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听起很销魂的山头名竟然是这意思!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的山头 那些是乌龙茶 正山红茶是正山小种吗

普洱茶的山头。

浙清朝时期的皇家贡茶园——“困鹿山”,光听名字就透着洋气的“冰岛”,有点“禅”味儿的古茶山“懂过”……

许多故事都能从一盏普洱茶说起,在参遍无数普洱茶山头、寨子之后,我们突然发现,如果要用一种符号,来体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中想象,这些山头名,会是很好的载体。

大概,耐人寻味的茶区名字,的确是寻找传统、对话少数民族、捡拾古趣最好的媒介了。

这一次,就来说一说普洱茶三大地区中,那些让你摸不着头脑的山头、寨子高频词汇。

万变不离其宗,主流的普洱茶,必须从临沧、普洱、西双版纳这三个地区说起。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它是世界种茶原生地和世界滇红之乡。得天时地利之美,茶叶品质历来优秀,近年来更是备受市场及发烧友的极力追捧,众望所归。

提到临沧普洱茶,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冰岛和昔归了。有很多刚入行的普洱茶爱好者第一次听到冰岛的时候全是惊诧:啥?北欧寒冷的冰岛还产茶?后来才知道这是产区名。

冰岛

戏说:第一次听说有款茶叫做冰岛时,本编辑拿杯子的手都是颤抖的,国际范儿也不应该如此高大上吧!

正解:傣语中命名,叫做“扁岛”或是“丙岛”。

在茶圈里,冰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里的冰岛是位于临沧勐库镇最北边的寨子,坐落在半山之上,视野开阔,四季如春,全年无雪也无冰。

从明成化年引种至今五百多年,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种,在顺宁繁殖变异形成凤庆大叶种群体种。冰岛茶山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

昔归

戏说:昔归这个名字,总有种“日出而作日暮而归”的意味,难免觉得农耕文明画面跃然纸上。

正解:傣语里是搓麻绳的意思。

昔归,并非“踏着夕阳归去”或“往昔归来”之意,而是傣语音译——搓麻绳的地方。早些年间的茶马古道就由此经过,渡口渡船、马帮来此收购茶叶,都需大量的麻绳,因而就把这搓麻绳的地方喊作了昔归,而这地方所产之茶也就被称为昔归茶。

在西双版纳,你能看到熟悉的各个名山、名寨的身影,简直就是个普洱茶大宝库!

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蛮砖、莽枝、革登、攸乐)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说起普洱贡茶原料和诸多存放价值极高的老茶,也绕不开西双版纳。但是你知道这些知名山头,它们背后的真正含义么?

薄荷塘

戏说:难道当地村民每个人嘴巴里面都嚼着薄荷糖么?

正解:是因为这里有一片薄荷地,故名薄荷塘。

关于薄荷塘名字来历,并不是说它有薄荷味。而是在薄荷塘真正的源头那里,种有一片薄荷。

薄荷塘,因其惊艳的口感表现而成为这微产区中的顶级新贵。

革登

戏说:闻“革登”色变,一定是被“革登热”吓怕了的人儿。

正解:布朗语,意为“很高的地方”。

虽然,古六大茶山中的革登茶山是面积最小的,但是人家“革登”的本意是非常高大的,在布朗语中,意为“很高的地方”。

而且,因为这里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所以名气也很大。《思茅厅志》和《普洱志》中记载:“其治革登有茶王树,较众茶树独高大,土人当采时,先具酒礼祭于此。”革登的茶王树,是六大茶山中唯一一棵记入册的大茶树,可想其“独高大”。但可惜的是,这棵大茶树在民国时期已经死去了,现在只留下了一个树坑,而树坑周围长着不少它的子孙——小茶树。

蛮砖

戏说:听过秦砖汉瓦,蛮砖是什么砖?

正解:少数民族语的译音。

蛮砖,古六大茶山之一,茶区面积、产量相对较大,清末民初时大多运往易武加工销售。蛮砖茶历史悠久,有古书记载“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

蛮砖山位于象明乡南部,易武西面。按照传说蛮砖是因当年诸葛亮在此埋下铁砖而得名,因此蛮砖也写作“蛮专”。在现在的地图上.蛮专写作“曼庄”。其实是少数民族语的译音。

滑竹梁子

戏说:这里是盛产滑竹吗?还是说这地界儿有个结下梁子的江湖恩怨?

正解:因地理特色而得名。

滑竹梁子的名字,得来也是有故事。以前这座山上生长着大片竹子,都是竹节长而光滑的野竹,当地人称滑竹,而最高的山脉在当地称为“梁子”,因此这座第一高峰就叫做“滑竹梁子”。

同庆河

戏说:“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名字听起来倒像是一条河流,又或者是为了表达“普天同庆”的社会理想?

正解:根据河流“同庆河”取名。

新晋热门产区同庆河,也叫铜菁河(近三年来比较常见的称呼)。因为要到达古茶园需要通过同庆河涉水逆流而上,所以便用“同庆河”的河流名称命名。

曾有去过同庆河古茶园的茶友这样描述到:“探访同庆河,须走过山路十八弯,再跋山涉水于深山丛林。几多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才能到达。”

刮风寨

戏说:也许这里是匪气冲天的江湖?脑海中立马呈现出身穿皮裘大衣的大当家和压寨夫人。

正解:因地处风口,四面环山,山坳间建寨而得名。

其实,这里没有无恶不作的寨主,亦非武林高手隐世之所,而是一个颇受欢迎的小产茶地,主产普洱茶。

因地处风口,四面环山,山坳间建寨而得名,一条小河刚好卧在寨前。寨子是纯瑶族寨子,和老挝接壤,距边界仅2公里,非常偏僻。

落水洞

戏说:第一时间想到花果山水帘洞,“落水洞”是什么洞?水帘洞的本家吗?

正解:根据地理特色命名落水洞。

落水洞属于勐腊县易武乡,与麻黑相邻。该村四周环山,村中央有一口井,自古至今从来没发生过水灾,也是茶马古道途经之地。

很多刚入行的普洱茶爱好者都有过这样一个疑问:是因为普洱茶很出名所以才将思茅改为普洱市的吗?其实不然。清朝雍正年间,思茅(今普洱市)就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之一,当时的中央政府在此地设立了“普洱府”以方便管辖。由此看来,改名之举倒是有着追溯历史的意味。

说到普洱(思茅)产区,不得不提到名气大大的景迈茶山、无量山……

景迈

戏说:想必以“景”字开头的地方,风景自然不差,用词语描述应该是:群山、云海、蓝天、古茶园、山寨、少数民族、佛寺、神树、鸟鸣……

正解:傣语音译。

“景迈”为傣语音译,“景”是人聚居之处,“迈”是新,“景迈”即新的村寨之意。

据说景迈茶山有目前世界上所发现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有着“茶树自然博物馆”的美誉,是否瞬间感到一种牛哄哄的气场?

无量山

戏说:不少人认识无量山,是缘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段誉误入无量剑湖宫,进入石洞看到神仙姊姊塑像,练成“凌波微步”绝世神功……

正解:根据地势风貌得名。

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

无量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且常处于云雾笼罩之中,自古至今是澜沧江上游流域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

结语

可以说,普洱茶的文化,就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就整个普洱茶市场来说,随着普洱茶品饮人群的扩大,许多资深茶人和老茶鬼对普洱茶的品质要求日趋个性化,于是有了细分山头、区域等各种标准。究其根源,也是因为普洱茶逐渐占据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小编推荐

昔归等于搓麻绳,革登等于高地:山头名原来是这个意思


清朝时期的皇家贡茶园——“困鹿山”,光听名字就透着洋气的“冰岛”,有点“禅”味儿的古茶山“懂过”……

许多故事都能从一盏普洱茶说起,在参遍无数普洱茶山头、寨子之后,我们突然发现,如果要用一种符号,来体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中想象,这些山头名,会是很好的载体。

大概,耐人寻味的茶区名字,的确是寻找传统、对话少数民族、捡拾古趣最好的媒介了。

这一次,就来818普洱茶三大地区中,那些让你摸不着头脑的山头、寨子高频词汇。

万变不离其宗,主流的普洱茶,必须从临沧、普洱、西双版纳这三个地区说起。

临沧产区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它是世界种茶原生地和世界滇红之乡。得天时地利之美,茶叶品质历来优秀,近年来更是备受市场及发烧友的极力追捧,众望所归。

提到临沧普洱茶,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冰岛和昔归了。有很多刚入行的普洱茶爱好者第一次听到冰岛的时候全是惊诧:啥?北欧寒冷的冰岛还产茶?!后来才知道这是产区名。

冰岛

戏说:第一次听说有款茶叫做冰岛时,本编辑拿杯子的手都是颤抖的,国际范儿也不应该如此高大上吧!

正解:傣语中命名,叫做“扁岛”或是“丙岛”。

在茶圈里,冰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里的冰岛是位于临沧勐库镇最北边的寨子,坐落在半山之上,视野开阔,四季如春,全年无雪也无冰。

从明成化年引种至今五百多年,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种,在顺宁繁殖变异形成凤庆大叶种群体种。冰岛茶山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

昔归

戏说:昔归这个名字,总有种“日出而作日暮而归”的意味,难免觉得农耕文明画面跃然纸上。

正解:傣语里是搓麻绳的意思。

昔归,并非“踏着夕阳归去”或“往昔归来”之意,而是傣语音译——搓麻绳的地方。早些年间的茶马古道就由此经过,渡口渡船、马帮来此收购茶叶,都需大量的麻绳,因而就把这搓麻绳的地方喊作了昔归,而这地方所产之茶也就被称为昔归茶。

西双版纳产区

在西双版纳,你能看到熟悉的各个名山、名寨的身影,简直就是个普洱茶大宝库!

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蛮砖、莽枝、革登、攸乐)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说起普洱贡茶原料和诸多存放价值极高的老茶,也绕不开西双版纳。但是你知道这些知名山头,它们背后的真正含义么?

薄荷塘

戏说:难道当地村民每个人嘴巴里面都嚼着薄荷糖么?

正解:是因为这里有一片薄荷地,故名薄荷塘。

关于薄荷塘名字来历,并不是说它有薄荷味。而是在薄荷塘真正的源头那里,种有一片薄荷。

薄荷塘,因其惊艳的口感表现而成为这微产区中的顶级新贵。

革登

戏说:闻“革登”色变,一定是被“革登热”吓怕了的人儿。

正解:布朗语,意为“很高的地方”。

虽然,古六大茶山中的革登茶山是面积最小的,但是人家“革登”的本意是灰常高大的,在布朗语中,意为很高的地方。

而且,因为这里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所以名气也很大。《思茅厅志》和《普洱志》中记载:“其治革登有茶王树,较众茶树独高大,土人当采时,先具酒礼祭于此。”

革登的茶王树,是六大茶山中唯一一棵记入册的大茶树,可想其“独高大”。但可惜的是,这棵大茶树在民国时期已经死去了,现在只留下了一个树坑,而树坑周围长着不少它的子孙——小茶树。

蛮砖

戏说:听过秦砖汉瓦,蛮砖是什么砖?

正解:少数民族语的译音。

蛮砖,古六大茶山之一,茶区面积、产量相对较大,清末民初时大多运往易武加工销售。蛮砖茶历史悠久,有古书记载“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

蛮砖山位于象明乡南部,易武西面。按照传说蛮砖是因当年诸葛亮在此埋下铁砖而得名,因此蛮砖也写作“蛮专”。在现在的地图上.蛮专写作“曼庄”。其实是少数民族语的译音。

滑竹梁子

戏说:这里是盛产滑竹吗?还是说这地界儿有个结下梁子的江湖恩怨?

正解:因地理特色而得名。

滑竹梁子的名字,得来也是有故事。以前这座山上生长着大片竹子,都是竹节长而光滑的野竹,当地人称滑竹,而最高的山脉在当地称为“梁子”,因此这座第一高峰就叫做“滑竹梁子”。

同庆河

戏说:“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名字听起来倒像是一条河流,又或者是为了表达“普天同庆”的社会理想?

正解:根据河流“同庆河”取名。

新晋热门产区同庆河,也叫铜菁河(近三年来比较常见的称呼)。因为要到达古茶园需要通过同庆河涉水逆流而上,所以便用“同庆河”的河流名称命名。

曾有去过同庆河古茶园的茶友这样描述到:“探访同庆河,须走过山路十八弯,再跋山涉水于深山丛林。几多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才能到达。”

刮风寨

戏说:也许这里是匪气冲天的江湖?脑海中立马呈现出身穿皮裘大衣的大当家和压寨夫人。

正解:因地处风口,四面环山,山坳间建寨而得名。

其实,这里没有无恶不作的寨主,亦非武林高手隐世之所,而是一个颇受欢迎的小产茶地,主产普洱茶。

因地处风口,四面环山,山坳间建寨而得名,一条小河刚好卧在寨前。寨子是纯瑶族寨子,和老挝接壤,距边界仅2公里,非常偏僻。

落水洞

戏说:第一时间想到花果山水帘洞,“落水洞”是什么洞?水帘洞的本家吗?

正解:根据地理特色命名落水洞。

落水洞属于勐腊县易武乡,与麻黑相邻。该村四周环山,村中央有一口井,自古至今从来没发生过水灾,也是茶马古道途经之地。

普洱(思茅)产区

很多刚入行的普洱茶爱好者都有过这样一个疑问:是因为普洱茶很出名所以才将思茅改为普洱市的吗?其实不然。清朝雍正年间,思茅(今普洱市)就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之一,当时的中央政府在此地设立了“普洱府”以方便管辖。由此看来,改名之举倒是有着追溯历史的意味。

说到普洱(思茅)产区,不得不提到名气大大的景迈茶山、无量山……

景迈

戏说:想必以“景”字开头的地方,风景自然不差,用词语描述应该是:群山、云海、蓝天、古茶园、山寨、少数民族、佛寺、神树、鸟鸣……

正解:傣语音译。

“景迈”为傣语音译,“景”是人聚居之处,“迈”是新,“景迈”即新的村寨之意。

据说景迈茶山有目前世界上所发现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有着“茶树自然博物馆”的美誉,是否瞬间感到一种牛哄哄的气场?

无量山

戏说:不少人认识无量山,是缘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段誉误入无量剑湖宫,进入石洞看到神仙姊姊塑像,练成“凌波微步”绝世神功……

正解:根据地势风貌得名。

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

无量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且常处于云雾笼罩之中,自古至今是澜沧江上游流域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

结语

可以说,普洱茶的文化,就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

就整个普洱茶市场来说,随着普洱茶品饮人群的扩大,许多资深茶人和老茶鬼对普洱茶的品质要求日趋个性化,于是有了细分山头、区域等各种标准。究其根源,也是因为普洱茶逐渐占据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普洱茶山头名字拾趣


喜欢喝普洱的人,大抵都能够说出几个普洱山头的地名。如:如雷贯耳的老班章,即便不喝普洱的人大都也知道吧,更不用说欢喜普洱的人了。老班章,这名字咋来的,其实,也是有一番考究的。茶区山头的地名都有它独特的含义。老班章,据村里人说,是傣语音译过来的,“班”在傣语中是表示“鱼”。老班章,傣语的意思就是有鱼的地方。现在,老班章可是有茶而名声在外,不是有鱼哦。

还有冰岛,你不要想象那远在国外的贴近北极圈的“冰岛”。这个冰岛是我们临沧地区勐库普洱茶区的“冰岛”,实际上也是傣语音译过来的,傣话称这个地方为“丙倒”,说成汉语就成了“冰岛”了。

“班章为王,冰岛为后”这两个赫赫有名的普洱茶产地的名称是这样来的,那么,其他地区呢?趣在哪?

就我自己来看,现在普洱茶山头有趣的地名当属易武茶区了。

易武茶区属于古六大茶山之一,普洱茶兴起的源头,好多老字号都在易武诞生。如今,普洱茶生产与销售的重心转到勐海,但易武茶仍旧以卓越的品质,吸引茶人们趋之若鹜,到易武寻茶,现在也说“班章为王,易武为后”,就可证明易武茶有着她的母仪天下的威望,与冰岛一样,在老班章霸气侧漏的气节上,易武的温婉同样令人着迷。

这样,易武的很多山头就陆续出现在茶人的眼前,很多从前没有耳闻的山头地名带着原始森林的气息,成为一个个好茶的代名词。能拥有一泡什么什么地方的茶足够让人惊喜。

究竟哪些山头地名让茶人或者其他人听了就感觉到强烈的山野气韵扑面而来呢?

刮风寨,你能想象到这个寨子如何山高水长,如何山风凛冽,四季风鸣不止么?

薄荷塘,又是怎样的一个山头,是否有潭水旖旎,其实,薄荷塘是因为山民们来到此处,发现有薄荷生长,故名之曰“薄荷塘”。一听这名,有木有觉得薄荷的清香怡人,其实是茶的香使她成为茶人口里的珍茗。

落水洞,疑似到了《西游记》的“水帘洞”,肯定是有水了,穿山越岭,忽见一洞,有水瀑入帘,冒雨进洞,别有洞天!落水洞,究竟是因何得名,只觉名字好有意思,一听,就是来到了山中,山里有瀑布,有老林子,有飞檐走壁的奇景,有哗哗的流水声。

因为在寨子中心有个很大的山洞(云南喀斯特地貌现象),且山洞通过地底暗流直接与河流相连,加之当地地势原因,就算是雨量较大的雨季洞内的水也不会满溢出来,因而得名落水洞。

茶友们,是否与你的想象一致!还没等你回过神来,这段时间又出来几个热炒的山寨,铜箐河,一扇磨,听过了么?

铜箐河的茶很好喝,也是茶人跋山涉水,趟过一条叫同箐河的河流觅得的。

如果说一条铜箐河从山涧里流来,以次为名还不算稀奇话,一扇磨,到底是啥意思,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了,发挥你所有想象,一扇磨,是什么?一座石磨?一扇?一把扇子?够你猜给够啦。好神秘!一扇磨!

又一个茶中新贵!

“一扇磨”位于古曼撒茶区,是最近几年才被发现的易武顶级古茶区,了解的人并不多,名字好古怪!

查到“一扇磨是古地名”,其他皆无,怕要亲临一扇磨才知道他的由来了。

“论名气,一扇磨比不上当下大热的薄荷塘、铜箐河、刮风寨、麻黑和弯弓之属,但是论价格与茶品内质表现,一扇磨绝对是易武纯料中的高性价比之茶”。

这番评价可以猜测要去一趟一扇磨,真的不容易了。谁想走,一扇磨,探险!

易武茶区的山头寨子可谓多也!

一连串数来,麻黑、落水洞、曼秀、三丘田、田坝、高山、三合社、大漆树、刮风寨、杨家寨、三家寨、丁家寨、刮风寨、一扇磨、弯弓、白茶园、麻拐塘、薄荷塘、铜箐河、帕扎河、白沙河、冷水河、郑家梁子、黑水梁子……够你记得了。

至于勐海茶区、勐库茶区也亦有许多山头茶地名,但大都为茶人熟悉,就不一一而足。

茶未饮,先为名而往,也许,哪天还要冒出一个令茶人更想象无穷的地名,那就让我们一路追捧而去,毕竟,山高路远之处,险峻闭塞之处出好茶啊!

泡茶时被你撇走的浮沫,竟然是“天然减肥药”?


在泡茶的时候,有时会泛起一层泡沫。尤其是第一轮冲泡,许多人会把这层泡沫当作茶叶的“杂质”,倒掉第一泡的茶水而“洗”去。或者,用杯盖把它们撇开,就象炖肉时去掉浮沫一样。其实,这层茶沫,算得上是茶叶的一种“有效成分”。

不论是日本抹茶,还是中国乌龙,茶水上泛起的泡沫,都要归功于茶皂素。

茶沫、皂角“大补”的人参其实都是同类

产生这层泡沫的物质叫做“茶皂素”,是皂苷的一种。皂苷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名头最大的人参皂苷被认为是人参的“功效成分”。一些海产品中也含有皂苷,比如海参,到处寻找“活性成分”的研究者们也把海参皂苷作为了目标。皂角中也含有丰富的皂苷,早在人们还不知道皂苷的化学结构之前,就被古人用来洗衣服了。

洗衣服的皂角和被中国古人们当作“大补”的人参,其有效成分居然是同一类物质,或许让许多人感到诧异。不过在自然界,这也很正常。皂苷是一类有特定结构的有机分子,分子中有亲水的部位和疏水的部位,从而使得它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也就是它能够产生泡沫的根源。这种表面活性,可以把衣服上的污渍包裹起来,被水冲走,因此可以用于洗涤。可以洗衣服,也就可以洗澡洗头——在没有香波的古代,皂角一类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大概也就是女士们的洗发水了吧。

皂苷:别太指望“功效”

皂苷的“药效”或许跟它的生物学功能有关。植物产生皂苷,显然不是为了给人类洗涤用的。它对于植物生存的价值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跟自我保护有关。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皂苷能够抗菌,对于一些昆虫有毒性。而且它具有苦味,也能阻止植物被其他动物大量吞食。

皂苷的这些抗菌性和毒性,来自于分子与其他细胞的结合能力。一旦结合,就具有了生物活性——有了生物活性,就会被人类惦记上,去探索它的“保健功能”或者“药用”。尤其是人参这种“传统宝贝”,一旦证实传说中的那些功效具有“科学证据支持”,也就会“钱途”远大。不过,迄今为止,只是在很多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显示“有效”,而在人体中的功效依然是雾里看花。

茶皂素作为皂苷的一种,自然也免不了被拉出来,放到这些研究中去“遛遛”。结果大致是,没有比别的皂苷更好,也没有更糟。指望它有什么“保健功能”,自然是不大靠谱,不过围观一下科学家们对它们的研究,倒是可以作为喝茶聊天时“高大上”的谈资。

这其中,把茶皂素作为“脂肪酶抑制剂”的研究很有趣。

茶皂素:老鼠吃多了不发胖

大多数人的饮食中都有过量的脂肪,而脂肪又含有远比其他食物成分更高的热量。抑制脂肪的吸收,就成了减肥药的主要思路之一。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在消化道中,脂肪酸被脂肪酶水解释放出来,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如果有什么物质在消化道中抑制了脂肪酶的作用,脂肪酸就不会被释放,脂肪也就不会被吸收而排出体外。目前唯一被批准的减肥药奥利司他,就是通过抑制脂肪酶的活性来起作用的。作为一种药物,奥利司他自然有一些副作用,用起来也就有了不少顾虑。

从“天然食物”中寻找脂肪酶抑制剂,就有了巨大的吸引力,皂苷是其中的一类,而茶皂素也吸引了不少目光。2001年的《国际肥胖杂志》就发表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研究者从茶叶中提取了茶皂素来做各种实验。为了检测它是否能抑制脂肪酶的活性,研究者们在试管中模拟植物油被脂肪酶分解的过程。不加茶皂素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如愿检测到了水解产生的油酸。如果在反应试管中加入茶皂素,产生的油酸量就减少了。当每毫升溶液中加入2毫克从绿茶中提取的茶皂素时,释放出来的油酸只有正常情况下的25%;如果加入的是乌龙茶的提取物,则完全没有油酸产生——也就是说,脂肪酶的活性完全被抑制了。

如此说来,过于消瘦的人是不是不该喝茶呢?

他们又把乳化的玉米油喂给老鼠吃,其中一半老鼠吃的玉米油中加了茶皂素,然后检测它们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含量。结果发现,开始的两个小时内,吃不吃茶皂素都差不多,但从第三个小时开始,吃茶皂素的老鼠跟不吃的相比,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含量不到一半。这说明,饮食中的茶皂素,抑制了脂肪的吸收,也体现在了脂肪合成上。

这个结果自然让研究者们很兴奋,于是他们又继续折腾老鼠。下一个实验把雌性老鼠分成三组,三组的体重相当,让它们自由进食。让喂了一周正常鼠粮之后,第一组继续,第二组改喂高脂饮食,第三组为高脂饮食但加了茶皂素。在接下来的10周中,他们每周监测老鼠们的体重和进食量,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老鼠每周摄入的热量明显要比第一组高,从第五周开始,第二组老鼠的体重就比第一组显著要高,但第三组和第一组相比却没有明显差异。到实验结束的时候,第二组老鼠的平均体重约为44克,而第一、第三组则约为38克。

为了验证茶皂素的作用,研究者们还收集了老鼠们的粪便来进行检测,发现第三组老鼠粪便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是第二组老鼠的2.2倍,再次说明茶皂素的确是抑制了脂肪的吸收。此外,他们还把老鼠们的宫旁脂肪组织切下来分析,发现吃高脂饮食的老鼠,宫旁脂肪的重量大约是吃常规饮食的老鼠们的2倍。但如果高脂饮食中加了茶皂素,则其宫旁脂肪就跟吃常规饮食的老鼠基本上一样。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单吃高脂饮食的老鼠,其宫旁脂肪的细胞直径明显比其他两组要大。这说明,茶皂素抑制了饮食中脂肪的吸收,体现到了宫旁脂肪的合成上。

给人减肥:靠喝茶,量不够;靠吃药,不安全

从学术角度,这项研究很有意义,它显示了茶皂素这种“天然产物”具有抑制脂肪酶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直接体现到了脂肪的吸收代谢上。不过,它的“实用价值”其实不大——大概只能被保健品厂商的广告部们用来写忽悠文案。首先,研究中使用的茶皂素量太大了。老鼠的饮食中加了0.5%的茶皂素,按照人的食量,一天需要几克——而一公斤干茶叶,也才能提取出几克茶皂素来。所以,喝茶得到的茶皂素,距离产生减肥作用实在有点远,最多只能说“它不是坏东西”——至于好处,就“聊胜于无”罢了。

茶皂素并不只是在茶叶中有,茶树的根、茎、花和果中也含有。除了茶树,同科的山茶、油茶也含有。在商业化生产中,茶叶和茶籽榨油后的茶饼,都可以用于提取茶皂素。因为茶皂素往往只是作为这些原料综合利用的产物之一,所以生产成本也就不高。如果真要每天吃几克,普通人也还是可以承担得起。

不过,要是每天吃那么多,也就需要考虑安全性——毕竟,“天然提取”从来不是安全的保障。比如皂苷具有破坏红细胞膜导致溶血的能力——好在,吃到肚子里,它并不会被胃肠吸收进入血液,也就不会跟红细胞碰面。在这项老鼠试验中,研究者们也监测了血液的情况,证实没有出现溶血。但是如果人要吃到这个量,就需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还验证到底会不会造成其他的负面影响。

万幸,喝下去的这点茶皂素,好处和坏处都十分有限……

虽然人们对各种“天然提取物”的兴趣主要是“保健功效”,但茶皂素是一个例外。至少在目前,它的主要用途是工业乳化剂。

一大领域是洗浴用品,良好的乳化性能加上“天然提取”的出身,使得它在洗浴用品中就比“化学乳化剂”更受欢迎。而或许存在的抗菌能力,又让厂家多了一个营销的“卖点”。

另一大领域是农药。许多农药都是油性的,使用时需要进行乳化才能分散开来方便喷洒,从而充分发挥农药的功效。而它可以自然降解的特性,又使得它对环境更加友好。除了乳化性能,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果跟一些杀虫剂混合使用,可以增加对某些害虫的杀灭能力。

那些喝茶的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


据说喝茶有四个层次:首先是喝,只要有味,灌上一大缸,走到哪喝到哪;其次是品,可以具体分出每个茶类,喝茶可以讲究起来;再次是茶艺,将艺术、技术融入在喝茶中,让同一价格的茶表达到最佳品质;最后是茶道,茶像极了人生,茶人交融,达到喝茶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比照这个标准,我们发现身边许多茶界的老司机,他们总是口吐莲花、出类拔萃,能将喝茶描绘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让人羡慕钦佩,譬如如“回甘”、“生津”、“喉韵”、“锁喉”、“收敛性”、“挂杯”等等,有时听起来云里雾里的。其实,这些概念并不神秘,今天一一为新茶友解开。

掌握下面这6个概念,你就能与喝茶高手对话切磋啦!

何为回甘

顾名思义就是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优质产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如何?有些茶叶,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会高到哪去。

何为生津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包括两颊、舌面、舌底。口中生津可以解渴舒顺,滋润口腔。当亚健康状态和身体不舒服时,往往感到口干舌燥,喉头紧锁。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自然生津的能力。

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但不是所有茶都这样,只有少数品质好的产品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越为持久。倘若有幸品饮到好茶,你便会发现在饮完数个小时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触此茶,多半是久久都难以忘怀……

何为挂杯

葡萄酒中的挂杯是指酒液在杯壁中残留的时间,酒液流得越慢,挂杯时间越长,说明酒中糖分越高。而在品茶时提到的挂杯,并非指茶汤挂在杯壁的时间,而是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何为喉韵

简单来说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例如得以滋润,解除喉咙的干涸感。因此喉韵一向最受茶友青睐,对于资深的老茶客来说,喉韵是他们品评茶叶优劣的重要条件。普洱茶的喉韵可分为甘、润、燥三方面。带有强喉韵的茶,绝大多数属于满口回甘的茶。也就是说,茶汤只有在满足了口腔内的味觉刺激之后,才能够深入到喉部甚至产生食道和胃部发热的感觉。

如果茶没有喉韵,咽下茶汤后,所有感觉完全在口腔内就结束了。所以有时我们能听到一些老茶客喝到好茶后,会指指喉咙部分说“感觉茶汤下到这里了”。

何为收敛性

“收敛性”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实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一款茶入口瞬间,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器官感知,这种感觉在口腔中会能持续多久,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敛性了。

何为锁喉

品茶后,咽喉感到紧缩发痒、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等等不舒服的感觉,可统称为锁喉。让人有锁喉感的茶品质通常不太好,它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让人难受,建议大家最好避开这样的茶。

用舌头感知茶汤的质感

通常不会喝茶的人不知道学习喝茶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其实,茶里面有几个特殊的味道。一般都可以察觉出来,那就是甘、苦、滑、涩。尤其是把两种茶叶比照着喝的时候,当中的细微差别就容易分辨了,甘甜和滑顺是所有好茶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好茶是甘甜的、细腻的、持久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感觉,让人喝起来感觉很舒服。随着喝茶年限的增长。我们会对好茶的要求提高,而忽略一些当初看来是很不好接受的苦涩。好茶始终顺滑,茶汤像自动流转于口腔,细细的、滑滑的,丰富的质感每一分子都给你留下深刻的、无形的印象。

所以总的说来,成为喝茶高手,无非就是常喝茶、多喝茶,喝着喝着就会懂得茶里的道,茶里的人生了。

茶叶的主要保健作用与养生功效竟然是这种物质!六大茶类养生功效保健作用大全


茶色素主要是指茶叶中所含的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物质。茶色素的含量及比例不同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颜色,而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发现它更是深层次地影响着茶的药理学功效。

一、茶黄素

茶黄素的提纯物是橙黄色的针状结晶体,其水溶液呈鲜明的橙黄色,茶黄素越多,汤色越明亮。茶黄素的收敛性强,有一定鲜爽感,呈弱酸性,性质极活泼,易氧化。

自1957年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结构特性以及生理药理特性也被不断发掘,被誉为“茶中软黄金”。它也是第一次从茶叶中找到的具有确切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在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以及保养肝脏等方面具有确切的积极作用,而且无毒副作用。

二、茶红素

茶红素的水溶液呈现红褐色,是茶汤红浓的主要因素,其收敛性较强,但弱于茶黄素。因为分子个体差异极大,提纯困难,其具体结构仍不十分清晰。不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茶红素的酚羟基和苯并卓酚酮结构都有较高活性,使其在自由基清除和抗氧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不过根据实验测试发现,茶红素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受一定量效关系影响。浓度增加至44.4μg/ml的过程中,其清除能力增加较为明显,浓度再增加,其清除能力反而逐渐下降。

三、茶褐素

茶褐素由茶多酚、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呈棕褐色或褐红色,是黑茶茶汤色乌褐、发暗的主要原因,化学性较为稳定,对降脂降糖等方面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综合比较,其药理学功效不如茶黄素和茶红素。

综上,茶色素中起保健功效的主要是茶黄素、茶红素,而茶红素的作用又受限于一定的量效关系,茶褐素综合药理学功效弱于前两者。对于安化黑茶而言,一般发酵适度的新茶,其汤色橙黄明亮,含有丰富的茶黄素和适量的茶红素,而汤色红浓暗浊,多是发酵过重,茶红素茶褐素过多所致,这种安化黑茶的综合药理学功效也不理想。

那些“同名同姓”的普洱茶山和山头,你都能分辨么?


历史上的普洱茶产地位于遥远、偏僻的滇西南境内,世世代代与茶树相伴而居的滇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水平的远远落后于更为发达的中原内地。

所以对他们对所居之地、所用之物的命名词汇十分缺乏,甚至对与其紧密联系的族群之人,大多都安排行以“X大、X二、X三……”依次命名,至今南糯山、布朗山、和易武茶山等一带的少数民族还保存着这种命名习惯,他们居住的寨子中,往往十多户人家,同命同性的小孩就有七八个之多。同样,普洱茶原料的重要产地也就多了很多同名同姓的茶山和山头。

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同名同姓”的普洱茶山和山头,尽管地方相隔甚远,所产之茶品质均是一流,名气也都很大!又往往容易弄混淆,必须追根溯源,分别对它们的详细家世详细了解,方能一一甄别。

一、三角关系——三个大雪山

喝普洱茶的都知道,有一款茶叫大雪山,大多茶友也知道这个大雪山是一款临沧茶,可你知道临沧有几个大雪山吗?这款茶又是属于哪个大雪山呢?从地理位置上看:临沧有三个大雪山,邦马大雪山、邦东大雪山、和永德大雪山。这三个大雪山从地图上看,邦马在下,永德和邦东分居上方两侧,连上线像一个倒三角形。

1、邦马大雪山:属于云南临沧市的双江县勐库镇,位于临沧市的东南,邦马大雪山的主峰即“勐库大雪山”,海拔3233.5米。通产我们听到的“大雪山”如果不指明具体地点,多指邦马大雪山。以冰岛为首的著名的勐库十八寨东西半山的名茶都在这片。

2、邦东大雪山:属临沧市临翔区,位于东北方向的澜沧江西岸。通常我们所说的“临沧大雪山”就是指邦东大雪山。邦东、昔归、那罕等名茶便出自此山。

3、永德大雪山:属永德县,位于临沧市以西北部,永德也是临沧一大重要茶区,有“普洱茶味精”之称的忙肺茶山便位于永德县勐板镇,大雪山乡的曼来茶山也是临沧重要的古茶树资源。

二、大小关系——两个勐宋

普洱茶最出名的产区西双版纳有两个勐宋茶山,根据其行政辖区大小,分别有“大勐宋”和“小勐宋”之称。

1、大勐宋:勐海的勐宋是个乡名,版纳人称之为大勐宋。勐宋古茶山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拥有古茶园3800亩,又以那卡、保塘等寨子的茶最为出名。

2、小勐宋:位于景洪市勐龙镇的勐宋村委会,版纳人称之为小勐宋。从西双版纳州州府景洪市出去还有100多公里,它独居南隅不与任何茶山相连,距最近的布朗茶山也有五六十公里,山路遥远,云遮雾盖,由于没有受到多少人为摧残,几千亩古茶树长得枝繁叶浓,油绿光鲜,全无裸枝光杆的现象,看上去浓浓密密,铺山盖沟,大气而盎然,小勐宋古树茶味道浓烈,苦味较重,回甘持久耐泡。在普洱茶界有苦茶之乡的美誉。

三、包含关系——两个景谷

景谷县有个景谷乡,景谷乡有条景谷街,从景谷街去苦竹山采茶。

1、大景谷:普洱市有一个县叫景谷,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古称勐卧,傣语勐为地方;卧为井,意思为有盐井的地方。景谷县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约30042亩,在景谷县有名的古茶山共有五座,即文山古茶山,秧塔古茶山,南板黄草坝古茶山,联合龙塘古茶山,团结古茶山。著名的景谷大白茶便是产于景谷县民乐乡大村秧塔。当然大名鼎鼎的景谷茶代表却是出自文山古茶山的苦竹山茶,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文东村以糖香型为代表的古茶树。

2、小景谷:景谷县有个景谷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景谷,历史上云南沱茶的前身“谷茶”便出自小景谷。位于小景谷东北的苦竹山便是景谷县乃至整个普洱市最出名的茶山之一。

四、南辕北辙——两个曼糯

两个曼糯同在勐海县,都是布朗族寨子,一个是版纳十二大茶山之一,一个是当今最具炒作价值的布朗山的名寨之一,都在版纳的边界,却一个向北,一个往南。

1、勐往曼糯:澜沧江流出普洱便进入西双版纳,进入西双版纳后滋润的第一块土地便是勐往乡了,曼糯就在这里,是勐住乡最大的布朗族聚居地,也是勐海位置最靠北的古茶园,2000多亩尚存的古茶园,便是曼糯留给人们为它重新定位的珍贵史料。

2、布朗山曼糯:曼:寨子;糯:鸡嗦果,因果多得名。该村属于边境村寨,山上野果野花特多。曼糯村与缅甸接壤,村民出入便捷。在寨周围的森林中,遍布古茶树,都属于原始“大叶”见证了茶树种植历史。这个茶区的茶叶具有“白毫显著,芽尖厚亮,滋味厚重、浓烈、霸道、回甘,耐泡、穿透力强”的特点,是制作普洱茶的绝好原料。

那些你以为很“霸气”的茶,根本就不是什么好茶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霸气”的茶?;二是:什么是好茶?

关于好茶的论断,已经写过很多,不想在上面过多纠结,只说一点:大多数人都认可而且价格也不低的茶可以作为好茶的临时标准。

有了标准就好判断。就事论事,接下来说说霸气的茶。

什么是霸气?

霸气的本意有两层:一是形容茶的滋味浓烈;二是茶气重。

前者是茶汤入口时的滋味呈现,后者是喝茶之后的韵感和体感表现。

一些茶友以为普洱茶的霸气,便是单纯的茶的滋味浓烈,他们还振振有词摆出依据:云南大叶种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内含物质,内含物质越丰富,茶的滋味越浓烈,这种在口腔味蕾的强烈刺激就是所谓的霸气!

从茶叶的成分说,最主要影响味觉的有以下几个成分:

茶多酚,涩;咖啡碱,苦;茶氨酸,甜、鲜爽;其他芳香物质等。

这些内含物对味觉的影响不是单纯地以某一指标(香、苦、涩、甜、爽等)呈现,而是相互掩盖、中和、调配,茶汤入口后的滋味便是这些内含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霸气”的破茶

上述所谓的霸气逻辑很是想当然,诚然他们认为很“霸气”的茶,也许某几项内含物指标都很高,但相互影响后的结果——在口腔中表现为浓强度高,刺激性大,苦涩难化。。。这其实是协调性很差的表现,这种“霸气”的茶,市场上很多,而且很便宜,很多廉价的台地茶都是这种德性。

以好茶的临时标准辨之,这种“霸气”的茶,绝不是什么好茶。

既然牵扯到价格,我们又来分析下茶叶内含物高低和价格的关系:

影响茶叶价格的,就春茶和夏茶,嫩芽和叶来说,

茶多酚含量:春<夏,芽<叶;

咖啡碱含量:春<夏,芽>叶;

茶氨酸含量:春>夏,芽>叶。

大家有木有发现,夏茶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比春茶还高,难怪又苦又涩,难怪“霸气”!但为什么价格比春茶便宜几倍?原因在于协调性差,这是一种对好茶标准的错误解读和对霸气的片面理解!

霸气的好茶

很多春茶和市场上价格贵的普洱茶,大家喝起来却觉得有些平淡,似乎一点都不刺激,不“霸气”,其实分析它们的内含物成分,却都不低,关键在于均衡,口腔中滋味虽然淡,却不薄,这就是协调性好表现,依据临时好茶理论,这当然是好茶无疑!

嫩芽茶咖啡碱含量挺高,但是为什么越嫩的茶叶,喝起来反而觉得甜呢。因为它超高的茶氨酸的甜味盖过了咖啡碱的苦味。这些,也都是协调性好的表现。

但这些好茶是不是霸气的茶呢?

我们再来看看霸气的另一层含义:茶气重。

所谓茶气,我认为是一种喝茶过后的体感反应,它可以是生津回甘,可以是喉韵清凉,可以使身体发汗通透,如果这些反应很强烈,而且是让人舒畅的,便是茶气重,可谓之霸气。

我一直以为,普洱茶和其它茶类的不同点有三:一是越陈越香;二是包容;三是品饮表现,关于这个论题,小编会另著专文探讨,此处着重说说品饮表现。

普洱茶品饮表现,实际没有绿茶鲜爽,没有岩茶高香,没有红茶甜润。。。但,这是品饮过程中的表现,小编以自己的经验敢断言,要论品饮过后的感觉,不管是回甘生津,还是茶韵茶气,普洱茶秒杀其它茶类!

所以,判断普洱茶好坏的标准,关键在于饮后的感觉。

浓而不苦,淡却有味,谓之好茶;生津不绝,回甘绵绵,谓之霸气。

名山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么排名?


“云南这么多山,为什么出名的就这几个?”

“古六大茶山怎么和今六大茶山不一样?”

“名山头是怎么来的?还这么贵”

“普洱产区为什么这样排名?”

……

接触普洱茶后,有一个问题,是怎么也绕不开的,那就是山头。甚至,有些茶友会以山头的名义约茶,什么老班章、冰岛、昔归、薄荷糖,肯定会让你的茶馆一下子坐满了人。

为什么?这些山头产出来的普洱茶,不是稀有品,就是佳品,能蹭一杯是一杯。这就是名山头的魅力。

踏入这个行业这么久,听得最多的是:老班章、易武、冰岛、昔归。不管是客户问的,还是茶友们平时谈论的,分享的,八九不离十。你说,云南这么多山,为什么出名的就是这几个山头呢?凭什么?是天意还是人为?

我们先来看看古六大茶山。

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曼撒。

而新六大茶山是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很多人都会有这么的疑问,为什么六大茶山会有这样的变化?一是历史的原因,二是由于人们的随意种植和人为、自然灾害破坏等原因,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千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已极少有存活下来的了,就连三五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也少有大批存活下来的。

那名山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还这么贵?

有人说是商业的炒作,也有人说是市场的选择。

以老班章为例,为什么老班章成了普洱茶第一村?真的只是靠三爬村长和陈升号的宣传推广包装么?如果市场不接受这个产品,即便他们花多少钱去打造这个山头,最终,也会淘汰出局的。

事实并没有,老班章茶成为了普洱茶市场的香馍馍,老班章村的茶农都发家致富了,而陈升号也成了普洱茶行业的知名品牌。这真的是运气么?

只能说,这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而我们看不到的变化,真正发生。

普洱茶从一个不知名的卑微的地位,摇身一变。市场关注度日益增长,消费群体逐年增长,茶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茶叶的价格不断上涨。可为什么火的是这几个山头?

答案是它们的口感适合目前大众口感。换句话来说,它们的口感俘获了大部分消费的青睐,因此,火了!市场需求是铁打的真实存在,如果商家吹捧的再好,消费者体验不好,最终也是徒劳无功的。

张爱玲曾说过:你人再好,也有人不喜欢你;你人再差,也有人喜欢你。山头知名度高,不一定就每个人都喜欢,知名度低,也不一定就没人喜欢。所以,不建议太看重知名度。因为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希望有一天,云南的一山一味都有机会,展现在你我面前。

解读云南山头茶的起源与动机起源山头茶的目的山头茶的传说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三大饮料之中最天然最健康的饮料。

从国家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岗位科学家、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及云南普洱茶研究院原院长邵宛芳女士所主编的《普洱茶保健功效科学读本》中,我们了解到普洱茶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减肥、预防脂肪肝、抗氧化、防辐射、耐缺氧、抗疲劳、抗衰老、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与合成、抗氧化应激等功效。这些是邵宛芳女士参与的,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茶叶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生物资源创新办的大力支持下,由云南农业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昆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历经数年,围绕着普洱茶独特的保健功效,通过大量动物试验研究而获得的成果。

茶,从古至今为国人所青睐,早在唐宋时期,饮茶的风俗就相当盛行,茶会、斗茶、茶艺及茶道成为风雅之事。人们乐此不疲地追求,以至有了“茶为国饮”之说,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有关普洱茶的传说、故事、诗歌、民谣、舞蹈等民族文化艺术,更是丰富了普洱茶的文化内涵,以至国人对普洱茶的追捧也“水涨船高”。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一个被神化了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三皇之一,因发明了农业,又被尊为神农氏。传说神农氏出生时牛头人身,族人们认为是天神下凡,于是在他长大以后被大家推举为部落首领,因该部落居住于炎热的南方,便自称为炎族,称神农为炎帝。神农氏以三湘四水为领地,在此“种五谷以为民食,织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铜为琴以怡民情,遍尝百草以医民恙,剡木为矢以安民居,首辟市场以利民生”。神农氏带领族人战胜饥荒、疾病,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今天海内外中华儿女皆以炎黄子孙自谓,而能解百毒的茶亦成为中华民众的日常饮料。

近年来,普洱茶在中国部分地区如广东、北京、上海、港澳台地区和--些省会城市大行其道。不少热衷于喝普洱茶的茶友在大量收藏普洱茶的同时,并不满足于在市场上购买普通的商品普洱茶,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执着的精神从全国各地不远下里进人普洱茶产区云南,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在云南的大山中隐藏着如此之多年代久远的古茶树,这些古茶树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吸纳了千百年的天地日月之精华,显得那么沧桑古朴、不同凡响。为了能让普洱茶爱好者更多地了解云南多民族的多元文化,更多的了解云南古茶树的现状。

那些“霸气”的普洱茶,是好茶吗?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霸气”的茶?;二是:什么是好茶?

关于好茶的论断,小编已经写过很多,不想在上面过多纠结,只说一点:大多数人都认可而且价格也不低的茶可以作为好茶的临时标准。

有了标准就好判断。就事论事,接下来说说霸气的茶。

什么是霸气?

霸气的本意有两层:一是形容茶的滋味浓烈;二是茶气重。

前者是茶汤入口时的滋味呈现,后者是喝茶之后的韵感和体感表现。

一些茶友以为普洱茶的霸气,便是单纯的茶的滋味浓烈,他们还振振有词摆出依据:云南大叶种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内含物质,内含物质越丰富,茶的滋味越浓烈,这种在口腔味蕾的强烈刺激就是所谓的霸气!

对此,小编除了佩服他们的“重口味”,不想无谓争辩,默默看书查得以下资料:

从茶叶的成分说,最主要影响味觉的有以下几个成分:茶多酚,涩;咖啡碱,苦;茶氨酸,甜、鲜爽;其他芳香物质等。

这些内含物对味觉的影响不是单纯地以某一指标(香、苦、涩、甜、爽等)呈现,而是相互掩盖、中和、调配,茶汤入口后的滋味便是这些内含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霸气”的破茶

上述所谓的霸气逻辑很是想当然,诚然他们认为很“霸气”的茶,也许某几项内含物指标都很高,但相互影响后的结果:在口腔中表现为浓强度高,刺激性大,苦涩难化。。。这其实是协调性很差的表现,这种“霸气”的茶,市场上很多,而且很便宜,很多廉价的台地茶都是这种德性。

以好茶的临时标准辨之,这种“霸气”的茶,绝不是什么好茶。

既然牵扯到价格,我们又来分析下茶叶内含物高低和价格的关系:

影响茶叶价格的,就春茶和夏茶,嫩芽和叶来说,

茶多酚含量:春<夏,芽<叶;

咖啡碱含量:春<夏,芽>叶;

茶氨酸含量:春>夏,芽>叶。

大家有木有发现,夏茶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比春茶还高,难怪又苦又涩,难怪“霸气”!但为什么价格比春茶便宜几倍?原因在于协调性差,如果这就是“霸气的好茶”,那只能是对好茶标准的错误解读和对霸气的片面理解!

霸气的好茶

很多春茶和市场上价格贵的普洱茶,大家喝起来却觉得有些平淡,似乎一点都不刺激,不“霸气”,其实分析它们的内含物成分,却都不低,关键在于均衡,口腔中滋味虽然淡,却不薄,这就是协调性好的表现,依据临时好茶标准,这当然是好茶无疑!

嫩芽茶咖啡碱含量挺高,但是为什么越嫩的茶叶,喝起来反而觉得甜呢。因为它超高的茶氨酸的甜味盖过了咖啡碱的苦味。这些,也都是协调性好的表现。

但这些好茶是不是霸气的茶呢?

我们再来看看霸气的另一层含义:茶气重。

所谓茶气,我认为是一种喝茶过后的体感反应,它可以是生津回甘,可以是喉韵清凉,可以使身体通透发汗,如果这些反应很强烈,而且是让人舒畅的,便是茶气重,可谓之霸气。(茶气重当然也有反应很强烈却让人难受的负面情形,不在此处详述)

我一直以为,普洱茶和其它茶类的不同点有三:一是越陈越香;二是包容;三是品饮表现,关于这个论题,小编会另著专文探讨,此处着重说说品饮表现。

普洱茶品饮表现,实际没有绿茶鲜爽,没有岩茶高香,没有红茶甜润。。。但,这是品饮过程中的表现,小编以自己的经验敢断言,要论品饮过后的感觉,不管是回甘生津,还是茶韵茶气,普洱茶秒杀其它茶类!

所以,判断普洱茶好坏的标准,关键在于饮后的感觉。

浓而不苦,淡却有味,谓之好茶;生津不绝,回甘绵绵,谓之霸气。

普洱茶耐不耐泡,竟然和这八个因素相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茶的“耐泡性”已然成为品鉴普洱茶的一项指标,导致很多初入茶圈的朋友误以为耐泡的茶就是好茶,甚至把耐泡性生拉硬扯过来作为鉴别老茶年份或者鉴别新茶树龄的万能指标!其实,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耐泡性”对普洱茶来说一文不值,是一种不准确、不恰当、不科学、不负责的套词!

对一款茶耐不耐泡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用审评杯测试,即长时间浸泡之后茶汤的浓度;另一种是用常规冲泡方法,看这款茶最多能冲几泡。

前一种方法貌似客观,却没有实用价值。因为它测出来的是这款茶水浸出物的大致总含量,含量大只能证明该茶叶内涵物质丰富,但并不意味着越丰富就越好,比如有些野生茶内含物质就很丰富,但苦若黄连难以入口,甚至有毒。有的台地茶测试下来也很丰富,却苦涩不堪,怎能说是好茶?

后一种方法好像很实用,但主观因素太多,一样不可取,因为冲泡道次受茶叶本身水浸出物在开水中的析出速度影响。举例说明:有A、B两款茶样各8.5克,同样用100CC的盖碗冲泡,每道次10秒出汤,结果A茶冲泡至15道还有茶味,B茶到12次即汤质薄弱,似乎A更耐泡一些,但换成6秒出汤,A可冲至18道,B却达到24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B茶样的析出速度比A快,改变浸泡时间之后明显更耐泡了,那这两种茶样谁更耐泡呢?

其实,客观分析茶叶的内涵物质、水浸出物、析出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投茶量、冲泡时间、冲泡器具、水温均不改变的情况下,至少还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茶树品种

普洱茶最引以为豪的特点是越存越佳,它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内涵物质在所有茶叶品种中占尽优势的云南大叶。以云南大叶为原料的茶品自然不能去PK其它小叶种的茶品,这是以大欺小。即便在云南普洱茶产地范围内的大叶树种,本身的内涵物质含量便不尽相同。群体种的如勐海大叶种、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无性系的云抗10号、云抗14号…其理化成分总量不同,所占比例不同,以这些茶树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普洱茶,品质特点各有千秋,岂能用一个“耐泡性”便将其排出优劣来?

2、茶树树龄

树龄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气候生态环境才是决定性因素,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就如关公战秦琼一般,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大根深的古树自然占尽优势,小树只能一旁偷偷抹泪了。

3、采摘嫩度

从同一片茶园鲜叶的嫩度上看一芽两叶、三叶的青壮叶比等级高的嫩芽茶耐泡。如果采入一定量的茶梗,茶梗中含有很高的氨基酸和香气物质,它的质地比叶片要“硬”,相对于叶片来说耐泡度又更高。不同茶园,则持嫩度高的茶叶比持嫩度底的茶叶耐泡。

4、采摘季节

一般春茶相比秋茶内含物质丰富,所以比秋茶耐泡。

5、采摘时机

根据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采摘时间并不是越早越好,太早了芽叶尚未完全成熟,虽然有一定的鲜香味,但内含物质不够充足,滋味不突显,芽叶表面硬度不够,茶物质浸出速度过快而不耐泡。采的太晚芽叶就没有滋味,其内的营养物质会随着叶片的成长而输送开,慢慢向木质化发展,导致茶叶失去品饮的价值。

6、茶品工艺

做茶工艺中揉捻过重,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水浸出物溶出也越快,耐泡度就会相应降低,茶滋味苦涩重。反之,揉成泡条,细胞壁破损不足,茶汁不易析出,茶倒是耐泡了,但滋味淡寡。发酵度浅的比发酵度深的耐泡,生茶比熟茶耐泡。

7、茶品年份

有人说老茶比新茶耐泡,有人却说新茶比老茶耐泡。从理论上说,一款茶从新茶存放几十年后成为老茶,最终茶滋消散殆尽,成为无味的古董,当然是不耐泡了。但这个过程茶品的耐泡度与存放时间不是单纯的“斜向上”或“斜向”下直线,也不是简单的抛物线,它其实更像是波浪线:即在一段时间内更耐泡些,一段时间又不耐泡。

比如一款存放年限恰好达到最佳品饮期的老茶,就好像一个沉睡的人,为了保证自身机能运转,会关闭一些需要消耗能量的程度,让身体节能。节能后的老茶,自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唤醒它。越老的茶,唤醒的时间需要更长。比如我们在冲泡老茶的时候,就要多洗茶一遍,这样能够让茶中的物质析出、释放,冲泡出来的口感更好。那这样看来,是不是老茶又比新茶耐泡呢?

8、茶品形状

是紧压茶还是散茶、紧压茶的松紧程度(是机器压的还是手工压制的)、茶叶条索的完整和断碎程度、撬茶时对茶品的形状的改变等很明显地影响了茶品的耐泡度。

看了这八大因素,你还会轻易说普洱茶耐不耐泡吗?另外,我们在讨论一款茶耐不耐泡的前提必须是这款茶值得我们讨论,也就是首先得是品质好的茶,才值得我们七八泡、十几泡、二十泡…的试。试想一下:又苦又涩还有怪味的茶值得您冲几泡?所以,耐泡是好茶的特点之一却不是鉴别好茶的因素,所以不要用耐泡度去作审评,而应把耐泡当成好茶的一种享受。

中山山头茶,保甸山头茶,文冒山头茶,昔掌山头茶村寨基本介绍如何位置


中山山头茶

中山山头茶主要集中在漫湾村,漫湾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靠近无量山主峰西坡的中山、岔河、棉花林、丫口4个小组有古茶树。中山小组有农户53户,人口226人;岔河小组有农户47户,人口183人;棉花林小组有农户31户,人口109人;丫口小组有农户27户,人口114人。村民有汉族、彝族、布朗族、白族等。中山小组及岔河小组位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边缘,茶树多生长在坡地的田坎边和村民房屋周围。最大一株茶树树围187厘米,树高约10米,位于中山小组。岔河小组背靠北左山,坐东北向西南,村民李树平家屋后坡地上生长着三株特大的古茶树,最大的一株树围156厘米,树高约8米,树冠覆盖面的直径约6米,这里的村民一般只采收春茶4个村小组茶树树龄在100~1200年之间,品种均为小叶种,土壤为黄棕壤夹带白沙砾土。无量山国家森林保护区国有的树林里常可以听到黑冠长臂猿的啼叫声,黑冠长臂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马鹿、黑熊、岩羊、獐子、金丝猴、金钱豹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保甸山头茶

保甸村只有龙潭小组和王家箐小组有古茶树,两个小组位于无量山西坡保甸河边的坡地上,汉彝混居,彝族已被汉化,不穿民族服装,年轻人基本上不会讲彝族话,只有年长的老人会讲彝族语言。两个小组共有古茶树1000多株,主要散落在村民房屋周围坡地粮田的田坎上,品种多为大叶种。村子东南面的大陆山上有成片的古茶园,树龄约100年,全部被矮化改造过。茶园海拔1600~1800米,土壤为黄棕壤夹带白沙砾土。另外,村子东北方向的大湾箐有300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约4000株,处于无量山家自然保护区内,茶树与其他树木混合生长生态环境优良,海拔约2200米。

昔掌山头茶

昔掌村的古茶园主要在地隔界小、组,从村委会沿XJ29公路北行约4千米,向右转入地隔界路,行程12千米,全部为土石路,山道蜿蜒曲折,山高谷深,开车约需60分钟,沿途可观赏山川美景,感受其略带苍凉的壮美。进入村庄后,看到灰色石棉瓦和土砖建造的泥坯房子,感觉村里的经济境况较差,略显贫寒,后来了解到村民唯一的经济收入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那些听起很销魂的山头名竟然是这意思!》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那些听起很销魂的山头名竟然是这意思!》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的山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