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历史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28
介绍白茶 紧压白茶的历史 白牡丹白茶的介绍

【www.cy316.com - 介绍白茶】

白茶的历史

茶叶领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白茶起源于北宋。宋代皇家茶园位于福建省建安县北苑(今建瓯市)。《大观茶》中的白茶是早期在北苑渝北茶山生产的野生白茶。制备方法仍然是蒸、压、模制成的圆茶,不同于目前的白茶制备方法。

有些人认为它始于明清时期,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从茶叶生产方法上区别于其他人,因为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历“萎凋”和“干燥”两个过程。

一些学者还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原因是:在中国祖先首次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它以备后用,必须将新鲜嫩嫩的茶芽烘干或烘烤,这就是中国茶史上“白茶”的诞生。白茶的起源是由书面记录证实的。它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宋子安的《东溪茶考录》(约1064年)中。然而,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了白茶,是指当时的一种白茶。最确切的是宋徽宗赵霁的《大观茶论》。北宋韶胜年间(1094-1098),白茶被用作贡品。福建贡茶领袖蔡襄的一首诗说:“北苑的精神在世界各地萌芽,寒冷的春天生活是必要的。因此,老年人更喜欢云的丰满和白色,一个好的说法是从遥远的玉清晰。”宋代的茶爱好者认为丰富的雪芽茶是世界上最好的。当时,白茶的产量很小,只供皇帝使用,非常珍贵。北苑茶农视白茶为“茶红”,视这种吉祥茶为斗茶的独特产品。

在茶业中,白茶有两个手指:一个是指由白茶新鲜叶子制成的白茶,以天然白芽叶命名。安吉白茶是1982年在浙江安吉县引进的,类似于宋代的北苑白茶。这是一种罕见的茶树,叶子洁白嫩嫩。采摘的鲜叶用绿茶加工。二是指普通茶树鲜叶(蔬菜茶和大白茶)经自然萎凋、温和发酵、非揉捏、非油炸、自然干燥或文火微烤制成的茶叶。它的茶芽是完整的,覆盖着白发,银绿色,味道甜美,汤色清淡。这是真正的传统白茶。

白茶的生产方法正式形成于清朝嘉庆年间(约1796年)。据福建茶叶历史记载,由于当时红茶市场疲软,导致大量积压,政和县茶农改革了白茶出口,从此白茶成为正式茶叶。此外,加工白茶的基本方法已经传播到现在。

白茶目前主要产于福建省的政和、福鼎、简阳、松溪等县(台湾也产少量白茶)。该领土多山,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山区以红黄壤为主,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和建阳水仙。白茶可分为五种类型:白毫银珍、白牡丹、红梅、寿梅和新技术白茶,因为原料不同,鲜叶工艺不同。茶叶行业的领军人物张天富在“福建茶史考试”中说,白茶是福鼎创造的。当时,银针是从植物茶(福建东北部的一种本地茶树)的新鲜叶子上采集的。福鼎大白茶起源于太姥山。1857年,古老的茶名“绿雪芽”被传播开来,1865年,它被制成银针,上面有白色的大茶芽,被称为“大白”。对于那些收集蔬菜和茶的人来说,它们被称为土针或小白针。

政和县可能在12世纪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白茶。《宣河北苑贡茶录》记载:“白茶,郑和造于1112年”。郑和当时属于建州北苑(今闽北建瓯市东部),以出产白茶而闻名。法院给这个县起了一个叫郑和和年号的名字。然而,郑和和铁山的大白茶是否属于这一范围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铁山白茶在1880年培育出来后,银针在1889年制造出来,白牡丹直到1922年才制造出来。白牡丹最初产于欧宁水吉(今简阳)。它的开始时间尚未得到证实,仿佛是福鼎沏白茶之后,郑和沏白茶之前。至于水吉生产的另一种水仙白,在近几十年(20世纪初)已经出现。

可以说,白茶生产的历史从福鼎开始,然后转移到水吉,再到郑和。根据茶的种类,先有白色,然后是白色,然后是白色水仙花。

精选阅读

圆绿茶泉港会白茶的文化历史及发展介绍


中国的圆绿茶之一:泉港柏慧茶

柏慧泉港的历史渊源

浙江绿茶泉港柏慧主要产于嵊县东北部毗邻上虞的前港村。生产的茶因其绿色和霜冻而被命名为“羌族柏慧”。从前朝到春朝的转变与坪水竹茶是一样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唐宋时期,浙江绿茶山豆寺生Xi茶被制成面饼,明初被制成松茶。至于这种圆形和非圆形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还没有确切的记录。然而,大多数茶叶学者认为浙江绿茶泉港柏慧比平水珠茶更早,即圆平水珠茶是由圆型和非圆型浙江绿茶泉港柏慧演变而来。这样,浙江绿茶春岗的白色外观至少在清初就已经形成了。清康熙、雍正年间,禁海令大大延长。坪水竹茶开始销往国外。嘉庆咸丰年复一年,同治光绪年复一年达到顶峰。为了满足出口需求,油炸工艺不断改进,圆度提高,外观得到改善。然而,浙江绿茶泉港柏慧在清初仍保持其原有形态。所以两者各走各的路,一是出口绿茶,二是在国内市场销售名茶。

柏慧泉港的由来

柏慧泉港位于海拔500米左右,气候寒冷,云密布,土壤肥沃,茶叶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早在清同治年间,泉港柏慧茶就在大江南北闻名,成为民国初年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提货标准

柏慧泉港通常在谷雨前后开始采摘新鲜树叶。挑选标准很严格。上层茶的原料是一芽两叶,普通茶的原料是一芽两叶对一芽三叶。芽和叶必须饱满洁白。在收集新鲜叶子后,应该选择它们来使芽干净、大小均匀、嫩而整齐。然后,它们被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在不同的等级进行处理。

柏慧泉港制造技术

油炸分为六个过程,即杀青、一次揉捏、一次烘焙、二次烘焙、炒两种蔬菜和蒸。

泉港柏慧茶的品质特征

形似圆珠,盘绕花朵,结紧密,整齐均匀,白霜白霜,汤色绿,香气浓郁凉爽,滋味醇厚,叶底嫩黄色,芽前外露,完整成花。

泉港汇白茶的酿造方法

水温:85度左右,不超过90度,用透明玻璃或玻璃锅冲泡。茶和水的比例是1:50。

柏慧泉港的保健效果

浙江柏慧泉港绿茶中保留的天然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衰老、抗癌、抗癌、杀菌、抗炎等功效。

白茶的历史演变


茶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事实上,白茶确由福鼎首创,继而传到水吉,最后传到政和。如果要细分,白毫银针和新工艺白茶的发源地是福建省福鼎市,而白牡丹则发源于建阳市水吉镇,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文献考证:

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永嘉(今温州)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茶界泰斗陈椽教授考证:“永嘉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系中国白茶原产地,白茶山是指有“海上仙都”美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鼎太姥山”。

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更是清楚的记载:“太姥山古有白茶,今呼白毫,产者性寒凉,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liè)”。

福鼎是中国白茶原产地,在《福建地方志》和茶界泰斗张天福教授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文献中也得到了证实。

白茶诞生:

从茶叶发展历史而言,白茶是最早的茶类。上古时代,人们最初发现白茶的药用价值后,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进行储藏保存起来,用于祭祀、治病等备用,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白茶演变:

据《福建地方志》和茶界泰斗张天福教授《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记载,白茶早先由福鼎创制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本地菜茶茶树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小白);约在咸丰六年(1857年),福鼎选育出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和福鼎大白毫(华茶2号)茶树良种后,于光绪十二年(1885年)福鼎茶人开始改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的壮芽为原料加工“白毫银针”(大白),由于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芽壮、毫显、香多,所制白毫银针外形、品质远远优于“菜茶”,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10多倍,约在1860年“土针”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

历史溯源:近代白茶发展

从1885年开始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制银针后,1891年开始外销,在1910年左右,福鼎有白琳工夫红茶出口,白茶常被茶商用于在撒于红茶的表面上装箱出口,到了1912年茶商把红茶与白茶分装,白毫银针则变成单独的商品,1912-1916年为极盛时期,1917-1921年受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销路一落千丈,直至1934年起白茶产销才开始逐渐好转,从福鼎市县志上看,在1937年白茶有少量的出口,“二、五大斗上等白毫银针,木箱封闭民船运输,由福州外运出口”。

解放时期:

白茶只有少量加工,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一位傅姓的广东茶商,在白琳康山村试制白牡丹,开始共加工白牡丹约有0.1吨。次年广东茶商扩大白牡丹的生产,随后茶农也将晾晒的白牡丹销售给茶商,此后,白牡丹的这个茶名就在福鼎各个茶区叫开了。

解放后,计划经济大环境下福鼎划为红茶产区,白牡丹就停止生产。到1962年,由于福建白茶外销市场的需要,福鼎开始加工白茶。初期,由于对白茶品质特征认识不足,制造经验贫乏,生产出的白茶品质较为劣次,直至到了1964年,白茶生产品质才大有改观。可是由于受自然气候影响1964年首春只生产1.5吨。到1965年,为了战胜自然灾害,福鼎大胆地试用加温萎凋的方式生产白茶,取得成功。到现在福鼎大多生产白茶的企业还是运用低温萎凋和日光萎凋的方式生产白茶。

1968年为了满足外销要求,提高白茶的茶汤浓度、增加比重。福鼎白琳茶厂创造了白茶的新工艺制法,称新工艺白茶,又称新白茶或金玉兰,其主要工艺技术特点是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短时、轻微快速揉捻,然后迅速烘干,生产出的新工艺白茶条索更紧结、汤色加深、浓度加强。

1968年,刘典秋先生在香港收白茶,他发现香港的餐馆需要低档白茶,要求价格便宜,质量合格的白茶产品,于是他委托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庄任和福鼎王亦森老师傅做此类白茶。王奕森师傅根据刘先生的要求尝试做了七箱新工艺白茶,通过几位专家审评后,认为产品合格,发货给香港,在香港很快就销售光,于是,在1969年正式开始生产50吨,1979年生产75吨,此后年产约100吨。

制造新工艺白茶的鲜叶原料同贡眉,来自小叶种茶树,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制造新工艺白茶的鲜叶原料最早来自小叶种茶树,后来也采用福鼎大白茶或福鼎大白毫树种,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外形叶张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汤色橙红,叶底开展,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似红茶而无酵感,浓醇清甘是其特色。因其条形较贡眉紧卷,汤色较深,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现在,福鼎白茶主产区是福鼎、白琳、点头、太姥山(秦屿镇)等地,主要茶树品种是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福鼎大毫茶(华茶2号)。2005年福鼎市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茶叶学会分别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先后获得国检局原产地地理标记标志使用权和国家工商总局的证明商标注册权,并被国家外贸部门推荐为出口信得过产品,这些均是国家级的权威认定,因此福鼎是真正的中国白茶原产地是毋庸置疑的。

2006年,福鼎白茶作为“奥运五环茶”的底色,与同时被选种的云南滇红、云南普洱一道分别作为红、黄、蓝、绿、黑、白中国传统六大茶类的代表,入选“迎奥运五环茶”。白茶又有“茶叶中的活化石”之称,2009年西安古墓惊现千年白茶,经专家考证认为这些茶叶是产自福建福鼎的极品珍贵白茶-白毫银针,西安古墓发现福鼎白茶,不仅使中国白茶文化悠久历史再一次得到证明,也有力佐证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对福鼎白茶的研究和发现。2010年,福鼎白茶入驻上海世博会联合国管,成为上海世博十大名茶。福鼎白茶正作为中国白茶的代表品牌,正在统领中国白茶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以上就是白茶栏目给大家汇集有关《白茶的历史介绍》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它相关栏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