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和土壤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 : 2019-12-14
安吉白茶采摘 安吉黄金茶和白茶区别 安吉白茶和白毫银针

安吉白茶采摘。

下面是茶经网绿茶栏目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安吉白茶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和土壤特征研究”的内容,让大家了解更多绿茶相关的知识,希望丰富的“安吉白茶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和土壤特征研究”内容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安吉白茶的地理特征

安吉白茶原产地范围限于浙江省安吉县现辖行政区域。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太湖水系西苕溪发源地,属上海黄浦江源头。安吉地形为西南和东南地势崛起,中部和东部低缓凹陷,三面环山,朝东北方向开口的“畚箕形”辐射状盆地,综合山区、丘陵、岗地、平原等各种地貌类型的山地县。

安吉白茶原产地区域位于北纬30°23’~30°52”东经119°14,~119°53”全县面积1886.4km2,下辖15个乡镇、开发区。东邻湖州市和德清县,南接杭州市余杭区、临安市,西与安徽省宁国市、广德县交界,北连长兴县。县城距湖州、杭州分别为68和72km,距上海市223km,属上海经济区区域范围。安吉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纵横交错,地势南高北低,典型的“七山二地一水”山区县。

自然生长环境

1.气候

茶树是多年生的亚热带常绿植物,对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要求。早在8世纪,唐代学者陆羽通过自己的调查和实践,总结出好茶生在“阳崖阴岭”,这是最适合于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并指出“烂石”是最好的立地条件。

唐代韩鄂和宋代赵汝砺、宋子安等指出,茶树适宜于多雾露、气候冷凉山区,并提出茶树“畏日”、“畏寒”,不宜太阳直射(朱自振,1993年)。一般茶树生长需要平均气温在13℃以上,全年大于I0℃积温在3000℃以上,年最低气温多年均值在一10℃以上(一12℃以下低温会使茶树遭受严重冻害),年降水量为1150~1400mm,因此,茶树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李棹和贺龄萱,2005年)。

安吉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热量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湿润,冬有寒潮,夏有伏旱。年平均气温12~16℃,产区最高气温38.3℃,≥I0℃的活动积温4932℃,无霜期226天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1509ra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一般集中在春秋两季;第一雨季常在4-7月,为春雨和梅雨,以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为特点,降水600mm左右,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第二雨季一般7—9月以台风大风降雨为主,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且频次高,降水量500~800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50%。

2.温度

温度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影响着茶树的地理分布,也制约着生育速度。安吉县属中纬度北亚热带南缘季风区,据气象数据表明,2月平均气温在6~8℃,3—4月气温回升,≥10℃茶树开始活动、生长,期间气温一直保持平均在12~19℃,利于安吉白茶牙叶持续生长,并保证其茶芽嫩均度,并且,开春后气温回升较缓,持续时间较长,上年11月至第二年2月之间平均气温处于0~5℃,利于安吉白茶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减少消耗,是安吉白茶特有品质形成的条件之一,安吉白茶叶张玉白程度与温度有明显关系,当气温持续高达25℃叶张转为绿色,安吉白茶返白现象决定于新生叶片萌发时的温度,其阈值在20~22℃,其问持续时间越长,安吉白茶返白期也越长,故安吉白茶在安吉的温度条件下最适宜生长。

3.日照

光照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茶树喜曼射光,生长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大森林里品质尤为突出。

据安吉县气象台1988--2008年20年的资料,全县年平均气温在12~

16℃;海拔高度在200m以下,平均气温在15~16℃,≥10℃活动积温1700~5000℃,持续天数227~229d,无霜期226d。200~400m,年平均气温在14-15℃,≥10℃活动积温在4200-4700℃,持续223d左右,无霜期203-212d.。400-700m,年平均气温在13~14℃,≥10℃活动积温在4200~,4000℃,持续210d左右。700m以上年平均气温12℃左右,≥10℃活动积温小于4000℃,持续时间203d左右,平均海拨上升l00m.,气温下降0.4℃。全县最冷为1月,最热为7月。

全县光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5.5h,年辐射总量为107.2kcal/cm2;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在240.8h左右,2月最少,在123.7h;最多年可达2297.4h,最少年只有1683.6h,月份和年际间相差悬殊,在地区间也有明显垂直差异。安吉充足的光照条件,是安吉白茶生长旺盛,有利于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特别是早春3—4月的光照条件直接影响当年安吉白茶白化情况,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4.水分

水分是茶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树体水占55%~60%、芽叶含水量高达70%-~80%,在茶叶采摘过程中,芽叶不断被采收,又不断地生长新梢,所以茶树需要的水分较多,水分又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茶树的生育,水分不足茶叶不易生长,延迟发芽,降低发芽率,新梢抽枝小,叶片小,影响产量与质量,茶树年需水量约在1000mm以上,相对湿度80%左右。

全县年降水量在1100~1900mm,其中3—4月平均降水量在100~200mm.,空气相对湿度85%,适宜安吉白茶生长发育之需。

土壤特征

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基地,是提供水、肥、气、热的场所。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对茶成长的适宜土壤条件是这样描述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土,下者生黄泥。”所谓“烂石”,显然是指风化了的而且风化比较完整,发育良好的土壤,也可以认为是现在茶区群众所指的未种植过作物的生。茶树所需的养料和水分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所有土壤的质地、土壤的温度、土壤的水分和土壤的酸碱度对茶树根系和地上部分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养分齐全结构良好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疏松的土壤,通气的排水性能良好,根系发达,枝繁叶茂,适合茶树生长。茶树对土壤的要求,一般是土层厚达一米以上不含石灰或含量低于0.5%的,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具有良好结构,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均为茶树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

1.土壤有机质

安吉白茶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3.9g/kg,最高53.5g/kg,最低9.67g/kg。

2.土壤全氮

安吉白茶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1.143g/kg,最高1.795g/Kg,最低0.351g/kg。

3.土壤有效磷

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为5.2mg/kg,最高272mg/kg,最低2mg/kg,大部分在3~10mg/kg。

4.土壤速效钾

安吉县茶园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45mg/kg,最低36mg/kg,最高274mg/kg,大部分在80mg/kg以下。

5.土壤pH值

安吉县茶园土壤pH值最低3.3,最高5.5,大部分在3.3~4.5。由于

大多茶园地长期施用化肥,土壤酸化严重。

6.综合评价

安吉白茶对土地适应情况较广,高山丘陵地区微酸性质、黄壤均可种植,但是,为了获得丰产,提高产品品质,安吉白茶对土壤的要求仍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安吉白茶属灌木型,根系发达,要求土层厚达一米以上,不含石灰,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全氮0.27%,全磷0.03%,具有良好结构,通气性、透水性,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pH值在4.5~5.5的山地红、黄壤的土壤为上乘。

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多年调查表明,安吉白茶生长区均是以第四系红土、砾土层、灰岩及部分火山岩、砂岩的风化体为主,风化程度较高,土层发育较好,土壤呈红色或棕红色,黏粒含量高,次生矿物以高龄石为主,土拿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微团体发育良好,土壤呈酸性,丰富的有机含量和微量元素,利于安吉白茶的生长和发育,利于产品优质品质的形成。

234

cy316.cOm扩展阅读

庐山云雾的产地庐山云雾生长地理位置


庐山云雾素来以“味醇、色秀、香馨、汤清”享有盛名。茶汤清淡,宛若碧玉,味似龙井而更为醇香。那么庐山云雾产地在哪里呢?下面就庐山云雾的产地做一介绍。

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群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雾气蒸腾。在这种氛围中艺植熏制的“庐山云雾茶”,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庐山云雾茶树叶生长期长,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碱、维生素C的含量都高于一般茶叶。它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翠汤清,滋味浓厚,香幽如兰。

生长地理位置

庐山云雾茶的主要茶区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汉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这里由于江湖水汽蒸腾而形成云雾,常见云海茫茫,一年中有雾的日子可达195天之多。由于这里升温比较迟缓,因此茶树萌发多在谷雨后,即4月下旬至5月初。又由于萌芽期正值雾日最多之时,因此造就了云雾茶的独特品质。尤其是五老峰与汗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所产之茶为最佳。

以上就是对庐山云雾的产地的介绍,希望以上解答对大家了解庐山云雾的产地有所帮助。

松阳香茶产自哪里?松阳香茶地理位置


松阳香茶开发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是一种内销市场大宗消费极具吸引力的优质绿茶。以其优异的品质深受很多的喜爱,是绿色健康的茶饮。那么,松阳香茶产自哪里?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松阳香茶的地理位置。

松阳香茶地理位置

松阳香茶是浙江松阳特产,浙江松阳产茶历史悠久。宋代苏东坡诗道:“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液今何有。”明代占雨曾以“春色漫怀金谷酒,清风雨液玉川茶”的妙句描绘当时松阳茶叶的品质。据《松阳县志》记载:1929年在西湖博览会上,松阳茶叶荣获一等奖。

松阳香茶,以香得名,以形而诱人,整个生产过程无不贯穿一个“精”字。工艺不精,何来之美;工夫不深,谈何之香,这是每个香茶生产者最深切的体验。松阳香茶,是松阳当地一种做法,土茶、白茶、龙井、银霜皆可做香茶。

松阳香茶制作方法

1、鲜叶采摘

香茶生产在春季名茶采摘后进行。采摘的标准、嫩度介于名茶与大宗茶之间,一般是一芽二叶、一芽二三叶,以及少量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也有采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制成近似名茶的高档香茶,很受市场欢迎,价格较高,效益较好。

鲜叶采摘,重点突出均匀度。通过及时、标准、分批勤采,使鲜叶原料达到嫩度一致,均匀完整。夏秋茶季节,气温高,茶叶生长迅速,老化也快。

因此,对每批茶叶要适当提高采摘嫩度,并及时采摘,提早结束,以确保原料质量。

香茶炒制工艺有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干燥四道工序。

2、鲜叶摊放

鲜叶管理是茶叶初制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好坏与否,对茶叶品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首先将采下的鲜叶,及时地运送到茶厂进行摊放管理,并按鲜叶不同级别,分别摊放,分批付制。

同时,还要把雨水叶与晴天叶,当天叶与隔夜叶,正常叶与变质叶分开摊放,以免因混淆而影响质量。

其次,摊放场所,必须阴凉、通风、干燥、清洁。鲜叶应摊放在篾簟上,推行茶叶加工“不落地工程”。

注意“薄摊勤翻”的摊青原则,高档香茶原料摊放厚度以5~10公分为宜,中档的10~15公分。中途每隔2~3小时翻扳一次,使叶层中的热量和水分及时散发。

鲜叶摊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经4~6小时,鲜叶失重10%左右,叶质柔软,即可付制,在12小时内付制完毕。在高温天气里,鲜叶摊放时间还须相应缩短。雨水叶摊青时间可相应延长。总之,鲜叶管理方法说来简单,但很关键,一旦失误,对质量的影响无可挽回。

2、杀青

杀青工序对香茶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锅温的高低,投叶量的多少,以及不同的杀青方式,对杀青质量也各不相同。如果杀青温度过低,杀青叶就会产生红梗红叶,造成品质下降,严重的成为次品茶。

杀青温度过高,虽然可避免红变,但又会导致爆点或焦边,甚至产生烟焦味。因此,杀青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必须做到“看茶做茶”,掌握适当高温,嫩叶老杀,老叶嫩杀,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原则,达到既杀熟、杀透、杀匀,又不产生红梗、焦叶和水闷味的目的,保证香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

松阳香茶杀青大多选用80型滚筒杀青机,当筒温达到350~400℃,出口中心处热空气达75℃即可投叶杀青。刚开始投叶量要适当增加,并连续投入,以免产生焦叶。

然后进入均匀投叶,每次投叶150~200克,每小时杀鲜叶120公斤左右。杀青程度,以叶色暗绿,表面失去光泽,手捏叶质柔软,折梗不断,手握成团,稍有弹性,青草气散失,清香产生,杀青叶含水率55%~60%为适宜。为使杀青叶及时降温和散发水蒸气,在杀青机出口旁和杀青叶摊放处利用风扇进行快速排风散热。

3、揉捻

揉捻是香茶炒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序之一。通过揉捻便于塑造香茶外形和茶汁容易泡出,增进茶汤滋味。在揉捻过程中,使茶条紧而不松,圆而不扁,整而不散,则是一个基本要求。

(1)香茶揉捻普遍采用45型和55型揉捻机进行,采取冷揉较为理想。因为,香茶原料总体比较嫩,为了保证清汤绿叶,一般杀青稍微掌握偏老杀。

同时经滚筒杀青后,叶子表面失水较大,叶缘较为松脆,所以需在充分摊凉返软后再可揉捻。否则,容易造成断碎,影响茶叶质量。

(2)投叶量根据机型大小、叶质老嫩情况而定。45型揉捻机每桶15~18公斤,55型的每桶25~28公斤,以揉捻叶在桶内翻转自如为适宜。

(3)香茶紧结细秀的外形,除有一定嫩度的原料之外,运用长揉轻压方法是其中一大特点。揉捻加压,以其轻—→重—→轻为基本原则,做到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结合。

根据原料档次不同,加压有明显区别,高档香茶揉捻加压则以轻压为主,揉捻时间60~70分钟;中档香茶以中压为主,适当结合重压,揉捻时间120分钟左右。最终判定揉捻是否达到要求,一般来说,高档原料成条率达95%以上,中档的达85%以上,并且茶汁溢出附于揉捻叶表面,触摸有粘稠感。

在揉捻过程中,对开始阶段的空压和结束阶段的松压,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一开始即行加压,势必导致断碎,影响叶子成条。

最后阶段松压可在桶内进行适度解块,让揉出的茶汁重新吸收,利于保留更多茶叶有效成分。当揉捻卸叶后,还需及时对揉捻叶进行解块,并及时进入下一工序,以免变质。

4、干燥

干燥是香茶制作的最后工序,对良好品质的形成极为关键。干燥在于继续散发水分,使茶叶达到足干,并卷紧条子,塑造美观外形,以及使香茶香气得以充分发挥。香茶干燥工序分为滚(烘)二青—→滚毛坯—→滚足干三个环节。

香茶做二青大多采用滚筒杀青机(也可用烘干机)。当杀青机出口中心处热空气温度达到70~75℃时即可投叶滚二青。二青程度,以手捏松手不粘,稍感触手,具有弹性为适宜。二青叶需经充分摊凉回潮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在摊凉期间,对老叶黄片进行首道拣剔,提高香茶净度。滚毛坯,即类似炒青茶的做三青,但香茶一般采用滚筒杀青机来完成,在温度均匀平稳的条件下,经往返5~6道滚炒,中低档原料应适当增加道数,直到条索细紧,有明显触手感,色泽乌绿、香气初显为理想。

滚足干,也称“过香”。“香茶有多香,看你是否把好过香关”。说明这一工序,对香气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将适当摊凉的毛坯,再经滚筒杀青机3~4道滚炒,此时温度非常关键,做到不高不低。稍有偏差,难以产生良好效果。

以茶叶下机时,手捏有烫手感为宜。当进入最后二道时要及时排风,便于排除茶末、碎片,以免产生焦味。最后一道适当提高温度,促进高香形成,但要切忌高火香。过香也可利用八角辉干机,尤其是中低档香茶。

通过“过香”最终达到手捻成粉,条索细紧,色泽翠润,香气盛发的目的。并且经充分摊凉,分筛割末,再次拣剔,包装保管,整个香茶制作过程告以完成。

安吉白茶的产地与生长环境介绍


安吉白茶的产地与生长环境介绍

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下面就详细介绍安吉白茶的产地与生长环境。

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值得品味。“川源五百里,修竹半期间”,安吉白茶生长于原始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70%以上的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北麓,地形成“畚箕形”的辐射状地内,天目山和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为产业区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

安吉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短,冬季低温时间长,绝对低温一般在10度以下,空气相对湿度81%,直射的蓝紫光较少。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钾,镁等微量元素。这些特定的条件,为安吉白茶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安吉白茶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茶叶香郁味鲜的品质奠定基础。

生产实践表明,大凡四周为竹林或邻近竹林的茶园所采制的茶叶,一般都含有板栗香或蕙兰香,且越靠近竹林的其蕙兰香越明显。也许正是竹乡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惊世骇俗的安吉白茶树和安吉白茶。

通过以上对安吉白茶的产地与生长环境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安吉白茶的产地与生长环境有所帮助。

绿茶及其特性

安吉白茶的价格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分析养心养肝降三高

龙井茶产地在哪里?龙井茶地理位置


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喷鼻郁、味醇冠绝全国,其共同的“淡而远”“喷鼻而清”的绝世神彩以及特殊质量,正在浩繁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台甫茶之首。那末,龙井茶产地正在那里?上面咱们就来理解下龙井茶的天文地位。

龙井茶天文地位

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当中。

浙江属亚寒带季习尚候,季风明显,四时清楚,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氛围潮湿,雨热时节变革同步,气象资本配制多样,气候灾祸单一。年均匀气温15~18℃,1月、7月辨别为整年气温最低以及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会合降雨期。极度最高气温44.1℃,极度最低气温-17.4℃;浙江省年均匀雨量正在980~2000毫米,年均匀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地形自东北向西南呈门路状歪斜,东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西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大抵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西北内地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产辨别级

西湖龙井分一级产区以及二级产区,一级产区包含传统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年夜中心产区,二级产区是除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狮”字号为龙井狮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云”字号为云栖、五云山一带所产,“虎”字号为虎跑一带所产,“梅”字号为梅家坞一带所产。

龙井茶的汗青渊源

隋唐以前杭州茶文明处于衰亡阶段。三国两晋期间,钱塘江两岸经济文明逐步开展,灵隐寺建成,释教以及玄门等宗教勾当逐步风行,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辟,茶跟着寺庙道不雅的树立而被种植传达。隋朝守旧京杭年夜运河后,杭州因水陆交通的天文便当,临时成为西北物产离合的“巨富名邑”,唐朝杭城的繁荣初显。此时,茶叶正在杭州境内广为种植。

北宋期间,龙井茶区已经开端构成范围,事先灵隐下天竺喷鼻林洞的“喷鼻林茶”、入地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以及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经列为贡品。明嘉靖年间,有“杭郡诸茶,总不迭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其珍品”的记录。

元朝龙井茶初具隽誉,爱茶之人虞集写有《游龙井》吃茶品茗诗,诗中“彷徨龙井上,云气起晴画。烹煎黄金芽,三咽没有忍漱”的佳句广为传唱。

清时,乾隆天子六下江南,四上龙井,题写六首龙井茶御诗,亲封“十八棵御茶树”,将龙井茶回升为至尊位置。

中华民国 后,龙井茶逐步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太平猴魁的生长环境:气温、光照、降水、土壤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一带,该区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茶园皆分布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土质多黑沙壤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茶山地势多坐南朝北,位于半阴半阳的山脊山坡。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太平猴魁的生长环境吧!

太平猴魁的生长环境

气温

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海拔3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28.2℃,1月份平均气温2.1℃,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16.7℃。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5085-5500℃;≥10℃积温为4384-4750℃。

光照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太阳辐射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据统计,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5.6天,常年相对湿度80%,干燥度0.8以下,属湿润地带。

土壤

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内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太平猴魁茶叶性味甘,苦,微寒,是中国传统的天然保健饮料。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其中主要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维生素、脂质、有机酸等有机化合物,还含有钾、钠、镁、铜等28种无机营养元素,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组合比例十分协调,是不可多得的好茶!

五峰毛尖来自哪里?五峰毛尖地理位置介绍


五峰毛尖是茶叶的一种,绿茶类。其色泽嫩绿隐翠,香气清高带熟栗子香,滋味浓厚耐泡,叶底细嫩绿亮,是品质优异的绿茶茶品。那么,五峰毛尖产自哪里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五峰毛尖的地理位置。

五峰毛尖地理位置介绍

五峰毛尖是湖北省的特产,产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边境。它是雾灵山的一个分支。它是云贵高原东延的尾翼。整个地区多山。东临宜都市和松滋市,西临鹤峰县和巴东县,南接湖南石门县,北接长阳县。五峰自然环境独特,特产丰富地方,有“中国茶之乡”的美称。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海拔150米,最高海拔2320米。群山常年被雾笼罩,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形成了五峰“吴韵好茶”的独特自然条件。

据考证,唐代巴山峡州被称为峡州夷陵县,包括五峰(唐代称巴山)、长阳、宜昌、余安安、鹤峰等县。两个人拥抱的大茶树是生长在临西河两岸的大茶树。这表明早在2300年前,五峰就有自然生长的茶树。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它具有明显的长江流域气候特征。土壤富含锌、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俗话说,“高山云朵能产好茶,低山丘陵能产早茶”。正是由于这种地理天赋和自然背景,五峰盛产名茶。

五峰毛尖制造技术

五峰毛尖的基本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

1.杀青

杀青是五峰毛尖制作的关键工序。杀青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茶叶的绿色,放出青草气,促进茶香的形成,去除鲜叶中的部分水分,从而使茶叶变软,增加韧性,便于揉捻成型。

2.旋转

揉捻的目的是破碎鲜叶的叶细胞,提高成品茶的味道浓度,并初步形成茶。

3.把…弄干

干燥是为了进一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固定茶叶的外观,挥发绿草气体,并进一步形成香气。

以上内容在此介绍。五峰毛尖是武汉最具特色的茶宝,“人间珍宝无处不在,但最难忘的是五峰茶”是形容五峰茶,它是中国名茶的故乡。

五峰毛尖产自哪里?五峰毛尖地理位置介绍


五峰毛尖是茶叶的一种,绿茶类。其色泽嫩绿隐翠,香气清高带熟栗子香,滋味浓厚耐泡,叶底细嫩绿亮,是品质优异的绿茶茶品。那么,五峰毛尖产自哪里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五峰毛尖的地理位置。

五峰毛尖地理位置介绍

五峰毛尖是湖北的特产,产自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边陲,属武陵山支脉,系云贵高原东延部分的尾翼地带,全境皆为山区,东邻宜都市、松滋市,西倚鹤峰县、巴东县,南交湖南石门县,北毗长阳县。五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盛产特产的地方,并有“中国茶叶之乡”的美称。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县内海拔最低处150米,最高2320米。山间终年云雾环绕,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形成了五峰“云雾山中出好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据考证,唐代的巴山峡州称为峡州夷陵郡,它包括五峰(唐代称巴山)、长阳、宜昌、远安、鹤峰等县。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就是生长在临溪两岸的大茶树。这表明早在2300年前五峰境内就有自然生长的茶树。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具有明显的长江河谷气候特征,土壤富含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有道是“高山云雾出好茶,低山丘陵出早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地理天赋,自然底蕴,造就了五峰盛产上等名茶好茶。

五峰毛尖制作工艺

五峰毛尖基本加工工艺流程:分为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

1、杀青

杀青是制作五峰毛尖的关键程序。杀青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茶叶色泽翠绿,散发青草气,促进茶香形成,同时除去鲜叶中的一部分水分,使叶质柔软,增加韧性,便于揉捻成型。

2、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使鲜叶的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同时初步做成型。

3、干燥

干燥是为了进一步除去茶叶中的水分,固定茶叶的外形,挥发青草气,并让香气进一步形成。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五峰毛尖是武汉最为特色的茶类珍宝,“人间珍品处处有,最难忘却五峰茶”就是形容五峰茶,五峰是中国名茶之乡。

安吉白茶的产地在哪儿生长环境怎么样


安吉白茶白如玉,名字中虽有白茶二字,但它却属于绿茶类。那么是怎样的环境让安吉白茶的嫩叶全为白色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安吉白茶的生长环境。

安吉白茶产于浙江安吉,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值得品味。“川源五百里,修竹半期间”,安吉白茶生长于原始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70%以上的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北麓,地形成“畚箕形”的辐射状地内,天目山和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为产业区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

另外,安吉白茶的生长环境十分好还由于安吉这个地方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短,冬季低温时间长,绝对低温一般在10度以下,空气相对湿度81%,直射的蓝紫光较少。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钾,镁等微量元素。这些特定的条件,为安吉白茶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安吉白茶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茶叶香郁味鲜的品质奠定基础。

由此看来,安吉白茶的生长环境十分好,真是不可多得的好环境。正是这样的好环境孕育出了惊世骇俗的安吉白茶,以及它们独特的板栗香或蕙兰香。

金山时雨茶产地在哪里?金山时雨茶地理位置


“金山时雨”原名“金山茗雾”,属绿茶珍品,创名于清道光年间,生产历史悠久,是外形内质兼优的茶品。那么,金山时雨茶产地在哪里?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金山时雨茶的地理位置。

金山时雨茶地理位置

金山时雨茶产于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故乡———绩溪县上庄镇上庄的邻村金山村。绩溪位于安徽省东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0′—118°55′,北纬29°57′—30°20′之间。东与浙江省临安县交界,北与宁国县、旌德县相连,东西长59.5千米,南北宽42千米,国土总面积1126平方千米。

产地环境

1、土壤地貌

绩溪县是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山区,西部为黄山支脉,东部为西天目山脉,崇高峻岭,重峦叠嶂,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境内大鄣、大会、大獒三山鼎立,从东北向西南、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的清凉峰海拔1787.4米,是绩溪最高峰;南端的江村环海拔125米,是绩溪的最低谷,地势相对高差达1662.4米。徽岭山脉绵亘中部,分县境为岭南、岭北两部分。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值大多在5.8—6.5之间,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2、水文情况

绩溪县境内河流交错,沟谷纵横,2千米以上的天然河流136条,总长831千米。主河道登源河55千米,扬之河、大源河各长40余千米,三河流域面积582.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2.6%。此外,徽水、大鄣、卓溪等河皆长15千米以上。诸水皆外流,北流之水属长江水系;南流之水属钱塘江水系。绩溪俗称宣徽之脊,皆为源头,无污染。

县境地表径流10.3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5656立方米,相当于安徽省的4.3倍,中国的2.2倍;耕地每公顷可供量为146900立方米,相当于全省的8.7倍,全国的5.6倍,县境地势高于四邻,地表径流96.9%流出境外。全县水资源利用以地表水为主,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工业用水及居民生活用水。县境内地下水总量约1.65亿立方米,每年补给水量10—15万立方米,长江流域约为8000万立方米,地表泉水约百处,深山、隘谷、岭径路旁均有出露,水量小、四时不竭。

3、气候情况

绩溪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多山,地势较高。由于受地形的影响,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风力较弱,且表现出垂直分异。春季气温回升快,雨日多;秋季气温下降快,雨日少。春、秋两季短,为冬、夏过渡性季节。多年平均气温15.9℃,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7.4℃,极端最高温度41.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13.2℃,≥10℃积温4979.4℃,年日照时数1926.4小时,无霜期240天。历年平均降水量1519.3毫米,最多年2308.2毫米,最少年1001.8毫米。降水以锋面雨、锋面气旋雨为主。

金山时雨茶历史渊源

绩溪产茶可上溯于唐代,以高山绿茶品质特佳而著称海内外。

清末“金山时雨”购价每担银200至300元(时大米每担4至5元)。清邑人章廷炯《金山茗雾》诗谓“异草育地灵,香雾蒙崖野。村女摘春归,就火焙檐下,三沸入芳瓷,缕丝犹篆写”。嘉庆志中就有“……我绩环境皆山,产茶之处甚多,登源大鄣乡之大障茶、岭北龙井乡上金山黄柏山之云雾茶,尤为珍品……”的描写。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绩溪人创制“金山时雨”于沪,为汪裕泰号镇号之宝。同治七年(1868年)定名,光绪二十年(1894年)汪裕泰号即以“金山时雨”茶入贡,是为贡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