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南糯山800年茶王树

发布时间 : 2019-12-09
西双版纳普洱茶 南糯山普洱茶 普洱茶南糯山

西双版纳普洱茶。

南糯山最早的茶王树在半坡老寨,为什么说最早呢?因为茶王树有两棵。

1951年12月,云南省茶科所研究人员在当地哈尼猎人的带领下深入山林中考察,发现了1株高8.8米、主干直径0.83米的古茶树,被尊称为“茶王树”。

1957年,南糯山修通简易公路,国内茶叶界许多专家、教授、学者不远万里,纷纷赶赴南糯山,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一起,对“茶王树”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论证,最终推断茶树王树龄达800多年,属栽培型“古茶树王”。1990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南糯山参拜“茶王树”后,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欣然挥毫,留下了“南行万里拜茶王”的珍迹。

历史总是辉煌壮阔的,不然何以让后人唏嘘感慨?这棵茶王树命运也因此被蒙上了灰色。由于前来参拜的人太多,茶王树周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生态无法保持,八百年岁月交融,从宋代至今都在和大自然打交道的茶王树,经不起人力强行干预的折腾,于1995年终于枯死。

生前再辉煌,死后也只是一棵枯树,到了现在,连那截干枯的枝干都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土洞,供后人想象凭吊。

后来,人们在南糯山半坡老寨的古茶园中发现另一棵较为古老的古茶树,2002年,云南茶科所带人前往测量,测定这株古茶树树龄八百年,这就是二代茶王树,也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南糯山茶王树。

好在有前车之鉴,这棵茶王树并没有受到过多的人为干预,主人拉起简单的铁丝网形成保护,为防止偷采,还安排家人轮流看守,长势也很喜人。

对于茶王树来说,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但从自然生态来讲,它也仅仅只是一棵树,需要安宁祥和的自然生态环境,它已经存在了八百年,并将继续遵循天时地利生长下去,不去打扰它,才是对它最好的保护。更多

cy316.Com精选阅读

普洱茶产地西双版纳之南糯山古茶山


白孟愚在1948年因为时局动荡,而离开的南糯山茶厂,1951年期间南糯山茶叶实验场在旧址上成立了云南省茶叶研究所。

南糯山是哈尼族的聚居地,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其中哈尼、卡堕、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较多,另还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是唐代以前从青藏高原迁入云南的民族。

哈尼族定居南糯山有800多年了,而在民国以前南糯山又是车里宣慰司的直管地,所以每年哈尼族都要向车里送贡品,贡品中有一种叫笋酱的,而南糯在傣语里的意思就是产笋酱的地方,南糯山有十几个哈尼族村,上千户人家,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相当久远,西双版纳格朗和的南糯山,是驰名全国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哈尼族地区生产力低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原始、传统农业十分普遍,生产落后,工业十分薄弱,仅有少量的矿业土法采冶和手工业作坊。

新中国建立起,哈尼族农民因地制宜地改坡地为梯田,改旱地为水田,修建水库,扩大灌溉面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大部分地方实现了粮食加工机械化。现已建立了冶炼、采矿、机械制造、化工、建材、能源、纺织、塑料制品、卷烟、食品加工等工业部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为全国的“锡都”。

有人说:“心中有茶,倒茶成茶道;心中无茶,茶道成倒茶。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甚至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

茶山行:寻茶南糯山(上)_南糯山古树普洱茶特点


站在路南山帕真的茶山上,隔山谷流向的南卧河北望,南糯山的多依寨、丫口老寨赫然在目,南糯山西南的苏佛山,也是郁郁葱葱尽收眼底。

官方数据显示:南糯山有12000亩古茶园,面积居勐海古茶园之首。每亩种植约170株。古茶树主要分布在竹林寨、半坡老寨、丫口寨、石头老寨和新寨、姑娘寨、永存寨、尔滇寨、向阳寨等村寨。南糯山以及苏湖的南拉老寨、南拉新寨,还有一片茶园,叫“拔玛茶园”,茶水之甜深入人心!

南糯山属勐海县格朗和乡,位于勐海县城东部,距县城20多公里,东靠景洪市,南挨勐混镇,西北连着勐海镇,北抵流沙河。

南糯山平均海拔约在1400米左右,有着1700多年的种茶历史。1100多年前,布朗族先民迁往南糯山,他们留下的茶树被后来的迁来的僾尼人所继承。当地僾尼族人介绍,他们迁来南糯山已经58代人了。

南糯山有着800年树龄的茶王树茂盛的生长在半坡老寨的古茶园中,所以包括笔者和众多茶人都对半坡老寨心灵神往!近两年南糯山的“拔妈茶”声名鹊起,很多茶人以为只有南糯山的“拔玛村”才有“拔玛茶”。当地村民说:“其实拔玛村是在2005年从石头寨分出的,村寨建在了去“拔玛”的岔路口上,加上这两年“拔玛茶”很火,故取起名。而实际是:拔玛村以石头寨的茶为主体,只有几户茶农有八玛茶。”而新建的“拔玛村”其独特的位置是既拥有南糯山石头寨的风格,又拥有苏佛山南拉寨的风格,可谓是福地啊!

“万缕清香逸幽谷,千年茶树冠天下。”南糯山作为云南的名茶山,其茶水以淡淡的蜜香、细柔的口感、绵长的回甘而令茶人于如痴如醉。其中半坡老寨茶喝着是栗子香蔗糖甜,石头寨的茶喝着是蜜香蔗糖甜,而苏佛山的茶还得以南拉寨为代表,源于“拔玛茶”!

由于自身行业,一年的时间里,多次来往于各座山头之间寻茶,与各地茶农相处甚欢,除了能喝到“农家茶”,还能吃到族人原始味道的饭菜。那被柴火青烟熏黑的锅灶瓢盆,各种烟熏肉一挂挂的晾再房檐下,亮晶晶的滴着油脂,忍不住一次次咽口水。对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的人们,这么简单落后的生活已成为一种奢侈!你是否也曾想过远离城市喧嚣,去到这神往之地……

暂且给大家简单介绍到这儿,下一篇将带大家了解其它寨子以及南糯山特有的一种神奇生物。

茶山行:寻茶南糯山(下)南糯山古树普洱茶特点


上期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南糯山,详见《茶山行:寻茶南糯山(上)》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半坡老寨,揭开神秘面纱,细品福地茶韵。

很早以前,半坡老寨周围森林茂密,交通很不便利,茶叶外运只能靠马帮。由于当地茶叶的品质优良,大量的马帮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之后进入村庄,将茶叶驮到思茅、勐海、勐腊等地贩卖,还有些大型马帮直接就将茶叶驮到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去了。南糯山茶农说:“普洱本地虽然有茶叶,但口感远不及南糯山的大树茶。普洱人正是靠着南糯茶山的茶叶,制作出了闻名中外的优质普洱茶。同时普洱茶的兴旺也带动了南糯山的经济。”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王树有力的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利用茶树的国家”,而闻名于世。南糯山被当地人称作云南古茶第一寨,此地因海拔高,气候较好,茶叶发的也比较早。

南糯山的古茶树树干看上去要比景迈山古树粗大得多,而两者树龄都差不多。南糯山的古树资源更为丰富。特别是半坡老寨,外界的干扰少,很多高大的老茶树立于茶园山坡。这片茶园的坡度很陡,我们从上面往下走,泥土比较松软,铺盖了厚厚一层落叶,坡度很大,这样徒手走都很艰难,更不用说采茶时还要背上几十斤的茶背篓!而且在树上采摘也是非常辛苦的,不过对于茶人来说,每一次上山对我而言是一种享受,犹如故乡小麦秋收一般的心情!

每次上南糯山,经过半坡老寨必到访此处:“泉乐老博古茶屋”,老茶屋来往的茶人络绎不绝,每个人脸上似乎都洋溢着一种安详,眼角微微的余光透露着他们内心的喜悦,加之大量茶多酚在体内活跃,更是让人们侃侃而谈,无拘无束。确是在此处喝茶与在家里喝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种释然茶友们必然喜欢,我们向往回归大自然!

细品南糯山古树普洱茶的特性概括于一个“柔”字。香气高亢,凸显出较为独特的“刚柔并济”,入口强劲的香韵,回甘生津及喉韵,汤水入口饱满,粘稠感较为强烈,且水质柔软,喉韵久留舒爽。透着糯米香、蜜香、兰香,谷花茶淡香如荷。条形饱满,冲泡后汤色清明透亮,香气高,清鲜持久,滋味纯和,回甘快,非常值得收藏!南糯山古树茶素有普洱茶拼配之王的雅号,按一定比例拼配能够使她的香柔很好的融入其他山头茶的韵味,增加提香和饱满柔和度。业内好多厂家的产品不标明山头,大多正是此因。当然洪普号始终如一只做纯料,或许是太过于执着!纯正的南糯山古树茶存放效果非常好,可以和易武茶同台较量,香韵甘甜的喉部感觉和滑爽的茶汤,对于爱茶之人是值得追寻的!

上回说到南糯山一种神奇生物,接下来这里要说到啦!请允许我的夸张形容,因为它真的很是珍贵。它是茶树上的寄生植物,当地俗称“螃蟹脚”,因其枝条为节状带毫,酷似螃蟹脚,通常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能找到。(很多山头也有螃蟹脚,但南糯山更据代表性)因其生长极为缓慢,加之过量采摘,野生螃蟹脚的数量已极为稀少。市场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新鲜螃蟹脚外观为绿色,晒干后转为棕黄色。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时有浓郁的特殊清香,陈化后有较浓的药香味。

据说“螃蟹脚”性偏凉,味道微酸,品饮之后回甘爽甜,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降血脂、血压,对治疗宿食内小便赤热等有明显疗效。常饮可防止血管硬化,消除疲劳,延年益寿,注意咯!孕妇不建议喝。正宗古茶树上的野生螃蟹脚,味道清香,入口爽滑,回甘强烈,生津止渴。即可单独饮用,也可加入普洱茶中一起冲泡,可以大大提升普洱茶的口感;另外还可以用来褒汤,是极佳的食疗佐料!

南糯山普洱茶


南糯山距勐海县城2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南糯山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种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时期,布朗族的先民还在此种茶;后来布朗族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山被爱伲人继承;根据当地爱伲人的父子连名制可推算出他们已经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约已经历1100多年的时间。

很早之前,半坡老寨周围森林茂密,交通很不便利,茶叶外运只能靠马帮。由于当地茶叶的品质优良,大量的马帮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之后进入村庄,将茶叶驮到思茅、勐海、勐腊等地贩卖,还有些大型马帮直接就将茶叶驮到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去了。南糯山的老人说:“普洱本地虽然有茶叶,但口感远不及南糯山的大树茶。普洱人正是靠着南糯茶山的茶叶,制作出了闻名中外的优质普洱茶。当然,普洱茶的兴旺也带动了南糯山的富裕。”位于勐海县东侧的南糯山,平均海拔1400米,目前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种、荒废遗留的茶园。在复杂多变不同气候的南糯山中生长的古树茶皆有不同的特点,此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较高,茶气强,甘韵足.藏旧后醇滑味厚.长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实为难得之好茶!弘普号南糯山古树茶是南糯山乔木大叶茶种茶制晒青毛茶。

南糯山普洱茶口感

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兰香,淡香如荷。南糯山历史上就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云南古茶——南糯山


南糯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格朗和哈尼族自治乡境内。在傣语中,“南”意为水或酱,“糯”意为竹笋,合起来意为盛产笋酱的山。这里,有千年茶王树的述说,有万亩古茶园的芬芳;有层层叠叠的哈尼山寨,有迷迷茫茫的云山雾海,还有纯正炫丽的哈尼风情和美味野菜与野果。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哈尼族祖先原来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为避战乱,沿横断山区的河谷顺江而下南迁,公元7-8世纪在哀牢山定居,创造了惊世奇观的哈尼梯田文化。

南糯山现在最古老的哈尼寨子是多依寨,位于南糯山顶的一块平地上,因寨子周围的山头上种多依树较多而得名。这里的哈尼族自称为爱尼人,汉语意为“兄弟”,他们属于哈尼族的吉维有语言无文字,服装多用复杂的彩色手工刺绣,善于歌舞,信仰原始自然宗教。

南糯山上的成片古茶园现存有一万二千多亩,居云南的各大古茶山之首。主要分布于半坡老寨、半坡新寨、多依寨、石头寨、石头新寨、Y口寨、向阳寨、姑娘、尔滇、西路、茶王寨、竹林等山寨附近。

茶林中有不少一两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和一些高低错落野生水果树,无数虫鸟们在林中自由自在地欢歌。哈尼姑娘搭木梯或架桩爬上茶树,采茶累了,不时也来一段清脆的哈尼山歌,或煮上一筒清香的竹筒茶。这一切,共同构成一幅生态和谐的画卷!

因为生态保护好,古茶树很少生病,棵棵枝繁叶茂,不少古茶树上碗口粗的叉枝弯来盘去长成一个个圆圈,据说一个树圈要二百年才能长成,每一个圈可都可以说是记录南糯山千年苍桑历史。这里山高谷深,林茂水清,常年云雾弥漫,空气特别清新,交通又方便,是最具原生态的度假休闲地。

20世纪50年代,植物学家蔡希陶与茶叶专家周鹏举等人,在南糯山的石头寨古茶园中考察,发现一株大茶树,有800多年历史。随着媒体的宣传报道,尤其是80年代中期公路通到山寨后,慕名前往事考察探访的人不断增多,有人修建了水泥围栏,不久又建成八百级石梯,通达茶王树旁边。

2002年5月8日,省茶科所张俊及勐海县茶叶办主任曾云荣等人在半坡老寨古茶园中发现一株新茶王树。其树高为5米3,主干直径为76厘米,树冠直径为935厘米,主干分为六个枝展开,在茶人曾维然等人的努力下,运用了更为生态的方式保护此树。现在可开车达半坡老寨,停车再徒步经风光小公路前往茶王树,近年前往参观者日益增加,美名远扬中外。

在竹林寨中央的公路旁边一户人家旁边,其树高为5米,主干直径为70厘米,长年枝繁荣叶茂,石头寨老茶厂的上方现代茶园中,也有一棵超然独立的老茶树,长在石头缝隙中,却是枝繁叶茂,和周围整齐的茶园开成鲜明对比,十分美观。

南糯山:茶树王的故乡


美不过金孔雀的尾巴,好不过西双版纳的南糯山。一个金秋时节的下午,我和白族诗人晓雪来到了南糯。

早就听说,南糯山是西双版纳著名的茶山之一,那里山高土肥,湿润多雨,常年云雾缭绕,漫山遍野都是百年以上的茶树,盛产中外闻名的普洱茶。倘在泡饮当年新采摘的“滇绿”时,再放上少许“糯米香”的嫩叶,那便是西双版纳独有的饮品——“糯米香茶”了。

令人好奇的是,作为哈尼族聚居的著名茶叶产地南糯山,却有着一个傣语地名,因为“南糯”是傣语,意为“酸味笋酱”。原来,南糯山所产竹笋鲜嫩可口,哈尼人制作的酸味笋酱极受车里宣慰使赏识,因此便将此地划为宣慰使直辖区域,每年春笋勃发,哈尼人便要大量采集并制成笋酱进呈宣慰使府邸,于是此地便得名“南糯山”。

在哈尼人的竹楼,我们受到主人热情的接待。一位哈尼姑娘给我们沏上了满满两杯“糯米香茶”,果然名不虚传,刚掀开杯盖,一股糯米清香便扑面而来,待品了几口湛清碧绿的茶水后,更是清香满口,还有幽远淡雅的甜味……我们坐在火塘边的竹篾小凳上,望着熊熊的塘火,品尝着这独特的“糯米香茶”,那感觉的确很奇妙。这时,男主人从自家园子摘来新鲜的糯皮桔和哈尼人最喜爱的水果“酸多依”,又从竹箩里拿出黄澄澄的芭蕉,转眼就摆了一大堆——哈尼人的好客是出名的。

次日清晨,百鸟啁啾,花香阵阵,将我们从梦乡中唤醒。走到竹楼晒台一看,远近都是白蒙蒙的雾气,扑到脸上,分明是极细极小的水滴,又凉又爽,很是惬意。吃罢哈尼人饶有特色的早餐后,我们步出山寨,沿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路,来到了最近的茶山。此时,云开雾散,金色的阳光透过茂密的丛林一泻而下,山泉叮咚,百鸟鸣唱。在这万亩茶园中,一排排绿油油的茶树宛若一条条绿色的丝带,层层环绕着座座茶山,那满树盛开的洁白的茶花散发着阵阵幽香,伴随湿润的清风袭人而来。此刻,身着民族服装的哈尼姑娘们,正在采摘嫩绿的“谷花茶”,双双巧手彩蝶般上下翻飞,煞是好看。蓦的,一曲悠扬的山歌从对面山上传来,采茶姑娘们即刻唱和起来,清脆悦声,无拘无束,宛若天籁之音,飘向山谷的深处,飘向蓝天白云,令人不禁陶然而醉。

在哈尼老乡家,我们见识了原始的制茶工艺。其实,说来也简单:刚刚采下的新鲜茶叶,要放进滚烫的大铁锅里,迅速翻炒,使之萎凋。然后用手揉制,之后再翻炒,再揉制,凡三炒三揉,迅速烘干,即为著名的“滇绿”,又叫“炒青”。倘三炒三揉后,堆放使之发酵再烘干,则为海外驰名的“滇红”。为远销方便,西双版纳各大茶山一些老茶号便要雇用专门人才,将三炒三揉的“炒青”经由压茶、踏茶、编茶篮、包扎等工艺,制成“普洱茶”,再经茶马古道由马帮远销四方。普洱本不出茶,明代置普洱府,每至茶叶购销旺季,内地茶商纷纷云集于此,大量收购来自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因以名焉。清代自乾隆年间至光绪初年,普洱茶的产销盛极一时,从满清宫廷、豪门权贵,直至东北亚、港澳台、东南亚、乃至印度次大陆之名门豪富,莫不以饮用普洱茶为荣,其声名如日中天,恒久不衰。

南糯山地处亚热带,丛林中油黑的森林腐殖土极为肥美,其多雾背阴之山地皆出好茶,历来以叶肥、芽壮、毫白、质优而闻名,其甘美、醇厚,迥非它地可比。继明清之盛,1939年,云南省财政厅长陆崇仁曾在南糯山开办思普茶厂,以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引进英制揉茶机等设备生产“滇绿”“滇红”“砖茶”“饼茶”等远销省外,年产各种茶叶万担以上。迄今,南糯哈尼人仍以茶叶生产为主业,植茶在万亩以上。

在半坡寨的茶山上,我们去寻访1953年发现的栽培型茶王树,当地哈尼族称其为“沙归八玛”,意为“名叫沙归的人栽种的大茶树”。据说,当年这株茶树高5.5米,主干直径为1.36米,茶叶肥厚,汁浓味香,树龄在800年以上,是西双版纳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带路的哈尼老乡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这棵茶王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干树心逐渐朽空,主枝也枯死了。果然,在茶王树生长过的那片沃土上,我们见到了它残存的遗迹,虽然它的躯干已归于泥土,不见当年的英姿,但它周围的茶树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那该是它生生不息的子孙吧!

说来也巧,正当半坡寨的八百年栽培型茶王树逐渐走完它的生命历程时,1980年在南糯山贺松寨后的密林中,人们有了更为惊喜的发现,一棵古老的野生茶王树仿佛横空出世般呈现在人们视野中。这棵植株高32.12米,主干直径近0.9米的野生茶王树虽历经1700余年风雨,仍英姿挺秀,屹立在海拔2000余米的众山之巅,在它四周则伴生着许许多多山茶科的植物,古藤攀援缠绕的高大乔木及罕见的树蕨。这难得一见的生态奇观凸显自然造化之神奇,令人叹为观止。当我凝视着它伟岸苍劲的老干虬枝,以及那呈椭圆形、润泽碧绿的叶片,嗅着它白中带黄的茶花的幽香,我惊叹于茶王树生命力之顽强,它该比唐代“茶圣”陆羽还要年长三百多岁。

南糯归来,思绪翩然,我常常想起那令人心醉的漫山遍野的茶树,那无数洁白的茶花的清远幽香,连同那傲立山巅、挺拔劲秀的茶王树。呵,南糯,我为你自豪,为你骄傲!

在西双版纳不懂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可我喝茶,跟喝水一样,除了解渴,还是解渴。

我对喝茶一窍不通。一个不懂茶的人,听懂茶的人谈茶,就像一个不懂禅的人,听禅师谈禅,云里雾里,天上地下,找不着北。西双版纳是茶的源头。在版纳,大街小巷,山野村寨,只要有一张桌子,只要一坐下来,我就会遭遇这样的窘境。每个人都在谈茶,茶的养生之道,茶的日常故事,茶的经典传奇,茶在杯中的沉浮,茶在壶里的忧郁。而我,呆笨得像一条桌下无人坐的板凳,或桌上的一只倒空了茶水的茶壶。

我也不知道桌上的人,有几个是真懂茶,有几个是装腔作势,孤假虎威,但桌上的茶给了他们满脸的自信,给了他们口若悬河的由头。在西双版纳喝普洱,就像在贵州茅台镇喝茅台酒一样,谁都会自鸣得意,交杯换盏。他们边高谈阔论,边浅酌低饮。而我,以洗耳恭听的样子,掩饰我的充耳不闻和不懂装懂。我只干一件事,一杯接一杯喝茶。我无忧可解,我只解渴。

在西双版纳不懂茶,就像漂洋过海,到了国外不懂外语。但茶香,我是能闻到的。我为古茶的幽香沉醉。不懂茶,但比谁都喝得多,这是我在版纳七天的愧疚。而在勐海南糯山,对着古茶树,我没有赞美,只有感伤。一个勐海县,有四万六千亩百年树龄以上的古茶群落。在南糯山,我看见的每一棵茶树,都在一百岁以上。生年不满百,叹息肠内热。我为自己将白驹过隙一样短暂的生命,耗费在过眼烟云一样的功名利禄而早生华发感到深深的愧疚。这些茶树,吸天地灵气,浴日月光华,遗世独立而生命长青。这片茶树是两百年,这片是三百年,这几棵四百年,带我去瞻仰茶树的人,比一个收藏家向别人介绍他得意的藏品的还喜形于色。

我站在一棵八百年的茶树王面前,让我沾点茶树王的福气吧,我能活八十岁,我就谢天谢地了。我已四十岁了,想想我在这个世界上剩下的时间,用指头都可以掰出来,不禁黯然。八百年,云卷云舒,那些帝王将相在哪里,那些才子佳人在哪里,只留下一棵茶树,惯看秋月春风,只留下一壶茶,笑谈古往今来。我喝酒喝到八分醉时,常常长吁短叹,感天动地。从南糯山下来后,我担心我以后会醉茶。

在布朗山上,弥漫云雾里,我在想四千多年前,世界上第一棵茶树在布朗山上的模样。人类的第一片茶叶,就是布朗山上布朗族人的祖先摘下来。在布朗山老东南村村长家吃饭时,村里的民间歌手伴着三弦,唱了一个多小时布朗族的民歌。我一句没听懂,但我一直在用心聆听。那幽怨的曲调里,有天地之悠悠,有密林之郁郁,有人间的悲欢离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在方圆一千多平方公里大山里千年隐居中和大自然的息息相通,也有一壶茶里人生物我两忘的怡然自得。

在中缅边境,有一座布朗山,那里有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他们给世界贡献了一种叫茶的神奇植物。从布朗山下来,我决定要懂茶,并开始谈茶。

人工矮化的南糯山普洱茶树


很多人会心生疑惑了:“不是说普洱茶树是大叶种的乔木茶吗?为什么茶山上的茶树看起来和福建广西一带那种绿茶的茶山是差不多的呢?”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的,那些绿茶的灌木茶山和普洱茶的这些乔木茶山看起来确实是没有太大区别,那就听听少寨主怎么说的吧:“其实。这些茶山上的大部分茶树,根部树龄都是普遍在30多年以上,但是为什么这些茶树看起来那么低矮呢?那是因为当时在政府的号召下,为了给茶农们增收增产,将原来的茶树树枝都采用砍切法,再让这个茶树重新长出树枝,目的就是让茶树往横向发展,不让茶树像古树茶一样,尽是往高处长个,因为长高了的书产量是很低的。”下面这个少寨主身边的这种茶树的形状是像蘑菇一样形状往外蓬发的,那样可想而知,采摘茶叶的数量肯定就多了。而且别小看下面这两棵茶树,它们的树龄竟然都是上百年的。

另外,在普洱茶山上采摘茶叶,还不能想当然的背个筐就满山到处可以一起采摘了。他们要将茶王茶、大树茶、古树茶、台地普通茶分开采摘,分开炒制分开售卖,那样能够让好茶和普通茶分开来,有点可惜,现在的茶商们为了利益最大化,拼配的手法层出不穷啊。

走进勐海茶区之——南糯山


南糯山又称孔明山,当地爱伲人始终坚信,南糯山的茶树,本为诸葛孔明所栽南糯山世代居住着哈尼族支系的爱尼人,茶树是他们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王树有力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利用茶树的国家,而闻名于世。平均海拔1400米。格朗和乡是老茶区,老茶园较多且较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南糯山和帕沙两个村委会。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据调查统计,全乡古茶园15000亩。

南糯山古树茶

南糯山古树茶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石头老寨、拔玛、石头新寨,多依寨,姑娘寨,丫口老寨,向阳寨,水和寨巴拉寨等哈尼族山寨......。目前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种、荒废遗留的茶园。在复杂多变不同气候的南糯山中生长的古树茶皆有不同的特点,此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较高,茶气强,甘韵足.藏旧后醇滑味厚.长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实为难得之好茶!

拔玛寨的古树茶在南糯山是最好的茶,拔玛是爱尼族语,是古乔木之意。南糯山古乔木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古栽培型茶树。

茶香

南糯山的茶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茶汤色金黄,明亮;汤质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长,有生津;香气高雅;山野气韵较好。

西双版纳—“茶树摇篮”


西双版纳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美誉,另外还有"茶树摇篮"之美称。在笔者的记忆中,西双版纳茶叶之最有10方面:

一、西双版纳有众多的国家级、省级研究所。其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就坐落在勐海县境内。它的前身是国民党时期思普企业局的一个茶叶试验场,成立于1938年,解放后,改名为省农业厅茶试场。该所曾五易其名,直到七十年代才改为现在的所名。它是一个科室齐全、历史悠久,科研硕果累累的老所,是云南省茶叶界最高学术的权威机构。

二、世界上发现最早、报道最早、一直得到专家学者们认可的巴达野生型大茶树,南糯山栽培型茶树也在西双版纳州境内。巴达野生型茶树的树龄达1700年,树高34米,树径1.21米,树幅10米(1960年发现时测定的数据,该树是由张顺高、刘献荣发现的).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树龄800余年,树高5.9米,树幅10米,树径1.38米。

三、世界上最大的茶树叶片,出自于西双版纳州的茶园中:叶长330毫米,叶宽136毫米,叶面积31416平方毫米。

四、最多的茶多酚含量---勐海县曼真群众的古茶园中茶多酚含量高达42%。

五、历史上最高的红茶售价---原勐海茶厂生产的红茶售价达4000美元/吨。

六、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国家大叶茶种质资源园在西双版纳茶叶研究所内---它保存了1000余份大叶茶原始材料,24个茶种,2个变种。

七、西双版纳有最重的茶树芽叶---一芽一叶,重3.4克,一芽二叶4.6克,单芽重1.05克,一芽二叶最长达16.8公分,陈列在省茶叶研究所陈列园内。

八、最速成高产的茶园---3年亩产干茶523斤(级内茶);5年亩产干茶1042.6斤(级内茶).这一产量是省茶叶研究所栽培研究室创造的。

九、最高售价的茶叶---紫娟茶,每千克售价1.5万元。

十、最早种茶的民族---澲人,即今天的布朗族。

寻茶记丨南糯山多依寨,古茶第一山_南糯山普洱茶怎么样


寻茶的起点是那片叶子的故乡,一片树叶掉进水里,从此有了茶。您知道这片叶子来自何方吗?今天,茶人林思冶要带你探访的是素有“古茶第一山”之称的南糯山。

地属勐海县东侧的南糯山,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也是西双版纳中生态环境最好的一座古茶山。南糯山做为六大茶山之一,所产之茶,在历史上早已有名。据统计,南糯山平均海拔约1400米,茶园有近2万余亩,其中有一棵著名的茶王树,树龄在800多年,可惜由于保护措施不当,已经在1994年枯死了,如今新的茶王树据当地茶农介绍说是老茶王树的儿子。

我们驱车从勐海县城出发,一路向东。行进了20多公里后,路边山坡上便出现南糯山标识。"这么快就到南糯山了?"同行的小伙伴开始觉得有点不习惯。因为在连日寻访茶山的过程中,每一次进山都是一场攻坚战。这一次“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人有点不太适应。

其实这只是进入了南糯山茶区的地界,但距我们今天要探访的多依寨还有几十里山路要走。进入南糯山后,虽然是狭窄悠长的山间公路,却不难走,一水的水泥路面,道路两旁布满郁郁葱葱的树木,行驶车辆也不多见。这与去老班章时走的尘土飞扬的土路有天壤之别。

茶人林思冶这次南糯山之行的最终目的地是南糯之巅--多依寨,多依寨属南糯山最高峰,海拔1900米,终年云雾环绕,特别是早晨,空气湿度大,清爽度非常高。但是中午又离太阳最近,这样环境下的茶树品质是很优秀的。所以南糯山古树茶以最高峰多依寨茶质为最好。从海拔最高的多依寨往下,依次是半坡老寨、丫口老寨、石头寨、姑娘寨、向阳寨等村寨。

多依寨古树茶,干茶外观偏黑,入口苦涩度基本上可以说不苦不涩,回甘生津好,汤色偏绿白、透亮,并茶香透着蜜兰味,初泡感觉茶水稍薄,但三四道过后则给人以纯、滑、甜、内质丰富的感觉,水路细腻。

在多依寨我们要拜访的是茶界四大茶天王之一,多依寨村长朗大叔叔。郎大叔叔家是多依寨唯一保留了传统草棚屋顶房子的人。随着普洱茶渐渐地走入市场,前来寻茶的商人、游客颇多。寨子里大多村民都住上了小别墅。郎大叔叔出于对哈尼族文化的热爱,一直保留着自家这座老房子。

此番访茶,我们应一个朋友的要求,决定亲自去郎大叔叔的古树茶园采青,亲手炒茶、揉捻,制作多依寨单株。

茶叶被炒、揉之后,被均匀地晾晒在大簸箕上,这时候它们需要好好地晒晒太阳,才可以成为新的毛料。毛料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够成为爱茶人手心里的宝。如果你也曾亲身参与炒揉茶叶,就更能体会茶叶的变化是一个过程,它们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所以来到城市的普洱茶、来到我们手心里的那一杯普洱茶也更显珍贵。

岁月匆匆,没人知道南糯山的古茶树能够存活多久,生与死在不断更替。百年古茶树的怪异枝叶生长得十分缓慢,产量相对降低。随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古茶树的生存状态正在经受一场巨大的考验。路边因为修路被砍倒的古茶树,自然死亡的古茶树,和被茶农随意修剪得只剩下枝干的古茶树向世人暗示着古茶园正在渐渐退去。我们保护古茶树的价值何在?保护古茶树是爱茶人重塑南糯山心灵家园的责任。古树茶属于小众茶,被精英茶人们收藏与品茗,成为茶中的稀缺资源。当保护古茶树成为一种自然诉求,我们应该成为南糯山生态链中的一分子,与古树茶友好相处。

唐代王维有诗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也只有这般亲身入山林、行到水穷处,才能闻到这样原始的气息,才能品到这样醇正的滋味吧。

南糯山拔玛寨,大茶树生长的地方南糯山扒玛茶怎么样?


在云南的各大茶山中,南糯山也许是最能给人以甜蜜感的了,正如追星族眼中的巨星“小甜甜”布兰妮,形象可人,但是,其歌却总是在清柔中透出麻辣,彰显劲爆。南糯山在某种程度上亦可作如是观。

当然首先必须承认,南糯山的茶甜度确实非常好,回甘迅速而回味悠长,并且期间能时不时感觉到一缕温馨的清香,极其体贴入微,这种感受正可以用“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的清幽意境来加以具象化。

可是,如果我们非常顽强地带着这样一种先入之见来品南糯山的茶,则有一些东西必定会被忽略掉。那就是南糯山茶所特有的那份畅快,以及那种不依不挠的苦涩(南糯山属于涩底茶,这里主要指其涩味)所激发出的清劲跳荡之韵。

这种感觉我原来也没有过,而是在与勐宋崩龙古茶的对比之中感觉到的。这么说吧,崩龙古茶喝在口中给人以“满”的感觉,南糯茶给人的感觉,则像半壶水,因而活动空间很大,非常活荡,所以非旦不会给人薄的感觉,反而使人的品评感受更加丰富。简而言之,崩龙是桃花潭水深千尺,南糯是高山流水有远韵。二者的内质都非常丰富,只是“释放”的方式不同而已——相比而言,可能南糯茶后期转化更好一些,因为它与时间具有同质性。

南糯山我想在这里用不着过多介绍了,亦有称孔明山者,传说山上茶树为孔明先生当年所种。竹筒茶是其独具特色的茶品,无论是在当地人还是在喝茶者心中,都享有崇高地位。此外,南糯山为哈尼族(当地称爱尼人,哈尼族支系),而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壮丽飞动之势,举世震惊。爱尼人则把对梯田的忠诚注入了对茶山一往情深的珍爱之中。

所以南糯山许多村寨的名字,都和茶山有关。比如拔玛(扒玛),爱尼语的意思即为“大茶树”。名副其实,位于一千六百多米高山上的拔玛寨,的确是生长大茶树的地方。虽然拔玛寨的古茶资源并不丰富,但是因茶质非常好,通常被视为南糯山的典型代表。

南糯茶的醇柔之质与绵远之韵是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的。甜而不腻,涩而不滞,香远(指时间之久远)溢清,岁月在南糯茶身上所能留下的,只能是使其更见风致,远青涩而得甘醇,更加清甜香馨。这是因为其具有汤稠而水活,质实而韵清,味醇而香扬的特质。南糯茶被说成是给当年孔明先生军队救病疗疾,解乏清神的人间神品,实际上毫不牵强,而是与其茶性特点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的。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西双版纳南糯山800年茶王树》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西双版纳普洱茶”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