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普洱茶是什么茶?

发布时间 : 2019-12-04
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黑茶 普洱茶是熟茶

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众所周知具有降血脂、减肥、暖胃、醒酒解毒等功效,它是以中国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然而“紫色”的普洱茶你见过吗?它是从幼嫩芽叶呈紫色的茶树上采取茶青进行加工以后形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故取名“紫芽茶”,它是按茶青原料幼嫩芽叶的颜色特点命名的茶。

中国栽培茶树里,芽叶呈紫色的不多。除栽培观赏性茶树外,有意识栽培紫色芽叶茶树的行为更为罕见。

中国代表性品种主要有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紫鹃”、浙江省选育的“苔香紫”、福建“大红袍”、“红芽佛手”等。

紫芽普洱茶古为贡品,采海拔2480米的野生茶树群落,茶树树龄在500--1400年之间。茶树品种与众不同,数量较少。每年在立春前只采一季,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汤色透亮、蜜香沁人,是保健养身、提高生命活力的天赐佳品。

紫芽茶由于花青素含量极高,因此颜色呈现紫色,花青素口感苦涩,故一直认为不适合做茶。但是在茶业内发现,经过变异培育驯化改良后的紫芽茶口感也可以不那么苦涩,进而培育出改造珍稀茶树品种的成功范例,适宜在乌龙茶区推广种植。

1985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200多亩栽有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园中发现一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干茶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青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特取名为“紫娟”。该变异品种经过研究和培育,诞生了现在的紫鹃茶树。

在一般茶园,为了稳定质量与产量,通常使用阡插无性生殖,如果因授粉而产生变异,农民都将之拔除。在群体原始变异种之中,有一类芽头为紫色,通常是三级叶以内都是紫色,其后成叶恢复为深绿色,此即勐海地区当地农民称之为“紫芽”。

cy316.cOm扩展阅读

普洱茶的原料是什么?


原料是形成好的普洱茶的基础。普洱茶产区西双版纳和普洱一带,两地山水相连,位于东经99°0l′一102°19′、北纬20°08′一一24°50′之间,大部分县(市)处在北回归线北纬23°26′线)以南,属热带北缘及南亚热带地区,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mm左右,平均湿度在80%以上,具有温热湿润的气候特征。区域内有哀牢山、无量山等高大山系及澜沧江、李仙江等江河水系,全境海拔在300~3400m之间,山地面积占95%以上。

由于独特地保留了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受季夏影响的湿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成为地球上北回归线附近稀有的一片绿洲,同时,其垫特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普洱茶正是在这种适于云南大叶种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得以产生。云南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在著名的普洱茶主产区普洱、西双版纳、临沧更是聚集了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和古茶园。茶树优良品种凤庆大叶种茶、双江大叶种嚣是加工普洱茶的优质原料。茶树生长的环境在1500m以上海拔的高山茶好。

研究表明,要形成普洱茶甘、滑、醇、厚的品质特征,茶树的品种极为关键。

普洱茶的茶气是什么?


茶气对普洱品茗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普洱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古往今来饮茶品茗者千千万万,有几人真正体会到茶气的美妙境地?一是真懂得品茶气的不多,二是有茶气的好茶来之不易。

茶气对大多数品茗者来说还是非常含糊的,有人说“这道茶气较强”,大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强;二是指茶汤很浓;三是指茶叶所含的成分很足,茶汤的口感很烈;四是指茶叶中成分很重,茶汤苦,涩味很强;五是指少数品茗者由于体内茶气的气感,而正确指出了茶气很强。

茶气进入人体内部,而运行于经络中,如果达到了一定强度,促使毛孔打开发出微汗,并且渐渐凝聚在骨骼中,成为一股清流,浸养着全身的肌股。所以感到肌股在收敛,肌肤渐爽化。如果此时再增加茶气,清敛爽化逐渐浮现,交汇成一股清流温暖而鼓荡,潜在体内窜激,最后浸沐在一股飘然且舒服的意境里,飘然欲仙。

一般品茗者,茶气敛进其经络后,只感觉到全身体内激荡一股热气,前胸后背发热,接着毛孔发出微汗。但也有人误以为是喝了太热的茶汤之后产生茶气。喝了太热的茶汤,如喝了烈酒一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促使体温升高而发汗。真正茶气到了体内,是促进经络中真气运行的加强,使体温升高而发汗的。当然茶汤太热和茶气同时在身体内部,促成体内发热发汗者,应该是最常见的。茶气所激发出的是微汗,是细微轻薄的汗。而茶汤所逼出来的是浓热汗,甚至是汗流夹背。

品茗普洱茶,以温喝最为适宜,如太热喝,热气盖过了茶气,结果只是血液循环加速而发汗,如果茶汤凉后才喝,不易引起热感,无法达到飘然欲仙进境。故普洱茶品茗,以慢喝最为适宜。如太急促或匆忙的喝,紧张的心绪,无法使茶气在体内发挥功效。正如气功功法中讲“以意行气”匆忙之行为,必然心神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以意行气。即使茶气在经络中起了作用。但意识涣散也无法体会,更可能引起“气化不良”,无法将茶气纳入筋络之中运行。

如要品出普洱茶茶气,以陈化的好普洱茶最为适宜,好普洱茶之所以能将茶气冲泡出来,其茶经过长期陈化及后发酵,才能冲泡出较强烈茶气来。这才是今天真正懂茶人追捧收藏老茶的真谛。

茶品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茶叶内所含物质成分决定了茶的品质,茶的真正品质是与生俱来的。大叶种普洱茶有机锗元素特多,对滋补真气,通经活络功效特别好,这也是品茗者特别喜爱陈年好普洱茶的缘由。

有经验的普洱茶品茗者,对茶气是特别敏感的,当茶汤入口中,就能分辨出茶气的强弱,气强者对口腔会形成一种【劲道】的感受。喝了茶气强的茶汤,很快就会打嗝,接着又一股热气在胸腹中鼓荡,腾升,毛孔也因此松弛开放,微汗或汗气徐徐得以舒发。在继续品饮,正如茶仙玉川子所描述的,一直喝到七碗茶时,茶气生清风,使人飘然欲仙。

品茗普洱茶气的具体层次程序:——口中劲道——打嗝气——气滕然——发轻汗——肌股轻——通仙灵——清风生——蓬莱处

普洱茶品茗属于比较深度而内涵的高层次艺术鉴赏,而且可以从这种高意境活动中透过特定的精神层面,臻致道的境地。

目前喝普洱的人是越来越多,对普洱的认知,评价,批评各不尽然。有的喝普洱茶是出于一种乡愿或则时髦的心态;有的认为谈茶艺是把普洱茶弄得很玄虚;有的认为讲茶道讲历史文化是忽悠;更多的人是出很少的钱追求“好茶”——这样只能追求到货真价实的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茶。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四个:

一是那些批评普洱茶的人,可能没有喝到真美的普洱茶;

二是并不懂得品普洱茶;

三是以品尝其他茶种的方法来品尝普洱茶,那就难怪对普洱茶没有正确的概念了。普洱茶品茗比较内涵而艰深,必须拥有较多的知识,透过一连串品饮普洱茶的经验达到融会贯通;

四是缺乏对普洱茶的感悟和理解,这种感悟和理解不仅停留在感性上,而是对其有着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对自身,对人生,对社会和茶文化的精神有着充分的认识感悟。

何谓“品茗”——品为喝,为尝,为感;茗为悟。品茗的目的是鉴定一款普洱的真谛。

何谓“茶道”——艺为表;道为内。艺用眼;道用心。艺为感;道为悟。

普洱茶是什么味道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并存。

普洱茶是什么味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这个问题的知识吧!

1、甜

甜味不仅是小孩儿童喜欢,成年大人也都会对糖而垂涎。但是浓糖甜腻,往往使人又爱又怕,然而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

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2、苦

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到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先苦极后才能回甘,并带给普洱茶品茗者,那种真道的启示。

普洱茶之所以会有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茶所以能提神醒目,就是因为这些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以比较幼嫩等级的茶青所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

3、涩

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哪些刚性的?哪些是柔性的?就是以其苦涩的程度而定,是最具体辨别方法。

茶的涩感是因为含有茶单宁成份,普洱茶是大叶种茶青制成的,所含的茶单宁成份比一般茶叶来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郁,也是涩的口感特强。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肌肉收敛,而生津作用。涩可以增加普洱茶汤的刚强度,也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依据我们品茗者的经验所及,生产在云南中部,在猛库、猛弄和凤庆一带的普洱茶,是属于苦底的。冲泡苦味和涩味都需注意其技巧与个人接受度。

4、酸、水

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

5、无味

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之味。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了。虽然普洱茶茶道是参化道家的真道,但同时也处处充满禅机。

普洱茶膏是什么


普洱茶膏是什么?普洱茶膏是普洱茶家族的重要成员,历史上云南普洱茶包括团茶、饼茶、沱茶、砖茶和茶膏五大系列,可见茶膏也是普洱茶家族的一员,同样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在封建社会,茶膏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很少在民间露面。近来随着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关于茶膏的记录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很多学者认为,没有普洱茶膏的普洱茶家族是不完整的,而且茶膏是普洱茶家族特殊的一员。过去,我们接触的大多是土法高温熬制的普洱茶膏,现在,则运用高科技的力量,以低温萃取和低温干燥的方式,全面提升了普洱茶膏的品质。普洱茶膏是从普洱茶中萃取的精华,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品饮价值。同普洱茶相比,茶膏的营养价值更高,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膏的介绍胜过普洱茶,虽然描述得有点夸张,但恰恰证明了茶膏的珍贵价值。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考查大锅熬制茶膏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高温提取的方式对茶叶所含的诸多有效成分破坏严重,使其后续陈化产生障碍。他们借鉴宋代制作茶膏的工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华,形成一套工艺考究、工序繁杂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大体归纳,有以下几环节:①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②釆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③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分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④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⑤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过去,云南土司大锅熬制普洱茶膏虽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人人在家都可熬制,但是缺乏科学性。从科学的角度看,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诸多生物酶消失,导致熬制茶膏的后续转化缺乏“动能”,只能走向霉变,这就是大锅熬制的茶膏汤色浑浊,且品质越来越差的原因;其次,茶叶在高温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气一并挥发,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相比普洱茶,茶膏的便携性非常好,冲泡过程简洁方便卫生。在口感上,茶膏温和厚重,更像是品饮老茶的感觉,层次感丰富,汤色诱人。普洱茶膏是采用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制作而成,因此从技术上就奠定了高品质茶膏的基础;剔除了农药残留、解决了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保证了产品的食品安全;再由于是低温萃取、低温干燥,因此保留了茶内营养物质的活性,使得茶膏具备了后续转化的“动能”,在后期的厌氧后发酵过程中,越陈越香;同时蒙顿普洱茶膏非常侧重茶叶中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使得出品的茶膏更具天然药物的特性。

普洱茶毛茶是什么茶?


什么是普洱毛茶,常常有茶友这样问我,毛茶,顾名思义,就是指经过初加工出来的茶叶散茶,准确的说,就是普洱茶鲜叶采摘下来后,经过初加工(萎调、杀青、揉捻、凉干)后的散茶。

在外形上,普洱毛茶就是散放的,不便于运输或存储,后期都要再加工成型,在成型中,可以压成不同形状的紧压生茶。如果想做成普洱熟茶,则需要进行渥堆发酵,发酵成功后,再进行分捡,然后分成不同等级再紧压成饼、砖、沱等。

毛茶的特性是茶叶本质的基础,但毛茶也需要根据其特性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达到提高成茶品质的目的。毛茶的特性主要是指其比重、吸湿性、吸附性、散落性、自动分级和粘稠性及导热性。

普洱茶鲜叶在做成毛茶前,最重要的一环工艺就是杀青,杀青主要作用是钝化酶的活性,散失水分,去掉青味,茶叶柔软,以利揉捻。杀青初始阶段,叶温未达到70℃及以上,可能有少量细胞损伤,就可能有少量的酶促反应,整个杀青过程由热湿主导,进行自动氧化作用,酶活性被抑制直到被全部钝化。在等待次日干燥的当日夜晚,茶叶会进行自动氧化质变。日光干燥时,先期水分高,自动氧化强烈,同时进行光化学反应,有部分物质进行光解,最后形成清香、鸟润、滋润浓厚、汤色黄亮、叶底黄明的晒干普洱茶毛茶。

晒干普洱毛茶经过精制加工后,可制成各种等级的青茶称滇青,晒干毛茶经过去杂选拣分级、原料配比,进行蒸软(去青、腥味、杀菌、使可塑)压制成型为普洱生砖、生沱、生饼等普洱茶成型生茶。

普洱毛茶是可以直接冲泡品饮的,毛茶口感比较鲜爽,香气比紧压后要张扬一些。

“7262”是什么普洱茶?


熟悉大益茶的人都知道,传统大益普洱茶采用唛号命名。这是1976年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基于出口需要而规范省内4大茶厂的普洱茶唛号(饼茶命名用四位数,前两位代表该款茶生产的年份,第三位为用料综合等级,第四位则是茶厂代号)。但其中“7262”是个特例。因为普洱茶人工后发酵技术是1973年才研制成功的,不可能在1972年就生产了这款高档熟茶。那么,“7262”该如何解释呢?

据资料记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勐海茶厂的散茶和熟饼一直都销往香港,根据市场需求,茶叶等级一般都在5级以下。时间久了,厂内累积的高等级熟茶原料越来越多。厂里研究决定,特制一款高等级熟饼——“7262”。“7”是为了纪念熟茶发酵工艺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2”和“6”分别代表茶面和茶底使用原料的等级,最后一个“2”是勐海茶厂的代号。

“7262”于1996年试生产,1997年小批量生产,1998年底勐海茶厂的高级毛料库存盘点(5级以上)约158吨,为“7262”的定型生产打下坚实基础。“7262”茶饼撒面均匀,饼形端正,汤色红亮,滋味醇和,作为高端产品受到茶商和消费者的普遍接受和好评。

普洱茶的协调感指的是什么?普洱茶的协调感指的是什么?


评价一款普洱茶的优劣,我们常用到的指标有汤感、水路、冲击力、韵感、生津、喉韵、回甘回甜以及协调感。如果评价一款茶协调感好,那么这款茶的整体品质也差不到哪去,那么要如何理解协调感这个词呢?

何为普洱茶的“协调感”?

简单来说,协调感就是指口腔感受到香、甘、滑、重、苦、涩、甜的平衡性。像老曼峨原生种的茶叶,虽然它的滋味浓烈厚实、层次丰富,但是在口感上,它的苦与涩其实是不协调的,明显苦比涩长。

生态、工艺上乘的普洱茶,茶汤入口的滋味非常饱满厚实,这不是说它苦味明显或涩感很重,而是指它的汤感、香气、润度、苦涩度互相融合,达到了一种圆融太和的状态。

老班章:一口喝懂普洱茶的喉韵和协调感

以老班章为例,老班章有帕沙种(甜茶)、曼峨种(苦茶)、原生种(最苦),三种茶树自然混生在一片茶园里,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拼配。如果再有比较好的工艺,你会感觉老班章喝起来的时候协调感简直好到爆表。它的苦、涩、甘韵趋于平衡,你既不会感觉它的苦压过了涩,也不会觉得它的涩盖过了苦,每种滋味都恰到好处。一口茶汤咽下去,喉韵直接穿喉,回苦、回甘、生津以排山倒海之势,齐齐涌来。

普洱茶追求一山一味,一寨一韵,有的地方的茶高香,有的地方的茶高甜,有的地方的茶苦底明显,一款好茶的口感在拥有某一地域特性之外,其他方面也不能太弱,否则口感就会显得淡薄,缺乏层次感。

普洱茶的“醒茶”是什么概念?


一般刚制好的新茶,由于刺激性较高,都需要存放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品饮,之后才涉及到“醒茶”过程,这之前存储时间的长短,视具体茶类、具体形状等情况不同而不同。普洱茶、黑茶等新制茶,且形态以紧压为主,需要存储时间久一些。大部分茶品都是需要“醒茶”的,什么是醒茶呢?常见的说法之一为:醒茶是让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份的接触苏醒过来,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冲泡饮用的过程。换成更为科学的表述就是:让茶叶与空气、水分进一步接触,打破原本的稳定状态,排除不良因素,使其性质变得相对活跃,让茶叶内含物质能够稳定析出。

我们常见的“醒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于经过存储的、有陈期的茶叶,需要进行冲泡前醒茶和冲泡时醒茶;另一种就是没有经过存储的、鲜新度较好的一般处于密封保存的红茶、绿茶之类,通常只需要进行冲泡时醒茶。 红酒和普洱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其中之一就是“醒”,红酒要醒酒,普洱也要醒茶。而且年份越老的普洱茶越需要醒茶,只有通过合理的醒茶才能品饮到最温润醇和的普洱茶滋味。普洱茶有生熟之分,新老之别,还有散茶和紧压茶,不同的普洱茶,醒茶方法也有不同。

散茶一般不需要再进行冲泡前醒茶,因为如果处于密封保存状态的散茶短时期醒茶意义不大;而如果不是密封保存的散茶,那它本身就处在一个类似长期醒茶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再继续醒茶,直接进行冲泡时醒茶,通常使用90-95摄氏度的温水,即入即出润茶(洗茶)1-2次即可。

如果生普洱茶是放在开放的环境里,一般是不需要醒茶的,但是开放的环境容易潮湿,对茶质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生普洱茶是放在密封的环境里,也不需要醒茶,因为那样生普洱茶都已经死了,醒不过来了。所以需要醒的生普洱茶是那些在紫砂缸或者在半密封的容器(比如留了缝隙的柜里头)里存放的生茶,也就是平时大家说的干仓茶。醒茶方法:将需要喝的生普洱茶拿到开放的环境放大概半个到一个月,但不用撬开,拆茶的时候沿着边转着来拆,就是把同时期外面的先喝完然后再喝里面的。(如果你身在湿度不大的地区,开放环境存放的一样是干仓茶,也就不需要醒了)。

普洱茶的协调性是什么?


普洱茶的口感,是茶汤通过刺激人体的味觉、嗅觉、触觉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主观感受。口感产生的基础是普洱茶的水浸出物,与其中的主要成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有一款普洱喝起来让你觉得口感协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内含物中的“氨酚比”适当,“氨酚比”影响到茶的滋味、香气、韵味,品“协调性”就是品普洱茶好不好喝的基础。

1、氨与酚,茶汤的味精

氨指氨基酸,它的鲜、酸、甜味都会促使唾液分泌,导致生津。在普洱茶的长期存放中,氨基酸含量会有所下降,一部分会被分解和转化为无机物。但是氨基酸在普洱茶滋味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含物质,茶的品质后期好不好,口感好不好,氨基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酚指茶多酚,又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可水解单宁(又称酯型儿茶素),刺激性较强,涩味明显,并使口腔感觉“粗糙”;

另一类是缩合单宁,刺激性弱,使口腔感觉爽口、顺滑。我们可能不太喜欢这个“涩”字,但是它在口感中非常重要,能促使其他的呈味物质更好地表现出来。

2、氨酚合理搭配,茶汤更好喝

太苦的普洱茶,是因为茶多酚含量高,如果再加上回甘差的话,其茶韵不上台面;而偏涩的普洱茶,是因为茶多酚,尤其是儿茶素的含量高,在口腔中形成厚重的滞涩感,如果长时间化不掉的话,其茶韵可想而知。

苦涩不散总是一种让人不悦的体验,如果是氨酚比适当,协调性好的普洱茶,入口“抓”舌头,即使是有瞬间浓重的奇苦(像是以重苦闻名的布朗系茶),也能很快松开,这种感觉被称为“化”,,这样的茶即便在茶汤温度降低后也不会留有过重的涩底。有老茶客会把“抓”舌头的力度、“化”的迅速与否作为评判茶叶品质的依据之一。

一般来说,苦涩化得快,回甘速度和程度要适合个人口味的茶,就是适合你的好茶。

不同茶区、不同茶种、不同季节、不同嫩度的毛茶茶青“氨酚比”不会相同。比如同茶区、同茶种、同嫩度、不同季节的茶青,春茶氨酚比高,滋味鲜爽,相较而言,夏茶的氨酚比低,再加上生长采摘的间隔时间较短、雨水多等原因,滋味就会呈现苦涩,鲜爽不足韵味欠佳。

普洱茶中的茶多酚是什么?


普洱茶生茶特有的品质和陈香是在陈放过程中发酵形成的,一定时间后普洱茶生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糖类等各种物质之间发生变化,使得汤色、香味趋向于理想化,普洱茶生茶的存放并不困难,只要不受阳光直射、雨淋,忌潮湿,于环境清洁卫生、干燥通风无其他杂味异味处存放即可。

普洱生茶的定义:是指没有通过人工发酵的普洱青茶。生茶初期(生茶1-2年内没有明显发酵转化的)减肥功效来自于因素一,随着存放过程中的自然发酵转化。(这一转化过程在南方高湿环境中来得很快,自然存放一年的饼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所含的具有多酚类结构性质的化合物,是茶叶中三十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由四个大类组成,分别是:黄烷醇、花色素、黄酮醇、酚酸,其中儿茶素黄烷醇含量最高)其含量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5%,它是茶中呈各滋味味的主体物质。其属性:涩和苦。

普洱茶有生熟两类,其中普洱茶生茶的茶多酚与一般绿茶相当(但因普洱属大叶种茶,内容物含量较高,相对来说茶多酚含量略高),其中普洱熟茶的茶多酚中大部分已转化为另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茶色素和茶多糖等,但也有部分茶多酚未完成转化,只是远远小于普通绿茶。

普洱茶上的白霜是什么?


很多茶友发现自己买回去的普洱茶,打开一看表面会有一层白白的东西,还有的把茶撬开以后才发现,里面有部分像发霉一样白色的东西,看到第一时间的反应可能会怀疑,普洱茶里面怎么会有这种东西?普洱茶上的白霜是霉变吗?

普洱茶在后期陈化过程中会有出现白霜的现象。不懂的人会把这种现象认做霉变,而白霜却被老茶友视为宝贝,也有人称为“白条”,在老茶客看来异常珍贵,奉为至宝。

如何区别普洱茶上的白霜和霉变?

普洱茶在正常仓储,仓储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不止表面,连带茶内部都附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嗅之无霉味,更无刺鼻,惹人难受的气味。属于此情况普洱茶一般是有些年份,是可以喝的。并且此种“白霜”会提升普洱茶的相关口感和价值。

有的人因为仓储不当或空气潮湿,湿度过高导致普洱茶发生霉变,此种情况下,“白点”一般是会分布不均匀,聚块,大小不一,嗅之一大股霉味,刺激,另人不舒服。此情况下的普洱茶是不能喝的,轻则会出现不舒服的状态,重则会出现中毒。

以下方法进一步区别白霜和霉变:

闻:(针对于三年以上的普洱茶)将茶叶拿到距离鼻子1—1。5厘米处仔细问它的气味。如果是发霉的茶,那么它会有一股呛人而且能明显感觉到是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如果是白霜,那么茶饼不会有呛人的杂味,相反是淡淡的陈香味。

溶:将茶饼上的白色物质取一些下来,放入装有温水的无色玻璃杯中,真正的“白霜”是能够像食盐一样溶入水中,而霉菌是不会的。

看:从茶饼上来看,产生“白霜”的茶饼是干燥的,条索是相对紧结的,白色物质大小均匀,不集块,不聚巣。而霉菌是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下产生的,茶饼整体会显得潮湿,且饼形松散,条索不紧结。

品:喝是对茶叶最后的感官判定,也是茶叶品质好坏最真实的反应。霉变普洱茶滋味会在口中呈现酸、杂、苦、辛辣、霉味等五味杂陈的味道,入口后就常排斥那种味道。而白霜普洱茶不会这样,它基本和转化正常的普洱是一样的味道,陈香、顺口,在口中很快化开,不会就紧缩在口中非常难受。

因此在经过这一系列的鉴别后,若发现自己所买的茶确实是霉变茶,呈现黑色或者绿色,颜色看上去让人极不舒服,有的甚至发毛,这类是变质比较严重的茶,建议申请卖家退货或者换货,甚至可以果断的扔掉,应为这类茶已经不能再喝了。

普洱茶的水路是什么“路”?


品饮普洱茶时偶尔会听到一些老茶客这样来评价:“水路非常细腻,是好茶。”刚入门的朋友们听到“水路”的话肯定是懵了,除了“水路细腻”之外,还有“水路杂”“水路绵长”“水路饱满”等。那水路到底是怎样一种套路呢?今天就跟茶友们分享一下:

1.水路是什么

水路在普洱茶的标准中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只是在某些茶叶审评中提到水路的表述用:细、细致、粗、较粗等。它是指在品饮普洱茶时茶汤通过喉咙的感受,是老茶客们在品茶时总结出的一个民间说法。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水路既是水路过的意思,抛开茶汤的香气,味道等。只是当水流通过人体时的感受。

2.如何形容水路

只有粗与细才能简明的形容水路,例如触摸婴儿的皮肤和成人的皮肤对比,一个是非常细腻,一个是略显粗糙。喝豆浆和鲜榨果汁时,是不是感觉豆浆是非常细腻的,鲜榨果汁通过喉咙时有点胀,这种简单而直接的触感就是水路。就茶汤来说,通过喉咙时很顺畅的水路就细,有阻碍或刮喉的水路就比较粗。

3.水路的成因

如果一款普洱茶的水路较细,那么可以反映出茶叶的嫩度很好,内质丰富,浸出物含量高;制作工艺精湛,不仅到位而且不太过,喝起来顺畅不刮喉。如果水路较粗,说明原料内质寡薄,木质纤维含量高,其水容浸出物含量也同样寡薄,表现在口感上则是一种干、糙、燥、刺的感觉,滋味持久度差,韵味寡淡。

4.容易混淆的概念

a.有的人会把“水很杂”和水路混淆。通常令人感到“杂”的茶是因为气味,而气味杂的茶则通常水路会显得比较粗,所以大家习惯了说“粗杂”,其实,若是再细分的话,“粗”归于水路,而“杂”则应归于嗅觉。

b.还有人会用“持久”“绵长”来形容水路,实际上,“持久”“绵长”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c.相对于持久绵长而言,也有的人会用“饱足、浑厚”形容水路,而“饱足”“浑厚”一般指的是汤感厚度。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紫色”的普洱茶是什么茶?》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什么是普洱茶”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