。

普洱茶命名溯源


正如任何事物一样,每一种茶叶都有其名称作为标志,在实际应用中都有一个专门名称并与其它茶叶相区别。古往今来,茶叶命名都较复杂,皆因其依据不同所致。大体上是根据茶树品种,茶叶形状,茶叶色、香,采制时期,生产地,制造方法和加工工艺,创制人,茶叶销路、包装形式和茶叶加工标准等不同方面进行命名,加之由于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品层出不穷,故造成茶名很多,以致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并因此便出现茶名上的异物同名或同物异名的现象。提及普洱茶同样就必然要探究其名称产生,就必然要追溯、涉及到其利用历史。溯源普洱茶名称,可以清楚地看到,普洱茶从最初命名历经数百年,虽保持着唯一的名称,但其命名的内来及其品质特征却存在许多的未解疑团。而从普洱茶名称的沿革清楚地揭示:在各个历史时期,普洱茶其名称所涵盖的内容是有所不同的。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产茶历史悠久。虽有考证,早在三千多年前云南境内的富源(商周时称平夷县)等地山中已出茶;三国时傅巽的南中茶子已声名远播;但在追溯普洱茶的利用历史时,尽管有许多传说或说法,却缺乏确凿的文字史料。这都缘于历史上,云南茶叶生产区域内大多为少数民族居住,许多少数民族因没有自已的文字或因文化落后,这使得包括普洱茶生产在内的许多茶事都无法留下载诸史册;而当时的统治者及其委派的官员又不屑记载农事;再加之许多古代记载辗转流传,有遗漏,有道听途说,甚至以讹传讹,故云南普洱茶的相关记载就留下了许多空白和疑团。至唐时樊绰《蛮书》有了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的相关权威记载(据此,清代有西番之用普茶,己自唐时等推断)。据现有资料,最初提到普洱茶名称的则是明朝谢肇淛(1620年)在《滇略》(卷3)中所述: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即距今三~四百年,才正式出现有关普洱茶名称的相关文字记载。无可置疑,在1620年之前这普茶肯定已存在一定的时间,因按谢肇淛描述,这种普茶在当时己有一定的产量,并且已在社会各阶层人士中普遍消费。而这普茶名称何来?分析推断,一是可能是依产地命名,即在茶前冠以所产地名。据《万历云南通志》(16卷)中载:车里之普耳,此处产茶,有车里一头目居之。这清楚地说明,当时普耳因盛产茶,官府还专门设一官吏在此进行茶叶的采制督办。普耳所产之茶就是普耳茶,普耳茶简称便为普茶。另从《万历云南通志》:由景东一日至镇源,又二日进车里界,又二日至普耳,又四日至车军宣慰司之九龙(今允景洪)所记路程,亦明确可知明代时的普耳就是现今普洱,并且已是盛产茶叶之地。另从普洱名称沿革来看,在唐南诏时期,于银生城(今景东县)设银生节度,普洱地名叫步日睑,宋元时期称步日,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称普耳;到了清代雍正七年设置普洱府,辖今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即到了1729年时才有普洱府,故普耳茶就是普洱茶的前身。

二则可能是依创制人(制作者)而命名,在所产茶前冠以人名。据蒋铨、一赵子、陈珲和黄桂枢等专家、学者考证,濮人是云南各族公认的最古老的种茶民族,濮人所创制生产的茶叶,外界便称之濮茶,濮茶就是云南最早生产的茶叶。而普是濮的民族称谓同音异写,濮茶便写作普茶。显然,这普茶应远早于普耳的设置,濮茶远比依产地命名的普茶早得多。

到了清代,普洱茶的记载日多,且因作为入朝贡茶(康熙元年始饬云南督抚派员,支库款采买普洱茶5担送到京,供内廷饮用。)而名遍天下。而且因产地而命名的色彩更加浓厚。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1761年):普洱茶出云南普洱府。明确表明普洱茶的产地。

张泓《滇南新语》(1775年):滇茶有数种,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叶粗味涩,亦作团,冒普茗名以愚外贩。因其地相近也,而味自劣。这不仅说明普洱茶与产地的关系,且已涵盖了普洱茶与其他茶在采制的原料以及滋味的差别。

随后到了18世纪90年,普洱茶产地记述更是明确在普洱所属六茶山(今西双版纳)。檀萃《滇海虞衡志》(1799年):普洱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

阮福在《普洱茶记》(1825年)更是指出: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强调普洱茶是产自普洱所属的六茶山之茶。

清道光18年(1839年),由于道光皇帝赐给西双版纳勐腊的车顺号茶号主人车顺来瑞贡朝天匾额,更使普洱茶声名大振,神州倍加关注。

而解放以来,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教材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茶经》、《中国茶学大辞典》等书籍以及散见报刊杂志、专著中有关普洱茶的记述均一再提到,普洱茶的名称是因过去滇南西双版纳、思茅地区出产的茶叶在普洱集中加工销售而得名,即随着清朝设普洱府,普洱成为滇茶的重要集散地后,凡经中普洱辗转销售的茶渐渐都被外界称为普洱茶。并且随着普洱茶是因集散地而得名的这种说法被广为流传,国内外便逐渐都认同这一说法。

亦正因为普洱茶是基于地理命名认识的缘故,随之引起了许多认识和理解上的混淆:在1995年12月版的《中国普洱茶》中专门提到:西双版纳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普洱茶产品己经形成五大系列百余个花色品种,生产普洱红茶和普洱绿茶;在20世纪8O、90年代的思茅市场上,甚至现今在昆明市场上,随处都可见标示着普洱红茶和普洱绿茶的茶产品在销售。

时代溯源之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隶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明代的黄山茶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提高,品种也日益增多,而且这时的黄山茶已独具特色、名声鹊起,黄山毛峰茶的雏形也基本形成。

弘治十五年(1502)的《徽州府志·土产》记载,“近岁茶名细者有雀舌、莲心、金芽,次者为下白、为走林、为罗公,又其次者为开园、为软枝、为大号,名号殊而一。”这种由“雀舌”而知形状、由“金芽”而知色泽,与“形如雀舌之状、色如象牙而黄”的黄山毛峰极为相似。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1567-1572),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徽州府志贡品》记载:“歙之物产,无定额,亦无常品。大要惟砚与墨为最,其他则以北源茶、紫霞茶。”说明当时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亦很有名。[2]

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黄山地区,由于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雾缥缈,很适合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黄山茶在400余年前就相当著名。《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真正的黄山毛峰茶何时创制,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天尊贡芽茶史溯源


桐庐产好茶,远在三国时的《桐君采药录》中就有记载,说是武昌、庐江、晋陵好茶,而不及桐庐。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中也说:茶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睦州生桐庐峪,与衡州同。到了宋代,这里产茶已甚普遍。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潇洒桐庐郡》诗中对当时浙江桐庐、建德、淳安等地风物盛况,描写得十分清楚,其中一诗曰:

潇洒桐庐郡,

春山半是茶。

轻雷何好事,

惊起雨前芽。

相传伍子胥曾避难到桐庐乡下,他十分喜欢歌舞,后人就把这里称为歌舞乡。境内有天尊岭,层峦叠嶂,岩石嶙峋,云雾缭绕,土壤肥沃。茶树遍布岩缝石壁之中,相传是由神仙撒籽播种的。用这种鲜嫩的茶树芽叶精心制作之茶,品质特好,味甘香幽。《桐庐县志》载:邑天尊岩产茶最芳辣,宋时充贡。宋高宗赵构建都临安(今杭州)时,朝臣曾将此茶进贡朝廷。赵构饮后,顿觉爽心悦目,下旨把这飘溢香兰花香味的好茶,每年进贡,并封生产此茶的歌舞乡直坞山为宋家山。

《紫桃轩杂缀》云:分水贡芽,本出不多。当时这里不仅生产贡芽,还有雀舌、莲心等茶生产。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几经沧桑,古代名茶已经失传。近年来,桐庐有关部门发掘古代遗产,继承和发扬了天尊贡芽的生产,加工工艺较前有了改进,成茶品质更有提高。

追根溯源普洱茶


普洱茶的原生茶树就生长在普洱,普洱茶是普洱茶区人民群众最早发现和利用的一种茶叶。普洱茶在普洱县的原生茶树和驯化种植过程都有着明显的历史痕迹。

原始古茶树群落。普洱县白草地梁子一带(困鹿山)有原始古茶树群落,据《普洱府志》记载,该茶树群落面积10122亩,是境内较大的古茶树群落。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普洱勐先乡雅鹿小高场发现古茶树群落,其中最大一棵树高8米,径围2.15米,直径68.5米,紧接着在该村茶山箐又发现大茶树群落,附近有瑶族结寨而居的遗址。其中最大一株高13.5米,主干胸围1.70米,周围有7株古茶树,主干直径为0.4-0.5米。最近,在黎明乡仙仁村茶源山又发现古茶树群落,面积达2.1万亩,其中最大一株胸径1.19米,高19米。根据有关专家的初步推断,该株古茶树树龄约2000-3000年左右,目前,专家还在进一步的进行论证。

茶叶的驯化栽培。在白草地梁子西侧半山腰的宁洱镇宽宏村困鹿山,在400亩的地域内,有120株现存可采摘的古茶树,其株行整齐,年代久远,成为普洱人工种植茶树的典范。而紧靠宽宏村的谦岗村有一块记录当地乡绅在100多年前倡导发展的茶叶的石碑,并遗留有当时种植下的茶树。宁洱镇的西萨村、谦岗村、宽宏村、天壁山和东门山是普洱贡茶的重要产区之一。普洱地域的茶树为普洱茶起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普洱茶乡各族人民从古至今完成茶叶的发现、驯化、栽培、制造、加工、运输、保存、进贡和销售的整个过程。

普洱茶交易。由于普洱府治处于普洱茶产区的中心位置,茶叶教育带来普洱人流、物流的繁荣,这里成为滇南物品交换的中心,普洱茶从这里逐渐被外界所认识。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普洱茶名震京师,清政府题准征收茶捐,普洱府当年发出《茶引》(执照)三千引(三千担),秦晋、两广、四川、江西、两湘,以及石屏、腾越、下关、玉溪、通海、思茅等地茶商纷纷在普洱府署建立茶庄、设商业会馆,对茶叶进行加工、精致、包装、运输,清道光同治年间,普洱茶经贸商务活动达到高潮,城内城外,众商云集,足有三百余家堂馆店铺,据《普洱府志》记载,仅茶庄就有六七十家,每年销量约570吨。较大的商号协太昌、同心昌、福美祥、元盛号、荣和昌、义盛昌、国金号、广兴隆等二十余家,大多经营加工茶叶。普洱城内设立江西会馆、陕西会馆、临安会馆、石屏会馆等会馆,这足以说明当时普洱商贾云集的繁荣。普洱也从一个水湾小寨发展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