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库那赛普洱茶区

发布时间 : 2019-12-09
勐乐山普洱茶 勐润普洱茶 勐舍普洱茶

勐乐山普洱茶。

从东弄大寨顺公路前行约5公里便进入那赛村委会的地界,从那赛开始勐库东半山闻名遐迩的藤条茶便逐渐多起来,还留着藤条状的茶树,那至少是1965年以前种的茶树。那赛公路两边的坡地里都是藤条茶园,可看出那赛50年前已有很多茶园。

来到那赛,首先该看该去的寨子应是拉祜族古寨--小村。那赛年代最久、面积最大的古茶园大部分都在这里。小村有80多户人家,90%为拉祜族,拉祜人在寨子里大都讲拉祜话,他们说喝茶为腊夺,摘茶为腊盆,古茶树称腊吃。小村过去在交通要道上,从勐库坝子去博尚去临沧的古驿道从小村穿过,这条古道不知有多少年,古道原本在斜坡表面,现已被踩踏得如深沟。古道两边还保留有上百亩的古茶园,古茶树树围超过80厘米的很多,那是汉人还没迁来那赛前拉祜族种下的。wWw.CY316.cOM

那赛有大面积的古茶园说明清朝时期那赛较安宁,没有战乱,拉祜人没有迁走,他们一直在那赛安居、种茶。

小村

小村景色很美,树多、竹子多,寨子中间有几棵三人合抱的古柏树,古柏旁边是大片竹林,一笼一笼的竹子摇摇曳曳不断地向古柏树弯腰点头,从高处看去,古柏的苍劲挺拔,翠竹的清秀盈柔相陪相衬构成了一幅刚柔兼有的灵动而鲜活的实景画。寨子里的拉祜人说,小村过去好看得很,五十年前,古柏树前面还有个很大的池塘,那塘子里的水清汪汪的,白天从水里可看见天上走动的云,晚上从水里可看见银光光的月亮,水塘边竹林很密,人进去都看不见,年轻人喜欢进去玩耍。

拉祜人在小村至少已居住了500年,那塘清汪汪的水是他们不迁不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惜的是那塘清水现在已经消失,它的美只留在拉祜人的记忆中。小村散发着古茶树的气息,凡是老房子老屋基,前前后后都有古茶树,古茶林里备有竹梯,是供采茶用的,老屋旁边的古道很宽,顺着古道往山上走2公里还能看到不少已和树林杂生的古茶树,寨子里的拉祜人已说不上是哪辈人种的,那应该是五六代人以上的事了。

小村的古道见证过勐库茶早期的兴旺,1950年以前,勐库坝子及四排山的营盘、邦木、邦协的人去博尚卖茶都要从小村这条古道上走,从博尚、云县、大理来勐库坝子买茶的商人马帮也要走这条道,小村既是马帮、商旅歇脚休息的地方,又是商人们收购茶叶的一个站点。从小村到博尚只有3个多小时的路,小村的拉祜人种下那么多的茶园,这和小村所占的交通优势有点关系。

小村现有七八户汉人,从汉族老人口述得知,汉人迁入小村已有120年左右。最早来的汉人为余姓和陈姓两家,迁来小村的汉人主要靠种地和种茶为生,没有用烤酒卖的方法将拉祜人的茶园和田地一点一点地换去。汉人和拉祜人和睦相处,相扶相帮,那户姓陈的汉人还出资修路架桥,深得拉祜人的尊敬。小村的拉祜人失地的很少,迁走的不多,1950年还有30来户。从小村沿古道往山上走3公里便是正气塘村,正气塘村是个汉族寨,现有30多户人家。正气塘村过去叫瘴气塘,传说几百年前此地有个水塘,水中藏有一大莽,天阴时那大莽常吐黑雾,令人惊悚,疑有瘴气,便将此塘取名瘴气塘。瘴气塘在临沧进入双江的古道边,彭锟1903年进双江剿办拉祜族起义时在瘴气塘扎过营、住过兵,彭锟为避邪气将瘴气塘改名为正气塘。

正气塘

在彭锟未来扎营之前,正气塘有拉祜族居住过,拉祜人在正气塘居住时已种下许多茶树,拉祜人种的茶树今天还留下几十亩,茶树的主干已长得比大碗口还粗。1903年以后拉祜人从正气塘迁走,汉人们迁了进来,汉人们也接着种茶树。正气塘热闹过,因正气塘在大路边,上临沧下双江的马帮都要经过正气塘,一姓刘的汉人便在路边开了一马店为来往马帮商旅提供食宿还兼卖些小杂货,过往行人将刘家马店称为刘家铺子,将马帮歇驮的地方称为歇马场,马帮过往时都要在正气塘歇晌,正气塘的人会从赶马大哥那里听到不少奇闻轶事。

正气塘的汉人们卖茶很方便,从正气塘到博尚街3个小时就可走到,早上出发天黑前就可转回家来,若是不想去博尚卖茶,就将茶叶摆在门前,有马帮过往时也会将茶叶买去。正气塘因在古道边,也常被土匪光顾,1945年至1948年间就多次遭土匪抢,到1949年时正气塘已很衰落。新中国成立以后临沧到双江通了公路,正气塘的古道上听不见马铃声了,刘家铺子也随之歇业迁走,慢慢地正气塘就变得清寂无声,很少有外地人进去了。

那赛大寨

正气塘在小村的上边,那赛大寨则在小村的下边,小村坡脚有条水流湍急的小河那赛河,河上有座大石桥将河两边的古道连接,过了大石桥走10多分钟就到那赛大寨。古道从那赛大寨穿过,将那赛大寨分为上下两个寨,两个寨鸡犬相闻,相距不到100公尺,古道上方的寨叫上寨,古道下方的寨叫下寨,上寨下寨都是汉族寨,两个汉族寨的老人们都说,汉人没迁来之前,那赛大寨有佤族人在此居住过

最早迁来那赛大寨的汉族是董姓人家,从景东迁来,董家在那赛已有8代了。董国顺老人今年已有77岁,他记得的最老的长辈便是他的爷爷董生芹。董生芹在那赛是靠养马富起来的,是一百年前那赛的养马专业户,他最多时养了100多匹马,他不仅卖马,还用自己的马组成马帮替东半山各个村的人驮茶叶、驮六子去博尚、去云县、去缅甸。董家后人说董生芹身材高大、身体结实,尤其是他那两条腿又长又粗,走一步别人需走两步才能赶上他,乡里人送他一个外号叫四大脚。从他的外号便知这是一个靠勤劳吃苦发起家的人。

光绪末年董生芹已是那赛的富户,他捐了很大一笔钱与陈家、李家一道在那赛河上建了那座大石桥。那赛河水量很大,水流湍急,一到雨季从勐库坝子去博尚的路便被河水阻断。石桥建成后,勐库坝子到博尚全年无阻,石桥用5柱大石条拼排搭成,每柱大石条长415厘米,宽43厘米,厚30厘米,整个桥面宽250厘米。五十年前石桥上还有刻花护栏,桥两头还有石狮,河边还搭建有亭篷供人休息,如今除了5柱大石条横在河面上,其余的建筑都已荡然无存,那赛河上现已有了公路桥,但那赛村委会几个寨子的人来来往往下地做活依然要从石桥上过。一百多年过去了,几个寨子各个民族的村民对当年捐资修桥的人一直心存敬意与感激。

那赛大寨到小村的古道两旁分散着不少老茶树,从树形上看,过去留的都是藤条茶,从树龄上看,比小村拉祜族寨的要小一些,应该是汉人们在民国初年种下的。

那赛村委会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新种了2000多亩高产茶园,白花树村是新茶园最多的寨子。现在白花树村、小村都有茶叶初制所,那寨董家的后人依然情系于茶,在那赛办了一个茶叶加工厂,其产品在昆明颇受欢迎。

小编推荐

临沧茶区之勐库十八寨----小户赛


小户赛是公弄的一个名气很大的寨子,公弄是布朗族大寨,从事茶业研究的人都知道,中国茶科所和云南茶科所都曾经将公弄定位勐库大叶种的培训基地。

小户赛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公弄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勐库镇北边,距离公弄村委会4.00公里,距离勐库镇18.00公里。国土面积0.83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年降水量1,750.0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核桃等农作物。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茶叶,主要销售往省外。2006年 茶叶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2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8%。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8.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5.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为主。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勐库大叶种茶这一特色产业,还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小户赛在临沧双江很有名气,因为小户赛不仅是勐库面积最大的古茶园,还是双江目前古茶园保留的最多,也是保存得最好的寨子。

小户赛古树茶特点:

条索:较肥大,梗圆,叶壮。

汤色:淡黄清亮

香气:蜜香袭人,高锐,杯底留香

滋味:回甘快,茶水清甜。

水性:醇绵持久

茶韵:绵长

喉韵:舒爽,持久

生津:两颊及舌底生津

耐泡度:较高

总体而言: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唇齿留香。

临沧茶区之勐库十八寨-----那蕉


该行政村隶属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地处勐库镇东边,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2.00 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41公里。东邻临沧,南邻那赛村委会,西邻帮读村委会,北邻梁子村委会。辖偏坡寨、三家村、大石房等9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14户,有乡村人口1132人,其中农业人口1132人,劳动力67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560 人。

全村国土面积 2.43 平方公里,海拔 1,800.00 米,年平均气温 12.00℃,年降水量1,000.00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652亩,人均耕地1.48亩,林地1,941.10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1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那蕉行政村的石头寨,属于典型山区,位于勐库镇东边,距离那蕉村委会0.2公里,距离勐库镇22公里,海拔1800多米。石头山因石而得名,乱石林立,百木森森,自古为高云雾出好茶的地方,而陆羽《茶经》即谓茶之“上者生烂石”,可谓不谋而合。

那蕉行政村的茶品以石头寨为代表,独具以下特色:芽壮显毫,茶气劲足,茶性沉厚,滋味酽爽甘沁,香气清馨高雅,回甘迅速,生津细腻,杯底挂香良好,而且特具冰糖韵,品咂有味,体味有神,后期可特。

双江勐库东半山茶区普洱茶特点


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是现存古茶树较多的寨子,也是盛产藤条茶的地方。坝糯在双江县在整个临沧市都颇有声名,坝糯声名大是因为坝糯产的藤条茶在双江和临沧声誉都很高,坝糯是双江藤条茶园保存的最好的地方,藤条茶园地面积在双江居第一,有这里最古老也最大的藤条茶。这里的藤条茶树堪称天下一绝,其茶树形态之美令人称奇。这里树龄超过一百年以上的藤条树一棵上有上百棵藤,最长的有三四米那么长,树省藤,藤缠藤,茶树成行的,数棵茶树伸出的藤条相互缠绕,织成一排藤网,如奥运会的鸟巢一般。让人不得不赞叹坝糯人能养出这样的茶树。如果想了解勐库的藤条茶园是什么形状,那么就一定要去坝糯先看看。

坝糯的藤条茶外形独特,新鲜时芽头肥壮,绒毛浅绿密厚,晒干之后芽头白亮中略带金黄,做成饼茶条索清晰,把那个面芽熔闪光,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并且会产生舍不得品饮的心理,恨不得观赏,收藏起来。

近年来坝糯的藤条茶叶追捧者越来越多,不少茶商千里迢迢奔向坝糯专收藤条茶,其中有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茶厂,双江勐库戎氏茶叶公司,还有广东的茶老板。藤条茶供不应求。

坝糯早年也是拉祜人居住,200年前汉人进入这里,使茶产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将茶叶修剪成藤条状应该就是汉人带来的技术。与坝糯相邻的忙蚌盛产六子,六子具有消炎,止痛,之疟疾等作用,滇南和缅甸的坝区瘴气重,对六子的需求量很大,从古至今,六子都是供不应求的药材,其价格和利润均超过茶叶。每年这里的人都要收购六子出去卖,六子价格又高,因此在双江没设县前这里已经是当地最富有的寨子。

坝糯拥有东半山最多的梯田,不缺谷粮,良好的生产条件与居住环境使坝糯人口一直很多,迁走的极少。

茶三百年前由西双版纳引进至勐库后变种。

茶种:大叶种野生。

坝糯茶特色: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小户赛声称“赛冰岛”,整个勐库茶圈都笑了!


小户赛,坐落在云南双江县,不仅是勐库面积最大的古茶园,还是双江目前古茶园保留的最多、保存得最好的寨子。

它属于勐库公弄委员会,而公弄坐落在邦马大雪山伸向勐库坝的一条小山脉上。

小户赛与公弄大寨隔着一条深壑,现在公弄大寨与小户赛已有土公路相通,土公路顺山绕约12公里,但雨季任然无法通行,车不能通行时,顺沟谷走小路一个半小时可走小户赛。

小户赛现有200多户人家,由三个寨子组成,一个汉族寨,两个拉祜族寨,三个寨子连排等坐落在邦马大雪山主峰的半腰上,汉族寨与两个拉祜族寨相距约一公里。

小户赛背后的山太陡,峭壁耸立,难以攀登,高峰便是邦马大雪山,野生古茶树最集中的那片茶林就在其上。

小户赛人早就知道寨子背后的大山原始森林里有许多野生茶树,自古以来就将寨子背后的大山称为大茶山。

大茶山上有两条水量很大的溪流从山顶流下来,一条穿过寨子,一条从寨子旁边流走,小户赛人将这两条溪流分别取名叫茶山沟和茶山河。

小户赛背后的山巅上原始森林里就生长着成林成片的上千年的野生茶树,逢暴雨时落在地上的野生古茶树的茶籽顺着山水冲到小户赛都有可能。

小户赛的汉族村寨仅有100多年的历史,清道光年间汉人陈忠德带着家眷从与小户赛隔河相望的豆腐寨迁来,在离拉祜寨约一公里的地方搭起竹棚住下,随后又有杨姓,李姓,唐姓的汉人迁来小户赛,汉族寨慢慢形成。

小户赛是款汤水含香的茶,花蜜香袭人,入口甜度极高,汤体浓稠润滑,喉韵苦凉,回甘绵柔持久。越往后喝汤水越甜,喝到尾水时,茶的滋味仍在,淡而融合。

小户赛在茶界享有“赛冰岛”美誉,有时甚至想和冰岛茶一分高下,结果遭到整个勐库茶区的嘲笑,飘得这么厉害,这叫我们其他“临沧四小龙”情何以堪?

然而,即便比不上冰岛,但除了小户赛,谁敢说自己是勐库老二呢?

勐宋茶区那卡古树普洱茶那些特点?


勐宋茶区位于勐海县境东部。东与景洪市毗邻,南接格朗和乡,西南连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其地貌以山为主,山坝相间,山高谷深,河谷交错。

勐宋茶区的古树茶园都分布在滑竹梁子山周围。(被誉为“西双版纳屋脊”和“西双版纳之巅”)的滑竹梁子,海拔2429米。)主要有那卡,滑竹(蚌龙、坝蒙、保塘旧寨、保塘老寨等),曼西良,南本老寨,大曼吕。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是勐海县勐宋乡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位于滑竹梁子山的东面,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

那卡茶历来是勐宋价格最高的茶,那卡纯料茶在勐海的名气可以和南糯山、班章茶比肩。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据历史记载缅甸国王也指定“那卡竹筒茶”为贡茶。

那卡古树茶的主要特点是:拉祜族纯手工传统制茶方式加工,条索紧结、芽头较为瘦小;汤色金黄透亮、香气高昂、经久耐泡;春秋茶香气更为突出,且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

那卡大树茶,比不上易武的香气,班章的茶气;却没有布朗山的苦、格朗河的涩。确有它独特的回甘持久、入口润甜,非常适合大众口味!

那卡茶的香韵的确是那卡独有,或许真是那卡山水灵美,土地神奇所致。那卡是古茶村,但留下的古茶园已经不多,因那卡茶产量不多,身价更高,市场上不易买到正宗的那卡茶。

勐库亥公村茶区历史


沿214国道从临沧进入双江,踏上的第一块土地,看到的第一道风景便是亥公。亥公是双江的北大门,也是勐库的门头,勐库大茶区3万多亩茶园就从亥公开始铺展。亥公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又绿又润,公路两旁是宽宽的林带,透过林带可看见一笼笼竹林、一排排芭蕉林。山脚有水田,秧苗茸绿,坡上是茶园,枝叶鲜亮,山风一来,竹林摇曳,蕉叶轻垂,满沟满坡的绿,动静有致,舒目养眼。亥公山藏秀水,沟谷里总有亮汪汪的水在涌跳,村寨边可见清溪流淌。走进亥公看着它的翠色和景画心情顿时就愉悦、舒放。

亥公的山脉是临沧和勐库的分界山,海拔很高,从亥公山顶到勐库坝子海拔落差近1000米。214国道在亥公山上绕10多个弯才落到勐库坝子,顺着国道便可观览亥公的新茶园、老茶园。从山顶到山腰,从远村到近寨,那进入视线的一坡接一坡,一片又一片的大茶园让人看出亥公的根基产业是茶,这片土地是以茶为主导,勐库的产业符号在它的门口亥公就已彰显出来。

亥公214国道边有一块巨大的标示牌很招眼,标示牌上示范基地几个字十分醒目,这里便是勐库戎氏茶叶公司的经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有机茶示范基地所在区。大标示牌发出一个信息,勐库已经有了国际标准的大茶园,亥公已列入双江茶叶出口的原料供应地。

勐库的地形是两条大山脉夹一个坝子,勐库人习惯上将坝子东边的山称为东半山,坝子西边的山称为西半山,亥公属于东半山的范围,去东半山的那赛、那蕉、坝糯可从亥公进去,亥公有土公路连接东半山各个村寨。

214国道穿过亥公,使亥公成为勐库交通条件最好的村委会。交通的便利让亥公人得益不少,亥公人的经济收入在勐库名列前茅,亥公人的住房条件、村寨道路明显好于其他村寨。亥公的茶叶虽然没有公弄、冰岛等村寨的名气高,但因交通便利,亥公的茶叶历来卖得最快,价格也卖得好,勐库戎氏茶叶公司便是亥公茶的最大买家。临沧的茶商、凤庆的茶商、昆明的茶商进勐库第一站停的就是亥公,亥公茶叶不用进勐库街就被拉完,亥公人留个电话给老板就可在家当坐商,在勐库街上很难见到有亥公人卖茶。

亥公今日的旺气与位于214国道带来的交通便利有很大关系。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云南省1995年以前出版的地图上,双江县地界内都找不到亥公这个地名,亥公所在点被标记成东来,由此可知,亥公地名作为村委会一级的行政村它的历史并不长,三十年前亥公的上寨、下寨都是小寨子,归东来村管。

东来村过去是区公所和公社大队所在地,亥公的9个自然村过去皆归东来管。东来作为一个行政村地名现已经从地图上退了下来,但东来村依然还在,它离214国道约3公里,勐库戎氏茶叶公司的有机茶基地就在东来,也因为勐库戎氏茶叶公司的有机茶基地在东来,东来村还常常是车来车往,人声喧哗,否则,今天的东来村将成为勐库最没人光顾、最没人关注的地方。因为自214国道修通后东来村就成了一个交通的死角,还有东来那几位曾在双江翻手覆云的人物1951年以后已从东来消失,东来村从1951年以后就开始从双江的历史舞台上往下退,1980年以后它将位置让给了亥公村。

在勐库40岁以下的人对东来没有太多的话题,除了亥公村的人,去过东来村的人不多。但勐库75岁以上的老人们说起东来话就多了,且说起来神情还非常兴奋,开场白就是东来不得了嘞,刘华锋在的地方。刘华锋,东来人,曾在东来生活过50多年。关于刘华锋双江有很多流传,他的身世、经历、处事、为人,他的妻妾、艳闻以及他与杨家的恩恩怨怨等听起来既八卦又称奇。刘华锋1950年出逃缅甸,早已在国外去世。双江史料上对他的记载也很少,只能从老人们的回忆中拾起一些片断。

刘华锋大约生于1895年,他的父亲是个孤儿,七八岁时被东来的富户杨家领来当放牛娃,放牛娃长大以后,杨家见他忠厚勤劳,就又将家中生得最丑、长得最胖的难以嫁出的女儿嫁给了他,丑媳妇给放牛哥生下了体格健壮的刘华锋。刘华锋没读过什么书,但却很聪明,为人讲信义,做事胆大心细又能掌握分寸,有人说他心狠手辣,也有人说他为人慷慨、乐于助人。刘华锋敢管闲事,敢抗土匪碰地霸,在东半山很有威信。30岁出头刘华锋又当上了县保安大队队长和县议会的副议长,成为勐库唯一的一个文职武职兼于一身、黑道白道都摆得平的人物,刘华锋与双江的实权人物彭四(彭肇模)关系很好,刘华锋做茶叶生意、六子生意,还与彭四合伙做大烟生意。刘华锋养有四五十匹马,年年跑缅甸。

刘华锋在东来养了3O多个兵,他那走马转角楼的大院子墙上还有机枪眼,四个家丁守大门,东来杨家有钱但没有枪,坝糯李家有钱也养不起兵,民国时期双江世道混乱,关键时候还得枪来说话。勐库东半山最强势的人物是刘华锋,东半山的大事小事得由刘华锋点头才行。1950年以前勐库有种说法,西半山的人不敢惹东半山的人,因为刘华锋枪多势力大,住在西半山公弄的县议会的议长黄子树拿刘华锋无法,也只有忍气吞声,刘华锋耍起威时西半山的商人不敢来东半山买茶。

刘华锋在勐库留下许多轶闻,说他身材高大,身体强壮,一只手可以举起300斤的大石磨,夭上飞着的鸟他一举枪就可打下来,土匪也惧怕刘华锋不敢抢他的马帮。刘华锋强悍但也风流,不到30岁便讨了3个老婆,其二太太长得非常漂亮,皮肤白得像玉一般,最得刘华锋宠爱,每到秋、冬两季刘华锋就经常骑着马带着二太太去东来下边的热水塘村的温泉泡澡。热水塘村有多个温泉水池,其中有一个为刘华锋和二太太的专用澡塘,除了刘华锋和二太太以外任何人不得进去,当年专用澡塘的四周全是茂密的树林,刘华锋和二太太在里面洗澡时,卫兵们便在树林外边站岗。

刘华锋1950年底带着二太太随彭四逃往缅甸,住在缅甸果敢麻栗坝做点小生意,后因生意纠纷与人结怨被人杀害。刘华锋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在1950年的博尚战役中被解放军击毙;二儿子在昆明读过大学,1950年随刘华锋逃去缅甸,后以教书为生,三子、四子因年幼留在了双江。

刘华锋在东来时在他的大院对面的山坡上种了五六十亩茶园,如今园内的茶树已有碗口粗,东来人将它称为刘家茶园。刘家的后人在东来办了个小茶厂,经营状况还不错,刘家茶园的茶因为是纯正勐库大叶种,其售价一直比新茶园的茶价高。

东来除了刘家,杨家也是财大势大的家族。杨家在东来是最早发迹的,还在清光绪年间杨家的茶叶生意就做到了缅宁博尚街。刘华锋的父亲名刘老兆出生在缅宁(临沧),从小父母双亡,是杨银美将他从缅宁街上捡来收养后招赘为婿,刘、杨两家成为亲戚,刘华锋没进过学校,而杨家的子女大多在临沧或昆明读过书。杨银美的长子杨国粹是双江有名的才子,诗文写得非常好,在双江教过书,经过商、参加过地方团练。1950年追随彭四攻打驻博尚的解放军,战败后逃去缅甸,后辗转去了台湾,改革开放后每年都回双江探亲,还捐资建了一所希望中学。

东来过去因为富户多,又是区公所驻地,1950年底随刘华锋、杨国粹出逃缅甸的就有20多人,从缅甸又转去台湾的有五六个,改革开放后在东来村经常可看到一拨一拨的台胞回乡探亲。

勐库普洱茶的普洱茶特点


勐库普洱茶的普洱茶特点:勐库大叶种茶条索肥厚、芽峰显豪、滋味浓郁、回甘悠远、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高,是制作普洱茶的最好原料,被誉为“普洱茶之味精”。因地处高山密林,原料采摘艰难,故产量极少。

勐库大雪山位置:双江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双江县。全县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6.2%;辖4乡2镇7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两个农场,总人口16.5万人,有少数民族23个,占总人口的44.4%。北回归线横穿双江县城,境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70米,地貌高差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谢”之说,是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全县有茶叶面积8万多亩,其中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园达2万多亩,年产茶叶4000多吨。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质的原料基地、天然的存储仓库,孕育了“勐库普洱茶”和“天下普洱第一仓”的知名品牌。

1997年3月20日,勐库镇公弄村委会五家村农民张正云等到大雪山采药时,发现大面积野茶树林,植株最大的2—3人才能合围,鲜叶采摘加工后当栽培茶饮用,茶味比家种茶稍有不同。同年8月,豆腐寨村农民唐张进等3人,又看到大雪山同样的野生古茶树群,其中最大的1棵基干围粗3.25米,胸围3.1米.这棵最大的野生古茶树,后被科考组命名为1号野茶树。9月,县文化局、勐库镇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进行初次调查,并拍摄照片。同年10月22日,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组成有关部门参加的22人调查组,前往野生古茶树群作进一步调查。10月286,调查组上报《调查报告》及《古茶树分布区域田》。调查认定勐库野生古茶树分布总面积1.2万多亩,平均每亩分布6株,单株茶树基圃1号3.5米,2号树2.9米,3号树2.5米,分布在海拨2250—2750米地带。

1998年3月,临沧地区行暑组织地县林业,农业、茶叶、财政、广播电视等单位,行署副专员陈勋儒,地区农业局长张涛、双江县副县长张华亲自带领44人组成的调查队伍,深入大雪山,对茶树的分布情况、形态特征作初步调查,地区行暑茶叶办公室农艺师李太伦在《云南茶叶》1998年总第76期刊文《双江县野生古茶树群落调查报告》,初步认定面积为373公顷。野生古茶树群落,一是分布海拔高,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茶树生长的最高海拔,野生茶树具有极强的抗寒性等抗逆力。二是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面积大,并建议切实加强保护,和加强对野生茶种资源的调查、收集、开发利用工作。此后,勐库林业站安排职工金会平专门负责对勐库大雪山古茶林的管理保护工作。自此之后,有人纷纷撰文宣传这一新发现,社会各界都对这一发现较为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为查清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地理位置,环境生态,野生茶树的生化成分,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并对其保护.对野生古茶树群,除县内有关部门及地县组织初步调查外,县人民政府对此先后作了详细考察的大量工作.

2002年9月20日,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向临沧行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提交《关于对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进行科考鉴定实施方案的请示》.10月,县茶叶创新办张远来撰文《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的发现与保护利用开发建议》,《勐库古茶树的发现与保护利用

开发的思考》.2002年11月28日,中共双江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勐库古茶树群落科考鉴定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的科考鉴定工作。

2002年12月5—86,由县人民政府组织,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茶业协会、临沧地区茶业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野生古茶树考察组,对双江自治县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了现场考察、调查和采访,结合当地群众提供的相关资料,经充分分析研究,对勐库野生古茶树分布,环境生态、树龄形态特征得出科学结论。12月9日,在县招待所会议室召开科考鉴定汇报会,并形成会议纪要.10日,作出科考鉴定总结,同时由科考组成员张建邦向省创新办主任书面汇报考察结果,鉴定会议纪要全文为:

1、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双江自治县西北大雪山中上部,地理座标为东径99°46′,—99°49′,北纬23°40′—23°42′,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群落所处环境条件和植被主要特点是: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的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其主要标志:①板状根较发达(樟科、壳斗科);⑦木质藤冠群落十分显著(如南五味子属);③附生植物丰富(兰科、杜鹃花科和蕨类等).群落结构:主要建群树种为木兰科、樟科。壳斗科的种类并构成了一级乔木层;二级乔木层以勐库野生古茶树为优势.此外有五加科、茜草科、桑科等;林下大面积箭竹全部枯死,草木层主要有荨麻科等.在调查地块内,古茶树整个群落是原生的自然植被,且保存完好,未受人类破坏,自然更新力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在云南省内保存如此完好原始植被实属少见,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遭产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基因库.

2、考察组对大雪山中部的大平掌近二平方公里的地块内,有代表性的25株大茶树进行了形态特征的测量、观察和标本采集,野生茶树(包括自然繁衍的植物)的生长密度平均为一个样方(62平方米)达到19株,其中直径大于25厘米的有8.3株,小于10厘米的有10.4株,达到构成植物自然群落的密度要求.25个样株茶树高度为4.3—30.8米,树幅2.0x16.2—2.0x18.6米,胸围0.42—3.1米(胸径0.13—1.0米),最低分枝高度1.0-5.7来,均是典型的乔木型茶树.根据树体高幅度、树干粗度与云南已知同种野生大茶树比较,以及参照当地居民世代推测,树龄在千年以上。

3、根据对1号大茶树的观测,树姿为半开张,叶片水平状着生;墩枝及芽体无毛,平均叶长13.7厘米,叶宽6.3厘米,叶片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平,叶尖渐尖,叶基楔形或半圆形,叶质较脆,叶齿锐密,叶缘有近1/3无齿,叶脉9-10对,叶柄、叶背、主脉均无茸毛.鳞片3-4个,呈微紫红色,无毛;芽叶基部紫红色;尊片5个,绿色无毛;花冠平均直径4.0×4.5厘米,花瓣薄软,白色、无毛,雌雄蕊比低,花柱长0.7厘米,柱头5裂,裂位1/2—1/3,子房5室,密披绒毛.根据这一植物学形态特征,在分类上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大理茶种Camelliataliensis(W.W.Smith)Melchior。

4、勐库野生古茶树是一个野生茶树物种,在进化上比普洱茶种Camelliasinensisvar.assamlca(Masters)Kiramura(包括若干栽培品种如勐库大叶种等)原始。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所处海拨高,抗逆性强,尤抗寒性强,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5、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它对进一步论证茶种原产于我国云南以及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变、分类和种质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双江自治县是茶树起原中心之一。

6、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勐库野生古茶树的利用价值和开发途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建议继续进行下列工作:①基本查清野生古茶树在全县的分布区域和数量;②2003年春季,采集野生古茶树和勐库大叶种一芽一叶鲜叶,分别制成茶样的生化分析样,进行审评、分析和比较,以确定野生古茶树的适制性、品质特点和商品价值。

7、野生古茶树是云南省林业厅公布的珍贵树种之一,要采取全封闭式加以保护,加大管理投入.在有效保护群落的前提下,做到有计划。有控制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严禁乱砍乱伐滥采,如需扩繁,应采用异地短穗插法繁殖.考察鉴定委员会主任:虞富莲;副主任:闵天禄。

勐库古树普洱茶口感怎么样_勐库十八寨普洱茶特点


提及勐库茶,茶友首先会想到冰岛古树茶!毫无疑问,冰岛茶已为古树茶的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勐库茶区熠熠生辉!直言无讳,冰岛五寨的古树茶无论是从生态环境,树龄大小以及新茶的口感滋味,都能代表勐库乃至临沧整个茶区古树茶的最高水平,但是在勐库并不是每个古茶园的古树茶都是“冰岛味”!

排除冰岛古树茶的独特性,在勐库十八寨当中,较为出名的还有西半山的小户赛、大户赛茶区,懂过茶区,坝卡甲山一线,东半山的那赛那蕉茶区,坝糯茶区等等,每个茶区或多或少都分布着不同数量的古茶树,而这些古茶园所产的茶又有什么共性呢?

首先古茶园生态环境良好,古树摩肩接踵,茶林成片,海拔基本1800m左右,云蒸霞蔚,古茶树不用担心农残的困扰病虫害的骚扰,有的只是在三月的早春,将片片鲜叶采入篓中,在打造成饼,而勐库的古树茶更多的应该叫做上天赐予拉祜族的礼物!

勐库的古树茶,虽然都是大叶种,但是形态相对较多,比如勐库东半山的古树茶就以藤条茶居多,因此要以外形来判断是否是勐库古树茶是相对有难度的!

勐库所产古树茶,茶饼大都有蜜香,花果香,其茶茶汤黄中泛着淡淡的翠色,明净透亮,便是投放在做的茶,汤色依旧没有浑浊感,且茶汤内白毫翻涌,内质清晰可见!

另外勐库的古树茶,耐泡度极高,当然这也是古树茶较为突出的标志之一,所谓叶底有香,茶汤有味,不仅仅是耐泡度高,而且汤质醇和,压舌感足,一般13泡之外,均为甜汤,特别好的勐库古树茶,耐泡度在23-25泡左右!

而最具有标志性的是勐库古树茶香气与茶汤融合的度极佳,也就是茶友们经常描述的“汤在香中,香在汤中”,也就是说,勐库的古树茶茶香气内敛沉稳,而相对于勐海古树茶而言,勐库的古树茶“水路”相对“粗犷”,但茶汤入口,香高味足,汤感协调性高,留韵时间久,喉韵明显!原题:《纯正的都有这么几个特点!》

那卡古树普洱茶,勐宋茶区最有名的茶!


以前,位于勐海勐宋的那卡茶,名气比现在的老班章大多了。关于勐宋茶山和那卡茶,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呢?

两个勐宋

西双版纳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勐宋,都是古老的茶山,都有好茶。

那卡名茶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产品质上好的古树茶而被人们所认识。

那卡是拉祜族译音,也写作娜卡、腊卡、纳卡,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茶区内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境内的勐宋古茶山,可以说是勐海县最老的古茶区之一,东与景洪相接,南连格朗和乡,并与南糯古茶山隔河相望。

那卡茶在大范围划分上属于勐海勐宋茶区,勐宋茶区的乔木老树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位于滑竹梁子山的东面,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

中小叶种

那卡古茶园中大小叶种混生,小叶种占有一定比例。这在以大叶种著称的勐海茶区极为罕见!

勐海贡茶

据史书记载,早在清代,那卡茶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尉府”,据历史记载,那卡所产的竹筒茶甚至被缅甸国王指定为贡茶,可见那卡茶品之佳与名气之重。

石上岩茶

那卡古茶园的生长环境,茶树下乱石成群,随处可见,是典型的石缝里长出的古树茶,陆羽《茶经》茶之源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茶圣认为,乱石生长地是最好的茶树生长环境,当今名扬天下的武夷岩茶就是最好的证明。

竹筒茶

在云南,制作竹筒茶的少数民族很多,但把竹筒茶做出名并成为贡茶的,唯有那卡的拉祜族!

世代居住在那卡的拉祜族,很早就有做竹筒茶的习俗,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

小班章

品鉴那卡大树茶,没有景迈的香和易武的柔,却带有一丝布朗山的苦和格朗河的涩,隐约间显出几分班章的霸气,难怪被当地人称之为:“小班章”!

那卡确有他独特的回甘持久、入口润甜,适合大众口味!第一次喝到那卡茶,汤醇厚、滑、润喉;涩短苦重回甘快、持久;香气高;汤色透、亮。边喝茶边领悟“苦尽甘来”的意义生活也就如此。

临沧茶区之勐库十八寨-----忙蚌


忙蚌村隶属于勐库镇城子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勐库镇北边,距离城子村委会7.00 公里,距离勐库 镇6.50公里。国土面积0.36平方公里,海拔1,321.00米,年平均气温25.00℃,年降水量1,560.0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474.00亩,其中人均耕地2.17亩;有林地66.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5户,有乡村人口218人,其中农业人口218人,劳动力11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5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0.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74.00亩(其中:田139.00亩,地335.00亩),人均耕地2.17亩,主要种植粮食、茶叶等作物;拥有林地66.00亩。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7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9.23万元,占总收入的72.9%;畜牧业收入4.64万元,占总收入的8.6%;林业收入0.32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9.60万元,占总收入的17.8%;工资性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的1.8%。农民人均纯收入1,86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在省内务工2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茶叶,主要销售往省外。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1.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9%。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养殖业。

勐库茶区有哪些好茶?勐库茶区有哪些好茶?


西双版纳勐海县被誉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许多大家经常听到的、喝到的普洱茶都源自这里,如茶味野冽的老班章、味酽醇厚的老曼峨......喝惯了勐海茶的茶友,可曾对勐库茶有所了解呢?

勐库镇位于临沧双江县以北,素有“茶乡”美誉,是勐库大叶茶的发源地。千百年来,当地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种茶、制茶、饮茶,创造了悠久灿烂的茶文化。

勐库的地形为两山夹一河一坝,两山指邦马山和马鞍山,一河指南勐河,一坝指勐库坝,南勐河流经邦马山和马鞍山之间。勐库人习惯以南勐河为界,将南勐河东边的马鞍山称为东半山,南勐河西边的邦马山称为西半山,此为东西半山的来历。

勐库比价知名的茶园寨子主要有:以冰岛老寨为代表的冰岛五寨、大户赛、小户赛、懂过、磨烈等等。

冰岛老寨

冰岛普洱茶,一个资深普洱茶友永远绕不开的山头名字。尽管价格昂贵,但仍有茶友为之深深痴迷。冰岛茶茶汤的饱满度非常高,初入口就有种瞬间被击中的感觉,口感绵润柔软,如被轻云包裹,茶汤咽下后,茶味迭次涌现,苦涩、清甜、冰糖韵在口腔铺陈开来,三泡之后,喉咙会有清凉的感觉回甜,仿佛于不动声色中侵入人的感觉器官。

大户赛

大户赛保留最好的古茶园在拉祜族居住的河边寨,这里的古树大部分树龄都比较大。河边寨坐落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邦马大雪山的巨臂之上,为勐库最高的村寨之一。这里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极其适合大叶种大树的生长。

大户赛的茶条索秀挺,苗锋壮硕,茶汤滋味酽厚,苦味较重,但入口即化,两颊即舌底瞬间生津,喉韵悠长,饮过之后口腔润泽宽广,毫无紧绷感。

小户赛

小户赛在临沧双江很有名气,因为它不仅是勐库面积最大的古茶园,也是目前双江古茶园保留最多。最完好的寨子。1800米的海拔、20℃的年均温度、1750毫米的年降雨量为核桃、茶叶等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小户赛普洱茶最大的特点就是香!虽然很多普洱茶都有香气,但小户赛的香则来的更为刚劲猛烈。一口茶汤下去,微微的苦涩在口腔化开,感觉和其他茶叶也没太大不同,但立马你会感觉到茶香在口腔弥散,似乎连牙缝间都有香气溜出来,再喝第二口,竟然不那么苦了,反而有清冽的甜感从喉咙涌上来,说明它的回甘也如茶香一样,来的十分之迅猛。

懂过

属勐库西半山,名列勐库十八名寨之一,茶园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系统完好。懂过的茶甘甜协调,入口秒懂生津与回甘,其质感与冲击力不弱于冰岛、坝糯,既有刚劲野冽之气,也有柔肠百转千回。茶汤吞咽后,浓醇的滋味很快霸占了口腔,喉部极其甘润,越往后几泡,滋味愈加清甜,让人不愿停杯。

勐库西半山公弄茶区:公弄大寨


公弄是布朗族的世居地,是勐库最古老的村寨,是茶祖古濮人生活过的地方。公弄坐落在邦马大雪山伸向勐库的一条小山脉上,离勐库坝子约12公里,站在勐库坝的南勐河边就可看到公弄老寨的大青树。公弄的海拔在勐库西半山各村寨中不算最高,但公弄地理位置好,视野开阔,公弄人坐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邦马大雪山的主峰了。

公弄大寨

公弄大寨是布朗族大寨,公弄20世纪50年代就被列入低产茶园改造区和新式茶园示范区,公弄的古茶树被砍去非常多,目前保存下来的300年树龄的古茶树已很少。

小户赛

公弄村委会另一个名气很大的寨子就是小户赛,小户赛与公弄大寨隔着一条深壑,现在两地已经有土公路相通,土公路顺山绕约12公里就可以到达。

小户赛现有200多户人家,由三个寨子组成,一个汉族寨(以寨),两个拉祜族寨(梁子寨和洼子寨),三个寨子连排等高坐落在邦马大雪山主峰半腰上,汉族寨与两个拉祜族寨相距约1公里,小户寨背后就是邦马大雪山,野生茶树最集中的那片原始森林就在其上,从直线距离算,小户赛到野生茶王树所在地的距离比大户赛近得多,但小户赛背后的山太陡,峭壁耸立,难以攀登,所以人们去邦马大雪山看野生大茶林一般都从大户赛走。

小户赛拉祜族居多,占总人户的70%,拉祜族住在梁子寨和洼子寨。这两个寨离得很近,小户赛面积最大、年代最长的古茶园大部分在这两个寨。梁子寨是个很有特色的古茶村,几乎每家每户门前房后都有古茶树,说不清到底是寨子建在茶林里,还是茶树种在寨子里。

滚岗河与茶山河是从邦马大雪山流下来的,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将小户赛的三个寨子隔在中间,进出小户赛的大小路都要经过这两条河,河水阻挡减慢了小户赛老茶园的改造速度,才使这里的古茶树保留较多。

豆腐寨

豆腐寨是公弄村委会的又一个大茶村,现居住的全是汉族,有70多户人家。豆腐寨以前被小户寨的拉祜族人称为中户赛。

豆腐寨1950年还有100多亩清末民初种的茶园,1952年以后迁入的人户多起来,住房越来越多,老茶园被砍去一大半,如今才留下二三十亩,被房屋围在寨子中间。

豆腐寨在公弄一带是地势较低的寨子,往上走还有五家村和三家村,五家村地势比豆腐寨高,海拨接近1800米,而它上面还有三家村,相距1公里路,三家村是双江、勐库海拔最高的产茶村,海拔达到2000米,三家村不仅可以将西半山看完,还可将山下的勐库坝子尽收眼底。

三家村的古茶园就在村子前面,树与树相邻很近,人爬上树采叶可以不用下来直接攀枝到另一棵树上去,这片古茶园的茶树主干围径多在90厘米以上,树龄至少在200年以上。

《勐库那赛普洱茶区》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勐乐山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