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溯源:擂茶与伏波将军的历史传说!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茶文化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红茶介绍以及茶文化

【www.cy316.com - 茶文化】

擂茶属于少数民族中比较喜爱的一种饮茶方式。这是湖南湘西地区流行的茶饮食习俗,我们知道,擂茶具有健脾、祛风、防治风寒等功效,因而在寒冷湿气中的湘西地区很受欢迎。但是对于茶友来说,喝茶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它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擂茶的产生和一位历史人物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这位人物到底是谁呢?他和擂茶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擂茶是历史,也是传说。

相传始于汉朝马援将军出征交趾之际,制作擂茶而食,以防止江南山乡之暑气与瘴气。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乡俗以茗叶、芝麻、姜合阴阳水饮之,名‘擂茶’。《桃源县志》名‘五味汤’,云‘伏波将军所制,用御瘴疠’。”马援(前14-49),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属陕西兴平)人。东汉建武十一年(35)任伏波将军,后出征湖南湘西五溪蛮,病死于军中。

另一种传说则说擂茶是南北宋之交的岳飞创制的。岳飞的岳家军屯集湖湘,将士水土不服,纷纷患病。为防止暑气与瘴气,岳家军始以茶叶、生姜、食盐、黄豆、芝麻等食物和煮,熬成茶汤,让将士们共饮。因其需将生姜、黄豆、芝麻与茶叶煮熟后以擂钵捣碎而成酱汁,故称之为擂茶,又名姜盐芝麻豆子茶。这种茶,实际是茶羹、茶食。湖南桃江、桃源、岳阳、常德、汨罗、湘阴、张家界等地,至今仍然盛行此种茶俗。

明人刘基《茶汤法》述擂茶制法云:“芽茶用汤浸软,脂麻炒熟去皮,同擂极细。入川椒末、酥盐油饼再擂。如干,旋添浸茶汤。无油饼,则以干面代之。入锅煎热,随意入松子、胡桃、栗可。”

孙绪《擂茶》诗云:“何物狂生九鼎烹,敢辞粉骨报生成。远将西蜀先春味,卧听南州隔竹声。活火乍惊三昧手,调羹初试五侯鲭。风流陆羽曾知否,惭愧江湖浪得名。”五侯鲭:鱼肉合烹而为“鲭”。西汉成帝时,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五侯宴请娄护,以珍膳款待,因称美食佳肴为“五侯鲭”。此典见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此诗之咏擂茶,是以诗写擂茶的历史,集中写擂茶之品性,写其“敢辞粉骨报生成”的献身精神。

从上面我们知道,擂茶不仅是历史,也是传说。关于擂茶的历史由来,史书上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记载。但是擂茶如今已经成为湘西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于其起源,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精选阅读

异国茶文化之——泰国的茶文化与历史发展


泰国地处热带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东南亚国家。受历史、地理等文化因素的影响,泰国人也十分喜欢喝茶,可以说茶是泰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但是,泰国人在喝的茶种类以及喝茶方式上和我们有太大的不同。那么,泰国人都喝哪些茶叶?泰国的茶文化是如何发展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国的茶文化吧。

泰国

一、泰国人喝哪些茶:

1、泰国地处南亚,纬度较低,气候炎热,因此冰茶成为他们饮茶文化中重要内容。

2、泰国人喜爱在茶水里加冰,让茶冷却甚至冰冻,品尝起来沁人心脾。

3、烈日之下,喝一杯冰茶,既能去热散湿,也能颐养心神。

4、泰国的冰茶可谓多种多样,在杯中放入薄荷或是加上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汁,都可以调出一杯特别的冰茶。

5、泰国人也吃腌茶。

泰国茶

二、泰国的茶文化与历史发展:

1、泰国北部地区与中国云南接壤,这里的人们有吃腌茶的风俗,其法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制作腌茶一样。

2、腌茶一般在雨季制作,所用的茶叶是不经加工的鲜叶。制作时,姑娘们首先将从茶树上采回的鲜叶,用清水洗净,沥去鲜叶表面附着的水后待用。

3、腌茶时,先用竹匾将鲜叶摊晾,使其失去少许水分,而后稍加搓揉,再加上辣椒、食盐适量拌匀,放入罐或竹筒内,层层用木棒舂紧,将罐(筒)口盖紧,或用竹叶塞紧。

4、静置两、三个月,至茶叶色泽开始转黄,就算将茶腌好。

5、腌好的茶从罐内取出晾干,然后装入瓦罐,随食随取。

6、讲究一点的,食用时还可拌些香油,也有加蒜泥或其他佐料的。

7、腌茶,其实是一道菜,吃时将它和香料拌和后,放进嘴里细嚼。

8、又因这里气候炎热,空气潮湿,此时吃腌茶,又香又凉,所以,腌茶成了当地世代相传的一道家常菜。

9、由于泰国的燥热天气,泰国人有了一个不同于别国的习惯,就是爱喝冰茶。对于常年气候炎热的泰国而言,在热茶中加上一些冰块,实属是别样的饮茶享乐。泰国的冰茶可谓多种多样,在杯中放入薄荷或是加上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汁,都可以调出一杯特别的冰茶。

泰国冰茶

泰国人喝茶喜欢喝冰的,而我们国家喝的茶,如果是品的,真的要热茶才能真正品出茶的味道,不过不同茶不同的品法,不同地区制茶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只要大家觉得能够适合我们自己就可以了。品茶要的是喜欢。泰国人的饮茶真的与我们的很不同,如果有机会,可以去泰国去看一看他们的品茶习惯,坐在里面也感受一下那种氛围。

以上就是关于东南亚国家泰国的饮茶习俗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泰国人喜欢喝茶,但是由于气候比较炎热,因此他们多喜欢饮用冰茶。另外,除了冰茶外,泰国人也喜欢一种名为“腌茶”的茶类品种,这种茶主要是作为凉菜来食用的,通过将茶腌制变成一道家常可口的开胃凉菜。

君山银针简介及历史传说


君山银针简介

我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茶,始于唐代,清代纳入贡茶。君山,为湖南岳阳市洞庭湖中岛屿。岛上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为134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较大。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山地遍布茶园。 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着淡黄色茸毫。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

历史传说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

茶故事:南岳云雾茶的历史传说


许多茶叶的产生都会伴随着一些美丽的传说,或者真实的民间故事,当然,南岳云雾茶也不例外,在云雾茶的产地,就流传着很多有关南岳云雾茶的美丽传说,其中以南岳云雾茶与杜鹃花的故事最广为流传,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传说

良久良久以前,七仙女之子因犯天条,被贬为如来佛祖的坐骑,唤作金狮。从此,金狮跟着佛祖修炼,时空轮回三千年,金狮也颇有了佛性。

有一年,佛祖骑着金狮,云游到南岳这一带时,金狮不经意间凡心一动。佛祖已了然于心,早知金狮与云雾、杜鹃二位姑娘有缘,于是颔首道:“金狮徒儿,既然你尘缘未了,我就让你到人人间走一遭吧。”就如许,金狮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金家令郎。

十八年过去了,金令郎一举中了新科状元,皇帝决议在后花圃为他举办庆功宴席。席间来了很多妙龄少女,包括皇帝巡游南岳时钦封的义女云雾公主,拖着雾一样轻浮的绿纱裙,隐约分发出淡淡清香,小巧剔透、飘然若仙。

还有皇帝的小女儿杜鹃公主,一袭粉裙,婉如一朵出水芙蓉、凝脂雪莲,绝色娇美的芳靥晕红如火,风情万千的美眸清纯害羞。状元郎在席间扮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倒。而金令郎却与杜鹃公主一见钟情,心认为这是佛祖赐赉他的姻缘。

谁知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金令郎与云雾公主结婚;还也传来了杜鹃公主和亲远嫁的音讯。这一音讯对金令郎好像晴空轰隆,他怎样也想欠亨,佛祖居然如许对他。几日来,他不吃不喝,深究急思,魂魄即将出壳,生命危在日夜。

就在这时,佛祖来了,他对将近出壳的金令郎魂魄说:“金狮徒儿,你可曾晓得,杜鹃公主虽与你有情,但终不属于你,她对你但是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云雾公主就是昔时佛祖门前的一棵云雾绿茶树啊,她看了你三千年,倾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看过她。徒儿,我再来问你,人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金令郎听了这些实情之后,好像一会儿大彻大悟了,他对佛祖说:“人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而是目前拥有的和能掌握的幸福。”

刚说完,佛祖就分开了。金令郎的魂魄却再也无法回位了,他死后,化作南岳衡山旅游了一座石头山,从此屹立在湘江边,这就是今日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杜鹃公主因怀念金令郎情深,客死他乡,后来魂魄化作杜鹃鸟,飞越千山万水,一路号泣不止,终于飞回了南岳大地,嘴里却吐出了鲜血,染红了山上的青素花,就是今日南岳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而云雾公主守望了三千年的恋爱,也长成了南岳满山的云雾绿茶!彩云拱月夜如银,尽染层林透竹筠。南岳衡山云雾绮,金狮杜鹃伴佛身。月儿也知羞怯,躲在云层后,遮了半张如玉的容颜!为人间千年最美妙的相遇相知、相依相伴!

以上就是南岳云雾茶的历史传说啦,有没有被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所感动,不管故事真实性如何,南岳云雾茶确实值得去品尝一番。

中国茶文化的传统美学思想溯源


[摘要说明]中国茶文化的传统美学思想溯源

儒释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而儒释道思想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赖功欧先生在《茶哲睿智》中认为:“儒释道三家都与中国茶文化有甚深的渊源关系,应该说,没有儒释道,茶无以形成文化。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既曾分别地作用于茶文化,又曾综合地融贯地共同作用于茶文化。”“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的基本格调与风貌。……没有儒释道的共同参与,我们今天就无法享受与体味这种文化了。” 林治先生在《中国》中也说:“中国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之一,它必然植根于儒、佛、道三教所提供的思想、文化沃土之中,吸收融会了三教的思想精华,中国才可能茁壮成长并开出艳丽奇葩。”“‘和’便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 由此可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儒释道美学思想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审美精神的确立,对茶人人生境界的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作用。

1. 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与美学理念对中国茶文化审美特质,茶人审美情趣的影响。

“两千多年来,这种崇尚自然的思想也已成为中国人思想深处的最高理想境界,特别是影响中国人的艺术生活,是中国文化东方韵味的本质所在”。作为生活艺术化的中国茶事,其追求自然的倾向,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澹然无极而众美”的境界也就成为了茶人的人生追求与理想目标。

道家崇尚清静无为,于自然恬淡中求的生命的延续与超越。而茶契合自然,采天地之灵气,茶性俭而清和、自然淳朴,道家认为长期饮茶可使人轻身换骨,除却污浊之气,又可修心养性,有助于修炼。因此道家对饮茶十分重视,并为茶人的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崇尚自然”的美学理念。

中国文人在品茶时寄情山水、忘情山水,亲近自然的倾向都与道家崇尚自然的理念有着莫大的联系。而且在茶事上的求真、求自然的原则也受到道家“返璞归真”理念的影响。

而道家的“虚静”思想也潜移默化地与茶之“静”性相通。“人们一旦发现茶的‘性之所近’——近乎人性中的清、静、虚、淡的一面时,也就决定了茶的自然本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成为一种实然形态。也就是说,决定了一种文化——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出现。” 而茶人需要的正是恰恰就是这种虚静醇和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驱除杂念,“品”出茶中蕴含的精神和“清净虚明”、“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2.儒家美学思想与中国精神

“中和”美学思想贯穿整个中国,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二是在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三是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茶敬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 裴汶《茶述》指出,茶叶“其性精清,其味浩浩,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良品而不混,越从饮而独高。”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谈到茶之功效时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

茶故事:蒙顶黄芽的历史传说


蒙顶黄芽历史悠久,有关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到今天也有两千多年了,蒙顶黄芽是一种黄茶,黄茶有很多品种,而蒙顶黄芽是其中最为出名的,关于蒙顶黄芽从古时候就有了传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蒙顶黄芽的历史传说

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

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以上便是蒙顶黄芽的历史传说啦,有没有被鱼仙与吴理两人的感情所感动,不管故事是否真实,但蒙顶黄芽在古时候是作为贡品供历代皇帝享用的。

什么是阿婆茶?关于阿婆茶的历史传说


阿婆茶,一种盛行于江南古镇周庄的饮茶文化。在江南水乡周庄流传着关于吃阿婆茶的习俗,特别是在农村更为盛行。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最为有名。下面小编将为大家揭开周庄名片阿婆茶的历史面孔。

阿婆茶

在水乡周庄流传着吃阿婆茶的习俗,农村更为盛行,更有特色。

每当田里农忙完工,村里的每家每户便要喊吃茶,今天这家,明天那户,一家家地挨着轮。那都是婆婆、婶婶妇女们的事,叔伯公公男人们是从不参加的。她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谈这谈那,做着针线,拉着家常。嘴喝了,喝口茶。这就叫吃“阿婆茶”。

阿婆茶的传说之一阿蒲说

“茶”大家不一定陌生吧!因为“茶”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下面我来说说商榻独一无二的阿婆茶吧!听听它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据说,很早很早以前,风景秀丽的淀山湖中有一座美丽的山,山上的风景可迷人了!看了不禁让人心旷神怡,一个叫阿蒲的人就住在这风景如画的山上。他在山上种了许多他心爱的朋友 --------茶树,碧绿碧绿的,可好看了。

阿蒲是一位诚实,善良,心肠好的老婆婆。到了每年春季采茶的时候,阿蒲总会带上她的茶叶到四处走一走。

路经商榻时,她看见一群穷苦的乡亲们,就顺手送了一些茶叶给他们。以后每年都这样做。

到了冬天,阿蒲就回到那迷人的山上,与茶叶朋友相伴“冬眠”了。

从那以后,商榻就有了茶叶,乡亲们也开始用茶解渴的习惯了。

后来。几经沧桑,淀山湖中那秀丽的山就不知去向,留下水平如镜,碧绿的淀山湖了,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风味”,阿蒲老人不知哪里去了?山,人也像从人间蒸发掉了,成了我们商榻儿女永远的不解之迷。但这喝茶的习俗却在商榻“生根发芽”了。牢牢扎在我们心中,一代一代传下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好心肠的阿蒲婆婆,就把喝茶叫做“阿蒲茶”

后来,觉得这样直呼其名,不太尊重老婆婆了。就大胆的把“蒲”改成了“婆”。从此商榻人喝茶又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阿婆茶。就这样阿婆茶就叫开了。

我们应该向这位阿蒲的老婆婆致以最真诚,最崇高的敬意和谢意,为了我们商榻传下了这独一无二的习俗。谢谢您——阿蒲老婆婆。

阿婆茶的传说之二金口说

据说,乾隆年间,皇帝带着几名大内侍卫来到江南小镇——商榻。那天,太阳把田园大地晒得干枯干枯的。乾隆,他口干舌燥,精疲力竭,侍卫们更是走得快断气了,但就是找不到喝茶的地方。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看见对面一个屋子里有一帮老妈妈正津津有味地喝着茶,她们手举着杯子,品着香茶,有的还在嗑着瓜子呢?皇帝看见如此请情景,便叫侍卫飞奔过去。侍卫边跑边想,呀,太棒了,有水喝了。

皇帝跑到他们跟前,当然老妈妈们是不知道身旁站着的是至高无尚的皇帝,皇帝因口渴得厉害,匆忙间把话说错了,他把“阿婆,喝口茶好吗?”说成了“阿婆,茶”。

那些阿婆们以为那人是一个不懂礼貌的,所以犹豫不决,可他们看这一身高贵的打扮,想必也是富家子弟出生,就把茶双手递了过去,原因是怕得罪不起。

瞧!皇帝接过茶,咕嘟咕嘟地喝了起来,杯子里的水还不时地往外流,从他的嘴里流到下巴,又从下巴流到了脖子,总之,他用飞快的速度把茶喝完,侍卫们看到了都眼谗,乾隆喝完后,向阿婆又要了几杯给侍卫,喝足后,他对那些老妈妈诚恳地说了声:“谢谢”便掉转马头准备回宫。

后来,人们才知道前来讨茶的是乾隆皇帝,就把一种不引人注目的风俗习惯——吃茶叫做了“阿婆茶”,还把这个风俗时时代代传下去。

阿婆茶的传说之三庙会说

石人庙,位于商榻急水港的南岸,这座庙与大多数的庙不同,这座庙大雄宝殿的正门朝东,为何要朝东呢?因为在它的东面有个烟波浩淼淀山湖,朝东意为是保佑进出淀山湖的渔船、商船的平安。石人庙的名声很大,商榻的村民和过路的商船都要进庙烧香拜佛,以求平安.

烧香拜佛的人很多,但规模最大的要算庚申日,庚申日是按天干地支排算,六十天是一个周期,在那一天那些老婆婆们带上香烛和供奉用的食品,那供奉用的食品有糕点,水果和咸菜.三五个人家合摇一只小船,从各自的村庄出发,每逢庚申日, ,急水港边泊满了小木船,石人庙人山人海, 那一天戏班子也前去唱戏,场面非常热闹 .庙里的和尚对香客招待的是清茶一碗,那一碗普通的茶,十分的灵验,有求必应,能保平安.为了喝到那一碗茶,香客们耐心等待,不吃到是不肯起锚上船回家的。

庚申日又到了,老婆婆们又和往常一样,准备好了香烛和供奉用的食品,那里知道天气突变,狂风大作,闪电雷鸣,这种天气是过不了急水港的.这可急坏了老婆婆们,可是也没有办法,只得等下一个庚申日了,. 六十天过去了,庚申日到了,老婆婆们那里料到又是这种天气.说来也巧,庚申日天气突变,连续几年都是这样,这可急坏了老婆婆们,也急坏了石人庙里的和尚.该怎么办呢?

后来有一高僧路过石人庙,还是他指点了迷津,他说庚申日如遇天气不好,不来石人庙也无妨,只要平日里,到庙里烧香时,请点茶叶回去,自家泡了喝,也能保平安.以后每遇这种天气,本来合乘一只船的老婆婆们,便聚在一块儿,点点香烛,拜拜佛.当然还要泡一碗从石人庙里求来的茶.求得平安.

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头,这种庚申日遇天气不好,老婆婆们聚在一起喝茶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商榻的人们就叫他阿婆茶。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

吃阿婆茶是比较讲究的,十分重视水质、茶点,水一定要用河里提起来的活水,水壶往往是祖上传下来的铜吊。炉子是用烂泥稻草和稀后涂成的,叫风炉。据说可以省柴,烧起来又快。用干菜箕柴炖茶,火烧得烈烈的,很旺,铜吊里嗵嗵地热气直冒。一边吃、一边炖,这样那茶才酽、才香呢,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村里的每一位男子都有一手涂风炉的绝活。

茶点往往是村里的“传统货”:咸菜苋、酥豆、酱瓜、菊红糕……每年春天,田里的油菜开始抽蕊吐蕾时,每家每户便要去摘菜苋、腌菜苋了,往往一腌就是几大缸。那菜苋名气可不小哩,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今天的瓶装菜苋已成了出口创汇产品。

这些年,“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曾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因而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而在三毛茶楼喝“阿婆茶”,真是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以上就是关于周庄阿婆茶的内容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周庄的阿婆茶经过时间的检验,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传统。如今,阿婆茶已经成为周庄的一张名片。对于外来的游客来说,阿婆茶成为人们识别周庄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因周庄而知道阿婆茶,同时也因阿婆茶而深入了解周庄。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福建厦门举行擂茶文化展示活动


擂茶属于少数民族中比较喜爱的一种饮茶方式,它是湖南湘西地区流行的茶饮食习俗。7月14日,“擂茶飘香到鹭江——将乐擂茶文化展示活动”在厦门市博物馆举办,这是厦门市博物馆目前正在展出的《窑火传薪——福建三明瓷器精品展》的展览配套活动。据悉,本次活动由将乐县人民政府、厦门市博物馆、海峡导报、将乐县文体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厦门市将乐商会、厦博文创空间协办。

茶叶

展示活动的节目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主办方邀请了将乐职业中专学校、将乐县实验小学、将乐县城关小学的表演者,为现场观众演唱动听的将乐擂茶歌《敬上客家幸福茶》《客家擂茶谣》,还特邀资深擂茶文化宣讲人、将乐县文化馆副馆长肖师华到场为观众介绍擂茶的历史、典故和制作方法。舞台下方安排了20套擂茶工具。20名擂茶艺人分别现场演示制作擂茶。不仅如此,观众还可以亲自上手操作。

擂茶,是将乐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将乐,家家有擂钵,请人喝擂茶是当地最普通、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是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都要做擂茶,喝擂茶。“将乐擂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其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于北京茶文化发展窥视历史变迁


北京,现在中国的首都,国际化大都市,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北京外边上是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在内心却有抹不掉的古朴历史。北京人爱喝茶,北京文化又兼具包容性,因而在北京能够喝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茶叶。根据不同的喝法儿,就有不同的市场形式与之相适应。北京人喝茶的历史很悠久,可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喝法儿。下边小编将为您介绍一下,带您来体验体验老北京的饮茶历史。

头一种喝法儿是最基本的,那就是满足解渴的需要。北京人出门在外走长道儿,甭管是出差,还是逛公园、逛商店,走得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碰上卖大碗茶的,那就得猛灌一气。这种喝法儿是救急的,所以喝得多,喝得快;茶好不好、水好不好都在其次,至于使什么茶具那就更不在乎了。

早年间北京卖大碗茶的都是挑挑儿作生意。什刹海海沿上、各个城门脸儿附近、天桥一带,常能碰见挑挑儿卖大碗茶的,一般都是老头或是小孩,挑子前头是个短嘴儿绿釉的大瓦壶,后头篮子里放几个粗瓷碗,还挎着俩小板凳儿。一边走一边吆喝。碰上了买卖,摆上板凳就开张。

卖大碗茶的现在也还有,不过全都改成茶摊了,名声赫赫的大碗茶集团公司就是从这儿起的家。这种茶摊在旅游区常能见着。树荫底下,支张小桌,摆几个小凳,玻璃杯里早就晾好了茶水,上边还都盖着盖儿,透着那么干净,那么凉快。顾客来了,一口气能喝下好几杯去。

北京城还有一路喝茶的,喝的是个讲究。讲究茶叶、讲究水,讲究茶具,更讲究怎么个沏法、怎么个喝法。北京城有的是大茶叶店,花茶、绿茶、乌龙茶,云南的坨茶,蒙藏人好喝的砖茶,什么样的茶都买的着。既然喝的是讲究,那一般的茶馆还真伺候不了这路人,所以已往都是买了茶叶,回到家里头自个儿细斟细品去。

现在可以了,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北京城里已经出现了好几家专门讲究“茶艺”的茶馆。甭管您是喝中国茶,喝外国茶,甭管您怎么讲究,它都能伺候你,它比你还讲究呢!不过,你既然是打算讲究一下,就免不了要花上几个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约上几个朋友,作为一种高档的文化享受,讲究那么一回、两回的还可以,真要是天天这么个讲究法,恐怕还真招架不住。

其实大多数北京人喝起茶来,既不象第二种那么讲究,也不象第一种那么将就。甭管经济条件如何,北京人总能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茶文化来。只要有口饭吃,怎么着还不得弄壶“高末”喝呀。还真有不少的北京人,至今保留着当年的老作派,早清儿起来先得闷上壶茶,一直等到喝“透”了,这才能吃了早点,出门干营生去。所以当年北京城里才能出了茶馆这个行当,而且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扬名天下。

北京茶馆最昌盛的年代是在清朝。那时候,北京四九城的街面上,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茶楼、茶园、茶馆,一天到晚,接待着三教九流的茶客。当年的茶客里边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八旗子弟。满、蒙、汉八旗原本是清朝政府统一中国的时候所依靠的军事力量,政府为了保证随时都有足够的兵源,不准闲散的八旗子弟离开八旗自谋生路,他们只能依靠朝廷发给的粮饷度日,这就是所谓的“铁杆庄稼”。战争结束以后,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十来万人守在北京,无所事事,只能是游手好闲,提笼架鸟,走狗斗鸡,浪荡度日。茶馆是这些人一天也离不开的地方,比咱们上班都守时。

当然上茶馆的不全是八旗子弟。茶馆是个公共的社交场所,是各类社会信息聚集和传播的地方,这一点和西洋的咖啡馆其实是一样的。茶客们在这儿评茶、论鸟、拉家常、讲时事;会朋友,谈买卖,一坐就是半天,花钱不多,收获不少。有些茶馆为了招徕生意,又搭起舞台,添上大鼓、评书,添上京戏,茶馆又成了娱乐场所。北京城有名的广和、天乐、同乐等大戏园子,早先都是茶园。有的茶馆专作某一类人的生意,你比方说打小鼓收旧货的小贩,他们每天都在固定的茶馆歇脚聚会,一边喝茶,一边交换情报,他们管这地方叫“攒儿上”。北京城那些打散工的泥瓦匠、木匠、棚匠,每天早上也在固定的茶馆聚齐,一边喝着茶,等着包工头儿来叫人,他们管这儿叫“口儿上”。所以与其说这类茶馆提供的是茶,不如说是提供了一处廉价的社交环境。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社会环境变了,市场条件也变了。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没了,蹲茶馆也蹲不起了。大茶馆日渐萧条,相继歇业,代之而起的是各类中、小型茶馆。这些茶馆分为专卖茶水的清茶馆;以听评书听大鼓为主的书茶馆;以及附设棋案的棋茶馆,接待各种不同类型的茶客。此外还有一些季节性的茶棚,其中以什刹海最为着名。每年自立夏到秋分,沿着海子北岸形成了一条茶棚长廊。后来这些茶棚日益发展,并且迁入了各大公园。象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上林春;北海公园的双虹榭、漪澜堂;以及太庙的后河等处。

清末民初,前门外一带先后出现了几处新式的市场,象劝业场、青云阁、首善第一楼,再加上先农坛北边的城南游艺园,王府井大街的东安市场,里边都开了一些南式的茶社或茶楼。等到北京城各大公园的茶座相继开张之后,这种茶社的生意也就一蹶不振了。

新中国建立以后,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北京城里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被固定在一个个的单位里,一个个的岗位上。除了少数老年人,北京城里几乎见不到闲散人。大家都在用同一种模式,按照同一个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没工夫坐茶馆,也不屑于坐茶馆。这么一来,北京城里可就看不见茶馆了。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这才又出现了新型的茶馆,可现有的茶馆与老茶馆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老舍茶馆的茶客主要是外国旅游团,茶馆在向游客们展现旧京文化,所以它在硬件方面尽可能地再现了旧京大茶馆的风貌,而且显着比任何一家旧京大茶馆还都要奢华。尽管天桥乐茶园已经作出努力,希望普通的北京市民也能常到茶园里来,但它最根本的宗旨在于表现并提供旧天桥的平民文化一种已经消失了的文化,因此肯定要有不小的一笔投入,这个目的并不容易达到。

其实,无论是今天的北京平民还是当年的北京平民,他们对茶馆的需求都是一样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种适于休息,适于交流的环境。茶是话引子,茶馆就是谈话的环境。他们的这种需求就象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常规需求,而不是特需。俗是俗了点儿,可人人都有这种需求。这会儿要想约个朋友谈点儿事,谈桩生意,多半是去饭馆,推杯换盏,面红耳赤,大呼二喝,燥得不行,累得不行。还是茶馆更放松一些,更清雅一些。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得替企业家们想一想。茶馆这种环境是需要地皮的,这会儿的地皮这么贵,真要是开个大家伙儿全都能接受的茶馆,一个月下来,刨去税钱、房租水电、各项的挑费,还能剩下什么了?茶钱能赚多少?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快餐店、冷饮店和酒吧的竞争,足够企业家们掰手指头的了。

看样子,茶馆这一行要想再现它往日的辉煌,大概是够呛了。不过,近来也还是吹来了一股新风。有两家书店,在他们的店堂里各自辟出一个小小茶室,读者们手翻新书,口啜香茗,茶香和油墨的香气混为一处,书文化与茶文化合成一体。别的商店都在努力扩大店堂,这两家书店的经营者却割出店堂为读者提供一种环境,这也算是独辟蹊径吧。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人饮茶文化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北京的饮茶文化包罗万象,其融合了各地的饮茶文化后又衍生出自身独有的特色,老北京人如今在历史的发展下,也在不断学习,吸收着其它文化的精华,并进一步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