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与绿茶的区别之二“收藏价值,外形、色泽、口味特征,耐冲泡性”

发布时间 : 2019-12-10
各种红茶的特征与口味 绿茶和红茶口味区别 绿茶的色泽

【www.cy316.com - 各种红茶的特征与口味】

四、收藏价值

藏茶属于黑茶、紧压茶、发酵茶类,中国的黑茶古老始祖,具有黑茶类的典型血统,选用品质优良的藏茶,历经长时间的自然存放、氧化发酵、生物转换过程,藏茶会越发越香,越发越透,越发越醇,陈香味更加醇厚,价值越高。藏茶是中国古茶类中收藏价值最高的茶种。因绿茶不属于发酵茶类,没有传统发酵工艺,需要即时消费和品饮,不能长时间自然存放。

五、外形、色泽、口味特征

藏茶隶属于黑茶类,系深度发酵紧压茶,外形为方形或圆形茶砖,藏茶成茶色泽褐黑、油亮;紧压密实、厚重;边缘整齐;手持沉重;手感温润,爽滑,藏茶成茶嗅觉芳香宜人,沁人心脾,让人心神清爽,藏茶品饮突出了“红、浓、陈、醇”四大特点;藏茶浸泡时,藏茶叶片油亮,条索粗壮肥大,汤色随浸泡或蒸煮时间的延长,色泽乌润或褐红,且晶莹剔透,茶汤入口滑润,具有独特陈香,滋味淳厚回甘。绿茶作为一个茶叶门类,属于散茶一类,外形一般为针形、珠形、扁形,茶叶不需要紧压成型,总体特征清汤、绿叶,清香。

六、耐冲泡性

藏茶以高山小叶种成熟茶为原料,茶叶生长周期完整,内含营养物丰富,加之藏茶制作时按不同比例添加红苔,形成后茶砖后持续发酵,使藏茶具有陈香缓慢,留香稳定,从而具有耐煮耐泡的特点。按照藏茶冲泡方法和程序,一般藏茶6-12g可以冲泡2-3个小时(500g可以煮成120斤以上的茶汤),绿茶一般冲泡6-8泡则没味,冲泡藏茶的水量则是绿茶的6-10倍。

经验分享:收藏、品饮时需选择血统纯正的优质藏茶。经常遇到一些茶友拿来我这品鉴的假冒、伪劣藏茶,建议茶友们到有信用的专业优质藏茶实体店购买,那里会先教你如何辨别优劣、如何正确冲泡。

cy316.COM编辑推荐

普洱品鉴:外形(二)外形分类


饼茶:

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是古老的计量单位,七两,每七个为一筒,表示七七四十九,加上外包装用的笋皮刚好2.5公斤,同时也代表多子多孙的含义,故名七子饼!

沱茶:

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至5克

砖茶:

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至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金瓜贡茶:

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百斤均有

金菇紧茶:

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一般在250克之间

柱茶:

压制成长柱状的普洱茶啊,在用竹片或荀壳包扎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七子饼:

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

小沱茶:

圆形的沱茶,时尚携带,网络最为流传

老茶头:

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由于嫩度高,果胶含量较高,在熟茶的漫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陈年茶头紧结,发酵充分,非常耐泡,为熟茶中的精华,口感汤色极佳!

散普洱茶:

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为散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普洱品鉴:外形(一)条型分类

普洱品鉴:外形 (三)区分古树、大树、小树、台地

普洱品鉴:外形 (四)条索与古树的关系

普洱茶的收藏价值与存放


普洱茶从采摘鲜叶开始,到可以品饮,只需二、三十个小时,一旦进入仓库存放,则要数年、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从文字来讲,只是简单问题,但这一位之变,却让普洱茶的品质以及价值的展现,有着颠覆性的改变。为什么说是颠覆性的呢?因为这里边存在太多不可预见性了。可不是吗?很多年前不经意买了几件勐海茶厂的7542,若干年后,更不经意地就挣了一大笔。当时真有点如在梦中的感觉,后来经营茶叶的朋友告诉我,普洱茶这东西,新产品价钱不高,买回去存放个三五七年就能挣不少了。于是,时不时买点茶叶存放起来,就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高级享受了。开始只买名牌产品,后来兼收名山古树,其参与程度全然是个专业人士。不过,像这种只有“专业”的投入,却欠缺对茶叶的充分理解的行为,其结果相信大家会不言而喻。如果用古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作上联的话,那以我这段投资茶叶的经历,可以对上下联:茶可令富也可使贫。

作为投资本来就具有风险,况且近两年总体上经济都在回落,产品价格出现涨跌是正常的现象,对于这种局面,谁都无能为力。但遗憾的是,由于茶叶存放不适当,造成其价值不升反降。出现这样后天的人为问题,就真的是很可惜了。基于切肤之痛,决定一探存茶之究竟。

时间来到2015年的初春,在朋友的介绍下,买了一本由云南普洱茶收藏协会副会长杨中跃老师著的《新普洱茶典》。认真阅读之后,觉得里面的内容很丰富,特别是对普洱茶的存放以及后发酵的问题,作了很详细的论述。刚好这时我们准备去云南,经朋友联系后,我们决定去拜访杨中跃老师,以便深入领略其藏茶的心得……

半个月后,我们一行四人驾车从昆明进入普洱市,在杨中跃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他的工作室。刚进门,一股浓烈的茶叶气息扑面而来……随着品茗的开始,话题很快进入此行的重点——如何储存普洱茶。

杨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他几年所做的几个试验标本:(一)开放式自然通风存放,(二)封闭式人为通风存放,(三)真空式绝不通风存放。逐一品尝中发现:标本(一),茶叶冲泡后汤色红变程度很高,熟化过快,原有的香气基本消失,茶味淡且口腔不生津,喝了几杯后喉咙发干。基于此等表现,一致给出差评。标本(二),茶汤红变程度适中,熟化正常,香味保持很好,茶味由淡变浓,随后生津润喉。全体好评!标本(三),茶叶冲泡时受水过慢,茶汤红变程度非常高,熟化特快,但其香气高扬,茶味很正且浓淡适中,略有生津但喉韵不佳。中评。从云南回来后,我把存放茶叶的仓库其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内。约半年后,我们进入仓库时所闻到的茶叶香味明显增加。

今年的初夏,受朋友之约来到东北。自钢铁之城鞍山,到奥迪之都长春,最后在茶友的邀请下,踏进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本想着,既然盛情难却,就旧地重游一番吧,加上大连的海鲜美食也是相当诱人的。不曾想到,这个行程还收获颇丰:在与茶友品茶中发现,这里的水非常好,特别能吸引茶叶果胶的溶出。另外,这里的气候极其适合普洱茶的存放。那天,我们喝了好几款2005到2012年的普洱茶,除了两款滚筒烘青的之外,其他的都有出乎意料的好表现。享受之余真羡慕当地茶人的幸福呀!临走时,茶友把我评价很高的那个沱茶赠与我几个。这正合本意,谢谢了!!

自从发现了北方存茶的效果后,我着手收集分别存放在昆明、大连、东莞的,同年同款茶叶来对比。结果是:昆明、大连两者相差不远,其优点是香气很高,但昆明仓的口腔滋润度略低于大连仓。至于东莞仓,香气明显比前两者要低,不过茶味以及口腔滋润度都比前两者要好。

综合以上种种因数,本人认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恰当的是:新茶的前三到五年,存放在昆明或北方这些气候干燥的地方,其目的是更好地保存茶叶的香气。之后转移到广东等,空气湿度稍大的地方,以便让茶叶吸收少量滋润的空气,如此一来,就能达到优劣互补了。

藏生茶喝熟茶,那熟茶还有没有收藏价值?熟茶有收藏价值吗?


“普洱茶发酵到顶了”,收藏后品质变化还有空间吗?

市场上,还有些通俗的传说,说所谓“生茶收藏,熟茶现喝”,是这样吗?

一直没空叙说此话题,面对越来越多普洱茶爱好者的询问,觉得有必要对普洱茶熟茶的品质特征、发酵成熟度、收藏与品饮等许多话题作些解读。

这两年对普洱熟茶产品做了不少研发工作。在大益普洱茶熟茶的产品结构中,高中低档,不同产品结构、制式,2005年以来都有了一些作品。高端的“班章普洱饼、勐海之星、金针白莲、0532、象山普洱饼”等产品,风格独到;中端产品,V93普洱沱茶、0652、7672等,纯正厚实的产品特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有机会总结一下自己对普洱熟茶的感悟,也是有意义之事。

问不少普洱茶消费者,真的品饮过时间稍久一点的普洱熟茶吗?

许多人回答“没有”,但他们却宣扬着“藏生茶喝熟茶”的理念,或者说“入门喝熟茶,老茶客品老生茶”,甚至说“熟茶因为快速发酵,茶性已死”,而不懈一顾。

这是多么偏激的举动,如此一来,他们也就失去了体验普洱茶丰富多彩魅力的一次机会。

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生茶,是云南普洱茶的两大重要产品分支,缺一不可。生与熟,构成了普洱茶的森林。粗老与细嫩(指原料),风韵初显与阳刚成熟,茶区与山头,纯料与配方,饼茶、砖茶、沱茶,许许多多普洱茶元素,则是构成这个森林的树木。过分热衷某一个元素,山头也罢,纯料也罢,生茶也罢,熟茶也罢,可能会一叶障目,变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老熟茶,如同红酒一样,虽然发酵基本完成,但也需要时间完成其纯化的过程。

首先,是散去蒸压形成的“水气味”,以及干燥过程的“火味”。

其次,散去一些“发酵之味”,以获得更加纯正的滋味与香气,陈香也才能更好的展现。

熟茶品质特征的变化,在上述两点上是相当明显的。新出厂的熟茶,滋味醇和,香气纯正,陈香初显。半年后,滋味更加浓郁,显露醇厚的本性,而陈香之气,则由有低沉渐渐向高扬转化。这种体验,许多消费者有过经历。也有些不明白的消费者,有时候会误解,似乎这一批熟茶,不如上一批,或今年某产品不如去年某产品。实际上是时间点的不一样。

经历了一段时间,普洱熟茶完成了一定的“纯化”。这就是所谓“退火”后的普洱茶更好喝,存储几年后的普洱茶口感更优秀,这也是消费者对有几年的普洱熟茶产品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普洱茶界的一些老前辈,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勐海茶厂前辈老厂长唐庆阳先生,当年对提高云南普洱茶品质,提出过两条重要意见,一条是“标准”的问题,即严格工艺与对样生产的问题,另外一条就是“给一段时间进行“纯化”(以及醇化),以展现普洱茶独特陈香的问题”。

因为熟茶及时消耗太多,能留存的老熟茶不多,能大面积交流品饮也就更少。能体验老熟茶与老生茶不同风韵的人,则更少。

品鉴到老普洱熟茶独特“绵柔、砂化、陈韵”的风骨之美,绝对是可以和品饮老生茶一比的另外一种享受。

讲了纯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普洱熟茶收藏过程中的后续醇化,是彰显普洱熟茶韵味的重要过程。红酒的收藏醇化与普洱熟茶的收藏醇化可谓异曲同工。

如此说来,普洱熟茶品质的提升,在收藏过程中也是有很大空间的。

普洱茶鲜为人知的“宝贝”之二


宝贝三:老茶头

说老茶头前得先说一个概念,就是普洱熟茶的发酵过程--渥堆。

在普洱茶的渥堆工艺中,茶叶会慢慢分泌出果胶,这种粘稠的自然的胶质会将部分茶叶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硬疙瘩,也就是成为了今天介绍的老茶头了。

按照以前的做法,工人会拿锄头来敲开,敲碎了也没关系,可以制成袋泡茶或者迷你沱,所以以前根本没有老茶头这个概念,但如今,老茶头作为一种茶叶附属品,也开始出现在公众眼前。

不少茶友吹嘘老茶头为茶之“精华”,其实不然,相反,理论上应称作发酵失败的“废品”。只是它内含果胶较多,非常耐泡,茶气虽然较成茶少,但是喝起来老少皆宜,不会刺激胃,所以喜欢它的茶友也是很多的。

宝贝四:黄片

所谓黄片,也就是老叶子。因为其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所以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就会把它挑出来,俗称“捡黄片”。但并不意味着黄片品质不好。

一般来说,黄片的味道较茶叶虽淡一点,但是甜度却较前者高许多。另外,能够喝到的黄片,其实树种都很好,也就是很多茶友说的老茶树、野茶树上的黄片。因为在茶叶基地的茶树,定期管理采摘,大部分是不会有老叶子的。

古茶树上的茶叶,枝叶高大,量少,不容易采到,所以就显得珍贵了,而且陈化后的黄片绝对滋味出众。黄片转化快,丝爽绵滑,回甘迅速,闻香气似有悠悠馥郁兰香。

黄片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所以,黄片无须陈放,在当年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喝,也具有越陈越香醇的品质特征,当然有个前题,必须是足够树龄的黄片。

宝贝五:螃蟹脚

螃蟹脚其实并不属于普洱茶,它是一种寄生植物,对生态环境质量非常高,除了寄生在原始森林里的高大乔木上外,它还会长特定区域的云南野生古树茶树上,所以人们还赐给它个好听的名字叫“茶精”。

顾名思义,螃蟹脚,是因为它外形长得像一只只张牙舞爪的螃蟹小脚,新鲜时为绿色,晒干后转为棕黄色。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饮有浓郁的特殊清香,陈化后有股子药香味儿。

云南当地人把它视为清热解毒的草药,时不时会跟老母鸡炖成药膳食用。随着普洱茶的大热,螃蟹脚也跟着进入人们的视线里,由于采摘困难,产量少,所以也有人称作古树茶上长的“冬虫夏草”。

茶知识小贴士:关于老茶头的三点知识

一是挑选老茶头时,尽量挑选颗粒相对松散、条索分明、表面干净、香气纯正的老茶头,不是那种紧得跟石头一样的也拿来泡。

二是泡老茶头时如果是看到红泥状颜色的叶底,或者汤色极度浑浊的话,就可以直接倒掉了,那是不能喝的。

三是老茶头的大小问题。现在因为渥堆出的茶,会经过碎茶机,碎茶机碎不掉的,才是老茶头,所以老茶头的体型相对较小,虽然不排除块头大的,但是确实比较少见,加上市面上许多大块头的老茶头都是伪造的。所以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尽量往体型小的买吧。

药食同源型医用食品(上)——普洱茶“功能性食品”论据之二


如果说茶叶中的植物营养素偏重于初级代谢物的话,那么发酵后的普洱茶则偏重二次代谢物为主。前者是所有的茶叶中都存在的,只是含量多少有区别,后者则是专属的,更是独特的。普洱熟茶有快速发酵的过程,普洱生茶也有后发酵的过程。这种发酵,促使大量植物营养素被降解、缩合、转化,原有的植物营养素指标降低了,产生大量新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二次代谢物。它们是一族宠大的群体,品类多达两千多种,且个个分子量极小,但活性极强。这些小分子物质,有些是我们已知的,有些属于我们未知的。它们绝大多数以小分子状态存在,并依附或隐藏在很多化学成分的母环之外。

它的“工作”范围,或者说是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

防止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疾病;

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

调节身体节律,包括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延缓衰老等。

因此,我们将普洱茶经过后发酵偏重次代谢物为主的熟茶、老茶视为“药食同源型医用食品”范畴,是普洱茶作为“功能性食品”最高级别的产品。而且,它还有一个特点,长期食用,不会增加肝肾负担,所以“药食同源型医用食品”是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方向,是现代生物医学的理念,是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医用食品。功能性医用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在我国尚属新兴学科和领域,是多学科,多领域不断交叉、融合的产物,涉及营养学、药学、生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

这里,我们需澄清一个模糊认识。

长期以来,很多人将茶叶内含的营养成分与功能成分等同于“功能性医学饮品”。因为茶叶中不仅含有蛋白质、糖、脂类、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同时还有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茶氨酸、茶色素等功能成分。但是,这些营养成分与功能成分都属于茶叶的基础功能,后者属于植物营养素,是以茶叶初级代谢物为主的,与我们]说的“药食同源型医用食品”还有一定距离。

很多人偏重茶叶化学成分的静态分析,忽略动态分析。因为茶叶是由不同的化学成分组成。其不同的处置(工艺)方法,使茶叶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产生急剧的变化。我们目前看到很多茶叶质量研究报告,其披露的指标基本上是静态的,很少用动态指标去揭示茶叶品质的走向。换句话说,只有动态指标的出现,才有可能绘制出茶叶品质演变的“路线图”。而且,不同地区的茶叶由于内含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工艺的不同,其动态模型(即“路线图”)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拥有一一系列茶品的动态模型,就可将不同的茶类按照特有的动态模型去化验和比对,鉴别出不同产地的茶叶原料及工艺的优劣性和规范性,推断其茶品“最佳品饮时间”和“最佳品饮区间”

这种以化学分析为基础的动态模型远比感官审评来的更科学。就中国目前茶叶而言,无论是绿茶、乌龙茶,还是普洱茶,都缺少这种动态模型。其不同茶类所产生的品质争论,基本源于“经验”方面的辩论,仍然缺少化学分析为依据。如近几年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争论,很多学者依据绿茶与乌龙茶的经验,直接否定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因为绿茶与乌龙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品质逐渐下降,并最终导致“霉变”按照这一“经验”普洱茶也应是“霉变”的趋势,怎么可能是“越陈越香”呢。争论的双方都没有拿出化学分析检测报告做依据。仍然维持在“经验”对“经验”的博弈上。

喝普洱茶的五个阶段之二


第三阶段,喝个性普洱

目的在解渴、健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味觉的丰富与美的追求。随着对茶叶的认识的逐步深入,随着对茶与健康内在联系的理解的不断增加,随着对茶汤的感受能力的提高,对所喝茶品又增加了新的标准——开始将“个性”一词与茶的口感联系起来,在合格、健康的基础上,开始选择具有自己喜欢的个性口感的茶品。对回甘、和厚、柔滑、饱满、含蓄、层次、散化这些词语,不断有了比较感性的理解。

第四阶段,喝文化普洱

目的不只停留在生理层面,对文化的品味与追求成为主导目的。在个性的基础上,还将茶品是否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作为重要的选择标准。如果是极具个性而尚无相应文化内涵的茶品,也要附庸风雅,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味。因为,品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在品味文化、品味人生,这是喝茶与喝咖啡、喝糖水的实质性不同。

第五阶段,喝人文普洱

目的是借喝茶享受思索、悟道与文化的美好。自己是一种生命,茶是另一种生命,喝茶即是一种生命与另一种生命的对话,我们用味觉聆听茶向我们讲述文化与道,同时也是我们积淀的文化与道向我们讲述新的道与文化。人文普洱,那是让我们的心灵进入思索、文化境界的物质凭借。茶清净我们的心灵,在我们心灵的视频上播放我们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林值林叟,谈笑归无期。”这种境界,是需要人文普洱这一导游的吧!

茶因人文而美妙,人因茶灵而悟道。人文普洱,是有灵性的人与有灵性的茶的蓦然相逢,是人与文与道与茶的缘分的际遇,是一种美好、自在的精神境界,唯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最可状其难以言喻的愉悦。

人与茶之间,跨越语言的障碍。味觉自如地转化为意觉听觉,茶之味亦如远山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喝人文普洱,那是对心灵的涤荡,是对那让我们的肉体如此鲜活美丽的灵魂的探访与滋养!喝过一回人文普洱,对人生而言,也可以算没有囫囵吞枣了吧!

茶膏的收藏价值增长


茶膏的收藏价值增长!茶膏,千古传奇之物,帝王专享,雍正、乾隆等帝王心里是绝妙无双的茶膏珍品,英国马嘎尔尼使团眼中珍贵之宝,乾隆皇帝馈赠的普洱茶膏一直都被英国珍藏在大英博物馆中。却由于清朝解体,导致古代历史茶膏制作工艺最高工艺精华被失传,也因此,茶膏的收藏价值也日益增长。

2004年,在广东大厦举行的拍卖会上鲁迅先生保存的一块3克清宫贡品普洱茶膏,最终以12000元成交。

2010年,荣宝2010春季拍卖会,一盒清宫普洱茶膏被拍,共计28块,总重105.6克。以100.8万的天价成交。2007年,一块82克的清宫普洱茶膏被拍卖,以85万元的高价收购。

2011年9月中国国际大酒店慧灵慈善晚会——绿色生机之夜御茗堂金印茶膏以72800元拍卖。

2013年,七彩之约?狮爱童行”WGC御茗堂?中国慈善赛暨广东狮子会创梦服务队慈善之夜,于2013年12月6日19:00在广州越秀区东方宾馆隆重举行。为慈善助力。御茗堂金瓜茶膏以60000元拍卖。

御茗堂茶膏是茶膏文化的践行者,中国现代茶膏行业的领先品牌。御茗堂将千古茶膏尊品不再只是皇家专享,普于全民,爱茶者,好茶者皆可品茗茶膏,享受古代皇家品茶的尊贵享受。

认识藏茶与普洱茶的区别


藏茶:西藏及周边藏民聚集区生产的小叶种全发酵砖茶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茶的种类,根据其制作法的不同,可分为绿茶、黑茶等种类。按照茶叶的制作方法,云南生的普洱茶和西藏及周边藏民聚集区生产的小叶种全发酵砖茶都规类为黑茶。

藏茶与普洱茶一样,在绿茶加工的基础上,在干燥前或后进行渥堆,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充分进行自动氧化,部分大分子化合物进行水解,从而使原来应具有粗涩味的黑茶的香味变得更加醇和,汤色变黄带红,干茶和叶底都带暗褐色。所以我们日常饮用的普洱熟茶和藏茶,从干茶茶底和茶汤汤色上看,十分相似。有些茶友就误以为,藏茶与熟茶是同一种类。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去了解一下藏茶及其历史。

从定义上理解藏茶

从需求上定义: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强辐射,居民生活必须摄入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藏茶成为调和和分解油腻、补充维生素的必需品。高海拔地区不产茶,所以要从汉区贩茶到高原,就形成了藏族生存的补给线(茶马古道、南路边茶),藏茶也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

从民族物质互补上定义:历代历朝都将藏茶作为替换战马和节制藏族同胞的锐器,曾一度使茶成为政治需要的法码,到明代洪武年间最为严厉;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地位提高,藏茶又成为连接民族友谊的桥梁;

从经济上定义:因为藏区在历史上货币杂乱,加之社会形态处于农奴节段,以物易物是交易主流,藏茶按条(竹篾长条,有10kg/条、5kg/条)比值论价交易,又因为藏茶贮存越久,价值越高,藏族同胞把条茶囤积起来,成为藏区的时尚,往往在物质馈乏、经济萧条年代将条茶当货币使用;

从生产工艺上讲: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为耗时、最为复杂的流程茶类,一般要经过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制出品,标准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绝特色。

藏茶与普洱熟茶的区别

由于藏茶是中国砖茶的鼻祖,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而且由于持续发酵的原因,所以极具收藏价值,她是古茶类中收藏值最高的茶种。

首先,藏茶是世界茶诞生地雅安独有的品类,是最古老的茶种。

其次,藏茶是全发酵茶(现代工艺上又称为深度发酵)。普洱是后发酵茶,主要以晒青毛茶在途运中受当地的气候影响(气温高、温度大)经过后发酵与水熟氧化,导致陈化。这与藏茶的渥堆发酵的方式和效果截然不同。

第三,从汤色上比较,藏茶因含茶红素高使汤色透红,普洱茶黄素略高,汤色透黄红。

第四,两者口感与香型不一样,藏茶口感不涩不苦、回味甘甜,普洱茶略带涩味。

第五,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由于真菌和微生物在后发酵中起作用产生的“霉”使普洱口感中有一股风霉味,而藏茶决无杂味。

第六,从收藏角度讲,二者同属黑茶类,收藏均按年份(越陈越好)和品质确定价值。

普洱茶的制作与藏茶一样,需要渥堆发酵

藏茶主要以四川边茶为代表普洱茶主要以云南普洱为主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古树茶的收藏价值


古树茶定义:

古树茶:是指采摘存活百年以上的云南大叶种乔木科茶树上的叶子制作成的茶叶。在茶叶流通领域,通常指上百年至数千年的云南普洱茶树上采摘的鲜叶制作的茶叶为古树茶。古树茶树仅在以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的古镇易武为首的古六大茶山和勐海县的新六大茶山茶区有古树群落,故而产量十分稀少。古树茶必须是纯料茶,如若在压制茶饼过程中在古树茶叶内掺入台地茶或其它非古树茶叶拼配的,就不再是古树茶,此类茶叶统称为拼配茶。加工技艺精悍的纯料古树茶口感汤色和营养成分如红酒一般,将随着年份而与日俱增,因此,古树茶具备很高的储存升值价值,相较而言,台地茶或拼配茶的储存升值空间较小。

古树茶的市场现状:

由于古树茶产地地处云南边疆落后地区,且每年产量十分稀少,故而并无相关法律或相关市场监管或监督机构。此外,由于古树茶和台地茶以及其它茶价格相差数倍,且大多数茶客并无专业知识,不会区分真假。因此,众多商贩采取拼配的方式来以次充好,以降低成本、提高价格并从中渔利。根据《云南茶文化博物馆2010年中国茶叶市场消费者调查报告》统计显示:广东、北京、上海为云南普洱茶古树茶的主要消费地区,占整个云南普洱茶古树茶消费量的65%。其次是江浙、四川和云南等地。统计结果显示:市场上以古树茶包装盒销售的古树茶中,仅有3%为真正的古树茶。正是因为在大众消费市场上很难买到真正的古树茶,而古树茶又能够像红酒一样越存越香,越存越升值,故而今日的古树茶就好像顶级茅台酒一样,成为社会特权阶层和富裕阶层追逐的饮品和藏品。古树茶的储存和收藏

2001年-2010年之间,制作工艺精悍的上等纯料古树茶以平均每年30%的增长速度,成为很多藏家的新宠。然而,投资和收藏普洱茶并非毫无风险,因为并不是购买和收藏所有的古树茶都能够保证升值。可以储存和收藏升值的古树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古树茶的茶饼必须是采摘自百年以上古乔木树,且必须是纯料,不能有拼配,否则会影响日后口感和茶饼的储存保值升值空间。

2、古树茶的茶饼必须以精悍的加工制作技艺手工精致而成。其中,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普洱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精制的古树茶收藏价值最高。如是机械压制,或制作技艺不精悍,则后期口感提升空间和升值空间较小。

3、古树茶的茶饼必须储存在干燥通风、条件适宜的环境下,如储存在潮湿,或有异味的环境,则升值空间非常有限,甚至会导致无法长期保存。

普洱茶的试泡、冲泡与“耐泡”


普洱茶虽然坑多,但因其自身魅力,仍旧吸引了许多沉迷其中。这回聊聊普洱茶的泡法。普洱茶的冲泡,以出发点的不同,可以分为试泡与冲泡。以下涉及到的具体参数,均系由普洱茶茶品特质出发,未必适合其它茶类。

试泡:以鉴定茶品品质为目的,主要在于暴露缺点,越少越好。多见于业者购买原料或成品,以及少数专业消费者鉴定欲购茶品。

冲泡:为品饮茶品服务,应充分发挥茶品优点,同时尽量掩盖茶品既有缺陷。这是最为常见的冲泡方式,为茶品品饮者所使用。

试泡——大浪淘沙

如前所述,试泡的目的在于暴露缺点,越少越好。而暴露茶品缺点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重手泡法。高浓度的茶汤会将茶品的所有特点表露无遗,而缺点会被格外凸显。

重手泡法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不同茶类的品质鉴定中,但具体到不同茶类,应有冲泡参数上的差异。不同茶品,因其原料的先天差异,茶叶中的有效可析出物的比例不同。普洱茶向以浓酽著称,茶品内质丰富,自有其合适的试茶方法。一般而言,多采用茶水比1:10左右(如茶具有效冲泡容积为100cc,取茶10g),沸水直接冲泡,每道茶浸泡时间一分钟,出汤2—3道甚至更多。每道茶水均需咽下品尝,以口感和身体的感知去充分感受茶品品质。

正常冲泡同样可以表现茶品品质,但其“信号强度”不高,对于品饮者的专业程度和感知敏感阈值要求较高,对于多数非专业茶友而言还是应以重手泡法试茶。

多数茶友并无重手泡茶的实践经验,因此在使用初期,可以用自己手头比较熟悉的茶品作为样本试泡,并以此建立品鉴的基准点。当使用熟练后再重手泡其它茶品,通过与基准茶品的比较得出其品质差异。需特别指出的是,高浓度茶汤对人体的刺激性较高,因此此法不宜常用,体质虚寒的茶友也不适行。

小贴士:

许多茶友在商家处试茶时发现商家使用热水快进快出的冲泡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手法,如此冲泡的茶品,只要品质不是太过低劣,都会在低浓度下表现出清甜的风味,同时苦涩等负面观感会被最大程度的掩盖。因此大家在下次购茶时可以试着要求商家以上述茶水比例和浸泡时间冲泡茶品,李逵还是李鬼一试便知。

多数商家对于重手泡法对茶品缺点的暴露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当商家拒绝使用重手泡,又或是以种种“巧言”大谈重手泡的坏处,那么这无疑是另外一种“测试”。即可推测茶品品质,又可直观商家的商德,可谓一举两得。

冲泡——扬长避短

相较于重手泡试茶,我们更常使用的冲泡方法,是以充分发挥茶品优点,同时尽量掩盖茶品既有缺陷为目的。此时冲泡的茶品,多数已被冲泡者入手,对于这个既成事实,扬长避短是唯一的选择。

相对于重手泡试茶,冲泡实际上并无定法——茶水比、冲泡水温、浸泡时间,全由冲泡者自己的心意而定。热爱此道之人完全可以通过上述参数的不同排列组合寻找最为适合自己与手头茶品的冲泡方案,相应的,小珠宝秤与精确到秒的计时器应是冲泡者的手头必备。

小贴士:

普洱茶无论生熟,冲泡时第一道水多是弃之不用,谓之曰“洗茶”。实际中当下普洱茶制作工艺精致度已然较旧时大大提高,并没有想象中的需要事前“洗涤”。这第一道水称之为“温茶”“润茶”或“温润泡”为宜。通过热水浸泡,让茶叶温度上升,条索吸水舒展,为下一步的冲泡做好准备。

普洱茶的温润泡,无论生熟都应以沸水为宜——普洱茶,哪怕是新制生茶都没有想象中脆弱,只有足够高的水温才能将茶性充分激发。若是润茶水温不足,茶品的香气、厚度等均很难达到其应有品质,即使后续再用沸水冲泡,也无法补救。

润茶时间视茶品新旧和紧压程度不同应有所调节,润茶后将茶具(盖碗或紫砂壶)的盖子略倾斜放置,使茶叶与外界空气能保持微弱的流通联接,稍带一会再开始冲泡。等待时间视环境而定,在北方冬季空气湿度较低,普洱茶品于此时往往很难有上佳表现,此时适当延长润茶后的等待时间可有较大程度改善。

水的温度

试茶时使用沸水,是为了充分暴露茶品缺点。众所周知,不同茶品冲泡自有其适用的水温区间,但现今却存在一种逆向的极端说法,认为普洱茶杀青时锅温能达到200℃,且好茶“可以”用沸水冲泡,所以泡好茶“应该”用沸水。这是对于普洱茶制作工艺的了解与逻辑辨析能力双重缺失的认识。

普洱茶的手工锅炒杀青,锅内壁温度在180—220℃左右,但鲜叶含水量较高,杀青过程中鲜叶水分一直逸散使得叶温没有过度升高。实际测量时从鲜叶入锅到完成杀青,鲜叶的最高温度也不过在60℃左右,决计达不到沸水的100℃。而好茶确实具有较好的冲泡性能,以沸水冲泡会比同种茶类的劣质茶品有更好表现,但这并不代表100℃就是“最”为适合此种茶品表现的水温。

对于普洱茶而言,生熟、新旧都有着不同的水温耐受度,新制生茶耐受度最低,冲泡温度以90℃为宜(润茶仍以沸水为宜)。需特别指出的是,现在许多烧水器具均可呈现壶内水温,但任何低于100℃的水温,都以将水烧开后降温至适合温度为宜,将水烧至预期温度即停止加热,这种水冲泡的茶叶往往表现不佳。此间原理或为可知,仅只是我与身边茶友长期茶品冲泡的经验数据累积。

普洱茶的耐泡度

普洱茶因其浓酽厚重,多有“耐泡”之美誉。但在商家口中,往往会有可以冲到三十泡、五十泡甚至上百泡的“神茶”,普洱茶真的有这么耐泡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何为普洱茶的一“泡”?如果不确定这个概念,将只要有些许颜色或味道的茶水都定义为一“泡”,那么几十上百泡的茶水自然不无可能。

我们在定义普洱茶的耐泡程度时,一般以茶汤“掉水”,或者说“茶水分离”作为茶汤冲泡终结的标志。所谓“茶水分离”,系指茶叶析出物无法与冲泡茶品的热水协调存在,导致在茶汤中可以明显喝出水味。

影响普洱茶耐泡度的因素有很多,以茶品成品茶状态为界限,在其之前有原料等级、初制工艺、精制工艺、仓储环境参数、仓储时间等待,在其之后有冲泡环境参数(温湿度、气压),冲泡用具,冲泡方法,冲泡者的泡茶熟练程度等等。一般而言,茶品的最大耐泡度,是指茶汤不掉水的前提下,以最低浓度冲泡出的茶汤泡数。以此定义来判断茶品的耐泡度,市面上绝大多数具有神级耐泡度的茶品,都将被轰下神坛。

若按照前述重手泡法试茶,能够坚持至第三道掉水便可认为内质基本合格,能够在第三道后掉水已可算作内质丰富。

说到耐泡度,就有必要提及“歇茶”的概念。歇茶,是指上一道茶汤出汤到下一道茶汤冲泡之间茶品处于非浸泡状态。若是为了提升每一道茶汤的品质,则应保持足够的歇茶时间。若连续冲泡,茶汤很容易在两三道之后出现明显的涩味,同时茶品的耐泡度(按照上述定义)也会大为降低。若以盖碗冲泡,有一个简便的歇茶时间控制方法:以手指按压盖碗外侧底部的凹陷,若手指可保持按压而不会感到烫手,则表示歇茶时间足够,可以开始下一道冲泡。大家可以以手头的茶品,分别以连续冲泡和歇茶冲泡实验,看看究竟哪种方法更合乎自己的口味。

原注:

云南古茶树的重要性与文化价值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的种植和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社会现象形成了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古茶树是中华茶文化的根,研究茶文化应该从古茶树的价值谈起。中华灿烂的文化遗产

人类对茶文化的研究与茶的产生、发现和利用相比,时间还不算长。据植物学家考证,茶树起源至今已6000万—7000万年了。在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上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迄今已有5000-6000年。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象征,茶见诸文字是公元前200年左右,至今2000多年。由此可见从茶树的产生—茶树的发现—茶树的利用—见诸于文字,其时间之漫长,空间之浩大。古茶树是人类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的起源、进化、利用和传播等构成了古茶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何谓古茶树?2005年3月在我省召开的古茶山国际研讨会上通过的《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建议稿指出: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林)。据统计,全世界的山茶科植物共23属,计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种,其中大部分布在西南。云南现存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千年以上古茶树30余棵,占全国的40%以上,100亩以上连片古茶园面积达20余万亩。有古茶树王国之称的云南所拥有的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在中国和世界具有唯一性,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茶树起源的实物依据

茶起源于中国,这是自古以来为世界所公认的。

1824年印度阿萨姆省发现有野生茶树后,国际学术界曾产生过茶树原产地之争议,主流观点认为,有无野生茶树是确定茶树原产地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应当把野生茶树的存在、发现和利用综合起来分析才能确定。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这已为大量的史实所证明,而实物依据在当时却成了一个争议的问题。随后大量的事实证明,我国有10个省区198处有野生大茶树,最有说明力的是云南古茶树群的发现。

1993年4月在云南思茅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期间召开了“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对古茶树、古茶园,特别是对澜沧邦崴古茶树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根据生物进化和遗传与变异的理论。通过对茶树的分析研究,专家们认为,古茶树分为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其中过渡型是较进化的野生型和较原始的栽培型的综合。澜沧邦崴古茶树的发现和研究及其前后发现的勐海巴达野生型古茶树、镇源千家寨古茶树群、勐海南糯山栽培型古茶树、澜沧景迈山古茶园,构成了一个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的完整的茶树起源利用的体系。云南现已发现的古茶树、古茶园是研究茶树起源和利用的活化石,是证明茶树原产地在中国,中心在云南的实物依据。

民族社会学研究的新内容

我国六朝以来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茶叶最初兴起于巴蜀。古时巴蜀的范围较大,居住民族中除巴人和蜀人之外,还有濮人等许多少数民族。在布朗族地方史《奔闷》中记载着他们的祖先叭岩冷倡导种茶的史事,在其古老的《祖先歌》中唱道:“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生存的拐棍”。

由于茶给人类带来健康、利益和文化享受,在我省一些少数民族中就有了茶崇拜的史实。德昂族的咏茶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意即祖先的传说)中,就说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关于茶的创世,古歌中写道:“……一百零两片茶叶在狂风中变化/单数叶变成了51个精悍的伙子/双数叶化为25对半美丽的姑娘”,他们在茶神的指引下组建家庭繁衍后代。这既是一首咏茶古歌,也是该民族的创世说。

我省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因茶而兴盛,以贡茶享誉京城,于是人们把茶当作“衣食父母”,举行茶王祭祀活动。茶崇拜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中华古茶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对开展我省茶文化旅游有重要的价值。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所追求和珍视的,除了物质利益和感情生活,还应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我们不但要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下来,还要不断地修复和完善那些已经损坏的自然、文化遗产,古茶树的保护就是其中一项重大的工程。让古茶树,古茶园能在我们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长久地拥有自己的位置。

100个普洱茶专业术语之二


入门普洱茶,先认名。知道什么是生茶/熟茶、古树茶/台地茶、古六山/新六山……

分享100条《普洱茶专业术语》,建议收藏备用,作为普洱茶入门的字典。很快你就会知道……一入普洱深似海。

今天分享《普洱茶专业术语》100条之11-20

普洱茶专业术语之二

11.生态茶

茶树生长在良好的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里,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全程控制生产过程的茶叶叫做生态茶,喝之对人体有益无害。

12.有机茶

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按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荒坡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略)。

13.大叶种茶

是在云南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衍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栽培品种,分为乔木、小乔木等类型。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

“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

“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冲、龙陵、德宏等地。

“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

“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

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等;云选9号、云抗37号。(中叶种茶,小叶种茶略)

14.普洱春茶

根据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

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15.普洱夏茶

根据二十四节气立夏后至立秋前所采摘加工茶为定义。普洱夏茶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在二十四节气芒种至小暑期间采制的夏茶。滋味浓厚,又称“细黑条”。

因夏天高温,光线照射强,茶树生长快,有利于茶叶碳代谢的进行,生成大量带苦涩味的茶多酚。一般夏茶适合制发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转换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夏茶外形一般都是叶片轻飘宽大,嫩梗瘦长,对夹叶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

16.普洱秋茶

是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又叫“谷花茶”、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普洱秋茶、普洱谷花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飘扬,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17.普洱冬茶

是在二十四节气白露以后所采制茶叶统称为冬茶,又叫“底茶”。白毫光亮,叶条枯黄少油润,多宿叶,内质滋味较淡薄。旧时很少采摘。云南除低热地区有少量采摘外,大部分茶区几乎不产冬茶。普洱冬茶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18.纯料茶

只有相对的纯料,没有绝对的纯料,所以提到纯料茶一定要加个范围,比如:勐库纯料,勐库冰岛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纯料,勐库冰岛百年古树头春纯料等,其中目前纯料的极致认为是同一棵古茶树,同一次采摘,同一次单独制作而成的单株茶。

19.拼配茶

别称混合分配茶、分配茶、混合调制茶等,是为了维持茶叶风味与质量的稳固,而将多种茶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茶。普洱茶熟茶的拼配是依据茶叶各级别的品质请求,将没有平级别、没有同筛号、质量近似的茶叶按比例拼和,使没有同筛号的茶叶彼此扬长避短、调试质量、进步品质,保障货物象样及多日货物品质的绝对于稳固。

20.螃蟹脚

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藏茶与绿茶的区别之二“收藏价值,外形、色泽、口味特征,耐冲泡性”》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