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堂”7562看熟普洱茶发酵度的变迁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发酵 普洱茶云南 云南的普洱茶

普洱茶发酵。

因石昆牧老师之故而重光的“云南堂”7562使得我们得以有缘领略三十余年干仓存储轻发酵熟茶的曼妙滋味,更使得近代普洱茶外销历史链条得以完整。“云南堂”7562,除具有前述之品茗价值与历史意义,还可通过对它的研究领略熟普洱茶生产工艺的演变。

“云南堂”7562系国营勐海茶厂1980年,1981年生产茶品,与后期(九十年代后)国营勐海茶厂7562相比,“云南堂”7562的发酵度相对更轻。实际上在可以观察到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生产的熟普洱老茶其渥堆工艺均偏向于轻发酵。这种渥堆发酵度的变迁与当时普洱茶的市场背景息息相关。

熟普洱茶本就是应港澳市场需求研发的仿制老生茶口感的茶品,工艺创制伊始的熟茶茶品发酵度均偏轻,轻发酵熟茶在杂味褪净后果酸会更为凸显,当时的香港茶商会将这类茶品短时入仓后再行销售。随着时代发展,资金的快速循环成为商家经营的重中之重,熟茶旧有的销售模式必然带来经营过程的不便和成本增加。香港市场遂提出熟茶可以马上饮用的需求,因此生产方遂将熟普洱茶的发酵度提高以满足这种市场需求。Cy316.Com

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普洱茶内需市场极小,其生产必须紧跟港澳市场脚步,生产方基本没有主导市场的能力。生产、销售、品饮三方的互动,使得普洱茶渥堆工艺的发酵度发生改变。因为这种互动的滞后性,导致这种改变是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逐渐发生。从这点亦可看出,直到九十年代,作为普洱茶消费的主流市场——香港,对普洱茶的品质需求仍然是以其所达到的可品饮状态为考量,而并非是单纯以陈期长为尚品(对于当时的经营者而言,反而是一种仓储成本压力)。

现代轻发酵熟茶典范:2012经典普洱熟茶

扩展阅读:熟茶通过渥堆制程,近似于在数十天内走完了生茶仓储需要五十年才达到的转化程度(当然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同)。“转化”的前提——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大多已在渥堆制程中完成转化。因此熟茶相对于生茶不具有很大的转化空间,更多的是随着仓储年限的增加,茶品的堆味持续褪除,口感趋于平滑柔和,茶性从虚热转向温热。

同样是在熟茶茶品之中,轻发酵熟茶相对而言尚有回甘,香气明显,未经入仓的轻发酵熟茶陈化后口感易转果酸,但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品的活性,口感厚滑鲜活。发酵度较高的熟茶相对而言堆味轻,较甜滑,缺点是口感较平直,缺乏变化,茶质相对较薄。

轻发酵茶品相较于重发酵茶品而言,其在制程中保留了更多的活性物质。因此轻发酵熟茶茶品既具有一些只有熟茶才会具备的物质(如二甲氧基苯)与保健功用,又因活性物质的留存给茶品留下了转化的空间,因此陈年的轻发酵熟茶茶品会更接近老生茶。而在熟茶的早期生产中,也大多是以轻发酵(六分)为主,比如“云南堂”7562(国营勐海茶厂1980~1981年7562)。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轻发酵≠发酵不足。轻发酵熟茶,是在保持足够的渥堆时间之前提下,通过改变加水量等参数,调节茶品的发酵度。而现今市场上一些以轻发酵为旗号的熟茶,实际上是提前起堆发酵不足的茶品。消费者不可不察。

cy316.COM编辑推荐

从熟茶的特性看市场


1、渥堆熟茶发酵出来后,如果使用了烘焙或日晒去酵味方法,因为烘焙和日光暴晒虽然可以快速去酵味,但是存放后期变化的空间就没有或者变小了。所以应该在产品说明中明显标注茶叶经过烘焙或者日晒,让消费者选择马上品饮或者是否存放。

2、普洱茶生产企业在制作发酵度高的渥堆熟茶产品时应该标注发酵度。因为发酵度高的熟茶,发酵味轻,很快就适合品饮,但是后期变化空间有限。要让消费者选择马上品饮或者是否存放。

3、普洱茶大厂在70、80年代生产的渥堆熟茶,很多发酵度比较轻,经过多年存放后,茶的香甜度更高和活性更强。喝起来会很像老生茶。因此可以生产一定数量的发酵度较轻的熟茶。普洱茶企业可以将这样的产品仓储一定年份,到适合品饮时上市,让消费者可以喝到更有活性的、更好喝的熟茶。有兴趣和有仓储条件的消费者,也可以选择这样的茶叶自己存放一定年份后再喝。

4、使用了科技改良的渥堆发酵熟茶,比如改变发酵方式,比如植入菌种。在产品介绍时应该如实介绍,不要夸大科技作用。关键是用产品说话,用品质说话。

5、茶叶的原料和发酵技术会影响熟茶的口感和品质。同样的,熟茶的口感和品质也会影响普洱茶熟茶衍生品的口感和品质。在使用熟茶去制作茶粉、茶膏、小青柑等产品时,要选用口感好、品质好的熟茶。不好喝的熟茶,制作成茶粉、茶膏、小青柑也是不好喝的。

普洱茶不同的发酵熟度(一至十成熟)辨析普洱茶的发酵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普洱茶发酵(渥堆)时间(十成熟)一般要70天左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熟度普洱茶叶底、茶汤、口感的变化。

一成熟(10天左右)叶底杏黄色且柔软,汤色杏黄色带浑浊多毛质,味度苦涩为主甘感中也带涩;

二成熟(大约18天左右)叶底淡黄色且柔软,汤色黄而浑浊多毫,味度苦涩为主但回甘较快;

三成熟(25天左右)叶底变得黄中偏点红色,汤色以黄为主带微微红浑,味度苦涩度为主回甘快(约20秒);

四成熟(32天左右)叶底红黄为主带柔软,汤色黄红带浑浊,味度苦涩中带钝感略柔,回甘快;

五成熟(38天左右)叶底变得淡淡的红色(象纯干仓15年生普叶底),汤色浅红浅红带微浑,味度一般苦涩,回甘纯快;

六成熟(46天左右)叶底暗红色柔软,汤色变红且不浑,口感是微微的苦涩,回甘比较纯厚;

七成熟(53天左右)叶底红为主偏带点褐色,汤色艳红微清,口感熟味厚重,带点陈甘香;

八成熟(58天左石)叶底全部变得褐色柔软,汤色红浓带清亮,口感陈香味纯厚,回甘中深润感;

九成熟(64天左右)叶底变得褐黑褐黑的而且有点硬,汤色暗红,口感纯而不活,香闷不爽;

十成熟(70天左右)叶底黑硬且有碳化积象,汤微黑而带碳火味;

另外,普洱茶的成熟度是指普洱茶原料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发酵天数的增加,品质上在不同的时间段有较为明显的不同变化特征,为了表达这种变化的状态特征,我们采用了用程度与天数来定义划分。这种品质变化与时间有直接关系。而普洱茶(成品)发酵程度的轻或重是直接与加入参与发酵的水多少有关,发酵程度的轻重在发酵所需时间上用时出入相差不大。普洱茶的成熟度不完全等同于普洱茶的发酵度。

发酵度:熟茶品质的重要维度


普洱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方制成普洱熟茶。故而相较于生茶,普洱熟茶有专属于她的“发酵度”这一分类维度。关于发酵度,有许多喜好普洱茶的茶友不可不知的要键。

熟茶发酵度受诸多因素影响,诸如渥堆原料的茶区、茶种、茶叶嫩度、采摘季节、仓储年份,以及渥堆潮水量、渥堆时间、渥堆的高度与宽度、翻堆的时机等。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因素在制茶者的把控中协同作用影响成品的发酵度。对于所有茶类的制茶者而言,“看天做茶”与“看茶做茶”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能力。

普洱茶业界关于熟茶发酵度的厘定,并无一个公认的标准。坊间有以七分为全熟,有以七分半为全熟,也有以十分发酵为全熟。

无论是普洱生茶抑或熟茶,口感的香甘滑重酸甜苦涩都应达至平衡,当然每个人的品饮习惯与平衡点有所差异。而具备活性,理应是所有茶品具有适饮性的首要前提。普洱熟茶的发酵度一旦超过七分半,其叶底便会开始硬化,叶底失去柔韧性是茶品失去活性的标志之一,此时的茶品口感偏于甜水,口感适应性更广,但其内质活性已在过度的发酵过程中消耗殆尽,口感单一而无立体感与活性,且没有后续的转化空间。发酵度一旦达到十分,叶底即彻底炭化。因此在经典普洱体系的标准中,将七分半发酵度定为“全熟”。

熟茶工艺的创制目的就是为了仿制老生茶——准确的说是仿制传统港仓仓储老生茶。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在于新茶好喝,陈化为老茶后品质更佳,也就是普洱茶所谓“越陈越醇厚”之概念,熟茶亦不例外。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发酵度,使得熟茶在新茶阶段即有适饮性,且其品质可以在正确的仓储条件下随仓储时间的增加而正向递增。

经典普洱体系熟茶发酵度多数在六分左右,最高发酵度也仅仅达到七分。控制得当的发酵,使得茶品不但在新品阶段具备上佳的口感平衡度、体感表现与适应性,更为茶品的后期转化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毕竟虽然熟茶渥堆工艺在数十天的时间内接近了传统港仓仓储数十年的转化效果,但这种效果并非完全等价,时光总有其不可替代之处。

早期熟茶老茶多经过传统港仓仓储,难以一窥其原貌。幸而尚有广为经典普洱体系茶友所熟知的云南堂7562,其可谓是适度发酵熟茶的后期转化范本。她的优异品质向爱茶之人印证了合适的发酵度与优质仓储相结合,经过时光的淬炼,创造的绝佳转化效果。

从茶汤颜色看普洱茶的品质


从茶汤颜色可以看出普洱茶品质的好坏。

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是鲜叶采制及时,杀青恰当,干燥迅速不受沤的优质晒青毛茶汤色,常伴“荷香”。早春茶常见此汤色,随着生茶的不断陈化,汤色逐渐变为杏黄明亮。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又称橙绿。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此汤色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是鲜叶少量裂变,加工时杀青温度偏低,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的表现。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气”。

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如是原料细嫩的茶品表现出这类汤色,多为鲜叶受沤或加工中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造成。

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拮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显此糖色,但亮度高。

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多为花青素含量较高的“紫芽茶”或“高猛”土壤环境下生产的晒青茶,或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滋味往往较苦涩,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汤面常有类似“油膜”的漂浮层。

混暗;糖色混而暗,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这是加工中晒青毛茶没有晒至足干,“湿胚”茶就装袋或长时间“闷干”的表现,滋味涩而钝,茶气低闷,味薄,较甜。

红汤:汤褐色变红,这是鲜叶严重变质的表现,常伴有“馊”味,是不良晒青毛茶的表现。如是老茶显此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的好茶。

黄汤:晒青毛茶汤色黄而无绿色。是晒青茶在加工时,杀青叶湿热“闷黄”或揉捻叶受沤变黄的表现。属不良茶品。

怎样从茶汤看普洱茶的品质?


对于普洱茶而言,无论生熟,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层次度。茶汤颜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茶叶中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以及茶褐素。那么茶汤在每泡之间的变化也就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普洱茶的品质,甚至可以说茶汤是鉴别普洱茶好坏的条件和标准之一。

好的茶汤是有共性的。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好的茶叶茶汤应该是通透明亮,清澈而厚重,令人赏心悦目的。

普洱茶生茶几种常见的汤色:绿艳;黄绿;清黄;绿黄;金黄;橙黄;深黄;红汤。

普洱茶熟茶几种常见的汤色:红艳;红浓;红亮;褐色;黑褐;红褐;黄白。

那么在普洱茶汤系列变化过程中,有几个常见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它们很能反映普洱茶的品质。

(一)、为什么普洱茶陈放时间越长茶汤越红?尤其是生茶更是如此呢?

熟茶的汤色就不过多论述,因为从渥堆发酵出来后的茶汤就是红黑色,不管怎么存放都离不开红色。

而普洱生茶则和熟茶不一样,生茶是在后发酵中,茶黄素和茶红素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由于这些色素都是水溶性物质,很容易融合到茶汤当中,茶汤就由原来的黄色变为红色,再慢慢从红色变为褐色,茶汤也就越来越红透了。

(二)、茶汤浑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普洱春茶显浑浊;

2、揉捻过度;

3、制作过程中本身杂质较多;

4、普洱茶撬茶太碎。

(三)、普洱茶“冷后浑”是怎么回事?

茶汤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当在高温(至少在93℃以上)时,各自呈游离状态,溶于热水,所以看起来就明、亮、透;但随温度降低,常有乳状物析出,它们会形成络合物,使茶汤呈浑浊,这就是茶汤的“冷后浑”现象。

判断普洱茶,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制作工艺,结合叶底来观察汤色,从而才能较为准确的判断品质好坏与否。并且茶汤和冲泡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也不能以绝对汤色来判断普洱茶的优劣!

6.18黄金酵度,熟茶最佳的“发酵成熟度”


一杯优质熟茶的诞生。发酵技术,直接决定一款普洱熟茶的口感和茶内物质的活性,亦影响茶后期的转化能力。所以厨心熟茶经过严谨的数据监测分析,最终明确熟茶发酵程度严格控制在6成熟至7成熟之间,这就是厨心熟茶专属的6.18黄金酵度——确保熟茶滋味的最佳状态和后期的转化空间。

6.18黄金酵度背景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应用时一般取0.618,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3。14一样。它可追溯到古代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它之所以显得那么和谐,是因为这个建筑符合“618”黄金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摄影、医学、生物界、建筑甚至人体,处处都有黄金分割。普通书的长宽比是黄金分割;有些植物的花瓣及主干上枝条的生长,也隐藏着黄金分割,由此可见“黄金比例”的历史与运用,在生活中是何等的协调。

今天,把0.618黄金比例应用在厨心熟茶(熟道发酵技术)上,形成厨心熟茶专属的6.18黄金酵度,为熟茶最佳的发酵成熟度。

熟道发酵技术,一套严密的全面的逻辑技术系统

熟道:

尊天敬地,道法自然

厨心同路,厨心同道

厨心同乐,归熟归心

厨心熟茶所做的一切都要尊重天地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道、天、地、人都是自然存在的,人效法大地,大地则依法于天,天则效法道,以道为其运行的依归,道则以自然为归。道本身即是自然,自然便是道。茶亦然,作为自然万物,遵循其发展规律,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内涵,尊重它的价值,特开发了熟道发酵技术挖掘茶的最大价值。

熟道发酵技术:它是完整的一套全面系统化思维考虑,一切都是为了普洱茶发酵,因为我们从不生产普洱生茶,将所有精力投放在“如何做好一杯厨心熟茶”。从选鲜叶、初制、发酵到后期仓储整个过程当成一个完整的发酵过程,每一道都是为了发酵,一切归于一杯干净、质感、活性的熟茶,一同享受熟茶带来的愉悦。

6.18黄金酵度,为了“活”

熟茶发酵是一个完全自然的发酵过程,也是尊重天地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通过渥堆发酵技术产生酶促反应,在微生物湿热作用下,让一个有棱角的生茶性格转化为温润的熟茶样子。

生毛茶经过微生物参与的发酵后,不仅本身发生了深度的良性变化,如酚氨比降低,芳香物质增加,还融入大量微生物代谢活性物质,改善茶叶品质,使茶叶不单单升华出良好的口感滋味,还衍生出很多有利于健康的微生物,通过严格把控湿度与温度,让微生物的活性保持最佳状态,后期转化空间会更大,转化出一些更具个性化滋味与香气的普洱熟茶。

经过10年时间的实践与经验,厨心熟茶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发酵技术体系,将发酵程度严格控制在6成熟至7成熟,既能保证熟茶应有的醇和顺滑,又能把熟茶的香气发挥得淋漓尽致。

勐海经典 7562 08年老熟茶 普洱茶


7562为08原料,经过两年散堆后精心拼配压制而成,08年普洱市场经过07年的大起大落后,处于低迷期。勐海茶区原料,勐海老工艺发酵,原产地干仓存放,十分难得的极具性价比老熟茶。

7562在普洱砖产品中是最经典的一款产品,无论传承与发扬,都值得为之付出努力,7562普洱砖茶,是一款高档的适度发酵稍许偏轻的经典普洱砖茶产品,过去的产品用简单的包装纸封装,以盖有“7562”字号的印章而出名。

有条有形,显毫,并不是市场上随处可见的老叶子老梗子的低质砖茶,本品条索清晰,里外一致、色泽墨绿油亮,闻有樟香汤色呈酒红色,口感顺滑,纯正地道,回味悠长,稍加摆放,味道更佳同样具有极高的储存收藏价值,也可即饮8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初期由于海外经济发展,日本等国对普洱茶提出了需要更高档次产品的要求以及国内的改革开放,7562普洱砖茶得以长足发展多年的积累,使7562这个产品成为中高端普洱砖茶产品受到普洱茶爱好者的青睐,7562普洱砖茶使携带、收藏、品饮都比较方便,笋壳包装,外观设计更突出了传统的淳朴风格与厚重的历史韵味。

7562砖型周正,厚薄均匀,茶叶条索紧结,色泽红褐有金黄毫,汤色褐红油光显金圈,滋味醇厚显甘甜,香气纯正,具有典型的中壮普洱茶产品特征并且香气中突出的是显甜香的风格,叶底柔软富有弹性,可以感受到勐海的风格。发酵程度不高。值得期待丰富的后续变化,此茶砖是一款非常适合品饮及收藏的熟茶产品,很多茶友同时把它列为自己喜欢的熟茶之一,7562普洱砖茶使携带、收藏、品饮都比较方便,经典古朴、笋壳包装

产品条索清晰,里外一致、色泽墨绿油亮,闻有樟香汤色呈酒红色,口感顺滑,纯正地道,回味悠长,稍加摆放,味道更佳同样具有极高的储存收藏价值,也可即饮。

茶汤呈酒红色,干净透亮,不浑浊

水性相当活泼,口感砂而厚,顺喉微甜,“红入夕阳”的普洱让人心仪,早喝生,晚喝熟,普洱茶的保健效果不言而喻,让我们且在百忙之中腾出一时之闲泡上一壶普洱,它会让你以宁静平和的心境,偷得浮生半日闲,从而步入尘俗不侵我自调心的佳境,或要邀得三两知己把壶闲聊,借一杯普洱共话衷肠使生命充盈起来。

当我们品尝普洱茶之时,冥冥之中似乎能看到那山野清风中摇曳的茶树,以及阳光下盛开的洁白茶花,摘下的青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消褪了青春之色,经蒸制成形,再加上时间的积淀,泡出那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味无穷的琥珀色的茶汤,于是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人生、思想的结合,是独具韵致山水、草木和茶人。

云南普洱茶熟茶


普洱熟茶是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即为生散茶。生散茶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普洱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品。

茶菁颜色与香气:茶菁黑或红褐色,有些芽茶则暗金黄色。有浓浓的渥堆味,发酵较轻者有类似龙眼味,发酵较重者有闷湿草席味。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是中国茶叶中极具特色的茶类,在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商品分类上,按产品的特性,有自然分类和学科分类。

自然分类即把未经渥堆发酵加工的晒青毛茶制成品俗称为普洱生茶。

学科分类普洱茶是工艺茶,即采用人工发酵加工制成的普洱茶,俗称为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减肥的原理不同:

熟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也同)主要的活性作用成分是红茶素(TR)、黄茶素(TF)、茶褐素(TB)、没食子酸和维生素C等。发酵熟制的普洱茶由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大分子多糖类物质的转化形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发酵中,维生素C也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酵过程使普洱茶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以黄酮苷形式存在,黄酮苷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含有丰富有益菌群的发酵熟普洱茶,在进入人体后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作为,而且能够在胃的表层形成附着膜,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经常饮用可以起到养胃和护胃的功效。

未转化的生茶则和绿茶一样,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从营养、功效区分:熟茶经发酵后,在酶的作用下,又产生了不少新的营养物质,因此在普通茶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多功效,如:降脂、减肥、降血压、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养胃护胃、健牙护齿、消炎、杀菌、抗衰老等。

从历史的记载看普洱茶的功效


普洱茶的功效在很多历史读物中就能找到相关记载。

1.清,方以智《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2.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祛热疾。”

3.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普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泄。”在其卷六《末部》中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

4.清,王昶《滇行目录》云:“普洱茶味沉刻,可疗疾。”

5.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云:“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6.清,阮福《阮福普洱茶记》云:“消食散寒解毒。”

7.清,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云:“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普洱产者,味重力竣,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

8.《思茅采访》云:“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9.《百草镜》云:“闷者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二火闭。唯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月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三钱煎服,少顷尽出。费容斋子患此,己黑暗不治,得此方试效。”

历史记载中对普洱茶功效的著述,从消食弃毒,理气去胀,清热化痰,利肠通泄、祛风醒酒、除烦清心等方面综合全面地阐述了普洱茶的药效功能。(网络

小技巧:从茶汤看普洱茶的品质!


对于普洱茶而言,无论生熟,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层次度。茶汤颜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茶叶中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以及茶褐素。那么茶汤在每泡之间的变化也就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普洱茶的品质,甚至可以说茶汤是鉴别普洱茶好坏的条件和标准之一。

好的茶汤是有共性的。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好的茶叶茶汤应该是通透明亮,清澈而厚重,令人赏心悦目的。

普洱茶生茶几种常见的汤色:绿艳;黄绿;清黄;绿黄;金黄;橙黄;深黄;红汤。

普洱茶熟茶几种常见的汤色:红艳;红浓;红亮;褐色;黑褐;红褐;黄白。

那么在普洱茶汤系列变化过程中,有几个常见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它们很能反映普洱茶的品质。

(一)、为什么普洱茶陈放时间越长茶汤越红?尤其是生茶更是如此呢?

熟茶的汤色就不过多论述,因为从渥堆发酵出来后的茶汤就是红黑色,不管怎么存放都离不开红色。

而普洱生茶则和熟茶不一样,生茶是在后发酵中,茶黄素和茶红素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由于这些色素都是水溶性物质,很容易融合到茶汤当中,茶汤就由原来的黄色变为红色,再慢慢从红色变为褐色,茶汤也就越来越红透了。

(二)、茶汤浑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普洱春茶显浑浊;

2、揉捻过度;

3、制作过程中本身杂质较多;

4、普洱茶撬茶太碎。

(三)、普洱茶“冷后浑”是怎么回事?

茶汤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当在高温(至少在93℃以上)时,各自呈游离状态,溶于热水,所以看起来就明、亮、透;但随温度降低,常有乳状物析出,它们会形成络合物,使茶汤呈浑浊,这就是茶汤的“冷后浑”现象。

判断普洱茶,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制作工艺,结合叶底来观察汤色,从而才能较为准确的判断品质好坏与否。并且茶汤和冲泡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也不能以绝对汤色来判断普洱茶的优劣!

普洱熟茶发酵度分类石昆牧经典茶文化


在《发酵度:熟茶品质的重要维度》一文中,我们为茶友介绍了关于普洱熟茶发酵度的基本常识。经典普洱体系熟茶的发酵度均控制在轻发酵与中度发酵之间,以符合“新茶适饮,老茶适饮性更佳”的普洱茶核心价值。

在经典普洱体系茶品中,经典普洱熟茶可谓是轻发酵特殊工艺的典范,而历年的亦如是系列(包括2009、2011、2012、2015亦如是、金石亦如是、经典十年亦如是)、2011年至2016年的云集熟茶系列,以及2015年的品鉴熟茶,均属于轻发酵熟茶之列。这些茶品向茶友展示了优质轻发酵熟茶在新茶阶段即有相当优秀的适饮性。而云南堂7562,则验证了发酵度得宜的熟茶经过多年正确仓储的转化后可以具有的上佳的转化价值。

2017年云集熟茶,在体系熟茶序列中属于轻偏中度发酵,而天授堂7562,则属于中度偏轻发酵。

体系熟茶中发酵度相对偏高的莲心砖熟茶、2012品鉴熟茶、勐海熟砖和天下云茶熟茶系列,其发酵度最高也仅至七分。经典普洱体系熟茶不会达到如传统国营勐海厂7572一样七分半的全熟发酵度。

在确保茶品品饮品质、活性与转化空间的前提下,经典普洱体系熟茶的发酵度差异更多的是为茶友提供了不同的风格与喜好选择。在熟知了体系熟茶的发酵度谱系后,茶友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品饮取向的茶品,亦可通过对于经典熟茶的后期转化,验证熟茶适度发酵的正确性。这亦是玩茶之人的一大乐趣。

普洱熟茶的发酵度是成就其品质的重要维度,但仅有这一维度是万万不够的。优质的生毛茶原料、正确而精到的渥堆工艺、妙入毫颠的拼配艺术、严谨而正确的精制工艺与专业仓储,只有这些维度齐聚,方可确保普洱熟茶的上佳品质。

石昆牧老师与经典普洱团队长期驻守于茶区,就是为了确保这些维度无一不符合经典普洱体系的严苛标准。以上种种,相信经典普洱体系的茶友已经在对经典熟茶的品饮中一一验证。

普洱茶熟茶的渥堆发酵流程


熟悉普洱茶的朋友应该知道,普洱熟茶的制作主要经过以下工序: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分筛-压制成饼或者砖。很多茶友谈及熟茶制作工艺时,总会对发酵这一环节产生浓厚的兴趣。“渥堆发酵”是形成普洱熟茶特殊品质的关键工艺。渥堆的原理是通过湿热作用,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转化茶叶内含物质,减除苦涩味,消除青草气,使滋味变醇。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不仅在选料上严格要求,在茶叶发酵过程中也有一套详细的流程。清理场地安全卫生是作为食品生产的首要标准,一个茶叶堆起堆后,我们都要对场地进行全方位的清理,以保证下一次茶叶下堆时干净卫生。如果是新的场地是不能马上拿来发酵用,需要进行养地,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新地面的异味,保证发酵茶的品质。所以,现在在选择发酵厂家时,场地使用的年份,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条件。老场地发酵出来的茶叶,杂味异味相对较少,清爽度要高。测量水份及审评茶叶测量原料中茶叶的水份,保证下水量的比例达到最佳,以防止下水量过高或过低。同时,对茶叶进行审评,粗老的叶片、嫩度高的叶片、薄的、厚的、春茶、秋茶、雨水茶等,对于茶叶的下水量和茶叶的下水过程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下水之前,对茶叶进行细致地审评,能帮助茶叶发酵最佳,降低茶叶的发酵风险,并且对茶叶发酵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会有一定预见,有助于方式方法的调整。堆茶通常把晒青毛茶堆成60cm左右高,进行发酵准备。从外形看,堆子上面是平坦的,边缘呈梯形。下水水质的好坏对发酵茶品质影响很大,勐海地区的井水清澈甘甜,茶厂都抽取地下水来发酵。下水比例通常在30%左右,但是要根据茶叶本身而定。另外,下水比例的制定,也成为了各个厂家的看家本领,下水的比例关系到茶叶发酵后的品质。翻堆茶洒水堆高后用发酵布盖住,让温度上升。堆温一般在50~65℃之间,7-10天第一次翻堆解块。每次翻堆后,堆高逐步降低,通过堆子上插的温度计来检测堆温,以控制温度不要超过65℃。接下来差不多每周进行一次翻堆,每次翻堆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块,为平衡茶堆的温度、湿度,增加透气性,解散“结团”茶条。开沟经过3-4次翻堆后,当堆子温度降为35℃左右,就可开沟,让茶冷却并干燥。每隔3-5天开一次沟,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5%,普洱茶要保持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堆高捂香当茶叶水份低于15%后,我们会把茶叶堆高,使茶叶本身的香气凝聚在一起,同时起到降燥的作用。这就是一个基本的普洱熟茶的工艺流程,要制得一饼好熟茶,优质的茶叶原料,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一样也不能少。并且渥堆发酵工艺又对制茶师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依靠长期的作业时间积累经验,一个厂的熟茶发酵师傅的技术好坏和经验丰富度,对熟茶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总而言之,茶叶的渥堆发酵是一个技术活,虽然我们有十多年的数据支持,但是终究还是会归结于看茶、做茶。

《从“云南堂”7562看熟普洱茶发酵度的变迁》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发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