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园中三大最古老的茶园

发布时间 : 2019-12-17
中茶黑茶园 雨花茶园 御茶园花茶

中茶黑茶园。

大雪山正山古树茶

大雪山位于云南临沧地区双江县勐库镇。若论,必言大叶种,“勐库大叶茶,品种称英豪”,云南双江勐库镇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勐库大叶种茶属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在茶业界享有较高的美誉度。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了第一批30个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榜上有名。

大雪山雄踞双江县勐库镇西北,是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在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至2750米,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鉴定,双江县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

大雪山正山古茶、大雪山正山古树春茶饼均系选用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制成,外观油润呈深墨绿色、无毫。闻之有浓郁的山野夜来香的香气,茶性劲足霸道,存放时间短不宜多饮,特别适宜长期收藏贮存。因地处高山密林,原料采摘艰难,故产量极少。

攸乐山正山古树茶

攸乐山在云南历史上“辈分”很高,曾位居六大茶山之首。现今,攸乐山行政名称为基诺山,主要聚居着基诺族。攸乐山区属北来势带高原气候,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之一,早在1700多年前就有栽培著作权,历史上最高产量达到2000担以上。老茶树一年一生的叶芽呈黄绿色,发芽早,多茸毛,是优良的种。晒青毛茶为棕红色,茶质较硬,条索分明,青茶味酽,生津味甘;熟普醇厚甘滑,沙化怡爽。

攸乐山古茶园毁坏严重,在世不多,只有深入茶区,用心采集,才能采收到为数有限的优质茶叶,偶得一片攸乐正山古树大春饼茶,亦仅够茶友一尝而已。

老班章正山古树茶

“老班章”地处布朗山深处。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境内,靠近中缅边境,是著名的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老班章”所产的茶叶,滋味厚重、浓烈、霸道,初饮如伟岸的汉子,风骨刚健,气势雄浑,回味则有刚中有柔、强中有媚的风情。有茶人称赞老班章茶是的王中之王,是最优质的原料。老章班正山古树春茶饼,白毫显著,叶芽肥壮,是绝佳的收藏品,因产量少而一饼难求。

cy316.Com精选阅读

云南普洱茶产地最古老的三座茶山介绍


云南是普洱茶的源产地,有着最古老的三座茶山:攸乐山、布朗山、大雪山。

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攸乐山

攸乐山在云南普洱茶历史上“辈分”很高,曾位居六大茶山之首。现今,攸乐山行政名称为基诺山,主要聚居着基诺族。攸乐山区属北来势带高原气候,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之一,早在1700多年前就有栽培制茶记载,历史上最高产量达到2000担以上。老茶树一年一生的叶芽呈黄绿色,发芽早,多茸毛,是优良的普洱茶种。晒青毛茶为棕红色,茶质较硬,条索分明,青茶味酽,生津味甘;熟普醇厚甘滑,沙化怡爽。

攸乐山古茶园毁坏严重,在世不多,只有深入茶区,用心采集,才能采收到为数有限的优质茶叶,偶得一片攸乐正山古树大春饼茶,亦仅够茶友一尝而已。

布朗山

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境内,靠近中缅边境,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

布朗山最出名的茶就是老班章,老班章茶,滋味厚重、浓烈、霸道,初饮如伟岸的汉子,风骨刚健,气势雄浑,回味则有刚中有柔、强中有媚的风情。有茶人称赞老班章茶是普洱茶的王中之王,是最优质的普洱茶原料。老章班正山古树春茶饼,白毫显著,叶芽肥壮,是绝佳的收藏品,因产量少而一饼难求。

大雪山

大雪山雄踞双江县勐库镇西北,是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在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至2750米,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鉴定,双江县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

若论普洱茶,必言大叶种,“勐库大叶茶,品种称英豪”,云南双江勐库镇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勐库大叶种茶属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在茶业界享有较高的美誉度。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了第一批30个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榜上有名。

大雪山野生茶,外观油润呈深墨绿色、无毫。闻之有浓郁的山野夜来香的香气,茶性劲足霸道,存放时间短不宜多饮,特别适宜长期收藏贮存。因地处高山密林,原料采摘艰难,故产量极少。

古茶园——窥见普洱茶的故事


普洱茶,名重天下。随着时间的累积,和对普洱茶的逐步着迷,茶客们会有众多疑问萦绕心间,如本款普洱茶的生长环境究竟是个什么状态?是什么因素造就了口感的差异化?

茶,南方之嘉木,是关于一片树叶的故事。而古茶园、古茶树,则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它证明了云南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和“活化石”。

普洱茶,除按普洱茶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外,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原料和加工都必须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这四大茶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陲,分布在澜沧江两岸,与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

正是在这片少数民族聚居的神秘区域,被论证为茶的发源地。可以说,目前全世界被称为“茶”的饮品,都是由云南传出去的。而明清两代,正是普洱茶形成并走向辉煌的时代,大规模、有组织的种植栽培型茶树,也正是在这两朝完成的历史壮举。如今,在澜沧江流域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经历了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或成片分布,或单株散生。

据悉,云南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保存有许多珍稀的野生型、过渡型古茶树和珍贵的栽培型古茶树群落。据统计,云南省古茶园面积大约有100多万亩,其中较为连片的古茶园大约有3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其他茶区有少量分布。其生长年限都在百年以上,许多稀有古茶树,其生长年限已在千年以上。

在时间长史的回溯中,普洱茶古茶园历经岁月的轮转,数年如一日战战兢兢的出产普洱茶青,在各自的角落独自静寂的绽放着美丽。如同当地勤劳勇敢、朴实无华而意志坚韧的人们一样,在世事变化、历史沧桑中展示出了超拔的生命毅力和精神。

当产区价值信仰逐步被茶界赋予重任时,古茶园本身所蕴含的丰富而巨大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也不断地彰显出来,成为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一方水土,出养一方人情。如同人的性情一般,因着各茶园区域位置、降水等客观条件的差异,茶青也展现各自的品性。让我们借由身临其境的漫步在古茶园或是徜徉在相关的文字描述中,一同来窥见普洱茶的故事。

最原生态的普洱茶秘境茶园勐宋那卡


西双版纳,一个从热带雨林里生长出来的神奇乐土,亦是普洱茶主要茶产区之一。

若非习茶,或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西双版纳密林里的村寨,不仅出产好茶,而且还是最为原生态的秘境所在。

譬如那卡,一个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远藏于勐海县勐宋深山里的老寨。

云南普洱茶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所产茶叶的口感滋味也不同,尤其是各个名山头都有着特定的口感。勐宋那卡寨便是其中之一。

那卡竹筒茶在清代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就连缅甸国王也曾非常喜爱那卡茶。循着那卡茶的脚步,来到了这个向往已久的丛林深处的秘境。

云南的茶山,往往都连着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如今从勐海县城开车过来,可以通过这样的公路直达那卡村口。但想要进村,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通往那卡的公路不仅有着陡峭的山和U形弯,而且很长一段路程都是“土路”。一遇到下雨,裸露的红土就会和着雨水一起淌成泥河、冲上道路。严重的地方,必须推车才能前进。

等天晴了,太阳烤干了道路上的泥泞,路面就成了高低不平的大坑小坑了。20公里不到的路程,也要走上2个多小时。即使平常不晕车的人也忍不住胃里一阵阵的翻江倒海。

举目环视,茂密的原始森林叠嶂如峦,白色的云于林中山涧自由穿梭,阳光偶尔从云缝中透下来,形成明暗交替的好看景致。

但闻鸟啼风鸣,只觉天宽山阔,心明如朗。而就在这片美轮美奂的布景之中,藏着约660亩左右的古茶园。

高大的古茶树大多散落在密林之中,有的古茶树之间甚至相隔几百米,与竹子、芭蕉、果树及各种叫不出名的花草树木混生。

微雨过后,古茶树旁的野果显得格外诱人。随手一个抓拍,都让人心生无限向往。

而且,那卡位于有西双版纳屋脊之称的滑竹梁子山东侧,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800毫米,甚少受到打扰,生态环境相对比较稳定。

在这样的一个物种丰富且自成良好生态系统的深林中,高大的古茶树往往是以藤蔓攀附、青苔众生的形象出现。

而这片生态林,亦成了富集养分的天然培育床,不仅为古茶树提供了优秀的生存环境,也让近几十年种下来的小树能良好的继承并延续这片山林的优良基因。

由此而出的那卡茶,条索紧结、芽头较小;汤色金黄透亮、香气高昂、经久耐泡;香气突出,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

忍不住感叹:真是天赐那卡好山水。从气候到雨水到山林生态,以及弥足珍贵的百年古茶园生态系统,无一不是适合茶树生长的好条件。

无数爱茶之人前赴后继到此,更有“爱得深沉的”如陈升号直接建立初制所,都是为了对得起这片山林。

那卡世居拉祜族,建寨300多年才106户人家,算全了也才568人,颇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而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进入村寨,甚至还能看到有的人家门口就生长着茶树。一座座新修建的房子就掩映在绿树之间。

一路上随处可见野放的小黑猪、猫狗等动物,在村里大摇大摆的踱着步。

虽已是21世纪,但这里的老人大多还是习惯赤脚走路,小孩也是三五成群的光着脚在地上撒着欢地跑来跑去。

而且,老人们大多身体强健,即使六七十岁了照样上山采茶。之前被报道过的百岁采茶老太,就是那卡寨子里的人。

也许是长期与山林相依相生,拉祜族天生喜欢花。无论是经济条件的好坏,村里家家户户的屋前都有一个小花园。

不过可要小心,这深山里的花园也是“藏龙卧虎”之地,花可不是乱嗅乱摸的。比如上图中的喇叭花,虽造型别致、外形靓丽,但却是有毒的。欢乐的生活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但这里除了年轻人会磕磕巴巴的说普通话,老一辈的没人会说。

据说村里只有一个大学生,而且还住在县城里。最终,我们只能用影像来记录这些画面。

面对我们的镜头时,无论是抽着旱烟袋的妇女,还是路边玩耍的孩童,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片祥和的古朴村寨,以前甚至穷到一家人出门可能要轮着穿裤子。

走完一整圈,忍不住感叹:好一块遗世独立的茶园宝地。临走前,村长扎儿为我们用当地特有的搪瓷缸泡了一杯正宗的那卡茶。

金黄透亮的茶汤刚涌入口中,就有带着清凉气息的甘甜不断涌进口腔;高扬的茶香,久久萦绕不散,恍若带着这片遗世秘境的特有神秘感,让人浮想联翩。我想,是再也无法忘记“那卡”这个“遗世明珠”了。

贺开古茶园普洱茶的特点


美丽的贺开古茶园牵引着无数爱茶人的心,爱茶人不去一次茶园,不喝一回普洱古树茶,此生必会遗憾。那么真正的普洱古树茶是什么样的呢?又该如何辨别?其实很简单,慢慢品慢慢看。

1.口感

古树茶会带来感觉丰富的口感,且感受到一股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茶汤的细密度和醇厚度较高、渗透力顺畅;而台地茶让人感觉口感单薄且有时味会杂些,茶汤的渗透难以让舌根感到舒畅,有的虽入口时感到霸气,苦涩味比古茶也重。

2.外形

古树茶的叶子相对台地茶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叶背毛少;台地茶因为是栽培的,叶身比较单薄,叶子裙边起波浪,叶边齿状呈规律性,叶背多毛。

3.香气

古树茶香气深沉而厚重,停留时间长。

4.叶底

古树茶冲泡后叶子舒展程度好,肥大且弹性、柔韧性好;而台地茶不易舒,质感薄小且脆硬。

5.潜质

古树茶因叶子是来自树根深入土壤的大树,根部吸收地下的养分多而使叶子具有转化价值的物质多,潜质空间当然也高;台地茶来自根部短浅的台地,所内含的能随时间转化的物质稀少,转化空间也相对有限。

6.韵味

古树茶入口滋味醇厚,苦涩味所化出的甘性让口腔生津,韵味久留于口腔、喉头,陈茶的能量释放得慢些,茶气的表现也慢慢体现出来,让人体感觉舒服的指数高。

普洱三座茶园入选2017年度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评选


普洱市的柏联普洱茶现代农业庄园万亩有机疏林茶园、普洱板山茶园、哀牢山茶园三座茶园入选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旅游合作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7年度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评选。

柏联普洱茶现代农业庄园万亩有机疏林茶园

景迈柏联普洱茶庄园11000亩有机疏林茶园位处北纬21度的景迈山,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900米,负氧离子高达20000个/立方厘米,云雾缭绕的有机茶园犹如蒙面的少女般让游人痴迷驻足。这里是极为珍贵的热带雨林北缘中的优良茶区,生态完整,山川秀丽。景迈山逾两万亩的古茶园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普洱茶区中最美的一座茶山,主要居住着哈尼族、傣族、拉祜族和布朗族。他们虽然有不同的语言、民居、服饰等,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与茶相生相息。

柏联茶庄园始终坚持以“自然生态”、“绿色有机”、“安全健康”、“公开透明”的理念建设11000亩有机疏林茶园,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放心、健康。从柏联普洱创建之初,就按照现代有机茶园建设的标准和欧盟有机标准法规,将现有的1万多亩自有茶叶基地,进行有机茶园、疏林茶园、观光茶园改造,宜生树种种植、茶棵放养、农药禁施等措施的施行,很好的恢复了生物多样性。

经过十年的雨林再造工程,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国营农场时代的台地茶园变成了疏林有机茶园。有人评价柏联普洱茶庄园的茶叶是吃水果长大的,这不是无由来的。在庄园里,有更多的林木和果树,树上有欢快歌唱的小鸟和蹦蹦跳跳的松鼠,茶园里有放养的茶花鸡和各种小动物。柏联人认为,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才能造就一片品质优良的茶叶产品。

在柏联普洱茶庄园,游客来到景迈山柏联普洱茶庄园可以参观制茶坊、茶仓和普洱茶博物馆,参与普洱茶制作;或者在蔚为壮观的有机茶园中远足;祭拜普洱茶茶魂,深入古村寨体验少数民族普洱茶文化;在雨林SPA中品饮世界顶级普洱茶,体验东方神秘SPA之源,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的、低碳的、健康的庄园体验之旅。人们将忘却都市的喧嚣、繁忙,参观体验普洱茶文化,品茗泛着雨林兰花香的世界顶级普洱茶,看到的是景迈山的万亩千年古茶园,看到的是百濮百越的茶文化遗存,看到的是一座山的茶博物馆,在庄园中追寻品质生活的真谛。

茶园里长出来的制茶坊——景迈柏联茶庄园。柏联普洱茶庄园整体建筑与11000亩有机疏林茶园自然相融,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常年被云雾缭绕的有机茶园犹如蒙面的少女般让游人痴迷驻足。

茶园里长出来的精品酒店——在这里人们将忘却都市的喧嚣、繁忙,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宁静、安详、和谐、健康。

茶园里的生产车间——全透明的生产车间,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从茶园到茶杯”的理念是如何实践的。

制茶体验之旅——伴随着鸟语花香,亲手从有机疏林茶园采摘鲜叶,再到制茶坊制茶,制作一饼专属于自己的普洱茶。

经过十年的雨林再造工程,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国营农场时代的台地茶园变成了极具观赏性的疏林有机茶园。有人评价柏联普洱茶庄园的茶叶是吃水果长大的,这不是无由来的。在庄园里,有更多的林木和果树,树上有欢快歌唱的小鸟和蹦蹦跳跳的松鼠,茶园里有放养的茶花鸡和各种小动物。

种茶为生的拉祜族、哈尼族、傣族和布朗族——他们虽然有不同的语言、民居、服饰等,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与茶相生相息。在这里,一场少数民族歌舞篝火晚会,极具少数民族风味特色的晚宴虚位以待,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少数民族特色佳肴,还可以品味一场少数民族歌舞盛宴,静距离接触“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老达保拉祜族传说。

哀牢山古茶园

九甲镇位于镇沅县东北部,哀牢山西南麓,东与玉溪市新平县者竜乡以哀牢山主峰雪锅山为界,南与本县者东镇相连,西与景东县花山乡隔河相望,北与楚雄市双柏县鄂嘉镇相接。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距县城75公里,距普洱市246公里,全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高山峡谷地区,最高海拔哀牢山主峰雪锅山,海拔3137.6米,最低点登高组者干河边,海拔1002米,高差2135.6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度,年降水1650—1800毫米,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一样的普洱。

九甲镇位于镇沅县东北部,哀牢山西南麓,东与玉溪市新平县者竜乡以哀牢山主峰雪锅山为界,南与本县者东镇相连,西与景东县花山乡隔河相望,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一样的普洱,九甲仙境般的山顶一条街。

云蒸雾绕的哀牢山,是茶树生长的乐土。

倾力打造一个集民族文化特色、休闲旅游、生态农特产品集散的生态园林型特色小集镇。目前,低炭、生态、绿色的生态园林型特色小集镇环境雏形初步形成。公司内部设有餐饮、住宿、制茶体验等。

千家寨一带海拔2100-2500米高度范围发育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是全世界目前发现面积最大、最原始、最完整、以茶树为优势树种的植物群落,面积达两万多亩。

可以体验从采茶到杀青再到压饼整个茶叶加工过程。也可以来一场与原始森林邂逅的故事。

茶园中有“仙女浴池”、“九天悬瀑”、“彩虹桥”、“世界野生茶树王”、“大雪锅山”、“原始森林”等自然保护区景点。

普洱板山茶园

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板山茶园全景图,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系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自营6大有机茶园,土地面积45000多亩,茶园面积27000多亩,其中板山基地茶园是公司规模最大的基地,共8500亩,板山基地茶园于2007年通过有机认证,2015年被国家环保部认定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16年通过欧盟有机认证,该基地为宁洱县三环一轴旅游环线上以茶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的旅游庄园之一,园内风景优美环境迷人,四周原始森林包围,负氧离子含量超高,是天然的大氧吧。

板山茶园,展示的内容为普洱板山茶园里较为连片的有机茶园,因基地面积较大,只能分块展示。

板山采茶姑娘,板山世代居住着哈尼族人,他们世代以种茶为生,园内的姑娘经常结伴到茶山上采茶,形成茶山上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板山原始森林风光,板山茶园周边全部被原始森林覆盖,走进林内,随处可见类似的苍天古木。

板山水管箐三百多年的栽培型古茶园,在板山基地水管箐一带,至今任保留着古瑶人居住的遗址,这些历经了三百多年的古茶树如今还顽强的活着,见证了当年板山茶园的辉煌。

板山古茶树鲜叶采摘的方式,从原有的台地茶到古树茶都有各自的采摘方式,传统的机械采茶在这里是行不通的,高大的古茶树完全只能靠人工爬到树上去采摘,同时古树茶的品质会比台地茶高,所以古树茶的价格自然也要比比台地茶的高出许多。

板山人工栽培型古茶树,板山基地保留了普洱茶所有的种植模式,园内有大树茶园、藤条茶园、大树伞状茶园、高密度留养茶园、野放型茶园等,是天然的茶园博物馆。

秘境板山深处的千年茶王树,在板山周边的原始森林内生长着一棵1700多年的茶王树,每年周边的村民和过往的马帮都会到此祭祀茶王树。

与古茶共同生长的桫椤树,板山古茶园内,随处可见与古茶树共同生长的植物活化石桫椤树群落,只有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方才会生长。

板山原生态旅游村落民宿群。

云南普洱茶园茶与野生茶树的区别


农药滥用的情形,在国际上被列为一级。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欧盟特别将农药残留量检验标准向下修正至原来二分之一。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间,为提升产能在精制茶厂附近产茶区有喷洒农药与化肥。但随着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加上成本问题,198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无农药残留问题,对日本与法国等欧盟检验标准严格国家,销售量也能每年稳定成长中,农药残留的问题对普洱茶而言并不容易发生。十几年来笔者也曾主动检验普洱茶多次,都未曾发现有农药残留。去年八月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公布十个中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叶抽检结果,云南省茶叶残留量最低;据了解,有农药残留的样本为高成本高利润的红茶与绿茶类。除官方说明的原因,如生态良好、为茶树原生地受保护等等,所以不施化肥农药;笔者深入了解分析后发现还有几个主要原因:

1.当地茶区多处山区交通不便,农药化肥难以送达。

2.云南茶区面积十分广阔,产量远多于目前的需要量,不需藉洒药增加产能。

3.许多茶农与采茶人、茶贩为少数民族,经济能力不佳,当地普洱茶青毛茶收价格相当低廉,茶园多采粗耕野放,洒农药化肥不符合经济成本。

中国官方于1951年设立云南省茶叶科研所,现保存云南大叶种茶树资源607份,为中国第一个茶叶数据库,也收集全世界所发现的现有茶种。另于1985年成立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厂,作为云南大叶茶良种繁殖推广中心。精心培育云抗10号、14号为国家级优良品种,长叶白毫、云梅、云抗43号等为省级良种,近几年推广至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等主要茶区。做普洱茶的适合品种,以茶的内涵物中作为氧化、聚合反应基质的茶多酚与氨基酸越多者,保留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也越多的较适合。除了上述之外,易武绿芽茶、元江糯茶、云选9号、矮丰等也被许多精制厂视为适合品种。

以目前历史上记载的普洱茶区共48处之多,遍及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地区。古代产区六大茶山集中于现今景洪市与孟腊县;明清全盛时期扩展到景东、景谷、墨江、江城、下关、临沧、保山等十多个县市,这是现今野生大茶树分布最多的区域;从河域来看,可发现分布于大理以下怒江与澜沧江流域的部分,甚至一直延伸到越南寮国等,而这些东南半岛国家,在边境地带也采收许多栽培型野生茶卖到西双版那地区。云南野生大茶树从型态特征的成长阶段性来看,可分为野生型与栽培型两种。

野生型茶树主要特征为:以大乔木为多数、少部分为小乔木,树姿直立高耸。嫩叶少银毫或无毫,叶缘有稀钝齿,叶长10~20cm,叶距较远。粗制成毛茶其叶色墨绿,叶身肥厚。品种多属大理茶、后轴茶等。

栽培型野生茶树以灌木为多,少部分小乔木。树姿多开展或半开展,嫩叶多银毫,叶长6~15cm,叶革质或膜质,叶缘有细锐齿,叶距较远。粗制成毛茶其叶色黄绿,叶身较薄。品种多属普洱茶变种、白毛茶变种等。市面上多数真正野生茶多为此类。

经科学检验分析浸出物标准,野生茶的茶多酚、儿茶素(尤其脂型儿茶素)、茶氨酸等都较中小叶种或一般茶园茶高出甚多。在营养学上的角度来说,野生茶较茶园茶有其一定的优势。

普洱茶山:茨竹林大山古茶园探幽


2017年初春,一个雾蒙蒙的早上,笔者一行从普洱市思茅区出发,在李总的带领下,驱车行思澜路一路向西,在70公里处的那澜镇的一个岔路口折向西北,一路弯弯曲曲30公里,经过大片的生态茶园和数不清的村寨,忽见“茨竹林村”这样的路牌,李总的茶叶加工厂就在此了。

茨竹林村下设13个寨子,交通不便,属于澜沧江岸边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充分,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海拔1500-1800米,年降雨量1230毫米,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丰富,为布朗族聚居地,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行人稍作休息,品饮李总厂里今年新做的头春古树茶,感觉清洌可口。接下来一行人换皮卡车前往我们这次重点要探访的茨竹林大山古茶园,前几天一场不大不小的雨,把本就坑坑洼洼的路面弄得更加泥泞。可是这群爱茶的人儿们,也顾不得这些,一路颠簸着往大山深处奔去。

李总先带大家去生态茶园看看,雾气蒙蒙的茶园,小茶树上都盖着厚厚的“露珠被”,刚萌出的新芽颜色嫩绿,让人看了心生欢喜,竟也禁不住咏出“满头丝发青如煮,一树春芽嫩欲流”的诗句。

这片茶园正处在一出高坡上,坡下就是缓缓流过的澜沧江水,只可惜雾太大,江水是看不到了。可是还有古茶园嘛!那才是我们此行的重点。

一行人继续坐皮卡车,行走在村路上,在“三家村”路牌那里急转直下,正式走上坑坑洼洼的土路。在密林深处终于停下来,李总说,该换脚力了。一行人对此还是有心里准备的,听说来去要徒步3个小时左右。有的捡拾林子里现成的木棍做徒步的辅助,有的轻装上阵,就只有笔者背个相机做记录,既不能拿木棍,更不能减负,不过多次进古茶园的笔者深知,这也算是标配,总要留下些记录吧!

笔者一行跟随者李总的脚步,在丛林中开始徒步。并没有正式的什么路,都是茶农采茶时踩出来的路。感觉林中的路是一直向下的,是个山谷,路边的植被很好,流水潺潺。终于在山谷的谷底,我们远远见到了这片古茶园。古茶树此时还不到普遍萌发的季节,叶子都是黑亮的。

李总从2009年开始,接手濒临倒闭的国营茶厂,经营千亩茶园的管理,其中150亩为古茶林。李总将千亩茶园中的300亩进行了野放管理,700亩全部有机化。优质的茶品给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更让当地的布朗族群众得到了实惠。据李总介绍,茨竹林大山古茶林是思茅区境内唯一比较连片的古茶山,解放前这里有个寨子,后搬出。大山古茶林总共有五片茶园,笔者一行探访的这片古茶园约为20多亩,一个季节可采古茶叶300公斤。

走进茶林,发现蕨类植物与古茶树是这片茶园的统治者,它们共生却不相互干扰。这里的古茶树们被肆意放养着,笔者一行来到一棵茶树王,树干上搭了条竹竿,村民们踩着竹竿上树采茶,不一会儿就采了一些嫩尖,李总说中午茶叶炒蛋的原料算是有了。

茶树王就是茶树王,盘根错节,树冠茂盛,让人忍不住又在猜测它的树龄。李总说,这棵茶树王约有300多年的树龄,有十多米高,每年的产量只有不到一吨。

结束了古茶园的游览,一行人顺着原路返回,爬山口渴,细心的李总为大家准备了一壶早就冲泡好的古树茶水饮用。中午在李总的茶叶加工厂享用了一顿地道的农家饭,那古树茶叶炒鸡蛋自然是一道期待已久的美味。

午后,一行人前往离茨竹林村不远的忙坝村,那里是大紫胸鹦鹉的栖息地,是个布朗族的村寨。这里生长着数百只大紫胸鹦鹉,与村民世代相依,和谐共存,忙坝村因此得名“鹦鹉寨”。寨子里的千年榕树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历史,傍晚遇上鹦鹉归巢,那叫声似有几分特别,虽然树下的我们看不太清楚那高高在上的鹦鹉们,但村长给我们看了一本《鹦舞》的摄影集,算是聊解了这一遗憾。

布朗族村长招待我们吃好晚饭,临行一杯水酒表谢意。归途遇上山风阵阵,笔者只觉水酒上头,悄然入梦,梦中仿佛又回到了那片古茶林探幽……

临沧永德十二古茶园:大山乡玉华古茶园古树普洱茶特点


地理位置:玉华行政村隶属云南省临沧永德县大山乡(有资料也称:玉化),地处大山乡西边,距大山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67公里。东邻大山,南毗纸厂,西接明朗,北与勐汞接壤。辖玉泉寺、龙塘沟、设腰山等2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73户,有乡村人口3721人,其中农业人口3721人,劳动力223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88人。

人文特征:茶叶种植在永德历史悠久,永德主要有22个民族,其中古老的彝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拉祜族的祖先都是与茶息息相关的民族,今天的永德有23万茶农,形成了乡乡有茶、人人涉茶的盛况。茶树资源丰富,具有世界上一流的最适宜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着得天独厚的古茶资源,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

茶园介绍:玉华古茶园;该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约为2213亩,该茶园海拔为1900米,降水量1600毫米,平均气温16度。与党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距今约有70年的历史。叶长椭圆型,叶长15.8厘米,宽6.1厘米,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叶身背卷。叶质柔软。

滋味描述:汤色黄而通透,滋味纯正,茶味韵厚、饱满,回甜好,茶气霸气,口感顺滑,苦涩轻,有很明显的大树茶的特点。

普洱黄龙山茶园走笔


黄龙山,一个大气而神秘的名字,缘起起伏蜿蜒的群山,因山形宛如双龙出海,并于最高的山峰上发现世居黄金蟒,遂由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忠华先生将原糯倒山更名为黄龙山。其位于普洱市区东南方向,距离市区公路13公里,直线距离3公里左右,立于此山之巅,可俯瞰整个木乃河工业园区,平视大半个普洱市区,可谓登高望远的绝佳圣地。

从木乃河工业园出发,沿着一条蜿蜒崎岖的柏油公路而上,大约前行2公里,并是普洱的天然湿地“大亮塘湿地公园”,在林间穿梭4公里就到达了黄龙山大自然园。缕缕茶香随风飘扬,随着茶香循眼望去,蓝天白云下静谧躺着的是一片片特殊的茶园。谓其特殊是因为这片茶园已经与大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了,远看是树木茂盛的山林,近距离观看才发现其实是茶园。这是一片由茶国公司集中打造的绿色生态有机茶园,采用生态稀疏留养模式,一改传统台地茶密集种植实现丰产的常态,让茶树在最宽阔舒适的环境下自由生长,茶园之中种植着各类遮阴树,公路两侧种植长约3公里,一万多株的象腿蕉(又称美人蕉);760亩茶园中种植6000多株樱花树,种植200亩不同颜色的牡丹、芍药,在每年1—3月樱花盛开时,将形成一座“樱花谷”。

自2008年开垦茶园起,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茶树都按生态有机的标准进行保护。为保证茶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让鸟儿、生态鸡鸭自由自在的在茶园中嬉戏捕食,蝉虫、蝴蝶、蜜蜂在这里欢唱飞舞;羊食百草只为健康,近百只山羊在茶园中选择不同的青草、绿叶进食,羊粪则回归到茶园里,肥美的的羊群,让美食爱好者口馋;黄龙山大自然园里的美食材料除了大米、食盐其他都产于此,这里未来将被打造成健康养生的好地方。席地坐在茶园中,泥土汲取水分的声音荡入耳郭,伴着泥土呼吸吐露的香气,内心,淡然,灵魂,自在,让人禅意顿生。

黄龙山大自然园,顾名思义,回归自然、依靠自然、尊重自然,才能真正拥有生态、健康。茶国公司以“健康普洱”为发展理念,致力打造出百分之百优质有机普洱茶为奋斗目标。如今,黄龙山大自然园中的茶叶启动了欧盟、日本、美国等国际顶尖有机茶认证,为“健康普洱”这一理念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司创新品牌“普洱晒红”在全国范围内亮相并走红的同时,黄龙山生产的晒红将被用来制作成“中国梦”高端产品。

黄龙山地处木乃河工业园区与曼歇坝之间,森林景观保存极为完好,生态系统绝佳,每年雨季,亚洲野生象群就会如期光临,因此造就了野生象群集体到茶园“品茶”的独特景观,黄龙山也成了野生象造访离城市最近的区域。

通往黄龙山大自然园的道路穿梭于密林之中,道路曲折蜿蜒,骑行或者驾车其中别有一番乐趣,新鲜的空气能带给你无限的舒适感;漫步于此,身体机能的超负荷承载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心灵再次得到圣洁的洗礼,让你顿时忘却世间烦忧之事,心胸豁然开朗。若能寻一碗香茗便有想舍天下而于此独居的冲动。闲时邀三五知己茗茶阔论或扶老携幼其乐融融。

随着公司对黄龙山大自然园的建设管理的推进,认识黄龙山大自然园的人越来越多,为这座沉寂多年的大山增添了不少的人气。每逢周末,三五成群驱车、骑行或徒步前来锻炼身体的人们来到这里,当他们得知这里将会建成“茶园+自然+体验+旅游”的全新模式时,这些人无一不洋溢出喜悦之情,或许这也是他们所期许的吧!

在群山最高点,公司正在修建一座8米高的木制“观景台”。登高望远,这是一个俯瞰木乃河工业园区、眺望普洱市区的绝佳地点。国庆的夜晚,在茶山的茶工食堂吃完饭,带着几分醉意,几人步行到山顶,星空下,远方灯火珊阑处就是我的家——世界茶城普洱;夜不再宁静,各种鸟虫鸣叫声撵走了我身上的酒虫,深吸一口深秋的空气,让我兴奋、遐想起来,星星仿佛触手可及。每年的这个时节,一群野象总会来这小住几日,白天在树林里休息,晚上才出来觅食,踏坏茶园是在所难免的,此时茶工们都非常害怕,不敢入眠,可今年直到现在也没有一点它们再次造访的消息,又不禁有几分牵挂,“野象朋友,你们一切安好吗?”

普洱茶界野放茶与茶园茶的区别


茶树属于常绿木本植物,实生苗多为乔木。乌龙茶、绿茶等制程为求定性、量产,所使用栽培茶园多数为灌木,是以扦插无性繁殖,目的在于栽种管理、稳定茶性、不会有变异品种导致香气和口感的差异。

20世纪60年代前,普洱茶品制作均以栽培野生、实生苗野放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则以实生苗矮乔木茶园管理,1985年计划经济结束,云南也开始大量培植良种茶,无性生殖培育云抗系列品种。20世纪90年代末期,市场又重新关注原生态的栽培野生茶。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实质影响观念与经济发展,在普洱茶历史上可以深切体会。

一、以茶树的生长形态区分

从生长环境与品种上,略可分为野生型和栽培型。

野生型

多为乔木,树姿高挺,树高3米以上。茶叶因种生容易变异,在同一茶种中,常有多达四、五种变异茶种。嫩叶无毛或者少毛,叶缘有稀钝齿或者无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5~8cm,成叶长可达10-20cm.叶片革质肥厚,不易捻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主副叶脉特别粗壮而明显野生型茶树通常生存于杂树丛林中,密度不大散生。目前所了解的分布区域在思茅北部、临沧中部、西双版纳的南部、保山怒江流域的两侧等地。

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低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惠甘持久且稳定。因此叶质过于肥厚而且革质化,杀青时常以水煮或者洒大量的水焖炒,若处理不当易导致酸化水薄。

许多野生型茶青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容易导致轻微中毒或者是腹泻,以中医学立场,野生型茶茶性过寒,并不适合正常人长时间饮用;以目前调查的结果,野生型茶能适合做茶品者反而较少。加上茶树过于高大,采摘不易,当地居民常将茶树砍倒以采鲜叶,为保护茶树林,政府已经明令禁止制作与采摘。

栽培型

以乔木、矮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者是办开展,树高1.5-3米。因有人工管理,茶叶因种生有时产生变异较少,在同一茶区中,约有二、三种变异茶种。嫩叶多银毫,叶缘较野生型细而锐齿,亦无锯齿状况。半展未开之三级芽3-5厘米,成叶长达6-15厘米。叶身较乔木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色或者黄绿色。主副叶脉都十分明显。

栽培型茶树为先民所栽种,茶树较为密集、较有规律种植。目前较老的古茶树区以景迈、困鹿、南糯、版纳的古六大茶山等茶区较为出名,思茅(现改称普洱)中北部地区的镇沅、景东、景谷,临沧中南部双江勐库、永德等地也陆续发现古茶区。早期先民所培育种植茶种很明确,以云南特有原始之中小叶种茶居多,比如景迈、倚邦、莽枝、南糯等都有大量的原始中小叶种茶存在,其特点是香甜而韵深是其特色。

栽培型野生茶茶性较之野生型强烈而质地相当,香气较扬,口感较野生型水略薄而刚烈。但是,当地茶农所认为的栽培型野生茶,许多为民国初年以后或者是1950年代种植而后野放的老式茶园,甚至有些是1970-1985年的实生苗群体种。

二、以茶园的管理形态区分

从树龄、管理形态与实生苗与否上比较,可分为野放茶和茶园茶。

野放茶

早年云南许多晒青茶来源多是野放茶,为茶园经过栽种后很少有人管理,不施用人工化肥和农药,只是稍做锄草和翻土整理。多数茶龄在五六十年以上,至少是1985年以前栽种。树高约为1.5-2.0米。茶种因种生而稍有变异,叶质肥厚、色泽较深,香气口感介于栽培型野生茶和茶园茶之间。

野放茶的特性,只要是在其兼具野生茶和茶园茶的优点。香气较茶园茶沉稳,但比野生茶高扬。汤质不像野生茶那样的水软与韵广,但较茶园茶甜而绵。喉韵虽不如野生茶内敛,但口感更具全面性。

茶园茶

云南当地学者及制茶界所认为的好茶种,就是茶叶中内含物质含量高。这与台湾市场以香气口感评鉴其茶质优劣方式不同。目前以勐海大叶茶,景谷大白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选9号、云瑰、矮丰等作为主要推广种植的普洱茶种。一般灌木台地茶园,芽体肥壮多银毫,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2-3毫米,成叶达5-10毫米。叶缘齿细锐而密,叶身薄、叶脉不明显。毛茶多呈浅绿色、黄绿色。越是原始的茶种叶脉越明显,茶质也较重。相对于前二者,茶园茶的茶性最烈,茶质则多数较薄,香气最扬,口感刺激性也最强,回甘快却留存较短,水薄甜而较稳定。以现在云南学术界和业界所认同的茶种改良,朝向香扬而水清甜的趋势十分明显。

三、以茶汤的口感区分

在同一产区与制程条件下,野生茶津出物与多酚类物质比台地茶高,口感也较为宽广,滑润、刺激性低。基本上区分茶树年龄,是以香气口感最为准确。外观辨别能达到50%左右的准确性,配合口感就能较准确的判断。

野生型刺激性最低,香型最宽广、特异、韵最深、汤质最柔,口腔刺激对应点在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栽培型香气清新、略带刺激性、韵深,口感对应点在舌面中后段与两颊。野放茶刺激性强、口感对应点在舌面中段和上颚中段,茶园茶刺激性最强,汤质最薄,口感对应点在舌面前段。

综上所述后得出:茶树龄越大刺激性越低,汤质越柔、香型越宽广、对应点越往后往下、茶气越强。茶树龄越小刺激性越强、汤质越烈、越薄、香气集中在舌面上下、口腔对应点越往前、茶气越弱。

临沧永德十二古茶园:班卡乡放牛场古茶园古树普洱茶特点


地理位置:放牛场村隶属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班卡乡,地处班卡乡东北边,距班卡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永德县79公里。东邻大雪山乡的大炉厂村,南邻本乡的放马场村,西邻本乡的尖山村,北邻永康镇的忙笼村。

人文介绍:放牛场古茶园位于永德县班卡乡放牛场村,属于山区。放牛场村,海拔1910.00米,年平均气温15.60℃,年降水量1444.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4225.00亩,其中人均耕地1.49亩;有林地13700.00亩。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92户,有乡村人口2472人,其中农业人口2472人,劳动力132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65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5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22.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核桃为主。

茶园介绍:班卡乡放牛场古茶园为云南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大约有800多亩。该茶园地处海拔约有2000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气温16.3度,雨季5-9月。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大雪山保护区旁边,距今天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品种特征;树姿半展开,分布高较密,叶长椭圆型,叶平均长约15.8厘米,宽6.1厘米。叶色深绿,叶面隆起。采摘期为3月中旬-11月下旬。

茶品特点:班卡乡放牛场古茶园所产古茶树滋味饱满富足,水路变换莫测,气韵绵长,茶香悠扬,汤色杏黄通透,滋味协调,微有苦涩,入喉有香气停留,喉韵舒爽!叶底油润,鲜活灵动,耐泡度高!非常受台湾及香港地区茶友青睐!

临沧永德十二古茶园:亚练乡平掌古茶园古树普洱茶特点


地理位置:平掌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30公里,距离镇12.00公里,国土面积14.37平方公里,海拔1710.00米,年平均气温16.80℃,年降水量1340.00毫米,耕地7678.00亩,其中人均耕地3.05亩;有林地18263.00亩。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1户,有乡村人口2160人,其中农业人口2160人,劳动力11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3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19.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为主。

茶园环境:永德镇平掌村,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一块极具开发潜力的宝地。县境气候属南亚热带河谷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的立体气候特征。平掌古茶园,该茶园为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面积有800多亩。该茶园海拔2000多米,年降水量1600毫米,气温16.5度,雨季5-9月。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距今有60多年。叶长15.8厘米,宽6.1厘米。

茶品描述:亚练乡平掌古茶园,所产新茶色绿,叶面隆起,叶背绒毛多,短粗肥壮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非常独特!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普洱茶园中三大最古老的茶园》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