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科院:进思南指导茶产业低温雨雪凝冻天气抗灾救灾工作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贵州黑茶 进茶 湖南省黑茶

贵州黑茶。

今天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气温总比去年的低。自2018年新年伊始,全国就出现了大规模降温天气,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出现降雪天气,甚至是南方亚热带部分地区也出现了难得一遇的降雪。贵州省是我国的著名茶乡,今年来,受持续低温天气的影响,贵州省的茶叶种植难免会受到冻伤,为了保证茶叶安全过冬,近日,由贵州省农科院组成的一支专家救灾组前往思南鹦鹉溪镇等一些茶产区进行技术指导,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近日,由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德刚带队,省茶科所、省茶办茶叶专家组一行5人到思南鹦鹉溪镇、张家寨镇、许家坝镇、枫芸乡等乡镇开展抗灾救灾指导工作。自从1月26日以来,全省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天气。茶园、茶厂、茶区基础设施等出现不同程度受灾,对幼龄茶苗、成龄茶树带来不利影响,将延缓开采时间、减少茶叶产量。省茶办组织省农委、省农科院、贵州大学茶学院专家到受灾地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这片受到凝冻灾害的茶园待气温回升要进行轻修剪……这个集水器简单实用,你们是民间高手……这片新植茶园定植沟采用地膜覆盖,你们的基础工作做得好……这片茶园要尽快铺设草、覆盖薄膜抗寒保暖……”工作组在察看思南茶叶公园时对当地茶叶企业负责人说道。

工作组察看了思南茶园受灾情况及新建茶园建设情况,听取了相关部门及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负责人对茶园受灾情况的介绍和采取的补救措施后,对思南抗灾救灾工作表示肯定。思南良好的地理生态环境,具有发展茶产业的优势,适合栽植福鼎大白等品种,希望当地党委、政府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灾害损失,鼓励企业提高抗灾救灾信心,并针对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天气及新建茶园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及时采取抗灾救灾应对措施,对于受灾的成龄茶园,待冰冻融化气温稳定后要剪除棚面的深度冻伤枝头,保障来年茶青产量;二是对于新建幼龄茶园要采取铺草、盖地膜等方式防灾减灾,凝冻后对茶园采取踩压措施,将茶苗周边土壤适当踩紧,减少凝冻造成的不良影响,保障茶苗成活率;三是要加强成龄茶园冬季施肥管理,施用复合肥、废弃茶梗等有机肥,降低农资投入成本,保证茶园有机管理,禁止禁用农药进入茶园,巩固茶叶质量安全建设;四是加强茶园受灾情况动态监测管理,做好低温雨雪凝冻天气茶园受灾面积的统计上报工作,及时与保险公司对接核定受灾面积,落实理赔责任;五是推广使用新建茶园基地“飞梯化”模式,即改造田土地沟坎,提高可栽植土地面积,降低茶园后期除草、施肥等管理成本;六是大力发扬茶产业“土专家”精神,高手出自民间,方法简单实用,加强农科院与思南的深度合作,共同探讨研究茶产业发展问题。

工作组一行到枫芸乡尖山村顾家湾组考察思南古茶树资源,据该村村支书介绍现存的古茶树有60多棵,分布比较集中,通过工作组专家们的初步核定,古茶树树龄最大的有300多年,专家们现场记录、拍照、存档,带回后作进一步研究,此次古茶树资源集中调研,对于思南县保护古茶树资源、采撷古茶树历史文化、选育本地特色茶叶品种等具有重要意义。

县政协副主席、县生态茶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常务副组长吴华参加,县茶桑局副局长,鹦鹉溪镇、许家坝镇、枫芸乡等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县茶桑局分管领导、茶叶企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陪同参加。

cy316.cOM编辑推荐

农科院茶研所尝试西湖龙井生态除虫


“害虫要吃西湖龙井茶,我们就请来益虫,让它们把害虫吃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孙晓玲博士幽默地说。

近日,在茶叶研究所一块20亩的茶园里,50多个特制茶包用铁丝挂在半空,稀疏分布。“这是船型诱捕器,上面一个盖子,下面一个盘子,中间悬挂茶包,里装的是害虫天敌的引诱剂。寄生蜂、食蚜蝇、蜘蛛、瓢虫这些益虫闻到茶包的香味,就会飞到茶园安家了。”茶叶研究所的蔡晓明介绍说。

蚜虫、毛毛虫、菜青虫等这些害虫,有的喜欢吮吸茶树汁液,有的喜欢啃咬茶叶,被它们咬过的龙井茶枝、龙井茶叶失去了水分和养分,很容易变黄干枯,第二年的西湖龙井就不够香啦。通常对付害虫的办法,不外乎喷洒农药和人工捉虫,不过,茶叶研究所的蔡晓明和孙晓玲博士却用“船型诱捕器”请来了害虫克星。

“天敌引诱剂这个办法,其实研究人员们是向聪明的茶树学的。”蔡晓明说,茶树本身的气味会引来害虫,可是当茶树被“咬”,它会启动自身防御系统,生产一种“诱饵”物质,诱饵会发出吸引害虫天敌的气味。十几年来,科研人员不断努力,终于巧妙地从茶树中提取了这些“诱饵”,制作成“茶包”。这些年,试验一步一步深入,现在的试验成果对寄生蜂和食蚜蝇的吸引效果特别好,蔡晓明乐呵呵地说,“益虫多了,龙井茶就能高枕无忧。”

茶研所的“环保杀虫法”中,“粘粘纸”捕虫法尤其有趣。原来虫子也“爱美”,特别喜欢鲜亮的颜色,比如今年的流行色是芥末绿和柠檬黄,现在每隔5米一块。茶园里立着16块贴着“粘粘纸”的木牌,木牌高约1.3米,“脑袋”刚好探出茶蓬。走近一看,每块木牌上最少黏着20多只黑色飞虫。木牌分4种颜色,芥末绿、苹果绿、柠檬黄和橘黄,鲜亮鲜亮的,在整片绿色茶园里特别醒目——广翅蜡蝉偏爱亮丽的颜色。广翅蜡蝉幼虫喜欢趴在茶叶茎秆部位吃“茶汁”,它喝饱了,茶叶的“血管”却被弄破了,是危害龙井茶的几大害虫之一。

据了解,2008年6月-10月,科研组挑选了13种深浅不同的红、蓝、黄、绿色,每种颜色4块,制作了52块木牌,刷上粘虫胶,对比不同颜色对广翅蜡蝉的吸引效果。结果黄色和绿色木板每块每周能粘住近百只广翅蜡蝉,而红色和蓝色只能“抓住”零星几只。

“广翅蜡蝉挺‘臭美’,它最喜欢橘黄色,只要天气好,一块橘黄色牌子一周就能黏住100多只广翅蜡蝉。等到实验成果确定以后,就可以到工厂里大批量制作这种粘虫纸,来对付广翅蜡蝉。这种生态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是最环保的。”孙晓玲说。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到贞丰对当地茶产业进行考察


茶叶发展离不开相关专家的专业指导。一次专家考察然后对其相关问题相关技术进行指导生机,对一个茶产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效果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到贞丰对当地茶产业进行考察。

6月20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组成浩一行到贞丰,就茶产业发展进行考察。州政府副州长郭峻,州农委主任王相宾,县委副书记、县长郑梦英,及州县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

专家组一行来到贞丰县圣丰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实地了解公司产品、茶叶生产设备、茶叶种植基地建设等情况,并就公司营运,茶叶基地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组认为,贞丰气候、地理环境优越,非常适宜茶叶生长,贞丰县要加强管理,进一步扩大规模,辐射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茶叶产业带动地方群众脱贫致富。

郭骏要求,贞丰县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充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为贫困群众建立更多的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多元发展让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实现同步小康。

据悉,贞丰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土壤、气候条件,润生出众多品质上乘的优质茶叶,并拥有曾作为贡茶上贡朝廷的坡柳茶。目前,已成立贞丰县圣丰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专门从事茶叶生产和加工。仅圣丰茶业就辐射周边农户种植茶叶3000余亩,同时带动1000余户农民致富。

贵州思南县:生态茶产业异军突起


生态茶是一种新型的茶叶生产模式,属于生态农业的范畴。生态茶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种植出来的茶叶。思南县是我国四川省的一个行政县,该县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近年来,当地一直致力于发展生态茶生产,如今已经颇具产业规模,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生态茶生产基地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思南县12万亩投产茶园陆续吐露新芽。3月8日,在思南县许家坝镇长青种养专业合作社生态茶园基地,合作社的技术工人们正在对今年新来的采茶工人进行春茶采摘技术要领培训。在采茶现场,50多名采茶能手正在忙着采摘嫩嫩的春芽,茶农们手托茶盘、腰挎茶篓,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

家住许家坝镇杨家山村马家组43岁的肖文桃有着多年的采摘经验,每年的春茶开采,她都会与村邻一起上山采茶,“基地采出的茶青卖30元一斤,我们一天可以挣160元左右。”肖文桃说。

长青种养专业合作社2200亩茶园已全部投产。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开年以来,春季气温都比往年偏高,茶园长势好,发芽多,为了保障茶农和采茶工的利益,农户茶青按照每公斤160元进行收购,基地采摘的茶青以每公斤60元收购。

据了解,近年来,思南县按照集聚资源、合理布局、规模发展、板块打造、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强势推进茶产业发展。今年全县已有12万亩茶园进入丰产期。

为了提高春茶的下树率和产出率,思南县相关部门提前对茶园进行了管护,对采摘工人进行了培训,并帮助企业筹集资金收购茶青,以此来保障茶企、茶农、专业合作社的效益。

贵州省湄潭县:2018年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湄潭县,贵州省遵义市下面的一个行政县。湄潭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降水量充足。再加上该地多山脉,森林覆盖率高,因而种茶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这几年来,湄潭县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多种产业生产结构,力求尽快脱贫致富,带领百姓们走上致富的新道路。

座谈会现场

近日,湄潭县2018年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巩固发展茶产业进行了讨论发言。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各茶企要通力合作,在茶叶品牌、质量与茶文化等方面强化措施,全面巩固壮大茶叶这一强农富民产业。

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魏在平在会上指出,小茶叶种出大产业,一直以来,湄潭县按照“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的发展思路,不断在茶园面积、茶叶品牌、茶叶质量、茶文化等方面下功夫,全县茶叶这一脱贫产业得到全面提升,愈来愈多的人民群众依靠茶叶这棵摇钱树增收致富。同时,湄潭县的茶产业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努力。

魏在平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以及各茶企要正确认识茶产业发展对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当前工作中,要找准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强化基地加茶园、种植加管理、监督加质量的共识,实现规模化生态化发展;要进一步优化茶产业发展平台,促进茶业品牌化名牌化发展;要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强茶叶品牌、文化建设,实现企业集团化、高效化发展;要进一步建好完善茶青市场,巩固中国茶城市场,拓展省外及国际市场,促进融合化多元化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强化镇(街道)、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勰主持会议并从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金融系统支持发展以及拓宽茶产业链的招商引资工作提出相关要求。

会上,陈佐明、陈黔尧、聂珍玉、叶大祥等县领导就抓好茶产业发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怡壶春、黔茶联盟、琦福苑、盛兴等茶企分别从茶叶出口加工、黔茶联盟建设、基地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讨论发言,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表态发言。

贵州省纳雍县:茶产业发展迅速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纳雍县是贵州省西北部的一个行政县,受地理交通条件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纳雍县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贫困县,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纳雍县开展茶叶种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纳雍县当地的茶叶种植

一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8万亩发展到今年的24.6万亩,主要分布在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龙井43、金观音、安吉白茶等。

二是品牌建设不断加强。现已注册有“姑箐”“府茗香”“康苠”等30多个商标,创建了“贵茗翠剑”“府茗香翠龙”“彝岭苗山”等多个品牌,产品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茶博会、展览会、评比会上夺得大奖。在省斗茶赛和毕节市“奢香贡茶杯”斗茶赛上均获奖,特别是在毕节市“奢香贡茶杯”斗茶赛上连年领先。

三是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纳雍县2007年被定为贵州省15个重点产茶县之一,2009年至2017年连续9年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0年获“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荣誉称号,2014年被评为“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201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四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共注册63个茶叶企业(其中茶叶专业合作社33家、茶叶公司30家),有22家公司通过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认证,5家企业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6家公司获得市级龙头企业认定,6家公司荣升为省级龙头企业,1家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2家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公司获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五是加工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只有5家,年生产成品茶6吨左右,产值120万余元。2017年年底,具备加工能力的茶企增加到28家,年生产成品茶约95吨,产值675万余元。

以上就是关于纳雍县近几年来发展成果的介绍。纳雍县既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同时也离不开当地人民勤劳的工作。这二者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

贵州发展茶产业优势独具


消息金秋十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评出12个全国金奖,贵州获得4个;另外,我省还获得2个银奖和2个优质奖。一位业内人士感言:“黔茶在茶博会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充分证明了外界对黔茶的认可,也说明开发贵州茶叶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贵州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兼具的原生态茶区,也是中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和高品质绿茶的重要产地。“幽深不见人,苍翠万千里”,使得贵州环境污染小,农药化肥施用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天然的理想种植区域。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按无公害茶叶标准对贵州茶叶进行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湄潭、晴隆两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20个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茶叶)基地县,凤冈县被授予“中国有机富锌富硒茶之乡”。目前,全省通过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认证的茶园面积分别为7万亩、6万亩和3.5万亩,有机茶茶园面积居全国前列。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孕育了品质独特的贵州茶叶。贵阳春秋实业公司在近两届茶博会上连获金奖。在本届茶博会上,该公司“雀舌报春”绿茶又获得金奖。公司总经理牟小秋说:“品质好,是贵州茶的普遍特点,‘雀舌报春’其实只是更加充分地体现贵州绿茶的特点而已。”

贵州思南县:茶园投产面积突破10万亩


5月2日讯 近年来,贵州思南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茶产业也成为其扶贫产业之一,近日,记者从茶桑局获悉,思南县投产的茶园面积已达10.25万亩,年采茶青3.64万吨,产茶总量7275吨,综合产值8.33亿元,仅今年春茶预计可产0.35万吨,产值5亿元以上。

贵州思南县生态茶园

近年以来,思南县始终把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扶贫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坚持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着重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按照集聚资源、合理布局、规模发展、板块打造、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茶产业发展,着力做好茶产业这张名片,逐步实现茶叶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生产。以现代农业为引领,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扶持、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等方式,在张家寨、香坝、大坝场“三大茶区”建设了高标准无性系生态茶园18.03万亩、无公害茶园13.2万亩、有机茶园2450亩,辐射带动许家坝、合朋溪、鹦鹉溪等17个乡镇113个村15553户农户。

同时,思南县加大扶持力度,支持茶企抱团发展,加快融入省内外市场,提升思南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思南茶企已在县内开设茶叶专营店(代销店)205家,在省内贵阳等地开设专营店10余家,在上海、佛山、济南等地开设了“梵净山·思南晏茶”专卖店10余家。同时采取“互联网+”的模式销售茶产品,拓宽市场空间。

下一步,该县将充分利用“花灯、温泉、石林、历史文化”四张旅游名片的影响力,依托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试点县的机遇,把茶产业做成一种旅游文化品牌,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贵州空烈村聘请专家现场指导村民种植茶苗


近年来,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空烈村积极发展茶产业,最近更是聘请了专家到新开挖的九十九脑茶叶基地进行茶苗种植指导,30余名贫困户群众在专家现场指导下将茶苗种下。

12月4日,村民进行茶苗种植

两汪乡茶叶种植能人闵继武现场指导

在现场,闵继武从茶园选地、茶苗选苗、拉垅、挖槽、放苗、定株、培土等步骤,给前来参加此次茶苗种植的群众做详细讲解和示范;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丰富详尽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引起了参加茶苗种植群众的极大兴趣,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在现场的合作社成员、村干部、同步小康工作组成员认真记录闵继武对茶苗种植技术及管理知识的讲解;驻村第一书记潘胜尧在开工下地种植前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每位茶苗种植工在种植中一定要严格按照闵继武讲解选苗、拉垅、挖槽、放苗、定株、培土标准进行种植,二是每天必须按时上下班,村干部及合作社成员负责监督并打好考勤。

据了解,九十九脑茶叶基地是空烈村今年新扩建的种植基地,约有207亩地,可种植60余万株白茶苗,此次茶苗种植可给贫困户提供30余人20天的临时就业。

民间资本激活贵州道真茶产业


家住三元村的盛志勇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土地上为别人打上了工,当起了“打工者”。以前起早贪黑的他如今只需要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年下来,比起以前,收入还增加了不少。和盛志勇一样,在道真县大力发展茶叶的今天,尝到甜头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把自己的荒山和不愿意耕种的土地租赁给茶叶种植大户,在缺乏资金投入和生产技术的他们,一边能拿到每年的土地租赁费,一边为这些茶叶种植大户打工,获得较为丰厚的劳动报酬,这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是最想要的选择。同时,茶叶种植大户在承包了农民的土地后,再雇佣当地的农民,一方面利用农村劳动力充足,一方面利用农民的朴实勤劳,这为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茶叶种植大户们节约了不少成本。形成了农民和企业互惠互利的双赢发展模式。正在被改变的身份站在道真县大千镇三元村后的大山顶上俯视,一片片幼龄茶园如今仍不能掩饰脚下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三元村海拔1000多米,长期以来,这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末,这里的人们还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人均收入还足200元。6年前,当南下打工的浪潮再一次席卷贵州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时候,三元村同样未能逃过此“劫”,半数以上的村民外出打工了,使得大量的土地变成了荒山。在贵州茶叶产业的激励下,道真县君茶实业有限公司三元村在投资200多万元承包了1000多亩的荒山和熟地,建起了茶园,打通了公路。从此,三元村的交通变化了,村子的环境变化了,村民们的身份也从一个农民开始向工人转变了。“打工者”一词一直是盛志勇对当地年轻人的称呼,如今,盛志勇自称也是“打工者”。清晨6点,当三元村整个村庄还在浓雾的笼罩下,盛志勇带着10多名工人(当地村民)背上喷雾器来到了茶园里,开始为君茶实业有限公司的1000多亩茶园喷洒无公害的杀虫剂。当太阳还没有爬上三元村后海拔1300多米的大山时,盛志勇就带着10多位农民“下班”了。他们每天在茶园里工作8小时,工资是25元/天。“从开始种茶叶的那一天起,为茶园松土、锄草、施肥等等每天、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活路要干。现在茶园还未成林,公司还在茶园里套种了花生、白菜、辣椒等经济作物,事情就更多了。”盛志勇告诉记者说。据君茶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军介绍,农忙的时候,最多的一天有100多人在他的茶园干活,平常时间也有20多个村民长期tieguanyin工作在他的茶园里。再过一年时间,等茶园成林开始大量采茶的时候,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只要茶园存在一天,村民们就有做不完的事情,就能长期获得可观、稳定的收入。民间资本的力量茶园建设,如今在道真县可以说是轰轰烈烈。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种植大户的不断涌现,使得民间资本大量的投入到了茶产业发展中来。“在我们县发展茶叶的大户,大多数以前都不是从事茶叶生产的企业,在发展茶叶以前,他们有的是从事客运的、有的是承包工程的、还有的是国家公务人员等来自各行各业。”道真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税开伦主任说。据税主任介绍,君茶实业有限公司陈军总经理以前就是跑长途客运的私营老板,去年,陈总转让了自己客车,加上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到了茶叶发展中来。在看准了这条欣欣向荣的绿色大道后,今年,陈总卖掉了自己的一栋房子,再一次加大了对茶园的投入。和陈军一样,从事客运工作赵军总经理,如今已放弃客运这一垄断行业,转向投资茶叶产业,在道真县玉溪镇箭杆山承包了800多亩土地建起了茶园,目前,茶园长势良好,接下来,赵军总经理还准备再投资几十万元建一座茶叶加工厂。作为道真县茶叶发展龙头老大的宏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杨志福高瞻远瞩,5年前就在道真玉溪镇承包了400多亩良田,建起了高标准的有机茶园,同时,还对500多亩老茶园进行重建改造。今年,该公司又投入了300多万元建起了道真县首座标铁观音准化有机茶大型加工厂。该公司不断的壮大发展,带动了周围一大批农户开始种植茶叶,新建茶园上1000亩。道真县茶茶产业发展办公室税开伦算了一笔帐,从去年以来,道真茶叶的种植大户达到了13户,这些茶叶种植大户少的有200亩,多的有上1000亩,如过每亩新建茶园按1700元/亩的投入来计算,道真县在茶叶发展上,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吸引上1000万元的民间资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