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洱茶有霉味是正常的?

发布时间 : 2019-12-04
为什么白茶比普洱茶贵 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为什么要压成饼

为什么白茶比普洱茶贵。

有茶友问,我的普洱茶有霉味,泡个三五泡就没有了,是不是正常的啊?其实,在问之前茶友应该得到过“是正常”的回复,否则当时也不会选购那款茶,也不会喝的了。茶友们得到答案大致是“普洱茶因为是渥堆发酵,加上长时间存放,要陈化,会发霉是正常的,只要洗两道就好了。”这里所指的普洱茶,多是熟茶。

我们先来说说熟茶的工艺。普洱熟茶到今天已是有四代工艺,第一代是发水茶,第二代是传统大堆发酵,第三代是菌种添加发酵,第四代是离地发酵。除了第一代外,第二代至四代都还在应用。我始终认为,一口好的普洱茶,要抓住三个关键,一是料好,二是工艺好,三是储存好。

第二代和第四代工艺的主要差别在离地发酵解决了堆味,不知大家有没有发觉,喝新出的熟茶,会使人感觉喉咙发干,这是因为新出堆的熟茶上面还存在着大量孢子,孢子会附在喉咙上,而离地发酵则能改善这种状况。另外,发酵的程度也会影响孢子的数量和密度,愈是轻发酵的熟茶,口感会有如生茶一样的青木味;而重发酵的,堆味显重,但厚滑感会更好。

讲完工艺,我们再来说普洱茶为什么会发霉?一是在制茶时,干燥不充分,茶饼里面还含有一定水份,时间一长,这种发霉是由内而外的。二是普洱茶通常用笋壳来包装,笋壳在用水漂洗后再晾干,有的没有完全晾干就去包茶了,这种发霉会是在饼面产生霉斑。

三是储存空间湿度过高,尤其是江南沿海一带,一到梅雨天气,回潮严重;或者是人为原因造成湿度过高,会造成整饼由外而内的发霉。四是地气浸透,通常大部份人家里装修贴的是地砖、瓷砖,墙上刷水泥或添瓷砖或墙纸,湿气会沿着地气侵入导致发霉。建议储存时离地离墙,离地垫木板或其他隔潮材料10厘米,离墙10厘米。

喝普洱茶,干净是第一位。之所以发霉,不是工艺、包装有问题,就是储存有问题,请茶友们仔细对照。

小编推荐

普洱茶为什么有霉味


普洱茶为什么有霉味,普洱茶出现霉味怎么办,还可以饮用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普洱茶为什么有霉味的相关资讯,希望对您有帮助。

1、出现霉味是由于制作、存储方法不同造成的。

发酵的普洱茶由于其储藏方式不同又有“干仓”与“湿仓”之分,将新加工的普洱茶放入相对湿度大于80%的环境让其加速转化,制出的茶叫“湿仓”茶,有明显的“湿仓”味,这样制出的普洱茶外形看似“老陈”,但与通常意义上讲的普洱茶大相径庭。干仓茶储藏方法得当,时间长、口感也能与自然陈化的普洱茶相比,但湿仓茶难免会出现霉味、高火味等使人不愉快的味道。

当茶叶的含水量达8.8%时就有可能地霉;达12%时如果温度又适宜,霉菌就会迅速大量孳生,茶叶上出现霉花和菌丝,导致霉味产生。

2、普洱茶汤色深红则为正常,黄、橙过浅或深暗发黑为不正常,浑浊不清、出现霉味、喝下去苦涩,冲泡过后的茶渣无嫩度,色泽不均或发黑、碳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都是属于劣品。

3、处理普洱茶出现霉味的方法:放在锅里烘烤可有效去除霉味。存在的问题,口感虽然增加,但普洱茶含有的营养成分却会遭到破坏。

问答:普洱茶为何是霉味?


第一次喝是几年前,一小坨为一个,看包装好高档。等泡好一喝味觉上是苦和发霉味,我就认为可能是发霉了,就扔了。如今,家里人又拿回来纸包装的普洱,一喝还是苦味和发霉味,我就提议再买高档些的普洱再试试,晚上再喝下还是那种味。听说普洱有保健功能,只是为何味道是这样呢?

茶友/haobblan 的提问

以下是其他茶友提供的观点:

茶友A:普洱茶看年份的,年份高价格好,奸商们用湿仓存贮加速发酵,可以把年份标高,湿仓很容易就发霉了,普洱要干仓的才好。

茶友B:陈年干仓熟普入口味纯,单品,如无味一样但茶气依然很足,不会有渥味、霉味称干仓熟普,湿仓入口一股浓浓的仓味如食品发霉一样的怪味,这种茶要远离;入口带堆味或苦可能是因为年份短或发酵深的茶会产生堆味,但会随时间的氧化来转变的。

茶友C:熟普洱都会有股类似酶的味道,生普洱基本没有。不能扔啊,你可以百度下的啊,从色泽、入口感觉都能品的出来,那是普洱的味道。可惜了。

茶友D:建议楼主入手些生茶自己存放,起码能保证不是湿仓茶,如果喝了感觉舌头发麻,无回甘,那不是发酵,是发霉了。

回答:

普洱茶分生熟,熟茶是经过人工发酵的茶,特别是新发酵出来的熟茶都是有堆味。如果是存放几年的茶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产品本身有问题,或者是存放过程中,存放环境不利于普洱茶转化。如果是新手茶友建议多试试大一点的品牌。普洱茶行业品牌、产品良莠不齐,建议别随便买那些促销的低端产品。

什么是普洱生茶的正常口感?


普洱茶,很多人喝不懂,开始以为主要是老茶和熟茶水太深,于是去追貌似“容易喝懂”的新生茶(有人叫它毛茶),谁知追到山头大树旁,追到茶农炒茶锅边,还是没整明白,生茶咋还有那么多滋味啊?哪一种才是普洱生茶的应该有的滋味?

不说云南的那些“一山一味”的千百个山头茶,即使在同一个山头的同一种古树鲜叶为原料,单就工艺上的区别,你也未必能喝懂?

你喝到红茶口感的茶,商家告诉你,这茶转化快。

你喝到绿茶口感的茶,商家告诉你,这茶的特色就是香气好。

你喝到黄茶口感的茶,商家告诉你,这茶入口舒服不?叶底漂亮不?

你喝到不够香的茶,商家告诉你,这是低温炒的,保留了酶的活性,后期转化才好,才会越陈越香。

仔细一想才发现:商家的潜台词就是“您需要什么口感,我们就给你做成什么口感的!”其实也对,客户需要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根据客户的需要随意改动加工工艺:或萎凋过度制前发酵,或小火慢炒低温闷黄,或故意炒生高温提香…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问题是客户心里也拿不准:我要的这种茶现在好喝后期会不会出状况?现在不好喝的后期会不会真的变好?

好像现在消费者、商家和茶农自己也蒙圈了:什么才是普洱生茶的正常口感?

俺不是专家,也没有不同工艺制成的各年份的茶作参考,仅仅以一个普洱茶爱好者自己的经验谈点浅见:

1、对于一款生茶现饮和存放的期待尊重每个人所看重的点。你只想现饮,那就找适合自己口感的工艺制成的生茶,不管这种茶是偏红偏绿还是偏黄,你喜欢就好!什么?拿不定注意,让我推荐,OK,我自己嘛,偏红偏绿还是偏黄我都不喜欢,炒糊的自然也不好,炒生的臭青味太重直接扔掉,半生不熟散发骚香之气的也不选,我只选稍稍偏生有点太阳味的!

2、如果期待后期存放价值,那么我告诉您:

偏绿:(指口感绿茶化)普洱毛茶直接否定,因为无论是杀青过程的高温还是干燥过程的高温,已将茶叶中的酶类赶尽杀绝,后期不用再期了;

偏红:(叶底带红梗红叶)的有两种情况造成:萎凋过度和炒茶杀不匀,这种情况如果现饮没有明显的红茶口感,可以存,很多易武茶都是这样的,这也是说易武茶有转化快的特色的原因之一了;

偏黄:(叶底)的原因:一是杀青时的刻意闷炒,二是杀青之后闷黄,不管哪一种原因,这种普洱茶现饮起来香甜适中,涩苦不显,最绝的是叶底均匀,清一色的黄芽黄叶,临沧很多茶山一带流行这种做法,也很受市场欢迎,即时品饮和卖相确实不错,不过说到它的存放价值却也不敢恭维,毕竟多了一道人为加工,提前透支了营养成分,指望越陈越香,估计很难了;

偏焦:多为茶青锅温、时间、手法控制不当造成,如果少量出现焦边黑点,属正常,这也是手工炒茶很难避免的现象,如果大批量出现,那就不可原谅了;

偏生:杀青不够造成,叶底通常显绿,新茶喝起来青味重。偏生也要分“生”的程度,如果臭青味太重,那是生得过头了,这种茶只会越存越差,放弃!如果青味适度,闻之还有令人愉悦的花香,那便是可存的好茶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便是茶炒的偏生,却还伴随又焦边糊点,这种里生外焦的情况其实还很普遍,选择方式是“一闻二看”,先闻青味重不重,再看叶底焦糊多不多,之后相信您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看来,普洱生茶的正常口感,没有死的标准,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普洱茶从业者、商家、茶农和茶客都会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商家根据客户的需要做选择,茶农根据商家的要求来制作,至于茶客消费者,先做一个自我定位,这茶您是要喝还是要存,再以此为目标去选择尝试,总会找到您认为正常的口感。

中期普洱茶购买指南:什么是茶油?普洱茶出现茶油正常吗?


很多茶友在购茶时,经常有这样的疑惑:茶纸上有一小片棕褐色的印记,到底是什么东西?这说明茶品好还是不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

所谓茶纸上一片棕褐色的印记,业界一般称之为“茶油”。茶油在普洱茶中期茶中比较常见,呈现在外包装上是一片一片的油渍状,而不是斑点状,老茶友应该都比较熟悉。

普洱茶出现茶油属于正常现象。茶油渗出的普洱茶,饼面较为油亮润泽,茶品香气高醇,茶品开汤之后口感饱满甜润,厚滑度高,涩感较弱,更适合现阶段品饮。

那么,中期普洱茶的茶纸上为什么会出现茶油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普洱茶是大叶种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植物油脂都存在茶叶细胞中。

随着普洱茶的自然陈放转化,细胞结构逐渐裂解,这部分油脂也慢慢释放出来了,因而会有茶油渗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茶叶正在转化当中。

其二,是整件茶品堆叠在一起,导致茶与茶之间紧压,加上早期的茶纸为纯棉材质,较薄,无加浆,吸附力较好,所以茶油渗出后,很容易吸附到纸上。

其三,季节循环导致的天气干湿交替,也是茶油渗出的重要因素。

天气湿度大时,茶纸含水量增多,而茶饼比较干燥,因此,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向茶纸渗出,形成所谓茶油。

天气干燥时析出停止,等到湿度再次增大,外包装再次含水后,由于茶纸上原渗透处油脂的含量高,相容性更好了,导致渗透更快更易,久而久之形成多处茶渍。

其四,部分新茶也会出现小量茶油,因为茶条中还有生命,新茶在运输中加重量压紧,内含物渗出,便会形成茶油。

由上可知,普洱茶出现茶油,实属普洱茶在制作、发酵、存储、运输等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能与普洱茶品质挂钩,也无法证明茶品存在瑕疵。

因此,茶友们购茶时,如遇到普洱茶出现茶油,大可放心购买;也可以细嗅茶饼香气,观看茶饼面与茶条的亮度、光泽度,如有必要可冲泡开汤更放心。

普洱茶的茶饼有什么由来?为什么是357克?


普洱茶无论生茶、熟茶,大多都会做成紧压茶,如茶饼、茶坨或者茶砖。普洱茶饼尤为常见,每饼又大多重357克,这里面暗藏什么玄机,或者有哪些讲究?

普洱茶饼为什么紧压不散存?

一开始普洱茶紧压,只是为了解决交通不便引起的运输损失。古代交通不便利,茶马古道上马帮运送茶叶,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山地较多,地势不平坦,如果茶叶以散茶形式存放,会给运输增加成本,而紧压之后只需一匹马就可以背负两件60公斤茶叶,极大方便运输。

紧压茶利于茶叶转化,这主要是因为茶叶在后期转化过程中,如果以散茶的形式存放,就会导致氧化加快,茶叶的香味物质会过快散发掉。紧压茶与氧气和光线的接触面积相对减少,多酚类与叶绿素等物质的氧化缓慢很多,茶质得到更好地保存。

紧压茶创造微生物活动最好的环境。相较散茶,紧压茶多了蒸压的过程,茶叶保持相对较好的湿度,如果加上合适的温度,就为微生物活动创造出最好的环境,可以加速有益菌的繁殖,有效抑制有害生物,从而为后期转化提供更好条件。

散茶不仅占地方,易碎易断,运输储藏时还很难保持茶叶本身的完整,并会散失掉一些茶叶原有香气。紧压茶则可以保持得时间长一些,从普洱越陈越香的特性来看,收藏普洱紧压茶也有利于茶品质转化。

普洱茶饼为什么是357克?

关于普洱茶饼重357克说法众多,我们经过研究探讨,选取其中几种较为合理的解释。

1.357克便于计量与管理

从普洱茶饼历史源头探究,普洱茶兴于两千年前,盛于清朝时期的皇族。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便于统计、征税、交易。茶饼为圆饼,每桶7饼2.5公斤重,每饼平分得357克。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则每筒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如一筒7饼×357克/片约等于2.5公斤,方便普洱茶生产厂家的进销管理。

2.一饼357克,一匹马驮2件60公斤刚好负重

一种说法是七子饼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来,简称茶马市,交易时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共八饼过数。额外那张饼是用来上税的。一饼茶357克,一筒7饼,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旧时马帮运茶就是这样。

3.吉祥数字“七”象征多子多福

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七子饼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祝福家和万事兴。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负有“合家团圆”的精神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普洱茶为何会有霉味?


普洱茶作为一种“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具有“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可是为什么会有霉味只说呢?茶叶久置或存放不当,吸收空气中的水气,滋生菌类,变潮而出现霉味。茶叶因此变质、变味,失去了独有的香味特性。

长知识

【竹叶青】竹叶青属于绿茶,适宜用透明玻璃杯或白瓷杯来冲泡,水温以80-85度为宜,选用“下投发”冲泡,所谓下投发就是先在杯中倒入少量水,然后投入茶叶,待茶叶全部浸润,再将水沿杯壁注入,此方法冲泡出的竹叶青汤色微绿,滋味鲜爽。

【茶道人生】临风一啜心自省,此意莫与他人传。身心柔静,品茶从入口到下腹的千般滋味,已然忘我。对茶的色香味,重视而不注重。道在人心,一不在口腹。身动而后心动,润物细无声。茶集美善一身,一肚衷肠诉于有缘人。

【杭白菊】杭白菊又称甘菊、小汤黄、小白菊,以其色、香、味、形“四绝”为菊花茶的佳品,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品种。原产地在桐乡,产量高品质好。杭白菊干茶,花瓣颜色发黄,花蕊深黄;汤色澄清,浅黄鲜亮,香气清冽,滋味甘醇微苦,花瓣完整嫩黄,色泽均匀。

碎碎念

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一杯清茶在手,享受到幻术般的芬芳与风雅之时,又慢慢地从中感悟到许多。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微妙,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全部精华。

第一喝茶会让人静心,从烧水、备齐到泡茶这个过程会让你的心异常安宁。第二从容,喝茶的整个过程有很多细节,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变得从容。第三专注,泡茶是一个接着一个步骤。第四,单纯,喝茶时不会想东想西,你会回到一个很单纯的状态。

品茶,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沧桑者觉回味;同是一杯茶,文人吟风月、哲人品人生、悟其道。做事功利性很强的人,不会真正懂得品茶的真谛,不会明白如何来“品”茶,仅仅只为解渴,全然感觉不了茶中深味。

岁月的沧桑如茶,茶叶的沉浮似曲。生活的滋味被小小的茶叶感染而厚重,工作的忙碌被茶叶的淡泊而冲淡,忙里偷闲不妨在人生中多添上一杯“茶”水,那就更显多滋多味,那会更加荣辱而不惊!

普洱茶长“花”?是为什么?


近日,一位茶友发来几张照片,说自己买了些很名贵的普洱茶,最近打开的时候长了很多黄色小点,如下图。

开始他怀疑是不是普洱茶发霉了,但同时也抱有一丝侥幸:“会不会普洱茶长金花了?”后来,他把该普洱拿到实验室在显微镜下观察后,看到它的普洱茶居然长金花了。

不过,我们还是劝该茶友保持冷静。

相信不少茶友知道,普洱茶自然长出金花的概率极低,堪比铁树开花,所谓“银霜可见、金花难觅”,如果你的普洱茶中出现了真正的金花,无疑是中了头彩。

那么,这款普洱究竟是真的长了金花,还是发霉了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得明白,金花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长出金花。

金花,学名冠突散囊菌,菌体为饱满的圆形颗粒状,粉状聚集分布,顶端较大呈白色。具有一定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调节糖类代谢等功效,因此“金花”被很多茶友奉为极品。

但金花菌除冠突散囊菌外还包括谢瓦式散囊菌、阿姆斯特丹散囊菌、间型散囊菌以及肋状散囊菌,需要注意的是,仅直观的依靠普通的显微镜是很难区分的。

在国家标准中,茯砖茶是唯一要求“冠突散囊菌”这项指标的黑茶类品种,而发花是茯茶特有的生产工艺,是指技术人员通过控制烘房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茶砖内部生长金黄色菌落(即“冠突散囊菌”)。冠突散囊菌不仅对茯砖茶的降脂减肥功效具有重大的贡献,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当然,普洱也不是绝对不能长出金花,只是不适合金花菌生存。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有可能发出金花:

1.鲜叶较粗老且茶叶渗出物浓稠,茶品外冷内热、外干内湿,也就是首先要为金花菌的生存提供营养和环境条件;

2.茶原料内必须存有“冠突散囊菌”,或在制成品后摊晾过程遇有此类微生物附着;

3.金花菌要在短期内形成最初的微小群落,才能在以后的储藏过程中逐步生长。

所以,普洱茶自然长出金花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

现如今,有些茶厂会参照茯砖茶的发花工艺,在白茶、普洱茶等的制作过程中进行“发花”,做出“金花白茶”、“金花普洱”,这是有可能的。

但是,如果不是人为发花,在自然存放过程中,不管是白茶还是普洱茶,几乎是没有可能产生金花的。同时,资深茶人石昆牧也强调:普洱与黑茶的金花,都是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不是后期仓储产生的。

而在和该茶友沟通后得到一条重要线索:这款茶初次打开的时候还没有,几月以后,才开始长了“金花”。

至此,我们大概率上可以断定,这款茶上的黄点几乎不可能是金花,也不像是发霉,有可能是其它菌种,在没有确定之前,不建议直接品饮。

普洱在“湿仓”过程中,容易滋生黄曲霉菌,因为与金花相似,很多人会将其误认为金花,其实这是一种有毒的微生物,如果饮用含有黄曲霉菌的普洱,有可能会引发中毒。

所以,如果各位茶友看到普洱茶出现黄点时,首先要考虑是不是黄曲霉菌,如果不确定,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检验一下。

首先,观性状。黄曲霉一般分布在茶叶表面,呈丝状或粉状成片分布,触摸或者吹气可将其吹成粉末状;

而金花通常附着在茶饼或砖的内部,为点状颗粒,金黄饱满,附着紧实,即使快速润一遍茶也不会掉落。

其次,闻气味。如果茶叶有明显的霉变后的呛人气味,基本可以断定茶叶发霉了。

最后,看汤色,品滋味。如果是霉变茶,汤色呈碳黑或棕黑色,浑浊粘腻,入口甚至有反胃、呕吐的感觉;而真正的金花汤色红艳透亮,喝起来没有霉味,不锁喉,有凉气感,能减弱粗青味和茶叶发酵中的堆味。

看到这里,相信您也明白普洱茶上的黄点如何分辨了,当然,如果您实在不确定,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权威机构进行培养后再做鉴定。

普洱茶为什么是云南独有?


在区分茶叶品类时,不论产地,我们通常会看工艺,比如同样的鲜叶,按照绿茶工艺制作叫绿茶,按照红茶工艺做叫红茶,唯独说到普洱茶的时候,会遇到这些问题:

为什么普洱茶似乎只有云南可以生产?其它地方生产的晒青茶是不是普洱茶?搞懂这些问题,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普洱茶?

认识普洱茶

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这段定义里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

1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

其中,定义里特别强调了“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而地理标志产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二是原材料来自本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提出的范围为准,为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11个州部分现辖行政区域。这些区域涵盖了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叶种的发源地,以及普洱茶原料优质产区。

所以有人会问,在广西、海南甚至缅甸、老挝等境外地区也有大叶种,这些大叶种与云南大叶种有什么区别?这些原料用晒青工艺制作出来的茶算不算普洱茶?根据“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这一条件来看,其他地区大叶种制作的晒青茶尽管和普洱茶相似,但原料不同,工艺不成熟,不符合普洱茶定义,也不算是普洱茶。

2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另一个重要条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决定了普洱茶只能在云南生产。云南的高原气候、偏酸性红土以及澜沧江流域形成独特生态系统,极易让云南大叶种形成了积累丰富的内含物质,它的茶多酚物质和茶碱类物质含量更高,水浸出物高达35%-50%之间,这是普洱茶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中小叶种茶达不到。后劲不足,就没有足够的物质转化,出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标志性特征。

3独特的晒青工艺

晒青茶是普洱茶的原料(称为茶青、茶菁或者毛茶)制作工艺,炒制之后,太阳底下晒干。像龙井之类的绿茶、铁观音之类的乌龙茶,都是炒青,没有晾晒过程,不是晒青茶。毛料晒青之后压制成饼、砖、沱就是生茶;如果是渥堆发酵之后再压制,就是熟茶。

晒青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首先是是利用太阳的热能达到“脱水”的目的,其次,让受晒的茶叶内含化学成份快速氧化、聚合与降解,使茶叶成熟度提升一级,同时有灭菌的效果;第三,促使茶叶形成特定的微生物菌群,保证了普洱茶的后发酵。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近几年普洱茶市场上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一些非云南普洱茶产区所生产的“普洱茶”无论其外观、汤色和口感,与云南普洱茶表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仔细品味,仍明显感到缺乏一种“神似”。并且,这些产品最大的弱点,就是普遍不具备储存价值。新茶品质尚可以以假乱真,但一段时间过后品质快速下降,与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特征相悖。

生物学常识告诉我们:当一种物质戓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的产品不能在其它地区“复制”。这类物质的天然性、遗传性、系统性与不可复制性,其中的核心则是它们依赖性极高的地理因素,更准确地说,是地理价值。云南作为茶叶起源地、孕育地有着不可复制的地理优势,就像广东新会的小青柑、甘肃与青海交界的冬虫夏草、长白山的人参等等,普洱茶也如此。

所以为什么普洱茶只在云南生产,不是简单地因为它自古就发源于“普洱”这个古老的茶城,它的特殊性也不仅表现为它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更多表现为普洱茶独有的价值体系,包括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普洱茶的特殊工艺价值,普洱茶的陈化价值,普洱茶的内含药用成分及药用机理的价值。它们有序组合,缺一不可。

为什么普洱茶是357克?


喝普洱茶的朋友们都知道,普洱茶每饼都是357克,有不少朋友在问为什么普洱茶每饼要制成357克?357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357克便于计量与管理:

对于云南普洱茶饼357克的来历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我们试图从历史开始来述说,普洱茶兴于两千年前的古人,盛于清朝时期的皇族,普洱茶饼,也有称七子饼茶的,每饼重357克。

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古代称茶饼为圆茶(即七子饼),每桶7圆5斤重,所以每圆平分得357克。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则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如“一筒重7片×357克/片约等于2.5公斤;一篮重12筒×2.499公斤/筒=29.988公斤约等于30公斤。

这样一来,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进销管理。所以普洱茶饼的357克重量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从易经的角度来解读:

首先357都是阳数(阳数为1、3、5、7、9),阳为日,为火,变动不拘,阳数之和为25,为太阳律的运行规律。而阴为月,;阴为月,阴数为(2、4、6、8、10),阴数之和30,这也是每个月30天的暗藏玄机,月就是这么来的,为水,凝静,水平。易经包含的天文历法,中国传统文华多么伟大啊!取3、5、7为中阳,吉数。

其他茶文化方面深度解读:

有人从中国的文化传统解读了357,寓意是:3+5+7等于15。15是相聚的日子,象征团圆,15为月圆之日。

还有数字本身的意义:

3为三才:天、地、人,天地人之合。

5为五行:金、水、木、火土,中国文化之发源。

7为少阳:为震为雷为龙。

可以说普洱茶357之精髓在于,以龙之精神,遁阴阳五行之规律,达到天、地、人之合和,龙之精神及中国文化之精神,缩小到茶文化来说,就是茶道精神。

七者,少阳,为龙,变动不居,普洱茶变化多端,收藏品饮丰富多彩。

五者五行,变化之规律,五味,普洱茶五味调合为最高境界。

三者天地人,三生万物,品茗收藏需天时地利人和。

357克是相对于传统普洱茶圆饼而言,普洱散茶、沱茶、砖茶和小饼茶等各自有其行业约定重量。

普洱茶为什么是357克?


喝普洱茶的朋友们都知道,普洱茶每饼都是357克,有不少朋友在问为什么普洱茶每饼要制成357克?357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357克便于计量与管理:

对于云南普洱茶饼357克的来历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我们试图从历史开始来述说,普洱茶兴于两千年前的古人,盛于清朝时期的皇族,普洱茶饼,也有称七子饼茶的,每饼重357克,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古代称茶饼为圆茶(即七子饼),每桶7圆5斤重,所以每圆平分得357克。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则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如“一筒重7片×357克/片约等于2.5公斤;一篮重12筒×2.499公斤/筒=29.988公斤约等于30公斤。这样一来,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进销管理。所以普洱茶饼的357克重量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从易经的角度来解读

首先357都是阳数(阳数为1.3.5.7.9),阳为日,为火,变动不拘,阳数之和为25,为太阳律的运行规律。而阴为月,;阴为月,阴数为(2.4.6.8.10),阴数之和30,这也是每个月30天的暗藏玄机,月就是这么来的,为水,凝静,水平。易经包含的天文历法,中国传统文华多么伟大啊!取3、5、7为中阳,吉数。

其他茶文化方面深度解读

有人从中国的文化传统解读了357,寓意是:3+5+7等于15。15是相聚的日子,象征团圆,15为月圆之日。

还有数字本身的意义

3为三才:天、地、人,天地人之合。

5为五行,金、水、木、火土,中国文化之发源。

7为少阳,为震为雷为龙。

可以说普洱茶357之精髓在于,以龙之精神,遁阴阳五行之规律,达到天、地、人之合和,龙之精神及中国文化之精神,缩小到茶文化来说,就是茶道精神。

七者,少阳,为龙,变动不居,普洱茶变化多端,收藏品饮丰富多彩。

五者五行,变化之规律,五味,普洱茶五味调合为最高境界。

三者天地人,三生万物,品茗收藏需天时地利人和。

357克是相对于传统普洱茶圆饼而言,普洱散茶、沱茶、砖茶和小饼茶等各自有其行业约定重量。

为什么很多人说普洱茶就得有霉味或陈仓味?


普洱茶怎么会有霉味或者陈仓味呢?显然,提出这个问题的茶友被一些所谓的“大师”洗脑了,记得在普洱茶刚开始火的时候(大约在2006年后),一些所谓的“大师”“教父”之类就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收徒讲课,将一些保存不当或者是受过潮湿的茶向过去从没有接触过普洱茶的一些“专家”、“名人”推广,进行洗脑式的教育。通过这些不明就里的名人向外宣传他们的这些“普洱”,逐渐就有许多茶友接受了那些受过潮湿,带有霉味的茶当成宝贝,有的甚至卖出了天价。

2000年之前有保存普洱茶习惯的只有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当时因存储条件有限,茶叶受潮发霉是常态,因此70~90年代保存在那些地方的茶有霉味或仓味就再正常不过了。大家自己应该都有体会,在两广、福建等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如果温度、湿度控制不好,一两年的时间,茶叶就会发霉,更何况在70~80甚至90年代。那时想将存茶的仓库装降湿、控温的设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投入产出比不匹配。那时茶价非常低,销量少,想要建一个能除湿、控温的仓库投入很大,更何况那时老茶的概念还只是在极少数人中有认可,因此当时是没有这类专业的存茶仓库的。

现在这类专业存储设备非常的普遍,许多茶友家里都有。近些年随着普洱茶知识的普及,绝大多数茶友的观念已改变,但在一些圈子里依旧将老茶的标准定格在要有所谓的“陈仓”味上,这我们就不多说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自己喜欢就好。

普洱茶为什么是357g?


市面上的紧压普洱茶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大饼的、小饼的、沱形的、南瓜形的、砖形的等等。

不过要说到最常见、最经典,也是大家在提到“一饼普洱茶”的时候,默认的重量就是357g。357这个数字已经深入人心,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357g呢?

云南普洱茶是云南一大特色产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357克是相对于饼茶来说的,常见大小的一饼普洱茶大多都是357g,而沱茶、砖茶等其他形状的普洱茶一般就不是这个重量了,小饼茶也不是。

从历史来说,普洱茶饼,也有称七子饼,每饼重357g,其历史渊源要从很早以前说起: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

古代圆茶,即所谓七子饼,每圆重7两,七圆为一筒。当时16两为一斤,7两折合成当时的0.4375斤:

一筒=7圆×0.4375斤/圆≈3.06斤

一引=32筒×3.06斤/筒≈100斤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与现在一样,以500g为一斤:

一筒=7片×357克/片≈2.5公斤

一篮=12筒×2.499公斤/筒≈30公斤

这样一来,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销售和管理。

所以,普洱茶饼的357克重量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试从易经的角度解一下,首先357都是阳数(阳数为1.3.5.7.9,阴数为2.4.6.8.10),阳为日,为火,变动不拘;阴为月,为水,凝静,水平。

阳数之和为25(1+3+5+7+9),为太阳律的运行规律,而阴为月,阴数之和30(2+4+6+8+10),这也是每个月30天的暗藏玄机,月就是这么来的,易经包含的天文历法,中国传统文华多么伟大啊!

可见,普洱茶饼中的重量357g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为什么普洱茶有霉味是正常的?》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为什么普洱茶有霉味是正常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为什么白茶比普洱茶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