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茶道

发布时间 : 2019-12-23
潮州乌龙茶 六茶茶业 关于茶道

潮州乌龙茶。

中国茶道之潮州工夫茶

据悉,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近代•丘逢甲《潮州春思》其六)

瀹(yuè),煮;鹪咀,茶叶名;处女泉,出自潮州西湖。诗中所绘是潮州人延续了数百年,至今仍常见的生活场景——烹茶,人称“工夫茶”。

《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最。”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地,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品茶并不仅是为了解渴,还要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工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翁辉东的《潮州茶经》称:“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茶之本质,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志之烹制法。”工夫茶的茶具是“一式多件”,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12件,讲究产地、出品。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要“小浅齐老”;茶杯则要“小浅薄白”。工夫茶之工夫,全在茶之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

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

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七八成即可;

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最好;

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用茶壶盖刮去;

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

筛茶——讲究“低筛”,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必须循环筛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潮州功夫茶就是这样。

cy316.cOM编辑推荐

工夫茶道


工夫流行于中国闽南及广东的潮汕地区一带,是一种历史悠久极为讲究的品饮艺术,在当地也是一种庄重的待客礼仪。清代就有人说,工夫茶的烹饮方法,源出于陆羽的<<茶经>>,只是器具更为精致。今日我们如果从品饮的角度来看,工夫茶确实是对陆羽烹茶艺术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工夫茶有一整套与众不同的古色古香的茶具,人称“茶房四宝”。一是“玉书碨”,是一只赭褐色的扁形的陶烧水壶,容水仅200毫升左右,二是潮汕风炉,用以生火烧水;三是孟臣罐,一种小型精致的宜兴紫砂壶,相传出于一代紫砂名匠惠孟臣之手,大小若鹅蛋,容水仅50毫升左右(器小茶香易发);四是若琛瓯,一种小得出奇的白瓷茶杯,只半个乒乓球般大小,通常四只为一套,放在一个椭圆形的瓷盘中。四宝齐备,方可烹饮。 工夫茶所用茶以乌龙茶为主,也有用工夫红茶的。工夫茶的冲饮方法,别具一格。先取洁净的泉水,洗涤茶具,放入茶盘,用木炭生火,待茶碨中水开,将孟臣罐、若琛瓯一一烫过。继而在孟臣罐中投入半壶以上的茶叶,冲入沸水至壶口(讲究一点的,还将头道茶水到去,用以再烫茶盅)。冲时需高“冲”,就是将茶碨里的沸水,从茶壶上方二三十厘米的高处直冲下去。这种高冲法,可使壶里每片茶叶都能在滚水里翻动,充分受热,并能把茶叶的杂质冲激上水面,溢出壶外。水满至罐口时,用壶盖刮去表层浮沫后当即加盖,以保香气。有时怕水温不够高还可以用沸水淋浇盖上盖的茶壶,俗称“淋壶”,以发茶性。壶在盘中,以水满而止淋,随即也可敷上干净的热毛巾以保温。然后将四个小茶盅(若琛瓯)排成方形,杯口相连。待片刻后,茶有香气溢出时,便可提壶转圈,将茶汤依次注入四个小盅内,以保证每盅之内,茶汁浓度一致。这种转着倾注的方法,传统上称为“关公巡城”。斟茶时要“低斟”就是用壶嘴贴着盅面斟茶,这样可以避免发出声响,也不会使茶汤泛起泡沫。注到最后一点一滴时,还要转着往四个小盅内滴茶(当地人认为这是茶之精华所在)。此举,传统上称为“韩信点兵”工夫茶茶壶小,壶把更小,所以提壶斟茶,须用大拇指和中指夹住壶把,食指则轻轻按住壶盖。等到“韩信点兵”时,食指又把壶盖轻轻推开一点,这样茶汤就可以滴干净了。饮完一轮再饮下一轮时,要用滚水烫杯净杯,这也有一定的规矩与技巧。先在一只盏中注满滚水,然后把盏内水倒入另一盏中,这时用三个手指拿着盏,让盏的边沿浸在那只盛满滚水的盏中,然后灵巧地用三个指头使茶盏在手中轻轻转动,这样盏沿都经滚水涮了一遍。茶入杯后,不能马上就喝,按工夫茶的规矩,应先举杯,置于鼻端,闻一下扑鼻而来的浓郁的香味,然后才啜茶入口,让茶汤在口中慢慢回旋,辨其真味。为此,近年来港台一带的工夫茶更配以径小壁深的闻香杯,以助细赏茶香。此时,口鼻生香,喉吻生经,周身舒坦。饮工夫茶,重在细细品尝。工夫茶可谓是中国一种古风犹寸的。

原来潮州工夫茶是这样影响着古今茶道


唐朝,一个绚烂的朝代,一部《茶经》问世,中国茶艺由此定型。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起源于此。

正如陈香白先生论证的“中国茶道、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实际上是三位一体。”潮州工夫茶,历经唐代煮茶法,宋代点茶法,明清泡茶法三个阶段,它跟随历史的变迁进行着细微的演变。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其讲究火、水、器具和冲泡技艺。

据说“在潮汕地区,每一百米就有一家茶叶店;不超过二十米就有一个喝茶的地方”,实际上也是这样。去到潮州人家里,开口第一句就是“来,吃茶(喝茶)!”在潮州,人人泡茶,人人喝茶。“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泡茶技艺,男女老少,信手拈来。

宋时,中国点茶法流传至千里之外的扶桑之国——日本,发展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日本茶道。日本茶道几百年来一直恪守着千百年前的茶道传统,是日本的精神信仰。今天的日本茶道是中国宋代点茶最直接的呈现。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明朝,由于政治需要,明朝的饮茶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废团兴散,以炒代蒸。此时,中国(潮州)工夫茶拐了一个小弯,与日本茶道分道扬镳,它用更加适合对待散茶的泡茶法取代了宋代的点茶法。不可否认的是,日本茶道是与潮州工夫茶同根同源。

清末民初开始,潮州工夫茶不断地跟随着潮汕地区的移民大潮流传到了南洋,如今发展成本土化的潮州工夫茶。

正如《茶源地理 潮州》里提到的,在新加坡本土化的潮州工夫茶,“第一代潮州老移民不可一日无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遵循着传统,细致、高贵地品尝着潮州工夫茶带来的感官和心灵的享受。移民的第二代与第三代已多是中老年人,耳濡目染,他们对潮州工夫茶也情有独钟。但泡茶方式已化繁为简,一般省略了炭炉而改用电壶或酒精炉等。一个双层茶盘,一个盖碗或小紫砂壶,几个小杯,一小撮潮州人钟爱的‘茶米’,就构成了家庭式的潮州工夫茶的茶席……潮州工夫茶继唐宋茶道演变而来,传播至新加坡后,也因此逐渐形成本土化潮州工夫茶。”

同样,流行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台湾泡茶道也是

工夫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比较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放吸收的民族。许多外来文化一旦移植到日本本土,经过整合、扬弃,使之更符合其国情之后,往往便会打上“大和民族”印记,成为日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也是如此。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后,它已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在世界茶文化领域中享有相当的声誉。 将工夫与日本作一番简单的比较,其目的在于增进了解、促进茶文化的交流,而不是为了对两者进行扬抑、褒贬。 茶艺之差别 日本是“末茶”道,工夫茶则是“瀹茶”道,其时代反差极大。  唐宋时代,许多到中国求学的日本僧人,如最澄、空海、荣西等先后把中国的种茶、制茶、烹茶方法带回日本。由于当时中国仍处在“末茶时代”,所以日本至今仍饮用末茶。 其操作方法是:“茶娘把开水倒入一个灰白色的粗糙大碗里,用一根棒子(茶筅)搅拌,碗里浮起了春天里松针一样翠的绿色末,上面则浮着细细的泡沫。”(林清玄《抹茶的美学》)显而易见,他们采用的仍是宋代的点茶法。 品饮环境的差别 日本有专用茶室,茶室前有一个茅屋形式的“山门”,入门后是一小庭园,步过花径即达茶室。室门偏矮,成人入屋一般都要低头弯腰,以示恭敬。茶室中只有:地上的炉子,炉上的铁壶,一支夹炭的火钳,一幅简单的字画,一瓶造型奇逸的插花,此外再无摆设。茶室中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谈笑喧哗。总之,它所要求的,是“清、寂”的气氛。 如此严肃、拘谨的环境,比起工夫茶的随遇而安,应时而设;可厅可房、可立可坐,可动可静,可唱可歌......正成鲜明对照。 品饮观念的差别 日本形成之始,便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今仍收藏在日本京都大德寺、由宋代中国高僧佛果勒禅师书写的“茶禅一味”的条幅,颇能代表日本的精神追求。 十五世纪奈良僧人珠光首创,初名“茶之汤”,这与中国禅寺的“茶汤会”可谓一脉相承。其后,珠光的第三代弟子千利休(1521—1591)又创立了“陀”。他根据《法华经.信解品》“犹外门外,止宿草庵”的启示,提出了“的真谛在于草庵”的主张,并在禅院主房外搭建庵式的小茶室,这一形式遂流传至今。千利休生活在一个群雄争霸、战乱不休的时代,他希望通过营造一种和平、礼敬、清醒、寂静的环境,使人们随时反省、自律,以期消弥纷争。这种禅宗式的苦修,需要的是苦寂,惟有苦寂方能求得精神的解脱,因而非但诗词、音乐、花鸟等,连多余的言语都与这一宗旨不相适宜。而相应的礼仪却十分刻板繁复。 体验的人进入茶室时,推门、跪坐、寒暄有一定的礼节;主人煎水、冲茶、献茶有一定规范;其它如擦碗、接物、品茶、说话等也有细致的程序和规矩。可以这样说,日本讲究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追求的是极度专注、宁静、肃穆的气氛和情绪,使人进入一种类似“禅定”的奇特境界。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美学宗教”。 工夫茶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的品饮艺术。饮工夫茶,是生理卫生的需要,它“喝”茶,但又不以解渴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艺术化的品饮;它也包涵理趣,但更多的是生活情趣;它讲究烹茶的技艺、程序,但又不是为形式而形式,面是通过形式去更加充分地发挥茶的物质功能和品茶过程中的精神功能,从而使人得到感性和理性的愉悦和享受。 日本有“和、敬、清、寂”四规;工夫则是“和、敬、精、乐”而且它不应称为“四规”,面应称为“四趣”。

日本茶道与工夫茶道文化差异


[摘要说明]日本与工夫文化差异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放吸收的民族。许多外来文化一旦移植到日本本土,经过整合、扬弃,使之更符合其国情之后,往往便会打上“大和民族”印记,成为日本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也是如此。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后,它已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在世界茶文化领域中享有相当的声誉。 将工夫与日本作一番简单的比较,其目的在于增进了解、促进茶文化的交流,而不是为了对两者进行扬抑、褒贬。

茶艺之差别

日本是“末茶”道,工夫茶则是“瀹茶”道,其时代反差极大。

唐宋时代,许多到中国求学的日本僧人,如最澄、空海、荣西等先后把中国的种茶、制茶、烹茶方法带回日本。由于当时中国仍处在“末茶时代”,所以日本至今仍饮用末茶。

其操作方法是:“茶娘把开水倒入一个灰白色的粗糙大碗里,用一根棒子(茶筅)搅拌,碗里浮起了春天里松针一样翠的绿色末,上面则浮着细细的泡沫。”(林清玄《抹茶的美学》)显而易见,他们采用的仍是宋代的点茶法。

品饮环境的差别

日本有专用茶室,茶室前有一个茅屋形式的“山门”,入门后是一小庭园,步过花径即达茶室。室门偏矮,成人入屋一般都要低头弯腰,以示恭敬。茶室中只有:地上的炉子,炉上的铁壶,一支夹炭的火钳,一幅简单的字画,一瓶造型奇逸的插花,此外再无摆设。茶室中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谈笑喧哗。总之,它所要求的,是“清、寂”的气氛。

如此严肃、拘谨的环境,比起工夫茶的随遇而安,应时而设;可厅可房、可立可坐,可动可静,可唱可歌......正成鲜明对照。

品饮观念的差别

日本形成之始,便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今仍收藏在日本京都大德寺、由宋代中国高僧佛果勒禅师书写的“茶禅一味”的条幅,颇能代表日本的精神追求。

十五世纪奈良僧人珠光首创,初名“茶之汤”,这与中国禅寺的“茶汤会”可谓一脉相承。其后,珠光的第三代弟子千利休(1521—1591)又创立了“陀”。他根据《法华经.信解品》“犹外门外,止宿草庵”的启示,提出了“的真谛在于草庵”的主张,并在禅院主房外搭建庵式的小茶室,这一形式遂流传至今。

千利休生活在一个群雄争霸、战乱不休的时代,他希望通过营造一种和平、礼敬、清醒、寂静的环境,使人们随时反省、自律,以期消弥纷争。这种禅宗式的苦修,需要的是苦寂,惟有苦寂方能求得精神的解脱,因而非但诗词、音乐、花鸟等,连多余的言语都与这一宗旨不相适宜。而相应的礼仪却十分刻板繁复。

体验的人进入茶室时,推门、跪坐、寒暄有一定的礼节;主人煎水、冲茶、献茶有一定规范;其它如擦碗、接物、品茶、说话等也有细致的程序和规矩。可以这样说,日本讲究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追求的是极度专注、宁静、肃穆的气氛和情绪,使人进入一种类似“禅定”的奇特境界。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美学宗教”。

工夫茶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的品饮艺术。饮工夫茶,是生理卫生的需要,它“喝”茶,但又不以解渴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艺术化的品饮;它也包涵理趣,但更多的是生活情趣;它讲究烹茶的技艺、程序,但又不是为形式而形式,面是通过形式去更加充分地发挥茶的物质功能和品茶过程中的精神功能,从而使人得到感性和理性的愉悦和享受。

日本有“和、敬、清、寂”四规;工夫则是“和、敬、精、乐”,而且它不应叫作“四规”,而应称为“四趣”。

潮汕工夫茶茶艺冲泡步骤


潮汕工夫茶茶艺冲泡步骤详解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汤、淋杯等六个动作。 好比打太极拳中的 " 太极起势 " ,是一个预备阶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汤”、“淋杯”都是初试工夫。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第二、纳茶

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味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

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

纳茶是冲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变幻,由此起矣。第三、候汤

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样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第四、冲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只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斟”是也。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由于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至于走七步再冲,目的在于使滚水稍凉一点,以免破坏维他命 C 也。

第五、刮沫

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猛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第六、淋罐

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第七、烫杯

潮州土话说是“烧盅热罐”,乃是冲工夫茶中的工夫要点。有一位吃茶专家,此老走遍东西南北,到处总结喝茶的经验,在他喝了工夫茶后说,工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从煮汤到冲茶,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这可谓得其三味矣。

烫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意,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有一位外国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闻工夫茶之名,不远万里,千方百计,到了中国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动作时,不禁赞叹再三,说是比杂技团的工夫还要高明呢。确实,不会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会给烫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说到 " 姿态美妙 " 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盘中之水倾倒到茶洗里去,这时,茶壶外面的水份也刚刚好被蒸发完了,正是茶熟之时。老手于此,丝毫不差,便可洒茶敬客了。

第八、洒茶

几经数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

“低”就是前面说过的, " 高冲低斟 " 的 " 低 " 。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

“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

“匀”是洒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洒匀,不可洒了一杯才洒一杯,因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很重要的。

“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壶中。第一冲还可以留一点,二、三冲切切不可。洒完以后,还要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茶垫上,使壶里之水份完全滴出,这是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洒茶既毕,乘热而饮,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味杯底。据说是 " 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 " 神明变幻,功夫茶之三昧于此尽得矣。

广东潮州 一泡“工夫茶”里的市井文化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简,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林,旧而佳者,贵如拱壁,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阅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

清代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关于“工夫茶”的记载。乾隆五十八年(1793)俞蛟任兴宁县典史,因此对粤东潮嘉一带的民情风俗颇多了解,《潮嘉风月》便是其身临其境之作。他对潮州工夫茶的记述,与现在的流行程式几近一致。他还解释了工夫茶的主要内涵,那就是茶人的素养、茶艺的造诣以及冲泡的空闲。可见在乾隆年间,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成规范。俞蛟出生于江浙,到了潮州亲见工夫茶的冲泡,竟然大感新奇,也说明这时候他老家的工夫茶早已绝了迹。

“工夫茶”为何不做“功夫”二字?“工夫”又何解?有文章指出——朱熹尚有“穷理工夫”、“涵养工夫”说,王阳明在《答友人问》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着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黄绾《明道篇·卷一》云:“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工”、“功”联用差别显著。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显示理学家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之修养工夫。此类工夫,绝不能代之以“功夫”。没有人能解释比这个更好了。

“工夫茶”是中国茶道的遗存。凡是称为“道”的东西,都很深刻,也都很啰嗦。所以与其说看起来颇有古风、颇为雅致的“工夫茶”吸引了我,倒不如说是潮州市井人家,门口一张小桌,桌上简单的茶器,一把水壶,显得更亲民和善。我到潮州的第一天,亲见高级茶人,宾客雅士一起进行了复杂的茶道仪式,也见到老顽童一样的潮州工夫茶传承人陈香白老先生在讲解潮州茶文化。

在广济桥上喝高雅茶,韩江之上,韩山之畔,茶人麻布白衫,器具古朴。沏一泡老八仙,以飨嘉宾。八仙者,潮州名品,凤凰单枞百种味道其一也。传统的潮州茶是“三杯”,意思为一壶茶水刚好到三杯茶,流水席,每次喝完烫洗杯具,下一轮继续喝。潮州人的工夫茶,被日本人学了去,又艺术化,变成了今天的日本茶道。

自己喝了一杯茶,在一旁兀自感慨,潮人喝茶真是高雅,却遭到了身边汕头人金老的鄙视。金老白了一眼过来,说,你知道吗?在我们潮汕地区,“茶”其实不叫“茶”,“茶”被叫做“茶米”,意思就是像米饭一样每天都要吃。你见过吃米饭天天还要讲高雅、艺术的吗?你累不累?喝茶就是喝茶,喝茶很简单,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啊!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金老说的太好了,太有道理了。生活从来都不啰嗦,都扎扎实实,一把茶叶,一壶开水,和谁都可以握手交朋友。潮州工夫茶的魅力实在于此,它不仅仅是高官巨贾,文人雅士的爱好,也是贩夫走卒,引浆卖流者的生活必需品。

于是,“来,吃茶!”,成了接下来我在潮州的七天里,听到的最多一句话,也证实了金老说的“茶米”归于潮州人的意义。外人啊,不要杞人忧天,潮州人的茶文化,才不会丢掉。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那会的红泥火炉,也唯有潮州还有。不光还有,还在普遍使用。活着的文化最为难得。多少文化其实已消亡,都成了博物馆的摆设?这红泥炉子越高,火便越旺,烧水也就越快。

水开了,就可泡茶。市井街巷的门口,是生活的本来面貌。老人们身边,总是能看到一把茶壶或一个盖碗,几只白瓷杯。“出花园”是潮汕人的成年仪式,舅舅要给外甥送礼物,俗称“办外甥”。披红挂彩的小店里,老板正在翘着脚翻黄历,看到我,温婉一笑,茶碗就在手旁。旁边的旧音像店里,恍若八十年代,茶碗也在手边。喝三杯浓茶,拿两把凳子,做一场清梦,牌坊街的清晨,装修干活,也不忘了先喝杯茶再说。

他招呼我,“过来吃茶呀”!

龙湖古寨阿婆祠,从我进门开始,这茶水就没停过。邻居来串门,也不多说话,那么再添水,再喝茶,喝上几杯茶,起身就走。隔壁家的小食店,门口还湿漉漉的茶桌,没灭掉的烟蒂,都是简简单单的生活。金老说的对,有阳春白雪,就有下里巴人。下里巴人凭什么不能喝茶?茶叶便宜了一点而已。

天后宫里喝的茶。老茶,老人。幸亏有汕头人金老在一旁翻译,我们才能聊天。我们问老先生您高寿了?他伸出三个手指头,说"我三岁了"!四个老头哈哈大笑,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已经九十又三,耳聪目明,不著拐,老顽童一般。清瘦,康健,硬朗。许是天天喝茶的缘故。

懂得化繁为简的,才是生活的高手。

“和”:潮汕工夫茶道思想之核心


潮汕工夫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答曰:是“和”。一个“和”字,涵盖万事万物。

“和”是中和:这个哲学、美学范畴,原来滋生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土壤,是先民们企求与天地融合以实现生存、幸福目标的朴素文化意识。有了“和”,相互矛盾对立的事象便能在相成、相济的关系中化为和谐整体。《周易·乾》有“保合大和”的记载,可作明证。《周易》用阴阳对立统一之中和的独特形式,建构起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这是儒家世界观正式形成的标志。“保合大和”意指阴阳会合,保合大和元气,普利万物;此为天之正道。首先是天能“保合大和”,接着便是天地相和、天人相和。换句话说,“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由此可知,“和”具有多重的结构,它意味着宇宙万事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是以《左传》有“心平德和”之说。

“和”的内涵是丰富的。这里并无将它作无限延展的打算,但也切忌将它简单化了。作为中国文化意识集中体现之“和”,主要包括着中和、和谐、宽和、和顺、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调和、顺利)、和光(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和衷(取《尚书》恭敬、和善的本义)、和平、和易、和乐(和睦安乐、协和乐音)、和缓、和谨、和熙、和霁、和售(公平买卖)、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为和)、和戎(古代谓汉族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交和(两军相对)、和胜(病愈)、和成(饮食适中)等意义。

我们务须注意到,“和”的思想,儒家并未获得专利权。佛家提示人们要修习“中道妙理”。《杂阿含经·卷九》引佛佗说:“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这便是和。《老子·四十二章》谈到“冲气以为和”;《庄子·山木》也说:“以和为量”。这些都是对于“和”之思想表述。儒、释、道三家均提出了“和”的理想,是不是说,三家之间就没有差别了?当然不是。儒家重礼义引控之和。《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主张要实现“和”(尤其是体现中庸哲学的中和),必须用礼义加以引控。道家却倡导纯任自然之和,反对人为的规范。《庄子·大宗师》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便是绝妙的诠解。

“以和为量”同样强调了顺应自然的原则。佛家推行的是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式之和。儒家之和,旨在执中,盛赞“天地之大德日生”,体现中和之美;道家之和,旨在守中,崇尚“重人贵生”,体现无形式、无常规之自然美;佛家之和,旨在空中,发愿普渡众生,体现规范之美。三家尽管教义有别,然而却都统一在和的旗帜下为人类之生命、生活、养生、保生发挥其有益作用。潮汕工夫之“和”,正涵白之和的精义,是对《周易·乾·文言》“以美利天下”的一种意义深远之践履。俗语云:“客来茶当酒”,笔者曾以此为上联,并自撰下联云:“神定道即心”。这里的“道”,非单指道家之道,而是“三教合一”之道,本意就是为了揭示中国(潮汕)工夫“和”内涵之核心意义。

以揭示出“和”的深刻意蕴后,我们可以这么说: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所谓“敬”、“清”、“寂”、“廉”、“俭”、“美”、“乐”、“静”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请相信: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潮汕工夫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

综观茶事发展与七义,莫不体现天人合一之和:“茶艺”、“茶德”、“茶礼”,突出了人在与自然物的会合中修养情性,以便更好地去契合天道。“茶理”、“茶情”强调对立事物的相济兼容,以形成和乐境界。“茶导引”则更为直接地催发了天人沟通的道义追求。“茶学说”显扬。

潮汕工夫并蓄儒、释、道三家思想,而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迎合了一般中国民众的强烈实用心理。这正是区别于日本的根本标志之一。

工夫茶-古风犹寸的茶道


流行于中国闽南及广东的潮汕地区一带,是一种历史悠久极为讲究的品饮艺术,在当地也是一种庄重的待客礼仪。清代就有人说,工夫茶的烹饮方法,源出于陆羽的<<茶经>>,只是器具更为精致。今日我们如果从品饮的角度来看,工夫茶确实是对陆羽烹茶艺术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工夫茶有一整套与众不同的古色古香的茶具,人称“茶房四宝”。一是“玉书碨”,是一只赭褐色的扁形的陶烧水壶,容水仅200毫升左右,二是潮汕风炉,用以生火烧水;三是孟臣罐,一种小型精致的宜兴紫砂壶,相传出于一代紫砂名匠惠孟臣之手,大小若鹅蛋,容水仅50毫升左右(器小茶香易发);四是若琛瓯,一种小得出奇的白瓷茶杯,只半个乒乓球般大小,通常四只为一套,放在一个椭圆形的瓷盘中。四宝齐备,方可烹饮。 工夫茶所用茶以乌龙茶为主,也有用工夫红茶的。工夫茶的冲饮方法,别具一格。先取洁净的泉水,洗涤茶具,放入茶盘,用木炭生火,待茶碨中水开,将孟臣罐、若琛瓯一一烫过。继而在孟臣罐中投入半壶以上的茶叶,冲入沸水至壶口(讲究一点的,还将头道茶水到去,用以再烫茶盅)。冲时需高“冲”,就是将茶碨里的沸水,从茶壶上方二三十厘米的高处直冲下去。这种高冲法,可使壶里每片茶叶都能在滚水里翻动,充分受热,并能把茶叶的杂质冲激上水面,溢出壶外。水满至罐口时,用壶盖刮去表层浮沫后当即加盖,以保香气。有时怕水温不够高还可以用沸水淋浇盖上盖的茶壶,俗称“淋壶”,以发茶性。壶在盘中,以水满而止淋,随即也可敷上干净的热毛巾以保温。然后将四个小茶盅(若琛瓯)排成方形,杯口相连。待片刻后,茶有香气溢出时,便可提壶转圈,将茶汤依次注入四个小盅内,以保证每盅之内,茶汁浓度一致。这种转着倾注的方法,传统上称为“关公巡城”。斟茶时要“低斟”就是用壶嘴贴着盅面斟茶,这样可以避免发出声响,也不会使茶汤泛起泡沫。注到最后一点一滴时,还要转着往四个小盅内滴茶(当地人认为这是茶之精华所在)。此举,传统上称为“韩信点兵”工夫茶茶壶小,壶把更小,所以提壶斟茶,须用大拇指和中指夹住壶把,食指则轻轻按住壶盖。等到“韩信点兵”时,食指又把壶盖轻轻推开一点,这样茶汤就可以滴干净了。饮完一轮再饮下一轮时,要用滚水烫杯净杯,这也有一定的规矩与技巧。先在一只盏中注满滚水,然后把盏内水倒入另一盏中,这时用三个手指拿着盏,让盏的边沿浸在那只盛满滚水的盏中,然后灵巧地用三个指头使茶盏在手中轻轻转动,这样盏沿都经滚水涮了一遍。茶入杯后,不能马上就喝,按工夫茶的规矩,应先举杯,置于鼻端,闻一下扑鼻而来的浓郁的香味,然后才啜茶入口,让茶汤在口中慢慢回旋,辨其真味。为此,近年来港台一带的工夫茶更配以径小壁深的“闻香杯”,以助细赏茶香。此时,口鼻生香,喉吻生经,周身舒坦。饮工夫茶,重在细细品尝。工夫茶可谓是中国一种古风犹寸的。

潮州工夫茶,真的是用功夫来表演泡茶?有什么特点?


前些日子,有同事跟笔者说,以前在深圳,有时想去吃潮汕菜,可是不会潮汕话,辨别不出那家店才是正宗的,很是发愁呢。

后来,她发现了一个规律:听说潮汕人男女老少都喝茶,这话还真不假。走到一家店外,只要看到店主几人围着一个小茶盘,摆几个茶杯,慢悠悠地泡茶喝,准是潮汕人没错!要是去得多了,热情的店主还会招呼你过来“喝杯茶”呢。

潮汕人喝的,一般都是“潮州工夫茶”,究竟这“潮人”喝茶有何不同?

1.此工夫非彼功夫

潮州话里,“工夫”是“讲究”意思,工夫茶,自然就是指一种有所考究的特殊泡茶方式。因为普通话中和“功夫”同音,常常被误传。

所以,潮州工夫茶可不是指用功夫表演泡茶哦,泡茶是件文艺的事儿,咱们不打打杀杀地耍功夫。

2.三个杯子

潮州工夫茶用到的茶具,需要一个小茶盘,摆上一个茶壶及三个杯子,没有公道杯,更不需要茶夹,洗杯、泡茶、出汤、奉茶,靠的全是一双手。

一般情况下,茶盘上只摆着三个茶杯,可是人多了怎么办?那就只能轮流喝了,冲一泡茶,洗一次杯子,茶少人多时,更体现出互相礼让的精神。

3.高浓度

潮州工夫茶中,用到的茶叶往往是潮州本地产的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高香耐泡。

放入茶叶时,一般是8成满至全满,冲泡出来的茶汤自然是味道浓烈的。初饮者可能会不适应,觉得苦涩,本地人喝习惯了,反而又觉得其他茶滋味不够。

4.男性泡茶

平日里,我们认识的茶艺师大多是女生,女茶艺师泡起茶来,别有一种优雅妩媚的气质。然而,潮州工夫茶的表演者却常常是男性。

在传统的潮汕地区,向来以男子为尊。有客人来访时,泡茶待客的一般是男主人,以示对客人的尊重,也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体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小喝着茶水长大的潮汕人,也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哪天去到了潮汕地区,别忘了去品一杯地道的潮州工夫茶哦。

工夫茶趣话


[摘要说明]工夫茶趣话

潮汕人爱饮工夫茶,可以说是达到“嗜茶成性”的程度了。这是一种独特的潮汕地方茶文化、饮食文化,值得大书特书。

古人说的天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却把古人列为末位的茶,破格地晋升为第一位,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饮工夫茶。他们不怕俗话说的“早晨空腹茶,劫贼入人 家”,而持之以恒,处之泰然。这些“老茶客”,视茶如命,把茶当作家珍。在人们尚未解决温饱的那些漫长岁月里,他们为米为茶操碎了心。有一位农民业余作者说:“我每日拼死拼活,为的就是‘三米’??白米、黄米和乌米。”他说的白米当然无须解释,他说的黄米是指黄烟丝,乌米就是指茶叶了。“文革”期间,造反派去抄一位医生的家,家中大罐小罐、箱箱囊囊尽是茶叶,还有一套套的工夫茶具,其它什么都没有。

冲饮潮汕工夫茶,远远不在于满足个人的茶瘾,更重要的是在于促进友谊。潮汕地区自古就是礼义名邦,睦邻好客为潮汕人的传统美德。无论严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接待客人的佳品常品就见工夫茶。宾主缘茶几而坐,饮茶配话聊天,菜罐一把,茶杯三个,一遍又一遍地高冲低斟,茶色茶味从浓到淡,亲情友谊却从淡到浓,正所谓“茶薄人情厚。也!一泡未尽兴,又换上新一泡,如是轮回,未令人生厌。当然,也有饮过量而害怕的。据说有个傻女婿到岳家做客,家里人告诉他:“茶无 三拖”(音钗),即不能有三次推辞,一定要饮下。傻女婿谨记在心,对每怀茶总是推辞了二次后 就灌落喉咙,可以说是“杯杯落”。岳家的人以为这位姑爷茶瘾过大。便一泡又一泡地冲给他喝。他暗暗叫苦不迭,一见火炉上开水锅的水烧开了,就低声叹气说:“呀咦呵,水又滚!”

潮汕工夫茶始于何时,笔者没去考究。听说近古时候,潮汕农村聚友冲饮工夫茶之风尚未普及。某村有甲乙两个农户,家住一墙之隔,因有仇隙,互不往来,但又互不服气。有一夜,甲请亲友饮工 夫茶,“请哇,食哇,勿客气呀”的叫嚷声和瓷皿的碰击声,不时传到隔墙,夜半方休。乙户眼红地对妻子说:“隔壁这家人并不比俺富,为什么有那么多酒菜请人?”他老婆说:“可能只是‘戽食’。(搞吃)菜羹而已。”次日,乙户便煮了一大堆番薯和蔬菜请来亲友来吃,但客人便一下子吃饱走了,而隔壁的杯罐声仍不绝于耳,响彻深夜。乙妻叹服说:“隔壁戽菜羹真有办法呀!”因此,潮汕各地便有一句“隔壁戽菜羹”的俗语流传至今,用以嘲笑那些不了解对方情况也盲目跟着做而出丑的人。 50年代初期,大批北方干部南下到潮汕各部门任领导,起初不了解潮汕人喝工夫茶习俗,也闹了笑话。某单位一个职工有困难,这日填好福利申请表,要求补助30元,福利小组也同意了。当天夜晚,他用五分钱一包的茶叶泡工夫茶请同事和朋友,杯盘碰击声惊动了住在隔壁的该单位北方人领导,他非常生气,以为那职工是在请客大吃大喝,便不同意给其以补助。于是,社会上便有“食五分钱茶损失30元补助”的趣话流传着。

潮汕人饮工夫茶,可谓“不择时机”。有人说,茶的功能是“疲能使醒,醒能使疲;饥能使饱,饱能使饥”。当洒足饭饱之后,大饮酽酽的工夫茶,自能开胃消淤,解酒提神。可有不少人,饥时也爱饮工夫茶。60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灾害时,物质奇缺,饿肠辘辘,但仍有人大饮其茶。一次,我到凤凰山某茶场采访与场员们“三同”,三餐吃的是稀稀的番薯糜,做菜的是连猪也不吃的豌豆 叶,但场员们的工夫茶瘾并不减弱,浓浓地冲饮着。我只好“入乡随俗”、“舍命陪君子”地跟着 饮,差点发出“呀咦呵,水又滚”的叫苦声!

现在,我们看到大街小巷,茶店比比皆是,茶叶塞满市场。可在物质紧缺时期,茶叶也属珍贵稀有而为茶民们急需之列,每日得凭票供应极少量的三四级混合茶,过年过节才有供应二级混合茶。平 时偶尔也有敞开供应的,那得搭配烂柿饼、烂红枣等过期变质滞销品。而一级混合茶,则全是“后门货”,是一般茶民所望尘莫及的。说到走后门买茶,还有这么一个奇闻:有一个盛产茶叶的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对熟人求买茶而签名批条时,事先与仓库保管员的好,以他的姓名笔划粗细为号,对同等的价钱给不同档次的茶叶,他的姓名写得大撇大划的给粗茶,姓名写得小而指的给精茶。保管员照发无误。

感谢党的富民政策,使热情好客、酷爱饮用工夫茶的潮汕广大茶民们,可以不用再闹茶荒,不用再为买茶走后门而绞尽脑汁、跑酸脚腿了,工夫莱也失却其“饥能使饱”的功能,而全是“饱能使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