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针形名优茶工艺

发布时间 : 2020-02-26
青茶工艺 青茶关键工艺 红茶制茶工艺

【www.cy316.com - 青茶工艺】

针形名优茶是茶中珍品,因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造型深受消费者青睐。传统的名优茶加工均系手工炒制,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难以适应现代化商品生产的要求。机制已成为当前名优茶生产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我省针形名优茶种类较多,如桐庐雪水云绿、建德千岛银针、诸暨绿剑茶等,均深受消费者喜爱。

针形名优茶的机制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冷却→揉捻→初烘→摊凉回潮→整形→足干。

鲜叶摊放:一般摊放6-8小时,至鲜叶含水量68-70%时付制。

杀青:针形茶杀青多用微型滚筒杀青机。开机后开始加温,等筒体进口约20厘米处温度上升至120-130℃,手感到灼热,出口温度约80-90℃时投叶,杀青时间约1分30秒,杀青失重率控制在30-40%。观察出叶口杀青叶是否杀透杀匀,调整投叶数量。台时产量随杀青机型号和鲜叶原料的不同而变化,30型滚杀机为:早春茶25-28公斤,夏茶35-40公斤,晚春和秋茶30-35公斤。40型滚杀机为:早春茶30-40公斤,夏茶70-100公斤,晚春和秋茶50-70公斤。

冷却:为保持名优茶特有的色泽,出筒的杀青叶用风机吹风快速降温冷却,并及时摊开,切忌堆积,以免闷黄变味。

揉捻:针形茶大多不经揉捻。少数采用小型揉捻机进行不加压揉3-7分钟。

初烘:用小型烘干机进行薄摊快烘,进风口温度控制在130-140℃,初烘时间3-4分钟,失重率30-40%。

摊凉回潮:从烘干机出来的叶子应立即摊凉散热,冷却回潮15-20分钟。

整形:呈芽形的针形名优茶用往复式理条机进行整形,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投叶量60-80克/槽,必要时可加份量较轻的加压棒,在不压扁茶叶的前提下,可促使芽头更挺直,时间5-8分钟,待芽头挺直即可出锅。

呈松针形的针形名优茶多采用6CRJ-24型和14型精揉整形机,搓板温度70-90℃,投叶量为14型3-4公斤/锅,24型6-8公斤/锅,时间40-50分钟。制叶时,,在机械揉手的作用下逐渐被理直炒紧呈松针状,待含水量降至10-12%时出锅。

足干:已成型的茶叶需进一步足干,以利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与贮藏。足干采用小型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90-100℃之间。此时温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影响干茶翠绿鲜活色泽的形成,时间视上烘茶叶含水量的高低加以调整。一般烘至含水量达5-7%时下机,冷却后收藏。

cy316.cOm扩展阅读

扁片形茶的加工技术


西湖龙井茶是扁片形茶的代表,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其品质特征是外形扁平光滑、削尖挺直、色泽嫩绿;内质香高持久、汤色明亮、滋味甘爽,叶底嫩匀成朵。手工制作手法分抖(透)、搭(带)、捺(抹)、拓、甩、扣、挺、抓、压、磨(荡)等十大技巧。操作复杂,不同等级的鲜叶手法又不同,因而不易掌握。整个加工过程分青锅和煇锅两个阶段: ⑴青锅:当鲜叶摊凉至含水率达68-70%时开始杀青,杀青在口径62cm的电炒锅或柴火灶进行,当锅温上升到90-100℃时开始投叶,投叶量为100-125g,下锅时能听到轻微的爆声为最宜锅温,入锅后先用抖、拓以蒸发水分,炒约3min鲜叶开始干瘪,锅温适当下降,此时不能听到爆声,随后减少抖动的手法,加用搭、捺的手法,炒至梗子干瘪,外形扁平,梗叶色泽一致,约七成干时即可起锅。青锅历程15-17min。 ⑵煇锅:将青锅叶进行簸、拣、筛,除去片、末、梗、果等夹杂物,用3号筛筛出头子,再用4号筛将叶型大、中、小分开,便以煇锅时干燥均匀,不脱档断头。而后把大、中、小三档青锅叶分别摊放回潮,待茶叶略变软时即可进行煇锅。投叶量一般是2-3锅青锅叶并为一锅,茶叶下锅后以拓为主,用抖适当辅助,等茶叶转热时可采用轻抓、轻捺的手势,炒制茶叶不粘手时采用抓、挺、捺为主的手法,并逐渐用力,以使茶叶扁平,手势总的来说是由轻到重,炒到茶叶将干时,用力要减轻,以免炒碎茶叶,当梗叶干燥程度一致时即可起锅,历时20-25min。最后再进行分筛去杂,归堆包装。 目前,扁形茶的机制生产已开始推广,其技术要点如下: ⑴用30型、40型杀青机杀青,掌握嫩杀为宜,也可直接用多功能机杀青; ⑵在多槽理条机或多功能机中完成青锅。前期转速调整在(135+5)r/min,锅温150-130℃,每槽投叶量150g左右,当茶叶基本成条,手捏不粘时投入轻棒在槽内压炒30s-40s,然后取出轻棒换成重压棒,再压炒1-2min取出重棒,松炒1-2min停机出叶,青锅适度是色泽转暗,叶质较软,折梗不断,基本成条,清香显露,含水率40%左右; ⑶经筛分摊凉1-2h后转入煇锅; ⑷煇锅,前期仍在多功能机或多槽理条机中进行,锅温以120-130℃为宜,转速(115+5r/min),温度掌握先高后低,每槽投叶200g左右,下锅抛炒1-2min后开始加棒,加棒掌握"轻-重-轻"原则。分三次加棒,换棒间要透炒,当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含水率在6.5%以下时即可出锅。高档龙井茶是在槽锅煇锅至含水量12%左右时出锅,再进行手工煇锅; ⑸煇锅叶出锅经散热、分筛、去末去片、拣梗剔杂后进行归堆包装 条形名优茶加工工艺 以开化龙顶为例,介绍条形名优茶的传统手工加工技术。 (1)杀青。 在平锅内手工操作,锅温200~220℃,每锅投叶200~250克,投叶后叶温要迅速达到80℃。杀青以抖炒为主,操作要求轻、快、净、散,即:手势轻,动作快,捞得净,抖得散。锅温先高后低,以炒到叶色转为暗绿,叶质柔软,略卷成条,折梗不断,青气散失,减重约为25%~30%为适度,可起锅。杀青叶要求不焦边、无爆点,出锅叶立即簸扬和摊晾散热。 (2)揉捻。 杀青叶经摊晾后进行揉捻。揉捻在竹匾中进行,采用双手单把或双手双把推揉法。用力要掌握“轻—重—轻”的原则。先轻揉0.5分钟后抖散团块,再重揉0.5分钟抖散,最后轻揉O.5分钟,全程需时约l~2分钟,以基本成条,稍有茶汁溢出为适度。一般每2锅杀青叶并作1次揉捻。 (3)初烘。 揉捻后立即上烘,2~3锅杀青叶并作l笼,上烘时笼顶温度应在90~110℃之间,摊叶厚度在l厘米左右,以优质木炭为燃料,旺火烘焙,做到快烘、薄摊、勤翻、轻翻。烘至茶叶稍有触手感即出笼摊晾。需时20分钟左右。 (4)整形提毫。 整形提毫是决定开化龙顶茶色、香、味、形的关键工序,技术难度较大,须由熟练技师操作。该工序在平锅中进行,投叶时锅温稍高些,控制在100℃,理条造形时锅温低些,70℃左右即可。投叶量视操作人员手掌大小而定,手大则多,手小则少,以方便炒制整形为标准。手势分“滚边抖炒”、“抓捏滚拉”、“滚边团搓”,这3种手势要灵活运用,交替进行。茶叶下锅后,先“滚边抖炒”数次,待茶叶受热回软后,再用“抓捏滚拉”为主要手法,进行理条整形,茶叶从锅心抓拉向锅沿,边抓边捏,并在手中徐徐滚动,使部分茶叶从手虎口吐出,再从锅心抓回,如此反复进行。炒至有粘结感时,用“滚边抖炒”手法迅速将茶叶抖散,再以“抓捏滚拉”手法将茶叶理顺、理直,多次反复交替进行。当炒至稍有触手感时,则以“滚边团搓”手法为主,结合“滚边抖炒”、手法;将茶叶炒到基本定形,银毫显露。(锅边开始出现小茸球),有明显触手感,约8成干时即可起锅摊晾上烘。 (5)低温焙干。 烘笼温度(一般测量烘笼顶端)为60~80℃,两锅整形提毫叶并作l笼,均匀薄摊于烘笼上,文火慢焙,焙干温度掌握“高-低-高”的原则。适时翻动,尽量少翻、轻翻,以免茶叶断碎影响品质。烘至捻茶呈末,茶香扑鼻,含水量为5%~6%时出笼。 (6)拣剔割末。 拣去黄片、杂质,割去茶末后,即可包装待售或贮藏。

茶叶常识:如何辨别西湖龙井茶是手工茶还是机制茶?


西湖龙井茶扁平、挺直、光滑的外形在绿茶中独树一帜。与其说西湖龙井茶是一种绿茶,不如说它是一件手工精心打造的艺术品。

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西湖龙井茶已经拥有家喻户晓的绿茶第一声望。

无论是自己品尝,还是馈赠好友,都以选购优质正宗的西湖龙井茶才是符合它的盛名、才能品味出其独特的色、香、味、形及精神上的愉悦。

西湖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佳,即“明前茶”,稍逊的是谷雨前采制,即雨前茶。而谷雨后的就非上品了。夏季天气炎热,茶叶易老且易虫害,品质更是下等。

品鉴选购通常是通过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五个方面、“干看外形、湿看内质”简便易行的方法,来鉴别西湖龙井茶的优劣。

首先,通过看外形来鉴别茶叶原料以及加工的优劣,用肉眼观察商家提供的茶叶是否符合西湖龙井茶“光、扁、平、滑”的外形特征。

优质的西湖龙井茶外形挺秀尖削、长短均匀、芽毫显露。

若外形松散粗糙、手掂分量轻飘、叶片经脉显露,则是质量稍低的标志。

其次,干茶的色泽嫩绿或嫩黄说明茶叶嫩度好,若色泽暗绿或青褐则说明茶叶粗老。

茶叶的外形和内质是相关联的,一般情况下,外形较好的茶叶,其内质也较好。通过外形可以有个大致的判断内质,更主要的是通过取样开汤湿看内质。

上图全手工西湖龙井茶

再次,湿看内质,就是通过取样冲泡,开汤,判断茶叶的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因为西湖龙井茶的芳香物质经沸水冲泡后会挥发出来,这有助于更准确的判断茶叶品质优劣。

辨识茶香中有无异味,若有异味,外形再美的茶也是劣品。然后辨识茶香的高低,茶香总是在茶汤热的时候比较高,随着汤渐冷则香气渐低。

优质的西湖龙井茶在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常常伴有豆花香或熟板栗的嫩香,且口感甘醇爽口,汤色翠绿微黄、清澈明亮。

而后是会辨别新茶、陈茶。新茶即当年采制的茶叶,隔年的茶则称为陈茶或旧茶。绿茶以新鲜当年的为好,陈茶为次。

通过观色、品味、闻香来辨识陈茶。

茶叶贮存久了,其中的色素物质会发生缓慢的分解。西湖龙井茶新茶鲜翠嫩绿,汤色黄绿明亮;陈茶则色泽枯黄,汤色变得黄褐、浑浊且不清亮。

茶叶在贮存过程中,氨基酸、酚类化合物会分解挥发,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会减少,新茶滋味醇厚顺甘,陈茶则淡薄滞钝。

随着茶叶贮存的时间延长,其香气也会逐渐挥发。新茶香气清高鲜灵,陈茶香气则较少而低闷。

再后辨识正宗西湖龙井与钱塘、越州龙井。

最后辨识手工加工与机械加工的西湖龙井。

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是:冲泡后,手工加工的西湖龙井茶下沉快;机械加工的西湖龙井茶浮在杯面,不易下沉。

茶叶鉴别百科:工茶和机制茶有哪些区别?哪种更好?


热播剧《三十而已》播出的剧集中,女主角顾佳为帮茶厂找投资四处奔波。因茶厂负责人说,机械化的茶园靠近城市,会受污染,深山里的茶无污染但又卖不出去。听后,顾佳尽管拉不到投资,也不愿让茶厂成为批量产茶的工具,不愿让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制茶。那么手工茶和机制茶有哪些区别?手工茶是不是就一定比机械茶更好?

产量不同

机制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制茶机器有规定的程式,节约了大量人力。只要机器不出现故障,就可以一直制作。

手工茶:效率低,技术要求高。工人成本越来越高了,老一代的制茶师傅即将退休,年轻人中知识分子越来越多,茶行业薪资相对其他行业薪资不高,不能满足年轻人的消费,也不大愿意从事制茶业,所以就业地大多远离发达城市。留下来做茶的师傅,年龄偏大,每天精力有限,就算在制茶季每天通宵制茶,产量也着实比不上机制茶。

外观不同

手工茶:制茶时,制茶师傅用手掌、靠臂力去压扁、炒制茶叶,所做出来的茶叶厚薄不均,不光滑。手工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无法做到像机器一样的均匀。

机制茶:茶叶外观更加的好看,更加均匀且规则。机器按照设定的程序,保证外观的整体均匀性比如在压条,压条棒可以自动的对茶叶进行压制。

口感不同

手工茶:制茶师傅们寸步不离茶叶,更加灵活直观的了解鲜叶的杀青程度、揉捻程度、以及炒制的温度、茶叶的状态,及时的对茶叶进行处理。从而制作出独具特色的精品茶叶。一锅的炒制量远远低于机器的炒制量,所以做出来的茶叶口感要比机器茶好。不过由于受制茶师傅精力水平、心情以及天气情况的变化,同一天采摘的茶叶,最终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并不一定完全一样。

机制茶:炒制时能够有效控制茶青的萎凋时间和温度,确保品质稳定,同时有效节省劳动力。但是,机器再智能,它也只能根据固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没有办法根据当时的天气,温度进行即时更新,真正顶级的茶,机械很难大规模生产。

茶叶品质

手工茶:根据制茶经验和炒锅温度的灵敏度,有效把控茶叶的状况,决定什么时候出锅。从而制作出独具特色的茶。

机制茶:机器只能按照固定的程序,没有办法进行即时调整,真正顶级的优质茶品,机械化是难以生产出来的。

机制茶和手工茶没有必要非要比个长短。

机制茶的优势就是产量多,能满足市场大多数人需求,外观比手工茶好看。手工茶的口感滋味会更加丰富,价格也会比机制茶更贵。

而如今市面上所宣称的纯手工制茶,也有很多是出于营销目的。实际上,现今的不少手工制茶大多并非纯粹手工,而是半机械化。

而机制茶也并非是完全流水线化的自动操作模式,很多环节还是需要人工干预。

普遍的制作工序,现在都是手工与机械结合,在茶叶精制过程中,是各有利弊,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从而保障茶叶品质、促进茶业的稳固发展。

茶叶对我们来说,是个饮品,好茶的标准,并不是某一种制作方式工艺的绝对唯一影响因素,还有品种、种植、管理、环境、采摘标准、保存、流通、冲泡等等多重影响。

正视且接受科技带来茶的便捷、提升及多样性,传统和现代或结合,或各放异彩,更会有惊喜的茶品等待着我们去品味。

机械是科技时代进步的标志,传统流传的手工制作技艺需要保护和传承,茶人都有颗包容的心,没有必要鄙视某一种。机械也好,手工也罢,都只是制好茶的手段、工具而已。

因此,要说手工茶、机制茶哪个更好?其实它们各有短长,不能绝对说哪个好哪个不好,茶友觉得呢?

感受紫砂壶器形的线条美


紫砂壶的线条装饰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的线条都必须用牛角或铁、木、竹制成的专用线尺进行加工,使线条挺括而又清晰。这些线条不仅加强了紫砂壶的装饰效果,切可增强成型时的缺陷,提高正品率。紫砂壶的线条有,直线,曲线。线条美。

中国的艺术作品和西方艺术有一点很不同,就是非常重视线条,无论雕塑、绘画、书法还是建筑。米开朗基罗说过:—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也滚不坏的,因为他们的雕刻是团块。中国就很不同,我们特别重视线条,这可以在汉代的玉雕,初唐佛像造像的衣褶和大置的浮雕作品中得到印证,它们不注重立体性,而注意流动的线条。尤其中国产生了纯粹的线条艺术——书法,更是说明线条在中国人审美心理上占据的重要地位。

那么线条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主要有两大方面:一、简约,二、变化。简约就是指线条是最简单、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段,这与人类的艺术创作发展的过程有关,最早人类在认识和表现世界的过程中,难以用繁缛语言或其他手段作准确的反映时,往往采取一种概括、模糊的抽象手段,于是创造了最简约的线条,古人认为线条符号愈简约,愈能包容复杂的内涵。正是这种简约而包容的特征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寄托和浓缩情感意绪的无限空间,也给欣赏者提供了自由思考的无限空间。变化又使线条成为了艺术作品中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说简约使。万物始于一”,变化则。一生万物”。比如:有了线条的简约性才有筋囊器对实物的抽象化概括,而正是线条的变化使紫砂壶具有了形态各异的造型,同时壶体上装饰线条的变化更使紫砂壶具有了千变万化的审美效果。

结合到紫砂壶上的线条来说,主要有两种,即:曲线与直线。先说曲线。因为曲线是最有张力和流畅感的。它既不像直线的生硬,也没有标准圆弧的柔弱,正介于力度与弹性的中间点。由此延伸到紫砂壶上,曲线的运用就要讲究了,用的好会使整体有种流动感,而又不失力度。否则要么生硬、板滞,要么软弱无力。比如思亭壶,身筒两侧曲线,自顶部圆钮处流泻而下,壶盖处向外曲张,肩部自然向内弯曲,到腹部则又向外膨胀成一条更大的曲线,钮、盖、腹三段曲线自然流畅,颇有动感且干净利索。可能正因为陆思亭在这壶型上曲线的成功运用,才使其成为—个特定的形制名称吧。这是身筒曲线的运用,有的壶型流的曲线与壶体和提梁也能形成美妙的曲线,比如顾景舟的提鐾壶。整个壶体呈扁圆柱形,而正是这样才使流的微曲线恰好与壶底曲线流畅地贯通,而且这种贯通的。势”似乎并没有停止,反而给人感觉直冲向上又与提梁的曲线相连,并重回到流的根部,完成了—个曲线的循环,尽管身筒的底部曲线与提梁没有直接对结。这把壶的曲线运用可以说是极其成功的,由此可见,顾大师在设计时是怎样从整体的和谐出发而又在制作时怎样的—气呵成,否则是不可能达到这样气韵生动的。这种设计思路达到极至的是张守智、汪寅仙的。曲壶”。这把壶的造型主要就是两条曲线的展开,这两条线将壶形的各个部位有机地融为—体,产生7强烈的旋转韵律之美。这个壶形为艺人们在壶形上大胆运用曲线开了筋可,影响深远。

再说直线。不同的线型,给人带来的审美情感是不—样的,如果说曲线给人舒畅、轻快的感觉,那么直线就给人以挺拔、向上的感觉。紫砂壶挺拔、硬朗的气势神韵,从线型的角度也体现出造型的线条之美。但是,在紫砂器中的直线不能僵直、板滞,而是在直线中寻求变化,以做到直而不板、廓分明、刚中见柔。值得注意的是造型中的所谓直线,不同于几何学意义上的直线。紫砂壶中的直线往往含有曲线的成分,大都是以直线为基调中保持有曲线的内涵。当然这种曲线的长度有限、曲度也很小,并不影响线型的主体所形成的特色,却体现出刚中带柔的风韵。比如方壶通常会在钮、肩、流、把等部位用少许的曲线作为过渡,使整个器型既端庄雅正且又温婉动人,不使观者有过于棱角分明的视觉刺激。当然也有一些造型则把曲线和直线很好地结合在—起,不分伯仲,创造出和谐统一的审美效果,比如钟形壶、柱础壶、方钟壶等。

倘若在紫砂壶中运用好线条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丰富紫砂壶的造型的装饰性,还能增强使用功能。

《机制针形名优茶工艺》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茶叶常识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茶叶常识,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茶叶常识的专题,如:青茶工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