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情茶相依,秘境一片叶

发布时间 : 2019-12-09
秘境普洱茶 天境普洱茶 思境普洱茶

【www.cy316.com - 秘境普洱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浪漫云端茗香随。

一个好茶诞生的地方,从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土壤配比适宜普洱茶的生长环境,有1700余年的茶叶文明,因此而繁衍发展了多元少数民族文化。它是一片净土,是以茶为媒沟通过去、现在、未来的路,它带给人们的不止是茶,更是精神世界的依托。它是茶祖的故乡,茶的故乡。

每年来景迈山,我都是住在景迈世家,女主人叫刀玉,一个如幽兰花香般的傣家女子,勤劳智慧,待人热情厚道。我们因茶结缘多年,如邻家姐妹。她带我走村寨,访村民,进茶山,亲茶树,做茶品。一来二往中,我对景迈茶山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更喜欢这得天独厚的万亩古茶园。

景迈山,“北回归线上最后一片绿洲”。那一片叶子的追寻,在步履间结成悠长悠长的梦——我愿是那山中的一棵茶树,常年与参天古木相伴。这特有的生态环境,鸟语花香的大山深处,养育了勤劳的傣族拉祜族布朗族人民,还有香樟、小叶榕、以及四季花开的树木星罗棋布于古茶树之中,花香扑鼻。林荫下的古茶树,虬枝盘曲,随处是鲜活生长的植物,空气中散发着丝丝甜香清爽气息,幽兰般的气韵。各种植物的多样性,高低错落的层次感,鸟鸣林中的清越美,阳光雨露的朗润爽,这是秘境之中与大自然的沟通,也形成了景迈山茶的山野之气。

茶是喜阴又喜阳的植物,春天,采茶季节,走进大平掌古茶园,鲜活而灵动。这吸天地灵气生长的植被,庇护着几百上千年的茶树。晴天的日子,阳光如利箭般透过林缝暖暖地照射到茶树上,草地上,茶树叶子鲜亮亮的,墨绿色的叶子极尽饱满的张力,那沉寂在脚下的落叶,软软的很舒服躺在土地上,和着阳光散发着自然的芬芳。茶树,因落叶化作春泥又护花的情怀而尽力舒展抽芽。

景迈山古茶园申遗,因为这秘境生态环境好,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这种混生正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之一,由于这些茶树树龄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显得历尽沧桑、饱含风霜。

踏进古茶园,有一种大王叫我来巡山的感觉。每一片叶子都簇拥着,在层层叠叠的枝干上,众星拱月般捧着灵芽,迎着阳光玉露,直立于枝头。芽苞在这里饱满鼓胀,绽开的样子与我会心,似乎有一种期待。

这神奇的古茶树身上,总是那么让人惊喜。根瘤曲弯的主干差不多都寄生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带着露珠的苔藓,有根须恣意悬挂的石斛,有悄然立在苔藓中的菌丝,还有不知名的草本植被……更为有名的在古茶树身上安然自若生长着的螃蟹脚。这螃蟹脚是一种茶树寄生植物,因其枝条为节状带毫,故被当地人称为“螃蟹脚”。螃蟹脚通常在上百年的古茶树才能找到。因其生长极为缓慢,加之过量采摘,野生螃蟹脚的数量已极为稀少。

走进古茶园,我们最喜欢找的就是螃蟹脚,每每看见,就是惊喜。因为隐藏枝干上,色如树叶,难以发现,见之不舍移步,采之不舍下手,不采不舍离开,如此让人欢喜的螃蟹脚,拍照成了爱她的方式。真感动大自然不舍的赐予——人给她环境呵护,她回馈你神奇的宝物。

在古茶园,我看到了多处参天古木树心空洞后而倒下的样子,在倒下的古木之地,茶树或许失去了庇护也变得没精打采,有的甚至枯萎,还有的或许死去了,被种上新的小茶树。物生物,万物生。茶和人一样,都逃不过自然法则,无伴生物,缺少精气神——内涵的滋养永远不是孤立无援的。

景迈山的茶,有香妃之韵。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

来这里,喝茶,喝新茶是必须的功课。无论古树大树小树茶,都是一个“喝”。舌尖味蕾才是审评师,苦涩甜香韵,山野自然来。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特别是盖碗的盖香和杯底留香,让人迷恋。因为这香,景迈茶的弱苦往往忽略。喝茶前,我们喜欢欣赏她的条索紧结,较细的条索如傣家女子婀娜多姿的身材和黝黑油亮的皮肤。其茶耐冲泡,一般可以冲到二十泡,蜜兰花香储存得当,香气会越存越显。

随我上茶山的朋友,每来一次,都感叹,大自然的恩赐,一定要珍惜。好茶,从人工采摘到手工制作到捡装成茶,一路的辛苦都在杯盏里沉淀。一片叶子,得之不易,得之我幸。爱惜每一片茶叶,泡茶不浪费茶,成了习惯。

景迈山,这大山深处的灵叶啊,厚养着山民草木,繁荣着经济,延续着文明。中国科学院“澜沧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研究曾提出: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集生物宝库、文化宝库、生态和人文旅游宝库及艺术宝库于一身,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遗产,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

cy316.Com精选阅读

景东聚贤茶庄引领农民致富纪略:一片叶子的情撑起脱贫的天


四月,春浓,天高地阔,时光绚烂。

我们走进景东县林街乡箐头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绿色茶园,一片挨着一片,一片连着一片,嫩绿的茶芽鲜翠欲滴,置身于此,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十里春风不如你,三里桃花不及卿”这句千古名句把我们此刻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再看聚贤茶庄创办的茶叶初制所,萎凋、杀青、揉制、晒青,茶工争分夺秒、有条不紊;过磅、记录、付款、数钱,茶农络绎不绝、笑逐颜开……一片叶子的情撑起脱贫的天。聚贤茶庄总经理朱永明以“绿叶变金叶”的铮铮誓言、“扶贫又济困”的拳拳之心在这里开通了茶叶提质增效的新路径,让茶农“因茶而脱贫、由茶而致富”。

创办茶制所,搭建致富桥

箐头茶生产历史悠久,是林街乡名茶之一。2014年,致力于云南普洱茶历史古茶山历史及茶马古道的研究员、茶书作家詹英佩到箐头村实地考察后认为:“箐头茶色泽乌绿,耐泡,冲泡后香可留七八分钟,汤色黄绿透亮,入口清香甘冽,喉舌生津,幽香沁人,舒心神爽。”但由于历史原因,相当长一段时期,箐头村茶农几乎是提篮小卖,单打独斗,加工粗放,销售难、收入低。

朱永明是镇沅县振太人,祖祖辈辈种茶为生,从小耳濡目染、受茶熏陶,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初中毕业后就到家乡的茶厂打工,因爱茶,对茶的加工和栽培管理深有研究。2005年,他开始独立自主,做茶叶生意;2008年到景东县城开办了聚贤茶庄茶叶专营店。聪明好学的他意识到干一番事业,小打小闹不行。为探索茶叶经营新机制,寻找自己茶店的优质茶原料基地,拥有自己的一个茶叶品牌,朱勇明多方游走,探寻茶源。2016年,经茶友介绍,他到箐头村考察发现: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香而回甘、涩味少、口感好”独特的箐头茶。他立马决定在箐头村创办茶叶初制所,加工优质箐头茶,让箐头茶成为自己茶庄的一个品牌。聚贤茶庄茶叶初制所的创办,加快了箐头村茶叶产业的发展。

茶叶初制所见闻

闻着茶叶的清香,我们来到聚贤茶庄茶叶初制所,院里晒着刚杀青好的春茶,工人们来回忙碌。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羞涩地告诉我们:“我叫罗金成,是箐头村周家小组的建档立卡户,全家3人。平时,我驾驶拖拉机帮别人拉货,最近活计没有了就到茶厂打工,每天收入100元,如果遇上茶叶多的时候加班,老板还发加班费,家门前的活计很划算。”箐头村公新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海燕从2017年在聚贤茶庄打工,月收入2600元,除去各项开支,每年有净收入1.8万元。

在箐头村山后小组建档立卡户罗东新家的茶地里,一畦畦茶树顺着山坡铺展开来,平整的茶园新芽吐芳。正在采摘春尖的夫妻俩看见我们,忙里偷闲,与我们交流。罗东新家有4人,两个孩子读书。他妻子杨金萍喜滋滋地说,我家有茶地10亩,往年都是自产自销。我们两口子一天到晚都在茶地里跑,春茶采收的时候连饭都忙不得做吃,自己采摘4公斤鲜叶加工1公斤干茶,每公斤只能卖20元左右。2016年村上有了茶叶加工厂,我家卖鲜叶给茶厂,1公斤可以卖8以上元,卖鲜叶比卖干茶划算多了,不但可以省去加工茶叶的工时,节省了柴火,而且每公斤干茶还净赚了12元。今年我们两口子每天平均采摘鲜叶40公斤,一季春茶就卖得15000元。鲜叶加工省出的时间种玉米、搞养殖,家里养了10个猪、3条牛,去年卖肥猪5个、收入7000多元,卖牛1条、收入4000多元。过上现在的好日子,我们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聚贤茶庄的好服务……

聚贤茶庄把服务茶农作为立厂之本、兴厂之道,积极引导茶农转变经营理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开拓营销市场,通过“传、帮、带”链接服务,架起了茶农增收致富的金桥。

绿叶变金叶,脱贫奔小康

怀着对一片叶子的挚爱,朱永明立誓要把“绿叶变金叶”。

茶庄坚持以茶农为主体,以箐头、龙洞两个村的茶园为基地,进行资源整合,对茶农的茶叶生产实行统一管理,初步构建成了“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保证”的生产格局,真正形成了“公司+基地+品牌+市场+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2016年初露锋芒的箐头茶叶初制所生产优质茶10吨,其色香味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浙江、广西、杭州、上海等地,并跨出国门销往韩国。

针对箐头村茶园管理科学含量低、采摘质量不高等问题,朱勇明到县城请茶叶专家实地检测土壤,清除残渣,指导茶农修剪、培土、施肥和采摘技巧,解决了茶叶生产的技术难题。2018年,又邀请县茶特局茶叶专家在箐头村、龙洞村举办茶叶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茶农52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96人。

朱永明介绍,箐头、龙洞两个村有老茶园2800亩,2016年茶厂收购鲜叶40吨;2019年收购20吨,预计全年收购鲜叶60吨。鲜叶收购价略高于市场价,每公斤10元以上。2016年至2019年,箐头、龙洞村的茶农每年卖茶收入120万元,务工收入6万元;每年省工2000多个,节省工钱16万元、节省燃料费6万元。2018年,茶庄与箐头、龙洞两村296户种茶的建档立卡户签订《产业利益联结协议书》,与茶农联手开发优质高效生态茶园,2019年收购建档立卡户茶叶10吨,支付鲜叶款10万元……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是朱勇明与茶会友的原则;“心怀善念种茶、心怀他人做茶、心怀感恩品茶”是他的经营理念。聚贤茶庄茶叶交易额每年300万元以上,销售箐头茶15吨。

问及朱永明下一步的打算,他坚定地说,教会茶农科学管理茶园,把箐头村、龙洞村的茶园建成生态园;更新茶叶加工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努力把箐头茶打造成一个优质茶叶品牌,注册“心福”商标,让“心福”牌箐头茶走得更远更辉煌。

陪同我们采访的箐头村主任王勇智补充说:“我们箐头村有茶园2056亩,其中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茶叶656亩;6户建卡贫困户在茶厂务工,平均每天收入70元。聚贤茶庄的入驻,改变了箐头村家庭作坊式加工和茶叶品质低的局面,茶叶不愁卖了,而且效益也提升了。箐头村将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茶叶生产,把茶叶打造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品牌,带动全村贫困群众步入脱贫致富快车道,真正让茶叶成为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采访后记: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箐头村立足山区农业特点,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生产,为群众铺就了增收致富路。聚贤茶庄茶叶初制所的创办,提高了茶农的科技素养,提升了茶叶品质,加快了茶叶产业化进程,彻底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难题。原题:《一片叶子的情撑起脱贫的天——景东聚贤茶庄引领农民致富纪略》(张平/文,李世华/图,

普洱茶知识·珍惜每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在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哥哥那一把茶叶中的每一片所释放出来的。我们喝茶的人,从来不会去分辨每一片茶叶,常常忘记一壶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叶所组成的。

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布施不就是这样吗?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我们应以茶叶为师,最好的茶叶需要五六斤茶青才能制成一斤茶,而每一片茶都是泡在壶里才能还原、才能温润、才有做为茶叶的生命的意义;我们也一样,要经过许多岁月的涮洗才能锻炼我们的芬芳,而且只有在奉献时,我们才有了人的温润,有生命的意义。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

一壶好茶,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说珍惜世界,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做一片茶叶!当我们这样想时,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普洱茶:一片叶子的四次生命


在南美洲的沙漠中,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干旱时紧紧收缩成球状“假死”,遇水就能重生,被称为“复活草”。

这让人想起另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茶,从生长在茶树的梢头,到一杯水荡开刹那的芳华,茶叶经历了多次新生,层层升华,滋味绽放,直至印在人们的心里。

初露于世的本命

茶叶的第一次生命,是天地赋予。每当春秋时节,茶树努出芽头和新叶,描绘着茶山上最好的光景。它的到来,是含着一个茶树数十年、上百年的积淀,把深厚的香韵深藏在稚嫩的外表下,等待人去发现、采撷。

塑造灵魂的使命

茶叶第二次生命是在制作后被塑造出自己特有的风骨。杀青、揉捻、日晒……每种茶叶,在每一个茶人的手中,在每一道不同的工序下,历练升华,最终脱胎换骨,生命重生。

有一个外国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从一杯中国茶里,我看到了中国的春天。”如果茶叶离开了这些磨炼身躯的过程,茶叶的内质将无法解锁,生命不会如此鲜活。

奉献真香的舍命

茶叶的第三次生命是冲泡,献出它的滋味。茶人伺水,使它最后一次舒展身姿,绽放所有,以生命菁华回报懂得欣赏它的人。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郑板桥的这副对联写的是实境,也是实感。“买尽”二字,化平庸为神奇,情意无限,茶叶的生命蕴含其中。茶与水相遇,在杯中有如淡雅的丹青,或似劲疾的草书。香气抒发,由口入心,茶叶终于在杯中、在我们的口中,和我们的身体里得到复活。

岁月雕琢的真命

三次生命是属于大部分的茶叶,丰富多姿,我们手持一杯佳茗,静下心来亦可静心感知。对于普洱茶来说,它的生命,还有着多一次的升华:岁月雕琢。

普洱茶工艺在于保留活力,成为一片茶后,它的生命其实并没有被被中断,而是在不断进行着漫漫升华,原有的内质转化为新的物质,不断的协调内韵滋味。

爱普洱的人眼里,它是有生命的,它不断地转化着自己的青涩,与周遭相处,学习进化,朝着圆融豁达走去。

某些时候,茶与人生的道理竟然是如此的贴切。被封存的宁静岁月,唯有沉淀自身,静然行走。

茶的本质,是奉献。茶的每一次生命,带着自然的恩赐和能量,浴火重生后,跨越着时间的限制,毫无保留的给予。寒冷时给予我们温暖,疲惫时给以我们安慰,让人端起那杯茶时,总是感到一种幸福。人若如茶,生命也会充满光彩,熠熠生辉。

临沧凤庆:一片茶叶里的清明上河图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得名。”春和景明,天朗气清。在滇西澜沧江的南岸、而今被称作凤庆的旧时的顺宁古城,每年与清明一起如约到来的,是一年一度的“春茶会”。“‘清明’节令前五天到‘清明’节令后十五天为春茶洪峰季节,细嫩的春茶产品,或由乡、镇集市的货郎小贩运到县城,倒卖给外地商贩和当地富户,或由外地商贩直接在县城市场竞购。数以千计的茶叶生产者和数以百计的外地茶商,讨价还价,形成买卖春茶高潮,大理、下关、丽江、保山、祥云、弥渡、巍山、昆明等地茶商和驻地商竞购晒青毛茶,数十队马帮、上千匹骡马为茶商驮茶,络绎不绝,年年如是。”

那应该是古城顺宁一年一度的“清明上河图”。菜市口,又名小校场。这个听起来会让人联想到别样意味的街巷,在旧时的顺宁古城,只是单纯的青菜绿豆腐白、逗引一家一户升起日日炊烟的市井所在。这散发着人间烟火气息的所在被名为小校场,却想来只是作些操练之类罢了,并无碍春天的明媚降临到这方数百年的古城。当此之时,想必菜市里的那些青菜白菜,芫荽葱花,全都鲜鲜地绿着,带着春日田野的气色。菜市口的后面就是财神殿,在这熙熙攘攘的春茶会里,财神殿是个热闹处,南来的北往的,城里的乡下的,贩茶的卖布的,做鞋的赶马的,少不得都要进去拜一拜。一边是菜市,种菜的卖菜的心安理得取酬劳,一边是财神,各方人士心怀祈愿求吉祥。并不宽敞的街巷里,长衣短褂,车马步行,各色人流熙来攘往,演绎着千年不衰的人间市井。

大水井旁的川黔会馆自然也要比平时热闹起来。沿着千里茶马古道,被两千年蜀汉商业文明滋养出来的川黔之地商家很早便进入滇西各地,且在所到之地多建有同乡会馆,以此联结同盟,以利经营。澜沧江北岸繁华数百年的古驿名镇鲁史集上的川黔会馆,“规模宏大,斗拱飞檐,雕龙画凤。殿堂中间神台供川主大帝刘备像,左为关云长,右为张翼德,正殿左边的一面墙供有赵公元帅财神爷像。左厢房为议事厅,右厢房为商会管理人住宿,其余房间供初到鲁史尚无定居之所的川黔籍商人住宿。会馆将同乡会、生意研讨和宗教祭祀融为一体,把‘两籍’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建于清光绪6年(1880)的顺宁城中川黔会馆,应该要早于鲁史古镇上的川黔会馆。古镇会馆的形制,应该正是仿顺宁城的会馆形制而建。会馆于此即时间久远,此处便被名为川黔巷。一年一度春茶会,各地精于经营的“两籍”商家自然要汇聚一城,抢得商机。当此之时,巷内巷外,但闻川韵黔音。

从城隍庙前往南再转西南到坡脚旧城街口是湖广坡,顾名思义,因有湖广籍人在此居住而得名。读地方史料,处处但见“明洪武年间屯垦戍边,始有大量汉人入滇”,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这滇西茶马古道上的顺宁府境。湖广籍人入顺宁时间未得细考,而凭着这一个“湖广坡”的称谓,想必入境不迟,后经一辈一辈,若春雨入泥一般,已渐渐融入了这片土地。唯一可确定的是,最初来到这片土地的湖广人,一定是沿着千百年来亦官亦商、亦军亦民的茶马古道走来的,从滇中昆明,一路往西,及至大理,再沿古道下线转而往南,过了澜沧江,最后,在澜沧江南岸这座浸润茶香的城池里居留了下来,年复一年,连着这个坡名一起,成为这座古城的一部分。春色和煦,住在湖广坡的人们穿上新装,若逛庙会那般,也要去逛一遭这一年一度以茶为名的春天的集市。

旧城的龙泉街上有龙泉纸坊,创始人李恒春为江西陇西郡人,于清嘉庆年间来到顺宁,后落脚旧城龙泉街,以酿酒、造纸为业。龙泉白纸“光洁松脆,着墨均匀”,为当地府衙办公及学校、民间广泛使用。1930年,龙泉白纸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铜质奖章。当此之时,龙泉纸已远销昆明、广州、缅甸等地,声名在外。城中已先后再开起周氏、宋氏、罗氏三家纸坊,亦生产龙泉纸。除了书写用纸和民间祭祀用纸,纸坊还生产雨帽、雨伞用纸。春雨入城之时,那在古城的街巷间移动着的,便多是用龙泉纸做成的油纸伞。

关庙街前往东是文明坊。文明坊往北是文庙街,往南是育贤馆。北城门外有隆恩桥。小北门街因原为义仓所在而曾被称作济民巷。从栅子门往南经赵(又新)武烈公祠至城墙脚叫武烈街。从太和巷往东是朝天门(东城门)。凤山书院前有回营街。南门外东南有泗水桥。庆云门(南城门)往南过小桥有养济院。养济院往南有铜匠坡。打铁街往西有圣谕亭,圣谕亭往西是大校场。打铁街下有小河流淌,两岸绿柳扶风。春光冉冉,车马熙熙。从东门到南门,从关庙街到北门外,从铜匠坡到打铁街,从太和巷到先生邑,这座明万历28年(1600)起便四门拱卫的古城,一城茶馆酒肆,书院庙宇,车马楼阁,小桥流水;满市茶庄银楼,绸行玉店,小吃肉铺,蓑衣铁锄;又兼香烛纸火,鞋履筐篮,看相算卦,车架马掌;官宦商贾,行脚游僧,说书卖艺,贩夫走卒,一一在这春色里活泼明媚着,借着一叶春茶,一笔一画,勾勒出一座滇西古城春日的“清明上河图”。

就着这春日的集市,粑粑卷是要吃一回的。这顺宁城里最著名的小吃,在两片薄饵中间夹上一片金黄的油粉锅巴,面上的饵上面抹上稀油粉及油辣子、蒜油、花椒油等佐料,然后将粑粑卷起来入口。逛街的小姐姐,卖茶的乡亲,赶马的小哥,过路的行客,熙熙攘攘集市上不必注意吃相,且走且行尽情饕餮着。看到有书上说,这粑粑卷是离乡的顺宁人舌尖上的乡愁,久别归乡,非得要吃到了粑粑卷,方才在滋味凌乱的舌尖上,得着了那离愁的慰藉。

又有印着这方地域独特滋味的腊肉。将二刀肉和坐墩肉洗净,抹好盐,放在用酒、盐和各种香料混合的料汁里腌制一个星期左右后拿出晾挂,晾挂一周之后,把肉取下来,再抹一次料汁,再在通风的地方晾晒十天至半月。晾晒好的腊肉,在阳光下油光红亮。当此清明之时,正是食腊肉最好的时节。一摊腊肉在市,满街的空气里都弥漫着香味,使人闻之而生馋涎。各家食馆饭铺、居城人家少不得要买一些,而尤其是各路马帮,腊肉更是行路的常备品,这时进得顺宁城来,自然要买上几块红油油的腊肉,用油纸包着,捎在马背上。

又有米凉宵(凉虾),毛豆腐,肉末饵丝,山胡椒酱,呈现出这片地域山水和季节的味道。

而茶香,而春天,是这片土地不老的乡愁。从澜沧江到黑惠江,从青龙桥到犀牛渡,从昌宁到云县,从缅宁到耿马,这片滇西高山大河之间的古老大地,在一年一度的清明里,藉着一叶春茶,一城春光,一次次与远方,与马帮,与那些寻找的目光以及怀旧的舌尖——温热重逢。

一片茶叶的自白:普洱茶晒青和烘青


就像人类有生老病死,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云南大叶种,也从出生那一刻有着自己的生命使命。茶树妈妈在我还是小叶子的时候,早已经告诫大家,作为茶叶的最大骄傲不是安然无恙地老死树上,而是被人类制作成普洱茶,走进千家万户里去。作为植物,在茶树上生活的我们自然需要阳光,但是若想成为一片真正意义上的茶叶,从此过度到日后的美好“茶生”,我们的内心知道,必须要经历一场被称之为“晒青”的阳光之旅才行。

但是想走到晒青这个步骤,还得一步一步来。首先,大家都会在茶树上等待着被采摘,一般这个过程会在上午完成。当雾气散去后的清晨8、9点,一些轻微的露水淋在头顶,此刻被采摘下来的我们的持嫩性非常强。接下来,我们就被放在一边“晾着”了,这一被搁置就是6到8个小时。大部分的叶子们已经纷纷不耐烦起来,但是我知道此刻需要耐心来等待。时间越久,大家开始变得没精打采起来,身上的水分也开始越来越少,每片叶子都软绵绵地瘫倒在地,本来非常有弹性的杆茎也失去了韧性……谁知道,人类们就是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此刻我们正在进行“摊晾”,是在为后面杀青做准备,水分越少,破损率也会随着降低。

虽然很缓慢,有气无力的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被空气抽走水分,当我认为已经被彻底遗忘的时候,有个人终于走过来说了一句,“再萎凋一会儿,等下揉捻起来就更容易些。”我才明白,之所以萎凋时间那么久,是让我们身上的叶和梗含水量之间达到适当的平衡。这个过程很冷,因为温度低能够保证我们萎凋的自然性,这关系到后期茶叶的品质。终于,寒冷结束了,我们被放进了热腾腾的铁锅里可以暖暖身子了。这个过程叫做杀青,铁锅杀青是云南普洱茶区传统的杀青方式,千百年来,先辈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我们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我们在铁锅中跳跃翻腾,铁锅内的温度大概在60℃—65℃以下。我们为终于重新被人类关注而感到高兴,都玩得非常高兴。铁锅的热传导作用使我的水分逐渐散发,随着翻炒,水气很快挥发掉,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柔软。我们大量失水,青草气逐渐消失,茶香出现了。香喷喷的大家都为自己的变化而感到高兴,从锅里出来后,我们被放到竹篾上摊开。此时,有人用双手顺同方向揉捻我们,用力均匀,并无不适感。揉捻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的细胞壁破碎,使茶汁在冲泡时提高浸出率,同时使我们的身形成条。

这个时候,我忽然想起我们的一些前辈们,曾几何时也如同我们这样的热血沸腾,但是他们却是揉捻后被丧心病狂的烘干设备快速烘干。快速烘干设备温度会在80-130度,高于我们此时喜欢的60多度。他们永远等不到重被阳光洗礼的“成人礼”,快速烘干的这个过程让他们的生命大打折扣,虽然外形翠绿,香气高扬,但是苦涩度较低,水分含量在5%以下,奄奄一息的被制成普洱茶,成为了臭名昭著的“烘青茶”。这是一种不出三五年就会变成了苦味的茶,实在难以下口。

终于,我们迎来了梦寐已久的日光浴。在日光下薄摊晒到5成干,待身上的颜色由黄绿或是绿黄色转为深绿色时,然后我们会被二次复揉,抖散粘结的茶块,抖直茶条,再次在日光下晾晒。经过3~5小时的晾晒后,我们就被重新收了起来,也不能晒到太干,保持水分8%到10%左右,是为保持我们的活性及运输过程中不会损耗太大。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名字——晒青毛茶。此时的我摸起来略有弹性,不是很干和太脆,终于成为了合格的大叶种晒青毛茶,我看着自己卷曲自然的身体,条型蓬松适度,叶芽分明,色泽墨绿泛灰,条索肥壮,芽叶比例协调,最后被制成为了一饼优质的普洱生茶。在日后的“茶生”中,偶遇烘青普洱茶的前辈,经过晒青工艺3到5年的我,条索紧结,已经开始释放茶胶质出来,茶叶条索会变深黑颜色,茶芽会变黄色,鼻子一闻会有很明显的茶香。而烘青的可怜前辈,饼面很松散,条索会很容易脱落,闻一下更加没什么茶叶香气。

同时泡了我们喝,我带给主人的汤水比较稠,有胶质,很耐泡。喝到十泡后味道不会变化很大,而且会越喝越甜。而那位的茶汤会比较清,不耐泡,到5泡左右已经没什么茶味了,甜味很明显的不足。只看到主人皱皱眉头,就把早已经没有生命迹象的烘青前辈的“尸体”丢进了垃圾桶。

[无量山秘境]环境和茶基因决定了茶的品质


无量山位于横断山脉南段,处云南“滇西纵谷区”中部,山高谷深,气候温湿.位于景东县西部,北纬23°57’——24°44’,东经10°22’——101°04’之间。西北起于南涧县,向西南延伸至镇沅、景谷等地,西至澜沧江,东至川河,景东县境内面积2581平方千米。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山体支脉向东西两翼扩展而呈扇形,地质结构有石灰岩、砂岩、页岩、低谷、平坝和丘陵。

景东野生茶树分布面积28.6万亩,其中无量山居群23.5万亩,哀牢山居群5.1万亩。栽培古茶园3.71万亩。其中老仓福德古茶山1.6万亩,主要分布在安定乡、文龙乡;金鼎古茶山0.75万亩,主要分布在林街乡、景福乡、大朝山东镇;漫湾古茶山0.3万亩,主要分布在漫湾镇;御笔古茶山0.5万亩,主要分布在锦屏镇、文井镇;哀牢山西坡古茶山0.56万亩,主要分布在花山乡、大街乡、太忠乡、龙街乡。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景东、南涧两县境内,地处无量山狭长山地的中上部。无量山两坡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气候垂直分布明显。

现存栽培型野生古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无量山腹地,证明景东县的先民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其中的安定、漫湾、林街、景福4个乡境内的野生古茶树最具代表性。安定迤仓后山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中有一株生长在海拔2255米的古茶树,基部径围1.4米,干径达0.7米,树高20米。。林街乡岩头村箐门口无量山大石门,是景东野生大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野生古茶树分布面积达1.5万亩,专家考证,最古老的茶树树龄约1500年。景福乡勐令村芹菜塘杨家小组海拔1820米的山地上,生长的一株野生大茶树,树姿呈直立状,树高11米,树幅6米,基部径围1.5米,最低分枝3米。

在神奇的无量山上生长着一株无量山茶树王。每年春天当茶树王吐嫩之际,香飘万里,茶树王上百鸟*,热闹非凡,引得不少附近的茶农前来观看。有一年,有位长者发现在夕阳的余光中有一对凤凰影现。在茶树王上方盘旋,直至太阳全部落山才散去。自此以后,总有成群的雀鸟飞赴茶树王,食其果、宿其枝,并把茶树王的种子带到无量山的每个角落,无量山凤凰茶因此而得名。

据《景东地志征集资料》记载:“民国9年(1920)锦屏南攀箐原有茶树6000株,新植2000株,产量200公斤,运销省城(昆明);文井清凉原茶树9万株,新植15万株,200人栽培,产量2250公斤,运销大理;安定老仓原植茶树25万株,新植30万株,150人栽培,产量1000公斤,远销大理;大街、花山者干河一带新植茶树1500株,10人栽培;锦屏前所新植茶树12000株,20人栽培,产量1500公斤,远销大理。”

无量山普洱茶的特色:山高则温低,芽叶生长通常较慢,光合作用充足。无量山茶得天独厚,垄断了天时地利的优越自然条件,因此用无量山茶叶原料生产的茶,内蕴独特香气。

寻茶记:版纳茶区勐海秘境—滑竹梁子


我以为滑竹梁子是我们在勐海这几日深入或是经过的茶山中,最有诗意、最原始的一处。无论是来寻茶,亦或是单纯来游玩,这都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地方。

这里是离车声、人声喧嚣最远的地方,有的是传统的木屋和深山里鼓噪的蝉鸣。浓密的树林里,阳光见缝插针洒落期间,形成光影陆离的山林空间。

滑竹梁子,梁子二字是山的意思,当地从前长着许多竹子,因此当地人称之为滑竹梁子。滑竹梁子位于勐宋乡,被誉为西双版纳的屋脊,是西双版纳山最高的地方,最高处有2400多米。

滑竹梁子茶园离寨子有一段距离,上山的路还是黄土路,狭窄而崎岖,最窄的地方不足一米宽,往下望便是深深的山谷,只能步行或是骑摩托上山。我们坐在摩托车上一路颠簸,十来分钟上山的路途,感觉分外漫长而刺激。

上山后越发觉得这里与世隔绝,耳边是一刻不停歇的蝉鸣声,我是从没听过如此响彻心扉的蝉声的,不觉有些许压迫感。所幸山风习习,浸润着皮肤,清凉舒适。

这里真是荒山野岭,茶树混生于树林间,与周围的生态浑然一体,仿佛从来便是这样,尽管如今这里的茶叶相对早些年也身价倍增了,然而茶树似乎并没有被特殊对待,只是芸芸众树中的一种而已。

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一棵与众不同的茶树,四五米高的样子,几乎所有的枝条都是笔直的往上长,其叶片的色泽、形状与光泽度明显跟旁边的茶树长得不一样。载我们上茶山的滑竹梁子寨子的小哥说:“这是野茶,不能采不能喝。”

尽管茶季最繁忙的时候已经到来,这里的村民采茶却没有热火朝天的感觉,偶尔遇见几个采茶姑娘和阿姨也是悠然自得的,还看见村民带着孩子上来采茶,孩子在林子里不吵不闹自娱自乐也蛮有意思。

走入林子深处,地上是一截剖开的竹子,山泉水潺潺地流出。伸手去接水,那泉水真是冰爽透心凉,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那日阳光灿烂,透过树林斑斑驳驳地照在泉水和地面的落叶上,那光影很是美丽。泉水边上的一棵树上爬着一串串米黄色的禾雀花,正值花期,开得灿烂。这里如此安宁,大自然自顾自地美好,如果蝉声能停一停,我愿久久坐在这里。

再往山上走,面前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是傣族放在石头上的金色小塔,据说是做祭祀礼拜用的。

我们走到这里便已近黄昏,于是就先行下山了。据说上到山顶能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茶叶的滋味香气跟它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滑竹梁子的茶叶高山韵特别显,山野气息相对也更明显些。当我们走完了“梁子”,回到初制所,看到正在萎凋的鲜叶有厚有薄的摊晾开来,随手抓起的鲜叶都能闻到浓浓的清爽茶香,不禁感想:其实何为好茶?好茶天成!

我们拿来一个刚晒好不久的茶来开汤品尝:闻干香,有一股较为柔厚清爽的野山花的香气,汤色呈现出诱人的淡淡明亮的粉色,滋味鲜爽、浓醇、甘甜感明显,入口收敛感较强,但下喉即化的感觉让人欢喜,茶香溢满整口,这种感觉类似高山老树的乌龙茶。

行走一地,觅得一物,在游走中见识、感悟,这是无比惬意的!

茶山行:茶话景迈傣家人的茶山情


拍摄茶山黑话的这一路,我们第一站来到景迈。

去的地方是景迈村的依迪家,从车上下来,中午的阳光如一道金色的水笔,涂抹在村子延延展展的小道上,向着光芒消失的地方望去,成对的鸡咕咕而来,如一场盛大的欢迎。

金色阳光的边沿是柔和的光晕,将村子和村间的一切渲染地温柔明亮,这一刻大概明白“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是一件多么雀跃的事情。

依迪特意穿了粉色的傣族服装迎接我们,他正当壮年,因常年光照而黑金的皮肤让人想到一切可以形容年轻生命的赞美词。

依迪一家人都羞涩而友善。拍摄中需要依迪和小黑互动聊天,一时无法适应镜头的依迪拘谨地笑着,不时用手擦着额头,为每个人添加茶水,黝黑面孔因为羞涩而更显红涨。

依迪的妻子亦不善言辞,我坐在门口的时候,她走过来冲我笑着,不知该说些什么,我赞她衣服好看,她就赶忙给我介绍起她的衣服来,深紫色裹着金线的裙子把她女性婀娜的身形衬托完美,走路时左右摆动却不显得夸张,如同行走的流水一样,炎热的天气里最凉爽的风景大概如此。

等待下午太阳稍稍从头顶偏移开,我们跟着依迪一家去他们的茶地采茶。茶树比我们要高半个身子,依迪的妻子将裙子系起,身姿矫捷地攀到树顶,手上动作飞快,只觉得一个晃神间半米深的竹筐已经过半。

放学归来的小女儿也来帮手,小姑娘刚刚长到茶树枝干高,要举起手才能将最下面的茶叶采到,妈妈帮她把遮阳的帽子系好,小姑娘也默默开始劳作,她人小手小,采的不如妈妈快,缺一丝不苟,像个做作业的小学生。一时间母女俩专心致志地采茶,只听见树枝震颤的声响和茶叶篓里沙沙的摩擦声。

劳动起来的人们自有一种专注的可爱样子,时间在这一家人的手尖儿里溜走,亦如一日日阳光抚爱过的茶叶,他们让人想起一切踏实可信赖的人事,因为时间积累而成的,最是珍贵无二。

第二日我们去古茶园,依迪带着放假的小女儿和我们同行,路上小姑娘口渴,依迪在身边找到芭蕉叶卷成水瓢的样子倒水给女儿,顺手摘下更大的叶子倒扣在小女孩的头上,遮挡大剌剌的太阳。因拍摄现场需要安静,父女俩几乎没有用言语交流,他们黑亮的眼睛望向对方,眼神中透着柔软的光,只需要为你做好,你看到了就可以明了。

古茶园拍摄过半的时候,依迪的妻子骑着摩托车从远处赶来,她刚刚采完今日的茶,顺带来接小女孩回家。依迪将女儿抱上车,妻子正了正车头慢悠悠地骑起来,参天古树的缝隙里流下夕阳的余晖,将母女俩的前路照的金灿灿的,前方是叫做家的那个地方,依迪回头望着妻女,好像从未离开那里一步。我恰好看到这样的一家人,想起大学时候读《生命无法承受之轻》,里面的女主角萨日娜用尽一生的力气,从一个人逃到另一个人,一个住所转入另一个住所,而穷尽一切挣扎,渴望的不过是一个泛着黄色灯光的家。家是依迪的一部分,无需承受和承担,它浑然自在地融入他的生命,如同阳光融入他黑亮的皮肤。

我们去的那几日正是这个傣族村寨最忙碌的时节,春茶采了要当日炒出来,接着就是晒青,环环相扣,每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茶农这段时间每天都要抄茶到午夜2—3点,抄茶后还要马上喝上一泡,品评工艺,以便在第二日的工艺中加以改善。

我惊叹他们如此辛劳,依迪却豪爽一笑,忙过这段就好,泼水节到了的时候,春茶就采摘的差不多啦,到时候整个村子的人慰劳自己,庆祝收获。要摆上几天的长桌宴,晚上有小孩子最喜欢的彩色礼花,白天就在村子的广场上蓄满水池,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幼都会走到街上,用泼水的方式祝福辛劳定会有所得的每个街坊。

我实在热爱这个丰富的勤勉的傣寨。劳作的辛苦是为了欢庆的喜乐,归田有禽,热爱家庭。大概每个田园牧歌的梦,都做到了依迪的家门口吧。

最原生态的普洱茶秘境茶园勐宋那卡


西双版纳,一个从热带雨林里生长出来的神奇乐土,亦是普洱茶主要茶产区之一。

若非习茶,或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西双版纳密林里的村寨,不仅出产好茶,而且还是最为原生态的秘境所在。

譬如那卡,一个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远藏于勐海县勐宋深山里的老寨。

云南普洱茶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所产茶叶的口感滋味也不同,尤其是各个名山头都有着特定的口感。勐宋那卡寨便是其中之一。

那卡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就连缅甸国王也曾非常喜爱那卡茶。循着那卡茶的脚步,来到了这个向往已久的丛林深处的秘境。

云南的茶山,往往都连着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如今从勐海县城开车过来,可以通过这样的公路直达那卡村口。但想要进村,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通往那卡的公路不仅有着陡峭的山和U形弯,而且很长一段路程都是“土路”。一遇到下雨,裸露的红土就会和着雨水一起淌成泥河、冲上道路。严重的地方,必须推车才能前进。

等天晴了,太阳烤干了道路上的泥泞,路面就成了高低不平的大坑小坑了。20公里不到的路程,也要走上2个多小时。即使平常不晕车的人也忍不住胃里一阵阵的翻江倒海。

举目环视,茂密的原始森林叠嶂如峦,白色的云于林中山涧自由穿梭,阳光偶尔从云缝中透下来,形成明暗交替的好看景致。

但闻鸟啼风鸣,只觉天宽山阔,心明如朗。而就在这片美轮美奂的布景之中,藏着约660亩左右的古茶园。

高大的古茶树大多散落在密林之中,有的古茶树之间甚至相隔几百米,与竹子、芭蕉、果树及各种叫不出名的花草树木混生。

微雨过后,古茶树旁的野果显得格外诱人。随手一个抓拍,都让人心生无限向往。

而且,那卡位于有西双版纳屋脊之称的滑竹梁子山东侧,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800毫米,甚少受到打扰,生态环境相对比较稳定。

在这样的一个物种丰富且自成良好生态系统的深林中,高大的古茶树往往是以藤蔓攀附、青苔众生的形象出现。

而这片生态林,亦成了富集养分的天然培育床,不仅为古茶树提供了优秀的生存环境,也让近几十年种下来的小树能良好的继承并延续这片山林的优良基因。

由此而出的那卡茶,条索紧结、芽头较小;汤色金黄透亮、香气高昂、经久耐泡;香气突出,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

忍不住感叹:真是天赐那卡好山水。从气候到雨水到山林生态,以及弥足珍贵的百年古茶园生态系统,无一不是适合茶树生长的好条件。

无数爱茶之人前赴后继到此,更有“爱得深沉的”如陈升号直接建立初制所,都是为了对得起这片山林。

那卡世居拉祜族,建寨300多年才106户人家,算全了也才568人,颇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而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进入村寨,甚至还能看到有的人家门口就生长着茶树。一座座新修建的房子就掩映在绿树之间。

一路上随处可见野放的小黑猪、猫狗等动物,在村里大摇大摆的踱着步。

虽已是21世纪,但这里的老人大多还是习惯赤脚走路,小孩也是三五成群的光着脚在地上撒着欢地跑来跑去。

而且,老人们大多身体强健,即使六七十岁了照样上山采茶。之前被报道过的百岁采茶老太,就是那卡寨子里的人。

也许是长期与山林相依相生,拉祜族天生喜欢花。无论是经济条件的好坏,村里家家户户的屋前都有一个小花园。

不过可要小心,这深山里的花园也是“藏龙卧虎”之地,花可不是乱嗅乱摸的。比如上图中的喇叭花,虽造型别致、外形靓丽,但却是有毒的。欢乐的生活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但这里除了年轻人会磕磕巴巴的说普通话,老一辈的没人会说。

据说村里只有一个大学生,而且还住在县城里。最终,我们只能用影像来记录这些画面。

面对我们的镜头时,无论是抽着旱烟袋的妇女,还是路边玩耍的孩童,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片祥和的古朴村寨,以前甚至穷到一家人出门可能要轮着穿裤子。

走完一整圈,忍不住感叹:好一块遗世独立的茶园宝地。临走前,村长扎儿为我们用当地特有的搪瓷缸泡了一杯正宗的那卡茶。

金黄透亮的茶汤刚涌入口中,就有带着清凉气息的甘甜不断涌进口腔;高扬的茶香,久久萦绕不散,恍若带着这片遗世秘境的特有神秘感,让人浮想联翩。我想,是再也无法忘记“那卡”这个“遗世明珠”了。

红河金花茶:一片茶叶托起了群众致富梦_金花茶怎么样


滇南红河州,山高谷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好茶。从绿春县的“玛玉茶”到元阳县的“梯田秀峰”茶,再到蒙自市的“乌龙茶”、“金花茶”,一片片“绿叶”绘就了红河州茶叶产业发展的绿色富民蓝图。

在这幅富民蓝图上,有“茶族皇后”美誉的“金花茶”最为耀眼。然而,蒙自“金花茶”之所以能从大山深处走出“闺房”,变得耀眼夺目,这背后发端于一个人怀抱的朴素理念和身体力行。

这个人就是红河五里冲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秦晓绍。从茶山出发到重返茶山,秦晓绍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用坚韧与执著,闯出了一条独特的茶叶品牌发展道路,“乌龙茶”和“金花茶”的成功,既丰富了云南茶业生态的多样性,也让秦晓绍从青年的心浮气躁到了“一辈子一杯茶”的从容豁达。

早在引进乌龙茶之初,秦晓绍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干脆住在茶山上,成天独自一人一遍一遍实验。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验,他逐渐参透了其中的奥妙。他在保留台湾乌龙茶香清甜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了浓香、醇厚的滇茶特点,清淡与浓郁相互交融,使滇南乌龙茶拥有一种清雅馥郁的独特口感。

渐渐地,五里冲的乌龙茶香逐渐飘出了山谷,为更多人所喜爱。五里冲生态茶业公司注册商标“龙谷湖”获得了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其生产的乌龙茶更在2011年(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名茶”评选中,获得茶界泰斗骆少君的肯定,摘得桂冠。

秦晓绍介绍,金花茶被学术界誉为花卉中的“超极明星”、“茶族皇后”。公司培育的“金花茶”,不仅茶味清香,口感特殊,芬芳爽口,还发兼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公司与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2009年共同成立了“金花茶研发中心”,在红河州共同对金花茶进行优良品种选育、种苗快速繁育、丰产栽培及金花茶保健系列产品开发。目前,金花茶人工驯化种植已获得成功,并已生产出高档金花茶膏和金花茶产品。

“我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民,想把茶叶种好,带动更多农民致富。”秦晓绍在取得成功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秦晓绍介绍,为了带动等多的村民致富,公司与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冷泉镇2万余户农户签订了5000亩有机茶种植生产协议,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扶持周边农民种植茶叶,由公司无偿提供无性系良种茶苗给农户种植,并与农户签订最低保护价鲜叶回收合同,既保证了公司原料的收购又带动了农户增收。

冷泉镇楚冲村村民熊国亮就是在五里冲茶叶公司带动下的受益者之一,他说:“我家种了8亩,选择每年都有上万元的收入,自2007年以来,我们村茶叶种植面积已有260亩,大家都觉得种茶收入不错,不费工,成本小,好管理,是山区农民致富的好产业。”

“早在2005年,村里的黄光祥、黄兆林等七八户人家在自家地里各自种了八九亩茶叶,第二年就收入好几千元。大家看到种茶叶能赚钱,都跟着大量种起茶叶来。”期路白乡蚂蝗冲村委会尖山村小组村民王丽芬回忆说,现在全村家家都种了茶叶。五里冲茶叶公司还经常在村里开办“茶叶种植和采摘的学习班”,请来农校老师给大家上课,大家种茶的积极性很高。

期路白乡白猛孔小坡头村李文昌、代琼仙夫妇也是在五里冲茶叶公司的扶助下,无偿提供了11.3万株茶苗。代琼仙说:“2005年栽下40多亩茶树,第二年就采得青叶400多公斤,收入1300多元。现在每年茶叶收入已经上万元了。”

秦晓绍介绍,近年来公司抢抓机遇,积极融入红河州庄园经济发展战略中,倾力打造“金花茶庄园”,在金花庄园建设中,该公司在采茶、制茶过程中融入哈尼族的耕作和生活习惯,深挖红河州多元民俗文化,使得民俗文化能浓缩于茶庄园内,与茶文化更好地结合,丰富金花茶的文化内涵,开拓了一条茶叶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之路。

秦晓绍表示,公司将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大力发展金花茶文化产业,实现与红河州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依托红河州内独特的哈尼风光,开发云南民俗茶文化体验、茶园观光、茶艺活动、品茶等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优势向茶叶优势的渗透,开创一条可持续的、独具特色的产业创新之路。

景迈山|山上的建筑:最早的茅草屋,屋顶上带一芽两叶


说到景迈山最“眼熟”的风景,也许不是古茶林。宣传画上最常出现的,是苔染墨沾的青黑瓦,连甍接栋的“悬空屋”。游客眼中最先捕捉的,也是早晨由山花升起的炊烟,傍晚把晚霞撑起的檐角。

景迈山上的“悬空屋”,其实叫“干栏式建筑”。新石器时代,我们南方的祖先爬下建在树上的“巢”,创造了这种建筑:高高架起,避兽防洪;一楼一底,下养牲畜。如今这种建筑在山上依旧广为使用。“家门口没风景”,何况这本身就是遮风避雨、吃饭睡觉的家门。但我们这些外来人,却总把它当西洋景,问一些“怪问题”。

“牛角”传到外国去?

初次山上,村民总会先教你怎么区别傣族和布朗族寨子:屋顶上带“一芽两叶”的,是布朗族;屋顶上带水牛角的,是傣族。因为茶叶和水牛角,分别是两个民族的图腾。

然而,首先,为什么会有这看起来没啥用的装饰物?答案是由建筑部件演变。早期的干栏式建筑是茅草顶,屋顶由两组交叉的竹椽子支撑,结绳捆紧后总会留出一截,久之就成了装饰。即便茅草顶变成了瓦顶,还要特别安上。

从对这装饰的说法里,却能读出主人的故事。章朗布朗族视燕子为吉鸟,把椽子当燕子歇脚处。新房建好,燕子不来,必有过失。南糯山一带的哈尼族,则把它当成男人的象征。一个家里若没了男人,是要去掉这对椽子的。

除了“椽子”,近年来新建的房子还多了顶上的“标枪”。问村民没得出解释。偶然间发现,日本的伊势神宫屋顶,不仅有“椽子”,叫“千木”,也有“标枪”,叫“鲣木”。后者是用来夹牢草排的竹簪演变而来。如此明显的“暗号”,无怪70年代日本学者会提出“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云南”,继而掀起“云南寻根热”。

大家都睡“大通铺”?

在山上做客,如果是老屋,走上楼梯,路过掌台,一进室内,一览无余。给人的印象是,这里的房子没“分区”,大家都睡“大通铺”。其实呢?大有讲究。

布朗族老人说,最早的茅草屋都不是“一马平川”,而要分高低两处。低处做饭储物,高处起居坐卧。到后来,掌台和走廊,也需比主屋矮上一些。客人在廊上脱鞋,是对主人的尊重。

屋里必要有火塘与神柱。火塘之火不熄,不能随便跨越。火塘靠里的座位,必须留给主人。神柱又分男神柱和女神柱,家里大小事要向它们请示。只有老人的住处可以和神柱平行,客人更不能随意触摸神柱。过去屋里还分“主人区”和“客人区”,只是现在渐渐模糊。

屋里还得有专门的“过道”。一条长木,从睡铺通到门口。看来多余,但有“减震”效果。年轻人早出晚归,都得走这条过道,以免吵醒老人。

过去山上哈尼族的屋子,甚至得按男女“划区”。火塘分男女两个,门也分男女两扇。

没有猪盖不了房?

“没有猪还盖不了房了。”这自然是玩笑话,说的是过去建房是大事,选地、备材、算卦、做礼、建屋……当然更少不了杀猪共飨。全程下来,三年有余。

选址。以前少有人在寨外建房,因为寨里是人的居所,而寨外则有鬼有神,不是人的“地盘”。如果在寨外建房,得请大佛爷念经,告诉鬼神:“我们要过来住了呀,请不要给我们捣乱。”现在各家房屋,还总能看到用稻草围住。傣族管这叫“答撂”,作用也是阻挡污秽之物。

备材,神柱和主梁要先选。有三条要求:断损的不要,有虫屎的不要,雷击过的不要。常用的树木有红毛树、楠木、椿树。而且砍树时,必须让树往东边倒。砍了以后,还得开大会,选日子,才能把材料正式抬进山。

建房,全程至少得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负责技术的师傅,另一个则是懂得礼仪的老人。开工第一天,老人会在神柱上包一块白布,插上纸花和蜂蜡,而后念经祈福。等做火塘时,则要在底层铺上爬地龙叶,再一层层夯实新土。火塘第一次使用,也得念经祈福,随后泼熄,重新点燃。

除了“答撂”,白布似乎象征洁净吉祥,爬地龙据说能防火。对于主人来说,房子不仅是住处,还能阻隔外界危险,佑护全家平安。

房子为什么没有窗?

在屋里住久了,会冒出一个困惑:为什么房子都不开窗?即便是新造的房子,也往往只在屋顶上,把两块小瓦片换成玻璃,小小增进一下采光。

若追溯干栏式建筑的起源,似乎能推断原因。创造这种房屋,就是为了对抗气候。坡陡檐深,又不开窗,排水挡雨,也遮阴凉。是为了防潮防晒,牺牲了采光。可放到现在,也许有些不必要了。

如今山上的房子保留着传统的风格,但也有了诸多改良。材料好了,墙面高了,有隔断了,有厕所了——“新旧并行”之下,也会遇到问题。

比如说,有人家发现,一到雨季,斜风大雨,雨水会直击到室内来。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墙面抬高了,原本房屋的“比例”改变,屋檐的遮蔽就不够了。

又比如说,年轻人觉得在客厅生火危险又易脏,就把火塘移了出去。可是正因火塘的长年熏烤,才让老房不易生虫。老房若没了火塘,就得重新思考防虫问题。

建筑是会凝固。它会与一地的环境、气候、地理、文化等等长成一体。但建筑又不会凝固,会跟着我们,跟着时代,跟着生活,继续生长。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新与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拆拆建建,而是在矛盾中找默契,在身安后找心安。

景迈山重点村寨一览


1、景迈-芒埂村

芒埂位于景迈山东北侧,村落整体建筑风貌保存相对协调,村落布置在紧邻山脊线的北侧,村寨建筑由南向北逐层降低。芒埂与勐本村寨临近,村落格局相似,均呈向心型布局。芒埂的村落中心由相邻的萨迪寺、寨心以及萨迪冢共同组成,金水塘等水体景观布局在临近村寨核心的位置,体现了傣族民族习俗与水体的紧密联系。

2、景迈-勐本村

勐本位于景迈山东北侧,与芒埂相邻。村落布置在紧邻山脊线的北侧,村寨建筑由南向北逐层降低。勐本村落格局呈向心型布局。勐本村落寺庙(金塔佛寺)与寨心分离,村落建筑以寨心为中心。

3、景迈-景迈大寨

景迈大寨,位于景迈山北坡,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村落建筑的整体风貌中新建建筑较多。村落建筑朝向东北侧,整体格局沿西南向东北逐层降低。村落东侧为大寨竜山,傣族居民死后均埋葬于此。村落西南侧紧靠景迈山主峰,有茶马古道(古茶道)从村落南侧蜿蜒而上。村落中心由大寨佛寺、大寨神泉组成,邻近的周边建筑显现出一种向心式布局;随着离村寨中心的距离的增加,村寨建筑逐渐摆脱了向心布局的控制,显现出规整格网状布局形态。

4、景迈-糯干

糯干老寨,位于景迈山西北侧,为传统的村寨,其传统景观格局也最为鲜明。整体建筑风貌保存良好,属于遗产区内完整保存的两个古村落之一。村寨选址于山坳处,除寺庙和观景台分别位于北侧和南侧的山丘上占据制高点以外,村落内部地势变化较小。糯干老寨呈典型的向心式布局,村寨中心即为寨心,寺庙与寨心分离位于北侧山丘的制高点处。因相对地势较低,溪流湖泊在此汇聚;村落中水系顺应建筑肌理,最终在村口汇聚,成为构成村落格局的要素。

5、芒景-芒景上寨

芒景上寨位于景迈山南部布朗族村寨的中部,由北向南依次是包括芒景新寨、芒景上寨两部分。芒景上寨的西北侧为帕艾冷寺,为芒景上、下寨的重要宗教场所,为了纪念布朗族的祖先帕艾冷而兴建。上寨最北端山上为蜂神树,是一颗百年老榕树,是布朗人的植物崇拜对象。上寨以寨心呈向心布局,寨心处有纪念七公主的公主泉及公主榕。上、下寨之间后建有展示普洱茶发展历史的芒景茶博物馆。

6、芒景-芒景下寨

芒景下寨位于景迈山南部布朗族村寨的中部,位于芒景上寨南侧。下寨民居围绕寨心呈向心布局,最东端为古柏树,北部山区留有巴郎部落遗址、巴郎战壕遗址、公主坟以及布朗族山康节最重要的祭祀场地茶魂台。在山间林地建立信仰场所,保留多处帕艾冷和七公主的神话传说景点,是最能体现帕艾冷祖先文化和普洱茶演化历史的村寨。

7、芒景-芒洪村

芒洪位居芒景最南端,全寨最西边为八角塔,是佛教传入布朗山区的见证。寨子以此向东布局,其寨心是村寨寨心石崇拜的体现,芒洪民居围绕寨心而建,向心布局是源于布朗族村民相信寨心神能庇护保佑族民。茶树王被芒洪视为神树,是布朗村民自然崇拜茶神的表现。

8、芒景-翁基村

翁基与糯干是整个景迈-芒景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两个村寨,整体建筑风貌保存良好。村寨最北端是村寨信仰空间——翁基古寺所在。翁基古寺是景迈山上最古老的佛寺。翁基古寺西侧有古柏一棵,根部径为达11米,树高20余米,据推测树龄在2000到3000年前,古柏与古寺相伴相生,绿荫遮天,被村民称为“古柏听经”。翁基村寨民居建筑部分被外部车型道路与翁基古寺分开。翁基寨心位于翁基村落中心位置,民居建筑围绕寨心呈典型的向心式布局,北端建筑密集,到南面渐少,呈大致的倒三角形,至最南端公共建筑风雨亭处终止。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景情茶相依,秘境一片叶》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景情茶相依,秘境一片叶》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秘境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