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之丽水行——以茶为媒,茶香小镇助推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 : 2019-11-30
那些茶为碱性茶 为鼎茶 黑茶香荷

那些茶为碱性茶。

向远处望去,是一片片连绵不绝的丘陵,耳旁拂过的微风中还飘散着淡淡茶香,眼前所见到的是一排排青翠欲滴的茶树,此刻的你只想让自己置身于这片美丽的茶园中,忘却人世间的烦恼,这就是茶园的魅力。在我国浙江省松阳的大片茶园中,贯穿着一条最美骑行道,在这里,你可以骑着单车唱着歌,闻着茶香观美景。

松阳地处浙西南山区,瓯江上游,隶属丽水市。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县域中部松古平原是浙西南最大的山间盆地,主要河流松阴溪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汇入瓯江。

来到松阳就不得不提到松阳的茶产业。松阳是生态绿茶之乡。松阳茶叶源于东汉,盛于建国后,兴于改革开放后。长期以来,松阳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茶产业、培育茶经济,深入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战略,助推松阳茶产业蓬勃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产业发展之路。茶产业成为集生态、经济、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富民产业。

今天的松阳已成为中国绿茶集散地、全国茶产业示范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大木山茶园所在的新兴镇已入选全省第二批特色小镇—茶香小镇。

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2.37万亩,茶叶年产量1.19万吨,一产产值8.05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15.48亿元)的52%,全产业链产值达94.39亿元,松阳以全省4%的茶园面积,产出6%的茶叶产量,8%的茶叶产值,茶产业成为松阳县域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松阳欣欣向荣的茶产业和乡村美景也吸引了众多的外地投资者和专才纷至沓来。来自杭州的尉健是新兴镇大岭里村浮光民宿的业主,在他看来,他介入这里的民宿项目目的之一是给当地的乡村做文化重构。

“我相信,未来中国的乡村应该是“OTOP”模式,即一乡一品(one town one product)。如果这里的民宿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资在这里,消费在这里,生活在这里,这将改变当地的文化。”他说。

小编推荐

以茶为媒 让中国茶叶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品种繁多的茶叶品牌为社会大众提供不同的感官体验,满足大众不同的需求。为了发展壮大我国的茶叶文化,将中国的茶叶品牌推向世界,杭州市日前举行了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5月18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48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家经销商近万种茶叶及咖啡品种参展。

博览会期间既有六茶共舞,也有茶咖对话,更有中外交融;既是各美其美,又是美人之美,在当前“一带一路”的宏大建设中,为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给出了中国经略、茶叶密码。

“茶产业已成为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茶文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开幕式上所作主旨演讲说。

香满天下中国茶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绿、红、青、黑、白、黄六大茶类的国家,其中有4类为中国独有。茶博会上,3万多平方米4个展馆内,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茶品类和最好的茶品牌。

在贵州都匀毛尖展区,工作人员傅良万给记者展示来自海拔最高的绿茶产地出产的毛尖,叶芽卷曲,带着白色绒毛,因此都匀毛尖又被称为“白毛尖”“鱼钩茶”。都匀毛尖冲泡的水不能太烫,要晾到80℃才是最佳温度,茶叶匀整有锋苗。

与毛尖的80℃水不同,安化黑茶喜欢滚烫的水。在安化黑茶展区,茶艺师喻林霞架着的一只小火炉上正“咕嘟咕嘟”煮着茶,她说,安化黑茶煮着喝最出香味。展区来来往往的客商来询问、参观,喻林霞告诉记者,黑茶是发酵茶,愈陈愈香,20年茶味道最为醇厚。

在山东展区,“中国纬度最高的茶园”;在湘西展区,“神韵大湘西,生态潇湘茶”;在安徽展区,“中国传统十大名茶,安徽独占四席”;在福建展区,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等福建三大茶品牌异常抢眼……4个展馆走下来,各个展区林林总总又各具特色,打出了自己响亮的口号。

而在5月17日晚专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嘉宾安排的“世界茶乡·中国之夜”品茶会上,西湖龙井代表绿茶、福鼎老白茶代表白茶、蒙顶黄芽代表黄茶、云南滇红代表红茶、安化黑茶代表黑茶、凤凰单丛代表青茶……一道道最具中国特色的茶,按照由淡及浓的顺序,配合着传统的地方茶点被端到嘉宾面前,一道道慢品,一道道悦享。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东西资源不同、南北气候迥异,造就了各地独具特色的茶品牌,而这些区域特色又共同组成了中国茶独有的中国特色。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市场。据统计,2016年,我国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世界的60%、42%,均居世界第一。

源远流长茶文化

“三代传承的好茶就像是情感的延续,要坚持于做好茶的精神,不但不能让好茶走味,更要让原生原味的好茶再现,代代相传……”这一番来自台湾茶叶展区“走心”的话,也道出了茶叶人所共同传承的文化和精神。

在此次西子湖畔的茶博会上,除了各级政府、企业和专家大咖们交流碰撞的火花,盈盈缭绕会场的,还有一缕清香隽永的香茗滋味。这个味道,不仅是来自全世界的名茶,更有蕴含其中的深远悠久的中国茶叶文化。

茶马古道,茶船古道,悠悠香茗,传承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小小的茶叶,寄托着厚重的中国味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迄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茶文化,不仅是制茶的文化,更是饮茶的文化。“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在中国十分的普遍。陆羽在《茶经》中就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此后出现的“茶道”“茶艺表演”,就是在此基础上的衍伸发展。

在杭州展区,记者就欣赏到了这样一番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茶艺表演——身着中国古典传统服装的茶艺师神态自若、举止轻柔、辗转腾挪、挥袖表演,让人看得目不暇接,不由屏气噤声。据场馆人员介绍,杭州馆展出的,不仅有享誉海外的西湖龙井茶九曲红梅,也有名气稍逊但别有一番滋味的杭州径山茶。

径山茶属绿茶,产自余杭径山。然而它最有名的,当属它的茶筅工艺。茶筅工艺虽在国内鲜有人知,但其实它作为抹茶的鼻祖,一直远销日本的神户、奈良等地,深受海外市场的欢迎。

小小的一片茶叶,不仅承载了我们的民族感情,更是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借助于这一文化,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同世界其他的国家展开更好地交流和融合。茶叶,成了我们走向世界的一张“清新”名片。正可谓“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有容乃大茶为媒

茶,自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起便是贸易重品,其本身能讲历史、传文化。茶咖邂逅,就是一场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味觉盛宴。

韩长赋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从公元5世纪开始,中国茶及茶文化流传到世界各地。现在,全球产茶国和地区已达60多个,茶叶产量近600万吨,贸易量超过200万吨,饮茶人口超过20亿。一代又一代的“丝路人”以茶为媒,以茶会友,架起了各国间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同时,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农林食品部部长戴扬·日丹发言说,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茶文化,茶不仅仅作为经济作物,更多的是作为文化载体,在本次茶博会中,他感受到了“一带一路”这个政治构想在经济发展、国家互通交流这个大框架下的体现。比如,在交流中,中国和斯洛文尼亚提到了如何共同发展茶文化,或者茶产业的绿色发展,如何在尽量小规模地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下提升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他强调,越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就越认识到中国茶是一种健康的饮品,“每天喝上一杯茶就不用看医生了。”

茶咖对话,来自国内外的嘉宾从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艺术与文明等多个维度,品味一番茶与咖啡的异曲同工之妙。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奥斯卡·鲁埃达介绍,哥伦比亚作为著名的咖啡生产国,咖啡文化非常流行,很多人在每日晨起工作的时候都会先去喝一杯咖啡。哥伦比亚以其卓越的咖啡品质闻名于世,根据哥伦比亚咖啡产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口味,特别是有机咖啡,不仅受到人们的喜爱,还吸引人们前往产地参观。大使还说,自己在中国的时候,每天早上喝咖啡,下午喝茶,咖啡和茶的完美结合让他一天都保持清醒,让他的外交活动也能够顺利进行。

茶咖共舞,“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只为互通互利,永结友好。

在意大利展区,CLICKCAFé公司的斯蒂芬妮用灿烂的笑脸欢迎每一位前来咨询的中国商户和游客。“中国的茶比意大利的好,意大利没有茶,但是我们有美味的咖啡!”她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不同咖啡的不同制法,而今天带来中国展出的咖啡品牌,也分为偏甜、适中、浓烈,以满足中国顾客的不同需求。斯蒂芬妮说,来参加这次茶博会除了要将意大利人对咖啡的热情传递给中国人外,更重要的还要了解中国茶,寻找一起合作做茶的伙伴。“中国拥有高质量的茶,我们要买过来,在意大利卖出原汁原味的中国茶!”

花草美容茶为媒


《花草美容茶为媒》

花果是植物的精华,富含各种维生素与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以花入茶的做法古已有之,一般利用花香作茶味引子,花只是茶的辅料。时尚中人喝花茶看重花草茶的保健作用,通常以干花为主茶叶为辅,茶叶便成了人们享受花草芳香与营养保健的媒介。花茶味道清甜,多有绿茶底,有降低体温的功效。如果在夏天饮热花茶,便有消暑作用。倘若碰到情绪低落或沉闷感觉,不妨喝上一杯。另外,很多人会将菊花放入茶内,菊花本身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对身体亦有好处。由白菊花和上等乌龙茶焙制而成的菊花茶,是每天接触电子污染的办公一族必备的一种茶。因为茶中的白菊具有去毒的作用,对体内积存的暑气、有害的化学和放射性物质,都有抵抗与排除的疗效。有一种辛荑花,披一身缟素,含一苞花香,清资雅质,因其姿、色、味俱佳而获众多雅号,如林蓝,应春花、白玉兰、玉堂花等。取辛荑花两三朵投入盛有茶叶的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也可根据各自口味在茶水中加入冰糖同饮。在所有可以入茶的花中,最漂亮的应是灯笼茶,四片红色的叶子向外凸起,形似小灯笼,美丽之极。对于灯笼花,《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称其对肾功能患者有治疗作用。如果将灯笼茶与绿茶加在一起冲泡,以适宜的水温泡开,一杯透明的茶水里有嫩叶与灯笼载沉载浮,那是极为爽心悦目的。排名第一的美容茶,当然是玫瑰加适量茶叶。玫瑰花具有养颜的功效,长期饮用,能除雀斑和皱纹。时下讲究以情人赠送的玫瑰花为原料,放在暖气片上或其它地方烘干,收集起来,放入罐中,喝时拿出少许,加适量茶叶,用透明的水杯泡上,看着花苞在沸水中舞红转绿,喝下去便甜在心头。玳玳花也是一种美容花。玳玳花是香料常绿灌木,头一年的果实留在树上过冬,次年开花结新果,陈果皮色由黄回青,两代果实结在同一棵树上,所以叫玳玳花。玳玳花略微有点苦,但香气浓郁,闻之令人忘倦。如果将玳玳干花加绿茶泡饮,同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妃子红,又名巧梅花,为历代宫廷贡品,产于中国西南,产量稀少,十分珍贵。秋冬气候干燥,皮肤皲裂,以妃子红外敷,能愈合伤口。内服妃子红可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黄褐斑、暗疮等。妃子红配茶叶,经常饮用,效果明显。还有一种出自杭州的烘豆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的时代。那茶袋中除了茶叶,还有桂花、橙子皮、黑芝麻和烤干了的青豆。泡水后喝来带有盐味,杯中赤橙青绿黑,色彩有趣,像喝抽象画的茶。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品,不同的花茶有不同的味道。吴人张谦德将花分为九品九命,兰花、腊梅、水仙和各色细叶菊被提为一品。养性人士选择的花草茶必是品性高洁清雅之辈。茶在文人雅士中从来不是普通的解渴之物,茶亦有道,花草加茶叶泡茶,可谓“道貌艳然”。喝花茶时,慢慢品味她,自然而然让人在熏陶中提升高雅品格。

杭州虎跑泉“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西山之茶,以龙井为最”


杭州虎跑泉

素以“天下第三泉”著称的虎跑泉位于西湖西南隅大慈山白鹤峰麓,在距市中心约5公里的虎跑路上。虎跑梦泉是新西湖十景之一。虎跑景区中著名的名胜古迹有:罗汉堂、钟楼、五代经幢、济公殿、弘一法师纪念塔等,而泉水是虎跑景区最主要的景观,其他景观都是环绕虎跑泉而设。离山门最近的是“听泉”,然后是天王殿内的“释泉”,接着是叠翠轩中的“赏泉”、“试泉”,紧接着的是滴翠岩下的“寻泉”,最后到达茶室的“品泉”。

进入山门后,首先要走过一条平坦的青石板路。路的两旁青山耸立,连接入天;一泓清泉沿着青石板路淙淙流淌。走完石板路,会看见一座供人小憩的凉亭,这凉亭也被称为二山门,凉亭两旁松枫参差,伴随着悦耳的泉声,让人情不自禁地驻足停留。穿过亭子后,到达一座石桥,桥下有碧绿的池水,沿着石桥拾级而上,就进入虎跑寺了。虎跑寺本名广福寺,于唐大中八年( 854年)更名为大慈禅寺,在明清时多次毁建,目前的寺宇是清光绪期间重建的。虎跑寺的建筑布局是以虎跑泉为中心,以江南周林为特色,在泉池四周依次建有轩立亭,并在院内引水凿池,池上架设拱型石桥。虎跑泉的泉眼约两尺见方,从山岩石罅间汩汩涌出,泉水清澈明净。泉后壁刻有“虎跑泉”三个大字,是西蜀书法家谭道一所刻。泉前是一方形的水池,四周用石栏环绕,池中有重叠的山石,以苍松、花卉点缀其间,状如盆景。游人在此,可以坐在石上品泉,可以凭栏观花。

宋代苏东坡有一首写虎跑泉的诗:“亭亭石塔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至今游人盥濯罢,卧昕空阶环佩响。信知此来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

虎跑泉还以其特殊的水质而闻名。一般的水中舍氡量极少甚至不含,当每升水中含氧量在1274埃曼以上时就可以称为矿泉水了。而每升虎跑泉水中含氧量为26埃曼,并且在地矿系统和防疫部门专家的测定下,证明虎跑泉水中还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由此可见,虎跑泉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冷矿泉水。经常饮用,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虎跑泉水色泽晶莹,味道醇厚甘铡。明代高濂在他的《四时幽赏录》中说: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西山之茶,以龙井为最”。如今,虎跑泉依然如碧玉一般澄碧,水流不断地从池壁石雕龙头中喷洒而出,从未间断。坐到轩敞明亮的茶室中,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龙井茶慢慢品尝,当一股清香甘铡之昧在舌间流淌时,会令人顿感神清气爽。1959年2月,郭沫若先生游览虎跑泉后曾留诗一首:“虎去泉犹在,客来茶甚甘。名传天下二,影对水成三。饱览湖山美,豪游意兴酣。春风吹送我,岭外又江南”。

虎移泉眼

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位名叫性空的和尚打算在白鹤峰麓修建禅寺,可是苦干没有水源。这时来了两位力大无穷的兄弟,大虎和二虎,他们流浪在外,得知性空的情况后,决定出家,拜性空为师,专为寺院挑水,性空见他们非常诚心,就收下了他们。但是,性空的愿望是建一座大寺院,只凭两兄弟从西湖里挑水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大虎突然记起在南岳衡山有一稀世的仙水——童子泉,于是决定和二虎一起去把童子泉移来。到了童子泉后,二虎要上前去搬,童子泉却一动也不动,兄弟俩毫无办法。但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守护童子泉的小仙童,他告诉兄弟俩只要他们愿意脱俗成虎,就可以移动童子泉。兄弟俩欣然答应。于是就有了两只口渴异常的老虎在禅房外创地做穴的情景,性空和尚明白后就将这眼泉命名为虎刨泉。

福建安溪的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茶业庄园化


就如同将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产业升级一样,如今安溪茶产业也开启了茶庄园之路,在这初冬时节,越来越多的游客走入安溪的老林深山,体验茶庄园的热情。茶庄园是安溪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所要抓的重点之一。

一有空,中闽魏氏茶业股份公司董事长魏贵林就会从泉州市区“溜”出来,到自己的茶庄园转转。这座面积上万亩的茶庄园,位于海拔900多米的安溪县龙涓乡长新峰,凝结了魏贵林十多年的心血。

绿线、水面、园貌、慢道、天际线……人之所至,处处风景。燕尾脊、白墙、红瓦、红砖和石材等闽南传统材料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浓浓的乡愁味道,扑面而来。

魏贵林是安溪县比较早提出茶庄园概念的茶企经营者。一次到访欧洲,他被葡萄酒庄的文化氛围吸引住,他意识到:与酒有着异区同功之妙的茶,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来经营。

“当时我就判断,它一定是趋势。”2009年开始,魏贵林在中闽魏氏原有的茶叶基地基础上,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茶庄园,营造集种植生产、新品研发、铁观音采植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茶文化传播体验。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安溪茶产业陆续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产业升级。

所谓茶庄园,就是在一定的原产地区域内,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管理方式,按照国家有机或绿色茶叶标准建立起来的可以追溯的茶园和加工厂。茶庄园里的茶叶,有严格的种植标准、加工标准;鲜叶流向和干茶流向很清楚,可以追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等措施,使之品质长期稳定。

用安溪县副县长肖印章的话说,就是让茶树生长在天然“氧吧”里,喝上优质的山泉水、矿泉水,享受最好的“医疗保健”,再给它一张“身份证”。

多年来,安溪县像封存文物一样保护茶山原生态,保护茶山、茶庄园的原生态肌理,推动高坡度、低海拔、生态脆弱区、田地茶园退茶还耕还林,腾出生态容量。安溪县同时坚持山、水、茶、林、园一体规划,茶庄园茶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和风貌彰显。

在安溪虎邱镇双格村仙脚印山之巅,有一片上百亩的圆形平地,四周群峰高耸,列峙于前。远近峰顶,几十台巨大的风电叶片,随风转动,在蓝天白云下成为一幅幅雄阔大气的背景。山巅上几百亩茶园,隔畦间植的格桑花开得浓烈,游人不时驻足拍照,织就一幅悠然写意画卷。

茶庄园主人高碰来介绍说,茶庄园占地1000多亩,从2011年至今,先后投资1亿多元,初步形成一个以茶为主、兼具文化、旅游、休假、文艺创作、培训功能的综合性茶文化旅游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多年时间培育,安溪县已初步建成中闽魏氏、华祥苑、八马、绿色黄金、三和等10多家上规模上档次的茶庄园,庄园化管控茶园28万亩,占该县茶园面积47%。

在满足茶叶生产加工的基础上,各个茶庄园纷纷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上不断进行丰富与完善,并开发了特色旅游路线,推动茶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

事实上,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中国茶业从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升级方面,安溪把打造茶庄园作为重要抓手。

2017年7月,安溪县发布《关于深入实施茶业庄园化战略的通知》,明确提出:至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金牌茶庄园”,庄园化、集约化管理的茶园占全县茶园面积的80%以上,让茶庄园成为引领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的新名片。

“茶庄园正在重新诠释安溪铁观音的高端形象。”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说,品牌化、个性化、高端化、体验化的“茶庄园”,正成为福建安溪一道新风景。

平林村:茶产业发展 助推茶农脱贫


平林村的村民先前以传统种养维持生计,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原有茶场倒闭。2013年,政府开始以茶业带动平林村发展,有52户200多人实现了脱贫。针对该村散种茶园收效差的情况,成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政府还开展道路、茶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采摘

7月5日,位于凌云县泗城镇平林村的桂红茶山云雾缭绕。茶农们一边忙碌地采摘茶叶,一边聊起脱贫后的幸福生活。

平林村是一个山区村落。村民基本靠传统种养维持生计,近年来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一些土地开始荒芜。村里原有茶场因管理不善,也濒临倒闭。

茶园

2013年,在镇里的一次会议上,泗城镇陇照村党总支部书记万崇尚得知了这一消息。万崇尚也是该县一家茶企的负责人,他萌生了以茶业带动平林村发展的想法。

这与平林村党支部书记陆启发的想法一拍即合。万崇尚出资转租下平林村茶场600多亩茶园的承包经营权后,将经营管理权无偿赠送给平林村60多户贫困户,同时承诺保价收购群众采摘的鲜茶叶。

“春茶上市,每天采茶都得100多元。”贫困户罗树婷告诉笔者,她在桂红茶场分到10亩茶园管护,去年仅采茶一项她就收入了2万多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像罗树婷一样,2016年到桂红茶场承包经营管理茶园的贫困户有52户200多人实现了脱贫。

春茶

针对该村村民散种茶园收效差的情况,万崇尚跟村“两委”班子协商决定,由他的茶企负责技术支持成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合作社签订略高于市场价收购群众鲜茶叶的协议,帮助村民抱团发展茶叶产业实现增收。目前,村里种植有茶叶的农户基本都加入了合作社,一些丢弃的茶园又开始有人管护了。

此外,万崇尚与村“两委”干部一道,找项目争取后援单位支持,开展道路、茶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5月,万崇尚成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此外,他先后获得“百色市劳动模范”,“百色市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

泡茶,不走心怎么行


各类茶叶深受天、地、人各项因素的影响,甚而相同产地、相同茶师傅与相同时间制造出的茶,在品质上也略有差异,这就是茶能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如果能掌握到各种茶叶的特性,而泡好该种茶,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既有饮用价值,又有品尝情趣,真令人有"茶不醉人人自醉"之感。

大家都说:喝茶可以修身养性。喝茶就是喝茶,如吃饭穿衣一样是日常的生活需要而己,如何修身?怎么养性?

日常生活中每一件细微的事情,用心做好了就是修身,就是养性。对于泡茶喝茶而言,每天认真、用心、又自然地泡茶,把每个细节做好了就是修行。

那么该如何对待茶,用心泡好一道茶呢?

一、对茶要有恭敬心。

不论你多么熟悉这道茶,多么熟悉你手中的茶具,每次泡茶时都要有一份恭敬心,恭敬你手中的每一道茶。

用心摆好茶具,用心掌握投茶量,用心去感受茶,用心去体验每一道茶汤的滋味变化,及时调整每一次注水的动作与茶叶浸泡的时间。每一次注水、每一次斟茶,做到心随水,水随心。

二、对茶要有平等心。

不论你面前泡的是所谓名茶、高档茶、市值千金的茶,还是一道看似很普通很不起眼的茶,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茶,请心平气和,一如平常地用心对待。

泡茶时,茶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待茶的心态。

每一次倒出来的茶汤,与其说是你在是品茶,不如说是茶在检验你的心境与修养。

三、以茶为师以茶为戒。

你怎么对待茶,茶汤释放出来的就是什么味道。

刚开始喝茶时,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茶的师傅,都是品茶大师。我们常对茶指指点点,说这一道茶如何如何,评那一道茶怎样怎样。

只有茶无语,静静地承受;只有茶无语,默默地释放。如以茶为师,我们可以学会坚忍;如以茶为戒,我们可以学会包容。

安溪:茶叶机械助推茶产业化发展


安溪:茶叶机械助推茶产业化发展

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过程中,机械的作用不可小视。可以说,没有机械的进步,就没有农业的发展,更没有农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茶叶生产也不例外。茶叶机械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茶叶品质。

近年来,在“推进配套延伸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我县提出要“大力发展茶叶机械制造业,重点是加强茶叶机械科技研发,鼓励现有茶叶机械企业改造升级。”截止目前,全县拥有较有实力的茶叶机械企业达30多家,其中17家在2009年享受到国家下发农机补贴款项2500多万元,13家正在投产推广鉴定中,可望于2010年得到国家农机购机补助。

更新换代话历程

我县茶叶机械行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势单力薄到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

早在1993年,我县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电力摇青机、速包机、包揉机等,用半机械化的茶叶机械代替传统手工制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率。茶叶机械开始步入萌芽阶段。

“那个时侯,机械较为简陋,销路并不见好,往往要七八户合起来购买一台杀青机。一年下来也销不了那么几台。”佳友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加友告诉记者。佳友茶机创办于1993年,几乎见证了我县茶叶机械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直到1997年、1998年,包揉机销量不断增加,而杀青机也由原来的七八户合买到两三户合买,甚至出现单门独户购买的情况。”陈加友说。这时,用煤做燃料的烘干机代替传统的竹焙笼,开始在茶农家中出现,茶叶加工机械化,又迈出了一小步。

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是2008年、2009年。“可以说,2009年是茶叶机械发展最好的一年。”得力农林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生产茶叶初制加工机械、户外茶机的企业,公司负责人吴荣鑫告诉记者。在这两个年份里,新的农业机械产品不断研发出来,茶树修剪机、液化气杀青机、茶叶做青专用设备等产品不断升级,质量更加可靠,正朝着有利于提升茶叶制作水平、品质、储存、运送的方向迈进。

今年来,茶叶机械行业发展呈现有史以来最佳态势。有关人士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县委、县政府实施“茶产业提升年”,茶叶销售形势良好,今年春茶行情一路看涨,形势喜人,水涨船高,带动了茶叶机械生产和销售的增长。二是国家农业部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农业部提供给茶农购买茶叶机械的补贴额度追加到30%,由此进一步引发茶农购买茶叶机械积极性。三是农机部门的有利引导和多方宣传。农机补贴政策出台后,我县农机部门积极印发补助需知、申办流程,派遣专业人员到各茶叶机械企业,及茶农中间,进行宣传推介,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相比较于国内外茶叶机械发展大局势,我县仍处在比较低层次的发展水平,还不具备全套的流水线生产设备,基本处于粗放型阶段。

“有差距,才会有发展动力!我们正在加大投入,争取研发出适合乌龙茶制作技艺的流水线,逐步实现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紧靠节能环保目标,力争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陈加友显然是信心十足。他相信,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茶叶机械企业可以扬长避短,做大做强,与茶产业相协调相促进,共同促进茶乡经济的发展。

华丽瘦身促升级

县农机站站长李大水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我县着手开展茶叶机械厂的整顿整合工作,将原先300多家茶叶机械厂,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指标,进行一次大瘦身,整合成现在的30多家公司。

原先300多家茶机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三无”厂家,即缺乏营业资质,缺乏专门的生产场地,缺乏推广鉴定证书。“受短期利益驱动,很多小茶叶机械厂降低产品规格,盲目扩大产量,增加销量,不合规定搞生产,导致茶叶机械质量难以保证,茶农利益受到损害。”李大水说。

“三无”茶叶机械厂的存在,导致无序竞争的蔓延,同时也扰乱了正常交易市场,给茶叶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很多茶叶机械厂都是兄弟或亲戚分开经营,各占山头,你生产你的,我生产我的。质量无法保证,规模无法上档次。我们根据厂长之间存在的连带关系,将其有序地协调合并。”李大水说。

经过县农机局的协调、引导、启发,最终整合脱胎而成为30多家初具规模的茶叶机械企业。这些企业资格完备,即拥有法人资格、营业执照、产地鉴定证书和推广鉴定证书等。

三发茶叶机械有限公司,原本是茶叶机械电路作坊,茶叶初制机械作坊,和茶机配件加工作坊合资成立的三发茶叶机械厂,厂房面积仅有四五百平米,经过县农机部门的协调引导,今年升格为公司体制。公司负责人陈成发告诉记者:“如今,公司入驻长坑长南格工业小区,厂房面积一下子扩大到三千多平米。公司产品有了省定统一标准,质量有了保障,管理也比以前更加规范了。”现在,三发茶机有12种型号产品正在积极申请纳入国家农机补贴产品目录当中。

“走规范化发展道路,打造企业自己的品牌,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才是长久之道。企业应该不断发展创新,利用品牌效应来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靠口碑,这种传统的运作营销方式上。”吴荣鑫对记者说。

县农机部门积极引导茶叶机械行业发展,不仅在整合、协调企业规范化方面,还组织专门督导队,对所有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指导。督导队主要是根据“三个是否”来督查各茶叶机械企业的日常生产情况,即是否保证产品质量、是否依农机购置补贴操作规程经营、是否依法纳税等。通过组织督导队的形式,有效地促进茶叶机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良性发展,更好地促进其做大做强。

农机补贴引热潮

今年2月18日,中国茶都一片热闹。在中国茶都广场举行的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发放仪式上,市农机管理总站站长余碧海、副县长刘锦川、县财政局、县农机站、23家茶叶机械经销商,及周边群众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发放仪式。活动现场,一批批茶农纷纷上前签订购机协议。此次发放仪式,一经市电视台、县电视台、安溪乡讯现场采访报道后,掀起了新一轮购机热潮。

自2008年我县列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县以来,农民购买补贴机具十分踊跃,农机购置补贴广受欢迎。今年,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比去年大幅提高。截至目前,共上报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400多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累计完成补贴机具25000多台套,补贴机具主要包括修剪、烘干、揉捻、杀青等茶叶机械,有效刺激了我县茶叶机械企业的发展。

“今年我们公司‘得力助手’和‘牧林’两品牌13种型号的产品列入了省农机购机补贴项目,销量确实带动了不小,很多茶农都拿着相关材料奔着我们公司来。”吴荣鑫说。

此外,我县农机部门积极成立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农机购机补贴项目的实施方案;通过举办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发放仪式、培训班及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介,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15问》等宣传材料,设立咨询台回答群众关于农机购置补贴的各种疑问等,进行广泛宣传,使购机补贴政策家喻户晓;按照农业部“三个绝不能”和“三个严禁”规定,严格执行补贴工作规定程序。

同时,组织人员对实施补贴的农机具进行督查。督查人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咨询、发布公告、发放调查表等方式,重点查处产品质量、机具供货、补贴金额、售后服务、加收费用及虚报冒领补贴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在取得省农机局的支持下,增加我县补贴资金约500万元,不断加大了补贴额度。

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的宣传带动作用,和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把更多的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具推广补贴给广大茶农使用,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同时也让我县茶叶机械企业注入更加强劲的发展信心。

日本茶叶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日本20世纪20年代就有简单的精揉机用于茶叶加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制茶机械已很先进,不仅台时产量大,而且产品质量稳定。茶叶加工基本上都由高度自动化的蒸青生产线来完成。一般每套蒸青机一年仅开工40-50天,由于造价高,茶农以每15-20户联合购置一套。

日本茶树栽培管理的技术水平非常高,茶园规范、茶行笔直、茶蓬整齐,完全实行了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茶园由农户分散经营,每户约30亩左右,但茶园集中成片,规模化程度非常高。日本主要栽培品种薮北种属灌木型中小叶种,开张度大,新梢生长整齐度高、伸展力强,嫩叶上斜着生,持嫩性好,基本实现机械采摘。“茶云”大数据推动贵州茶产业转型升级

为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近两年来,贵州省运用茶云”大数据,帮助茶品种选育、品质把控和品牌传播,对贵州茶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从贵州省政协了解到,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由贵州省政协牵头组织实施的“茶云”包括茶资源数据库,基因分析、生物物联、品质认证、文化传播平台,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茶云”已完成搭建包含全省茶树品种、基因、种植和质量监控等数据的贵州茶资源数据库;通过基因分析,对全省具有代表性的古茶树资源进行大规模测序和分析,为选育茶树品种提供数据支持和方法指导;实践建设现代茶园,在贵州省黎平、纳雍、江口三个试点县设置600余个传感器无线节点,对上千亩核心茶园实现实时监测,构建黔茶种植生态模型。

据了解,茶云将汇集目前贵州137万茶农,2336家茶企、1424家茶种植合作社的相关数据;面向茶企、合作社,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信息化服务、跨境贸易一站式服务,上下游企业供应链服务,实现黔茶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整合;建立起消费者与茶产业区、茶企之间的信用通道。通过数据采集,挖掘和职能分析,为茶产业政策制定和产业引导提供决策分析。

根据2016年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贵州茶园种植面积达696万亩,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茶产量28.4万吨,产值299.8亿元。茶叶已成为贵州省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贵州茶叶加工企业将达到5000家,茶叶年产量40万吨,综合产值超千亿元。

为了推进茶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泰山茶产业


茶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地区的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扬光大无疑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泰山文化包含山水、帝王、宗教、民俗、风水、饮食、健康文化等,不仅自成体系,更有其它山岳无法比拟的独特之处。

山茶文化则渗透在这些文化之中,成为泰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泰山茶产业的经济效益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技术瓶颈,所以如何进一步激发茶产业的发展潜能,进而推助茶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泰安众多茶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推动泰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山东茶叶体系专家与泰安试验站泰山林科院召开3155工程启动会及推进会,各位专家、茶企负责人就茶园施肥、绿色防控以及茶叶清洁化加工等事宜进行座谈调研,并在泰安茶示范基地——泰山茶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布点安排相关实验,寻找最适宜茶叶繁育的栽培技术和绿色防控机制。

泰山是中国最北的茶区,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香高味浓。但是茶树休眠期长,采摘期短,受自然、气候条件和泰山作为自然、文化、地质三世界遗产保护区对经济作物种植的诸多限制的影响,从未来泰山旅游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上看,种植面积提升空间都存在巨大潜力。为此,以泰山茶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茶企业,积极开展良种化栽培、标准化管理,率先引进珍惜茶树良种,通过建设优质高效的无性系茶树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取得了不错的示范成效。

通过深入交流,各茶企业负责人汇报了本企业茶园施肥、病虫害防控及清洁化加工情况,提出目前存在的茶园基础设施落后、无性系良种比例偏低、化肥和农药使用不规范、茶叶清洁化加工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各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对下一步的茶叶的种植培育提出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进而以点带面,促进全省茶产业提档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