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遇见梅子箐:尤抱琵琶半遮面

发布时间 : 2019-12-09
遇见乌龙茶 遇见玫瑰花茶 抱茎金花茶

遇见乌龙茶。

今年春茶季,因为工作原因,需要跑永德茶区。开始还不乐意:永德离临翔区比较远,所产的茶又不像“冰岛”,“昔归”一样出名。但是,在这里,我却发现自己在毕业回临沧后,行走过的茶山中,最打动自己的一个地方:梅子箐。

梅子箐海拔在1800米左右。去梅子箐的路,不如去永德的另一片较为知名的茶山忙肺好走。沿途曲折弯绕,还有漫天尘土。刚进梅子箐村,入口处立着一块石碑:“春回福地,碧水满盈留真龙,紫气东来,人文集萃定乾坤。”似乎作为一种能指,在提示来到这里的客人:这个地方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梅子箐村的街道并不宽阔,房屋沿街道排开,街道一边有小卖部和一片相对平整宽阔的场地。光看村庄的样貌,不会给你太多期待,甚至可能会感到有些失望。

这样的“平凡外表”之下,却藏着自然造化之下的一片钟灵毓秀。

走进茶农家,一片片青绿的鲜叶摊晾在晒场上,像软化的翡翠,明亮了双眼。旁边有已经揉搓成茶条,在晒场上晾晒的晒青毛茶。晒青毛茶按照自己的采摘地点,被主人家分了类。主人向我们介绍:“这是生长在其它茶地的茶,这是锅底塘的茶”。

抓了一泡梅子箐“其它茶地”的茶来冲泡,柔婉的香甜感是第一印象。又拿了一泡梅子箐锅底塘的茶来,沸水冲茶,茶汤的黄亮色泽在公道杯中释放,梅香隐隐流动在茶汤中,清甜凛冽。茶汤香甜绵柔,没有“梅子流酸溅齿牙”,却有梅香流齿牙。味虽然清淡,却余韵悠长,锅底塘的茶,可以用“此茶味淡重如荷”来形容。清香绵甜感,类似于冰岛。

到一个地方,一定要看茶园,总感觉这样,我跟茶才能建立起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关系。请这家的茶农大姐带我们逛茶园。茶园隐藏在村庄平实的外表下,隐藏在崎岖的道路中。梅子箐的山并不高,却玲珑有棱角,类似于云南文山和广西一带的山。这里,竹木葳蕤,天光明媚。

锅底塘是梅子箐的核心产区,在梅子箐的地位相当于老寨在冰岛。相比梅子箐其他地方的茶,锅底塘茶的价格更贵。在这里,一片片茶树蓊郁于山野。青山如黛,白云像浮萍一样飘在明净的蓝天上,显得有层次又开阔,构成一幅有律动感的画面。我边走边拿起相机记录眼前的灵动画面,小孩坐在茶树上,看见我的相机,笑着说:“闪光灯闪到我的眼睛了”。这里,虽然是山野,却让人感觉有一种能量和气韵在流动。

陆羽在《茶经》中这样说过:“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按这样看,梅子箐的茶,至少也属于陆羽说的“中者”。

从茶园回来,茶农大哥把我们带到他的表哥家,他的表哥是位老师,家里有古树茶。在行走锅底塘茶园的过程中,我也看见这位老师大哥挂牌的古树茶,喝起来汤甜水滑,就跟他买了一些。回来后,老师大哥跟我说,有一袋茶因为炒的时候没注意,所以糊片比较多,让我注意一下。当时没留意,一天,把茶打开来泡。茶汤柔顺绵甜,但是因为沾了烟火气,就掩盖了茶本应该有的完美。在这之前,我还把梅子箐的茶推荐给大学时教过我,让我跑茶山时顺便帮买些春茶的美女老师。回来后没有开过汤就直接把茶寄给了她。急忙向美女老师道歉,她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更重要的,是茶背后的故事,茶里,有你的故事。”茶的领域对我的老师而言,是相对陌生的,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博士和副教授的她却愿意弯下身来学习,不带丝毫傲慢自满感。并且,相比现在茶界“以茶为名”来装饰自己的所谓“格调”,以及“以茶谋利”。我的老师让我看到一份谦和与平淡清悦。我跟买茶的老师大哥又让我看到古茶树与人的关联。跟大哥说了一下,大哥态度很谦和。说一定会进行整改,尽量让茶趋于完美。

茶和很多事情一样,真的不能看表面。一天,趁爸爸在家,约他喝了两泡茶,他说:“这个茶就是炒的时候炒过了一点,但绝对是古树茶。”我问:“怎么判断?”爸爸向我解说:“你看,这个叶片锯齿很明显,而且相对来说,叶片比较薄,其实叶片肥大的未必是古树茶。这就像老年人和成年人,年纪大的人肯定看上去就不会那么健壮。树龄大的树和树龄偏小的树也是这个道理。”这样形象的解说刷新了我的认知。而且,因为有了之前的小插曲,这些茶喝起来就更觉得生动有韵味。

又过了一段,再用陶壶泡。火味渐去,茶味渐出。黄亮的汤色像色拉油,汤甜香幽,让人又感受到那份山野草木之清灵。很多时候,人容易执着于茶本身,反而容易局限,也在表现和言说茶时少了那份生动。然而,跳出茶看茶,也许会看见更多元的东西,茶,因此才会变得更加立体灵动,更加有趣和丰满。因为自己的喜好,我听过很多关于茶的所谓讲座和言说。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其实还是来自于跳出茶看茶,用自己在其他领域的经验来对茶进行阐述的叙事。弗雷泽在他的著作《金枝》中说过:“物的传记可以使本来暧昧不明的东西浮现出来,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物的传记可以证明人类学家经常强调的一个观点:和接受外来思想一样,接受外来物品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它们被接纳的事实,而是它们被文化重新界定并投入到使用中去的方式。我相信理论是短暂的,记述的事实则具有永久的价值。”相对于看各种各样的茶艺表演,听各种所谓“品茶术语”,看各种人们赋予茶的美好言语与感受,学各种关于茶的理论知识……也许更需要真实的行走与跳出茶看茶。

因为被梅子箐的茶吸引,后来一个人去永德途中,又绕进梅子箐一次。这次没有去看锅底糖的茶,而是去了一位阿姨家。阿姨很热情,拿出茶具让我自己泡,还拿出小零食水果让我吃。打消了我一个人跑茶山的陌生感。她向我介绍:“这是梅子箐的浪底垭口茶,喝起来也还可以,一些外地来的客人也跟我拿了一些。”

这次喝的茶,虽然不像锅底塘茶那么香,但是回甘很快,汤感饱满厚重。阿姨边跟我聊天边说:“其实我也不懂茶,就是试着做,如果你不喜欢也可以不买,你今天可以在我家吃饭,一个人就在我家住得了。”对茶的卖相、名字、放置方法等等,我还是比较嫌弃,所以没有买,表达歉意后告别。可是回去的途中,嘴里却一直在回甘生津。等我到达永德县城后在餐厅吃饭,喝一口白开水都是甜的,就像喝糖水。后悔自己当时没有买一些回来。阿姨是比较质朴的,给我喝的茶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也有自己的优点。“甜”是梅子箐茶一直给我传递的印象,据说,梅子箐的茶,叶梗那里都有马蹄,这也是泡茶时,我发现的显著特征。

余秋雨说过:“普洱茶之为普洱茶,在于其经历过的时光,经历过的人,经历过的和平与流离,以及在品茶时有意无意遇到的人,就像我们今天。”是我两次去梅子箐想到的话。

梅子箐,不仅仅是一个地点,这里,同样有关于人、行走和物件的故事在流动,尽管看起来很平实,却立体生动。对我而言,也是行走茶山过程中新增加的体验,扩展并更新着自己对茶的认知,透过这里的一片树叶,还可以看出:除了“昔归,冰岛”,临沧也有不少产好茶的地方,从生长环境到形貌到滋味,再扩展到相关的人和事,它们各有千秋。在茶路上,我们不仅可以跳出茶看茶,是否也可以跳出所谓名山茶,去寻找并遇见不同的茶,来感受这种带着不忘初心与不期而遇意味的惊喜呢?

引用前资深媒体人,现宝和斋主人郑子语先生在

cY316.com延伸阅读

遇见昌宁红,遇见别样的“红”_昌宁红茶怎么样?


富有诗意的一句“美色惹得陆羽补卷,香味引来吴刚换杯”,将昌宁红茶的色、香、味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曾在中国的茶叶版图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昌宁红茶,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窘境。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合力推动下,“千年茶乡”昌宁的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昌宁红”的名号也越叫越响,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惊艳!

寻香而来的埃里克

昌宁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山还是山!一座座有名的无名的山峦峦相连形成一座大山,一群群大山组成一个山系,而山系与山系连在一起,就构成了错落有致的昌宁地貌。要问昌宁的山有多少座,几乎没人能回答得出来,但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许能让人生出诸多遐想——在昌宁,97.1%的国土总面积是山区!

2012年6月中旬,一个中文只会说“谢谢”的法国人走进这片群山,用镜头记录着茶的芬芳。他叫埃里克,是法国知名的自由摄影师,这次他是专程寻香而来的。无意间接触到红茶后,一直只喝咖啡的埃里克被红茶那迷人的香气所迷倒,萌生了拍摄一组反映世界顶级茶品的视频和图片资料的冲动。埃里克为此跑到了日本、印度等地的茶产区,寻找他理想中的那种茶叶所生长的地方。而就在以红茶闻名的印度阿萨姆邦,机缘巧合下埃里克喝到了昌宁红茶。

刹那间被昌宁红征服的埃里克,辗转来到昌宁,一头扎进昌宁的莽莽群山间,走访拍摄古茶树群、万亩生态茶园,记录CTC红碎茶、普洱茶、名优茶生产过程。每到一处,他都细细拍下关于茶的每个细节,并就茶叶的历史、种植、加工、饮用等方面,通过翻译与茶农、加工人员进行交流。他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古茶树,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整个茶叶生产的过程。感觉非常好,无论是昌宁的生态环境,还是茶叶种植、加工,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去后我将以探索发现的方式,认真编辑制作所拍摄的视频和图片,让更多人了解茶叶、爱上茶叶。”

像埃里克一样,近年来昌宁这个边陲小县,正因茶叶弥漫开来的独特芬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个国土面积仅3888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5万的小县,涉茶人口高达20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2012年,全县茶园面积25.01万亩,居全省第三。其中无公害认定面积13.7万亩、绿色食品认定面积1.6万亩、有机食品认定面积0.33万亩,投采面积21.64万亩,茶叶产量1.54万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昌宁县年产干茶15000余吨,茶产业完成4.53亿元的农业产值和4.55亿元的工业产值。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昌宁茶农、茶企和地方财政带来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

早在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就为昌宁写下了“千年茶乡·昌宁”的提词。昌宁绝大部分地区属温凉山区,生态环境好,夏秋季节云雾期长,日照适中,比较适宜茶树生长。相传远在哀牢国时代,这里的就开始引种、驯化野生茶树。据完成于2013年底的古茶树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昌宁县生长着42个野生古茶树群落,共有154129棵古茶树,几乎每两个人就拥有一棵。其中71707棵野生型古茶树以大理茶种为主,82422棵栽培型古茶树以普洱茶种为主。这些珍稀的古茶树,有的生长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有的就散布在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千百年来与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紧密交融。

舞动千年的茶韵

在中国的茶叶版图上,解放后昌宁红茶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因为种种历史缘故,昌宁红茶在较长时期内显得默默无名,这使得许多人误以为这两年风头正劲的昌宁红茶,是在几年前波及全国主要茶产区的“绿改红”风潮中冒出来的。

历史上,昌宁就是庞杂的古代交通系统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徐霞客就是沿枯柯河经昌宁循澜沧江而下进入凤庆的。关于昌宁茶最早最明确的记载,出自编撰于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7年)的《云南图经志书》卷六“湾甸州”部分:“与镇康间其勐通山(今昌宁勐统),所产细茶名湾甸茶,谷雨前采者为佳。”刊刻于清乾隆年间的《顺宁府志》说,元明时期右甸(今田园镇)、猛垌(今勐统镇)等地的栽茶技术和制茶工艺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明洪武年间,右甸碧云寺僧侣种植加工的“碧云仙茶”汤色碧绿、香味馥郁,因其沱茶状似仙桃,令人爱不释手,故而据传曾作为贡品敬献给万里之外的皇宫享用,虽然难以查证但也说明了昌宁茶之上佳品质和久远历史。清康熙年间,昌宁种植茶已十分普遍。

1933年,昌宁设县后在开明乡绅的倡导下,昌宁群众广泛种植茶叶,茶地面积达1.5万亩,年产茶300吨。解放后凭借优良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昌宁茶叶得到空前发展。上世纪70年代,昌宁被列为“全国茶叶百强县”之一;80年代昌宁被列为全国七省市茶叶技术推广协作网区,成功建起了优质茶叶基地,并与浙江富阳、福建安溪、安徽岳西一起被列为四大“全国优质茶基地县”之一。巧合的是,在这四大优质茶基地县中,包括昌宁在内的三个县都位于北纬24度区间。这是一个神秘的茶产区,全年温暖如春,境内多高山丘陵,大部分地区多雾,全年雾日多达100多天。这也形成了昌宁独特的适宜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全县海拔1400-2000米地带土层深厚,土壤中红黄壤类占80.5%,有机质含量丰富,比较适宜茶树生长。

1952年,紧邻凤庆的昌宁开始试制红茶,1956年开始全县范围内“绿改红”地大规模制作红茶。1958年,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昌宁茶厂建成投产。当时由前苏联专家设计的茶叶贮存仓库,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茶叶贮存所必须的通风、干燥、防止异味等要求,所以即便到现在都是较好的茶叶贮存仓库,被后来接手昌宁茶厂的龙润集团视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上世纪50年代“绿改红”后,昌宁就一直是滇红的重要基地。当时昌宁的茶叶,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走向市场。一是由昌宁茶厂按云南省茶叶公司的订单生产精致散茶,并经云南省茶叶公司外销和出口;二是昌宁茶厂除完成云南省茶叶公司的订单外,也在八九十年代生产部分红茶以散茶的形式销往省外市场;三是作为下关茶厂和凤庆茶厂的主要原料基地。但这些渠道显然让昌宁茶处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窘境,无助于自身品牌的建立和塑造。

红茶产业的整体升级

80年代是昌宁红茶生产的一个高峰期,当时的年产量曾达到2060吨,出口到欧美及东南亚二十来个国家。即便到1993、1994年,昌宁的茶叶还是以红茶为主,绿茶较少。90年代中后期,受企业改制、自身种植管理和加工水平低、茶叶大市场调整,以及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没有叫得响的品牌等诸多因素影响,昌宁红茶落入了低谷,出现“红改绿”风潮。从1995年、1996年开始昌宁的绿茶产量逐步增加,红茶产量明显萎缩。统计数据显示,到2006年昌宁红茶的产量只有56吨,而绿茶高达3145吨,晒青毛茶2430吨。

此期间,尽管一些小茶厂和小品牌孕育而生,为昌宁茶业的发展增添了几分活力,但整个昌宁茶业却也步入了基地小而散、品牌多乱杂、企业小而弱、营销大滑坡的困境。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2009年昌宁县决定重振红茶雄风,对茶产业进行重新定位,此时恰逢在金峻眉的示范效应下,一波红茶热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萌发。具备较好红茶生产基础和经验的昌宁县,又开始兴起了“绿改红”。

这其中,2006年就借助收购停产多年的昌宁茶厂进入茶产业的龙润集团,以及2009年成立的昌宁红集团,对整个昌宁茶产业的发展以及昌宁红品牌的塑造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稳隆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是昌宁县在2009年招商引资时,慎重引进的一家茶叶生产龙头企业,此前该公司已在昆明、凤庆分别建有两条CTC红碎茶生产线,每年有4000多吨CTC订单,其中销往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有1000吨,销往国内市场的有3000余吨,具有良好的品牌效益和产销良性发展基础。与昌宁县联姻后,稳隆茶业公司牵头整合了县内和周边茶叶企业,组建起昌宁红茶业集团公司,并将集团总部设在昌宁,以“生态、健康、超越”的理念进行“昌宁红”品牌的塑造。如今昌宁红集团已在昌宁拥有3条CTC生产线,4条名优茶生产线。

2012年,昌宁红集团共向英国、法国、俄罗斯、新西兰4个国家出口以CTC红碎茶为主的茶产品540吨,2013年签订出口的合同量跃升至2160吨。同时计划投资2.7亿元,占地627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620平方米的昌宁红集团总部建设已完成主体建设。该项目完工后,昌宁红集团可实现每年生产12000吨CTC、4000吨红茶、3000吨绿茶、1000吨普洱茶的产能,按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值将达10亿元以上。

龙润集团进驻昌宁后,也先后建起了普洱茶生产线和CTC红碎茶生产线,2012年总产销量达2000吨,其中普洱茶销售1600吨,CTC红碎茶出口400吨。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尼诺、雪兰、树根地、黄家寨等县内重点茶企得以蓬勃发展,推动了昌宁红茶产业的整体提升。2010年,虽然绿茶仍以5597吨的产量位居首位,但红茶的产量已提升到到2886吨,较2006年低峰期的56吨有了大幅提升。2013年,经过五年来的发展,“昌宁红”品牌的名号不仅越叫越响,在整个昌宁茶产业中所占的产值,比重也达到了40%多。

昌宁红是个大品牌

“美色惹得陆羽补卷,香味引来吴刚换杯。”昌宁人喜欢用这样富有诗意的话语来形容自己的红茶,虽说显得有些自恋,却也将昌宁红的色、香、味演绎得淋漓尽致。

被称为“昌宁茶博士”的洪杰先生,是昌宁县农业局茶叶办公室副主任、茶叶技术推广站正高级研究员。他认为“昌宁茶叶好,好在红茶”,按照传统工艺技术要求,红茶的汤色要求鲜红明亮,而富含茶黄素的昌宁红茶颜色却是金黄色的。茶黄素饱含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而昌宁红茶属于轻发酵,能最大程度的留住茶黄素。当金黄透亮的茶汤如丝般顺滑入肚,慢慢品来,便是留在唇舌之间浓郁的香气与甘甜。

在洪杰眼中,昌宁红茶的制作工艺称得上是艺术。最基本的工序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要达到外形条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香气浓郁的特征,每一道工序都得精益求精。”现在昌宁红茶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细化,上好的古树红茶经过精制、包装后,售价高达每公斤上万元。

占据富集的资源优势,昌宁俨然成为了云南茶产业的“后起之秀”。每到茶叶采收季节,各地茶商蜂拥入昌宁寻找好茶。娃哈哈、康师傅的冰红茶,更是早几年就用上了来自昌宁的CTC红碎茶原料。现在昌宁红集团不仅将产品将产品出口到法国、东欧、俄罗斯等国家,还为英国川宁提供上佳的红茶原料,并正与立顿公司洽谈合作事宜。

与此同时,风闻IT巨头联想集团也盯上了昌宁红茶。对此洪杰证实说:“确有此事。我们已经将昌宁当地的茶叶资源做了认真调查,形成报告交给了联想集团。”然后他满怀憧憬地说:“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意向,如果联想真的在昌宁投资建厂,这将是昌宁茶业迈出的一大步,昌宁茶业最终会走向世界。”

不过昌宁虽有好茶,近年来整个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有目共睹,但原料却难以卖到好价钱。据了解,2013年昌宁县古树茶鲜叶的价格最高只到80元/公斤,均价更是低至40元/公斤;而生态茶的鲜叶收购价为6.93元/公斤,干茶33元/公斤。这不仅是昌宁茶农的心结,也是当地茶企不得不面临的尴尬。

基于此,昌宁县开始着手依托“千年茶乡”的资源优势,构建“昌宁红”核心品牌。目前以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为主体申报的“昌宁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昌宁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积极推进中。与此同时,由云南省卫生厅制定并发布的《昌宁红茶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也从201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洪杰表示说,“昌宁红茶”商标注册下来后,将是一个公众性的品牌,目的是建立起昌宁红的核心品牌,提升昌宁茶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做大做强昌宁的茶产业。届时茶科站将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昌宁红茶”商标的使用,原则上只要是使用昌宁当地的原料,在昌宁生产加工,并符合昌宁红茶技术要求和生产标准的红茶,都可以使用“昌宁红茶”的品牌标识。

政府在行动,企业也积极采取措施对产业进行提升。昌宁红集团正积极申请雨林认证项目,同时采取培训、农资扶持等方式,带动产业整体提升。龙润集团则已建成物联网基地600亩,标准化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PA)示范茶园6000亩,并依托小贷公司对茶农进行扶持,目前正在积极申请有机茶认证和欧盟认证。可以预见的是,正在华丽转身的昌宁红,即将以令人惊羡的身姿呈现在我们面前。

探秘易武蟒蛇箐


在西双版纳有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普洱茶产区,勐海与勐腊,虽然同处西双版纳,但两个产区却给人截然不同的风貌,在勐海茶区,地形分明,茶山的分布往往有着明显的界限,而每座茶山由于地理环境的相似,在口感上也往往呈现出了某种粗尝之下较为统一的风格。但勐腊茶区则不同,这里的茶地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分布也没有那么规律,在易武山,零星细碎的分布了众多的茶地,这些茶地产量并不多,分布又很散,而且由于生物及环境的多样性,使得易武茶很难被一言便概括清楚,可以说,在易武没有两块茶地的滋味是完全相同的。

探索易武的这些小产区,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坚持的,2017年我们制作了可以比肩薄荷塘的天门山以及身处易武密境的凤凰窝,这些茶都是隐匿在山林间的高杆古树,今年制作的蟒蛇箐也是如此,蟒蛇箐隶属瑶区乡黄连山村苗旧寨(瑶寨),云南人起名字向来没那么多讲究,所以顾名思义蟒蛇箐就是老百姓偶遇蟒蛇吞食野生动物的地方,整片茶园与原始森林融为一体,确实像名字那般较为阴森。

瑶区乡北面群山环绕,海拨1400米左右常年气温19℃左右,这里有遗留下的至今己有上百年的古树茶。以苗旧寨蟒蛇箐为首沿龙巴旧家河顺流而下至南赛河再到王四老寨一带都分布着这种高杆古树茶。数量以苗旧寨蟒蛇箐最多,大多分布在蟒蛇箐河边较陡的地方,以前没有人管理,直到后来易武茶逐渐出名,才逐渐被人发现。

苗旧寨距离易武60公里左右。直线距离30公里左右,开车从易武出发到到瑶区乡后要再过去10多公里才能到苗旧寨,到了苗旧寨之后便需要沿着水路趟河步行一个多小时方能到达蟒蛇箐。

从形态上来说蟒蛇箐的茶树与天门山I类很相似,像蟒蛇箐这样分布在国有林区的古茶园,本是前人种植的栽培型茶树(俗称家茶),因瘟疫、战乱等原因被遗弃在深山里。近些年,古树茶价格飞涨,部分村民开始进山寻宝。找到一块茶地,就做上标记宣示主权。国有林植被覆盖率高,土质肥沃。茶树在荒山野岭中自然生长,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形成原始的生态圈,不受病虫害的干扰,不担心土壤的肥力。由于茶树隐匿太深,躲过了低产茶园矮化改造运动,现存的高杆古茶树单从形态上来看就已经征服了不少茶友。同等环境下生长的高杆古树,价格都比现在的蟒蛇箐更高,而从茶叶的品质来看,这样的价格是很值得喜欢易武国有林茶的茶友们入手的。

铜箐河·古茶记!


莽野秋风劲,枯月茶更浓。

在这个寒冷的秋,取一泡铜箐河古茶,森林香,暖意绵绵。含一口茶汤闷住嘴巴用鼻腔呼吸,香气缓缓贴合口腔回旋升起,盈满呼吸间,芬芳沁心。便决定写一篇关于铜箐河的古茶记录与茶虫们分享。——昆仑说茶·题记

同庆河,也叫铜菁河。之所以用河流名称命名,是因为前往茶园需要踏遍千山万水,并要通过一条名为同庆河的河流,逆流而上,方可到达。行政上,同庆河,是属于勐腊县瑶区瑶族自治乡,归属于中山上寨和中山下寨,海拔在1450-1900米之间。但因为离易武确实很近,我们常说易武同庆河,但行政区域上,同庆河其实是不属于易武乡的。

铜箐河,逆流而上,方可到达

要想进入铜菁河,全程只能徒步而行。中间大概有三个多小时的水路,这要求你要有很好的体力。而水路,也无疑给茶园的环境增加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易武各大名山茶区里,目前为止仍然还需要纯徒步的地方已经屈指可数,其中铜箐河最具代表性。

无论是走山路还是走水路都需要百分百的徒步,且从整个山系结构来看未来几年也不可能开通,这是爱茶人之幸也!

从水路溯溪至铜菁河茶古茶园全程约6公里。

铜菁河的生长环境探秘

所幸沿途的原生态景致可以抵消部分身体的疲劳,那些参天树木上长满了野生石斛,野果,菌类,开着不同颜色的花朵,美丽极了。你会忍不住掏出手机各种拍,但是,没有手机信号,发不了朋友圈。

阳光从高密的原始森林散落下来,神秘又梦幻。我想,茶经上记载的阳光漫射就是这种感觉吧!

铜箐河的茶树散生而不聚集,应该是早期人种植的栽培型大树茶,这个时间应该远比石屏人或易武汉寨种茶的时间还早,由茶树的平均年龄就可以得知。至于为什么是散生的状态,还是由于早期的人事聚散,有许多原本的聚落因为某种原因而消散,部落迁徒,原本种植的茶树在自然选择下在树林中散生,形成自然杂生林的特有现象。

见到铜菁河古树,一切路途辛苦都是值得的,真是野味难寻啊!

茶不发三月

作为傜寨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铜菁河的茶不发三月,主要是以四月为主。现在很多傜寨的茶都有这种现象,再加上气候异常造成茶树生长周期混乱。

此发彼不发的情况常常发生,齐发齐长的情况在杂生林里面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就是铜菁河的特色。但摘采次数减少,茶气必然提升,这也是最大的好处。

茶的产量

铜菁河大小树春茶季鲜叶产量大概在4-5吨,毛茶量在1吨以上。而头春的古树量大概在800公斤左右。

而按照普洱茶的标准制作工艺,四公斤鲜叶才能制作一公斤毛茶。是的,一句话,大小树加一起,全部春茶毛茶也不过一吨。可谓产量稀少。

铜菁河普洱茶的特点

铜菁河毛茶辨识度高,外观漂亮,条索直硬、茶质厚重。喝的时候虽不会像薄荷塘、刮风寨那么香,但汤色金黄明透且有稠厚的感觉,入口微苦,有很强的胶质感,茶汤厚重,带有特殊的“野味”。

但随着缓缓入喉,苦味褪去,舌底及两颚回甘和生津强烈、持久,极富有饱满度与层次感。从体感上会感觉开始发热,会感觉茶汤是从喉咙中自己溜下去的,非常顺滑。

铜箐河有许多茶树年龄不逊于落水洞、茶王树的大茶树,只是比较分散。茶韵滋味较为强劲,茶气较茶王树弱,与落水洞有些类似,但苦感较强,强度与回甘均较落水洞为重,喉韵的深度也较落水洞出色。

走一遭铜菁河,会感觉人类即渺小又伟大,除了敬畏还是敬畏。喝一会铜箐河,你就会懂它为什么那么神秘?泡一壶铜箐河,让你读懂易武茶的柔美,更懂铜箐河的劲道!

易武蟒蛇箐古树茶,下一个铜箐河?


易武这两年越来越多国有林和高杆古树被挖掘出来,继薄荷塘、铜箐河、天门山之后,还有一个有高杆的小众山头火了,这个地方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蟒蛇箐”,茶友们也叫它”蛇精“。

1.蟒蛇箐名字的由来

蟒蛇箐,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很吸引人,会是蟒蛇经常出没的地方吗?是的,真有蟒蛇,就像野象谷里有野象,不过蟒蛇箐名字由来还跟茶祖诸葛亮有关。

相传孔明带领士兵南征路过此地,有士兵在山上遇瘴气中毒染病,那怎么办?得停下来休息治病啊,于是把马拴在树上休息,然后去寻找水。他们哪知道这条箐沟蟒蛇极多,等找水回来,马已经被巨蟒吞食,马背上的茶种散落一地,后来又有小动物把这些茶种带到周边,于是形成了今天的蟒蛇箐古茶树,而此处也被命名为“蟒蛇箐”。

2.蟒蛇箐的具体位置和生态环境

蟒蛇箐位于于西双版纳勐腊县瑶区瑶族自治乡的苗旧寨,和铜箐河一样,行政上不属于易武乡,但是距离易武近,直线距离是30公里,我们也习惯叫易武蟒蛇箐。蟒蛇箐海拔1400米,常年气温在19度左右,原始森林覆盖率高,适合茶树生长。

蟒蛇箐的现在的古树茶树龄都有几百年,以前为了种植粮食,很多低处的茶树被砍伐,如今仅存的这些稀有古树茶,大多分布在蟒蛇箐河边较陡的地方,这些地方牛耕不到,也就没有被砍伐。目前分散的有几百棵,大多属于国有林,生态环境很好。

3.蟒蛇箐高杆

蟒蛇箐是发现比较晚的一块茶地,去蟒蛇箐的路也跟铜箐河一样,要过河爬山,有一段路是沿着蟒蛇箐河流行走1小时,也是很艰辛。

蟒蛇箐近两年被小众茶友追捧,因为这里有高杆。蟒蛇箐的高杆古树,据普洱茶之家了解总共有37颗。这样笔直的高杆古树,小武把它们比作古树茶中的长颈鹿。

光看这生态,就让人垂涎三尺呀!和铜箐河高杆、天门山高杆一样,蟒蛇箐高杆树龄大,茶树很高,叶片肥厚很长,梗也长。

4.蟒蛇箐高杆古树茶的特点

条索细长,显毫,干茶蜜香,和大多数易武高端茶一样,汤水含香,而蟒蛇箐的香是独特的花果香,入口有轻微苦涩,化得快,回甘生津随之奔涌而来,很强烈,回甘甜度高。茶汤厚滑饱满,有胶质感,野性足,水路细腻柔软,像蛇精一样婉转绵柔,喉韵很深,尾水喉咙还有丝丝清凉感,很舒服。

相比普通的古树,蟒蛇箐高杆古树的茶气更足,厚度更好。一般前几泡,茶气就立马体现出来。浑厚的茶气带着山野气韵奔涌而来,像一只正在发威的眼镜蛇,气势逼人,让人后背发汗,从口腔、到后背、手臂,感觉全身通透。

易武高杆古树这几年受追捧,因为口感真的好,而且厚度好,茶气足的茶,在后期转化中常常会有惊艳的表现。蟒蛇箐高杆也是,现在蟒蛇箐的价格还不高,相当于几年前的铜箐河,喜欢的可以入手。

聊一聊今年的春茶吧!今年天气好,干旱,茶叶发得慢,很多山头到现在都还没有开采。但是今年的品质不错,由于干旱,茶叶含少水,叶片也看起来单薄,不过香气高,滋味浓,甚至有茶友说是十年一遇的品质大年。

优点当然是茶质更好,有喜欢的山头可以存点以后喝。有个小小的“缺点”,很多茶友也发现了,今年刚做好的新茶入口都会带点苦涩味,要放段时间醒醒茶,苦涩味会慢慢消退。

正说普洱:普洱茶的“梅子香”与“霉香”


2007年夏天是火热的,2007年的普洱茶比火热更热一些。我来到某村市场进到一家茶店,店主拿出了一款上世纪70年代的茶来招待我。

“老板,你这个茶似乎有些特别的气味。”我用请教的口气询问老板。

“你觉得是什么气味呢?”老板讳莫如深的看着我说。

“感觉有点像发霉的味道。”我照实说,大不了换一家喝。

“对了,这个就叫——霉香!”

这里说的是笔者亲身经历,近段时间又有朋友问起到底什么是沉香让我想起这件事,那就大概说一下熟普中有可能携带的各种气息。

在不好的气息中除了比较严重的烟霉酸馊臭,熟茶里还可能有很多不应有的气息。如果非正做的普洱茶,会携带有酶促发酵的气息(类红茶)、类似饴糖的甜香、或者类似花果香、麦芽香等气息。而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普洱茶,会携带例如烟熏味、太阳味、布袋味、等环境异杂味,这其中也包括各种沉香、檀香、荷香等等……当然,还有较重的堆味。凡不是普洱茶品种与工艺所赋予的所有气息——哪怕是纯正的香奈儿五号,都属于不良气息。

渥堆的气味虽然不爽却是普洱熟茶与生俱来的,想要消除堆味,通常只能静静的等待。人们对熟普的等待,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退却堆味品尝陈香,而陈香是普洱陈化后产生的自然香气。好吧好吧,或许还有枣香。

好的普洱茶几乎是相同的,陈香陈韵、汤滑水细。你不会喝到这个有苹果味那个有玫瑰香,这个是蜜糖色那个是秋水韵。我禁不住还是要用那句用了一百遍的话——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经常听说梅子香,偶尔也听说“霉香”;经常听说陈香,偶尔也会听说沉香味。这让我觉得普洱茶除了健身养性,有时也能寓教于乐。不同的是有些人得教,有些人得乐,有些人得惑。

品茶,品自我。(主讲人:周云川,滇红茶叶科学研究所首席员,国家高级评茶师。图源于网络)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茶山箐


镇沅田坝我知“老海塘”,听说“茶山箐”,已是开镇沅“天上人间”茶楼后的事;茶楼招得一女,说是镇沅田坝茶山箐人,说那有很多很多茶。听后没往心里去。这几年茶山走多了,大茶树看多了,已由追新探奇变得难于心动,多走一山少看一茶已无所谓!太和甜茶虽没量走,但茶楼生意还不错。只是酒的收入远多茶,妻说这样不是法!不久发生的事,让我一步跨进茶山箐。

一天偶遇老同学。他姓杨,在三河小学教书,正有事找我,没想就见;详谈得知他出点意外,协商得好也要赔一笔钱。以他收入无法赔,想辞工作创业,尽快把钱赔完。想听听我意见;我边喝茶边思量着。劝他工作不能辞,其它走着瞧,别样帮不上,茶到年年收。并答应他尽快上茶山箐帮他看茶。

坐一天的车才到。第二天清晨进山。爬呀爬,腿都软了还不到。好在慢慢的可看到零星小茶园,兴致顿时来了;见一老农正砍茶树,他上前与之交谈起来。才知这是他爸,这是他茶;根茎粗壮,分枝合理,树形紧凑,主枝疯长……看就是多年未采!茶长得相互交织在一起,叶盛密实,使光透不到地。那些低矮枝,瘦弱枝窜,因得不到光照而衰退枯萎。整片茶树布满地衣苔藓,让人无法入;他爸正从地后右边,从一边彻底砍出茶树,计划种上核桃树;他对爸说:不急,慢点砍!同学来帮看看可是好茶,可有价值!

这种十多公分粗的茶树在镇沅遍地都是,不足为奇。但结合它的生长环境,海拔高度,土壤肥力,茶树品种,种养方式来看,至少过百年;在他家午餐时,他才讲这还没真正到茶山箐,那里的茶比这多比这大;我又有了兴趣。接下来的路虽难行,但一路好心情。

远远就看到茶山箐一片一片树对孤立的茶地,杂草丛生早已弃荒,甚至可说是长在草地上的茶。牛羊在其间穿行,无人管,更不为称园。而且远观叶面无光,叶色淡,发白,严重缺肥退化;近看多年无耕土地板结。茶树主杆明显,分枝较高。分后生长枝多而乱,细弱板渐枯,主芽突显。但芽不大,叶不大,叶间距小。芽叶枝上都有毫,且短细密……!整个茶山箐茶,除知道是人种的,是栽培型茶外,很少能感受到人的痕迹。是我见过最原生态的茶地。

进寨以后发现,村民确不把茶当回事。其它地方多少还有点专用制茶工具,它这什么都是兼用,就连饮用的杯子也是茶酒兼用;交谈间还得知山后的“干坝子”有很多很多野茶,树老高,而且不苦,是甜的;忙让带我们去,村民说不敢去,有野牛。“野牛”!?

同学解释说,这一带山很大,老百姓自古就有放夜牛的习惯,十天半月才进山,把牛唤到一块,喂喂精料喂喂盐巴就行(很多山区都如此,我老家千家寨也如此)。但时间隔长了,牛会因食而远,因野生动物追而散,会唤不回找不到,是死是活都不知!先前山里就有走散变野的牛,在山里自行繁衍,但人常用枪围打,没发展,不算多……后来,大集体年代,放山走失的牛增加,繁殖得多,有时民讲几十头,引得城里人进山围猎,才少了下来。这两年国家收枪后,又发展了起来,时现时没,不知行踪。村民怕之避之,便很少进山了!晚上喝了他家的茶,感觉厚而回甘强;我们又长谈。除叫他别辞职外,告诉他茶有前途,补肥耕翻加强管理后品质还会提升。让他放心的做放心的收,有人买就卖,无人买我买,(我除太和外,已开始涉足普洱,为各地茶厂供料,好的有个性的我也存些。普洱茶对我来说最大优点是:压不怕,待它日,会升值)让他无后顾之忧大胆的去做。并把制茶的大至原理讲明:首先,好料得好茶。吃不好、不健康的茶自产不出好茶鲜……;交谈让他坚定靠茶渡难关,扎根山区,教书育人,建设家乡的决心。

茶山箐在镇沅景谷普洱(现为宁洱县)三县交界处,旁为宁洱梅子,景谷黄草坝,自是偏远山区,几次茶园改造没影响到它,可也太原生态了,也不至于荒得那么长久!有意询之,了解得这一带的人多是避乱而从镇沅恩乐迁来的,有的在镇沅黄草坝,有的在田坝,还有部分翻过“干坝子”到了景谷黄草坝、诺门山、宁洱困鹿山……史上这一带匪患严重,匪窜害民难缴。先前人还较多,后发生了暴乱,死的死逃的逃,人越来越少!

第二年春,同学收了近吨的茶山箐茶。我拉普洱县找厂卖,走了多家,都说水份太高不要。我找到表哥,他做得早,识人多,知行情,普洱比我懂;他了解后说茶是好茶,就是水份过高。并对我说:“表弟,你也做了多年茶了,不能老卖散料,这样赚不到钱。你得收存,开始做成品,这更赚……只有压了茶存了茶,慢慢看它变化,体会普洱为什么要存,这样你才可能了解普洱深入普洱懂普洱爱上普洱!”;我不懂压制,全权拜托表哥;来拿成品时,工人们对我讲这茶太香了。蒸时香满屋,香得都香得润,香得沁人心脾,香得提神醒脑。并要点喝;听人夸自高兴帮人交好运,我个个送。

就这样,帮同学年年收年年压,也没想过要发。可我压的第一批茶山箐茶还在“马帮进京仪式”上赚得欢;后来,又有同学投资家乡投资茶山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茶山箐茶“香”;我也由太和步入普洱一步一步走得更远。我那同学也因茶渡难关,善教荣升官,当了校长。久失管养的茶山箐,得到人们的精心呵护,长得更加健壮,仿佛要把逝去的时光找回!

普洱漫湾中山箐的传奇故事︱老包开讲


叫中山箐名字的地方很多,今天就讲讲普洱市景东县漫湾镇漫湾村中山箐,这里也是我的乡愁。小时爷爷给我们讲了一个传奇故事,那时只觉得好听,后来上学学了《愚公移山》,才感觉家乡也有“愚公开渠”的传说。小时走路去过两次中山箐,也许太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后来看《走进茶树王国》一书,里面有一颗很大的古茶树吸引了我,并两次专程前往。

中山箐是一个具有特殊地理环境是一个自然村,位于漫湾村上部,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包括中山、棉花林、垭口、岔河四个小组,海拔1650-1890米,后山最高海拔2400多米,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从清朝晚期到解放前,在无量山、哀牢山等地区,大量外地人来此种植大烟(罂粟),在中国流行吹大烟的百余年历史里,云南烟土就非常出名。今天云南的烟草特别受宠,这也是云南特殊的土壤、海拔、气候等环境的造化。

我的祖上大约在清朝晚期,从四川辗转千里逃难来到这里。据说当时我爷爷的爷爷弟兄两家,拖儿带老来到这闭塞的深山,初到时全家人在一个石崖下搭建了一个窝棚居住,后来大哥家定居棉花林,我的老祖先后搬迁到几公里外的小坪掌和班独山。爷爷在年轻时依靠种植大烟也曾过上一段短暂的温饱日子,但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民国党天天抓兵。爷爷的父母去世得早,兄弟五人中大哥抗日战争时参加远征军,杳无音讯;二哥夭折,爷爷老三是家里的顶梁柱,四弟被抓壮丁,押送到景东县城,鬼精的他食了大量大烟,致使泻肚稀脱,被遗弃在路边,他用此计逃脱后不敢回家;老五、老六善小,爷爷只能天天躲避抓兵,加之多次遭匪窃,解放时已是一贫如洗,土改时爷爷才从山上搬迁到保甸坝子的杨尚村定居。爷爷他们那一代的口音都是四川口音,如今居住在中山箐的人大多依然保留有四川口音,当地人称我们为“三川半”。

爷爷这样给我们讲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一个漆黑的雨夜,天空突然划过一道强光,稍后传来一声巨响,大地颤抖,鸟飞兽惊,生活在山里的人们惊恐万分,后来人们终于发现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一百多丈深,二百多丈宽的天坑,坑底巨石成堆,只见硝烟弥漫之中一个巨石金光灿灿,人们以为是天神发怒,无比敬畏。后来山上的泉水聚集坑底,越积越多,渐渐的天坑成了天池。一晚,头人做了个梦,坑底的圣石被水淹没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于是带领族人在山梁较低处不分白天黑夜的开挖沟渠排水,可怎么也排不完,终于感动了天上的神仙,神仙下凡到此用手中的飘带轻轻一扬,山谷瞬间开了一道裂口,一个犹如飘带的深谷形成,不久排干了水,只见原来发光的巨石上长满仙人掌。后来人们把这个巨石当作圣物祭拜,石头上的仙人掌多少年来一直长在哪里,曾有人攀上巨石采仙人掌,刚从巨石下来就暴毙,之后没有人再攀爬过此石。人们千百年一直在巨石下烧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

从中山箐天坑流下的溪水成为漫湾小河的源头,河水注入滔滔澜沧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利专家勘测澜沧江,规划在澜沧江建设七个百万千瓦级的阶梯电站,其中在漫湾河口选址建设澜沧江上的第一个电站漫湾电站,曾经创造过多项国内、世界第一。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的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942年4月,日本占领缅甸,切断滇缅公路,美援华物资必须飞越喜马拉雅山空运到达中国。与景东相距一百多公里的祥云县的云南驿机场,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枢纽机场。直到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和盟军麦瑞尔突击队夺回了缅北的密支那机场,重新开通了密支那——保山——楚雄——昆明——重庆航线,成为主要援华物资的空中通道。在抗战期间共有两架飞虎队飞机坠落在景东县境内,一次是1943年4月坠落于龙街乡戈瓦村,一名飞行员牺牲,其他机上人员得以获救,相关资料也比较多;另一次是1944年坠落于漫湾中山箐,而留下的相关资料很有限。

1944年5月的一天中午,美国十四航空大队(飞虎队)的一架运输机载着援华物资从密支那起飞,计划飞往昆明,因为是运输机,乘员没有配备降落伞,飞机在飞越澜沧江上空时,突然失事,偏离航线坠落漫湾中山箐。据当地老人者发清回忆:飞机拖着黑烟坠毁在中山箐北左山上,当地群众赶到现场,只见飞机在燃烧,弹药的爆炸声轰轰地响个不停;机上人员全部牺牲,很多尸体被炸碎,散落在山上,当地官员到场后要求拾笼遗体,保护好现场,并向上报告;不久,来了两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翻译,美国人说飞机上共有12个人,已全部牺牲。当他们找到一只高筒皮鞋里的死人脚时,拿在手上用鼻子了又闻,哭过之后,用火焚烧,把美国飞行员的骨灰带走,其他死者的遗骸用村民提供的棺木安葬在飞机落下的地方,当时用中英文刻字立下了个碑,后来建成抗日纪念地,纪念碑没有留下英烈的名字,青山埋忠魂。只是近年来每年抗战胜利日,有人用当地酿造的美酒和生产的茶叶来祭奠缅怀先烈。

离纪念地不远处还保留下来一片古茶树,最大的几十株栽种在屋后的地坎上,树龄有近千年,其中一颗高11.7米,根部最大径围2.74米,是目前漫湾古茶山中发现的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枝繁叶茂,树干苍劲弯曲,犹如蛟龙出海,被成为普洱树形最美的大茶树。只可惜2008年茶价下跌,茶农为了方便采择,砍了部分树枝,形象受损。中山箐过去像这样的古茶树很多,但过去茶叶不值钱,山区人多地少,很多大茶树被砍了种粮食和其他作物。自从2004年普洱茶热起来后,中山箐茶叶特殊的口感被很多商家看好,但商家都相对保密,卖茶时都不愿意推荐,只顾闷着发财,所以中山箐茶叶外界知道就很少,就像抗日英烈一样成为无名英雄。

茶山行:香竹箐寻茶记


连年到访云南,滇西临沧市的名山头,总是叫人心生惦念。最近4年近100场的茶文化公益讲座,每次开场讲到的就是凤庆县香竹箐的锦绣茶祖。201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其树龄为3700年。今年当提议此行前去参观时,一行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早上从云县出发直奔凤庆方向,导航一次次呼唤我们右转上无名道路,定眼细看,云县到凤庆之间新修的道路正在施工,竟自并无道路可循,于是不再理会导航的絮絮叨叨,先行直奔凤庆县城,再沿着昔日的路线前往。看导航的路线虽说是远了一点,但在云南茶山行,稳妥比犯险冒进是更好的选择。

从凤庆县城沿着凤腰线上山直奔锦绣村,行不多远,一眼瞥见路旁树了个牌子:前方道路施工,禁止通行。心下一沉,看看对方不断有车辆驶过来,也只好硬着头皮前进了,这个时候就只能看运气了。山路无数弯,仿佛漫无尽头。直到前方出现了一辆当地牌照的越野车,开的又快又稳,眼见前方只有这一辆车,索性来个跟跑。幸运之神的青睐,前车居然也是去同样的目的地,40多公里的路程,导航显示需要2个半小时,居然提前了40分钟到达。车至锦绣村停车场,前车也停下来好奇的回望我们。于是近前打招呼:“您就是这个村里的吗?”这个看上去淳朴憨厚的汉子点头微笑。于是索性跟着上他家里去看茶。

村子的路边,两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外国人与几位茶农围着一棵古茶树釆摘鲜叶,其中一位身手敏捷攀上树去釆起来有模有样,另一位则用三角架支在树下仰拍。巧的是,正是给我们带路的那位茶农家来的茶友,两位来自俄罗斯的茶商。一排古树,拿随身携带的尺子逐一测量,树干围径大都在130公分,就只有正在采摘的这一棵新梢蓬勃生长,余下的仍要再等待些时日才可以。背上釆下的鲜叶一起回到茶农家里,将青叶摊放在水筛上,待其挥发水分、青草气,至适宜的节点再下锅炒茶。

等待的当口,一行人前去参观锦绣茶祖,带路的茶农名叫韩凤昌,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门上的铁锁,并逐一交待:“就连茶树落下的叶子都不可以捡走。”据说有360度摄像头实时监控。隔着竹木栅栏仰望古茶树,树上挂着一块保护牌,标称其树龄为3200年,落款为凤庆县人民政府。瞻仰过锦绣茶祖的雄姿之后,又返回茶农韩凤昌家里。来得都是客,任是俄罗斯的茶友、台湾的茶友,还是河南的茶友,都团团围坐在茶桌前品茶。

下午两点半,韩凤昌开始生火,准备下锅炒茶。来自台湾的一位茶友,绑了个小辫子,从甫一见面就喋喋不休的各种说教,即便站在杀青锅前,犹自停不下来。两位俄罗斯茶友汉语非常流利,而且性格开朗,其中一位站在台湾茶友的身后,又是搖头、又是摆手、又是撇嘴。表情生动有趣,让人忍俊不禁。私下猜度,或许是用这夸张的动作表达并不认同来自台湾茶友的各种喧宾夺主的言行吧!

韩凤昌手脚麻利的将杀青锅刷洗干净,然后站在灶前耐心等待锅温升上来。并且跟嘴巴停不下来的台湾茶友邀约:“您来先炒一锅?”台湾茶友却各种推脱。上午单株釆下的古茶树鲜叶,只有10公斤多一点,先称量过后,分作两锅来炒。鲜叶下锅,噼啪作响,升勝起白色的水气。技艺精湛的韩师傅,徒手炒茶并不借助任何工具,就连手套都没有带。虽说炒茶口诀:手不离茶,茶不离锅。但炒青时能耐住青叶60度的高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前期的翻炒抖散,后期的抖闷结合,极为消耗体力。汗水沿着韩师傅黝黑的脸庞不住往下淌,时不时用衣袖擦去汗珠。20多分钟以后,杀青完成,青叶出锅,均匀地撒在水筛上摊凉。然后接着去炒第二锅,待第二锅炒完,前面的杀青叶刚好完成摊凉,可以进行揉捻工序。

又过了20分钟,炒完了第二锅的青叶,韩师傅站在一旁笑着说:“昨天接了一拔茶友上山,今天又接了另一拔来,有些累了,吃颗烟喘口气。”然后开始手工揉捻,团揉抖散,在韩师傅的手中,茶条索逐步紧结成形。然后交由韩师傅的家人,端起来送上阳台,薄薄的撒在竹筛里,趁着大好的阳光将其晒干。

难得亲眼目睹了香竹箐古树单株釆制,从鲜叶采摘到毛茶初制的完整过程,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再继续等待下去,于是恋恋不舍的告别韩师傅,辞别香竹箐,心下安慰自己,或许在下一次到来的时候,会有机缘品鉴到香竹箐古茶吧!

回想起过往,台湾师范大学邓时海教授莅临河南郑州为茶友们作讲座,曾笑着对客串主持的我说:“小马,不要再跑云南茶山了,你已经跑了很多了,以后茶山可以放在茶桌上了。”我笑而不言,邓教授的品鉴能力是令人极为感佩的,尤其是对普洱茶的仁人用心,着意推出福禄圆茶,主要就是凤山茶,期望能带动凤庆的茶农过上好生活。每每品鉴福禄圆茶,都让人悠然神往,我想那里有锦绣茶祖香竹箐大茶树,还有让人时时回味的美好时光!

贵州姑箐茶:是乡愁更是摇钱树


时下,明前茶采收已经结束,可纳雍县水东乡姑箐村的姑菁茶却还在散发着不一样的味道。初夏,姑箐村的高山深处,大爷大妈姑娘小伙还正在采茶,新采的鲜茶叶装满了背篓。据了解,早在明清时期,水东姑箐大树茶就成了贡茶。

姑箐村现有古茶树中,1000年以上树龄的有两百多株,400百年到1000年树龄的古茶树则多达八百多株。姑箐千年茶树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据说,有来自江西的宋氏家族为大树茶而迁到姑箐,姑箐的山上还有茶叶中的“夫妻树”。

姑箐村民宋邦贵说:“我们一直生活在姑箐村,从小就是喝着大树茶长大的,现在我已是古稀老者。因为喝大树茶,我很少生病,每天还可以下地种粮食、采茶。”

姑菁茶商陈先生说:“姑箐村海拔、气候、土壤适宜茶叶生长。大树茶里富含的硒、铁等元素,对人体非常好。大树茶一年四季都能采,夏季采摘的茶叶,更是茶叶中的上品。”

因为大树茶产量不高,总是供不应求。随着产业与生态相结合成为新的发展理念,茶商除了保护性开发古树茶外,还从2014年起开始尝试对大树茶实施嫁接育苗,目前已成功嫁接繁育50万株姑菁茶苗,今年将继续嫁接30万株。姑菁茶,不仅是姑菁村的乡愁,更是姑箐村的“摇钱树”。

普洱茶熟茶冲泡,泡得合适刚刚好


普洱茶熟茶怎么泡了喝,这既是个简单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泡不开水甜味,泡过了酱油汤。泡得合适才刚刚好。

拿到一款普洱茶熟茶,不管是散熟茶还是紧压的熟茶,第一泡正常温杯润茶。第二泡就要关注冲泡容器里的熟茶汤色溢出情况,同时还要关注水温和注水情况。而且要注意泡茶所在地区,不同城市的气压不一样,水温沸点不同。广东地区一般烧水壶标示的温度能到96°以上,昆明正常是90-96°之间水就沸腾了。一般泡茶用水沸腾滚开就行了,再烧没必要。

熟茶汤溢出很快,因此具体到某款熟茶,要自己去把握出汤时间节奏。一般普洱茶熟茶熟茶前两泡茶水都是用来温杯润茶。真正开喝是从第三泡开始。

熟茶注水一般以定点盖碗壁低注细水为主。定点盖碗壁的目的是冲泡注水时候不翻动盖碗里的茶叶,这样注水茶汤清澈;细水注的目的是降低水温,提升茶汤润滑度,这种方式可能会牺牲一些香气,但普洱茶不以闻香为主,而是口腔香为主。低注目的是保持一定水温及不翻动茶叶。细水降温,低注保温。这样冲泡出来再经过滤网到公道杯的茶汤水温可以快速降到一定层度,公道杯再分杯再举起茶杯喝茶的时候,这个茶汤刚好能让人喝,不至于烫嘴,也不至于冷掉出现一些腥味。

从第三泡开始,冲泡熟茶的人要把握出汤时间节奏,假如第三泡出汤不行,后面几泡的节奏乱了,这时候就会出现每泡茶汤或淡或浓,或者是喝茶人等不及的情况。这时候就要分析现场情况,假设现场6个人,那么只出汤一泡就分杯是不够分的,这时候就要两泡茶汤一起分。

水注在盖碗里,这时候要注意出汤,很多人把水注在盖碗里就干别的事情或者跟茶客说话去了。等回过头来再想出汤,这时候茶汤已经酱油色了,浓到没法喝了。这泡倒掉不要也会影响整泡茶的溢出,例如泡数缩短,本来能泡10泡,现在可能只能7泡了。

正常的普洱茶熟茶,经过前两泡润茶,不管是散熟茶还是紧压熟茶(老茶头除外),这时候茶汤溢出会越来越快,所以注水出汤都要动作快些。直到8泡左右,茶汤颜色开始变淡,喝茶汤出现水味。这时候就可以换茶了。按正常8-10克投茶,盖碗150毫升,每泡注水大概110毫升左右,8泡茶已经用水880毫升。这时候一般都已经两壶水了。假如你只有一个烧水壶,那么这两壶水之间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空档,正常来说烧一壶水4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你泡开的熟茶在烧水这段时间在盖碗里假如你茶汤没出干净留根的话,待第二壶水烧开去冲泡,这时就算你立马出汤,这泡茶也会浓。所以我建议冲泡熟茶不要留根泡。

冲泡普洱茶熟茶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自己去多练习尝试把握。但一个好的泡手必须具备现场临时情况处理的能力和每泡稳定的出汤能力。至少不能出现每泡一个味。

喝普洱茶熟茶其实没啥技巧讲究,无非就是感受一下普洱茶熟茶带来的感受。每个人因个体差异感受都不同,但普洱茶熟茶的一些共通性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多喝多对比才能直接感受到。

云南凤庆香竹箐古茶树初论


摘要:云南凤庆的先民们在优越的地理环境中,栽下的香竹箐古茶树,是迄今 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栽培型最粗壮、最古老的大茶树,为研究茶树起源、 栽培、训化、培育良种, 提供了宝 贵的活“祖源”,在世界地位独有,价值重大,应科学保护,加强利用。

一、凤庆具有古茶树形成、生长优越的客观条件

凤庆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茶树的起源。

根据古地理学家研究表明:地处 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凤庆的整个县域由于未遭受第四季冰川的侵袭,因而不少古植物能在这里存活下来。起源于第三季早期的山茶植物,在凤庆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滋生、进化、繁殖。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江河之一的澜沧江,由北至南穿凤庆境内而过近百公里,为这里古茶树的起源繁衍提供了充足的湿地水汽;这一区域经过第四季冰川变化之后,形成了山峦起伏,群山连绵,江河纵横,森林苍莽,存在着非常好的山地逆温,调节了四季气候,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凉同季,四季如春,非常适合茶类植物生长的气候特点;这一区域降水量十分充沛,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400毫米左右,充分满足了茶树生长的雨量需要;这一区域的光能资源充足,年平均总日照时数都在2000多小时以上,非常有利于茶树光合作用积累营养物质的健壮生长;这一区域的土地,土性偏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最利于茶树生长;这些最佳的 条件,构成了最适宜世界茶树植物起源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所以,这一区域内才能生长着丰富的野生型古茶树群落和当今世界上最粗壮、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这一活生生的事实充分证明: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的区域,云南西南部是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云南西南部的凤庆县是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之一①。

凤庆起源了茶树繁衍了丰富的古茶树群落。

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适宜的生态环境起源了茶树,就孕育出丰富的茶树资源。凤庆各乡村的原始森林或次生阔叶林带,至今仍存活着丰富的乔木型野生古茶树群落,就是最好的见证。据初步统计,凤庆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5800亩,主要分布在诗礼乡清华3000亩、郭大寨乡万明山1000亩、三岔河乡柏木1000亩、腰街乡新源600亩、大寺乡平河双龙200亩②。其它存活少量分布的还有:凤山镇和小湾镇之间的大黑龙塘箐,凤山镇和雪山乡之间的大雪山箐,勐佑乡和大寺乡之间的大尖山箐,澜沧江以北鲁史、永新、诗礼、新华等四乡镇的 博刀山、山顶塘、金堂山等山。

这些野生型古茶树群落中的古茶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载于《中国古茶树》一书中的腰街乡 新源村本山古茶树。本山古茶树属野生大理茶树,树干直径1.15米,民间称这种茶种为“苞红茶”、“本山茶”、“大山茶”。遗憾的是于2000年,本山古茶树枯死了,使当今世界永远的失去了一棵一米以上直径的罕见的野生型古茶树,实在可惜。庆幸的是现还有很多村寨仍存活着很多古茶树;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古茶树》一书中记载的郭大寨乡琼英洞老李寨农业生产合作社生长着一棵,树干直径0.47米,树高7.9米的琼英古茶树;此树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列入我国古茶树保护之一;这棵野生大茶树和新源本大茶树属大理茶种,是凤庆起源茶树中心地带之一茶树种质资源繁衍后代的活见证,对世界研究野生古茶树的起源、自然繁衍、进化等意义重大。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砍盆箐


砍盆箐是镇沅勐大乡文况村的一个自然组,从村委会进去还有十余公里,因为茶好而特别有名。我小时就听着它而长大,印象中没喝过,更谈不上谋面。制“太和甜茶”时,约了个摩托车高手同探。我俩都不识路,或者说根本没有路。我们就这样窜上窜下的走着,也不知对错,快没信心了!友说算了,等路好些再来,听说旁边有个地方能捡“玉石”。我们便调头撤了,另寻去处。

不久,到了个寨子边的小河旁。我们沿河而上,找呀找,就没见到与众不同的石头,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颗。后又进寨子询问,村民称,涨水后,山洪发后,能捡到,但这几年不多了。他们都这样说,都说是玉,都说家里的找不到了,让我看都不能看一眼,更不知是否是玉(实话讲,见了我也不知)。

又一次寻砍盆箐,还是摩托车。我自知车技不行,邀友同行。路上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车上,心跟着路一起颠颠簸簸,没看到多少风景。只感觉到人家不多,住房与田地也大都抛荒,山上的树都是近些年才成长起的。不知是啥原因!我经验是:古时人丁兴旺的村寨,周边都树少地多。除了自然原因外,多是人多过度砍伐使用而造成的。

这“砍盆箐”也许就是因树大而多,能砍盆砍槽砍罐而得名。摩托车不能行,又走了几公里,终到。茶树大而不多,岁月之痕都刻在身上,但腰不弯腿不软,一排排站在村头地边,显老当壮。其树体布满地衣而形成白色花斑,分技高而少;树为半开张形展开,叶多为果绿色,叶脉粗壮,长势多向内,且叶质硬。

通观整个古茶园又与它处不同,类似的好像在宝仓山见过,但茶树要少,更不像宝仓山成片密集生长,只是单棵单棵的。喝农家就火烤出的“火罐茶”,未品其味先醉其香,喝也是香。焦糖香、高火香与老茶香溶合出近似原味咖啡的香;不知是好喝喝多了,还是茶劲强,在深山农家无法入眠,满脑都是茶香。

后来听说那片茶被承包了,我也买过砍盆箐茶。只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制作品饮方法,让我一直没能找到从前的感觉。一直想找机会再去原产地品品。

再去已是“07普洱茶风波”之后的事了!依前几次经验,还是摩托车,找了个高手中的高手(高到可以一边骑车一边喝酒)。一路有惊无险,直抵寨子。可下车才觉两腿痛得无法行走,只得蹲坐在旁边。休息时明显感觉到寨子不对劲:虽通了电通了路,但烟不升狗不咬人不往,静得很!再看茶树,被砍了好多。有些是砍小枝,有些砍主干,有些被齐根而断……

“07风波”对这可能带来了财福,也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我们到茶场见无人紧锁门,然后上茶山看到树上有鸟蛋。无心回,见茶场的门开,但是主见客来兴致不高。自找座,看主忙,抽空与他拉家常。不大的屋院被扫得干干净净,理得整整齐齐。放眼过去,刚采回的茶堆放着,量不大,嫩度高。聊着聊着主人的话多了起来,说起了砍盆箐茶事……一言难尽!

主人姓罗,与村民协商承包加工。开头还好,07而乱。面对利益,闹上法院。人相争,茶遭殃。聊之不尽,相见恨晚!对于纠纷我无能为力,对于眼前这刚采的头春,我倒是有些建议:

我走到茶鲜旁,看着这一条二三叶的古茶鲜,掏进去,抓一把,闻一下……还好没被捂到,没有发酵……;我给他讲制茶的基本原理(当地做了近千年的晒青茶,农民自有一套方法,从小耳闻目染,无师自通),好茶必萎凋……!我边演示边讲解。他听得入耳,记得入心,对不明之处,再三询问,还把实践中的心得感受,拿出来交流探讨——他实有心制好茶。我讲着讲着,觉得他心不在焉了,他说要去掏蜂蜜给我们吃。我想拦,友把我拉住说,“让他去吧!他不去,不足以示谢!”吃过蜜,摩托一响就返回。

不久后就收到了老罗托人带来的茶。一棵棵直似针,银毫满身,光亮润泽,骨壮身实。开汤花香浓;入口鲜爽柔(晒青茶点评不能用“鲜”,但此茶做得特好,又是刚制,用“爽”不足表示),味满堂,津满腔,韵长沁脑香……!

这几年,那里开了铜矿,道路等各方面条件都得到改善。砍盆箐茶也随着普洱大势好转而步步高升,价早过千,且一茶难求。“07风波”造成的伤口正慢慢愈合,这对老茶树来讲就如身上一叶,芳华释尽,化土成泥,又成新芽。但愿这样的经历越少越好!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刚好遇见梅子箐:尤抱琵琶半遮面》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