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 撬起茶产业发展的杠杆

发布时间 : 2019-11-30
简述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绿茶的发展

【www.cy316.com - 简述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作为我国传统著名饮品。茶叶的输出,可以说是中国走向国际的重要文化标志,是带动一个国家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文化物质交流平台。茶产业更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大力推进茶产业的发展,撬起茶产业发展的杠杆势在必行。

连日来,熙熙攘攘,热络的中国首届国际茶叶博览会逐渐在杭州落下了帷幕。热络的背后,是雄厚的中国茶产业。作为茶的原产地,我国在茶叶生产上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地位,我国茶园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全世界有超过20亿人在饮茶,供需两旺,可谓形势喜人。但是,形势也逼人,中国茶叶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诸多尴尬。

茶叶商号林立,但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不多。农业部一位官员对茶叶品牌也有“挫败感”,他曾到过纽约第五街区问茶,问有中国茶吗?回答说,没有。同事说,那不是中国龙井茶吗?回答说,那是欧洲的龙井。据统计,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的茶叶类商标4万多个,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与国外知名品牌的差距还很大。英国一家立顿公司的产业产值,就超过林林总总几万家中国茶企的总和。从销售和品牌建设来看,90%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全国百强茶企销售额仅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额的12%。同时,茶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不够高,产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我国茶产业必须紧步快赶,牢牢把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撬起茶产业发展的杠杆,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坚持绿色发展,做优茶品质。好品质源于环境、基于生产、成于技艺。要推进绿色生产,建设标准茶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和绿色防控,在最适宜的区域,靠最优良的环境,用最健康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茶叶。要推进绿色加工,提升机械化水平,发展精深加工,实现加工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把最优质的原料变成最优质的产品。

坚持市场导向,唱响茶品牌。品牌就是信誉,就是信任,就是市场号召力和竞争力。要实施品牌战略,立足资源禀赋、依托产业基础、顺应市场需求,建设一批茶叶生产优势区,培育一批茶叶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消费者喜爱、国际竞争力强的标志性茶叶品牌。

坚持传承创新,弘扬茶文化。要将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承相融合,让栽茶、采茶、品茶等传统民间技艺、乡风民俗不断发扬光大,勾勒“醉”美茶园,讲述中国茶故事,让世界通过一片小小的茶叶,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中国发展活力。

精选阅读

安徽:推动茶产业转型 促进茶产业发展


安徽是茶叶生产主要加工地以及批发和经营集散地,在我国的十大名茶中,产自安徽的茶叶酒占了三成。安徽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安徽茶叶有品质高、口感好、香气足的特点。

近日,从安徽省茶产业工作现场会获悉,安徽省将重点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品种改造、投入品管控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计划到2020年,全省绿色食品茶园达60万亩,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42万亩,并在每个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安徽省将适度发展新茶园,加强中低产茶园改造,到2020年更新改造低产茶园30万亩,提高茶园单产水平和效益。创建一批绿色、生态、高效茶叶生产基地。大力推广茶园管理机械化,研发推广“轻型化、便捷化”采茶机、耕作机、修剪机等茶园机械。加强茶叶标准化生产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防控生产示范,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尤其是抓好国家级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示范,并在省内扩大试点,加快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加强主体培育,推进产业融合。力争到2020年,全省培育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0家。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每个茶叶主产市至少打造1个茶产业特色小镇,创建1个至2个省级以上涉茶休闲农业示范县、10个示范点,打造2条茶旅精品线路。

安徽多举措推动茶产业发展


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有着发展茶叶的众多优势,茶叶栽培历史十分悠久。近年来,地处中部的安徽农业大学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加强科研攻关,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在探索中国茶走向世界的路径中不断贡献着“安徽智力”。

茶基础研究成果不断

2018年4月,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等相关研究团队,破解了中国种茶树的全基因组信息,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标志着我国茶树生物学基础研究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茶树基因组的破译将推动茶组植物基因组进化、茶树起源和遗传多样性、茶叶特征性次生代谢物形成机理等重大基础生物学问题的研究。

茶叶

安徽农业大学以茶树基因组图谱为框架,整合了24种山茶属植物共计97个转录组、代谢组、甲基化组、种质资源以及大量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基因表达和代谢物分布模式的相关性建立起各数据之间的联系,系统构建了全面的茶树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平台,实现了茶树组学大数据的整合与共享。该平台集成了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如功能富集分析、相关性分析、分子标记开发、引物设计、序列比对等),有助于研究者快速检索以及深度挖掘数据库中丰富的组学数据并实现可视化。

酯型儿茶素是导致茶叶味苦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类型儿茶素是如何合成的,长期困扰着学界。安徽农业大学经过艰苦的攻关研究证实,有两种酶在酯型儿茶素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是学界首次发现酯型儿茶素合成的关键酶,证实了儿茶素合成途径的存在。由此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影响酯型儿茶素的合成量,从而对茶叶苦涩味进行调控。芳樟醇和橙花叔醇是决定茶叶花甜香的关键物质。研究发现,茶树萜类合成酶基因在茶树叶片和花中,通过转录过程中的再加工,生成了功能有别的两个转录本,分别催化芳樟醇和橙化叔醇的生物合成。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应用不同逆境信号物质,调节芳樟醇和橙花叔醇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改善茶叶香气品质的目的。研究还揭示了β-葡萄糖苷酶在茶叶香气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层面揭示了茶叶香气形成机理,这些研究都为生产环节提升茶叶香气和口感提供了现实途径。

推进茶机产业迅速发展

为了改变众多茶企业作坊式加工落后的现状,聚焦制约我国茶叶化加工技术和装备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团队开发集成了茶叶连续化、清洁化加工技术。“十五”期间,项目组引入日本和台湾的茶叶加工设计理念,研建了国内外首条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由此开启了我国茶叶大规模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的先河。“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先后将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黄山毛峰、滴水香等传统名茶的规模化生产上,先后开发了5条黄山毛峰茶、滴水香茶清洁化生产线并示范应用。“十二五”期间,在安徽省政府“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下,开发了六安瓜片茶、祁门红茶、霍山黄芽茶、黄大茶等生产线。茶叶清洁化生产线在名优茶生产上的示范应用,改写了我国传统名茶只能依靠手工配合单机加工的历史。项目成果通过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安徽三九农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快速推广应用,先后在全国20个产茶省市推广生产线200多条。

由于茶叶色选技术装备受制于日本、德国和韩国等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价格昂贵,在我国很少使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大米色选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于2007年开发了首台国产数字化智能茶叶色选机并示范应用,“安科”茶叶色选机已经在全国20个省推广应用并出口海外,打破了日本和韩国对我国茶叶色选机市场的垄断,并迫使国外茶叶色选机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茶叶色选机实现国产替代后,在合肥市带动一批如捷讯光电等民营色选机制造企业,合肥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色选机产业化基地,生产的茶叶色选机已经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茶叶数字化品控技术开发与推广。为适应茶叶大规模连续化加工对原料和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到茶叶生产与品质控制中,先后开发出系列茶叶品控装备,应用于检测茶鲜叶原料质量、评判茶叶品质和等级、控制茶叶加工工艺、监测出口茶掺杂,为茶叶生产全程数字化品质控制奠定了基础。

茶叶

开发茶叶新品种市场

黄大茶是皖西特产,利用夏秋季原料加工,因原料粗老、加工粗放、包装简陋,一直属于低档产品。2016年,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和张劲松教授研究组发现,与其他茶类相比,黄大茶更有益健康,系列基础研究成果为开发以健康为导向的功能性茶叶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进而催生了皖西黄茶产业由冷转热、由弱转强。如今,包装精美的黄大茶、黄小茶、黄芽茶和速溶黄大茶系列产品成为电商网店的热销品。利用安徽260多万亩茶园丰富的夏秋茶资源优势,安徽农业大学在皖垦集团等9家龙头企业,集成推广机采、机剪和机耕技术,示范推广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机采示范茶园15000亩;开发了桂花红茶、桂花瓜片、金寨红茶、安徽特色乌龙茶、黄大茶等系列夏秋茶产品,研建了生产线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利用夏秋茶资源开发了多种类型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在浙江和安徽,研制了一批速溶茶和姜糖茶生产线,年加工速溶茶近万吨。以低档茶及茶园修剪枝等作为添加剂,研发含茶的动物饲料,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鸡肉和鸡蛋中胆固醇、甘油三酸酯的含量,提高肉中不饱和脂肪酸、肌苷酸、VE的含量与动物蛋白质量,还能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减少甚至替代了饲料中抗生素、抗菌剂、防霉剂、生长促进剂等的使用,从而开辟了茶的应用新领域,拓展了夏秋茶资源的利用广度,提高了健康养殖技术水平。

早在2012年,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宛晓春、夏涛向安徽省政府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针对安徽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制定了“服务安徽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从茶树品种选繁和茶园管理、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名优茶加工技术和装备推广、茶叶健康功能发掘、茶产业经济与茶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振兴安徽茶产业的技术路线。安徽省半数以上的茶园是20世纪70—80年代开垦的,多为低产老茶园,制约了茶叶产量、品质的提高和机械化采茶的推广。团队通过离子诱变结合杂交和系统选择等传统方法,先后选育了3个国家级品种,4个茶树新品系,在重点茶园广泛推广应用。并通过研发的新茶树扦插快繁技术,使得茶苗繁殖系数、苗圃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1倍。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近5年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茶叶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宛晓春教授先后3次作为代表团团长参加ISO/TC34/SC8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并担任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茶工作组召集人,4项茶叶国际标准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立项,扭转了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方面没有话语权的被动局面。

为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安徽农业大学成立了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并开展了广泛的茶文化国际交流活动,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茶文化交流不断。在此基础上,创立了4年制茶学专业茶文化与贸易方向,编写出版了系列茶文化教材,培养茶文化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平台。2016年,依托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教育部茶叶化学与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联合多所国际一流高校院所,已取得明显的合作成效。学校先后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组建了联合研究中心,与新泽西州立大学、马歇尔大学组建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成立了茶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提升项目合作研究的效率,增加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互派的频次和数量。

如何推进茶产业发展创新?茶产业要如何创新?


我国是世界上的茶叶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悠久茶叶历史的国家。目前茶叶种植在我国种植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当前我国茶产业本质上依然是政府主导的生产导向型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型,促进市场化与全球化,是推进我国茶产业现代化的根本措施,关键要增强茶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茶产业

怎样推进茶产业创新?

第一,创建新市场。其核心是构建新型茶产业供求关系,主要从两个层面开展:一是构建大数据茶市场体系。面向全球和区域市场,依据区域消费数据,建立时间市场、人群市场和区域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以智能化为基础构建快速反应、高效配送、需求预测相结合的产业机制;二是推动销地市场与产地市场一体化。通过创建产地销售平台,组织消费者和引进海外茶商参与基地建设实现产销市场融合。此外,还要建设全球性龙头市场,面向与对接全球茶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管理机构与组织、区域市场消费主体;推动服务创新,促进全球市场协调发展,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茶产业运营需要,开展金融创新服务,创建跨区、跨境物流及外汇结算代理平台。

第二,推进产品创新。在茶产业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存在与生产加工相关的生产性需求市场、茶和关联性产品的需求市场以及茶文化需求市场。经营这三类市场,要推进终端产品、技术装备、服务产品相结合的茶产业产品体系的创新。一方面实施迭代式产品研发策略,实现产品试销、销售、修正、淘汰与研发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提高创新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结合市场变化,推动单个产品创新与多个产品组合创新相结合,满足主体多元化需求。

茶产业

第三,推进产业链创新。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横向拓展。向茶的吃、喝、用、玩、饰功能化拓展,衍生相应新产业新业态;二是纵向深化。向茶成分的功能化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资源化转换,不断创造科技型茶产业,通过特定功能与相关资源融合,发展新型业态,如茶旅游产业;三是功能延展与配套创新。随着市场变化,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多产业的创新支撑,如茶装备、包装、器具等产业发展就是建立在茶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

第四,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保护茶农利益。关键是按照市场化原则,科学构建茶产业链的利益关系,重点保障三个权益,发挥三个作用。充分确保茶农的优质原料生产权与劳动收益权,发挥茶农优质茶原料供给及茶园管理作用;充分确保企业市场开拓权与较高经营收益权,发挥茶企产品研发与市场运营作用;充分确保政府公共利益代表及监督权,发挥政府在公共品牌推广与公共事业建设中的作用。让政府、企业、茶农在茶产业发展中各居其位,发挥各自功能,共同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茶产业

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茶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要转变茶业生产,努力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导向型发展,促成茶产业发展创新。要做好茶产业的发展创新,需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创建新市场、其次推进产品创新、再次推进产业链创新、最后就是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保护茶农利益。茶产业创新是我国茶叶生产方式上的一个重要设想,对今后我国茶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茶产业发展创新将成为未来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太阳能杀虫灯促进茶叶绿色发展 推动我国茶叶品牌发展


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我国茶的历史悠久,单只随诊现代农业的发展变化,许多农业都用上了现代科技技术,传统茶叶的生产模式虽然也受到认可,但是在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之下很难占有优势,尤其是农药杀虫的落后生产方式,对茶叶产品的危害极大,导致茶叶农残超标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茶叶品质下降,而且也制约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太阳能杀虫灯杀虫,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变,太阳能杀虫灯这种物理杀虫方式正在帮助做大茶叶产业。

其实茶农都知道农药对茶叶的危害作用,但是茶园不施化学农药,那么虫害如何防控,这不仅仅是茶农面临的问题,也是茶叶种植产业在进行生态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在市场上,安全健康的有机绿色茶叶产品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茶园必须要进行科技化改造,按照有机生态标准建设和管理茶园,而其中最重要的科技应用就是太阳能杀虫灯。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可以帮助实施病虫有机生态防控,实现了茶园病虫害有机生态物理防治。

现在,在太阳能杀虫灯的帮助之下,我国不少地区的茶叶生产基地都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茶叶品质得到了官方认可,由于采用的是更安全、更环保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绿色有机茶叶也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茶叶产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不少茶园都进行了改造,扩大了生产种植的规模,不仅改变了绿茶一枝独秀的局面,还开展了红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等产品的加工与研发,丰富了茶叶品种。同时由于科学运用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杀虫手段,茶叶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推动了我国茶叶品牌的发展,不少都已经成为我国的名优特产,成为我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

平林村:茶产业发展 助推茶农脱贫


平林村的村民先前以传统种养维持生计,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原有茶场倒闭。2013年,政府开始以茶业带动平林村发展,有52户200多人实现了脱贫。针对该村散种茶园收效差的情况,成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政府还开展道路、茶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采摘

7月5日,位于凌云县泗城镇平林村的桂红茶山云雾缭绕。茶农们一边忙碌地采摘茶叶,一边聊起脱贫后的幸福生活。

平林村是一个山区村落。村民基本靠传统种养维持生计,近年来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一些土地开始荒芜。村里原有茶场因管理不善,也濒临倒闭。

茶园

2013年,在镇里的一次会议上,泗城镇陇照村党总支部书记万崇尚得知了这一消息。万崇尚也是该县一家茶企的负责人,他萌生了以茶业带动平林村发展的想法。

这与平林村党支部书记陆启发的想法一拍即合。万崇尚出资转租下平林村茶场600多亩茶园的承包经营权后,将经营管理权无偿赠送给平林村60多户贫困户,同时承诺保价收购群众采摘的鲜茶叶。

“春茶上市,每天采茶都得100多元。”贫困户罗树婷告诉笔者,她在桂红茶场分到10亩茶园管护,去年仅采茶一项她就收入了2万多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像罗树婷一样,2016年到桂红茶场承包经营管理茶园的贫困户有52户200多人实现了脱贫。

春茶

针对该村村民散种茶园收效差的情况,万崇尚跟村“两委”班子协商决定,由他的茶企负责技术支持成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合作社签订略高于市场价收购群众鲜茶叶的协议,帮助村民抱团发展茶叶产业实现增收。目前,村里种植有茶叶的农户基本都加入了合作社,一些丢弃的茶园又开始有人管护了。

此外,万崇尚与村“两委”干部一道,找项目争取后援单位支持,开展道路、茶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5月,万崇尚成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此外,他先后获得“百色市劳动模范”,“百色市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

普洱澜沧将大力发展茶叶产业 带动农户经济发展


澜沧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之一,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每年的茶叶产量在云南省中均可排首位。“我们好像经历了两个世界,变化太大了。”走在古茶园中,云南普洱市芒景村村委会主任科哎华感慨颇多,“自然环境没有变,但是生活完全改变了。看,这就是一棵三四百年的古茶树。”他指着身后一棵三四米高的茶树说,“我们这里的变化,就是因为它。”

茶叶,给封闭了千年的景迈山带来了财富,也带动了澜沧的发展。

2018年1月,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宗国英在普洱澜沧调研时强调,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

茶,正是澜沧县发展打造的“一业”,全县50万人口至少有一半人的生计与这片小小的茶叶有关。

澜沧茶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当地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当地百姓是否能真正实现可持续脱贫。

改变从砍茶开始,从台地茶到生态茶收入翻番

对很多人来说,景迈山是伴随着普洱茶的热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2007年是普洱茶狂风暴雨的一年,原先我们虽然种茶,但是收入很少,2007年收入一下子提高了。”科哎华说,然而好景不长,经历了2007年的高价,2008年普洱茶市场高台跳水。

澜沧县是普洱茶的主产区,对当地茶农的打击可想而知。

“市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自身茶产业散、弱、小、乱,不成规模,没有标准。”澜沧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刀永强说,2010年省政府下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澜沧县决定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工程,实行茶园转型升级,树立优质品牌。

他介绍,澜沧县台地茶属于高产密植,当地政府将景迈山作为生态茶园试验田。当地村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茶树,而这几乎遭到了所有村民的反对。

芒景村上寨党支部书记杨国光见证了这场“茶之变”。

茶叶

“我是负责做这项工作的,原先一沟茶田能种300多棵,按要求砍的话,就只能种80多棵,大家都问我,把茶树砍了,怎么过生活?”杨国光说,当时不仅是村子里其他人反对,就连他的家人都反对,没有办法,他只好先从自家茶树开始砍起。

按照规定,每两棵茶树间距必须2米以上,但杨国光也下不了手,“很多茶树都是父母辈甚至祖辈种下的,我看这棵长得好,那棵也长得好,根本舍不得。”最后他砍完茶树,发现株距只有1.5米,“检查的时候没过关,只好又砍了一遍,结果变成3米的株距了。”

虽然茶产量了但是茶树长得更好了,品质也提升了,“原来一公斤1元钱,砍了茶之后,一公斤涨到十几元。”杨国光说,三年后已不需要他再做工作,没有砍茶树的村民也会自己去砍了。

谁用化肥农药停电三年,真正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澜沧县森林覆盖率达69.8%,几乎还未进入景迈山,公路两边就是碧波翻涌,枝繁叶茂,进入景迈山更是每一口呼吸都是满满的负氧离子。

而在过去,生态有优势的地方,往往意味着经济欠发达,山青水绿的潜台词则是偏远落后。

“我还有记忆,小时候我们是过着刀耕火种的部落日子,人们都没有鞋子穿,也没有人会说汉语。”4月16日上午,76岁的苏国文坐在自家门口的椅子上看村民准备次日的山康茶祖节,这是布朗族的盛大节日。

苏国文说,解放后布朗族与其他民族一道脱离了原始社会,随着改革开放,景迈山也发生了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这里显然还相当落后。

“我记得很清楚,我读初中的时候都是走4个小时的山路到惠民乡去读书,那个时候其实是有大巴车了,但是车路太不好走了,到乡上要花10个小时。”科哎华说,美丽的大山让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异常艰难,不要说去外面,就是到80公里外的澜沧县城,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辈子无法到达的远方。

科哎华说,曾经因为过度采茶和破坏环境,景迈山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威胁,“茶叶价好的时候,天不亮就起来采茶,只要茶出来了就采,一片叶子都不放过。”

2011年,村里人还开始了用网捕鸟,“那一年太严重了,哎冷山上的茶叶几乎全被虫吃掉了。”茶产业在当地发展起来后,不少村民在种植台地茶时都学会了使用化肥农药。

伴随着生态茶园建设工程的开展,当地村规民约中增加了内容:坚决不许使用化肥农药,一旦发现停电三年,且严禁捕鸟,6、7月的雨季也禁止采茶,给森林古树以恢复。

但是回报也是丰厚的,2005年以前当地几乎都处于贫困状态,而如今随着茶产业的发展,景迈山的茶农全部脱贫,少至年入十万,多至年入百万,曾经贫困的村民们真正脱贫了。

“外面的游客来我们这里,是因为觉得我们这里环境好,产的茶叶好,只要我们的绿水青山在,我们就真正保住了金山银山。”科哎华说,如今村民们都有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意识。

文化科技助力,未来茶产业大有空间

2018年,澜沧县共有茶园面积38.4万亩,其中:生态茶面积34.8万亩,其中获得有机认证4.5万亩,古树茶面积3.6万亩。

全年实现茶叶总产量2.92万吨,亩产76公斤,亩产值4063元,实现一、二、三产总值29.9亿元,产业覆盖农户6.3万户2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6万户9.3万人,实现年人均收入7429元。

小小茶叶,托起了澜沧县扶贫大产业,绿叶子真正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叶子。

而对于当地来说,茶叶的价值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2007年,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以其自然资源优势和显着的保护利用民间文化遗产成效,被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

2010年,景迈山古茶园申遗工作启动。

2012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试点。

2012年11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普洱市被国际茶业委员会确认为“世界茶源”。

如今,景迈山不再是单纯的茶山了,客栈酒店纷纷建起。山上保存完好的翁基村寨,已成了吸引游人的旅游观光点。

201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并将茶叶产业作为八大重点产业之一。

借着这股“东风”,他们希望将大数据和区块链引入到茶产业中。“如果我们有一项难以造假的茶叶溯源系统,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现实场景中,或许能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许多难以解决的痛点。”澜沧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钟习卫说,尽管澜沧茶产业有所发展,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标准不统一,以及自身和行业的信用缺失,无法及时获得融资或知识产权保护。

“我们希望,未来澜沧的茶不仅仅是产品,还可以有其他衍生,变得更有价值。”钟习卫说。

广东清远:举办首届茶叶产业大会 加强茶产业发展


清远位于广东省的中北部,是广东省的茶叶主产区,清远以茶叶作为新型支柱产业,据悉在2017年清远市的产业产量达6000吨。英德红茶是清远市的特产名茶,具有“东方金美人”之称。近日,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广东省清远市举行。广东省副省长叶贞琴,中国工程院唯一茶叶院士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以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驻穗代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省直有关单位、茶行业专家、茶叶企业和种植大户等近千人参加大会。

大会举行了广东十大好春茶颁奖和广东最美茶园授牌仪式,举办了茶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以及广东茶叶产业发展成果展、茶叶企业风采展、全民饮茶日活动。大会还组织参观了广东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自动化、茶园机械化现场演示、茶树品种资源库,体验了英德红茶文化。

叶贞琴强调,举办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的重要举措。接下来要继续做强茶业,拉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补强科技链,丰富文化链,全面提升茶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让广东茶美名远扬、风行天下,“让世界爱上广东茶”。一要做优茶品质。引导茶叶产业向生态优势区域聚集发展,高质量打造一批茶叶专业镇、专业村,建设一批现代茶产业园,用最健康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茶叶,把最优质原料变成最优质的产品,把茶品变成旅游产品。二要唱响茶品牌。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战略,做大做强广东茶品牌。探索设立广东茶产业发展基金,培育一批茶叶领军企业。特别要把陈宗懋院士誉为全国最好红茶的英红茶迅速做强做大,力争发展到百万亩。三要拓展茶市场。继续发挥广州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优势和枢纽功能,重点发展茶业电子商务与建立区域型现代物流平台。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港口对接,努力让广东茶叶走向全国、影响世界。四要弘扬茶文化。把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承相融合,讲述广东茶故事,让世界通过小小的茶叶,触摸岭南文化脉搏,感知广东发展活力。五要共享茶红利。要优化服务、强化监管,密切利益联结,使茶农、加工商、贸易商形成发展共同体,让一片片茶叶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金叶”。

清远市建立了大批的茶叶标准园以及标准化的茶叶加工生产,提高了茶产品的质量,清远大部分的茶农增收效益有着明显的提高,实现了茶茶产业带动清远市的发展。

聘请茶产业首席科学家 加快镇巴茶叶产业发展


现如今,我国贫困县数量还是均高不下,贫困县想要寻找发展机会的话,还需要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发。镇巴县,其生态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因而镇巴县开始了茶产业的发展之旅。但是,由于镇巴县缺乏相应的茶叶人才,茶产业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此为了加快镇巴茶叶产业发展,特意聘请茶产业首席科学家前来帮忙。、

赵勇健代表县委、政府向鲁成银颁发聘书,聘请其为我县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

10月18日,我县举行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聘请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赵勇健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颁发聘书,聘请其为我县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关专家、省农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全体县级领导出席仪式,仪式由县长叶稳太主持。

鲁成银对我县聘请其为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表示荣幸和感谢,对镇巴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克服困难,以茶叶为主导产业之一,全力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的激情与干劲表示敬佩。表示将全面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在茶叶品质建设、茶叶品牌打造等方面,深化与我县的务实合作,为实施产业扶贫,促进群众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赵勇健代表县委、政府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鲁成银本人对镇巴茶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他指出,镇巴茶产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全县上下通过锲而不舍的艰辛付出,至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发展预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当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后盾,相信镇巴茶产业发展必将再上更高台阶,真正打响镇巴茶叶品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鲁成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茶叶研究院副院长,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国家茶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组专家,中国农科院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醉品集团:打破传统茶产业 发展互联网+茶产业


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茶产业不得不被迫面临产业转型升级。醉品朴茶打破传统,致力于互联网+茶叶发展。在全国范围开设加盟店,并与合伙人一起探索“手机+门店”M2O模式。醉品集团的合伙人表示茶业创业,选对平台是关键;优质丰富的货源是基础;品牌影响力是决胜关键;后方支持保障门店经营无忧。

内蒙古段绍军:茶业创业,选对平台是关键

段绍军

醉品朴茶全面升级醉品茶集颠覆传统茶叶门店,数十位合伙人携手醉品再开分店

醉品朴茶首创茶行业M2O品牌集成体验馆模式颠覆传统,让来自内蒙古的朴茶合伙人段绍军清晰看到了茶业未来的商业模式。雄厚的资本背书、广阔的行业资源、极具知名度的品牌、丰富的品牌产品供应、强大的平台运营体系、完善的后方服务,都成为这个项目吸引段绍军的优势。

首次接触到这个模式,他也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而线下运营部的同事针对他门店出现的问题悉心解疑答惑,为他提供业务及运营上的指导。作为醉品朴茶加盟商中最为优秀的合伙人之一,他频频获总部邀请来分享门店经营心得与经验,他的成功案例也影响到了许多正在奋斗中的伙伴。

2017年,基于第一家店非常可观的销售额与净利润,段绍军已经在当地又开设了一家醉品门店,对于两家店的功能区分,他表示,新店将主要作为用户体验店,而老店将继续展示及销售功能。

山西贾林锋:M2O是大势所趋

贾林锋

醉品朴茶全面升级醉品茶集颠覆传统茶叶门店,数十位合伙人携手醉品再开分店

在接触醉品茶集之前,贾林锋经营着一家茶叶店。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单家门店的生意惨淡,除了一些忠实老客之外,好像很难吸引新客到店,这让贾林锋很是苦恼。

在网络上了解了醉品茶集的运营模式后,贾林锋当即决定前往醉品总部谈合作。机会只会留给善于发现商机的人。未加入醉品之前,门店布局及货物摆放都比较杂乱无章,现在醉品极具视觉美感的门头,整齐划一的商品摆放及舒适的饮茶体验区,提升了整家门店的档次,老客流连忘返,新客更是源源不断。

醉品朴茶M2O“手机+门店”模式结合移动互联网浏览及支付功能,将移动端流量引到线下各门店中,增加客户的到店率,是大势所趋。加入醉品茶集一年,贾林锋已连开两店。贾林锋表示,加入醉品茶集,与其一同成长,是经商后的一个重大转折,跟上时代的潮流,才不至于被淘汰。

山东杨廷俊:优质丰富的货源使我心安

杨廷俊

醉品朴茶全面升级醉品茶集颠覆传统茶叶门店,数十位合伙人携手醉品再开分店

杨廷俊经商近30年,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2008年,杨廷俊开始经营一家传统的茶叶店。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茶行业正经受着巨大的冲击,杨廷俊眼见着生意一天天变差,想改变但也有心无力。

茶行业的一些弊病严重制约着传统茶叶店的发展,例如进货渠道单一;想要挖掘新渠道将消耗很大的人力物力;某些合作的供应商产品质量逐年下降,且价格越来越高;普通散茶没有质检商标,不敢进也不敢卖等等。

在网上了解到了醉品茶集的运营模式之后,杨廷俊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告诉她,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加盟之后,之前繁琐的进货方式,现在仅靠一台电脑就可以轻松搞定,品种多样且有业内趋之若鹜的大师茶无限量供应。没有积仓的压力,节约了成本,利润自然提升,分店一家家开起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转变了传统的经商思维,全家人都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

今年,杨廷俊已经开了第二家醉品加盟店。她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循守旧只有死路一条,传统商家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思维,跟上时代潮流。

江苏严小军:品牌影响力是决胜关键

严小军

醉品朴茶全面升级醉品茶集颠覆传统茶叶门店,数十位合伙人携手醉品再开分店

“同一样产品,你会选择一个没听过的杂牌还是选择口碑好的大品牌?谁都不傻,现在大家都不差钱,品质才是最重要的选购指标,我宁愿多花一点钱去选择有保障的品牌对吧!”严小军如是说。

加入醉品茶集之前,严小军的茶叶店客源是个大问题,总结反思了很多因素,严小军觉得是自己的茶叶店知名度不够,即品牌效应薄弱。在CCTV2和CCTV7上看到了醉品茶集的广告后,严小军眼前一亮,新颖的经营模式,良好的品牌影响力,这不正弥补了自家门店所欠缺的吗?与醉品茶集取得联系后,严小军当即决定加入。

一年不到的时间,现在严小军的第二家店也已经开始运营了,打开了市场,生意越做越轻松,严小军表示对醉品茶集很有信心,将来如果时机合适,考虑继续开店。

浙江黄王雨:后方支持保障门店经营无忧

黄王雨

醉品朴茶全面升级醉品茶集颠覆传统茶叶门店,数十位合伙人携手醉品再开分店

黄王雨了解醉品朴茶项目是通过网上新闻报道,眼光独到的他认准了这个项目抓住了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就因为看好M2O模式,他毅然决然的选择成为醉品的合作伙伴。

醉品强大的后方运营团队给予了他很大支持,也许在经验方面,他比不得开店几十年的“老江湖”,但是携手醉品,他就有了一帮能给予他切实帮助的伙伴。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的第二家店也顺利落地。

黄王雨表示,这个时代,品牌效应不容小觑,比起“单打独斗”,醉品的品牌影响力为他的成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他表示,做茶,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更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未来,他将总结经验规划战略,继续做好第二家加盟店。

醉品茶集的“手机+门店”M2O模式带给加盟商的效益正在不断凸显,相信以多元化产品、营销推广、渠道渗透、盈利模式牵手消费者与合伙人的醉品茶集,会让加盟商在互联网生态时代下的新维度竞争中多了一份胜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