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了解普洱茶的茶性,才能泡出好茶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泡 普洱茶性 普洱茶的性

【www.cy316.com - 普洱茶泡】

每个人在冲泡普洱茶的手法上都不相同,而且普洱熟茶想对比生茶来说在冲泡上十分的讲究,是它的茶性决定了讲究程度。稍有不慎,就会失去醇厚的滋味,茶汤薄寡,香气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茶叶品质很好,符合存储环境,但是冲泡之后,让人品茗的时候觉得不适,咽喉涩,紧,这种情况让人十分无奈,

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我们更强调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而牢牢掌握这些方法,首先要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征,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才能在此过程中扬长避短。

普洱生茶与熟茶各有特色,与生茶相比,熟茶多了一道渥堆发酵的工序。经过50天左右的渥堆发酵,使熟茶在香气、滋味、口感等方面会非常接近老生茶,因此新茶时期即可品饮。但由此也会带来一个让很多茶友困扰的问题,那就是熟茶的渥堆味。通常而言,渥堆味指的是,普洱熟茶所具有的不好的气味。在闻香或是品饮环节,渥堆味都会给品饮者带来不愉悦的感受。

好的熟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蜜香甚至陈香。在冲泡时,前几泡是抑制气味(堆味、杂味),提升黏,稠、汤感,使香平衡或向后倾斜。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就必须尽量控制好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的耐泡程度。而对于中间几泡来说,当发现气味已经转“醇”,就可以适当激发香气了。不得不注意的是,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较轻),但好的老茶泡到中期会出现很好的药香。

滋味:新熟茶滋味不太有刺激性、相反生茶刺激性却很强。可其汤感较佳,虽收敛性不如陈放时间较长的茶,但只要冲泡得当,也会呈现出豆汤一样沙而粘的口感。

从上面可以看出,新的熟茶不够丰富,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那么的耐泡。其实这也不是茶叶中中含有多少茶梗来定性的,取决于茶叶的本质,工艺内容与后期的发酵。另外一点就是在熟茶的冲泡顺序和用的茶具都会有影响。在不断的品味不同的普洱茶,在冲泡品茗中感受,才能让泡茶更加有意义,从而泡出好茶。

cy316.cOm扩展阅读

知茶性,方能泡出好普洱


品茶,要闻其香,观其色,品其味,这是懂茶,是对茶的尊重。泡茶,要净心神,精选茶,慎加水,这是懂生活,是对喝茶人的尊重。

普洱茶,一种产自云南省的珍贵茶叶,从清朝年间开始流行,那时在西双版纳辽阔的土地上,人们种茶、采茶、烹茶、品茶,质朴的茶香令人回味无穷。时至今日,悠悠的茶道上依旧回荡着清脆的驼铃声,随着岁月流淌,普洱茶没有成为历史,反倒身价倍增,人气旺盛。

普洱茶的泡法不是单一的,生茶和熟茶也要分别对待。熟茶的茶性特殊,所以泡制方法也要比生茶复杂,难度更大。有时水的温度不够、或者泡的时间过短,则会导致茶味淡、茶汤清,香气也不够清新。因此,学习泡普洱茶之前,先应了解它的茶性。

熟茶大都经过了一道特殊的发酵工艺,因此闻起来其味道并不新鲜,好像捂了很久,仿佛是发霉的味道,其实这是熟茶特有的味道,我们可以称之为陈香。泡制熟茶的一泡和二泡主要是为了去除杂味,以免由于久置的味道而影响口感。前几次冲茶的浓度要格外注意,有时冲泡过度会使得茶水失去粘度,变得过于寡淡。

不懂茶的人弄不清,既然熟茶泡制的工序如此复杂,莫不如直接选择当年新茶。这就要提到两种茶在口感上的差异。新茶入口的感觉更加柔和,而生茶则有些发涩的口感。想要泡好普洱茶,一定要多尝试不同品种的茶,才能逐渐掌握茶性,泡出令人唇齿留香的好茶。

普洱茶膏只有普洱茶才能制作


普洱茶膏只有普洱茶才能制作!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论证看到唯有普洱茶具备诸多转化为“茶膏”的基础。很多人也曾对绿茶、乌龙茶进行过“茶膏”的深加工研究,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时因为:

一是原料本身的局限。绿茶与乌龙茶分别为小叶种与中叶种,其茶叶本身内含物质太少。绿茶不耐泡是茶人皆知的事实。乌龙茶强于绿茶,但可提取与浓缩的物质仍然与大叶种的普洱茶不能相比,实际上是差别很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云南茶人用大叶种茶制作的龙井、碧螺春及铁观音,虽然外观没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漂亮,或者说做工尚属粗糙,但耐泡度绝对超过它们。以至很多的福建茶商跑到云南采购部分大叶种茶制成铁观音,拼配到他们的原料中以提高品质。

二是缺少发酵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茶膏”的产生没有发酵的基础,是很难生成的。因为发酵的过程是大分子被逐步降解而转化为小分子的过程。未发酵的茶或发酵不充分的茶,其内含大多是大分子物质,而这些大分子物质不管通过什么手段将其“提取”出来,其品质都是极差的。绿茶是不发酵茶,甚至忌讳发酵。因此将绿茶硬性做成“茶膏”,其汤色必然浑浊,苦涩味极重,失去了绿茶原有的“鲜爽”。同样铁观音虽然进行了轻发酵,但也由于发酵度不够,其制成的“茶膏”也同样是汤色浑浊,味觉极差,脱离了原茶的本质。其实就发酵而言,同样适用于普洱茶。如果普洱茶不经过发酵的过程,同样制作不了“茶膏”。近几年,很多人尝试将未发酵的普洱茶(即生茶)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制成普洱茶膏,称之为“生膏”。但也同样面临汤色浑浊,滋味怪异难以入口的问题。

因此,能够做成普洱茶膏的原料只有两种:一是人工发酵的普洱熟茶;二是陈化50年以上的“老普洱”。除此之外的普洱茶,都很难制成真正意义的“茶膏”。

所以,普洱茶膏的制作,不是为了制作“膏体”物质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以浓缩茶叶精华,为人体的健康服务。

我们之所以关注普洱茶的发酵,甚至坚持用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普洱茶做原料,也是基于发酵食品对人类健康产生的积极意义。

以日本为例,日本人的长寿是国际公认的。他们在总结自身长寿秘诀时,归功于发酵文化。日本的科研人员经过对发酵食品的长期研究中得知,发酵食品与药品有诸多相似的奇特功效。因此,很多日本的保健医师们建议:现代人应该每天摄取最少二种以上的发酵食品。这是因为:

1、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通过发酵使食品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在发酵食品中,微生物就像一台台小小的加工机,对实物的每个细胞挨个进行处理,增加一些有营养的物质、去除一些没营养的物质,顺便改变味道和质地。

2、发酵的微生物分泌的酶能裂解细胞壁,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程度。如微生物能合成一些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动物和植物自身都无法合成这一维生素,只有微生物能“生产”。发酵食品一般脂肪含量较低,因为发酵过程中要消耗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是减肥人士的首选健康食品。

3、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保留了原来食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多糖、膳食纤维、生物类黄酮等对机体有益的物质,还能分解某些对人体不利的因子。微生物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不少代谢产物,多数有调节机体生物功能的作用,能抑制体内有害物的产生。

普洱茶膏就属于发酵食品。没有发酵这个载体,恐怕会早已退出茶叶家族,不可能成为皇宫贡品的角色,更不可能担当“国礼”的大任。因此,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原料与发酵的特殊要求,必然造成后人对唐宋时期研究成果的自然抛弃。我们中国人是一个特别务实的民族,也特别重视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所以,当宋代的“茶膏”失传后,其工艺却被巧妙地保留下来。今天我们应当看到,宋代茶膏的彻底失传,其真正的原因还是与品质有关。

古树普洱茶:只有今天的好茶,才能成就明天的高品质老茶


古树茶真的更好喝吗?当然。古树茶,一般指古树普洱茶,是普洱茶的一个细分市场,它代表云南普洱茶的最高品质。

第一、古茶树天然零污染!

古树茶采自树龄超过300年的古树,一般生长于西双版纳海拔较高的茶山之上,生长极为原始天然,历经生态淘汰,生长环境远离人类居住的地方,清幽纯净,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污染。古茶树周边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原始性保存较好,古茶树千百年与自然和谐共生,自身已经具备了抵抗各类病虫害的能力,无需使用农药,没有农残的担忧,更天然健康。

第二、古茶树根粗养分足!

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古茶树树根比一般树木扎得更深,一般而言古茶树树长多高根扎多深,无论是地表枯枝落叶花果滋养的腐殖质土壤里的养分,还是地下深层土壤中富集的各种矿物质都转化成为古茶树自身的营养物质。

因此古树茶,内质更丰厚,滋味更醇厚。另外,古茶树是喜阴植物,莫不生长在山高谷深,云雾萦绕之处。自古有言“高山云雾出好茶”。植被繁茂、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让古茶树芽叶有机质含量、果胶含量、芳香物质及含氮类鲜爽物质增多,粗纤维含量减少,涩类物质的茶多酚相对平衡。

第三、古茶树间距大!

东一棵,西一棵,古茶树从来不会像仪仗队样密集整齐,它们完全没有规则,或许以前有,但经淘汰活下来的都很分散。树和树之间间距大,通风良好,旁边有遮阴树,再加上云雾缭绕的环境,接受太阳的散射光较多,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自然生成的糖类有机物和其它营养物质就多;

第四、古茶树具有稀缺性!

古树茶不可复制,是稀缺性资源。是历史的遗留和馈赠,是遵照生命规律自然生成的,数量少,它仅分布于云南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散落而居,片状分布,山险路远采摘难度大,又之采摘春秋两季,产量十分稀少。它内质丰厚,天然健康,追求者又不计其数,而有些茶树是商业社会春药下的产物,上的是“速成班”,更增加了它不可多得的宝贵属性。

第五、古茶树远离现代化!

人类是世界上最凶残的动物,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是其盘中餐,人类社会每次进步,都以自然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和前提。而古茶树躲在几乎被遗忘的山林里,远离人类,远离现代文明,较少被其污染。

第六、品饮养生价值高,更好喝!

古树茶汤,因为生态环境、树种优势等原因,滋味均衡,茶香自有

有人说关于茶所有的美好与期待,都能在普洱茶中体会和玩味。古树茶给人带来的美妙体验与独特的口感是无与伦比的,无论是茶气、滋味、茶香、水香、回甘、喉韵,普洱茶被爱茶人赋予了最后一站之美誉!

好多茶,放久了会过期。但普洱茶例外,而且纯料古树茶只要存放得当就能越陈越香。这里是“香”除了指普洱茶经过时间的转化香气更加馥郁之外,更是突出其品质会随时间的转化而更加优异。大自然的芬芳,饱满度好,口感更醇厚,汤质层次丰富,耐泡度好,韵味更加悠长,品饮价值极高。此外古树茶茶性温和,汤质细腻,碱性物质少,正常饮用不影响睡眠。老少皆宜。古树茶韵味悠长,香气清新,略苦后甘甜。用瓷壶泡古树茶能聚香,冲泡的水温在90度左右即可,冲泡后茶汤不宜久浸。冲泡出一壶完美的茶,不仅品饮是一种享受,喝下去身体也会感觉很舒服。

“只有今天的好茶,才能成就明天的高品质老茶。”只有高品质古茶——好原料、好工艺、标准、仓储、品牌价值高等综合因素缺一不可的古树茶,才有高品饮价值和后续增值的能力!

怎么样才能泡出好喝的茶?


很多人会将茶汤的不足归咎于茶的本身,殊不知,会泡茶的人会将300元的茶泡出上千元的价值,不会泡茶的人也会将几千元的茶泡得300元都不值。

茶好很重要,泡茶更是关键

首先,我们冲泡的肯定是一款不错的茶;其次,要尽可能了解这款茶,然后顺应它的茶性,最后在冲泡时可以驾驭它。

茶水比例很重要

茶叶冲泡时,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例”。专业人士做过研究,茶水比为1:7、1:18、1:35和1:70时,水浸出物分别为干茶的23%、28%、31%和34%,这说明在水温和冲泡时间一定的前提下,水越多,水浸出物的绝对量就越大。不过,茶叶内含物被溶出茶汤的量虽然较多,但由于用水量大,茶汤浓度却较低,茶味淡,香气薄。相反,如果用水量少,茶汤浓度过高,滋味苦涩,而且不能充分利用茶叶的有效成分。然而,这只是一个普遍性实验,对于不同茶类、不同泡法,由于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再加上不同饮茶习惯,对香、味等要求各异,对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冲泡红茶、绿茶及乌龙茶,绿茶投3克,红茶投4~5克,乌龙茶投7~8克,茶水比以1:50~1:60为宜。若用玻璃杯或瓷杯冲泡,每杯约置3克茶叶,注入150~200毫升沸水。品饮铁观音等乌龙茶时,要求香、味稍高,茶水比可高些,以1:18~1:20为宜。

茶具决定茶汤的出品

我们现在很喜欢用盖碗泡茶,一是瓷器能更好地保留茶叶的本味,二是盖碗可以更好地控制茶汤的出品。例如8克一包的岩茶,分别用100毫升和130毫升的盖碗,两者注水量肯定不同,浸泡同样的时间,前者的茶汤肯定会浓郁一些。紫砂壶适合用来冲泡乌龙茶和普洱之类,特殊的泥料微孔可以留住茶叶的香气。同一款茶叶,用盖碗和紫砂壶来冲泡,茶汤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浸泡时间

有的茶叶完全不适合长时间浸泡。在茶叶审评中,每款茶叶要完全浸泡3~5分钟,这是很粗暴的一种冲泡法,因为要看经过这么长时间后,茶叶的缺点暴露出来多少。我们的在日常品饮中不需要这样的冲泡法,有的茶叶浸泡时间过久,就会出现明显的苦和涩,难以下咽。当然,有些茶叶不怕浸泡,甚至还可以煮,比如老白茶和一些好的普洱、黑茶等。如果茶叶不小心放多了,浸泡时间就要短些,出水速度就要快些。

有的从边缘注水,有的直接在中间注水。对于特别细嫩的茶叶,不建议直接注水,可以从边缘注水,让茶叶在水中舒展翻滚,慢慢浸润出自己的滋味。粗老的茶叶可以在每一次冲泡时根据当下的情况做出调整。

水温也很重要

绿茶的芽叶很嫩,建议用不是很烫的水冲泡。也有一些人主张可以沸水冲泡,“好茶不怕开水泡”:如同“死猪不怕开水烫”:我做过实验,绿茶如果细分,也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型,有的是烘青绿茶,有的是炒青,有的是蒸青,比如今年我做的一款烘青绿茶魁尖,我就建议用沸水冲泡,激荡出茶叶的香味和甘甜的滋味,很是欢愉。但是对于一些很细嫩的茶叶,比如碧螺春,确实不需要很烫的水,从杯子边缘注水冲泡,否则稚嫩的茶叶在开水中被当头蹂躏,不断发出苦涩的呐喊。

当地茶配当地水

用不同的水冲泡同一种茶,味道也是不同的。茶和水是否合适,是否恰当,需要不断地试验,但是当地的茶配当地的水这是最符合天道的搭档。当然,如果用雪水、雨水、梅花上的露珠来冲泡一款茶的话,我想喝完这杯茶,估计就要飘飘欲仙了。

泡茶可以很讲究,也可以很将就。看茶泡茶,在一方茶席下,静气凝神,茶叶在杯盏中翻滚绽放,舞蹈和微笑,如果懂它,它会次次给我们惊喜,散尽它的雨露精华分享给有缘的人。

普洱茶的茶性包括哪些方面?怎样了解普洱茶的茶性?


普洱茶冲泡的难点在于:所泡之普洱品类繁多,变化万千,似乎每次冲泡普洱茶都有不同形状、年份、特点,这就是普洱茶的茶性,普洱茶冲泡前要了解的茶性,说的就是下面这些因素:

01、新生茶

茶性上很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02、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判断其是否有潜力。

03、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04、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05、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茶(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06、发酵的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07、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08、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09、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茶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对于特别粗老的茶,取出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学喝普洱茶,先了解普洱茶的茶性


普洱茶是一种很特别的茶类,很多茶友,刚开始接触会感到困惑:这普洱茶怎么喝不惯,泡不好呢?

学喝普洱茶,要先了解普洱茶的茶性:

1、普洱茶茶性温和,不伤胃。现代人紧张、压力大的生活模式,胃疾普遍,气血偏虚,食不正常,喝一点普洱茶对调血理胃是有好处的。当然,这是针对普洱熟茶和老茶而言的,新茶虽也好喝,但茶性寒凉易伤脾胃,不适宜多喝。

2、普洱茶是有科学根据的保健饮料。现代人“以命博钱”者,比比皆是,普洱茶的保健功能一经医界证实后,不但强化了爱茶人的信念,同时吸纳了许多新进茶友。此外,普洱茶去脂消食,减肥瘦身的药理特性,更是风靡了无数爱美塑身族、中年发福者的心。

3、普洱茶易冲耐泡,操作平易随和。陈化得宜的普洱茶,不苦不涩,即使久浸亦能入喉,陈韵十足,妙味非其他茶品能比。

4、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普洱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在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为何只有晒青才能做普洱茶?为什么?


晒青、烘青、炒青在传统茶叶分类中同属绿茶工艺,且与普洱茶初制工艺组合相同,都需要经历从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过程。但是,晒青、烘青、炒青的技术要求不一样,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品质风格。因而,不是所有工艺都适合于制普洱茶,也由此可区分绿茶与普洱茶的差异。

按照业内通说,普洱茶的定义为“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该定义直接限定了普洱茶的先导原料是云南晒青毛茶,所以,采用云南晒青毛茶以外的茶品制成的茶,不属于普洱茶的准确范畴。

普洱茶的标准在于“一定程度的发酵”,其陈化和发酵主要依靠茶品的自然氧化、微生物作用等来实现。普洱生茶的陈化主要依靠晒青毛茶自身的自动氧化和多酚类物质酶促氧化达成。由于烘青、炒青类毛茶杀青温度高(杀青叶温达90以上),多酚氧化酶被钝化和破坏,加之毛茶在干燥时采用了高温快速干燥,烘干和炒干温度维持100以上,多酚氧化酶被进一步破坏、钝化,形成烘青、炒青茶汤清叶绿的特点。加之烘青、炒青毛茶含水量低(5%左右),完成陈化与发酵困难,甚至无法后期转化,因而不宜加工普洱茶。

就普洱茶熟茶来说,品质形成的关键工艺是对毛茶的增温增湿,通过渥堆的微生物作用催化完成。烘青、炒青毛茶经高温杀青与烘烤,先天丧失了先导基质。即使对烘青、炒青茶进行渥堆处理,转化速度也会非常缓慢,茶胚因长时间堆渥也易出现酸馊味,无法到达普洱熟茶的品质要求。因而,普洱茶还是需要晒青料。

如何才能泡好茶?怎么把普洱熟茶泡的更好喝?


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实在令人困惑。

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笔者针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些试验。略有心得。大体思路是:首先,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征;其次,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扬长避短;第三,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具体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和调整。

一、分析茶性

气味方面。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

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总体而言,熟茶内容不够丰富,一般都不太耐泡。

二、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茶。

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三、向着目标选择手段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泥紫砂壶。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

3、适当的醒茶。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茶水温。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为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具体操作到后面实战演练一节中再作细论。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这个口诀过于大略。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但总的来说,在熟茶的冲泡中它还是相当实用的。如下,我们具体分析五种基本的注水手法对冲泡的主要影响。

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旋水:即注水时移动烧水器皿的壶口。其主要作用时增加水与叶低的激荡,同时提高各部位茶叶接触水的均匀性。不旋,壶口一直固定在一个点上注水,称为定点吊水。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首先,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其次,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粗高,高矮都不变,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7、烧水器皿的选择。为了控制注水水流,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价格材料等暂不论,能把水线修成圆润平稳,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下面实战中,为了演示的便利,用盖碗代替紫砂壶。盖碗比紫砂壶难于控制,也因而更锻炼技术。如果控制得当,盖碗也完全能泡出口感宜人,像出自紫砂壶一般的茶汤。

四、实战演练

1、置茶:控制好茶/水比例,为浓淡打好基础。

110ml盖碗,投茶7克。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比如说,希望多泡几巡者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

2、水烘:去杂味。

依上一节第4点的方法,自行选择。水烘有些局限性。一则盖碗不太好烘,二则比较浪费水。烘与不烘,我们都可以通过冲泡技巧抑制杂味,提升口感。

3、洗茶:湿润茶叶,清洁茶面。

从洗茶开始,请温柔注水。可旋可吊,但水流一定要平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洗两次者,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洗茶的水温。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提高水温洗茶。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

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我个人推荐直接使用烧水器皿中的开水烫盏。无论视觉还是实际效果,都更清洁。

小技巧:在洗茶温杯时,请将置茶容器开盖放置,便于杂味逸出,也便于叶底降温。

4、前三泡:抑制杂味,提升汤感。

基本方法:定点吊水,缓慢注入。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盖碗中水色很浅,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把红褐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

出汤时,建议使用公道杯。这样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融合,您会发现缓慢吊水浸泡出的茶汤很软、很粘,但没有什么气味。

每泡出汤完毕后,建议沥净茶底。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但会改变滋味物质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为冲泡增加很多不稳定性。

5、中间三五泡:有香有水,协调交融。

基本方法:缓慢旋水,稳定注入。不可猛冲。要把水温,以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我们才可以兼顾香、水,达到协调。下图中左边是第四泡旋水加猛冲的茶汤,注水4秒,浸泡26秒;右边则是同一茶第三泡稳定缓慢旋水注入产生的茶汤,注水9秒,浸泡21秒。可以明显看到,左侧茶汤深,暗且浊,右侧浅,亮且透。区别很大,简直让人不能相信泡是同一泡茶,仅仅调整了注水手法所致。

因此,稳定旋水说来简单,实则很考技术。大略的动作可以参考前面第三节第6点中提示的技巧。但实际泡茶中如何旋?旋多快?水柱多粗?注水点多高?这些都需泡茶者根据茶性,品饮者的口感需求等作实际的调整。

6、最后三泡:香高水滑,汤甜味淡。

基本方法:急冲注水,叶底保持持续高温。冲既可高亦可低,既可定点亦可旋水。重要的是冲击、翻腾叶底,同时保持高水温,以充分激发陈香。

茶叶泡到尾水,出于浸出更多物质,提升陈香的双重考虑,我们需要提高浸泡时的水温。这时,和初期正好相反,我们不但不开盖降温散味,还要在出水后立即注水,以保持被浸泡茶叶的高温。紫砂壶由于其本身导热性差,保持叶温的能力天然较强。而盖碗则降温极快,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动作次序:准备出汤时开始加热水→水将沸腾时开始出汤→汤出净后先注水泡茶→泡好茶后再端起公道杯分茶。这就是如上第三节第5点中提到的技巧。

7、整个冲泡过程中,不要摇、搅、拨动叶底。这样做既会使茶汤浑浊,又可能令茶味淡薄,水味彰显。同理,注水要一直保持平稳。即使高冲也要保持水柱平静光润。

五、余话

制茶者讲究看青做青,品饮者一样讲究看茶泡茶。以同一招势从白茶泡到黑茶,从开始泡到最后,是不可能得到精美协调的茶汤的,也颇有“耽误了好茶”之虞。顺势而动,以和为贵。抓大放小,有的放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体察和调整,方是茶人本色。

平静的形态带来平和的动作,平和动作带来协调的滋味。对泡茶动作的揣摩和练习像一种修行,会帮助泡茶者达至好的心境,进而也带来好的茶汤。茶道茶道,以茶入道。

泡出好喝普洱茶秘密诀窍


投茶、水温、时间,当普洱茶市场复兴,品鉴普洱的人越来越多,而普洱茶的独特性,决定了它有一套独特的“实战”方法。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就饮茶习惯而言,港台、福建、两广等地习惯饮酽茶;云南也以浓饮为主,只是投茶量略低于前者。江浙、北方喜欢淡饮。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1:40或1:45。对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可以此为参照,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熟茶、陈茶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茶性的展现与水温有着密切关系。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但高温也易冲出苦涩味。确定水温的高低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芽茶、青饼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沸水温度低于沿海、平原地区。昆明沸水温度在94℃左右,适合直接冲泡绝大多数熟茶。在冲泡部分高档新青茶时,除直接降温外,还可通过不加壶盖或沸水高冲来降低水温,避免产生“水闷气”。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是为让茶叶香气、滋味展现更充分。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时间短。还要根据茶叶特性决定。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改善滋味。

是不是高山茶园才能做出好茶?


高山的条件的确适合茶叶的生长,但是高山也并不是茶树唯一适合生长的环境,也不是高品质茶唯一的评价条件。

否则,又如何解释我国海拔平均在300米左右的西湖龙井能成就绿茶门类中的神奇?又如何解释武夷山坑涧中,海拔仅300-600区域内产出身价不菲的正岩茶?又如何解释那洞庭湖中一叶君山小岛,海拔不超过100米,却产出了著名的君山银针茶?所以迷信海拔高度显然就是传达的错误的信息。

我国茶树的生长条件,海拔高度高的确是条件之一,因为我们的品种研发和种植水平不高。何况湿度、温度、日照、土壤、气候……这些都会影响最终茶青,甚至于茶叶的品质呢。

日本静冈县大片茶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乘坐新干线和在高速路上行车,经常能看到当地的丘陵缓坡以及平地上种植的大片茶树。静冈大部分茶园都在海拔50~100米平原和丘陵地带,却产出日本最多最好的茶,这归功于采取称为“茶草场农法”的传统种植方法。这种独特的种植方法已经在2013年5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世界农业遗产。静冈茶无论是从质量、数量或销量已经成为日本第一。

看到这些,你还能说只有高山才能生产出好茶吗?

国家已经认识到高品质农业的重要性,开始全面布局,不久的将来,日本静冈的茶景象就会出现在我们身边,茶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不会倒退滴。

如何泡普洱茶才能体现普洱茶的精髓


品赏藏茶有四绝:谓之红、浓、陈、醇。红指茶汤色透红,鲜活可爱;浓指茶味地道,饮用时爽口酣畅;陈指陈香味,且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醇指入口不涩不苦、滑润甘甜、滋味醇厚。

如何泡普洱茶才能体现普洱茶的精髓

如果没有一定的泡茶技术,在好的普洱茶也照样可以泡的难喝!

泡一款普洱茶;不要简单地看成只是一种手法的变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是有原因的,各种原因在于你对普洱茶的茶性了解多少,就是说你是否真正地懂得了,普洱茶与上百种茶类区别不同之处。有不少茶友在茶店试茶的时候,品茶时很不错,可回家却冲泡不出其原真味,在这里先别责怪店家,思量一下自己的泡茶技术的同时,感悟一下你自己对普洱茶真正理解了吗?如能够能够站在比较高的位置上,来看待眼前形形色色的普洱茶品时,那么冲泡方法对你来讲确实只是一种简单的手段而已,实践作基础,自信就会成为泡好与品鉴一款茶的法宝,茶友除了要懂得选茶之外,掌握不同茶类的泡茶之法,也是基本的功力。茶友不用心急,循序渐进,日后只要了解到普洱茶该如何的泡,这不但可以享受到品茗普洱茶的乐趣,更可以享受把一泡普洱茶,发挥到淋漓尽致之境地而得到的满足感。

泡好一款茶,首先要充分醒茶

短期内要喝的茶一般应拆开来,放入紫砂罐中醒茶1-3个月,罐内装茶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二,没有条件的茶友也可以将拆开的茶,临时放入牛皮纸袋或大的信封中醒茶,醒茶时要注意避光避异味、半月左右将茶翻动一下并保持必要的环境温度。

在泡普洱紧茶时,把紧压的普洱茶拨开,仍然会有机会出现仍结作一团团的茶干,用沸水冲泡数回以后,那些茶干团才会开始逐渐散开,这时候的茶汤才会有较浓郁的茶味。因此,如果不把投入紫砂壶或盖碗的茶叶型态之比例调和好的话,就会出现每泡茶冲泡时味道不一,甚至会有泡不出茶真味的情况,背后的原因是:假如只用紧结的茶干冲泡的话,开始的数泡味道会出现偏淡的问题,这是因为茶块中心的茶叶还未可以舒展开,未能有效地接触热水,释出茶质;但到了第五至六泡,由于热力已经可以把茶叶浸开,此时茶汤会变的特别浓,结果使整个泡茶过程中每一泡茶汤之间的浓淡度出现很大的差落,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在投入茶叶时可以使用拨茶饼时掉下来的散茶片或茶末作为补充,老泥建议的比例为7:3,即每一泡的茶,配以7成茶块、3成茶末(或散片),虽然茶末或散片可以较快释出茶味,但其短处是不耐泡,可能只有5泡至6泡水,所以此时,同时在茶壶内的茶块就解决了此问题,因为经热水泡5至6次后,较大的茶块茶干就会开始展开,并继续释出茶味,支持茶质,提供这个投茶比例,目的是提供另一种泡茶的思维,可按个人喜好9:1比例甚至是5:5比例投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到你要泡的普洱茶性质后,在用那一种泡茶手法,最能泡出你喜爱的茶汤口味,这才是重点。

泡茶的盖碗和紫砂壶

同样适合泡普洱茶,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就该用不同的茶器,要视乎情况而定。这两种的泡茶用具,各有特性,当了解到它们的特性后,在适当的场合,就该用适当的工具(熟茶及十年以上陈期青生茶一般使用紫砂壶冲泡,十年以下陈期青生茶一般可使用盖碗试茶)。盖碗是瓷器,简而言之一泡茶的茶汤表现如何,在盖碗里泡出来的是原汁原味的。紫砂壶是陶土,不少紫砂壶收藏者都明白,如果要泡一壶好茶,要了解普洱茶有生普、熟普和不同年份之分别,需要用不同的茶壶,否则茶味就会显得混杂。由于紫砂茶壶有帮助茶味发挥的特性,如果不是在试茶,而是在品茗情况下,以发挥茶味到极至。

出茶,由于每一个人所能接受到的茶汤浓度都不同,有些人喜欢淡一点,有些人喜欢浓一点,所以基本上是没有一定的泡茶准则。有些茶友的泡茶手法是喜欢少投一些茶叶5g配100cc茶具,那就最为理想,但延长浸泡时间;有些茶友的泡茶手法却是喜欢多投一点茶叶10g配200cc茶具,那就最为理想,缩短浸泡时间。还可选择,熟茶一般按8.5克/100ml水、生茶一般按8克/100ml水的比例出茶。紧压茶处理成指甲盖大小,越薄越好;散茶则顺其自然,尽量保持干茶外形,一概选择投下容器容积的1/3作为基准。

洗茶,熟茶,一般洗茶两遍,第一遍快冲快出,第二遍20至30秒出水(具体时间根据紧压程度定,压得紧则时间稍长,压得松则时间稍短。散茶可适当缩短时间,一般为5至10秒)。十年以上陈期的熟茶若制作与存放正常则一般可洗茶一遍。生茶,一般洗茶一遍,20至30秒出水。十年以上生茶在洗茶前可进行适度水烘,即将干茶置入紫砂壶中,壶外用开水冲淋,以提高壶温、驱散壶内干茶的杂味并实现快速醒茶。

冲泡,熟茶前六泡一般随冲随出,第六泡后开始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尽量保持沸水冲泡。如果是陈期在七八年以内的次新生茶则可在前五泡用随手泡,随手泡开盖降温。定点,低点,缓吊水。慢速注水,快速出汤。出汤后盖碗开盖降温。(沸点一般在95度至96度)烧沸后停顿五秒再行冲泡,第六泡后以沸水或者铁壶沸水直接冲泡。(冲泡陈年老茶在紫砂壶外烘水浇注效果显著)

如何泡出好喝的古树普洱茶?


泡好一泡茶,你唯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放松

享受这一泡的时间,用耐心等待水开,细心关照茶席的每一处细节,关心自己还有对面的朋友…

然后看着皱巴巴的茶叶在水中舒展开优雅身段,恢复春的气质,深吸一口深山老林间才有的花果香气,看汁水慢慢渗出,你不曾见过的风景伴随茶汤,渗入你的血液,这本身是一件很浪漫事情

1、冲泡准备

①选器

瓷质盖碗冲泡,100cc容量的盖碗,投茶量5g。

②用水

建议使用千岛湖农夫山泉水(千岛湖或新安江紫金滩取水地最佳)

2、冲泡步骤

①温杯

用开水将所用杯盏全部温洗一遍,保持茶具处于温和的状态迎接茶汤

②醒茶

凉水,是冲泡晒青毛茶最关键的步骤,“唤醒”充分,茶的表现力就强。醒茶须特别注意水温及注水方式,将水在公道杯中稍凉(约凉30s至水温大约85°左右)

然后,将热水从公道杯中缓慢轻柔地、沿杯壁回旋注入:温柔、不惊扰,是最好地唤醒方式。注意:切忌水柱过粗过急、水温过高,醒茶时间约15s左右。醒过茶的盖碗,可以嗅闻茶香,在此过程中茶叶充分自醒、舒展

③冲泡步骤

正式冲泡,水温较醒茶水温略高。第一、二泡以公杯晾水15秒约至90℃左右,每泡茶的浸泡时间宜保持在15S左右,往后直接注水即可

④出汤

第一泡,汤色浅黄明亮,香气轻盈柔和,滋味甜醇少涩。第三泡开始,汤色略黄,香气明显,水路细密清透,饮后杯底留香,呈果蜜香型

至第四、五泡,茶汤内质及滋味开始充分显现,茶汤入口醇和饱满,香气四溢。至第六泡,将茶汤在口腔中停留,内质丰富,苦涩稍现,觉齿颊留香,并伴随有身体的微微发热,细细感受普洱茶幽深妙曼之韵味

第六泡之后,适当延长浸泡时间,使茶叶中较晚溢出的物质充分浸出。延长时间以每泡增加10S左右为宜,茶师可通过试茶,灵活确定浸泡时间,最长可延长至2分钟左右。大叶种晒青毛茶的耐泡度可达二十余泡

3、提示

普洱茶古树晒青毛茶的特点在于:

①香气及滋味的持续性持久稳定;

②耐泡度佳,耐泡潜力可达20泡以上;

③韵味悠长,回甘生津持久

充分正确地把握好冲泡水温、时间以及投茶量,以安静平稳地心态,用心地关注杯中茶,便可以充分地彰扬出其全部魅力。

《只有了解普洱茶的茶性,才能泡出好茶》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