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竹白毫是怎么制成?黄竹白毫的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 : 2019-11-30
绿茶制作工艺 绿茶白毫 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制作工艺。

黄竹白毫茶历史悠久,其加工方法经历了蒸青制法,炒青制法,直到今日,黄竹白毫的加工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可以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第一道工序杀青是整个黄竹白毫制作工艺的关键。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黄竹白毫制作工艺吧。

黄竹白毫

1、杀青

杀青对黄竹白毫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黄竹白毫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黄竹白毫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黄竹白毫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黄竹白毫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由于黄竹白毫茶的加工工艺比较特殊,对茶叶鲜叶也有特别的要求,于每年清明前采摘芽茶或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为原料。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黄竹白毫的制作工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选阅读

黄竹白毫产自哪里?黄竹白毫生长环境如何?


黄竹白毫是湖南出产的绿茶,由于产区终年云雾弥漫、阳光直射少,茶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不仅如此,干茶品质十分优异,在清朝是皇家的御用茶叶。可见,优越的生长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十分重大,那么,黄竹白毫产自哪里?黄竹白毫生长环境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黄竹白毫产地

一、黄竹白毫产自哪里?

黄竹白毫生长于湖南省武陵山脉中腹永兴县城郊的黄竹村,该村地处风光秀丽的便江河畔,黄竹岭上古时称黄竹仙岭。

二、黄竹白毫生长环境如何?

1、气温、雨量:这里群山绵延,竹木苍翠,云雾环绕。相对湿度年平均为81%,年平均气温为18℃,雨量充沛,一般年雨量约为1500毫米。

黄竹白毫产地

2、气候:这里为亚热带植被所覆盖,冬天不甚冷,盛夏不甚热,形成独特的小气候。

3、土壤:茶园土壤多系花岗岩风化的黄色沙质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以上就是黄竹白毫产的产地及生长环境啦,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果真如此啊!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到当地去感受感受茶园风光。

黄竹白毫如何鉴别优劣?黄竹白毫的鉴别方法


鉴定黄竹白毫的优劣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当地老茶农可通过观察其外形和闻其香气就可以识别黄竹白毫的优劣,而身为外行人的我们,就要从观形、察色、闻香、品韵这四个方面入手,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黄竹白毫的鉴别方法吧。

黄竹白毫

1、观形

优质黄竹白毫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2、察色

黄竹白毫茶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黄竹白毫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黄竹白毫

3、闻香

​黄竹白毫茶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4、叶底

​黄竹白毫茶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5、核心特征

​黄竹白毫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叶底应肥厚软亮。

上述五点就是黄竹白毫的鉴别方法啦,当然我们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才能更好地进行品质优劣的辨认。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黄竹白毫的鉴别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黄竹白毫的选购技巧


黄竹白毫是绿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黄竹白毫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那么黄竹白毫的选购技巧是什么呢?

黄竹白毫的选购技巧

鉴别精品黄竹白毫是一项高深的学问,湖南著名茶师和老茶民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是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黄竹白毫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1、观形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2、察色

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黄竹白毫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3、内质

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4、叶底

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5、核心特征

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评叶底应肥厚软亮。

黄竹白毫茶知识拓展

黄竹白毫产于湖南省永兴县城郊的黄竹村。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名胜古迹观音岩也在这里。观音岩洞中的泉水,是中国著名泉水之一,相传喝了观音岩泉水冲泡的茶叶,不仅味甘爽口,并能消暑止泻、去痛。黄竹白毫系清明开始采摘的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采回后在阴凉通风处稍经摊放,即行炒制。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其中“做条提毫”工序,是黄竹白毫整饰外形的关键。其法为当锅温升至60℃左右时,投入炒坯叶,炒至茶坯热软时,用两手抓茶,运用掌力,慢慢加压,回转搓揉做条,到茶叶无粘性时,将锅温降至40℃左右,再轻揉10余分钟,出锅摊凉。最后将做好条的茶叶薄摊于50℃左右的锅中或烘笼上烘焙,当手捏茶叶能成粉末,即下烘摊凉,用牛皮纸包装,置于块状石灰缸中贮存待用。1982年开始列为湖南省优质名茶。

白毫银针是怎么制成的?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


白毫银针产地在福建,其采制工艺十分特殊,不炒不揉,只分萎凋和烘焙两道工序,采摘后一般要及时送到工厂进行加工处理。那么,白毫银针是怎么制成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吧。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

1、采摘茶树上肥芽

白毫银针通常都是采摘茶树上面的肥芽的,是春茶的第一、二次的顶芽的品质最佳的,制作出来的茶叶的品质也是好的,如果是第三四次采摘的茶芽是比前两次的小,而且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稍差。

2、夏天和秋天不采摘

等到夏天和秋天时候,茶树的茶芽是小的,制作茶的品质不那么好,所以是不采摘的,雨天也不采摘,露水未干不采摘,在冬天,要加强茶树的管理,这样第二年长出的茶芽的品质就比较好。

白毫银针

3、保证茶芽的品质,不破坏芽叶

采摘茶芽时候,也是很讲究的,要保证茶芽的品质,不要破坏芽叶,这样采摘的芽叶是选取芽心作为白毫银针的原料,其它剩下的部分是用来制作白茶或者其它的茶。

4、萎凋烘焙

白毫银针的制作方法是独特的,它不是用炒或者揉制作的,只是需要进行萎凋和烘焙就可以的,等到茶叶晾干以后,茶芽会逐渐发生一些变化,然后白毫银针就制作成了。

由于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特殊,对茶叶鲜叶也有特殊要求,采摘茶树上的肥芽,夏天和秋天不进行采摘,为了保证茶芽的品质,不破坏芽叶,只进行萎凋和烘焙两道加工工序即可。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云南白毫是怎么采摘的?云南白毫的制作工艺


云南白毫产于云南勐海县,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叶制作而成的绿茶。云海白毫因产地终年云雾缭绕,酷似云海,茶叶身披白毫而得此名。云南白毫是使用绿茶的制茶工艺制作而成的,是一种经过烘青而成的条形烘青绿茶。那么云南白毫是怎么采摘的?它又是怎么制作的呢?接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云南白毫

一、云南白毫的采摘标准

云南白毫以一芽一叶半开展或初展为原料,要求芽叶大小、长短、色泽均匀一致。芽叶采回后做到及时摊放,及时加工,保持芽叶新鲜。

二、云南白毫的制作工艺

1、蒸青

目的是利用蒸气破坏芽叶内的酶活性。蒸青锅锅径为30厘米,蒸汽温度95℃左右,每锅投叶量300克,历时2.5分钟左右,蒸好下锅摊凉2~3分钟。

2、揉捻

采用手工推揉方法,揉至茶汁溢出,有粘手感,成条率达90%以上为适,历时10分钟左右。

云南白毫

3、炒二青

目的是失水和初步做形。锅温先高后低,一般为90~70℃。炒制时以抖为主,以便尽快散发水分。当炒至六成干时,改用快速轻搓手法,以达到芽叶完整,失水均匀的目的,当茶叶干度约七成干时起锅,历时8分钟左右。

4、理条、整形

是云海白毫成形的关键工序。通过理、拉、搓等手法,达到理齐茶条,拉直、搓紧条索的目的。锅温60~70℃,历时15分钟左右。

5、复炒

通过继续做形和失水,达到定形的目的。锅温50℃左右,继续采用理、拉、搓的手法炒制,当茶叶条索紧直圆浑,干度达九成时起锅摊凉。

6、干燥

采用烘笼或烘房进行,掌握文火慢烘的原则,达到增进香气,干度均匀一致的目的。烘温50~60℃,烘时2小时左右。当含水量达6~7%,手捻茶叶即成末,起烘摊凉装箱贮藏。

云南白毫

以上就是有关云南白毫的知识介绍。云南白毫是在每年的清明以及谷雨间进行采摘,采摘好的嫩芽经过筛分,蒸青、揉捻、炒二青、理条整形、复炒、干燥等六道工序制作而成。云南白毫的香气兴县,滋味浓爽,经常饮用云南白毫可以消解油腻,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产生,对身体具有很大的保健作用。

云海白毫是怎么制成的?云海白毫的采摘与炒制工艺


云海白毫,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制的一种绿茶,采用手工炒制,经蒸青、揉捻、炒二青、理条整形、复炒、干燥等制作而成。那么,云海白毫是如何制成的?下面让小编为您介绍一下云海白毫的采摘与炒制工艺吧。

采摘

一、采摘:

云海白毫茶采摘细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半开展或初展,要求芽叶大小、长短、色泽均匀一致。芽叶采回后做到及时摊放,及时加工,保持芽叶新鲜。

二、炒制:

1、蒸青:目的是利用蒸气破坏芽叶内的酶活性。蒸青锅锅径为30厘米,蒸汽温度95℃左右,每锅投叶量300克,历时2.5分钟左右,蒸好下锅摊凉2~3分钟。

2、揉捻:采用手工推揉方法,揉至茶汁溢出,有粘手感,成条率达90%以上为适,历时10分钟左右。

3、炒二青:目的是失水和初步做形。锅温先高后低,一般为90~70℃。炒制时以抖为主,以便尽快散发水分。当炒至六成干时,改用快速轻搓手法,以达到芽叶完整,失水均匀的目的,当茶叶干度约七成干时起锅,历时8分钟左右。

手工炒制

4、理条整形:是云海白毫成形的关键工序。通过理、拉、搓等手法,达到理齐茶条,拉直、搓紧条索的目的。锅温60~70℃,历时15分钟左右。

5、复炒:通过继续做形和失水,达到定形的目的。锅温50℃左右,继续采用理、拉、搓的手法炒制,当茶叶条索紧直圆浑,干度达九成时起锅摊凉。

6、干燥:采用烘笼或烘房进行,掌握文火慢烘的原则,达到增进香气,干度均匀一致的目的。烘温50~60℃,烘时2小时左右。当含水量达6~7%,手捻茶叶即成末,起烘摊凉装箱贮藏。云海白毫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直圆浑,锋苗挺秀,满披白毫,香气清鲜,滋味浓爽,甘美如饴,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明亮。

云海白毫以一芽一叶半开展为原料,采用手工炒制,使得云海白毫满披白毫,色泽深绿,香气清鲜,滋味甘醇。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云海白毫的采摘与炒制工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白毫银针制作工艺介绍


白毫银针制法:初制工艺分采摘(抽针)、萎凋(拣剔)、干燥。1,采摘:

采摘大白茶或水仙品种的单芽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注意不能损伤芽叶)。

2,抽针:

如采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在室内干燥通风处再将芽头采下。

3,萎凋:

萎凋是形成白茶特有品质的关键工序。方法有日光萎凋、自然萎凋、日光加自然萎凋和加温萎凋。

日光萎凋:将茶芽薄摊匀摊于水筛或竹帘上,置于阳光下曝晒一天,达八九成干即可。

日光加自然萎凋:先晒2-3 h然后自然萎凋至八九成干。

加温萎凋:低温阴雨天时,用来代替日光和自然萎凋,采用焙笼低温烘焙。

4,拣剔:

萎凋过程拣去已开展的芽,摘去蒂梗。5,干燥:

干燥又分日光干燥和加温干燥。

日光干燥:经日光萎凋成七八成干时,用日光晒至足干。 加温干燥:用小火(40-50℃)烘至足干。

南糯白毫茶的制作工艺


南糯白毫采制技术,与其他名茶不同。春茶于谷雨后开园,新梢已形成“开面”,采摘标准以对夹二、三叶和一芽二、三叶为主。

鲜叶采回后及时板片,将嫩叶(未开面)、老叶(已开面)分离出来炒制瓜片,芽、茎梗和粗老叶炒制“针把子”,作副产品处理。

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约100克,嫩片酌减,老叶稍增。

鲜叶下锅后用竹帚或芦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作用,炒至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叶扫入熟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

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时即可出锅,及时上烘。

毛火:用烘笼炭火,每笼投叶约1.5公斤,烘顶温度100℃左右,烘到八、九成干即可。拣去黄页、漂叶、红筋、老叶后,将嫩片、老片混匀。

小火:最迟在毛火后一天进行,每笼投叶2.5—3公斤,火温不宜太高,烘至接近足干即可。

老火:又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极大。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木炭要先排齐挤紧,烧旺烧匀,火焰冲天。

每笼投叶3—4公斤,由二人抬烘笼在炭火上烘焙2—3秒钟,即抬下翻茶,依此抬上抬下,边烘边翻。为充分利用炭火,可2—3只烘笼轮流上烘。

热浪滚滚,人流不息,实为中国茶叶烘焙技术中别具一格的“火功”。每烘笼茶叶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笼拉来拉去,一个烘焙工一天要走十多公里。直烘至叶片绿中带霜时即可下烘,趁热装入铁筒,分层踩紧,加盖后用焊锡封口贮藏。

白岳黄芽的加工制作工艺!


白岳黄芽,又叫做齐云毛峰,产自于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齐云山境内峰峦叠嶂,植被丰富,树林葱郁,云雾迷蒙,低温湿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好,非常有利于茶叶的生长,所制的成品茶品质优异,内外兼优。下面一起来分享下,白岳黄芽的加工制作工艺。

《白岳黄芽的加工制作工艺》

白岳黄芽,色香味俱全,除了拥有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同它的制工精巧是分不开的。茶叶要求在清明后谷雨前采摘,采“一旗一枪”(即一芽一叶初展),制作分杀青、初烘、足干三道工序,遵循“炒得轻,抓得快、抖得散、翻得匀、捞得净”的杀青要领,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白岳黄芽不经揉捻,杀青后即上烘笼,烘制分毛火、足火两个阶段,中间经过摊凉、回软过程直到烘至手掐可碎,黄绿毫显,幽香扑鼻后即成。白岳黄芽品质优良,1979被评为地方名茶之一。

《白岳黄芽的品质特点》

白岳黄芽,黄中隐翠,白毫显露,一叶包一芽,状似金边镶碧鞘,碧鞘裹银箭,十分别致。开水冲泡时,香若幽兰,芽叶悬浮汤中,朵朵可辨,稍许徐徐下沉,耐人观赏。白岳黄芽,滋味鲜醇,生津迅速,回味无穷。

《白岳黄芽历史文化》

茶业源于汉,闻于唐,兴于清,盛于今。茶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汉末三国就有种茶,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歙州产茶一说,永泰二年(公元766),杨华在《膳夫经手录》中写到歙州、婺洲、祁门、婺源方茶、置制精茶、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赍,粒千里不绝于道路。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黄山莲花庵一带产黄山云雾茶,“莲花庵地平旷,约二亩许,四楹三室,左右映带,篱茨甚幽丽。就石缝养茶,多轻香冷韵,袭人断腭不去,所谓黄山云雾茶是也”(明.许楚《黄山游记》),明代中叶,僧大方居休宁县北松萝山,创制松萝茶,制法精良,品质优异,是我国的早期优质炒青绿茶。

清代开始,松萝茶(屯绿鼻祖)、祁红大量出口,徽州茶商抓住这一机遇,开创了300多年的中国茶叶经济辉煌,祁红、太平猴魁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之后祁红还获得布鲁塞尔第26届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等。

清朝到民国时期,中国茶文化的中心就在古徽州,沉积了丰厚的徽茶文化。尤其是建国后的30年发展和茶叶经济20年转型期的调整、茶园生产体系、茶叶加工体系、产品结构系列日趋合理,为优化茶叶资源配置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