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请茶产业首席科学家 加快镇巴茶叶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 2019-11-30
绿茶产业 茶叶发展历程 茶叶发展趋势

绿茶产业。

现如今,我国贫困县数量还是均高不下,贫困县想要寻找发展机会的话,还需要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发。镇巴县,其生态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因而镇巴县开始了茶产业的发展之旅。但是,由于镇巴县缺乏相应的茶叶人才,茶产业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此为了加快镇巴茶叶产业发展,特意聘请茶产业首席科学家前来帮忙。、

赵勇健代表县委、政府向鲁成银颁发聘书,聘请其为我县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

10月18日,我县举行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聘请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赵勇健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颁发聘书,聘请其为我县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关专家、省农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全体县级领导出席仪式,仪式由县长叶稳太主持。

鲁成银对我县聘请其为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表示荣幸和感谢,对镇巴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克服困难,以茶叶为主导产业之一,全力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的激情与干劲表示敬佩。表示将全面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在茶叶品质建设、茶叶品牌打造等方面,深化与我县的务实合作,为实施产业扶贫,促进群众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赵勇健代表县委、政府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鲁成银本人对镇巴茶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他指出,镇巴茶产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全县上下通过锲而不舍的艰辛付出,至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发展预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当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后盾,相信镇巴茶产业发展必将再上更高台阶,真正打响镇巴茶叶品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鲁成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茶叶研究院副院长,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国家茶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组专家,中国农科院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小编推荐

安徽:推动茶产业转型 促进茶产业发展


安徽是茶叶生产主要加工地以及批发和经营集散地,在我国的十大名茶中,产自安徽的茶叶酒占了三成。安徽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安徽茶叶有品质高、口感好、香气足的特点。

近日,从安徽省茶产业工作现场会获悉,安徽省将重点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品种改造、投入品管控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计划到2020年,全省绿色食品茶园达60万亩,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42万亩,并在每个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安徽省将适度发展新茶园,加强中低产茶园改造,到2020年更新改造低产茶园30万亩,提高茶园单产水平和效益。创建一批绿色、生态、高效茶叶生产基地。大力推广茶园管理机械化,研发推广“轻型化、便捷化”采茶机、耕作机、修剪机等茶园机械。加强茶叶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防控生产示范,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尤其是抓好国家级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示范,并在省内扩大试点,加快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加强主体培育,推进产业融合。力争到2020年,全省培育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0家。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每个茶叶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创建1个至2个省级以上涉茶休闲农业示范县、10个示范点,打造2条茶旅精品线路。

镇巴县:积极推动茶产业发展 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深居内陆的镇巴县,由于经济落后、资源短缺,成为我国的贫困县之一。近年来,镇巴县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积极推动农民从事茶业,以此加快当地脱贫的步伐。在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实施多项辅助措施,农民们发展茶业的积极性被带动了起来,截至目前,共有2万多人实现增收。

镇巴县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镇巴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将茶产业发展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之一,带动全县15个镇90余个有茶贫困村(社区),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茶产业发展实现脱贫。

该县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优质气候条件和茶叶资源优势,相继出台《镇巴县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关于加快镇巴茶产业突破发展决定》等文件,结合《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县、镇、村三级联动通盘谋划,编制出茶叶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和各年度实施计划;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奖扶措施,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领办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群众增收,先后打造出“一带两区”(210国道沿线生态茶园旅游带、楮河和纳溪河流域优质富硒区以及三元、简池优质高产区)11.63万亩高标准茶园。利用帮扶干部教、能人帮、村干部带等办法,运用“合作社(加工厂)+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机制,鼓励引导贫困户利用土(林)地入股赚股金、自有茶园入社分红或自采卖茶到合作社获利、进园务工挣工资、搬迁入园成茶园产业工人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增收。

镇巴县

观音镇星子河社区的洪富荣,过去一直靠侍弄家里的几亩薄地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几年前,由于地质塌陷,导致家里房屋受损成了危房,让本就紧巴巴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在镇村干部的动员下,她将家里的10多亩土地、林地全部流转给了丰源林牧业公司,通过“公司(产业园)﹢移民安置﹢贫困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她与本村的88户贫困户一起移民安置进了园区,她也变成了丰源林牧业公司的产业工人。住在园区、工作在园区,依靠股金和工资,她家收入翻了几番,成为该县首批“山上建园区、园里建社区、贫困户就地变工人”的脱贫典型。

同时,该县通过集中培训、现场示范操作及农业技术“四进”(进园区、进企业、进专业合作社、进强村)巡回培训等方式,开展茶园建设、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等技能培训,鼓励有能力的贫困户新建茶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并积极规范茶叶收购、采摘用工市场,稳定贫困群众就业途径,保障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广东清远:举办首届茶叶产业大会 加强茶产业发展


清远位于广东省的中北部,是广东省的茶叶主产区,清远以茶叶作为新型支柱产业,据悉在2017年清远市的产业产量达6000吨。英德红茶是清远市的特产名茶,具有“东方金美人”之称。近日,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广东省清远市举行。广东省副省长叶贞琴,中国工程院唯一茶叶院士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以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驻穗代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省直有关单位、茶行业专家、茶叶企业和种植大户等近千人参加大会。

大会举行了广东十大好春茶颁奖和广东最美茶园授牌仪式,举办了茶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以及广东茶叶产业发展成果展、茶叶企业风采展、全民饮茶日活动。大会还组织参观了广东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自动化、茶园机械化现场演示、茶树品种资源库,体验了英德红茶文化。

叶贞琴强调,举办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的重要举措。接下来要继续做强茶业,拉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补强科技链,丰富文化链,全面提升茶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让广东茶美名远扬、风行天下,“让世界爱上广东茶”。一要做优茶品质。引导茶叶产业向生态优势区域聚集发展,高质量打造一批茶叶专业镇、专业村,建设一批现代茶产业园,用最健康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茶叶,把最优质原料变成最优质的产品,把茶品变成旅游产品。二要唱响茶品牌。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战略,做大做强广东茶品牌。探索设立广东茶产业发展基金,培育一批茶叶领军企业。特别要把陈宗懋院士誉为全国最好红茶的英红茶迅速做强做大,力争发展到百万亩。三要拓展茶市场。继续发挥广州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优势和枢纽功能,重点发展茶业电子商务与建立区域型现代物流平台。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港口对接,努力让广东茶叶走向全国、影响世界。四要弘扬茶文化。把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承相融合,讲述广东茶故事,让世界通过小小的茶叶,触摸岭南文化脉搏,感知广东发展活力。五要共享茶红利。要优化服务、强化监管,密切利益联结,使茶农、加工商、贸易商形成发展共同体,让一片片茶叶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金叶”。

清远市建立了大批的茶叶标准园以及标准化的茶叶加工生产,提高了茶产品的质量,清远大部分的茶农增收效益有着明显的提高,实现了茶茶产业带动清远市的发展。

强基地壮龙头创品牌 襄阳市将加快发展茶产业


襄阳,湖北省西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汉江中游平原腹地,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近年来,襄阳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发展茶产业,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月30日,襄阳市召开加快推进襄阳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分析襄阳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相关政策,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茶产业的具体措施。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铭德,副市长张丛玉出席会议。

茶产业是襄阳市农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市茶园面积36.67万亩,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3万余亩,年产量1.56万吨,茶叶直接产值近20亿元。襄阳市拥有玉皇剑、水镜、荆山锦、汉家刘氏等一批名优茶品牌,规模以上的茶叶专业市场3个,茶园常年从业人员5万余人,辐射涉茶人口约30万人。

王铭德强调,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工作,正视襄阳市发展茶产业的优势和不足。要明确目标,重点抓好茶园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品牌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茶旅融合建设,奋力开创襄阳高香茶产业发展新局面。要加强领导,强化保障,汇聚茶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

参会人员就如何推进茶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对《关于加快推进襄阳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

四川:旺苍采取四项措施 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


我们都知道,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茶叶文化,距今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而四川是我国著名的黄茶产地,蒙顶黄芽就是产于四川的。近年来,四川旺苍通过实施四项措施,以此达到了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的目的,截至去年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2.3亿元,突破当地历史新高。那么,是哪四项措施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四川旺苍

10月9日,笔者从广元市旺苍县农业部门了解到,近年来,该县坚持把茶叶作为最具优势、最具潜力的农业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四力”助力茶产业发展。2016年,旺苍县茶园面积达到20.2万亩,其中,黄茶4000亩,茶叶产量6060吨,产值12.3亿元。

合力“建茶园”。严格按照放线、开沟、施足底肥、回填、覆地膜、栽植、定型修剪、浇足定根水、盖草等“十步法”技术要求建成标准化绿茶园138个、面积15万亩,标准化黄茶园15个、面积4000亩。对茶农新建茶园所需种苗实行财政全额补助,新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给予1/3补贴,对茶园管护给予100元/亩的补助,鼓励辖区业主和农户大力发展茶叶产业。

协力“管茶树”。按照有机茶管护技术要求,重点在肥水管理、耕作除草、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下功夫。全面普及诱虫板、频振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和积极推广茶园耕作、除草、施肥等机械设备,并在茶园安装了自动化气象站和精确感应、精确传输设施设备,大力推广物联网、信息化集成、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现了茶园管护智能化、精细化。

全力“研茶系”。与中国茶科所、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合力建成广元市川北茶叶研究所,并成功创建为院士(专家)工作站。根据米仓山茶品种特性,创新开发出广元黄茶和米仓山有机子竹、毛峰、红茶等76个“高中低”茶叶系列优质产品,研发了茶糕点、茶饮料、茶套餐等新产品,不断延了伸茶产业链条,放大了茶叶附加值,提升了茶产业综合效益。

大力“推茶品”。把全县10余个茶叶品牌整合到米仓山茶旗下,对外统一推出“米仓山茶”品牌。提升“米仓山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目前,米仓山茶成功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如何推进茶产业发展创新?茶产业要如何创新?


我国是世界上的茶叶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悠久茶叶历史的国家。目前茶叶种植在我国种植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当前我国茶产业本质上依然是政府主导的生产导向型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型,促进市场化与全球化,是推进我国茶产业现代化的根本措施,关键要增强茶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茶产业

怎样推进茶产业创新?

第一,创建新市场。其核心是构建新型茶产业供求关系,主要从两个层面开展:一是构建大数据茶市场体系。面向全球和区域市场,依据区域消费数据,建立时间市场、人群市场和区域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以智能化为基础构建快速反应、高效配送、需求预测相结合的产业机制;二是推动销地市场与产地市场一体化。通过创建产地销售平台,组织消费者和引进海外茶商参与基地建设实现产销市场融合。此外,还要建设全球性龙头市场,面向与对接全球茶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管理机构与组织、区域市场消费主体;推动服务创新,促进全球市场协调发展,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茶产业运营需要,开展金融创新服务,创建跨区、跨境物流及外汇结算代理平台。

第二,推进产品创新。在茶产业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存在与生产加工相关的生产性需求市场、茶和关联性产品的需求市场以及茶文化需求市场。经营这三类市场,要推进终端产品、技术装备、服务产品相结合的茶产业产品体系的创新。一方面实施迭代式产品研发策略,实现产品试销、销售、修正、淘汰与研发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提高创新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结合市场变化,推动单个产品创新与多个产品组合创新相结合,满足主体多元化需求。

茶产业

第三,推进产业链创新。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横向拓展。向茶的吃、喝、用、玩、饰功能化拓展,衍生相应新产业新业态;二是纵向深化。向茶成分的功能化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资源化转换,不断创造科技型茶产业,通过特定功能与相关资源融合,发展新型业态,如茶旅游产业;三是功能延展与配套创新。随着市场变化,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多产业的创新支撑,如茶装备、包装、器具等产业发展就是建立在茶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

第四,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保护茶农利益。关键是按照市场化原则,科学构建茶产业链的利益关系,重点保障三个权益,发挥三个作用。充分确保茶农的优质原料生产权与劳动收益权,发挥茶农优质茶原料供给及茶园管理作用;充分确保企业市场开拓权与较高经营收益权,发挥茶企产品研发与市场运营作用;充分确保政府公共利益代表及监督权,发挥政府在公共品牌推广与公共事业建设中的作用。让政府、企业、茶农在茶产业发展中各居其位,发挥各自功能,共同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茶产业

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茶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要转变茶业生产,努力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导向型发展,促成茶产业发展创新。要做好茶产业的发展创新,需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创建新市场、其次推进产品创新、再次推进产业链创新、最后就是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保护茶农利益。茶产业创新是我国茶叶生产方式上的一个重要设想,对今后我国茶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茶产业发展创新将成为未来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湖南衡阳:加快油茶产业发展 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


近年来,湖北省衡阳市一直在努力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想要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将衡阳打造成“中国油茶第一强市”,为此,日前,衡阳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油茶树

《决定》明确了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衡阳市在现有基础上完成油茶新造122万亩,低改垦复110万亩,油茶林面积由378万亩发展到500万亩,其中油茶丰产林发展到400万亩;茶油年产量增加到12万吨,重点培育1—2家油茶龙头企业上市,衡阳市油茶产业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

《决定》要求,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要突出推进新型经营、提升科技水平、搭建发展平台、加快扶贫攻坚、加强行业监管、打造优质品牌、扩大宣传影响、发挥协会作用等8个重点。重点推进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的“十百千万”工程,即培植10个国省油茶产业龙头企业、100个2000—5000亩的油茶种植示范基地、1000个300亩以上的油茶种植示范庄园、10000个50—100亩的油茶家庭农场。

《决定》强调,要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作为各县市“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认真研究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扶持机制。从2018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或筹措1亿元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油茶产业扶贫、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农信担保、基金运作、科技创新、产业宣传、考核奖补、区域性公共品牌打造等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