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羡慕别人会“品茶”,不如自己先来学会“评茶”!

发布时间 : 2019-12-10
红茶评茶术语 梦见自己拿茶叶给别人 逆水寒品茶茶具对应茶叶

【www.cy316.com - 红茶评茶术语】

评价普洱茶的优劣要看它的外型、质量、口感等,而评价一杯好的普洱茶汤主要看茶色、口感,而口感有很多种如茶性、茶质、回甘等。每一个指标的评价聚合就能对一款茶做出准确而专业的评价。

1、茶性: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3、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4、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6、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7、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8、甘韵、甜质: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9、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10、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11、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12、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3、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

14、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希望用这样方式普及茶叶知识,让茶友对普洱茶评审专业术语和指标有一个轮廓的了解,无论是买茶还是喝茶,能评价好一款茶是选茶的开始,对于生喝茶来说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小编推荐

喝茶、品茶、评茶、试茶有什么不同?


前言:茶,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一种可以解喝,又可以给自己找借口的植物,还可以是待人接物,礼尚往来的桥梁。它比白开水有味,比其他饮料价廉。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对于有养生爱好的,可以保健。对于喜好附庸风雅的,可以逸情。它能让任何人自由掌握尺度,从而对生活眷恋,这或许就是茶的本质。

喝茶:好喝、健康,追求口腔的畅快和身体的愉悦及营养保健功效,属于生理需求。优点述求。大多数人采用随意性泡茶方法,也有不少人讲究点,采用技术性泡茶法;按体质与茶性选择自己的茶,达到养生的效果。

品茶:讲究意境,追求怡情,通过茶抒发自己的情怀,属于精神需求。有点述求。对品茶的环境、对茶器茶具、对茶品等都有自己的偏爱和较高的要求,多采用程序性泡茶法和艺术性泡茶法。

评茶:评出茶叶的质量和等级,是格式化、严谨的科学。属于职业范畴。找出到优缺点。审评员运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审评,从而达到鉴定出茶叶品质和等级。应该归属于程序性泡茶法中。

试茶:找到性价比高的茶叶,找出客户需要的茶叶,一款茶各家泡法不同,结果如相当,那此茶的市值就高。属于商业范畴。找出优缺点。对进货商来说,个人可以采用随意性泡茶法,检验茶是否适合更多地区的虐待,也可以采用程序性泡茶,开水较长时间闷泡,看看其固有的缺点;还有就是有条件的话,最好能聚集一些茶小白进行盲品,检验市场接受程度。

结语:当前社会,人人都在说简单是一种美,但没有人真正将简单进行下去。茶本应该是最简单的产物,却被很多无良分子做成了“博大精深,深不可测,玄之又玄”的东西。其实,茶,不外乎就是一种简单的植物,和咖啡一样没有那么多的神乎其神,又不是航天奔月科技。若是讲它一会儿可修心,一会儿可修真,反倒令人恍然了。其实,犯不着将自己喝茶的简单爱好,变成一种神经过敏的盲从。人有道,倒茶就是茶道;人无道,茶道就是倒茶。

学评茶,先从认识自己的口腔感觉开始


专家评茶是非常硬性的标准,规范的程序,固定的指标。严格说这更适合评定茶的等级,对于能否满足人的身理,心理的需要,则是另当别论。何况专家那套严谨烦琐的评茶程序也未必适合普通茶友。所以,茶友应该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评茶方法。

我们这里还是不是说具体的方法,具体会因人因茶而异,这里只是说其中之“理”。因为明白其中之“理”,可因人因茶去评茶。

“茶”是复杂多样的,初接触茶的人会只看到“全牛”,无从入手;就算喝茶很久的人,也会被其中之纷繁错综,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明白其中之“理”,就看不见“全牛”,只见其经络,游刃有余。

各种各样的茶,花式品样多到不可胜数。如果,要每一个品种试完,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的。但如何能在多不胜数的茶中找到好茶,适合自己的茶,这是要学会的,这是作为茶友,爱茶之人必须的。

茶不断地演化,有新品种的发现,有工艺的改进;有为迎合市场的需要,改变版本,工艺的……等等,叠加原有的组合排列,可说是多不胜数,错综而纷繁。但如果把各种各样的茶其中的“各种各样”抽象出来,就只有“茶”了,把茶的其他属性抽象出来,就只有“饮品”。即茶,饮品也。

饮品,人身理,心理之需要也。人最熟悉最通常的饮品莫过于水,这里指的水只是无色无味干净的普通水。水应该是人最普通的饮品,人一出生最早除喝“奶”之外,就是喝水了。水因为其中性,是人体补充水份最好的饮品。所以,我们小时候最早喝得最多的是水。后来因为调节口味的需要,才添加多种味道和颜色到水中,成为各种各样的饮品。喝各种各样的饮品,也是到我们稍大一点年龄的时候,身体有了相应的承受能力。

我们长大后,习惯于喝各式各样的饮品,反而疏忽了水。极小去细品水的真味。老子说,“上善若水”。水至柔至善,顺应万物。我们平常喝的各种饮品都是从水演绎来的。茶也不例外,水为茶之母。我们认识茶,就要先从认识水开始。

水因为太普通,以至人们不太注意到它,并不由干它不重要。像空气,不是因为,灰霾,PM2.5,人们不会注意它,重视它一样。

古人云,五色乱目,五味乱口,五音乱耳。正好是个说明,我们平常喝各色各样的饮品,大多被各种饮品表面的味道所吸引,而很少留意自己的口腔感觉。我们喝干净的水,起码不会破坏口腔原来的感觉,它原来怎样就怎样,不管是好和不好。但喝加了各种“味”、“色”、“香”的饮品,是会改变口腔原来的感觉的。学评茶,先从认识自己的口腔感觉开始,这是入门的钥匙,没有钥匙是无从入门的。

谁都能学会的品茶三步骤


每一个人喝茶的目的不同,有人为保健,有人为兴趣,有人为口腔体验等等,但是,如果喝茶的时候,能够学会品茶、欣赏茶,那么,您的品饮过程会变得更加充满乐趣。品茶看似很难,其实并非无方法可循,小编今天便带大家学习品鉴普洱茶的三大步骤。

享受普洱茶的滋味应该是很简单的事,开茶、冲泡、呷一口,然后就可以闭上眼睛享受了。品茶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技能,需要花时间和经验技巧去锻炼。在品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动五官,进行视觉的看、嗅觉的闻和味觉的尝,以充分理解杯中茶味。

1.视觉的看

主泡师、茶师或品茶师们都喜欢在喝茶前,手持品杯,仔细观察杯中茶汤。那么,一杯茶的汤色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显然,外观能告诉我们最基本的是,这杯茶呈现最直观的颜色,是绿黄色、金黄色,还是酒红色。通常情况下,色泽清浅的绿黄色具有口感鲜爽,以青香为主的特点;色泽偏深,甚至带有酒红色,很可能十分成熟浓厚,还带有长年陈化而散发出的陈韵。汤色昏暗的普洱茶与汤色明亮的普洱茶相比,很有可能具有口感单一,茶味杂,舌面干燥的特点。

大多数普洱茶在年轻时,呈绿黄色,颜色较浅,茶汤不够通透,随着陈年,绿黄色逐渐发展为栗红色。这种情况下,色泽还能说明普洱茶的年份,以及它陈年的质量。此外,饮后如果发现挂杯明显,厚重,说明茶汤中糖分含量高,内含物质丰富。

2.嗅觉的闻

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有大量的芳香物质,不管发酵与否,程度如何都有那个阶段特有的香气。可以将鼻子伸到杯口,进行嗅闻。也可以对着倒干茶汤的空公道杯的杯口深吸,感受茶的香气借着杯子的余温窜进鼻孔、沁人心脾的快感。这个步骤能够检验我们从外观得到的信息,还能够预估普洱茶喝起来怎样。

比如,外观呈栗红色,甚至酒红色的普洱茶有可能有两种风格:一是口感成熟浓郁而鲜活,陈年时间较长的老生普;二是熟茶,曾经渥堆发酵熟成,闻起来带有熟味、甜味。

普洱茶的香气不会像铁观音那样香艳,也不会像龙井、碧螺春那样清新可人,普洱茶体现得更多的是内敛与沉稳的香气,一杯茶仿佛能够感受到高山原野的气息。新生茶以淡雅的兰香、花果香、蜜香为主,老茶则表现出樟香、枣香、木质香等等。

3.味觉的尝

这是品茶的最后一步,可以说一款普洱茶的真面目如何,都能从中发现。我们需要从甘、甜、苦、涩四个维度去判断普洱茶的品质。在喝茶时,将茶汤含在嘴里,吸一口气,在口腔中咀嚼吞咽,分析其中味道。大多数普洱茶闻起来跟喝起来的香气特点比较接近。你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款普洱茶是否粘稠,茶质厚还是薄,涩感是紧结还是松软,汤水是粗糙还是“如天鹅绒般丝滑”。

茶汤入口,舌头缓慢搅动,让茶汤与舌尖、舌心、舌根以及上下颚充分接触。几秒钟后,喝下一小口茶汤,静静感受茶汤的滋味,以此来评价茶的粘稠度、顺滑度、柔软度。

总之,品茶是一个给人以享受的过程,不用想太多,亦无须担心什么。只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多留点心,按照上面描述的步骤稍加练习,人人都能成为品茶能手,喝茶也会更多乐趣。

听“大师”说茶,真不如自己喝茶喝普洱茶时如何循序渐进?


现在的普洱茶市场,可谓是群魔乱舞。大师多如牛毛,茶专家比比皆是。品茶会变成了推销会,为了能多让茶客埋单,基本是能忽悠就忽悠。于是乎,市场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跟着大师喝茶,喝着喝着就掉到沟里去了。满满的,都是套路啊。

以前的大师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岁月磨炼出来的大师。现在的许多大师则是营销者们包装出来的大师。以前的大师是名头少,做出来的经典茶很多。

现在的大师,名头多的不得了,若问他做过什么茶,几乎没人说的上来。如果非要说有的话,大概是“大师”上茶山,访名寨,监督茶农压制了几片茶叶后,便将茶称为自己的得意之作。

对于这样越来越多的大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自然是无力阻止的。但是买什么茶,喝什么茶,到底要不要跟着“大师们”喝茶,这个自由还是有的。

即便是真正的大师,也是喝奶长大的,没有一个人一出生喝的是茶。在喝茶这件事上,一开始人人都是一张白纸。

真大师怎么来的,不都是喝茶喝出来的。以前是交通不便,物流不方便,想成为大师,必须要进入深山老林去试去品。现在茶山都能产地供货了,只要找到靠谱的渠道。没必要再像当年的那些茶人们那样辛苦了。

那么多款标杆茶就在市场当中,大多的品牌都有自己的旗舰店,线下还都有经销商。

我们可以先喝顺了标杆茶,再去品山头。口重一点,就布朗山的寨子多喝喝;口轻点,有易武呢;喜欢茶的甜味,那勐库十八寨挺不错的;喜欢茶的香气,景迈的茶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茶喝的久了,虽说成不了做茶的大师,但做个品茶的大神还是可以的。

天天被一群“伪大师”忽悠来忽悠去的,喝上几年也未必能喝到一片真正的名山古寨茶。对于喝茶这件事,我就觉得与其听大师们说茶,真不如自己先从标杆茶喝起。等建立了口感标准后,市场上的假货在你面前也就无所遁形了。

送礼不如送茶


普洱茶已成为时最受欢迎的礼品。“送礼不如送茶”已成为一句流行的话语。中国人讲礼。从五千年前到现在,礼成为了中国人人性的一部分。以礼相待成为了国人之间最平常而又不普通的交流方式。茶是中国最传统的饮品,茶与中国文化几千年的融合,发展成丰富的茶文化。其中茶与礼的结合伴髓着人们度过了诸如会友、婚嫁、祭祀等数不清的重要时刻。以茶送友、以茶会友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是一件乐事、雅事。近来由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茶便成了有品来的礼品。

古人说:君子相交淡如水。其实,这里所指的水,也是茶。清茶一杯,琴声悠悠。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最能体现茶的品味与实用。正如宋朝诗人杜未《寒夜》这首饮茶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烟汤沸人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送礼不如送茶”还体现送茶人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它与世俗的礼品是有一定区别的。送礼之道也应该讲究艺术,讲究心灵的相通,有品味的茶礼才达到了送礼艺术的准则和要求。

“送礼不如送茶”体现着以茶行礼、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要求和诚处世,敬客爱友,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理念。一切都在“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

在当今的现代化生活中,由于商潮汹涌,物欲剧增,活动节奏加快,竞争激烈,所以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茶礼使人们绷紧的心灵之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在自然质朴中和诚处世,以礼待人,在热情好客奉献爱心,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关心。所有这些才是我们所要谈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

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不仅具有较高的收藏、保存价值。普洱茶易于保存,好的存放环境获得的优质的普洱茶,则是需几十年的陈化时间,所以其本就具备珍贵的时间、历史和记念的价值,这点又喻示着友谊的长久珍贵,比喻着人生和情谊的“越陈越香”。

学会掌控水的温度,普洱茶汤会更加甘韵


对于爱喝普洱茶的朋友来说,泡茶也是一种享受。热水与普洱茶的交融以及袅袅的香气,都叫人深深的留恋与着迷。

泡茶时,我们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都可能给茶汤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大家在喝茶的时候可能会看到,有的朋友泡茶,投茶后,会先用沸水淋一次壶,这个动作是为了快速提升壶内温度,这样泡出来的茶香气更足。

但是,如若用过高的水温直接冲泡比较薄或涩感过强的茶叶时,可能会出现涩感留口挂舌的现象。

如果水温过低,茶香凸显不出来,茶汤甜感会增加,但是甜感增加的同时,涩感、苦感也会出现。

虽然可以理解为水温越高,香气凸显的越明显。但凡事要把握一个度,而这个度,您可以在泡茶时多尝试体会。

不同的茶冲泡方法不尽相同,生普与熟普分别如何冲泡,您知道吗?

生普-低温洗茶,高温泡茶

不同地区的海拔和气压对沸水的温度也有影响,像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高原,沸水温度要低于平原、沿海地区,这里的沸水温度一般在94度左右,最适合冲泡绝大多数熟茶。北京为平原地区,但也有一定海拔,根据天气的不同,沸水温度在96度—98度之间。

一般泡生茶的水温,在80度--95度左右,低温洗茶,高温泡茶。85度的水用来洗茶,95度的水用来泡茶。像班章、易武、老曼峨、布朗山苦茶这样滋味醇厚的古树茶必须用高温水冲泡,才能使茶叶的茶香充分释放。

水温太高了也不好,所以不建议大家用100度的沸水冲泡,这样容易烫伤茶叶,并且还会冲出苦涩味。虽然高温有利于散发香味和茶味快速浸出,但95度的水足够刚刚好了。

1、茶叶一定要洗,散料洗1遍就行,饼、砖、砣状的生茶,一般洗2遍。这是唤醒茶叶的第一道工序,不能小看。

2、出汤后要打开壶盖或碗盖,否则茶叶的香气容易挥发。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了,盖着怎么还容易挥发呢?那是因为出汤后,盖碗还是热的,如果盖着,水蒸气会带着香气都凝聚在一起,只要一开盖碗,香气就会四处乱逃。只有让茶叶自然的接触空气,香气才会变得持久。

3、每次出汤力求干净,不要留有茶水在叶底,泡坏了叶底,会影响后续的口感。

我们用120ml的盖碗,投入7g布朗山苦茶,用90℃的低温水洗1遍去茶尘,洗茶也是润茶,快速出汤后,将洗茶的水用来温杯。这时候,布朗山苦茶特有的三角梅花香扑面而来。

后面正式开汤用95℃的高温水,可以在公道杯中停留7-10秒,这时候细细闻,还能闻到淡淡的咖啡豆香。品一口,那感觉犹如喝了一口广东特有的擂茶,再吃一口云南的鲜花饼,才体会了什么叫做苦中带甜,甜中有苦的美妙,还有浓浓的挂杯香。

大家不妨用这个方法在家里泡一壶布朗山苦茶,绝对是不同的感受。

熟普-高温洗茶,高温泡茶

泡茶看似简单,其实也藏着诸多学问,不同的水温、不同的注水方式、甚至不同的人泡出来的普洱茶口味也大不相同。

勐海味属于熟茶,是通过渥堆发酵的熟茶,泡这种茶的时候一定要用高温,水温不够,泡不出熟茶的韵味。

1、洗茶水温大概在90度左右,如果洗2次,出汤的速度要迅速一些,如果洗1次,茶水可以停留一小会儿,再倒出来。

2、大部分的熟茶,可以用90度-100度之间的高温水。但宫廷小饼是个例外,因为它都是细嫩的芽头,所以水温要适当低一些。

冲泡勐海味的重要技巧:如果想要更加柔润甘甜的口感,建议将水温控制在92度。连续92度水的浸泡,是激发勐海味陈香樟香的不二法门,冲泡得当,还会呈现红豆沙一样粘而沙的口感。

3、盖碗简单方便,能观察汤色;紫砂壶本身保温性很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来提升浸泡温度,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当然,如果勐海味熟茶已经泡到第10泡时,后面可以进行适当的闷泡。

普洱茶与其他茶类


(一)普洱茶与黑茶

在很多的教材中,都把普洱茶归入了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原因是普洱茶是后发酵茶,然而,普洱茶的加工与黑茶在加工上有质的区别。黑茶加工的初级原料是中小叶种茶叶,从鲜叶到成品是连续完成的,鲜叶杀青、揉捻或初步干燥后,在一定的湿度下渥堆20多个小时,再经过干燥,连续完成生产过程。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晒青绿茶为原料,经过适度潮水渥堆形成。其品质的形成是在水分、微生物、热量、空气、长时间存放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产品。

(二)普洱茶与绿茶

在清朝,当马帮通过茶马古道把茶叶运到藏区,形成了独特的普洱茶的品质和文化,但是当时的宫廷却未必有口福品尝到这样的味道。当时,普洱人进贡给皇帝的蕊芽由于采制精细、包装完善,运输过程中又倍加小心,因此是不会形成自然陈化的,仍是绿茶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普洱茶。

(三)普洱茶与乌龙茶

普洱茶和乌龙茶都属于重滋味的茶,在冲泡时,紫砂壶是首选的泡茶用具。因紫砂壶内部的双重气孔,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泡茶不走味,能较好的保存它们的香气和滋味。与紫砂壶配套的茶具选用透明的公道杯。普洱茶汤色红浓明亮,盛在玻璃公道杯中,如红酒一般,晶莹剔透,极具观赏性;乌龙茶则呈现密绿色和密黄色,望之而解渴。普洱茶和乌龙茶都呈现多次冲泡而味道鲜美的特征。尤其是普洱茶,可以冲泡十次以上,这与其他茶类明显不同。

如果要对普洱茶的优劣、真伪、新陈、香味有较高的认识,就必须培养对普洱茶的“情感和热爱”,并躬身实践,以便修炼成出色的普洱茶人。

细说普洱之——评茶(五)


虽然不健康占据了我们的大多数,或说是一种常态,但我们还是由健康说起吧!人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应该是精神饱满,心情愉悦;血气畅顺,呼吸匀称而自然;静心感应全身各处都无不适与痛感;或说都是舒服的。如果,专门去单独感应口腔的感觉,应该是口水清甜;津液淅出恰到好处,润泽口腔各部位;舌面,上腭、两颊润滑;咽喉畅通,无啖,无任何粘连物;口气清新,无异味。更佳状态,还可达到舌底鸣泉,口水甘甜。

但这大概也是理想状态,普通人不易达到。修道之人也许会达到,或偶尔会达到。如果,达到这样的状态,试什么茶都不难了,入口就可以评判一个茶的好坏了,它优点和缺点都会明于心中。如果,用这理想状态去评茶,大概也免去了许多复杂与争呦。茶常常会有个体主观的争呦,你说不好,他偏要说好,如果再加一句,“我喜欢!”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其实茶是客观的,平摆着在那里,好是好,不好是不好。但因为有了个体千差万别的口感,才会有,有人喝出好,有人喝出不好。但如果,用这一理想状态去评茶,就会,好是好,不好是不好。

噎,既然这是理想状态,普通人无法达到,这与我们何关,说了岂不是白说。我们说人知道与不知道是两回事。不知道是在“梦”中,知道是在“觉”中。用社会作个譬如,理想的社会应该是社会的最高标准,人人都向往的。因为这样人才会去努力,去奋斗,去实现它。如果,我们不知有一“理想社会”,那么社会,人生就没了方向,迷糊了,像在梦中一样。

对于茶来说,我们知道有理想的身体状态,理想的口感,还不仅“梦”中与“觉”中的问题,起码让我们清楚知道”茶“的主观与客观之别,主观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状态,相应的口感是千差万别的,这可以说是变的,是主观的;茶是客观的,它平摆放着,好是好,不好是不好,是不变的,是客观的。免去了主观与客观相混淆的不必要争呦,让许多人越弄越糊涂。明白这些,我们可以诚意,正心去学茶,评茶了。

普洱茶干评


普洱茶感官审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干茶审评、取样称量、冲泡、开汤审评。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俗称干看和湿看,即干评和湿评。感官审评品质的结果一般来说主要以湿评内质(茶品冲泡后的汤色、滋味、香气、叶底等项目)为主要依据,而干评可以提供前期参数,取样、冲泡可保持审评结果科学。

干评主要是从茶品外形的四个因子来审评(形状、整碎、净度、色泽):

(1)形状指各类茶品的外形规格,如茶品的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压制茶的外形审评产品压制的形状、松紧度、匀整度;分里茶、面茶的压制茶,还应审评是否起层脱面,包心是否外露等。

(2)整碎一是指上中下各段茶比例是否匀称,二是指茶品个体条索(或颗粒)的大小、长短和粗细是否均匀,整碎的好坏要视茶品整体感觉。毛茶基本上要求保持茶品的自然形态,完整的为好,断碎的为差,精制茶主要评比各号口茶的拼配比例是否恰当。

(3)净度主要是指茶品中茶类夹杂物(梗、籽、朴、片等)和非茶类夹杂物(杂草、树叶等及其他)含量的多少。不含夹杂物的净度好,反之则净度差。

(4)色泽茶品外形的色泽主要从色度和光泽度来看。色度即指茶品的颜色及色的深浅程度,光泽度指茶品接受外来光线后,一部分被茶品吸收,一部分被反射,形成茶品色面的亮暗程度。干茶的色度比颜色深浅,光泽度可以从润枯、鲜暗、匀杂等方面评比。色泽好的茶品带有油润感,色泽差的茶品呈暗灰色。

深浅

首先看色泽是否符合该茶类应有的色泽要求,一般情况下,原料细嫩的茶品,颜色深,随着级别下降颜色渐浅。

润枯

“润”表示茶品色面油润光滑,反光强。一般反映鲜叶嫩而新鲜,加工及时合理,是品质好的标志。“枯”是有色而无光泽或光泽差,表示鲜叶老或加工不当,茶品品质差。

鲜暗

“鲜”为色泽鲜艳、鲜活,表示成品新鲜度,为新茶所具有的色泽。“暗”表示茶色深且无光泽,一般为鲜叶粗老或储运不当、初制不当或茶品陈化所致。

匀杂

匀表示色调调和一致。色不一致,茶中多黄片、青条、筋梗等谓之杂。

普洱茶的级数是否与其品质相关?


喜爱普洱茶的朋友,多听说过普洱茶根据细嫩度划分的分级方法。普洱茶的这个“级数”是否与其品质相关?是否高级数的茶品就具有高级的品质呢?1979年,云南将青毛茶统一分为五级十等,逢双设样,二等一级。即二、四、六、八、十等分五级。一般而言,一级嫩茶通常拼配二级做散茶、沱茶、方砖之类;二级毛茶拼配三级制作饼茶,四、五级毛茶则为砖茶主要原料。时至今日,市场上对毛茶级数分类与上述方法产生了偏差。一般从业者多惯用“级”来称呼分类中的“等”,也就是将毛茶直接以十级称呼,而不用“等”。这种“一到十级”的说法现已成为市场习惯用法。在普洱茶的领域中,与绿茶“以嫩为尚”的习惯不同,市场价值多以青壮叶为优。因为普洱茶向有喝陈茶的消费诉求,在历经长时间陈放后,细嫩级数毛茶的茶质通常展现香扬而泡水短的特质,与青壮叶质重韵长、泡水长的特性有明显差异。所以在普洱茶世界里,中国人喜欢细嫩茶质的习惯与价值观有明显的改变。曾几何时,普洱茶一度被认为是低档茶品,消费地也已香港为主。当时的相关单位以绿茶的嫩度取向作为评价和区别普洱茶的标准也就不奇怪了。时至今日,普洱茶的价值与内涵被不断发现和认可,现在稍具专业的茶人也都不会有“以嫩为尚”的认知了。99大渡岗1999年某茶商想制作一批古树茶品,委托大渡岗茶厂制作。彼时厂方认为古树茶粗枝大叶,卖相太差,就自作主张在茶品原料中添加部分芽毫美观、条索细嫩的台地茶,便是这批99大渡岗(又名元宝茶)。到了现在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其与古树茶品在茶质上的差别。遥想当年,谁能想到古树茶能够在这十多年间能够被再次认识。现在想来不禁莞尔。芽茶与一二级细嫩茶叶香扬、质轻、泡水较短;三至六级青壮叶质重、苦涩度高、泡水长;七至十级茶质薄、味淡、水甜。每一种级数的原料都有其优缺点,取用于各种适合的制作茶品,用以拼配或纯料使用,没有优劣之分,端看价格与消费者喜好而定。

普洱茶与其他茶类的区别


普洱茶在茶叶的各大类别里一直是非常特别的存在的,很多茶友们刚开始接触普洱茶的时候都会觉得非常奇怪,他们都会觉得普洱茶与他们之前喝的茶叶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不仅仅是味道的不一样,还有其他非常多的不同点。

到底它和其他茶叶有哪些不一样呢?我们来看一下它与其他茶叶有什么不一样呢?

普洱茶的形状奇特:普洱茶与其他众多茶叶非常的不一样,市场上大部分的茶叶都是以散茶的形态存放销售,而普洱茶多少年来大部分的茶叶都是以紧压型的茶叶为主,如:饼状、砖状、沱状、瓜状、圆球状,以及其他小众的形状。

普洱茶的原料:普洱茶一定是要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而且一定是在云南省范围内的茶叶,其他地区的茶叶是无法制作出普洱茶来的。

普洱茶茶类名:普洱茶以云南普洱府为茶叶类别命名。云南普洱府最早产于云南,早年也是以普洱府为茶叶贸易销售的集散地。

普洱茶的保持期限:普洱茶与其他茶叶最大的区别在于普洱茶可以长时间的保存,而一般的茶叶都是以春茶为上品,一般一年内的保质期限为优质产品。普洱茶如果存放在合适的环境中,茶叶的品质也是陈化的时候越来越好。

普洱茶的耐泡程度:一般绿茶三五泡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味道了,乌龙茶叶已经比较而泡了,也只能泡七八泡还有余香,而普洱茶如果使用品质比较好的谷熟普洱茶,最多可以达到十五六泡有余。

普洱茶的包装奇特:现在大部分的茶叶外包装都是以塑料密封包装为主,而普洱茶多少年以来都是以棉纸包装为主。而且一直如此并没有改变过。

普洱茶湿评


普洱茶感官审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干茶审评、取样称量、冲泡、开汤审评。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俗称干看和湿看,即干评和湿评。感官审评品质的结果一般来说主要以湿评内质(茶品冲泡后的汤色、滋味、香气、叶底等项目)为主要依据,而干评可以提供前期参数,取样、冲泡可保持审评结果科学。

湿评主要审评茶品内质的四个因子(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1)香气香气是茶品冲泡后挥发出来的气味。茶品的香气受茶树品种、产地、季节、采制方法等因素影响,使得各类茶具有独特的香气风格,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评比香气的纯异、高低和长短。

纯异

纯指某种茶应有的香气,异指茶香中夹杂有其他气味。香气纯要区别三种情况,即茶类香、地域香和附加香。茶类香指茶类原有的香气,如普洱茶的陈香等;地域香即地方特有的香气如兰花香、花果香等;附加香为外源添加的香气,如茉莉花茶。异气指茶香不纯或沾染了外来气味,如烟焦味、酸馊、油味等。

高低

香气高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区别,即浓、鲜、清、纯、平、粗。所谓浓指香气高,刺激性强;鲜犹如呼吸新鲜空气,有醒神爽快感;清则清爽新鲜之感,其刺激性不强;纯指香气一般,无粗异杂味。平指香气平淡但无异杂味。粗则感觉有老叶粗气。

长短

即香气的持久程度。从热嗅到冷嗅都能嗅到香气表明香气长,反之则短??嗅香气可分为热嗅、温嗅、冷嗅三个阶段。热嗅主要是闻香气是否正常(纯异),有没有异杂味(烟、焦、酸、馊、霉);温嗅主要是判定香气的高低;冷嗅主要是看香气的持久性。香气审评最适宜的叶底温度为55℃,超过65℃时感到烫鼻,低于30℃时香气低沉,不易辨别。香气审评时,还应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抽烟、涂香水、香皂洗手等都会对香气鉴别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2)汤色

茶品内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泽称为汤色,又称水色,俗称汤门或水碗。茶品汤色审评主要从色度、亮度和清浊度三方面去评比。汤色审评要及时,因为溶于热水中的多酚类物质与空气接触后很容易氧化变色。

色度

指茶汤颜色。茶汤汤色除与茶树品种和鲜叶老嫩有关外,主要是加工工艺决定了各类茶具有不同颜色的汤色。

亮度

指茶汤明暗的程度。亮表明射入茶汤的光线被吸收的少,反射出来的多,暗则相反,凡茶汤亮度好的品质亦好。

清浊度

指茶汤的透明程度,汤色透明无杂质,能透见底,清晰明了,汤色浑浊,漂浮杂质较多,浑不见底。

(3)滋味

良好的味感是构成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茶品不同的味感是因为茶品中呈味物质的数量与组成比例不同而已。味感有酸、甜、苦、辣、咸、鲜、涩等。我们之所以能感觉到味感是因为我们的舌头舌面上布满了味蕾,味蕾接触到茶汤后经过神经传递及大脑反应分析后呈现的不同味觉,舌头不同部分的味蕾也有不同的“分工”,如舌尖对甜味较为敏感,舌头两侧前部对咸味较为敏感,两侧后部则对酸味较为兴奋,舌心感觉鲜味和涩味,舌根则对苦味较为敏感。品尝茶汤的滋味,适宜温度一般在50℃左右,主要按浓淡、强弱、鲜滞、爽涩、苦甜等来评定级次。审评茶滋味要区别其浓淡、强弱、鲜、爽、醇、和。

浓淡:浓指浸出的内含物丰富,有黏厚的感觉;淡则相反,内含物少,淡薄无味。强弱:强指茶汤吮入口感到刺激性或收敛性强,吐出茶汤时间内味感增强;弱则相反,入口刺激性弱,吐出茶汤中口味平淡。鲜爽:鲜似食新鲜水果感觉,爽指爽口。醇与和:醇表示茶味尚浓,回味也爽,但刺激性欠强;和表示茶滋味平淡正常。在茶汤审评中有时会感觉不是很纯的滋味,可能与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注意区分就行。茶滋味与香气关系密切。评茶时能嗅到的各种香气,如花香、熟板栗香等,往往在评茶滋味时也能感受到。一般说香气好,茶滋味也是好的。茶香气、茶滋味鉴别有困难时可以相互辅证。

(4)叶底审评完滋味后,将叶底倒入叶底盘中,观察其嫩度、匀度和色泽。叶底的老嫩、匀杂、整碎、色泽的亮暗和叶片展开的程度等是评定茶品优次的一个重要因素。审评叶底时还应注意看叶张舒展情况,是否掺杂等,好的叶底应具备亮、嫩、厚、稍卷等几个或全部因子。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与其羡慕别人会“品茶”,不如自己先来学会“评茶”!》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与其羡慕别人会“品茶”,不如自己先来学会“评茶”!》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红茶评茶术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