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简便的试茶方法(二)

发布时间 : 2019-12-04
黑茶多钱 各种茶的储存方法 黑茶的冲泡方法

【www.cy316.com - 黑茶多钱】

茶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如吃饭饮水般,是人生活最基本的东西。但人有了追求之后,他又变得不简单了,便有了茶文化。当进入到商业利益中,更是混淆好坏,优劣难辩,茶就变得更复杂了。在相对较混乱的茶市中,茶友想找款好茶的确不容易。换另一句话说,普通茶友辨别茶质量的好坏;或者从几款茶中鉴别出其中较好的一个,是不容易的。毕竟普通茶友不是专家。茶从其生态,生长,制作,经过很多步骤,很复杂的过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长时间研究,是很难对茶有透切了解的。但作为普通茶友,不是说没有这种可能,就是没这种必要。不就是喝杯茶,喝杯好茶而已,干嘛要这样复杂呢?

但要喝质量好价格合理的茶,又必需会鉴别才行。

那么有没有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呢?

古圣贤说,大礼必简,大乐必易。好茶也是相通的。一款茶大致从其色,香,味三个方面鉴别。色:看茶汤油亮、通透、清澈的程度。香:闻其香是否自然,有没有杂味。味:尝其味,滋叶,甜、苦,回甘程度。最后看看叶底,肥厚、舒展、油润、弹性程度。下面介绍一种非常简便的试茶方法给茶友。准备几个约250毫升的通透玻璃杯。可鉴别一款茶,或几款不同茶同时对比。称3克待鉴别的茶,放入杯中,用大开水,冲泡入杯,约五分之四水位。观察:

1.茶叶舒展快慢程度。茶叶舒展越快茶就越好。

2.伸缩度(茶叶未展开与完全展开的对比度)。伸缩度越大茶就越好。

3.看茶汤。茶汤越通透、油亮、清澈,茶就越好。

4.闻香。香气越自然并没杂味,茶就越好。

5.品味。浸泡5分钟可试其味,滋味越厚,甜、苦平衡,回甘强而持久,茶就越好。

6.看叶底。叶底越肥厚、油润、富弹性,茶就越好。新茶友刚开始时,最好用2款以上的茶作对比。熟练后,就算单独试一款茶,都会清晰。

用通透的玻璃杯,可集看茶叶舒展快慢,伸缩度,茶汤,叶底及试茶于一身,省时省力。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方便;既直观又容易;既客观又准确。用盖碗技巧冲泡,尤其用紫砂壶冲泡,都会改变或提升茶性。如烹饪食物,可根据食材的特性,将其发挥到极处。但我们试食材时,可去除所有烹饪技巧,用白开水将其灼熟,试食之,就可以试出其真味了。这种试茶方法的道理正是这样。希望能给茶友,鉴别茶之优劣,带来一点帮助。

称3g待鉴别的茶

放入杯中

质优的茶特写

质劣的茶特写

用大开水,冲泡入杯(质优的茶)

用大开水,冲泡入杯(质劣的茶)

质优的茶迅速舒展,质劣的茶舒展较缓慢

观察茶叶舒展快慢程度

质优的茶

质劣的茶

质优的茶

质优的茶

质劣的茶

茶叶未展开与完全展开的对比

未完全展开的质优茶

未完全展开的质劣茶

完全展开的质优茶

完全展开的质劣茶

质优的茶茶汤

茶汤通透、油亮、清澈

质劣的茶茶汤

质劣的茶茶汤cY316.cOm

茶底对比

质优的茶底

cy316.cOm扩展阅读

简便的试茶方法给茶友


介绍一种非常简便的试茶方法给茶友。准备几个约250毫升的通透玻璃杯。可鉴别一款茶,或几款不同茶同时对比。称3克待鉴别的茶,放入杯中,用大开水,冲泡入杯,约五分之四水位。

观察:

1.茶叶舒展快慢程度。茶叶舒展越快茶就越好。

2.伸缩度(茶叶未展开与完全展开的对比度)。伸缩度越大茶就越好。

3.看茶汤。茶汤越通透、油亮、清澈,茶就越好。

4.闻香。香气越自然并没杂味,茶就越好。

5.品味。浸泡5分钟可试其味,滋味越厚,甜、苦平衡,回甘强而持久,茶就越好。

6.看叶底。叶底越肥厚、油润、富弹性,茶就越好。新茶友刚开始时,最好用2款以上的茶作对比。熟练后,就算单独试一款茶,都会清晰。

用通透的玻璃杯,可集看茶叶舒展快慢,伸缩度,茶汤,叶底及试茶于一身,省时省力。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方便;既直观又容易;既客观又准确。用盖碗技巧冲泡,尤其用紫砂壶冲泡,都会改变或提升茶性。如烹饪食物,可根据食材的特性,将其发挥到极处。但我们试食材时,可去除所有烹饪技巧,用白开水将其灼熟,试食之,就可以试出其真味了。

【多图】普洱茶审评程序


普洱茶的优劣,应该怎样分,以什么为标准。在茫茫茶海,如何能掏到一款货真价实的优质普洱;相信是很多普洱同好,都关注的问题。现将我们一些审评心得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学习。

审评茶叶可以单一审评或多个同时审评。现以单一审评为例,列图说明;

第一阶段:

(1)观察茶叶的情况,看是否有审评价值

(2)选取要审评的茶叶

(3)准备一个140mm审评杯

用开水将审评杯起温

(4)投茶量4g

(5)沸水100°C

(6)注水满至杯面,盖好盖子

(7)浸泡5分钟

(8)将茶汤倒入碗中

将审评杯的水倒清

(9)闻盖子、茶香是否浓郁、挂香是否沉稳。闻茶底味道是否纯正、有无杂味。

(10)观察茶汤色泽、浓度、干净程度、洁亮通透情况。

(11)观察叶底舒展,是否粗老,嫩度如何,均整、大小厚度情况,制作及柔韧度等。

(12)用汤匙分杯试饮,让茶汤覆盖口腔,停留片刻,感受茶汤是否鲜、甘、滑、顺、醇、浓、酽、厚、粘稠、柔甜。注意茶汤在口腔各部位的刺激,苦、涩等情况。

(13)重点留意停口后,口腔是否叮、刮、干、刺、杂、酸、燥、霉、锁等;苦、涩退去情况。生津情况如何,喉韵是否良好;茶水力度是否足够,扩散是否均衡,身体反应是否融洽。

第二阶段:审核茶叶耐泡度

(14)向审评杯内注满沸水,继续浸泡5分钟。

(15)同样试茶汤,留意茶叶释出物质的变化情况。

(16)继续向审评杯注满水,又浸泡5分钟。

(17)出汤,留意茶汤色泽如何,力度是否减弱,身体反应情况。

(18)再继续注水浸泡5分钟。

(19)出汤。留意上述情况,可鉴别茶叶的耐泡程度。

多图:手把手教你制作小青柑


导读:近期,除了火极一时的“蓝瘦香菇”,“小青柑”也算是当红明星了,其读音与“小心肝”实在相似,制作工艺精湛,颇有小龙珠的意味,被大家视作“掌上明珠”,受到众多消费者的追逐与热捧,因而成为了大家爱不释手的“小心肝”!现在就和茶友们来普及一下“小心肝”的制作方法。

小青柑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洗柑-去肉-晾干-生晒(内干)-入茶-晒干。

一、洗柑

毫无技术含量,当洗麻将就是了。

二、去肉

洗柑容易去肉难,出动全家边看电视边挖肉,挖后还要再清洗干净。

三、晾干

翻过来自然晾干,工作轻松又愉快。

四、生晒(内干)

我家只有太阳公公这个烘干机,只能先晒干一点再入茶,防止发霉。不过一天大太阳就晒的有点过了,柑皮逐渐脱水也逐步变黄了

五、入茶

入茶也相当耗时,边入茶边聊天,时间也过的挺快。

六、晒干

经历二七一十四天的日晒和自然风干,小青柑都变成小黄柑,青色向褐色转变,柑皮发硬,柑味初现,可以打包保存。

【多图】螃蟹脚:百年古茶树上的寄生精灵


在云南澜沧等老茶区的古茶树上,寄生着一种叫螃蟹脚的寄生植物。它和老茶树长在一起,吸了茶树的灵气,自己也成精了。

螃蟹脚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为绿色(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小珊瑚,带毫,如蟹足,故被当地人称为“螃蟹脚”。

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时有浓郁的特殊清香,陈化后有较浓药香味儿。

螃蟹脚通常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能找到,因其生长极为缓慢,加之过量采摘,野生的已极为稀少。

正宗古茶树上的螃蟹脚味道清香,入口爽滑,回甘强烈,生津止渴。《中药大辞典》载:其“辛苦温,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

据医学专家考证螃蟹脚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

螃蟹脚既可单独饮用,也可与普洱茶茶熟茶一起冲泡,还可以用来煲鸡汤。

不过,螃蟹脚性凉不可多喝,一般人每月饮用两次就够了。

螃蟹脚辨别

目前市面上的假螃蟹脚有两种,一种根本就是用普通的茶叶假冒,另一种则并非生长在古茶树上的正宗螃蟹脚,而是其他杂木上的寄生植物。

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古茶树上的螃蟹脚枝节较为短圆,晒干后色彩应为褐黄。而杂木树上的螃蟹脚枝节扁长,有突出条纹,色彩发绿。

黄龙山普洱茶公园:普洱打造“茶旅融合”新亮点【多图】


第一站:体验普洱茶的魅力

黄龙山茶旅线路是一条有30公里的环线,从普洱南收费站出发6公里就是木乃河工业园区,这里是普洱市以茶叶、咖啡、生物药等为主的绿色产业园,是国家级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新华国茶厂就座落在工业园区的醒目位置上。

普洱新华国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2017年3月进行混改,并将原天下普洱茶国公司更名为新华国茶有限公司,是香港新华集团和普洱市国资委共同组建的港资企业。

新华国茶厂是一座新型的花园式工厂,占地面积26亩,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三幢。主楼共有四层,一层为1200平米的加工生产线,目前是普洱市茶行业里最标准化、清洁化的生产线之一;二至四层为普洱茶的自然仓示范基地,公司仓储有近千吨的中期普洱茶。因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质,一片神奇的叶子在历史的岁月里发酵转化、沉淀文化、提升了品质,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公司属于一个以普洱茶生产、加工、仓储、销售,茶文化传播、推广、旅游、酒店等综合性发展企业。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新华国茶厂去看一看,听一听,体验一下……

第二站:传奇大亮潭

现在从新华国茶厂驱车1.5公里就是大亮潭,大亮潭占水面200余亩,是普洱周边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天然湖,湖中的草甸已在这生长有千年之久。

传说山顶上原先住着十几户的布朗族人家,一晚,村里的头人做了一个梦,一个白发苍苍的神仙来告诉他:“这个地方被一条龙选中安家,七天后你们就搬走吧!明天中午龙王的座骑白鹿会到这里来喝水”。

第二天清早,头人招集村里的人商议昨夜梦到的事,中午村人看见一头全身白色的麂子来到村前橄榄树下喝水,并要在这凹地里走一大圈。村里人因为经常能看到黄色的麂子,但从没见过白色的,所以村里人相信这是神灵的预示,马上就开始搬家。到了第七天深夜,天下起倾盆大雨,听到几声巨响,雷电交加,第二天清晨,村民回到原来的老家,那里的模样全变了。一夜间形成一个巨大的土坑,一股清泉从地上冒出,水越积越多,不久并形成一个大龙潭。

龙潭的周围古树参天,可是潭中竟然没有一片落叶,只见几只漂亮的小鸟看到有树叶落入湖中就及时叼走,成为了守护龙潭的小精灵。静静的龙潭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人们把水捧起来喝清凉甘甜,但龙潭水白天看总是浅黄色的,好像深不见底,可晚上在月光下则清澈见底,月亮、大树的倒影都能清晰可见,有句俗话“水至清则无鱼”,这何况是龙宫呢?这个龙潭有很多奇异的现象发生,也就多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因为世间叫龙潭的地方很多,后来人们就把这个龙潭称为大亮潭。

第三站:黄龙山普洱茶公园

前面三公里就是黄龙山,这里山路崎岖,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大家习惯了高速、高铁,现在可以体验一段不一样的行车感受,穿越森林之旅,这才是旅行的刺激所在。过几年这里也将成为普洱南部康养新城的目的地。

黄龙山国茶庄园建盖了普洱多个世居民族的特色民居,不久这里将建成民俗大观园和农耕展览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甘蔗的国家,古法制糖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经过榨汁一熬制一成形一冷却等工艺,并能制出红糖,在转动的古齿轮下回味甜蜜的记忆;古法纯粮酿制白酒、窖藏酒文化,现已成普洱一大名酒一一新华国酒,打造年份国茶、年份国酒是新华国茶的使命,也是一种情怀,也是擦亮普洱旅游金字招牌的体现;庄园里的美食只求自然,茶林跑步鸡、生态山羊……

这里除了食盐和大米外都力求自养自种;古朴的山村,能保留浓浓的乡愁,一种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坚守。庄园只有一个小目标,让游人感受到好看、好玩、好吃、好住,是我们的最高宗旨。

黄龙山名原糯倒山,后来因有人在山顶看到一条很大的黄金蟒蛇,加之这里山形似五个龙爪,就改名黄龙山。黄龙山为普洱市南部最高点,海拔1550米,这里长期有野象出没,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植物很多。冬天的早晨,站在黄龙山的观景台上,不远处就是普洱主成区,云海变换着不同姿态,慢慢笼罩着城的四周,这里成了普洱周边最佳观云海美景的地方,黄龙山的冬樱花刚好在元旦期间盛开,中国最美、最早的无量山樱花谷樱花刚凋谢,马上又将在黄龙山展开美色,所以观赏樱花又成了这里一道特别景致。

黄龙山的有机茶聚集了云南36个名山的良种,用冰岛、老班章茶种嫁接的几百亩茶地,成为普洱有机茶的升级版,这里有几十株百年古树茶,成为游客到普洱必看的景观。

第四站:中国最美茶山曼歇坝

曼歇坝农场成立于1953年,属劳改农场,1966年改为“五七农场”,1974年更名为国营曼歇坝农场。1961年云南省劳改局在曼歇坝开垦种茶,聘请中国知名茶叶专家肖时英为技术指导,从临沧勐库(今冰岛种)调来茶种进行育苗种植,用了五年时间种植了近千亩标准台地茶,成为当时普洱市面积最大、种植最标准的示范基地。1966年开始修建“五七水库”,后改名曼歇坝水库,库容150万立方米。

曼歇坝农场的大改变是通过大批工作人员的辛苦劳动;1968年上海一所中学的三十多位孩子,成了曼歇坝农场第一批下乡知青,从此这里成了这所中学专属的知青下放之地,在近十年里共有600余名来自上海的年轻男女,远离大都市在此安家,上海知青成了这里种茶、摘茶的主力军,白嫩的皮肤慢慢变黑,幼稚的脸庞慢慢变得老练成熟,他们的歌声合着鸟声鸣叫使大山不在寂寞,这里的每一寸热土、每一株茶树都倾注着她们的汗水。如今的曼歇坝茶园有山、有水、有茶,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了中国最美茶山之一。

古时从普洱出发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五条,其中以普洱为起点,从糯扎渡用船渡过澜沧江,到达澜沧县,再达孟连出缅甸,通往南洋,因这条古道因雨季不能通行,史称“旱季茶马古道”。这条古道从思茅出发路经曼歇坝,翻过黄龙山到整碗,在曼歇坝水库边还有一地方叫文昌宫。

古语道文昌帝君掌管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祀奉也逐渐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旧时每年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官府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进行祀奉或举行文昌会。

历史上思茅的文昌宫为何建在曼歇坝?这是因为思茅坝四面环山,黄龙山位于思茅之南,距离思茅步行仅需一小时的路程,其中又有官道通过,是最佳的风水宝地。为了使当地的文化繁荣兴盛,文昌宫就选址建在了黄龙山下的团山上,后来这里还成立过文昌阁书院,解放后还保留了一些老旧的建筑,可惜古迹在“破四旧”时被拆了建茶厂,如今只剩几棵百年老柏树挺立在山上作为历史的见证!(包忠华/文图,

熟普的冲泡步骤和方法(二)


三、向着目标选择手段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泥紫砂壶。

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

3.适当的醒茶。

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

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茶水温。

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为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具体操作到后面实战演练一节中再作细论。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

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这个口诀过于大略。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但总的来说,在熟茶的冲泡中它还是相当实用的。如下,我们具体分析五种基本的注水手法对冲泡的主要影响。

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

旋水:即注水时移动烧水器皿的壶口。其主要作用时增加水与叶低的激荡,同时提高各部位茶叶接触水的均匀性。不旋,壶口一直固定在一个点上注水,称为定点吊水。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首先,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其次,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粗高,高矮都不变,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

7.烧水器皿的选择。

为了控制注水水流,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价格材料等暂不论,能把水线修成如上图所示一般圆润平稳,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下面实战中,为了演示的便利,我用盖碗代替紫砂壶。盖碗比紫砂壶难于控制,也因而更锻炼技术。如果控制得当,盖碗也完全能泡出口感宜人,像出自紫砂壶一般的茶汤。

试谈普洱生茶转化的因素


普洱茶转化的物质基础是依靠云南大叶种自身丰富的物质含量。普洱生茶出厂时的含水量在10%左右,这是保证工艺正确的生普正常转化的内在条件。

当环境的相对湿度处于50-70%之间时,原料紧压状态下的普洱生茶,含水量能够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保持不进不出。在湿度过低的北方,长时间的干燥环境,会使普洱茶失水,含水量的下降,不仅减慢了陈化速度,同时也会在失水的过程中,带走一些物质。在湿度过高的南方,环境中的水气会被普洱茶吸收,含水量升高给细菌及霉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带入杂味。

所以,保持好这个含水量,简称“保湿”,是普洱茶存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目标。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存储的手段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全力以赴。

如果说适当的含水量是普洱生茶转化的内因,那么氧气和温度就是辅助普洱生茶陈化的主要外因。

普洱生茶的转化是一个氧化过程,氧气在此起到的是加快转化的作用。因此空气的微循环可以帮助提高转化的速度,但过量的通风会使普洱茶脱水,劣化。以往所说的存储环境“通风”,在实践过程中已经被大量事实否定,这一点是特别需要关注的。

温度对普洱茶转化的作用比较简单,高温时节,转化速度快,低温时节,转化速度慢。

综上所述,一个内因含水量,两个外因氧气和温度,是影响普洱生茶转化的主要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遵从普洱茶转化的条件,不同地区的正确仓储就会形成各具地方气候特色的茶品。观察和体会这个过程,也正是普洱茶品饮收藏过程中的乐趣之一。

普洱茶如何试茶,才能正确体现出真实价值?为什么要试茶?


这些年,笔者制作过上千吨茶,喝过上千种茶,阅茶无数,对茶的评价,越来越简单。值或者不值价,就是最终评价。而要评价一个茶,并不容易。即便千锤百炼,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评价茶的基本手段是试茶。而试茶,是一项专业活,许多时候,不是茶不对,是试茶的人不对,以及试茶的方法不对。

显而易见,如果试茶的人不够专业,那么得出的结论自然不那么可靠。多换几个人,在不同场合盲喝,是一个基本方法。有太多的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来判断茶的好坏,或者根据品牌和包装先入为主,或者出于利益关系颠倒黑白,一群人在一起喝茶,许多杂音会误导你对一个茶真实的判断。

笔者提出一系列简单的试茶方法,来让你判断这个茶的真正价值。而其中最主要的要点,就是盲喝。

一、自己试茶

确定几个变量:投茶量、水、茶器、时间、身体状况、天气状况、地理情况。尽可能固定几个变量来测试。

例如,固定了投茶量、茶器、水,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上午、下午、和晚上喝同一款茶,得出关于这款茶的结论。以我个人经验,上午试生茶的结果,通常口感最差;晚上最佳。

曾经有茶友说过,我用同样的水泡茶,感觉最近不好喝了,非常涩。经了解,该茶友一直用本地品牌的桶装水,每年9月份后,当地的水质就会发生变化;换水后,茶恢复到原来的口感。对于使用地表水或者净化水的茶友,若发现同一款茶,在不同时期,滋味相差非常大的情况下,你需要考虑下水的因素。

如果你感觉无论怎样都泡不好茶,那么,换一个水试试。市场上通用的农夫山泉和怡宝,都可以换来试试;当然,最稳当的水源是恒大冰泉。因为农夫山泉来自不同水源地,而恒大冰泉只有一个水源地,相对可控。水为茶之母,对于泡茶而言,是除了茶本身之外,最重要的因素。

个人身体的因素也非常重要。上火、感冒都会非常影响你的茶的判断,所以,你感觉很苦的茶,在你正常身体状况下其实并没有那么苦。所以,一堆人都很诧异你的评价时,要注意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再说说地理情况:西双版纳是笔者喜爱的地方,基本上所有茶都能泡得比较出色;到了昆明,由于海拔上升到1900米左右,水温下降到了93-94度,通常口感没有勐海出色;而到了广东、广西等平原地区,又可以找到熟悉的感觉。而在北方很多地方,水质有比较大差异,容易造成口感的误解。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北方某茶商,在勐海试一款毛茶,觉得非常出色,然后购买压饼,回到自己家,再试,觉得受骗了。争吵不休,作为一个认真的茶商,又飞回了勐海,对照着样本喝,口感又对了。茶友可能会发现,从刚结束发酵的堆子里抓一把茶,就用勐海的井水喝,感觉堆味不明显,甜且滑,似乎非常不错;然而,同样的茶带到昆明,堆味非常重,且土腥明显。

因此,个人试茶的环节里,需要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切忌轻易下结论,尤其是学大师状,铁口直断,最后弄巧成拙,徒增笑柄。不轻易下结论,不是耍滑头,而是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

用一周的时间,在不同的情况下测试,对一款茶来说,才是公平的态度。

二、群体试茶

群体很复杂,充满了人情世故和人生哲理。所以,正常情况下,不要轻易和很多人试茶。很多茶友习惯了笔者不评论茶的口感,只讲原料和制作工艺和仓储;因为,这些客观的东西任何人都驳不倒,哪怕喜欢抬杠的,也找不到抬杠的机会。然而,喝茶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很多人一起喝。所以,群体试茶又是一个避不开的环节。所以,我想说说关于群体试茶的一些要点。

1、盲喝

撕掉包装,不要留下任何信息,关于茶山、品牌、年份等资料。避开所有的望文生义和人身攻击。群体试茶的时候,有人不懂装懂,有人懂装不懂,有人跟风,不同的利益倾向下会有不同的立场,最可怕的是很多号称普通茶友的人,家里库存的茶比一般茶商还要多,为了在茶友圈树立权威卖自己存的茶,不惜歪曲打压别人。为了避嫌,请选用盲喝。

2、混合

把目标茶混合在其他茶里,观察茶友的反应。这些茶包括了某些茶友自带的茶,或者自己非常明确的茶,这样,你既可以试出评论人的水平,也可以得到真实的评价。

曾经,笔者把某人自己的茶混合在一堆茶里面,过了几天让某人自己来喝,某人自己评价说这个茶不像话,不纯等等。我也曾在某名山要了一点某人的样茶,过几天在厂里试喝的时候,某人也在场,某人问是哪里的茶,我告知是另一人家的茶,立刻嗤之以鼻,说那人专门从外面拉茶,这茶明显不是本村的茶。我举这个例子来说,只是说明,那些看似专业、底气十足的背后,对于茶的判断,并不是那么准确。

3、价格

当问及价格的时候,尽量往高处说。实际上你买300元的茶,你说5000元1饼,试茶的人会很客观地告诉你,你这个茶不错,但是买贵了,因为你这5000一饼买的茶,仅仅比他3000买的稍好,或者比他3000买的略差点,应该只要2500元。你就偷笑吧。

反之,你若告诉他这是300元的茶,他很可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300元的茶比他3000元买的要好或者差不多,本能上立刻要把你贬得一文不值,才能掩盖内心的痛。

所以,把价格报到5000,让他感觉你上当受骗了,让他快乐的同时,你也快乐!

于我而言,我早已习惯自己的试茶方法,背着同一款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水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试茶;不考虑任何名山效应和商业利益,只看这个茶是否能够有一定的特点,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铭记于心,记录在字里。日积月累,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成为改进的依据。试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

综上所述:要学试茶,你得背着同一款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水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试茶;不考虑任何名山效应和商业利益,只看这个茶是否能够有一定的特点,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铭记于心,记录在日志里。日积月累,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成为改进的依据。试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普洱茶你能弄明白,其他的茶类也就触类旁通啦!

试茶时,影响茶叶评审的几个因素


在试茶或评审茶品的过程中,有很多食品或药物会影响身体的嗅觉和味觉,从而影响茶的评感,下面根据资料整理汇总几类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

一、喝酒。酒精作用会让人先精神亢奋而后产生疲惫,不管是何种状态都会让人的感觉器官失真,同时酒中的芳香物质残留也会对茶的香气造成严重影响。

二、吸烟。烟叶气味浓重,在口腔和上呼吸道滞留时间较长,不仅影响嗅觉,同时对味觉造成一定影响。

三、一些蔬菜。一些气味和刺激性较强的蔬菜,如辣椒、大蒜、韭菜、葱等,含有硫醚化合物、大蒜素等成分,具有辛辣味和特殊气味,刺激感觉器官,易造成品感失真。

四、甜食。吃甜食过多,易影响消化液正常分泌,产生消化不良,造成口味发腻、味觉下降、食欲减退,甚至还反胃吐酸水等影响口感的情况。

五、油腻类食品。食用油条、油饼等油炸类食品,造成食用脂肪过多,易造成消化不良,泛胃酸等不良影响。

六、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连续2天服用土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灰黄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即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出现味觉严重下降,口腔产生大量白色唾液泡沫,严重影响滋味辨别能力。

七、服用中药。服用中药易产生较浓烈的药物气味,如服用牛黄解毒丸、大黄苏打片、丹参片、当归浸膏等中成药,药味易反渗到口腔,影响口感。

如何确定试茶的几大方向


对一款茶的评价,各人都根据自身喜好和认识水平众说纷纭,有人说它好,有人说它普通,有人说它回甘生津,有人说它香气迷人,那么如何客观系统地归纳一款茶的真实状况呢?我认为可以抓大放小,也就是把握重点就可以了,其余细微的随心所欲各自发挥。

试茶试重点,那么何为重点呢?

我把试茶的方向归纳为三点:1、香气;2、口腔内表现;3、身体反应。其中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香气,香气又分为新茶香气和陈茶香气,新茶香气可以在试茶过程中在口腔直接体会,也能在器皿冷后通过嗅觉闻出,通常而言有花香等自然香的茶是要加分的,而有高温造成的工艺香意味着茶制程已出现问题。

陈茶转化的香气又和新茶的花香有所不同,新茶的花香扬而清爽,而经过岁月积淀转化而来的陈茶香沉淀又内敛。通常有香气的普洱茶更加容易打动大众消费者,它给大家带来的是最直接最扑面而来的好茶标志。口腔内的表现。通常我们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即可:a、苦涩度;b、生津回甘度;c、汤水粗细度;d、汤水浓薄度;e、耐泡度;f、饱满性和层次感;g、喉韵及刺激喉咙的深浅程度。

通常而言不苦不涩的茶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但也有说法“不苦不涩非普洱”,云南大叶种茶中茶多酚与儿茶素含量丰富,浸出物多,按传统晒青工艺制作完全没有苦涩的普洱茶很少,所以评价一款茶的苦涩度都是相对而言,也就是看谁的更轻,更容易化掉。对于同等地貌区域的茶,通常树龄越高,苦涩越低。

生津回甘是喝普洱茶群体里最喜爱和最乐意接受的一个特征,生津回甘越好代表原料素质越高,生津回甘的方式根据茶的不同表现区域也不同,有两颊生津,有舌底鸣泉,有齿缝回甘等方式。汤水粗细度也是衡量一款茶的优劣关键,通常,树龄老的普洱茶,其汤水更细,反之则粗。耐泡度,耐泡度通常是判断季节茶的一个关键指标,同样条件下的普洱茶,春茶最耐泡,其次秋茶,最不耐泡是雨水茶,耐泡度也是不同茶之间比试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千万不要小看耐泡度这个指标,行内公认不具备耐泡度的茶不管其他方面表现如何都够不上好茶,也就是好茶必须耐泡。试耐泡度很简单,相同冲泡次数内更易出现水味的茶意味着更不耐泡,反之亦然。饱满度和层次感都是指茶入口后在口腔的刺激区域和刺激方式,喝茶使整个口腔都能刺激到的会更舒服,而只刺激上颚前段,或者只刺激到咽喉等后端的总是让喝茶人感觉缺失点什么。

通常而言好区域的原料或者好的拼配方式都能让刺激口腔范围更为广泛。而相对纯的原料刺激口腔方式较为单一,好的拼配茶刺激口腔方式就更为有层次感和丰富性。而喉韵及刺激喉咙深浅程度是辨别树龄和生态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指标,喉韵是指茶汤入喉后反弹出的回韵或者气韵,实际也是香气在口腔中的一种表现方式,只是更隐约和委婉,稍纵即逝,刺激在喉头部位。

只有生态好、树龄高的原料才会使喉韵更明显突出持久。而刺激喉部深浅则是指茶喝到口腔里头能刺激喉咙位置的深浅度,越往下走或者说越深代表树龄越高,反之则树龄越低。试新茶大体如此,而试陈茶除去上述原料状况以外,还多出了仓储状况这一环节,通过观看叶底颜色,汤色和喉部舒适度就大体能判断出一款茶的存放干湿状况。

身体反应。很多人说喝好茶能让人愉悦,但愉悦这个词还是有些模糊,显然还不能直观反应人何样才为愉悦。静静地坐在室内茶桌旁喝茶突然出现手心出汗,面孔红润或者背后发热以及胃暖现象都是喝到好茶对人身体产生的一些反应,业内称之为“茶气”。酣畅淋漓喝完几泡茶,犹如打完一场羽毛球或者爬山后,汗水沾襟,整个人都轻松舒服下来。这些状况都是喝普洱茶对人身体除口腔咽喉外发生的一些奇妙状况,应该说能让人身体出现这种状况的茶凤毛麟角,绝大多数茶都只刺激在口腔方寸之间,但凡能让身体出现上述状况的茶,基本都是顶级茶的标志,而口腔里的表现也绝非一般。

试聊普洱茶,心得共享


普洱茶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神奇的古树,天价的价格,疯狂的茶友寻山问茶,还有大量的存储,都是任何茶不能比拟的。那么,我们试着讨论一下,普洱茶的价值和价格方面。

普洱茶真正火起来,并不是从茶树本身先来,而是通过香港台湾发现后而火起来,而价格高的茶,一般都是从茶王开始,一个又一个茶王树,从几万到十多万一公斤,一棵树炒到百万以上。

只要有人先行,不同山头不同村寨都会出来茶王树,只要有古树林,就会有茶王树,有了茶王树,价格就上来。所以,茶王树是普洱茶的第一火茶,先不说到底好到哪里,但一个山头或者村寨只有一棵,想要的人很多,所以价格不菲。当然不同的村寨和山头,价格区别还是很大。

那么,再有就是单株,同一个山头,只有一棵是茶王树,与之相类似的,品质也差不多。所以,茶友们就会去找那些古树,与茶王树差不多的,谈一下价格,承包一株下来。这就是单株,价格当然与茶王树的要低很多,品质的话,如果放在一起喝,估计区别不大。所以,慢慢地单株火起来。

单株一火,找单株的人越来越多,开始估计很好找类似茶王树的,后来那么大的少了,就慢慢找不那么老的,三公斤以上的,就不错的。后来再发展,可能二公斤就算单株。不知道这是底吗?会不会以后一公斤也是单株呢?

当然,喜欢单株的人也不会那么多,毕竟价格在哪摆着。还有数量的要求,有些人可能需要十几公斤或者二三十公斤,那就选择几棵古树采,自己说要哪几棵,茶农就采摘哪几棵,于是就出现了选采。选采是纯古树料的,不会有加其他大树或者古树茶龄区别太大的茶树。

再来就是论古树了,哪边的古树多,一般都会成为名山或者名寨。当成为名山或者名寨,就肯定会有茶王树、单株、选采纯料古树,然后就是古树。古树一般就指百年以上的混采,不排除有些大树不多的茶农,会加在一起采摘加工。

这些是基本上的一些感受,普洱茶的独特之处在于所种的茶是乔木,而且山多生态好,基本属于不管理状态。和这里的农耕习惯有一定的关系,这里山里种植农作物也基本不管。种茶树肯定更不会管,如果是别的地方,很难有这种自然生态和耕种方式,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古树保存下来。

对于茶来说,确实是越是自然在山里成长的越好,这与我们最近茶友喜欢荒野有关系,当然也是茶友对茶认识提高有很大的关系。茶需要吸天地之精华,只有生态好,自然吸收大自然空气和土壤里的微量元素,才会有一杯好茶。古树好在根深茂盛,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和吸收大自然的物质,与普通茶叶确实有着不上的区别。

至于茶叶价格,基本上是茶友自己炒起来的多,看那茶王树,如果茶友不去追,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拍卖价。再看那些单株和选采,如果没有人去苦苦钻研,怎么会价格越来越高。

因为那么多人喜欢古树,喜欢纯料,喜欢单株,当然价格也步会越来越高,当某一个山头或者村寨被发现,就会有一堆跟风,所以就会不断出现新秀。

胜出必有所长,名山名寨确实有过人之处,至少古树多。适当的品尝一下名山名寨的滋味,喝懂他们的所长,那是没有错的。

但对于我们来说,三百年和一百年的茶叶可能区别不大,名山边上的价格如果低得多,品质差不多,那么我们不必过分去追求,毕竟喝茶,自己开心最重要,适口为珍,不要去攀比。

品饮普洱茶试茶法


台式试茶法

第一泡用500CC的盖碗,置茶5克,水要沸腾,水注入盖碗后,茶要翻滚,不用盖盖,2分钟后用汤勺轻轻把茶底往盖碗的一方拨动,看其汤的透度和浸出物质怎么样,在后轻闻汤勺正后两面各两次,看其香气纯正与否,接着用汤勺置茶汤品饮即可,依照此方法冲泡三次,最后找到综合标准(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即可。

中式试茶法

第一泡用300CC的审评杯,置茶5克,水要沸腾,水注入杯中时茶要翻滚,闷泡五分钟,将茶汤倒入评审碗中,最后找到综合标准(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即可。

港式试茶法

第一泡用500CC的盖碗,置茶3.57克,水要沸腾,水注入杯中时茶要翻滚,闷泡五分钟,用漏斗取出叶底置于杯盖。审品细则,闻叶底的香怎么样,断出“虚与实”,喝茶汤,感受水路回甘,香气滋味等。以同样方法重复冲泡三次。最后找到综合标准(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即可。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多图】简便的试茶方法(二)》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黑茶多钱”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