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依产茶季节分类

发布时间 : 2019-12-02
茶叶的分类 茶叶味道分类 茶叶分类及功效

茶叶的分类。

中国茶区,均按季节性加以分类:

(1)春茶:又名头帮茶或头水茶。为清明节至夏至节(三月上旬至五月中旬)所采的茶。茶叶至嫩,品质甚佳。采摘期间约二十日至四十余日,随各地气候而异。

(2)夏茶:又称二帮茶或二水茶。即在夏至节前后(五月中下旬)春茶采后二三十日所萌发之茶叶采制者属之。台湾省夏季采二次,第一次称夏茶,第二次称“六月白”。

(3)秋茶:又称三水茶,或三番茶。即夏茶采后一个月所采制者。第一次称秋茶,第二次称“白露徇”。

(4)冬茶:又称四番茶,即秋分节以后所采者,我国东南茶区甚少采制,仅云南及台湾,因气候较为温暖,故尚有采制者。

除此之外,尚有所谓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者;雨前茶,是谷雨节前所采制者;六月白,是第一次夏茶之后秋茶之前,于农历六月(阳历七月)间采制者;白露茶,是白露节后所采制者;霜降茶,是霜降节后所采制者。以上茶叶皆按季节加以分类。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叶按照季节分类


我们都知道茶叶中的有分为六大类,也可以按照发酵的程度来分类,那您还知道茶叶也可以按照季节来分类吗?我们茶叶是可以按照四季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那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只有春茶吧!所有的茶叶当中也基本上都是春天所产的茶叶,也就是春茶的质量是比较好。我们都知道在春天采摘的就叫做春茶,那您知道具体是哪个时间段吗?那今天我们就来给您介绍一下,是怎么按照季节来分类的,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您就懂得了,一起来看一下吧!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如六安瓜片、山龙红茶)

2、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如普洱茶、枫树茶)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粤梅香)

4、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如冻顶乌龙)

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蒲凉支茶”等。

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附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珠兰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以上就是茶叶按照季节来分类的,还有就是有关药茶和花茶的一些简介。那大家应该都是知道,从世界上来看,以红茶的数量是最大的,也就是在世界上红茶的销量是最大的,接下来就是绿茶,最少的也就是白茶。那您看完季节茶之后您比较喜欢哪个季节的呢?个人建议除了铁观音之后,还是春茶的好,还是购买春茶好。

茶的分类按季节分类茶叶生长和采制


中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的茶叶生长和采制是有季节性的。

按照季节变化,可将茶叶划分为春、夏、暑、秋、冬四鲜嫩,香气馥郁,品质最佳。

夏茶在夏至前后采摘,一般为5月中下旬到6月,是春茶采摘一段时间后所新发的茶叶。夏茶的新梢生长迅速,不过很容易老化。受高温影响,茶叶中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较春茶明显减少,味道也比较苦涩。

暑茶为7月后采摘的茶叶。

秋茶为秋分之后所采制之茶。秋高气爽,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与积累,所以秋茶具有季节性高香。

因气候寒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不产冬茶。只有海南、福建和台湾因气候较为温暖,尚有出产。

按生长环境分类根据茶树生长的地理条件,茶叶可分为平地茶、高山茶和有机茶几个类型。

季茶。

春茶为3月上旬至5月上旬之间采制的茶,采摘期为20~40天,随各地气候而异。由于春季气温、降雨量适中,无病虫危害,春茶茶叶

平地茶茶树的生长比较迅速,但是茶叶较小,叶片单薄;加工之后的茶叶条索轻细,香味比较淡,回味短。

高山茶即海拔1000米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所谓“高山出好茶”,高山的气候凉冷,降水量丰沛,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土壤略带酸性,导致高山茶芽肥叶壮,色绿绒多。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香气浓郁,耐于冲泡。

茶叶季节分类与代表性茶叶品种


春茶、夏茶、秋茶、冬茶怎么辨别?

我国茶叶种类有很多种分法,按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可分为黑茶白茶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等六大类,按季节划分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四大类,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春茶、夏茶、秋茶、冬茶这四种茶叶的划分方法和代表性茶叶品种。

1、春茶----是指每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如龙井茶、六安瓜片)。

2、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啡龑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如普洱茶)。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了,茶叶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

4、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如冻顶乌龙)。

茶叶依制法不同分为


茶树的品种在中国有350多种,可生产出1500种的茶叶;原则上,任何一种茶树摘下来的鲜叶,都可以由不同的制造方式,制成任何一样茶叶成品。也就是说红茶、绿茶并不是由红茶树或绿茶树生产出来的,而是仅从茶树摘取其嫩叶后,依制造方法的不同,给与不同的种类和名称。而影响其名称不同的关键即是“发酵”。随着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叶会从原来的碧绿色逐渐转红;发酵过程越多,颜色越红;而香气也会因发酵的多寡,从叶香变为花香、熟果香,甚至是麦芽糖香。

茶叶依制法不同分为

1.未发酵茶:在晴天采茶,让茶叶在日光下萎凋后,以蒸气或焙炒杀死酵素;或在121℃炭火下加热,使其失去活性而无法发酵。处理过后的茶即在93℃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其泡出来的茶汤是碧绿或绿中带黄色,具有新鲜蔬菜般的香气;例如,绿茶、龙井、碧螺春等。

2.半发酵茶:市面上统称乌龙茶,其中又依发酵程度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茶类。分为15N30%发酵程度的轻发酵茶,如文山包种茶与清茶,以清香、茶色金黄为其特色;30—40%发酵程度的中发酵茶,如水仙、冻顶、龙泉,茶汤为褐色;50N70%发酵程度的重发酵茶,如铁观音、白毫乌龙,汤色呈橘红色、具有果香。此即制作过程中让茶叶自然萎凋、部分发酵,并于尚未达到完全发酵时,即焙炒加热至121℃,杀死氧化酵素后,再立即用炭火在低温中加热干燥而成。而如在半发酵茶中添加花瓣,进行花薰,即可制成香片。

3.完全发酵茶:是经萎凋、揉捻等程序后,再利用茶叶中氧化酵素的作用,于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使其100%发酵后再焙炒制成;如红茶,其茶汤为朱红色,具有麦芽糖的香气。

4.后发酵茶:茶叶制作完成后,再经历一次长时间自然发酵而成,如普洱茶、六安茶。

发酵程度与营养素有何关系

绿茶因是将现摘取的鲜叶,即时通过高温杀青(即将刚摘的茶叶,投入220~300℃的锅中进行锅炒),藉由破坏酶活性,而抑制多酚类物质的氧化,所以其茶单宁、黄酮类、茶涧的含量皆比其他茶类来的高,维生素C含量也是最高的。研究报告中,对六大茶类的儿茶素含量的分析,l克绿茶中含儿茶素108.71毫克,及维生素C2.5—3毫克以上;而每克红茶中的儿茶素含量则为3.70毫克,且因红茶是经较长发酵过程制成的完全发酵茶,所以氧化程度高,几乎完全不含有维生素C;可知绿茶的保健功效确实高过红茶。由此可知发酵程度愈完全,其中某部分的营养素流失程度愈高。总之,和其他茶类相比,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因加工、加热的次数最少,所以保存的成分和新鲜茶叶最接近。

泡中国茶的使用器具介绍

人类最初都是使用饮食器具来喝茶;到了饮茶风行后,才陆续有了茶壶、茶杯、茶碗、茶盘等茶具的诞生。但因茶具种类繁多,经过时代演变后已略有简化。以下就将现代泡茶时所必需的茶具列出:

1.煮水壶:煮开水的锅具,以陶壶或铜壶为佳,其次为铝壶,可使冲泡的茶没有异味、清甜爽滑。切勿使用铁锅或铁壶,会与茶中的多酚类结合,使茶汤变成黑褐色。

2.茶壶:盛茶用的壶,是以陶土烧制而成,其中江苏宜兴的手工紫砂壶,因色泽乌润油亮、有良好透气性,可使泡出的茶汁醇厚芳馨,加上传热速度慢、不烫手、保温效果好等特性,而成为最著名的茶壶。一般来说发酵低、香气重的茶,要搭配硬度高的壶。而发酵高、滋味重的茶,就要用硬度低的壶;而硬度的高低是依器物的烧结程度而定,如瓷器的硬度就比陶器高。

3.饮茶用的饮具:有茶碗盖、茶碗、茶碗托,材质以陶瓷制为佳。最不宜用保温杯泡茶,因使茶长期浸泡在恒温的水中,会使茶叶颜色变黄、影响茶汤滋味,并会使茶中的芳香精油挥发、维生素遭到破坏,并使影响食欲与消化的鞣酸、茶涧释出而降低营养价值、使茶汤失去香味。选择茶碗时,以口大底小为佳;除因注水方便外,也因茶叶沉于底部,注入热开水时可让茶叶翻滚,容易释出茶汁。茶盖宜选有隆起,且盖沿小于茶碗口者,才可凝聚茶香。喝时则可用茶盖挡住飘浮的茶叶与茶沫。而茶托的作用为防止茶碗中茶汤的溢出,且较不易烫手。

4.茶匙:用以测量冲泡茶饮的茶叶分量。

5.小煤瓦气斯炉:用于烧制热水。

6.茶叶罐:装茶叶用。

冲泡中国茶的方式介绍

中国茶饮文化博大精深,不仅针对不同茶叶的特性,甚至对同茶类但原料老嫩的程度不同,也有不同的茶具与泡法。以下介绍常见冲泡方式:

1.杯泡:主要茶具为茶杯、杯托。先冲入1/4的开水,打湿茶叶,静置1分钟后,再注入3/4的水。而喝到一半时,可再添入热开水继续饮用,约添2~3次。

2.盖碗泡:主要茶具为碗盖、茶碗、碗托。先冲入1/4的开水,打湿茶叶,静置1分钟,后再注入3/4的水;喝到一半时,可添热开水,继续饮用,通常添2~3次。

3.壶泡:主要的器具为茶壶、茶船、茶杯。壶泡一次即可将开水冲满至壶口,一壶喝完,可再添热开水,以头泡、二泡、三泡称之。

泡茶注意事项提醒

1.不同茶种用不同茶具:注重滋味的乌龙茶,为了保味、保温,要选陶器茶具,与加盖的杯器泡茶;注重香气的花茶,为了保香,要选有盖的瓷器茶杯泡茶,冲泡时间不宜过长,冲泡后加盖2~3分钟即可饮用。红茶则要泡约5分钟。

2.茶叶用量:依据茶类品种和等级而定。通常细嫩茶叶用量多,粗老茶叶用量少。普通的绿茶、花茶、红茶,可以200ml水加入2~4克的茶叶。而乌龙茶、普洱茶因习惯浓饮,茶叶量要置入约壶或杯的1/2(普洱茶约1/3)处,再冲入热开水至壶满。

3.水的温度:泡茶的开水一般采现沸现泡。高级绿茶与细嫩名茶,则以水沸降至80℃后再冲入;全发酵的红茶要以100℃沸水冲泡。而水则以山泉水为佳,因水质软、清澈甘美,沏出的茶汤明亮。而自来水因属暂时硬水,若能先静置过夜,并延长煮沸时间,也可泡出好茶。而以沸水泡茶的第一泡,因其内的维生素C和咖啡涧、多酚类化合物已溶于水,所以不宜倒除。

茶的分类法依发酵度与制法


茶的分类法

茶的分类,按各种不同标准,可有不同的区分法。然最一般也最常使用的,是依发酵度与制法,分为六大茶类。

绿茶:制作时不经过任何发酵过程、采摘后直接杀菁、揉捻、干燥而成的茶。滋味清新鲜醇,清爽宜人。因工法不同,又可分为以锅炒而成的炒菁绿茶,比方龙井、碧螺春,以及以高温蒸汽蒸煮的蒸菁绿茶,比方日本的煎茶、玉露,前者香气浓、后者有新鲜新绿感。

黄茶:制作方式近似绿茶,但过程中经过闷黄,使茶叶与茶汤的颜色呈黄的微发酵的茶,发酵度约10~20%,滋味清香甘甜,如君山银针、蒙顶黄牙等都是知名的茶款。

白茶:把叶片采摘下来后只经过轻微的、约10~30%程度的发酵、不经过任何炒菁或揉捻动作,便直接晒干或烘干的轻发酵茶。带有细致的茸毛,滋味清淡爽滑,非常独特。特产于中国福建一带,如白毫银针、寿眉牡丹等都是知名的茶款。

青茶:又称乌龙茶。发酵度约为20~60%,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类。滋味变化多端,兼容绿茶的清绿新爽与红茶的醇厚甘美,常带有如花香、果香、谷香等多元丰富的香气,是台湾最知名的茶类。(知名茶款除乌龙外还有包种、铁观音、水仙、武夷茶。)

红茶:发酵度达80~90%的全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杀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

黑茶:属后发酵茶。制造上是在杀菁、揉捻、晒干后,再经过堆积存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使之产生再次发酵,故而茶叶与茶汤颜色更深、滋味也更浓郁厚实。如普洱茶、湖南黑茶等都是着名茶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