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普洱茶发酵和仓储过程中会产生黄曲霉吗?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发酵 普洱茶后发酵 普洱茶的发酵

【www.cy316.com - 普洱茶发酵】

普洱茶是不是存放时间越久品质越好?

不是。任何一种普洱茶的品质都有一个最佳时期,并不是越长越好。在这个时期以前,它的品质呈上升趋势,达到高峰以后,它的品质会逐渐下降。当收藏的普洱茶色、香、味达到最佳状态时,应当把握住这个时机,适时饮用。

另一方面,适宜的仓储环境才有利于普洱茶品质向好的方向转化。

普洱茶发酵和仓储过程中会产生黄曲霉吗?cy316.cOM

不会。研究表明:发酵的普洱茶自身有抑制黄曲霉的能力。普洱茶中的小分子,在抑制有害微生物方面有独特的效果。只要你按照加工规范加工出合格的普洱茶,无论生熟都没有黄曲霉。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主要有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和致畸性,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所确定为Ⅰ类致癌物,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他霉腐的有机物上。

大量不同种类的曲霉在普洱茶中被发现,而黄曲霉等产毒曲霉与这些霉菌在分类上属于同属不同种,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和营养特性,因此消费者们对普洱茶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我们身处的许多环境中都存在黄曲霉,但它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模拟发酵实验表明,普洱茶的晒青原料接种产毒黄曲霉,在发酵过程中,虽然发酵初期黄曲霉能在茶样中生长繁殖,但在后发酵期黄曲霉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数量逐渐下降,发酵终止时,生长在普洱茶中的黄曲霉最终不产黄曲霉毒素。这就是普洱茶神奇的地方。

cy316.Com精选阅读

普洱茶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普洱茶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最直白、最简单的答复。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普洱茶在加工和后发酵的过程中缺少将黄曲霉转化为黄曲霉毒素的物质条件。怎么解释呢?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与其它的寄生曲霉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这是一个科学概念,也是一个科学结论。这个概念告诉我们不是所有黄曲霉都可转化成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转化为黄曲霉毒素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那么这个条件是什么?两条:一个是物质条件;另一个是环境条件。在这两个条件中,物质条件又是最根本的条件。

黄曲霉毒素的生成是黄曲霉作用的基础物必须是含有蛋白类、淀粉类、油脂类为主的物质。如大米、玉米、面粉(含糕点饼干面包等)、食用油、花生、坚果和干果等。虽然普洱茶也有极少量的蛋白、淀粉和脂类物质,但它太少了,也可以说少得可怜。即使如此,普洱茶中少得可怜的蛋白质在加工过程中又被水解成氨基酸,仅有一点微量的淀粉又被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更少的脂类物质在厌氧发酵中由于多酶体系的作用转化为醇类物质,成了芳香类物质的一种。因此我们说,普洱茶是不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的,因为它缺少转化黄曲霉毒素的物质条件,这也是最根本的条件。其实,不仅普洱茶,几乎所有的茶类,都不可能在后续的陈化中生成黄曲霉毒素。

世界卫生组织自1993年至1995年先后对多种食品可能造成黄曲霉毒素污染发出警告,唯独没有对茶叶类发出类似的警告。可能有些人会说,普洱茶是区域性的茶类,还没有被世界卫生组织关注。那么红茶呢?它可是世界范围的茶类。虽然红茶与普洱茶在发酵方法上有些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同属发酵茶类,而且在发酵的过程中都能检测出黄曲霉,却检测不到黄曲霉毒素的存在。我们经常说茶叶是低热量的饮品,不是我们的加工工艺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茶叶本身就缺少产生热量的蛋白、淀粉、油脂类的物质。

普洱茶在仓储过程中会发生的两种变化


普洱茶和其他茶类相比,特别耐贮藏。它的这种特性使得经过一定时间贮藏的普洱茶品质得到提高(后发酵作用),同时普洱茶的仓储是普洱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来看看以下普洱茶在仓储过程中发生的两种变化。

(一)普洱茶的仓储方式会导致品质变化

从事生产经营普洱茶的人,重视对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从销售角度对成品茶进行了再处理,形成目前市场上比重较大的仓储茶。这些茶处理的重要环节就是增大湿度、提高温度,营造自然微生物适生环境,并作用于普洱茶。按其水分加入量和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重度湿仓普洱茶、中度湿仓普洱茶和轻度湿仓普洱茶。

这种处理最大的特点就是仿老茶的做法消除苦涩味,老茶贮放的结果是苦涩味明显降低。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是普洱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降解或聚合的结果,尤其是酯型儿茶素的减少,苦涩味改变最为明显。研究表明,自然贮放10年的普洱散茶,茶多酚减少为13.94%;贮放20年的普洱散茶,茶多酚减少更多,仅剩下8.98%。

普洱茶的品质形成需要一定的贮存时间,贮存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普洱茶汤色的形成。科学保留下来的老茶,最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湿仓茶也有一定的市场,普洱湿仓茶流行的原因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少消费者欲寻求口感刺激性弱的老茶风格,二是经营普洱茶的商家根据市场要求改变产品特性的结果。

(二)普洱茶的仓储中品质成分变化

茶叶的品质与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密切相关。茶叶变化与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密不可分,构成普洱茶品质的主要化学物质的变化左右着普洱茶的色、香、昧。

汤色、滋味是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受到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低温下含水量的升高和高温下含水量的下降,各种化学成分之间也发生复杂的变化,如果贮藏条件不当或不讲科学的无限期的贮存,这必然使其品质发生变化,好茶降低品质。

研究表明,任何一种普洱茶的品质都有一个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以前,它的品质呈上升趋势达到高峰以善。如果贮放条件不佳方法不当,它的品质会逐渐下降。如果把普洱茶作为保健食品,那么应该了解普洱茶药效物质和营养物质贮放过程中的有效期,普洱茶无限期的长期存放,品质会有下降的趋势。当收藏的普洱茶色、香、味达到最佳状态时,就不必再贮存了,而应该把握住这个时机适时饮用。

在收藏普洱时,选择茶的类型很重要,一般会选择紧压茶来收藏。一是紧压茶体积小,便于贮存。二是紧压茶耐贮藏,不容易变质。

黄曲霉毒菌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科学储藏普洱茶?


普洱茶是否会长黄曲霉素菌呢?笔者认为:普洱茶肯定会长黄曲霉素菌。不单说普洱茶这一种茶,如果保存不当,所有的茶种都有可能会长黄曲霉菌。房子、衣服、家具、多数食品、筷子及暖水瓶木塞盖子......都有可能长黄曲霉菌。

要这样讲的话人的生活岂不是被黄曲霉菌包围了?那还能活?非也!我们要知道黄曲霉毒菌如何产生?如何避免?如何科学仓储?

黄曲霉素菌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有害菌种(包括黄曲霉素菌)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有害菌种和黄曲霉素菌是在较长时间(一般三十天左右),湿度在七十度以上,温度在三十度左右的条件下才会产生。那么我们只要在普洱茶仓储的时候做到降温除湿即可让普洱茶不长有害菌和黄曲霉素菌。

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就是后氧化,其越陈越香的特质使得放老的普洱茶更美味和有更好更强的保健功效。以前我曾提出过北纬31度黄金分割线这个概念。在北纬31度以北的普洱茶存放比较容易和简单,只要不把茶放在一楼,保持一定的通风即可。我曾经在北纬31.3度位置的上海做过一个试验,在整个黄梅天的时间段里用一条容易长霉的人造纤维板靠墙竖立摆放试验,霉只长到1.6米的高度,这是因为湿气相对较重往下沉。相信每个人夏天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在底楼又闷又热而到了楼上,尤其是二十层以上就会凉爽许多。这是因为越往上,空气的温度和温度都会降低。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两种。生茶加工比较简单时间也比较短,我们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卫生工作,茶叶一般在这个过程中间是不会长有害菌和黄曲霉菌的。熟茶的加工时间比较长,但是熟茶的发酵温度是在60度左右,在这个温度条件下也不会长有害菌和黄曲霉菌的。关键是在后氧化仓储的过程,如果仓储不当就会产生有害菌和黄曲霉素菌。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黄曲霉素菌的产生?答案是:科学的仓储管理。普洱茶的存放一般有大型的专业茶仓库,零售商的小型仓库和消费者买回去以后家庭的存放。

大型仓库的存放

在北纬31度以北的茶仓只要将茶堆放在二十公分以上的仓板上,在暖湿天气时适当的通风和降温除湿就可以了。如果是在北纬31度以南则要在茶仓的茶堆下不但要垫放二十公分以上的仓板,还要在整个湿季全季都要做到通风和常开空调严格做到降温除湿。仓库应该是专业的厚墙壁的有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房子。

零售商的小型仓库

在北纬31度以北并且是在二楼以上的,只要在茶堆下垫放二十公分以上的仓板,再装上空调自然存放就可以了(在暖湿天气打开空调)。如果是在北纬31度以南的应选楼层尽量高些的房子,另外还需要垫仓板、装空调外加抽湿机。在湿季需要随时掌控调节温度湿度。

消费者的家庭存放

在北纬31度以北的家庭,可以自然存放。如果恰巧是住在靠近北纬31度左右地区的、又恰巧家是住在底楼的,那就放在厨柜顶上即可。因为夏天一般家庭本来就会常常开空调的。如果是北纬31度以南的家庭,则需要人为的干预。如果家住在广东、福建等地区且底楼,不但需要放在厨柜的顶上,还需要常开空调加抽湿机。

总之地理状况是越往南温度湿度越高,越往北温度湿度越低。普洱茶在后氧化的过程中是需要适当的干燥、通风,并且还需适量的水气。因为水气有利于普洱茶的后氧化,如果没有水气普洱茶的转化太慢,而故意加温、加湿,则会加快普洱茶的转化,造成普洱茶的霉变。所以我们在仓储的时候要掌握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达到普洱茶既能转化得好又不受潮发霉。

普洱茶是非常好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茶种之一,天天喝,泡着喝,煮着喝,煮茶时还会加入陈皮、水果等各种辅料。行业内一直有一个说法:普洱茶是饮茶的终点站。愿所有普洱茶爱好者不仅能够喝到美味的普洱茶,还能喝到健康的普洱茶。

答疑解惑:普洱茶“渥堆发酵”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把握


一、什么是“渥堆发酵”?

“渥堆发酵”是制作普洱熟茶的一项工艺,也是形成和奠定普洱熟茶特殊品质的关键工艺。普洱熟茶“渥堆发酵”是指将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湿水后,堆放到一定高度,在酶、微生物、湿热三种动力综合作用,引起叶内物质的相互转化,特别是多酚类的自动氧化的结果,从而形成普洱熟茶特有风味的工艺过程。这项工艺的发明,不仅解决了普洱茶自然发酵耗时过长的问题,同时也节约了时间、空间,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助于普洱茶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普洱熟茶“渥堆发酵”的本质是什么?

熟茶渥堆发酵的实质是微生物的作用和酶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形成的胞外酶和热以及微生物自身的物质代谢等的共同作用,使茶叶内的内含物质发生的极为复杂的变化,形成熟茶特有的品质和口感。

熟茶的渥堆发酵是以微生物的活动为中心。渥堆起始,渥堆毛茶适宜的含水量为细菌的的生长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渥堆初期,渥堆毛茶的含水量很高,而此时的堆温却并不太高,这样的条件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细菌大量繁殖;随渥堆时间的变化,细菌大量增加的同时,细菌的呼吸强度亦随之增加,堆温迅速增加,同时通过细菌的水解作用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呼吸基质;当堆温达到一定程度时,霉菌得以大量的迅速繁殖,这时渥堆毛茶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达到高潮,细菌由于温度的升高繁殖逐渐减慢,而霉菌则保持着增长的势头,特别是优势种类的黑曲霉;渥堆末期,随渥堆毛茶温度、湿度和酸度的变化,逐渐抑制了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发育,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因而在整个熟茶的渥堆过程中,细菌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为霉菌的的生长创造了温度、生长基质等条件,这是整个渥堆发酵的基础。

三、普洱熟茶“渥堆发酵”工艺流程详解

1、晒青毛茶湿水。这个湿水量一般是毛茶总重量的30%—40%,茶叶的细嫩度越高,湿水量也会高一点。

2、堆放。这个高度一般是70厘米左右。

3、盖上棉布。这个工序主要是为了保持水分、温度。但是并不是整个发酵过程都要盖住。有经验的师傅会根据堆子的温度,水分分布来决定这块布何时打开,何时又盖上,打开哪个位置,打开多久。

4、翻堆解块。这是控制温度和湿度的一个办法。一般说来,发酵过程的前30天,要翻堆4次。以后看成熟情况,有时需要第5次翻堆,翻堆是为了让堆子的茶叶发酵均匀,温度稳定。

5、开沟。这个需要有经验的预见性。在茶叶成熟度基本靠近发酵师的目标时,就将堆子开成一条一条的沟状,一开始每天都要开一次,从中间对开。这样有利于水分快速抽干,堆温下降。这是一个关键过程,开早了茶叶发酵就不到位。开迟了会发过头。

6、摊晾。在茶叶基本没有热度,水分也基本恢复正常后,就不再开沟,直接将茶叶摊平,晾干。

四、传统普洱熟茶“渥堆发酵”一般需要多长时间?(以中小茶厂、为例)

传统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时间相对较长,发酵至完全成熟一般需要70天左右的时间,“渥堆发酵”主要是根据茶叶的嫩度差异和产品的需求(堆高、量等)有所增减,且在发酵中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普洱茶大厂勐海茶厂现在是三代黑马技术(约45天),可控性和稳定性得到很大改进。以下介绍的是传统渥堆发酵需要的时间(中小茶厂和个人小作坊为例)。

传统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一成熟(约10天)叶底杏黄色且柔软,汤色杏黄色带浑浊多毛质,味度苦涩为主甘感中也带涩;二成熟(约18天)叶底淡黄色且柔软,汤色黄而浑浊多毫,味度苦涩为主但回甘较快。三成熟(约25天)叶底变得黄中偏点红色,汤色以黄为主带微微红浑,味度苦涩度为主回甘快,约20秒;四成熟(约32天)叶底红黄为主带柔软,汤色黄红带浑浊,味度苦涩中带钝感略柔,回甘快;五成熟(约38天)叶底变得淡淡的红色(象纯干仓15年生普叶底),汤色浅红浅红带微浑,味度一般苦涩,回甘纯快茶;六成熟(约46天)叶底暗红色柔软,汤色变红且不浑,口感是微微的苦涩,回甘比较纯厚;七成熟(约53天)叶底红为主偏带点褐色,汤色艳红微清,口感熟味厚重,带点陈甘香;八成熟(约58天)叶底全部变得褐色柔软,汤色红浓带清亮,口感陈香味纯厚,回甘中深润感;九成熟(约64天)叶底变得褐黑褐黑的而且有点硬,汤色暗红,口感纯而不活,香闷不爽。十成熟(约70天)叶底黑硬且有碳化积象,汤微黑而带碳火味。

五、普洱熟茶“渥堆发酵”与其他茶类有何不同?

答:绿茶类,它们共同的加工工艺特点是: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红茶类共同的工艺特点是;茶青萎凋→揉捻(切)→渥红(旧称“发酵→干燥;青茶类的共同工艺特点是;茶青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黄茶共同的工艺特点是:杀青→揉捻→闷黄(也可在半干燥时闷黄)→干燥;黑茶类的共同工艺特点是:杀青→揉捻→干燥→发酵→再干燥;白茶类的共同工艺特点是:自然干燥(又称全萎凋)。

绿茶都是以高温杀青的方式阻止茶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红茶是充分发挥茶叶多酚知七酶的酶促作用;青茶界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先发挥茶叶多酚酶的氧化作用,再利用高温方式破坏茶多酚的酶促氧化;黑茶则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发挥微生物的作用达成独特品质。再如:不“发酵”的是绿茶,微“发酵”的是青茶,全“发酵”的为红茶、黑茶,前“发酵”的是青茶、后“发酵”的是黑茶。因此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和制茶原理与其它黑茶具有趋同性。

六、普洱茶“渥堆发酵”需注意哪些问题?应如何把握?

1、必须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发酵的目的,是要获得优异的茶品,满足市场需要。优质普洱茶最基本的质量前提品质的“合格”。什么才是合格的普洱茶?就外形而言,1979年的“云南省普洱茶制造工艺试行办法”的规定是:“钱形条索精壮肥大、完整、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或带灰白色”:就内质而言,2003年《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规定:“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水浸出物含量≥38%……”要达到“条索粗壮肥大”、“水浸出物含量≥38%这两项关键性质量指标,加工普洱熟茶的原料,必须是品质上乘的地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非如此,采用云南境内中、小叶种茶胚制成的晒青毛原料,是不可能达到普洱茶“条索粗壮肥大”、“水浸出物含量≥38%”的要求的。

2、合理确定渥堆茶的数量:渥堆茶数量多少、堆大小、高低,关系到“发酵”茶的温度、微生物种群及数量、茶堆透气性、酚类物质转化慢,茶叶容易受“沤”、易“馊”,成品叶底软烂而粘稠,汤浊而欠亮:渥堆茶数量过多,通风不足,堆内茶叶在“无氧”状态下,容易还原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易酸、味苦涩,易导致发酵过度而出现“烧心”,汤色浅薄,叶底硬脆,色黑无兴泽。渥堆茶数量的多少,应视晒青毛茶的老嫩,二级以上晒青原料,每次渥堆发酵的数量控制在3000~5000千克,最低不少于3000千克,最好不超过5000千克。三级以下的低档原料,视渥堆场地面积、空间大少,控制在6000~25000千克之间。嫩茶量宜少、堆宜低;老茶量多堆大,堆宜高。渥堆高度控制70~100厘米。

3、控制水份:毛茶补水增湿,是普洱茶渥堆发酵怕关键技术。水分过多,堆内透气性差,易缺氧、微生物厌氧菌大量产生,茶品易酸馊、叶底易软烂而粘稠;水分过少,好气性细菌多,温低而干烧,转化慢,达不到预期的发酵效果。掌握的原则是:“高档茶宜少,低档茶稍多”。二级上高档原料毛茶补水量为26%~31%;三级以下中低档原料毛茶回水量为36%~42%。操作中,应注意空气温度对渥堆茶的影响,雨季宜少,旱季宜多;高温量多,低温量少。发堆过程中,如遇干热风或大风天气,使茶堆表面走水过快的,在每次翻堆时,可适当补充水分,量的多少,酌情而定。

4、控制温度;发酵茶堆的温度高低,是普洱茶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关键因素。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滋生繁殖,微生物分泌酶的活性、催化活性及速度都会增强并加快,茶叶多酚类化合物的转化也能随之快速转化、降解。但是,微生物的发育和繁殖对温度的要求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在40~50℃微生物发育繁殖最为有利,此温度范围,茶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也是最强的。过高,将大量致死微生物,茶叶多醋分氧化酶的活性也会纯化;过低,微生物繁殖速度慢,茶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不足,不利于普洱茶品质形成。因此,普洱茶的发酵温度,最宜控制50~60℃的范围内。最低不宜低于40℃,最高,不过超时65℃。操作中,应注意茶堆温度的平衡,使堆的四周、表面、堆心温度尽可能的趋于均衡。

5、注意通风:通风透气是普洱茶渥堆发酵的又一技术要求。在一定温度作用下,发酵茶叶发生着剧烈的化学变代,微生物大量繁殖滋生、高分子化合物逐渐分解、聚合、降解。如果没有氧气的参与,茶叶中的分酚类物、醛类、酮类、类脂、维生素C都难以氧化分解,多酚类物质的脱羟氧化也难以完成。相反的,各种厌氧菌、腐败菌将大量产生,直接导致渥堆发酵茶叶发酸、“沤”、“溲”等,破坏普洱茶的品质。因此,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必须保持环境的通风透气和发酵茶堆的良好透气性。

6、掌握好堆时间:翻堆,是普洱茶发酵中,人为调节茶堆温度、湿度、空气的主要手段,也是控制发酵过程的重要措施。通过茶堆的翻动,观察发酵茶叶的变化,调整发酵茶的位置,使上下、内外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发酵程度的整齐一致。同时,平衡茶堆的温度、湿度,增加透气性,解散“结团”茶条。每次翻堆,解决透气要彻底,严禁简单的移位。操作上,春茶原料发酵的,因叶肉产厚实,不易发酵,翻堆时间隔较长,次数较多,根据堆的大小,一般10~20天翻动一次。夏茶原料发酵的,因叶肉料春薄,身骨较轻,容易发酵,翻堆时间隔较短,根据堆的大小,一般8~10天翻动一次。

7、发酵时间:普洱茶的发酵时间,指出晒青毛茶补水增湿、渥堆开始至发酵适度、茶条呈猪肝色、陈香显露、汤色红浓明亮,可以“出堆”摊凉所经历时间。云南立体气候,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发酵普洱茶所需要的时间不尽相同。春茶一般需要60~70天,夏秋茶一般50~60天。低热地区发酵的,时间较短,寒温带地区发酵的,时间较长。大堆较短,小堆较长。

8、发酵程度的掌握:由于市场和消费者喜好的多样性,使普洱茶在“发酵程度”的把握上出现了多样性。半生熟、六成熟、七成熟等关于普洱茶“发酵程度”的描述和与之匹配的产品在市场上大量出现,含混不清。笔者认为,应按1979年“云南省普洱茶制造工艺试行办法”和2003年《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规定的:“……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或带灰白色”、“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茶汤红褐欠亮,滋味淡薄少韵;过生,茶汤红明漂浮,滋味苦中带涩,叶底黄褐泛青。过“生”过“熟”,皆不可取。

延伸阅读:

1、“普洱熟茶渥堆技术的创始人”是谁?

被普洱茶界誉为“普洱熟茶渥堆技术的创始人”——吴启英女士,1938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1963年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毕业后,响应支援祖国边疆的号召来到云南,在昆明茶厂工作,被评为茶叶高级工程师,退休前长期担任昆明茶厂厂长。2005年8月19日逝世。她是唯一获得普洱茶生产技术领域的省级科技成果奖,唯一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的茶品,荣获中国普洱茶终身成就大师荣誉称号。

1974年吴启英发明了“普洱熟茶渥堆技术”,极大的改善了普洱茶的品饮品质,将传统普洱茶漫长的自然发酵时间缩短为45天左右,并为云南省的现代普洱茶生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生产工艺提出了规范的品质要求,使普洱茶得以实现工业化、标准化、产业生产,从而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1983年,吴启英先生联合云大生物所,主持了“普洱茶发酵工艺原理研究”项目,负责对工艺及各种技术参数和试验茶叶的审评鉴定,并得出了研究结果:普洱茶后发酵的机理是微生物在起主导作用。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荣获云南省政府1984年科技成果四等奖,是迄今为止云南普洱茶生产科技领域获得唯一的省级科技成果奖,吴启英成为该领域第一个获得省级嘉奖的茶叶科技工作者。

2007年1月10日上午,昆明市政府、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组织的首届中国普洱茶商务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在这次旨在弘扬云南普洱茶文化,促进普洱茶茶品牌建设和商务发展高端会议上,普洱茶渥堆技术发明人吴启英获得中国普洱茶终生成就大师荣誉称号。

在吴启英漫长的茶叶生涯中,创造性地发明了“普洱熟茶渥堆技术”,使普洱熟茶的大规模、工业划生产成为可能;主持制定的《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为现代普洱茶生产提供了科学的生产工艺和规范的质量标准。吴启英的一生,为普洱茶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茶叶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现代普洱茶之母”。

2、吴启英与普洱熟茶渥堆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1974年吴启英率先在昆明茶厂试制成功普洱熟茶渥堆发酵工艺,于1975年昆明茶厂试制成功普洱熟茶后,开始了普洱熟茶的批量生产。与此同时吴启英将她的技术逐渐推广到勐海茶厂、下关茶厂。

1979年在全云南省的茶厂推广。从此,云南的普洱熟茶进入市场,由于吴启英渥堆技术的科技性、安全性,产品受到港澳市场的欢迎,并逐步取代了广东的“发水茶”。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因此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历史阶段——现代普洱茶。

在2008年5月,“吴启英”牌的黄金芽和玉露尖被选为国礼赠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是普洱茶界的最高荣誉和巅峰之作,被载入史册(共提供三套用青花瓷陈放熟茶、生茶各一罐装与酸枝木礼盒中,因为一套赠送,一套存档,一套博物馆留底)。

特注:

答疑解惑:普洱茶与黑茶有区别吗?


有的。普洱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再加工而成——直接再加工成成品的普洱生茶和经过人工发酵后在加工形成的普洱熟茶。和黑茶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原料不同

普洱茶采用的是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黑茶是采用中小叶种茶树鲜叶;普洱茶对鲜叶的选择较细嫩,黑茶则粗老。

2、加工方式不同

普洱茶在教科书中列入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理由是都属于后发酵茶。然而,普洱茶的加工与黑茶的加工有质的区别。黑茶从鲜叶至成品是连续完成的,发酵时间比较短。

普洱茶则不同,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蒸压成型后即是普洱生茶,适度潮水渥堆及微生物自然接种又是普洱茶熟茶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发酵时间较长。

3、产地不同

黑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区。普洱茶产地特指云南普洱茶区(云南勐库、勐海、易武、攸乐、布朗、班章等地)。

4、外形不同

黑茶主要外形是紧压砖兼有卷、散状,而普洱茶饼状(圆茶、饼茶)居多,兼有沱、砖、心、瓜、团、屏、散状等。

5、功效不同

普洱茶功效物质比黑茶丰富。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如抗菌、降脂减肥方面的作用高于黑茶。

6、后期表现不同

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越升值的品质特征与黑茶有很大的不同。

普洱茶真有致癌物黄曲霉吗?


有人说,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黄曲霉素,他从来都不喝。别慌!发酵不等于发霉。黄曲霉素致癌,不等于合格的普洱茶致癌。

黄曲霉素,是已知的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它还拥有强大的致癌力。只需1毫克/千克的剂量,相当于1吨大米中含有1粒芝麻重的黄曲霉素,人吃了,便可诱发各种脏器癌症。

得知普洱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素时,爱喝的茶友肯定很惊慌。

那么真相如何呢?

普洱茶生产中不会产生黄曲霉素

普洱熟茶发酵时是在高温环境下。实际上,高温是灭菌的,会抑制细菌活性,甚至杀死不耐高温的细菌。高湿才会导致细菌活跃。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非常有利于霉菌类高速繁殖,而对人有益的细菌通常更喜欢人体相同的温度。

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参与的主要微生物有黑曲霉、青霉属、酵母属、根霉属、灰绿曲霉、细菌类。细菌数目极少,没有发现致病细菌。这些微生物生命活动和代谢产物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高温的环境下产生的菌对人体一般无害,高温会杀死有害细菌。但高湿的环境下没有高温,通常有害菌繁殖得更快,对身体更加不利。

普洱茶储存不当易产生黄曲霉

但是,普洱茶后期储存不宜有高温。通常高温状态下,茶叶的内源酶会受到抑制,不活跃,继而不利于转化。后期储存要有适宜的温度,25摄氏度左右最佳。

至于在普洱的后发酵及储存的过程中是否发霉后会污染黄曲霉毒素,是需要根据储存方式和环境而定的。

也就是说,普洱茶生产中的高温高湿不会产生黄曲霉素;但后期储存过程中,如果出现湿仓等问题,是会导致黄曲霉素的产生的。

不过有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是不喜欢在普洱茶中生长的。所以普洱致癌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答疑解惑:喝普洱茶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近年来,喜爱普洱茶的人也越来越多,普洱茶的销量及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种担忧,即普通民众担心喝普洱茶后会引起钙流失,以下是普洱茶对机体游离钙代谢及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1、普洱茶不影响试验大鼠从食物中所获的钙离子量

在本试验的整个过程中,制备试验样品用水、大鼠饲养饮水均为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制造的纯净水。灌胃时,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纯净水,保证所有试验大鼠从饮水和受试物溶物剂中摄入的钙和磷含量一致,从而减小试验差异。

试验过程中,正常对照组和试验组均饲喂相同配方的基础饲料,大鼠自由饮水和摄食。对大鼠日摄食量的计算和分析得出,除中剂量熟茶组摄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摄食量无显著差异,说明普洱生茶和熟茶对试验大鼠的日摄食量、饮水量无影响,摄入钙磷含量处于同一水平;此外,有研究显示,大鼠饲料钙磷比为,1~2:1时生长期实验大鼠增重骨骼发育较好,本试验所采用的饲料钙磷比为1.18:1,接近该比值,能够保证试验动物正常生长发育。

2、普洱茶不会降低长期饮茶大鼠血清中钙离子含量

本实验大鼠通过90天的灌胃后,对其血清中钙离子和磷离子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灌胃后不同剂量(0.5g/kg·bw、1.0/kg·bw、2.0g/kg·bw)的普洱生茶和熟茶各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试验大鼠血清钙和血清磷的含量均无显著降低。此外,低剂量生茶组试验大鼠血清磷含量反而显著降低,此外,低剂量生茶组试验大鼠血清磷含量反而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普洱生茶和熟茶不会降低试验大鼠血清中钙离子和磷离子的含量,相反数值上还有一定的升高。

3、普洱茶不会促进试验大鼠体内钙离子从粪便中推出

试验大鼠灌胃的最后4天,收集了每组试验大鼠的所有粪便,采用PS-4型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其中钙离子和磷离子的含量,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各试验大鼠粪钙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除高剂量生茶组和熟茶组粪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大部分实验组大鼠粪磷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说明灌胃普洱生茶和熟茶不仅不会促进试验大鼠体内钙磷离子从粪便中排出,相反,随剂量的升高粪便中钙磷离子的含量越低,提示普洱生茶和熟茶有促进大鼠吸收钙磷离子的可能性。

4、普洱茶不会降低长期饮茶大鼠钙离子的吸收率

在稳定状态下测定大鼠摄入的钙磷量及粪便中排出的钙磷量,两者的差值即为钙磷的表现吸收率。本实验发现,各试验组大鼠钙和磷的表观吸收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灌胃普洱生茶和熟茶对试验大鼠钙、磷的表现吸收率没有影响,这与该磷的摄入量呈一致关系。

5、普洱茶不会降低长期饮茶大鼠的骨密度

骨密度是骨钙代谢中量化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骨量最有说服力的指标之一。本试验大鼠灌胃普洱茶茶汤90天后,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仪,对试验大鼠左股骨中点骨密度和远心端骨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各试验大鼠股骨中点密度和远心端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性,说明试验用普洱生茶和熟茶对试验大鼠的骨密度均无影响。

综上所述,普洱生茶和熟茶不会促进试验大鼠体内钙磷离子从粪便中排出,对钙磷表观吸收率没有影响,钙磷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呈一致关系;此外,普洱生茶和熟茶不影响试验大鼠血清钙磷和左股骨钙磷的含量,也不会骨密度造成负面作用。因此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本批次普洱生茶和熟茶不会促进试验大鼠体内钙磷的流失,同时也不会造成骨密度的减少,引起骨质疏松。

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改变了什么?


普洱茶的发酵与白酒类发酵有一个显著不同。白酒类发酵在蒸馏酒完成之后,转为液态发酵阶段,其酒体的外观改变不是很大的。如果不是酒类产品外包装标注年份或出厂日期,我们很难判断酒体的陈化年份。

但普洱茶不同。无论是它的外观还是内在品质都发生极大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愿将其称为“从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原因。

在传统品鉴普洱茶的方法中,我们习惯从茶叶外观颜色、茶叶冲泡后汤色的变化、茶叶冲泡后叶底的变化、茶叶香气的变化、茶叶品尝中口感的变化等五个方面来加以鉴别。虽然这五个方面都属于感官审评范畴,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去探寻普洱茶的从最初的选料到制作,包括后来的持续发酵及发酵条件等诸多因素一一评判。给出一个合理的评价。

茶叶外观颜色的变化

普洱茶所有的发酵过程都是在固态发酵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是普洱茶发酵的一大特色。因此,在没有将其冲泡品饮之前,我们从茶叶的外观颜色就可以观察到发酵时间的长短。

如新制作出来的普洱茶(主要指生茶),其外观颜色呈灰绿色,甚至有点灰白。这是因为普洱茶前期制作过程中的有氧发酵,使茶叶中的叶绿素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产生水解。因此,新制作出来的普洱茶的外观颜色不可能呈现墨绿色或翠绿色,如果有,则证明前期工艺不是晒青工艺,却是烘青工艺。因为烘青工艺是绿茶工艺,借助烘青中的高温将茶叶中的“酶”摧毁,保留叶绿素,使茶叶不产生酶促氧化的过程。

普洱茶(主要指团、饼、沱、砖)制作的最初,其外观颜色呈暗青色,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颜色出现明显的变化,具体是:

暗青色→灰青色→灰浅红色→浅红色→褐色→深褐色

当普洱茶外观颜色达到深褐色后,大约陈化期需要在五十年以上(湿仓茶除外)。之后的颜色变化将一直停留在深褐色中,无论是七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深褐色的外观始终保留,变化不大。

有一点需要提示的,普洱茶外观颜色的改变有时间的条件,也有陈化环境的影响。我们目前还不能给出颜色变化的时间表,就因为陈化环境(也可称为仓储条件),是普洱茶后发酵非常重要的条件。如在广东与香港陈化普洱茶与东北地区相比,其陈化的速度显然会快的很多。

答疑解惑:普洱茶是否老的更好?


普洱茶是否老的更好?这里不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谁能说清楚,经历了十年,甚至几十年,那些茶叶到底经历了什么变化。茶真的老的更好?真的越老越好?且来听听诸方观点。

正方观点:国家评茶员工种考评员陈楚平先生认为,普洱茶肯定是越久越好。

一是因为老茶的现存十分有限。二是普洱茶存放到了一定的时间后,茶中的很多化学成分会产生质变。这个变化会直接表现在茶的汤色、香气和口感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时的茶跟之前的茶已经完全不是同一种类,这是便是老茶,它所形成的独特品质和陈香也非常好。

普洱茶收藏家王京生从茶的健康功效上做出解答。他表示,普洱茶中所含的一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而这两项功能对于防止衰老有很强的作用。这些特有的性质,是在普洱茶的存放发酵过程中形成的。

存放时间久的茶,它的发酵作用也就更加明显,它的健康功能也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洱茶也是存放越久就越好。

反方观点:有专家表示,从文化角度讲,普洱茶的确越老越好;但从食品安全角度讲,10多年的茶就已经达到最高峰。一般来说,生茶可以存放10—20年,熟茶也就存放两三年。如果储存条件非常好,20年的陈年普洱茶品质也可以很好,但超过这个年限,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就消失殆尽了,不宜再饮。

普洱茶中携带黄曲霉会不会产毒素?


普洱茶,色泽温润、味道醇厚,熟茶沸水冲泡后,空气中似有暗香浮动,让人心神愉悦。为什么普洱的口味会如此独特,得到那么多茶友的青睐呢?如何辨别普洱茶的真伪优劣呢?

普洱的发酵和霉菌的作用

我们一般说的普洱熟茶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过人工发酵得到的;如不经过人工发酵则为普洱生茶(生普)。普洱茶最常见的人工发酵方式称为“渥堆”,就是在一堆晒青毛茶上洒水并用麻布覆盖,茶堆高度1—2米左右,中心温度可以达到40—60℃。茶叶的成分在温湿度作用和天然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发生奇妙的变化,赋予了普洱熟茶特殊的色香味。

普洱茶天然携带各种微生物,例如黑曲霉、灰绿曲霉、青霉、根霉和酵母等。其中黑曲霉是普洱微生物中的主力,大约占总量的80%。黑曲霉是自然界常见的导致食物腐败的真菌,常见于水果、蔬菜、淀粉制品等。

它也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工业用菌,可以发酵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糖化酶、果胶酶等酶类,可用于发酵生产食用酒精、柠檬酸等食品工业产品。

在普洱茶的发酵和后熟过程中,黑曲霉可以将单宁转化为没食子酸,使口感变得更温和;将糖类转化为醇,进而变为酯类,使茶叶暗香浮动。

现代发酵工业的理念也被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比如用调配好比例的黑曲霉、米曲霉、酵母添加到普洱茶中,能调节各种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大大缩短发酵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使普洱茶的品质得到提升。

黑曲霉和黄曲霉之“争”

2010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在当地茶叶市场搜集了70个普洱茶样品,结果所有样品均被检出黄曲霉毒素,其中8个样品黄曲霉毒素超标(参照谷物的限量,每公斤5微克)。此外,也检测到另外三种真菌毒素:伏马菌素、T-2毒素和呕吐毒素。随后“普洱致癌”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令消费者疑虑重重,也令商家头疼不已。2013年的另一项调查中,从南昌某茶叶市场采集的60份普洱茶也均检测到黄曲霉毒素,其中有7个样品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超过每公斤5微克,其他真菌毒素的检出情况与广州类似。

虽然黄曲霉是自然界常见霉菌,普洱茶中确实可能携带,但要真正产生毒素并不容易。黄曲霉产生毒素需要很多条件,比如温湿度、营养物质,而且还需要携带能产生毒素的基因。而普洱茶的渥堆发酵温度较高,不是黄曲霉喜欢的温度,而且普洱茶的营养成分也不适合黄曲霉的“口味”,因此渥堆中产生毒素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有研究发现,黑曲霉和黄曲霉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竞争关系。在渥堆发酵的中期,黑曲霉就已经牢牢掌控主动权。它不仅能够抑制黄曲霉的生长和产毒,甚至能一定程度上降解黄曲霉毒素。大陆和台湾一些学者试验过,分别用能产生毒素的黄曲霉菌种故意污染晒青毛茶,然后模拟普洱茶渥堆发酵,结果发现,即使黄曲霉能够侥幸存活,它也没能产生毒素。

普洱黄曲霉毒素从何而来

在干仓中,普洱茶的自然发酵进程缓慢,即使历经10~20年依然口味醇厚,这也是普洱老茶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湿仓实际上就是提高库房的温湿度,促进霉菌生长,加快后熟发酵进程,有点类似文物的“做旧”,但如果温湿度控制得不好会使茶叶劣变。

不过,单纯的湿仓储存并不足以产生黄曲霉毒素,毒素产生更重要的因素是劣质原料、储存不当和货物混放等原因。上文所述广州和南昌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普洱茶均为湿仓储存的廉价普洱茶,普遍在每斤15元以下,最便宜的只有每斤4元。这样的茶叶本身品质不佳,仓储卫生条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首先要强调的是,真正品质优良的普洱茶几乎不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污染。其次,普洱茶每次用量很少,大约只有5—10克,而黄曲霉毒素也不溶于水,因此在泡茶的时候,毒素不会进入茶汤,而大家喝茶的时候一般也不会把茶叶吃下去。因此,来自茶叶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实在是不足为虑。

当然,黄曲霉毒素是明确的致癌物。国际上普遍认为,致癌物没有安全的摄入量,也就是越少越好。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普洱茶时,一是不要选择过于便宜的普洱茶。二是可以看一看、闻一闻,如果纸包上有水渍、茶饼明显发霉(比如起白霜、有霉点)或味道不好就不要购买。三是冲泡的时候观察茶汤,如果不太清亮,甚至能喝出霉味,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就别喝了。(

答疑解惑:普洱茶怎么喝才不会失眠?


众所周知喝茶会让人失眠,但有人也有异议,认为普洱茶就不会导致失眠。普洱茶虽然具有保健功效,但如果饮用不当同样可招致失眠。也就是说,为了避免普洱茶造成的失眠,我们应该学会恰当饮用。

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其中的生茶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饮用后导致失眠的可能性较高;而熟茶经过渥堆发酵,所含茶多酚、咖啡碱已发生转化,是不易导致失眠的。也就是说,为避免失眠,晚上应尽量饮用熟茶,易失眠者晚上尽量不要饮用生茶。

正确的冲泡能发挥普洱茶的保健功效,也能降低失眠出现的风险。虽然有人说煮着喝才有味道,但从健康角度,普洱茶还是冲泡好,最好不要煮着喝。因为煮着喝,浓度很容易过高,不仅增加夜间失眠的危险而且会累及脾胃。冲泡时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内含物质丰富,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至于冲泡的份量,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即可。

另外,饮茶也要适时、适量。一般平时有饮茶习惯的健康成年人,一日饮普洱茶8克左右,分8-10次冲泡是适宜的;那些体力劳动量大、消耗多、进食量也大的人,尤其是高温环境、接触毒害物质较多的人,一日饮茶20克左右是允许的。如果饮普洱茶的时间不对,失眠风险也会加大。所以饮茶时间,尤其是饮用生茶的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尤其是下午,工作几个小时身体略感疲惫的时候,喝喝普洱茶,非常提神解乏,但要尽量避开饭前饭后各半小时这一时段。

答疑解惑:茶中有稀土,会危害健康吗?


有学生问:老师,经常看到“茶叶稀土超标”的报道,喝茶会喝下稀土危害健康吗?

稀土不是一种物质,而是17种化学元素的统称。虽然叫作“稀土”,但是它们只是含量低而无法开采,但是在土壤中是广泛存在的。植物生长于土壤,也就会吸收一些,最后沉积到叶片或者种子中。茶叶中的稀土就是这么来的。

稀土对于人体健康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还缺乏科学研究。所以国际权威机构也没有设定稀土的“安全标准”。

也就是说,摄入多少稀土会危害健康,人类并不清楚。从谨慎的原则出发,当然是缺少越好。但是,它在植物中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如果“零容忍”的话就没有食物可吃了。于是,《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就对各种食品设定了一个“限量”。这个限量的设定,并不是说“超过它就有害,低于它就安全”,而是一个“执法标准”——就是说,如果超过了,就把它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在国标标准中,稻谷、玉米和小麦的限量标准是2.0毫克/公斤,而茶叶的标准也是2.0毫克/公斤。采用嫩叶的茶这个限量还不难达到,而采用成熟叶片的茶(比如普洱茶、红茶等),就容易出现“超标”。

既然粮食中没听说过稀土超标,而茶叶中经常听到,说明茶叶中的稀土一般比粮食中要高。那么,喝茶会摄入大量稀土从而危害健康吗?

稀土是否危害健康,不取决于某种具体食品,而取决于饮食中摄入的总量。在大米、玉米和小麦中,稀土含量大约在1.0毫克/公斤左右。如果一个人每天吃500克主食,摄入的稀土大约有0.5毫克,而且这些稀土会被直接吃下。茶叶即使是稀土含量超标一倍,(即4.0毫克/公斤),假设一天冲泡的茶叶是10克,其中的稀土也只有0.04毫克。而且,茶叶中的稀土只有大约四分之一能被冲泡出来,也就是说从10克茶叶中摄入的稀土大约只有0.01毫克。与主食中的0.5毫克相比,只有2%。

也就是说,即使茶叶中的稀土含量超过当前的标准一倍,其贡献的稀土与其他食物相比仍然可以忽略。而大多数的茶叶还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就更用不着担心。

《答疑解惑:普洱茶发酵和仓储过程中会产生黄曲霉吗?》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发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