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茶结缘

发布时间 : 2019-11-28
茯茶与黑茶 乌龙茶与青茶 黑茶与乌龙茶

【www.cy316.com - 茯茶与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轼与茶结缘”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苏轼与茶结缘”相关知识!

禅茶一味:苏轼与茶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在北宋文坛上,与茶叶结缘的人不可悉数,但是没有一位能像苏轼那样于品茶、烹茶、种茶均在行,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又创作出众多的咏茶诗词的。

苏轼十分嗜茶。茶,助诗思,战睡魔,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这年春旱,入夏得喜雨,苏轼去城东20里的石潭谢神降雨,作为《浣溪沙》五首纪行。词云:“酒困路长睢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记述了他讨茶解渴的情景。他夜晚办事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创作诗文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睡前睡起也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越州张中舍寿乐堂》)。更有一首《水调歌头》,记咏了采茶、制茶、点茶、品茶,绘声绘色,情趣盎然。词云: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 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 结就紫云堆。 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 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 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 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长期的地方官和贬谪生活,使苏拭足迹遍及各地,从蛾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境到岭南、海 南,为他品尝各地的名茶提供了机会。诚如他在《和 钱安道寄惠建茶》诗中所云:“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 溪茶与山茗。”其中:“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 雨春”,是杭州所产的“白云茶”;“千金买断顾渚春, 似与越人降日注”,是湖州产的“顾渚紫笋茶”和绍兴 产的“日铸雪芽”;“未办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 腴”,这种似云腴美的“新饼”产自南剑州(今福建南 平),“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茶文化精选阅读

汉代文人与茶结缘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南北朝。但若论其缘起还要追溯到汉代。

茶成为文化,是从它被当作饮料,发现了它对人脑有益神、清思的特殊作用才开始的。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有的说自春秋,有的说自秦朝,有的说自汉代。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自汉代开始比较可考。根据有三:第一,有正式文献记载。这从汉人王褒所写《僮约》可以得到证明。这则文献记载了一个饮茶、买茶的故事。说西汉时蜀人王子渊去成都应试,在双江镇亡友之妻杨惠家中暂住。杨惠热情招待,命家僮便了去为子渊酤酒。便了对此十分不满,跑到亡故的主人坟上大哭,并说:“当初主人买我来,只让我看家,并未要我为他人男子酤酒。”杨氏与王子渊对此十分恼火,便商议以一万五千钱将便了卖给王子渊为奴,并写下契约。契约中规定了便了每天应做的工作,其中有两项是“武阳买茶”,“烹茶尽具”。就是说,每天不仅要到武阳市上去买茶叶,还要煮茶和洗刷器皿。这张《僮约》写作的时间是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西汉中期之事。我国茶原生地在云贵高原,后传人蜀,四川逐渐成为产茶盛地。这里既有适于茶叶生长的土壤和气候,又富灌溉之利,汉代四川各种种植业本来就很发达,人工种茶从这里开始很有可能。《僮约》证明,当时在成都一带已有茶的买卖,如果不是大量人工种植,市场便不会形成经营交易。汉代考古证明,此时不仅巴蜀之地有饮茶之风,两湖之地的上层人物亦把饮茶当作时尚。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开始喜好饮茶的大多是文化人。王子渊就是一个应试的文人,写《凡将篇》讲茶药理的司马相如更是汉代的大文学家。在我国文学史上,楚辞、汉赋、唐诗都是光辉的时代。提起汉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扬雄,常并称“扬马”。恰巧,这两位大汉赋家都是我国早期的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扬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物,一个从文字语言角度:都谈到茶。有人说,著作中谈到茶,不一定饮茶。如果说汉代的北方人谈茶而不懂茶、未见茶、未饮茶尚有可能,这两位大文学家则不然。扬雄和司马相如皆为蜀人,王子渊在成都附近买茶喝,司马相如曾久住成都,焉不知好茶?况且,《凡将篇》讲的是茶作药用,其实,药用、饮用亦无大界限。可以说会喝茶者不一定懂其药理,而知茶之药理者无不会饮茶。司马相如是当时的大文人,常出入于宫廷。有材料表明汉代宫廷可能已用茶。宋人秦醇说他在一位姓李的书生家里发现一篇叫《赵后遗事》的小说,其中记载汉成帝妃赵飞燕的故事。说赵飞燕梦中见成帝,尊命献茶,左右的人说:赵飞燕平生事帝不谨,这样的人献茶不能喝。飞燕梦中大哭,以致惊醒侍者。小说自然不能做信史,《赵后遗事》亦不知何人所作,但人们作小说也总要有些踪影。当时产茶不多,名茶更只能献帝王,这个故事亦可备考。司马相如以名臣事皇帝,怎知不会在宫中喝过茶?况且,他又是产茶胜地之人。相如还曾奉天子命出使西南夷,进一步深入到茶的老家,对西南物产及风土、民情皆了解很多。扬雄同样对茶的各种发音都清楚,足见不是人云亦云。所以,历代谈到我国最早的饮茶名家,均列汉之司马、扬雄。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云:“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故陆羽写《茶经》时亦说,历代饮茶之家,“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其实,从历史文献和汉代考古看,西汉时,贵族饮茶已成时尚,东汉可能更普遍些。东汉名士葛玄曾在宜兴“植茶之圃”,汉王亦曾“课僮艺茶”。所以,到三国之时,宫廷饮茶便更经常了。《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载:吴主孙皓昏庸,每与大臣宴,竟日不息,不管你会不会喝,都要灌你七大升。韦曜自幼好学,能文,但不善酒,孙皓暗地赐以茶水,用以代酒。

蜀相诸葛亮与茶有何关系史无明载,但吴国宫廷还饮茶,蜀为产茶之地,当更熟悉饮茶。所以,我国西南地区有许多诸葛亮与茶的传说。滇南六大茶山及西双版纳南糯山有许多大茶树,当地百姓相传为孔明南征时所栽,被称为“孔明树。”据傣文记载,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傣族已会人工栽培茶树,这与诸葛亮南征的时间也大体相当。可见,孔明也是个茶的知己。饮茶为文人所好,这对茶来说真是在人间找到了最好的知音。如司马相如、扬雄、韦曜、孔明之类,以文学家、学问家、政治家的气质来看待茶,喝起来自然别是一种滋味。这就为茶走向文化领域打下了基础。尽管此时茶文化尚未产生,但已露出了好苗头。

以茶结缘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苏轼的咏茶诗词


苏东坡深研佛理,亦精通茶道,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东坡对饮茶一道,更深得独到之秘,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讲究。

七绝一首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又到孤山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这首七绝诗。

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繞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今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娥眉,且学公家作茗饮。博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水调歌头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此阙词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的情景及品茶时的感觉,描述地极为生动传神。

次韵曹辅寄豁源试焙新芽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此诗虽称戏作,实乃倾注了东坡对茶茗的特殊情怀,特别是末句「从来佳茗似佳人」,以诙谐、浪漫的笔调着墨,更是历代文士茶人耳熟能详的名句。后来,人们将苏东坡的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从来佳茗似佳人"辑成一联,陈列到茶馆之中,成为一副名联。

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口汤发雪腴酽白,盞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词中提到以谷帘珍泉煎烹龙焙绝品,乃是人间茶品之极致。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经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诗中前段描写月夜临江烹茶的情趣,后段则以茶茗与自然的翻覆变化,反衬世事的无常而平抚自己悲苦的境遇。

仇池笔记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

此词中介绍了一种以茶护齿的妙法。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忄广。体轻虽复强浮泛,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葵花玉夸不易致,道路幽险隔云岭。谁知使者来自西,开缄磊落收百饼。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比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

诗中列举了各地名茶,而且他认为福建建溪茶为北宋全国之冠;双井茶为草茶第一。

次韵黄夷仲茶磨

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

浸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

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

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

予家江陵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

这首诗主要介绍了茶臼、茶碾、茶磨等碾磨茶的器具,品茶人通常用这些工具将茶饼加工成末茶。

苏东坡一生,因任职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他关于茶的诗词、文章还要许多,如他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又如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

"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描写杭州的"白云茶"。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称颂湖州的"顾渚紫笋"。

唐代以前与武夷茶结缘的文人


闽越时期武夷山是否种茶,已不可考。但说到武夷茶,有一个人却不能不提,那就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江淹是河南兰考人,字文通,出生于公元444年,卒于公元505年。历仕宋、齐、梁三代,可谓“三朝元老”。江淹幼年丧父,由母亲教他识字,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三岁识字,七岁能诗,很受当时文人推崇,大家尊称其为“江郎”。后来,江淹当上了官,文章写得少了,世人以为他才思已尽,于是有了“江郎才尽”这个成语。

且不论江郎是否才尽,单说江淹与武夷山结缘这件事,就足以说明他走上仕途后文采依然出众。江淹曾两次出任吴兴县令(浦城),在闽北留下大量足迹,至今在浦城、政和等地都有被命名为“笔架山”的山峰,这都是当地人为纪念江淹而起的。江淹在担任吴兴县令时曾游武夷,并在他的《江文通集》序言这样记到武夷山:“地处东南峤外,闽越之旧境也。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芽,皆淹平生所至爱,不觉行路之远也。山中无事,与道书为偶。乃悠然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文中的“灵芽”指的就是茶,这应该是关于“武夷茶”最早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用“碧水丹山”来形容武夷山,江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据说,江淹离开武夷山后,曾梦见五彩的生花妙笔,写文章文思如泉涌,于是有了“梦笔生花”之说。

唐代的武夷山已颇具盛名。天宝七年(748年),唐玄宗派遣登仕郎颜行之诏封武夷山为“名川大山”,颁令禁止樵伐。据《福建简史》记载,茶是除了盐之外唐代福建唯一的特产,武夷山作为茶之精品自然也在其中。孙樵,字可之,关东人,唐代散文大家,生卒年均不详。他是一位监管国家勘界、绘制地图的职方员外郎,因工作需要来到武夷山,品饮武夷茶后深感珍奇,因此将之送给焦刑部,并赋诗一首《送茶与焦刑部书》(志书说送茶时间在元和年间,即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之间)。《送茶与焦刑部书》是这样写的:“甘晚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孙樵用甘晚侯比喻武夷茶,意指滋味厚重、先苦后甘,回甘晚,但非常持久。后来,清代的蒋蘅写了《晚甘侯传》一文,其实与孙樵的甘晚侯是一个意思,只是用词方法不同而已,均符合岩茶提倡的岩骨花香之意。从孙樵的《送茶与焦刑部书》可以了解到,武夷茶从一出现就成为了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

唐代与武夷茶结缘的还有晚唐诗人徐夤。徐夤是唐朝进士,唐朝灭亡后,他参加了五代十国中闽国的科举,高中状元,被闽王王审知任命为国相,主持国事。根据史料,徐夤的生卒年不详,仅知道他字昭梦,莆田籍贯。他的《尚书惠蜡面茶》是武夷山最早的茶诗,至今已有1100多年。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记叙了唐时期武夷茶作为蒸汽绿茶的采摘时间、制作工艺,它对后人考证唐代茶史起了重要作用。

从江淹、孙樵、徐夤各自所处的年代看来,唐以前的三、四百年间,中国茶市正从西南逐渐向东南推移,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在武夷山试种、试做武夷岩茶的事迹,说明了武夷茶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而品质优异,从一开始就脍炙人口,作为中国品牌最持久的名茶而闻名于世。

茶人以茶结缘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张明强:因紫砂壶与外国朋友结缘


一把小小紫砂壶,让我认识了不少外国朋友,还因紫砂壶,不少外国朋友向我请教相关问题。目前来说紫砂壶于海外华人华侨而言,捡漏机会比较多。

紫砂壶虽只有中国宜兴产,但用者并不局限华人,宜兴紫砂壶早在清初就有直接出口欧美市场的记载和实物凭证,紫砂壶在清末和民国初年,还参加过美国费城和芝加哥博览会等并获得很多奖项。

记得1993年的广交会上,有一位美国纽约商人,对中国的传统陶瓷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几乎每天来我的紫砂壶摊位上与我交流。在广交会的最后一天他一下给了我一张30多万美金的订单,这张大单,够我们厂一个月的生产量。说来很巧,在今年的广交会上,我又遇见他了,他说,我卖给他两个集装箱的紫砂壶,让他成了一家陶瓷公司的CEO,一干就是20年。

现在美国紫砂收藏市场怎么样?他说,现在已经买不起我们的紫砂壶了,紫砂壶价位大大超出了一般普通家庭的消费能力。这两年,有许多紫砂壶收藏家向我打听以前出口的目的地和进口商,因为他们想从20年前出口的紫砂壶里淘宝,我也知道,这些紫砂壶都是日用品,工艺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实在是不能比,他们看中的是这批壶的纯正原料,可惜的是,经过几十年的消费消耗,在国外市场上已经难觅踪迹。

但海外华人收藏紫砂壶由来已久。早在1997年,日本横滨中国华人总商会会长曾德生就告诉我,他们公司上世纪50年代就从上海进口紫砂壶,上世纪80年代从宜兴直接进口,他在日本横滨中华街上的老宅还保存着一把17世纪的宜兴紫砂壶。

欧美华人由于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喝茶者的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所以,用紫砂壶泡茶,收藏紫砂壶成为了老人的专利。收藏紫砂要以精品为主,但对于名家壶,还是要从多个方面考虑,由于当时出口欧美的紫砂壶有一些特殊的装饰,像用釉药点彩,风格都是按照欧美人的欣赏习惯,也有中国文化风格的东西融入到彩画之中,这些东西,现在来看,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鉴赏建议:关于紫砂壶的鉴赏,我的建议是从传统经典的造型开始,然后注意紫砂材质的辨认,工艺方法的考辨,最后还要注意作者的人格品位,当然,收藏紫砂壶的前提是要先对紫砂壶历史进行了解,分析紫砂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同时要掌握紫砂壶历史上的名家以及名家壶渊源和传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练就一双辨别真伪好坏的火眼金睛。 (张明强,紫砂文化研究者)

文人茶趣|司马光与苏轼间的“墨茶之辩”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经常把书香、茶香、墨香并提。书香悠悠,茶香逸逸,墨香淡淡,三香萦室,都是人生的美滋味、美境界。这秋日的夜晚,明月在窗,虫声在耳,研墨试笔,品茗夜读,书、茶、墨香香生色,足以醉满心池。

为人不知的是,宋朝文人大都为品茗行家、斗茶专家。明人屠隆在其所著《考盘余事》中就记载着一段苏轼和司马光之间关于茶与墨的辩论,是当时的一段佳话。

相传,司马光好茗饮。一日,邀好友斗茶品茗,大家带上各自收藏的上好茶叶、精美茶具、甘泉良水赴约。先看茶样,再嗅茶香,后评茶味。苏东坡和司马光所带的茶成色均好,但因苏东坡自携隔年雪水泡茶,水质好,茶味纯,于是占了上风。司马光内心略有不服,当时茶汤尚白,他乘机出题玩笑苏轼: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君何以同爱二物?苏东坡不慌不忙,高睨而答:二物之质诚然矣,然亦有同者。司马光不解,问其原因,苏东坡从容而道: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公以为然否?话毕,众人皆服。

这便是广传于文坛和茶界的墨茶之辩。其虽为文人逸事,但却是文人们最精致的心灵的证明。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东坡先生一生踏遍天下,虽屡遭贬谪,却随遇而安,得以尝尽溪茶与山茗,更兼得茶中三昧,最终悟得茶道至境。古人云:深心追往。我们惟有深心,才能追往。墨茶之辩中司马光、苏东坡一问一答中充溢着人生哲理,也意蕴着智慧的启迪与升华。

茶是一种人生。按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茶上为草,下为木,中为人,即人以草木为邻,与万物共生。人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更应是追寻内心所向的一种尊重和执着。师法自然,以敬畏之心唤醒茶中的极致内蕴、至洁灵性,做世上最纯粹的茶才是行中大道。

茶墨结缘 美谈传千古


唐宋时期文风大盛,而文人雅士又以尚茶为荣,不仅嗜好品饮,而且参与采茶、制茶,于是斗茶之风兴起,范仲淹的《斗茶歌》曰: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而这种茗战之乐,也确实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人们聚集一堂斗茶品茗,讲究的还自备茶具、茶水,以利更好地发挥名茶的优异品质。相传有一天,司马光约了十余人,同聚一堂斗茶取乐。大家带上收藏的最好茶叶、最珍贵的茶具等赴会,先看茶样,再闻茶香,后尝茶味。按照当时社会的风尚,认为茶类中白茶品质最佳,司马光、苏东坡的茶都是白茶,评比结果名列前茅,但苏东坡带来泡茶的是上雪水,水质好,茶味纯,因此苏东坡的白茶占了上风。苏东坡心中高兴,不免流露出得意之状。

司马光心中不服,便想出个难题压压苏东坡的气焰,于是笑问东坡:茶欲白,墨欲墨;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两物?众人听了拍手叫绝,认为这题出得好,这下可把苏东坡难住了。谁知苏东坡微笑着,在室内踱了几步,稍加思索后,从容不迫地欣然反问: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众皆信服。妙哉奇才!茶墨有缘,兼而爱之,茶益人思,墨兴茶风,相得益彰,一语道破,真是妙人妙言。自此,茶墨结缘,传为美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