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无污染才是真正“农家茶”

发布时间 : 2019-12-19
原生态乌龙茶 原生态普洱茶 原生态珍品白茶

原生态乌龙茶。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使越来越多的人对食物要求愈加返璞归真,更喜欢购买农家果、农家鸡等。茶也不例外,农家茶也日益受到青睐。原桂林市茶科研究所所长韩志福对茶研究数十年,他表示,在以前并未有“农家茶”这一概念。如按现今他对“农家茶”一词的理解涵盖面就很宽。不过他指出,农家茶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在于茶叶种植的自然环境天然无污染,否则即便是农民生产出的茶叶也不能归入“农家茶”。

3月5日,记者在桂林市一茶庄内恰好遇到几位茶客将在网上淘到的“农家茶”带给制茶工程师黄荣雄品尝鉴别。茶客莫先生告诉记者,他淘来的这一饼茶是农家普洱茶,据卖家介绍属于农民自己生产的茶叶,有一定的时间沉淀。莫先生很喜欢购买“农家茶”,觉得口感质量应该更好。“就跟土鸡比饲养鸡要更美味嘛。”莫先生说。在茶叶冲泡后,黄荣雄通过看茶底、品茶后指出,这种茶的口感更像湖南的黑茶,并非云南的普洱茶,不过从茶料的粗韧和汤色看,应该属于农民自己做的茶。茶商再向茶农收购原茶回来压制成饼。原料和加工都是农民一手操办的,最后进入销售渠道后再压制成形,这在茶客莫先生眼里算是地道的农家茶。

对此,韩志福认为莫先生眼里的农家茶只是狭义的农家茶。广义的农家茶应该包括农民民自产自销的茶、自然发酵的茶等。

韩志福在60年代走访山上农家时,了解到传统意义上农家自产自销的茶只采春天一个季节,而且多以一芽二三叶为主,然后只经过简单的杀青后,就放在罐子里往炉灶上一挂便不再理会。当家里有人生病时,就拿出一些茶叶和姜一起煮成姜茶饮用治病。在广西地区,这种农家茶还被用来做成油茶。韩志福指出,这样制成的农家茶由于长时间放置,茶叶就会自然发酵,而且由于采的茶叶比较“老”,其内含的茶多酚、氨基酸适中,对人体较好。不过,如果以现在茶的评判标准,它的滋味和汤色自然不能算上乘。

无论是何种农家茶,韩志福认为最终关键的一点在于,它的种植生产自然生态环境是否足够好,包括水源、有机肥,还要保证生产过程环境无污染。以韩志福对广西茶农种植的了解,有些地方的茶农自己种茶面积不广且种植过程保持原生态,但是仍然受到隔壁种植其他作物的农药污染,在这情况下出产的农家茶品质也不高。

在鉴别是否好的农家茶,韩志福表示,不同的茶,方法有所差别。例如绿茶,好的农家茶香味更显清香,滋味更鲜甜。

在一品茶源茶庄,茶庄老板韩劲松拿出每公斤1600元的70年代农家陈年六堡茶,和每公斤400元的2008年用现代工艺生产的六堡茶进行对比。记者看到农家陈年六堡茶茶叶里还带着茶梗,茶汤颜色较淡,茶底有纤维的弹性;而2008年六堡茶没有茶梗,茶汤更红亮,茶底较粘。韩劲松说,农家茶喜欢摘一芽二三叶,所以连着茶梗一起自然发酵了。陈年六堡茶由于自然发酵,茶汤颜色偏黄但口感却很顺滑;现代工艺的六堡茶经过后发酵汤色更红亮。

“陈年六堡茶价高在于物以稀为贵,而且口感不错,但也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我就宁愿喝比它便宜的绿茶。我建议根据自己口感选择天然无污染的茶就好,不一定非要追求稀少的高价农家茶。”

精选阅读

这才是洗茶的真正作用


导读: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一直应用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历史。《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

由此可见,洗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具有洗去茶表面尘粉的作用;另一层意思则是使干燥的茶叶先受热吸水湿润,形成叶片舒展的萌动状态,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使茶叶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

【那什么样的茶叶需要洗?】

1.名优红茶、绿茶不需要洗

名优绿茶、红茶指的是品质较高、较细嫩的茶,这些茶相对于其他等级不高的茶来说,比较干净,且不耐泡。

细嫩的茶叶,其各种内质在水中浸出相对较快,洗茶损失了大量营养物质,影响茶叶滋味。因此名优绿茶以及细嫩的红茶,不建议洗茶。

2.大宗红、绿茶、乌龙茶只需要洗一遍

平时所喝的茶乌龙茶一般只需洗一遍就可以很干净,同时也能达到了醒茶的目的,再多洗一遍几遍的显得较浪费,特别是价格很高的茶。

3.黑茶(普洱茶)

黑茶是紧压茶,相对其他茶来说比较紧实,所以黑茶一定要“洗”,这样才能充分唤醒茶叶。

而且黑茶相对其他茶类来说,也是比较脏的,为了去掉一些灰尘杂质等,黑茶也一定要洗。普洱茶和黑茶一样,同样要洗茶,但主要还是为了醒茶,让茶叶舒展。

洗茶注意事项必须懂

洗茶时,如果是新茶,水温不宜过高,可略低于泡茶温度。

洗茶的时间要掌握好,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营养物质损失过多,滋味较差。

如非名优绿茶红茶、乌龙茶洗茶要立即出汤,而黑茶和普洱茶可以稍微闷一会儿,让茶叶彻底舒展开来再出汤。

是否需要洗茶,可根据茶叶叶片的老嫩、茶叶的形状和紧结度、茶叶的揉捻程度、发酵程度以及该茶类主体香气适宜发挥的温度等因素来综合来把握。

总之,洗不洗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完全按照个人习惯。不过最后都是为了喝到好茶,不浪费好茶,所以最好还是要按照茶的特性来决定。

什么茶才是真正的老茶呢?


老茶到底是什么茶?

老茶这个词大家都不会陌生,但什么是真正的老茶呢?时间放的够长就是老茶了么?

只有品质好的茶,适合长期存储的茶,且具有良好转化“后发酵”的茶叶,才会时间长了越来越好喝。 如果当下是很普通的茶或者根本如垃圾一样的茶,那么,100年后,也是垃圾,不可能变成别的茶。

老茶,往往都认为时间长的茶叶就是老茶,我认为老茶应该代表着更深层的含义。《楚辞·离骚》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我认为三十以上才为老茶。三十年以内的茶喝的是香气,汤色,口感,喉韵等感觉,三十年以上的茶,品的是茶气、时间、内涵等。就如同夫妻生活,青年时段彼此玩的是肉体,中年乐趣是事业,老年碰撞的是思想。

说完老茶之时间,还要谈谈老茶之活性,必须是把内涵物质非常丰富的茶放在适当的空间陈化、转化,最后熟化,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老茶。 关于老茶的活性,活性茶:香扬水鲜活,鲜爽渗透力的口感,轻泡水细味甜,重泡气感强苦涩化得快,口韵、喉韵、回韵非常好,韵底足,杯底挂果蜜干香,叶底色匀柔软不硬,老熟茶同样有活性;非活性茶:香气不显,味杂纯度不高,木香挂喉有收敛感,重泡缺点尽现,叶底色不均无活性,经醒茶无明确变化,入口甜味显无回韵,水薄味淡缺少层次感,气感体感偏弱或无。

乌龙茶与红茶,谁才是真正的“大哥”?


乌龙茶与红茶都发源自武夷山,这点在业界已达成普遍共识,至于乌龙茶与红茶究竟是哪个更早发明的呢?却几十年争论不休。仔细翻阅相关文献,关于乌龙茶与红茶何时诞生的这个问题,虽有记载,但大多语焉不详,没有个确切的时间,茶界大佬们也只能根据各类文献著作的时间线去串联推测。

今天,十三夷也想就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与大家聊一聊乌龙茶与红茶,谁才是真正的“大哥”?

红茶在先说

专家观点:

陈椽认为:“由绿茶发展到红茶的可能性较大些”,陈椽在其著作《茶叶通史》中有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大概就是说,在武夷山是由绿茶发展到红茶的,红茶里面“首先发明的是小种红茶,日晒代替杀青,是杀青的简化,工夫红茶是以后制法的成果。”先有小种红茶,后有工夫红茶,这点是可以确定的,但是红茶是何时发明出来的,这点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无从肯定。

陈椽只是从制茶工艺的演变去推测,红茶是由绿茶发展而来,而绿茶是我国最先发明的制法,按照陈椽的推测,红茶应该是先于乌龙茶的。

外国友人辅证:

江湖上流传的一个说法是红茶诞生于明代,十三夷在这里突然想到武夷山某著名茶企slogan:从红茶诞生到金骏眉创始,传承红茶400年……

外国友人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提及,某葡萄牙传教士于公元1556年到达中国,四年后回国写了一本茶叶书籍,其中有一段话耐人寻味:“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可以治病,为一种药草煎成的液汁。”很多人根据这段记述,推测红茶诞生于明代(1556年左右)。

乌龙在先说

专家观点1:

吴觉农认为:“产制了武夷岩茶的福建崇安,又产制出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从这段叙述可以推断出,在吴觉农看来,是先有乌龙茶(武夷岩茶),再有红茶的。

专家观点2:

庄晓芳则直接抛出一个观点,表示人们对葡萄牙传教士写的这段话有了曲解,“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可以治病,为一种药草煎成的液汁。”人们看到“呈红色”三个字,便认为这段话描述的是红茶,由此推断红茶诞生于1556年左右,庄认为这种推测很不严谨,且根据不足。汤色红艳确实是红茶的标志,但并不是只有红茶的茶汤才会呈现红色,像陈年的武夷岩茶,磨碎的砖茶等,都有可能形成红色茶汤。

专家观点3:

茶界泰斗张天福也就这个问题表达过自己的态度,他认为:“红茶是继乌龙茶之后,为全发酵茶,约始于十八世纪。”“小种、工夫红茶的名称是

这样泡茶,大概才是真正的禅茶一味!


煮一壶茶,写一篇心经,在茶香里静心。

茶与壶的接触、心与手的协调、身动而至心静。

古人以抄写经书启迪智慧,净化心灵;但在心浮气躁的时代,气定神闲是一种奢侈,静心专注是一种考验,给自己泡壶茶念念心经更是很好的静心良药。

这时候,忘却周遭的一切,忘却爱与情、悲与喜、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谎言与真相,此刻只有茶烟、琴韵和墨香,在寂静中关照自己、聆听心声。

本期杯小茶为茶友们推荐的是一个非常棒的紫砂壶,将禅茶一味恰到好处地结合,来自江苏宜兴,采用经典西施壶器型,由大红袍朱泥制成,壶身由礼佛师傅虔心雕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在一壶茶中,感受心经的洗涤,让身与灵来一次升华涤荡。限时3天,福利价268元!容量180ml,性价比高,实用性强,手抄心经,诚意满满,既可以是入门茶友的第一把紫砂壶,也可以作为老茶客使用的百搭壶,更可以作用送长辈、送亲友的用心壶。

在一壶茶中,慢下来

时至今日,许多人渐渐开始重视精神食粮,也越来越多人希望找回曾流传千年的东方生活美学。

都说茶能涤性,而佛能洗心。手持心经壶,领略其中的不垢、不静、不增、不减。

也许,能在佛理中寻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解释,不骄、不躁、不气、不馁、泰然、坦然、恬然、释然。

品茗、读经,遇见美好

玄奘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困难时,诵读的正是《心经》。

《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不信佛的话,那么按照哲学的角度去体验经中的智慧也未尝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

经常抄写与诵读心经,能增长大智慧,还能去除贪、嗔、痴。通过一遍遍的抄写,加强记忆,转化身心,让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在修持中,更加淡然平和。

清净本心,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

西施壶配心经,上上选

在器型多变的紫砂壶世界里,西施壶,是众多款式中非常经典、传统、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也是紫砂爱好者必收的壶型。

紫砂圆器讲究珠圆玉润、骨肉亭匀、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圆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圆、稳、匀、正”。

它的艺术要求必须是珠圆玉润,口、盖、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达到无懈可击。

西施壶的开口,大小适中,无论哪种茶叶都能轻松置入;西施壶的壶身,也就是肚子比较大,茶叶能够舒展,也是便于茶味散发。

它不仅是一把能泡茶的壶,更是一把体现大道至简的壶!

用它来雕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说是相得益彰,茶禅一味。

紫砂壶泡茶,更香

这把心经西施壶采用大红袍朱泥朱泥烧制。

大红袍,是朱泥的一种,泥质细腻,密度高,收缩比为30%(几乎为紫泥系的3倍),烧成后质感绵密、紧实细致。

用它泡茶可以充分释放茶叶的香气并有效改善茶质。它独特的双气孔结构,使得茶底隔夜不馊,更适合泡茶。

鉴壶有道

造型简洁、线条练达,是西施壶的特点。

此壶型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就形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西施壶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

壶盖上镌刻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壶盖采用压盖方式,与壶身严丝合缝,壶纽也类似于壶身,稳重端庄,盖上有多条线条修饰,清爽分割各个区域。

壶身由礼佛师傅虔心雕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弧线舒缓地从壶盖中央向四周伸出,到壶体的三分之一处回转收锋,一捺底作结。先缓后激,戛然而止,不见交界之痕。

养壶,养心

温壶:每次喝茶前,用少量开水冲淋壶身,让她充分受热。此谓温壶,可有效避免壶因骤冷骤热而产生的问题。

保持干燥:喝完之后,将茶底倒出,清洗干净壶身倒扣,让其充分干燥。

一壶侍一茶:不要几种茶混着冲泡,一个壶只泡一种茶,才会越养越润。

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

一把新壶,从泡第一壶茶的时候就开始和你结缘了,需要细心地呵护它。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液,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

养壶实乃养心,给躁动的心增添几分平静。

本期杯小茶为茶友们推荐的是一个非常棒的紫砂壶,将禅茶一味恰到好处地结合,来自江苏宜兴,采用经典西施壶器型,由大红袍朱泥制成,壶身由礼佛师傅虔心雕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在一壶茶中,感受心经的洗涤,让身与灵来一次升华涤荡。限时3天福利价268元!容量180ml,性价比高,实用性强,手抄心经,诚意满满,既可以是入门茶友的第一把紫砂壶,也可以作为老茶客使用的百搭壶,更可以作用送长辈、送亲友的用心壶。

清肠、养胃、降血脂,这种茶才是真正无害的“减肥茶”


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普洱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品种了。常喝普洱茶能够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但是在喝普洱的时候不要大意了,它不能随便喝,有很多的注意事项要知道。如果对于普洱比较感兴趣,就请看下文的介绍吧!

普洱的功效

1.减肥

坚持喝普洱具有良好的减肥效果,因为普洱能够帮助分解人体内的脂肪,还可以阻止新的脂肪在人体内的堆积。

如果你不小心吃了太多的食物,那么不妨喝点普洱,它能够很好的解腻以及防止长胖。

2.护胃养胃

喝普洱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也是很适合的,因为普洱可以在肠胃内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达到养胃、护胃的效果。

另外普洱里面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化合物也很多,它们能够帮助提升消化能力,但记得不要把茶泡的太浓,否则也会刺激肠胃。

3.抗衰老

普洱茶的抗衰老效果也很显著,由于它的儿茶类物质含量也比较高,因此常喝就可以赶走人体内的自由基,从而保持人体的年轻状态。

除了普洱之外,常见的绿茶以及红茶等都有抗氧化剂,常喝也具有抗衰老的效果哦。

4.抗癌

普洱茶里面的多酚类成分和儿茶素含量丰富,经过研究发现,这两样物质能够帮助抑制癌症,减少癌症的发病。

现在是一个谈到癌症就令人害怕的时代,多数的癌症治疗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平时就做一些抗癌的工作,显得很有必要。

5.降血脂

喝普洱茶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因为茶叶当中含有茶多酚物质,不仅能分解脂肪,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的含量,所以喝普洱茶具有很好的通血管的作用,能够预防心血管的疾病。

6.防治冠心病

普洱茶中的茶多酚作用不止于此,还可以具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因普洱茶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还可以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起到很好的供给作用,所以喝普洱茶能够预防冠心病。

7.降血压

普洱茶中所含有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P等物质均为降低血压的有效物质,其中以茶多酚为例,其可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改善毛细血管功能,甚至还可以降低血压。

普洱注意事项

冷藏后能去味,由于普洱茶有种特别的味道,不喜欢其味的人,可将泡好的茶先放进冰箱里,冷藏后再饮用。

一定要用沸腾滚烫的水来泡普洱茶。

普洱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两者的加工工艺不同,合起来的口味不一样,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生茶是自然发酵而成的,对人的刺激会比较大一些,熟茶是人工发酵而成,对人体的刺激较小。生茶冲泡出来的茶水颜色是淡淡的青色,熟茶则是深红色。

熟的普洱属于一种热性的茶,假如是本身容易上火,或者是有便秘困扰的人群不建议饮用。

如果实在是想要喝熟普洱,那么建议在熟茶中加一些生茶,两种茶叶混合对人体的刺激就会小一些,或者是选择那些五年以上的熟普洱。

总结:普洱的功效居然有这么多,是不是感觉很吃惊呢?其实多数的茶饮都是营养很好的,适当的饮用对于身体的好处很大。

但是如果处于特殊的时期,比如说孕期、哺乳期或者是经期,那么就应该适当的少喝茶或者不喝茶,避免引起不适。

什么才是真正的“药茶”?药茶的特点和功效作用如何?


前不久翻看一本关于“清宫代茶饮”的书,感觉很遗憾,其中把茶、药茶、代茶饮混为一谈了。

我们可以仔细地区分一下:茶,就是我们平时喝的各种茶,用茶树的嫩叶子制成的,很纯粹。药茶,则是用少许平和的中药材做成的,可以泡来当茶喝的,其作用就是养生,有很强的普适性,人人都可以喝。

代茶饮,则是针对某些特别的病症,或为大病善后所开的,不像汤剂那样熬得浓浓的每天固定喝几次,而是当茶喝,每天不拘时候,不拘多少来喝的,它是一种剂型,比如“天麻钩藤饮”“五皮饮”“五味消毒饮”之类,都是代茶饮。

因此,单把代茶饮抽出来研究,意义不大,或者说它属于临床方剂学研究范畴,与养生关系不大;把代茶饮跟药茶、茶混为一谈,又企图与养生挂钩,那就混淆视听,以我之昏昏使人也昏昏了。

从养生的角度讲,最值得研究的是药茶。药茶,就是用药配成的茶。它必须既有药的作用,又有茶的色、香、味;既要好喝,又要管用。开药茶方,是很考验一个中医水平的事情。

我在北京喝过很多家医馆配制的所谓“药茶”,那叫一个难喝啊,这根本上就是药,而不是茶。倒是杭州某地对外施舍的免费药茶,比较纯正。

“明前茶,贵如金”,原来这才是明前茶的真正含义!


泡一壶明前光阴,端起来,不自觉间走进叶雨,怅怅然,盼着哪怕一片落入杯中,与光阴融合。

正是一年春茶飘香时,也是笑看陶潜篱下时。

泡上一杯新采的春茶,带着新绿,带着清香,喝上一口,满满春天的味道。今年的明前茶,你喝上了吗?

清明前采摘的茶,称明前茶。

明前茶,带些许初春的寒意,稍显高冷,却十足有让人惊艳的本事,香气喷薄而出,舌尖感触更香甜醇滑。

清明节后,谷雨节前采摘的茶,称雨前茶。

雨前茶,则是大大方方是春天浓烈的气息,胜在鲜爽,一口下去,内蕴十足,对口腔是更剧烈的拦击,回甘似波浪层层叠涌。

明前茶,贵如油。

春茶,特别是明前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香气滋味最具茶的幽韵,芽叶形状最好看,自然茶叶的价格也是最高。

明前茶,身份、品味的象征。

正是明前茶的稀少与珍贵,能够喝上往往是有身份、有品位的象征。明前茶,已经不仅仅是一杯茶,更是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鲜,中国人的舌尖饕餮

鲜,中国人独有的味觉体验。喝“明前茶”,就是尝鲜儿。早春生长的茶叶,由于气温低、日照时间短,所含的茶氨酸含量较高。茶氨酸,正是茶叶喝起来“鲜”的重要因子。

甜,口味淡却更有韵味

此时的茶叶中,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而一些可溶性糖类和部分氨基酸含量较高,甜味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苦味,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

嫩,雨雾滋养中的吹弹可破

清明时节雨纷纷,茶园湿度高,茶芽生长在雨雾中,就像水分饱满的婴儿肌一样嫩嫩的。此时的茶叶,具有一种妙不可言的“嫩香”。

明前茶细嫩,芽叶形美。

明前茶,原料非常金贵,因此采摘细嫩,制作精良,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朵朵兰花,又似片片竹叶,视觉观赏效果好。

刚苏醒,生长慢,芽更肥。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一切刚刚开始苏醒。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发芽数量多,芽密,芽壮,嫩度好,叶张厚。

气温低,虫害少,污染少。

有一句谚语“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春茶期间,一般少有病虫危害的发生。早春气温低,许多害虫都被冻死了,所以此时的茶园无须使用农药。

春茶,特别是明前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所以,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在春茶前期采制,尤其是明前采制的茶叶,更是名优茶中的极品。

清明前这一时期采制的茶,不早不迟,是为正也,得季节之神髓,时节之精华,是不可多得的好茶。

普洱茶重要的原生地


据史料记载,临沧市饮用和栽培茶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唐代的《蛮书》曾有过这样的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这是史料中最早记载普洱茶的文字,而且曾被无数研究普洱茶的著作所引用。在《蛮书》的成书时期,“银生”管辖的区域比较广泛,除了包括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以外,也包括今天临沧的许多地方。

《蛮书》中所说的银生城界诸山所产之茶,也许已经是经过人们驯化种植的茶叶了。虽然说临沧的七县一区,至今每个县区都还能发现大片的野生茶林,但不可否认的是,临沧是云南、也是中国进行人工驯化茶叶最早的地区之一,在遥远的古代,随着茶叶越来越深地介入日常生活,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茶叶的人工栽培与驯化因为品饮的需要,很自然地发生了。

临沧市凤庆县香竹箐,生长着一棵人工栽培的大茶树,经中国农业博物馆专家初步鉴定,树龄高达3750年(有专家认为是3200年)。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树龄最长、树干最粗的人工栽培大茶树,因此,有专家称临沧是:“大自然存放茶树物种的绿色档案地,是人工种植茶树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

凤庆县老房子

早在1485年,生活在临沧土地上的先民就开始选种和引种,再加上此后长期大面积的自然杂交和优胜劣汰,临沧产生了不少的茶树优良品种。

1980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会同云南省茶科所、农业厅、经贸厅及地州市县主管部门茶叶技术人员250余人,对云南省16个地州市61个县181个区镇486个点,历时286天进行考察,对临沧市的凤庆、云县、临沧、双江、永德、镇康6个县18个区(乡)32个村(点)作了全面科考,采集各种茶树资料77份,其中栽培型茶树资料50份,野生型茶树资料23份,近缘植物4份,经著名的茶叶分类学家、中山大学教授张宏达先生鉴定分类,临沧全市共有4个茶系、7个茶种和1个变种。其中,地方优良品种有:勐库茶、永德岩岸茶、忙肺茶、镇康马鞍山茶、芦子园茶、临沧东邦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和勐库大叶茶。尤以凤庆大叶茶和勐库大叶茶品质优良。

《中国茶叶》1982第一期,1985年第二期分别以《勐库大叶茶品种英豪》、《勐库大叶茶是云南大叶茶品种的正宗》为题加以赞誉。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茶组植物4个茶系,37个茶种和3个变种,其中云南省4个茶系,24个茶种,一个变种,绝大多数分布在滇西南澜沧江沿岸,较好的26个地方群体品种、110个优良品种主要分布在凤庆、云县、临翔、双江、永德、耿马和沧源各县。

流经临沧的澜沧江

专家认为,临沧山区、半山区气候温和,日照短而多雾,湿度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照、温度、水分适宜茶树的生产和发育,茶叶嫩度好,茸毛多,内含物质的积累高。

早春气温回升快,春茶可比浙江等地提前1个月上市,且采摘期长。难怪著名的气候学家吕炯要将临沧称之为“生物的优生地带”。而被誉为中国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先生在考察临沧后,提出应在临沧市建立世界第一流大茶园的设想。

苏芳华主编的《200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P275)中的《不同产地普洱茶内含成分比较》一文,曾对凤庆和勐海产的普洱茶做了比较:可以发现,除了水分和茶红素外,凤庆所产普洱茶的各种内含物质都高于勐海。而将易武的大叶茶与勐库大叶茶比较,勐库大叶茶的茶多酚高达35.5%,而易武的为30.98%,勐库种要高得多。

茶多酚不仅是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更是影响茶汤浓度、色泽和滋味的主要物质,这也是为什么思茅和西双版纳的一些普洱茶厂家,喜欢在其产品中拼配一部分临沧茶的原因。

2005年,仅双江一县,被外地生产普洱茶的厂家收购走的晒青毛茶就高达1400多吨,足以看出临沧所产的茶叶,是怎样左右和影响着云南普洱茶生产的。

凤庆优生茶园

作为茶树最重要的原生地之一,临沧优良的自然条件为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全市8县区均生长有大片的野生茶林,而长期的自然繁殖和栽培选育,更是造就了临沧茶叶的优秀品质。

一本名为《顺宁杂著》的书中,有这样的文字:“楚僧洪鉴名王缙和尚,来此建立禅院,名曰:‘太华寺’。太华寺为顺宁禅林第一寺,其谷间多有茶,味淡而微香,较普洱茶细,邻郡多购,觅者,不可多得。”明成化二年(1485),双江勐库土司派人从外地引种200余粒,在冰岛培育成功150多株。1980年查证,冰岛尚存第一批引种30余株。

史料记载:明万历二十五年,从普洱传入茶籽,民间称“小普洱茶”,后来把它引伸为“小丛茶”。茶界人士按生物驯化过程的物种起源概念推断,认为凤庆从普洱引进茶籽是可信的,但只能是大叶茶,不是小叶茶。“小丛茶”应该视为经过长期自然驯化的本地品种,非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六大茶山集于普洱交易的产品品种。

古茶树

在引进“小普洱茶”与栽培型的半野生茶,和进化型的本地茶种同时种植的年代,民间在贸易往来中,逐步扩大勐库大叶茶的引进。据产地记载,民间种植勐库大叶茶,最早始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据双江茶办陈光斗先生《勐库茶考略》一文介绍,清乾隆二十六年,双江傣族十一代土司罕木庄发的女儿嫁给顺宁土司,送茶籽数百斤,在顺宁繁殖,被称为“元头种”。而用元头种繁殖的第二代种为“客子种”,用客子种繁殖的第三代种为“客孙种”。

现凤庆的平河尚有两株元头种。元头种在凤庆的繁殖,形成了凤庆大叶茶群体品种,因此凤庆种植勐库大叶种茶树品种,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

古六大茶山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云县茶房绅士石竣从勐库购进茶籽30驮,在茶房定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顺宁知府琦璘自勐库引种种植;宣统二年(1910),永康(今天的永德和镇康)州牧覃善祥首倡种茶,从普洱和勐库引进茶苗分发给农户种植。

可以说茶叶的种植在临沧的土地上全面开花,而这个推广发展茶叶种植的过程既是临沧栽培大叶种茶叶的历史记录,同时也是临沧区内茶树品种在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中,长期杂交变异,不断选优汰劣及相互影响抵达完美的一个过程。于是临沧的土地上,就为千万品茗爱好者提供了两个最为优良的群体品种:双江群体良种和凤庆群体种。

双江/凤庆

双江群体良种:纯度高,性状整齐,树杆高大,树冠开展,芽粗茸多,味鲜爽口回甜,内含氨基酸3.03%,儿茶素总量135.92毫克/克,茶多酚28.41%,咖啡碱4.61%。勐库的大长叶、大黑茶良种,有一定的抗寒力,被茶界专家誉为云南大叶茶的“正宗”和“英豪”。

凤庆群体种:共有9个类型,高产优质的有大长叶、大团叶、筒状叶等。经云南省农科院茶科所对鲜叶测试化验,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数总量、咖啡碱等含量远远高于全国中小叶种和大叶种茶的同种异地的其它省区。

古茶树

1984年,全国茶树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向全国推广的52个“全国地方茶树良种”品种中,名列前茅的是云南大叶茶种系列,而临沧市的勐库大叶茶又是云南大叶茶中翘楚,凤庆大叶种位居第三。当时,审定委员会对勐库大叶茶种的评语是:云南大叶种的代表性品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双江、凤庆、昌宁、云县、保山等县(市)。

古茶园

建国以后,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等省区先后引种和推广。经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当地良种杂交繁殖后,培育出“云福”系列茶树良种,其中云福6、7、10号3个品种均被国家列为无性系茶树良种,产量一般比当地品种增长30—50%。

目前,临沧是云南第一产茶大市。全市茶园面积超过85万亩。2005年度全市茶叶产量达2.84万吨,实现茶叶产值7.3亿元。临沧还是全省生产茶叶品类最齐全,加工企业最多的市。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随着普洱茶市场的持续升温,临沧的普洱茶生产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回到它本应享有的位置上来。

污染离茶叶到底多远


某质量检测单位前些时候对几大城市市场的抽查结果显示,农药残留超标的茶叶竟达40%。对于大多数一杯茶喝半天的消费者而言,那点农药是否一点都没“损失”地喝进了肚呢,且看专家分析——

总体而言国产茶叶只有少量农药残留

长期从事茶叶残留研究和检测工作的专家,中国茶叶学会的陈宗懋理事长分析说,近些年来,由于各地茶园大多采取个人承包种植形式,农药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有所增多,残留水平便开始回升。但即便是这样,综合两年来国内外各机构对大约1300个茶样的分析结果,可以认为,国产茶叶中虽有少量农药残留,总体水平却并不高。六六六的超标率为0%一1.75%,其他几种主要农药的指标也大体控制在5%以内。这些数值与前述的40%都有较大差异。

之所以出现这种检测结果,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第一,取样的代表性问题,比如紧压茶茉莉花茶和乌龙茶由于鲜叶原料通常较老,所以残留值也相对较高。如果这几种茶在抽样中数量多,结果自然就不一样。第二,所用农药的标准不同,而不同的标准又有各自的超标率,目前至少有国内标准和欧共体标准两个体系。陈理事长主张国内市场销售的茶叶应采用前者。第三,计算方法的区别,如果一个茶样中有两种农药同时超标,只能计算其中之一,不宜重复计算。此外,对于抽样数值的分析方法也会造成结果的差别。

残留农药浸出率非常低,不超过2%

因此,从目前情况看;可以肯定的是,茶叶中会有少量茶样含有残留农药,但超标比例一般不会超过5%一7%。,“40%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的说法似乎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而且,现在茶叶中存在的主要是二二三,六六六、三氯杀螨醇和杀灭菊酯,它们在泡茶时浸出率非常低,一般不超过l%一2%,在茶汤中的数量微乎其微,人们尽可放心喝茶。

陈理事长最后提醒消费者,经检测证明,中、高级茶叶的农药残留率明显低于低档茶叶,饮用安全更有保证,如果有条件,还是以喝好茶为宜。

茶文化农家菜系列菜谱


推广茶文化需要真正懂茶的茶庄老板。赵卫群坦言:“西湖职高有69%的学生来自周围茶乡。我们希望给烹饪专业的学生开拓一条就业的新路,除了到大饭店当厨师,同时也可以留在当地当茶楼的老板,服务地方经济。”所以,学校一方面让学生们在茶庄顶岗作业亲身感受,同时开设“茶叶加工”、“茶叶鉴别与检验”等选修课;学校还与当地农民签订了30亩的茶园作为学生开放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茶叶采摘、加工活动。成效很快显现,学校的旅游烹饪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但更让老师们感到欣喜的是,他们的努力终于“留”住了学生。“以前,烹饪专业的毕业生肯定先去大型酒店,/special/mc/longjingcha/" target="_blank">龙井茶叶泡的茶水中煮……品尝一下,肉质滑而不腻,细细感受,还有一股茶的清香,这就是最近在龙坞一带很受欢迎的一道农家特色菜——“茶香肉”。此菜肴的“创造者”并不是茶庄聘请的厨师,而是来自西湖职高烹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们。把传统的东西“拿”回来“我们曾对梅家坞、龙坞一带的茶庄做过调查,发现许多茶庄是外来人承包。部分人因为不了解茶知识,使一些茶文化特色正在慢慢丢失。”西湖职高副校长赵卫群说,“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把传统的东西‘拿’回来。”于是,在龙坞,出现了一间很有文化特色的茶庄。每到双休日,西湖职高烹饪专业的学生就会来到茶庄,在老师厉志光的指导下,一起研制体现茶文化特色的茶肴和茶点。很快,茶香肉和茶香豆干煲两道新菜出炉,肉是用龙井茶水煮的,豆干是茶叶等点燃后烟熏的。新菜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欢迎。客人们评价这两道菜:“很清口,细细品味,还有一股茶的清香。”厉志光得意地说:“这就是利用了茶叶去腥解腻的功效。”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厉志光和学生们的目标是研制更多的茶肴和茶点,推出“茶文化农家菜系列菜谱”,在梅家坞和龙坞一带推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