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白莺山茶文化的美丽传说

发布时间 : 2020-07-10
蒙顶山茶文化 武夷山茶文化介绍 有关茶文化的句子

蒙顶山茶文化。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有关白莺山茶文化的美丽传说”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有关白莺山茶文化的美丽传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很久很久以前,在三江源头的崇山峻岭中,生活着羌族部落,由于部落纷争,长年征战,羌族的一支(部落)为避免遭受战乱之苦,顺江而下,这个民族来到此地,首称一郎族,后改为二郎族,往后称为布郎族。由于处居山林,常年与野兽为伴,飞禽为伍,千百年来过着原始的部落生活。因居山林,生活贫困落后,当时唯有苦荞一直是他们的主粮,黑茶交易一直是他们衣食住行的来源和饮品。千百年来,民间就有顺口溜“阿维人来阿维人,烤罐苦茶献祖坟”。茶叶远古在白莺山的渊源,由此可见一斑。

白莺山,原叫白鹰山。据云县原政协副主席郑有林同志提供的他于80年代到白莺山考察了解收集的资料,白莺山,原称阿维,是四维中的一维(分阿维上庄和阿维下庄。上庄白莺山是第五保,下庄草籽是第六保),阿维上庄就是现在的白莺山村,后来,白莺山村隶属茂兰的辖区,叫中山公社(含核桃林)、中山乡。1978年改为白莺山大队(隶属漫湾镇)。相传白莺山村边有一个水潭,常年有水牛来打泥洗澡,潭边四周是茂密的森林,成群结队的白色大鹰常在树梢栖息,远远望去象一棵棵开满白花的大树,大鹰飞起,铺天盖地,象棉花散飘在空中,白茫茫一片,被人们很形象的喻为——白鹰山。为秀美的山寨增添了热闹的气氛。后来,人们就将此林畜禽与人天然和皆的美景之地叫做白鹰山。

在生活中,人们发现,大鹰是食肉的飞禽,常常攻击饲养的小鸡和能吃老鼠的蛇等益虫,专与人作对,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为生存而战,曾发生过“人鹰之战”。经过多年的人鹰之战,鹰逐渐减少,随之替代的“白莺”队伍逐渐壮大,因白莺叫声清脆,形体美丽,与人和谐。当地人就把“鹰”字有意的写成了“莺”字,一直沿用至今。据白鹰山施姓祖碑墓志中载,清嘉庆年间,有施姓迁入云州(今云县)定居阿维(现在的白莺山)。时至今日,景东南涧的茶商们把白莺山的茶喜称“阿维茶”,原因就出于此。通过文化交流,互通婚俗,学习先进文化等几经演变,新的替代旧的,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改变与提高,对白莺山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浓厚的民族、民俗等基础。

茶叶对白莺山来说,从古至今,都是当地布朗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来源。一是男女老少都有饮茶的习惯一天也离不开茶;二是经济收入来源中茶叶收入占重大的比例。经过刘士高、查映昌多年来的调查和向本村高龄的老人了解收集,据说在100多年前,白莺山村就有以“赶茶会”活动的形式(“开茶会、品茶味、评精品、贡茶叶、推良种”)来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传说。

即说的是在白莺山内的“大河锁水阁”(是早年的道庙,住过道人,解放前叫大河街),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这天,村内居住各族的族长,带上精心准备好本族采制的茶叶和茶具,带上族丁和泡茶工到“大河锁水阁”集中,本村区域内所涉及族长到齐后,赶茶会活动由“大河锁水阁”的蔡道长主持,在统一时间内,各族族长安排泡茶工在规定席位上摆上茶叶和茶具,现场展示进行泡制熟、生两种茶的茶艺,请所参会人轮流进行品尝,把所参评的茶品完后,作点评发言,按多数人的观点定级,由主持人进行登记,分出一、二、三级茶族。一级茶族有一定货币奖励;二级茶族奖200市斤(当时16两为一斤)贡茶;三级茶族奖100市斤贡茶。这些奖品,由三级以下的茶族进行平均准备。

定于农历四月一日交到“大河锁水阁”,经茶会主持人进行验收。同时,活动要求一级茶族采集本族获奖茶品种的茶子300市斤;二级茶族采集本族获奖茶品种的茶子200市斤,三级茶族采集本族获奖茶品种的茶子100市斤;这些茶子同样要求于四月一日交到“大河锁水阁”经茶会主持人验收。到农历四月十六日,各族族长又要带上族丁到“大河锁水阁”集中,对一、二、三级茶族进行颁奖领贡,三级以下茶族来领取茶子,带回作优良品种进行推广。

据说这种品茶、评茶并以物资和精神鼓励来推动茶产业的茶会活动连续举办了很多年,后来因主持茶会的老道长驾鹤西去,此项活动就中断了。当时,每年举办的赶茶会活动,人丁兴旺,铃响马帮,最多达4000多人,上千匹马帮,外地的有祥云、巍山、南涧和景东的客商,祥云人主要是驭盐巴到此交换。当时,外来客商过景云桥达新村街进行盐与茶等交换,次日晨从新村街到大河街购物交换,再从大河街经山神丫口(现在村委会旁)过哨街驿站到神洲古渡,船渡澜沧江返回各地。传至今日最出名的是祥云来的马锅头——刘大度,可以说是盐巴文化与茶文化的传播者。这个“赶茶会”的活动促进了茶叶的发展和加速了茶叶优良品种的推广。白莺山至今有百年以上古茶树12400多亩(林业勾图)183.39万株,据当地茶农介绍,茶树品种主要有本山茶、二嘎子茶、黑条子茶、白芽子茶、贺庆茶、黑藤茶、大叶勐库茶等。

据传说,当时每年举办的赶茶会活动都有详细的记录,装订成册,存放在“大河锁水阁”的寺庙内,但不幸的是在文革“破四旧”的运动中,将这些珍贵的茶文化历史资料全部查封烧毁,实在可叹!按云县有关史料记载,云县境内最先进入云县的民族定居在阿维乡(原叫阿维中山乡)最早发现茶和以茶救治病人的民族是布朗族,而在白莺山村境内居住的民族原先就是布朗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育成熟,行政隶属关系的变革,各民族之间的生产、生活及民族习惯的不断加深,互相交融,有的布朗族改成了彝族。

这种民族成份更改变迁的由来,同样有生动的传说: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因当时茂兰哨街是重要的驿道,人流、物流、信息流要比其他地方快得多,各方面发展要快得多,因此,比邻之下,哨街的彝族要求白莺山的布朗族改为彝族,以壮大势力。按此两大重要历史线索的传说,不难得出结论,白莺山村被砍掉的及现存的成千上万株各品种的茶就是当地布朗族人民祖先们几代人的重大发现与创造,当今幸存下来的多品种而高大、粗壮、古老的茶树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传世佳宝。

所以说茶在白莺山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茶农致富的希望,是当地人民经济来源的重要支柱。可以说茶是人们生命的源泉。至今传承延续下来的茶文化除上述之外,还有清明拜墓祭祖奉上一杯清茶的礼俗,表示对发现、饮用、发展、研究茶的祖先们的怀念之情;又如,若遇老年人死去,布朗人习惯用红布包上茶和米塞在嘴里,意思是民以食为天,而茶是生命之源,死去也不能忘记,需永远记住……。若遇18岁以下的人死亡,用红布包茶(不加米)塞在嘴里,表示生命有限,传承祖宗种茶未尽终身,死后也永不忘茶,需继续去种茶。同时也表示活人对死去的人唯茶是进葬一宝不可缺少。此外,白莺山时至今日传承着这样一种民族风俗,就是家家户户,在每年宰年猪时,都不可忘记的履行用茶、米、盐拌在一起撒在杀死的猪身上的仪式,象征意义是说:“送你到极乐世界后,不要去伤害我们的茶树”。

关于本文《有关白莺山茶文化的美丽传说》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经网扩展阅读

探武夷山茶文化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素有碧水丹山美誉的武夷山,奇峰耸立,碧水潺潺,翠竹丛生,云海磅礴。除了绝妙的景色,这里还蕴藏着悠远的人文历史文化,特别是茶文化。幽幽山谷中飘香的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凭其独特的岩韵,深邃的文化底蕴,早在17世纪就远销欧美。

山水钟灵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民众在此劳作生息,逐步形成了偏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此外,朱子理学在这里发祥、传播,使得武夷山成为研究东方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武夷山集山岳、河川风景于一身,山绕水转,水贯山行。一叶轻巧的竹筏载着四方游客,顺九曲溪而下,漂过浅滩、深潭,同时将两岸屹然耸立的高峰,陡峭的石崖,一一收入眼底。一溪贯群山,两岸列岩岫。奇、秀、美、古兼而有之的武夷山因人文与自然特色和谐统一,在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红袍来到武夷山,除秀水奇峰,不可不看的还有大红袍。武夷山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而王中之王就是大红袍。它的四棵母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两旁岩壁矗立,日照时间不长,温度适宜,四季都能得到细泉的滋润,由枯叶、苔藓等植物腐烂形成的有机物,为茶树补充了养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使得大红袍香气馥郁,回味甘爽,冲至九泡仍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大红袍是武夷山茶文化的着名旅游景点,每天数以千计的游客都要来到这里,亲睹这几棵茶树的芳容。

大红袍母树于明末清初发现并采制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盛名不衰,关于它的美丽传说也不少。其中之一是,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在武夷山脚下病倒,村民们采摘大红袍,治好他的了病。秀才高中状元后,为了报答神茶的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脱下皇上恩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从此,便得名大红袍。

大红袍茶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的产量极少。九龙窠的这四棵茶树年产量仅8两左右,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古时采摘大红袍,需焚香礼拜,设坛诵经,使用特制器具,由名茶师制作。如今在市面上售卖的都是二代大红袍,也就是通过嫁接而生长的茶叶,并且分为多个等级。武夷山一带生产的乌龙茶总称武夷岩茶,它属半发酵茶,集红茶、绿茶功效于一身。大红袍名居武夷岩茶五大名丛之首,其他还有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鹞。这些茶树在武夷山风景区也都能看到。

武夷茶博园走入武夷山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茶店、茶馆。除旅游业,茶业是这里百姓赖以生存的另一支柱产业。种茶、制茶、贩茶、品茶,茶与武夷山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将茶文化传播得更深广久远,武夷山市政府斥资1.9亿元人民币于2008年建成了一座茶博园,集中展示武夷茶的历史、传说和制作工艺。

茶博园占地10.3万平方米,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茶魂广场。广场中心是武夷三圣的雕像,他们是:神农、彭祖、武夷君。两侧环立的是历代与武夷茶有着不解之缘的十四位名人:唐代的陆羽、孙樵、徐夤;宋代的范仲淹、苏轼、朱熹、白玉蟾;元代的高兴、杜本;明代的陈铎、释超全;清代的董天工;近现代的连横、吴觉农。

茶博园内还有岩茶史话园区。它分为远古的记忆、汉晋遗存、盛唐佳话、两宋风采、元代御茶园、明代散茶、清代乌龙茶、民国茶业科研基地、当代武夷茶的新崛起9个区域。与武夷茶文化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和诗词歌赋等都在这里以石刻、石雕的手法,集中展现。

印象大红袍除了好山、好水、好茶,还有一出好戏在武夷山等着每一位访客来欣赏。《印象大红袍》是一部讲述茶文化的歌舞剧,由着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所打造。它耗资1.5亿,花费两年的时间编排制作,参演的俊男美女多达300人。整个演出场景分为梯田、茶楼、平地、水域四个区域,优美的山水风光和楼阁、草木融为一体。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观众都是转着看演出。因为观众坐席具有全球首创的三百六十度旋转功能。在70分钟左右的演出过程中,看台会旋转十多圈。演出分为盛唐笙歌、竹林群舞、神话传说、炒茶表演、竹筏漫游五个篇章,将武夷山的文化精髓都浓缩在一起。从民间有关大王峰和玉女峰的传说,到名茶大红袍的由来,从古人咏茶到现代茶坊老板说茶,再到从茶工艺制作的展示,通过丰富的舞台色彩,优美的歌舞,逐一呈现,引人入胜。

《印象大红袍》去年3月1日正式演出以来,取得了强烈的反响。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季和宾在受访时指出,到访武夷山的游客去年上升到了635万,实现旅游收入106亿。这部大戏的制作成本三年内就可收回。它也是文化旅游的成功探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有了变化,单有好山好水还不够,还要能让每个游客都体验到文化底蕴。

白茶的美丽传说


一、铁拐李与白茶仙子

要说铁拐李,我不得不先说一下日入坞底和仙过岭下的来历。

所谓日入坞,就是太阳着落的地方。日入岭上终年浓雾迷漫的岗顶据说就是西天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的所在。各路神仙从四面八方来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都要从一个指定的岭(当地把两个山顶之间小凹称为岭,山顶称为岗)作为入口,就象我们现在开大会的签到处一样。这个岭就是仙过岭。那么,生活在坞底和岭脚的山民们的村庄,也自然就叫日入坞底和仙过岭下了。

这天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他那时还没有拐,而是一位仪表堂堂的风流神仙,我们就先叫他李仙吧)在赴王母娘的蟠桃大会路上到了月亮湖边的汤江岩上,一来这长途奔波有些劳累,二来么,汤江岩就在日入坞东面,坐汤江岩遥看日入坞风景,秀丽得叫李仙也有点留恋,他想小坐片刻刚好去仙过岭报到。谁知刚一落坐就头皮一麻,觉得情况有些不妙,算来自己今天有点小麻烦。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他就买个安稳钻进一个岩洞里。

这时罗英秀才也赴蟠桃会路过汤江岩,这个罗英秀才大家知道,他本来命中注定是要在方腊起义成功后做皇帝的,因为他母亲多嘴造成误会不但做不成皇帝,上天还要收了他的命去。天来收时他用牙咬住娘的衣襟。雷霆万钧之后。他的全身皇骨荡然无存,只剩下嘴巴还是做皇帝的嘴,因此叫圣旨口。这个圣旨口看到李仙坐在岩洞里,说了句上石塔下石塔(石塔,诸暨方言,即岩石),压压落来糊塌塌就飘然而去。李仙一听,急忙起身想出岩洞,一只脚跨出,另一只脚却被塌陷的石岩压住。忍痛抽出,已伤了筋骨。看来此处休息不得了。李仙只好强忍疼痛,驾云西去。整朵云彩都被他的鲜血染红。仙过岭签到,他也不与其他神仙多说,一路直奔瑶池所在地日入岭。不料刚到仙过岭南的日入柱山,他再也难忍脚痛跌下云端。一屁股坐在一株千年茶树上。

他口里正喊着哎唷,地下也一声声脆生生的哎唷哎唷在应对。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小仙女被他压着了。

大仙好生无理啊,休息也不挑个地方。

仙子莫怪,老道是脚痛难支,才误撞仙驾的,原谅则个!

原来如此,待奴家看来。

对话过后,小仙女查看了李仙的伤口,随手就摘了几瓣茶叶,放手中搓烂了,敷到伤口上。鲜血立即就止住了。她又从袖中取出一粒药丸来说:大仙吞下我用太子茶制作的儿茶丸,就再也不会疼痛了。李仙一一照做,果然血止痛消。只是脚骨已短了一截,只好取一根老籐做拐杖,从此成了名扬天下的铁拐李。

为了感谢小仙女的治伤之恩,他做了一个药葫芦挂在杖头,决心学习小仙女,随时随地救死扶伤。当然这种叫做儿茶丸的仙丹是药葫芦内必不可少的当家药了。这个替铁拐李治伤的小仙女,就是日入柱山的白茶仙子。

二、外甥老爷与白茶仙子

在西天的蟠桃大会上有一件趣事,一次,因为有一个叫外甥老爷的小仙最迟到达,王母娘娘等他到了马上就吩咐开席,随口说了句:外甥老爷来了,我们可以开席啦!

神仙中也有势利眼的。以前,几个神仙一起赴会,因为外甥老爷道行浅些,常常会受到作弄。这次听了王母娘娘也在叫他外甥老爷,这些促狭的神仙就再也不敢作弄外甥老爷了。

而这个外甥老爷,成仙之前是我们日入坞一户人家的外甥。事情是这样的:日入坞底有个仙师殿前,住着一户烧窑的人家。夫妻俩人没有生育,领了一个外甥当儿子。这个外甥本来就有点仙骨,天天在仙师殿前过往,就得着了仙气。到后来,居然可以进到刚烧好的窑里,若无其事地把还红得发烫的砖头端出来。一点也不会伤到身手。旁边的人看了觉得奇怪,就和他娘舅去说。娘舅说,那是我外甥本事大,好啊好啊!舅姆却害怕了,她害怕这样的本事是要成精了。如果她家里出了精怪,岂不是要倒灶吗?她就在出窑时躲在旁边看。一看外甥真的端着红的发烫的砖头在出窑。她就叫手下人在外甥再次进窑的时候封了窑门。手下人是吃老板的饭,受老板管的。她说封窑就封窑,反正死了也是她的外甥。就真的把窑门封了。外甥老爷出不来,象砖头一样被窑火烧着。烧着烧着他就烧成了仙,化作一股青烟走了。

这个烧出来的神仙象一团火球,到了西天门王母娘娘的瑶池外面,怎么也不让进去。他只好在日入柱山上急得团团转。用扇子扇,不行。越扇越红。在草地上滚,也滚不掉满身火气。跳到溪水里洗,当时好一点了,爬上来就又成了一个火球。怎么办呢。他还是个小孩呢,就坐在山上哭起来。正哭得起劲,一个甜甜的声音飘进他的耳朵: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啊?他用手背擦了擦眼睛一看,哇,是一个漂亮的小仙女在问他。他抽抽嗒嗒地说:别人都叫我外甥老爷。也对呀,他是老板的外甥,窑厂的工人当然这样叫他罗。小仙女笑起来。你都做老爷了,还要哭!他真的不好意思再哭了,就把如何被烧成仙如何进不了西天门的事一五一十向小仙女说了一遍。

小仙女说了,你不要着急,我就是白茶仙子。你这个是内火,靠水洗靠滚草地都不行。我有办法让你消火。

外甥老爷将信将疑地问,你只是个茶仙,又不是药仙,真的可以帮到我吗?

白茶说,小孩子不懂不要乱说。你知不知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说明茶可以解毒、可当药用。唐朝《本草拾遗》中提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难道我还治不了你小小的内火吗?

果然,白茶轻而易举就除去了外甥老爷的内火,把一个火球小仙变成了衣冠楚楚的外甥老爷。从此,外甥老爷就成了蟠桃大会上的常客了。

三、方腊与白茶仙子

在日入岭的山背面不远处有个叫回龙桥的地方埋葬着农民起义军领袖方腊的英魂,中余有个叫方家的地方,就是方腊的后代繁衍生息的处所。

想当年方腊振臂一呼,义旗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起义失败的原因众多,在日入岭有一种传说是这样的:方腊起义是天注定的,皇帝都替他找好了,就是罗英秀才。但是罗英秀才遭到上天惩罚做不成皇帝了,所以方腊也跟着倒霉,这是一。第二,凭方腊起义军的英勇善战,官家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赢他的。但是后来宋江被招安,官家用宋江来镇压方腊,等于是农民起义军内讧。在内外夹击之下他才惨遭失败。这些都不是方腊的错,但结果却由他全部承担。因此,方腊死后葬在日入岭下的回龙桥,他死不暝目,冤气直冲九霄。这股冤气前冲后突,跌宕升腾,常常搞得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都有点愁云惨雾。玉帝因为错怪了罗英秀才,好象觉得自己也有点对不起方腊,就有点听凭他发发怨气算了的意思。但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呀。正当王母和玉帝也一筹莫展之际,白茶仙子开口了:方腊的怨气,还是让小仙去想想办法吧。王母当然满口答应了。

白茶就每日到回龙桥陪着方腊喝茶解闷,谈古论今。时间一久,方腊的冤气中那股阴毒之黑就被白茶的儿茶丸化解了。现在,方腊的冤气虽然依旧冲天,但因为没有了阴毒的黑气,都变成了缭绕的浓雾。日入岭的雾终年都是到九点半之后才能化开,越到晴天雾越浓。浓雾生成的水滴滋润了高山云雾中生长的白茶。而且,据说日入坞的溪流也是王母娘娘为了奖赏白茶化解黑气的功劳,从瑶池水中分出一支来恩赐给日入柱山的,这条溪流水不大,但常年潺潺流淌,大旱之年也从不干涸。这样,白茶上有方腊的浓雾滋润,下有瑶池的泉水灌溉。所以,日入柱山的茶叶能入选贡茶并专供太子享用,成为形实相符的太子茶,也就理所当然了。

茉莉花茶的传说_茶文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茉莉花茶的传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您知道茉莉花茶的由来吗?传说是在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陈古秋所创制,陈古秋为什么想出把茉莉花加到茶叶中去呢,其中还有个小故事。

有一年冬天,陈古秋邀来一位品茶大师,研究北方人喜欢喝什么茶,正在品茶评论之时,陈古秋忽然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茶叶未品尝过,便寻出那包茶,请大师品尝。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陈古秋不解就问大师,大师笑着说:“陈老弟,你做下好事啦,这乃茶中绝品‘报恩仙’,过去只听说过,今日才亲眼所见,这茶是谁送你的”。陈古秋就讲述了三年前去南方购茶住客店遇见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经历,那少女诉说家中停放着父亲尸身,无钱殡葬,陈古秋深为同情,便取了一些银子给她,并请邻居帮助她搬到亲戚家去。

三年过去,今春又去南方时,客店老板转交给他这一小包茶叶,说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当时未冲泡,谁料是珍品,大师说"这茶是珍品,是绝品,制这种茶要耗尽人的精力,这姑娘可能你再也见不到了。"陈古秋说当时问过客店老板,老板说那姑娘已死去一年多了。两人感叹一会,大师忽然说:“为什么她独独捧着茉莉花呢?”两人又重复冲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现。陈古秋一边品茶一边悟道:“依我之见,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将茉莉花加到茶中,果然制出了芬芳诱人的茉莉花茶,深受北方人喜爱,从此便有了一种新茶类茉莉花茶。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茉莉花茶的传说》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碧螺春茶的美丽传说


只要是品饮过碧螺春茶的人,都被它嫩绿隐翠的颜色,柔匀细嫩的叶底,清香幽雅的香气,鲜爽生津的韵味所深深吸引。但关于碧螺春名字的来历,却一直鲜为人知。

根据史料记载,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苏州府志》上的记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二是清代王彦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时进行了第三次南巡,当康熙一行人车驾至太湖时,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给康熙帝,康熙认为这茶的原名不够雅驯,因而赐名为“碧螺春”。碧螺春从此闻名于世,成为清代宫廷的贡茶。

其实,除了上述的史料记载,关于碧螺春茶名的由来,民间还广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传说在太湖岸边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叫碧螺的孤女,她为人勤劳善良、美丽大方、天资聪慧,并且天生一副好嗓子,山间云里,经常可以听见她动听的歌声,乡亲们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两洞庭山隔水相望的东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阿样的青年渔民,为人正直、勇敢、正直,深受人们爱戴。对于碧螺,阿祥早生情愫却苦于一直无由相见。这年早春,太湖里出现一条横行霸道的恶龙,扬言要踏平山庄,强占碧螺为妻。

住在东山上的阿祥听到这个消息后怒火中烧,为保黎民苍生与碧螺的安全,阿样与恶龙大战七天七夜,双方都身负重伤,倒在洞庭之滨。闻讯赶到的乡邻们齐心协力,斩除了恶龙,洞庭湖畔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祥和。碧螺为报大恩,将已身负重伤的阿祥带回家中亲自护理。然而,由于阿祥受伤严重,始终未能脱离危险,碧螺终日四处为阿祥寻觅草药,一日在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发现一株枝叶繁茂的小茶树。碧螺小心翼翼地将这株茶树移植到洞庭山上。在碧螺的精心护理之下,小茶树茁壮成长,可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

万分焦虑的碧螺每日跑上山去以口衔芽叶,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给阿祥饮用。说来也怪,阿祥饮后,顿觉神清气爽。眼见阿样的身体日渐复原,本以为可以和碧螺姑娘从此双宿双飞,可碧螺却因为天天以口衔茶,至情相报,逐渐失去原气,最终憔悴而死。悲痛欲绝的阿祥为了纪念美丽善良的碧螺姑娘,于是和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下她亲手看护的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了纪念碧螺姑娘的芳魂,将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螵茶。此后洞庭太湖虽然历经沧桑,但那株用阿样的鲜血以及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始终独具妙韵,幽香永存。

糯米香茶美丽的传说


美丽的传说:在屏边的一傣族寨子里,飞来了一只美丽的金凤凰,落在茶园附近的树下梳理着一身绚丽的羽毛,轻盈的身姿吸引了在茶园里劳作的咪多蒙,他抹抹额头的汗水,坐在石头上看着起舞的凤凰。

突然,一只老虎从树林里串了出来,向凤凰扑去,阿蒙忙拎起锄头跑了过去,经过一翻的拼搏,终于赶跑了老虎,救下了受伤的凤凰.凤凰在他的头顶盘旋了三圈才依依不舍的飞走。

第二天一早,一个美丽的姑娘向阿蒙家走来,劲上的银项圈眨着柔和的光芒,映着姑娘白娇嫩的脸.耳垂上的银耳环随着脚步轻轻摇曳,一路叮当作响,阿蒙打开门看到了她,被她的美丽震撼住一时愣在那里.姑娘脸上浮起了害羞的红晕,浅浅一笑,露出一对好看的酒窝。

"阿哥,我是你救下的凤凰因为欣赏你的正直和憨厚,所以化为女子伴你一生,阿哥你别嫌弃我."凤凰女说完,深情地看着阿蒙.阿蒙心里乐极了忙把她请进家,并给她取名为彩诗,打算把茶叶卖完就娶她为妻。

他们每天一起去茶园劳作,阿蒙叫她怎么采茶.怎么制作茶.傣族寨里有一种叫糯米香叶的矮科本草植物,每株发叶不多,生长在蔽光的阴湿坏境中,它含有糯米的特殊香味.每当糯米香叶收割时,阿蒙就带她一起把采下来的叶片烘干,将一些糯米香叶和大量的烘青大叶茶窖制,然后密封保存,一份清香保健的糯米香茶就诞生了,这清香的糯米香就是他们爱情的味道。

阿蒙累了的时候,彩诗就冲泡一杯糯米香茶为他解乏.经沸水一彻,幽香扑面而来,杯面茶气清香,汤色嫩绿明亮,平凡淡雅的香味让人感觉清爽.看着他喝茶,她就在一旁幸福的笑着为他擦汗.阿蒙告诉她,经常喝糯米香茶抗衰养颜,降脂减肥,消食醒酒,滋阴补肾,清凉解毒.,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等作用..她害羞地看了他一眼,"它还是有一种作用,闻到糯米香茶的香味,就可以让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两人的欢笑在茶山上空久久回荡。

那只被阿蒙赶走的老虎知道凤凰变成了美丽的彩诗,恨得咬牙切齿,就想要把她抢回来做老婆,破坏了他们的好事,彩诗一个人在家做饭时,老虎化为一个好帅的货郎,到阿蒙家门口叫卖蜡染布裙.彩诗刚出门来看,就被老虎抓走。

阿蒙回到家里不见彩诗急得到处找,最后在山洞里找到了彩诗,可是她已经失去了对阿蒙的记忆,和老虎生活在一起。

没有办法,阿蒙只得在她附近坐下,痛惜地打量着,忽然,他想起了她曾说过,只要闻到糯米香的味道,就会想起他们在一起的日子. 他忙取出带在身上的糯米香和挂在腰上的小茶壶,彩诗偏着头看着他烧火做饭,却不敢靠近。

糯米香茶的香很温和,淡雅的伴着茶香,熟悉的香,彩诗的身体渐渐放松,又变回了人形.她努力地回忆着这糯米香味来自记忆的哪个角落,往事一摹摹闪过,熟悉的糯米香就在前面,却怎么也抓不住那些片段。

茶已三泡,茶气里含有的清香,温碗而缠绵,几经冲泡仍回味着当初幸福的味道.她的眼泪掉了下来,终于接过杯子品了一口,她想起了他,想起了他们的爱情."再闻到糯米香的味道,我会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她刚喃喃地说完,阿蒙就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

两人回到傣寨里,继续在糯米香茶的清香里幸福的生活。

关于碧螺春的美丽传说


碧螺春是一种驰名中外的绿茶,自古就是茶中珍品,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碧螺春以江苏省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出产的茶叶为最佳。碧螺春条索紧结,蛾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泡在开水中,只见杯中犹如雪片飞舞,慢慢舒展成一芽一叶。汤色碧绿,味道清雅,经久不散。碧螺春因其碧绿澄清,形似螺旋,产于春季而得名。太湖一地,流传有许多关于碧螺春的美丽传说,其中以碧螺春由来的故事最为人传颂。

传说在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个美丽、勤劳、善良的姑娘,名叫碧螺。姑娘有一副清亮圆润的嗓子,十分喜爱唱歌。她的歌声象甘泉,给大家带来欢乐。大家十分喜爱她。与西洞庭山隔水相望的东洞庭山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阿祥,以打鱼为生,水性好,办事公正,武艺高强,又乐于帮助人,因而深得远近人们的爱戴。阿祥在打鱼路过西洞庭山时,常常听见碧螺姑娘那优美动人的歌声,也常常看见她在湖边结网的情形,心里深深地爱上了她。

这时,太湖中出现了一条恶龙,它要太湖人民为它烧香,每年送一对童男童女供他奴役,还要碧螺姑娘作它的妻子,如果不答应,它就要刮恶风,下暴雨,掀巨浪,拔树摧房,打翻渔船,让太湖人民不得安宁。阿祥下决心要杀死恶龙。他手持鱼叉,潜到猢底,趁恶龙不备,用鱼叉猛刺恶龙。一人一龙展开一场天昏地暗,地动山摇的搏斗。最后,阿祥杀死了恶龙,但自己也因流血过多昏过去了。

乡亲们把为民除害的小伙子抬回了家。碧螺姑娘更是因为小伙子杀死恶龙,兔除了她的灾难而十分感激。她把阿洋抬到自己家中亲自照料。可是,阿祥的病情一天天恶化,碧螺十分伤心。为了救活阿祥,她踏遍洞庭,到处寻找草药。有一天,姑娘发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早春寒冷时节,小树却长出了许多芽苞,茶树周围有许多暗红色的血迹。姑娘知道这是由于阿祥鲜血滋润的结果。她十分爱惜这棵小茶树,每天给小树浇水。早上怕茶树冻坏,便用自己的嘴把芽苞一个个含一遍。清明过后不几天,小树伸出了第一片嫩叶。这时阿祥已水米不进,危在旦夕。姑娘泪珠直流,她来到茶树旁边,看到嫩绿的茶叶,心里想:这些茶叶是用阿祥的鲜血滋润的,是我的口含着长成的,我采几片叶子给阿祥泡水喝,也表一表我的心意吧。于是姑娘采下几片嫩芽,泡在开水里送到阿祥嘴边。一股醇正而清爽的香气,一直沁入阿祥的心脾,本来水米不进的阿祥顿觉精神一振,一口气把茶喝光,紧接着就伸伸腿伸伸手,恢复了元气。姑娘一见阿祥好了,高兴异常,她把小茶树上的叶于全采了下来,用一张薄纸裹看放在自己胸前,让体内的热气将嫩茶叶暖干。然后拿出来在手中轻轻搓揉,泡茶给阿祥喝。阿祥喝了这茶水后,居然完全恢复了健康。

可是,碧螺姑娘却一天天憔悴下去了。原来,姑娘的元气全凝聚在嫩叶上了。嫩叶被阿祥泡茶喝后,姑娘的元气却再也不能恢复了。姑娘带着甜蜜幸福的微笑死去,阿祥悲痛欲绝,他把姑娘埋在洞庭山顶上。从此,这儿的茶树总是比别的地方的茶树长得好。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乡亲们便把这种名贵的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有关茶的记载传说


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同时,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辅证。茶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关系到茶文物十分繁杂,诸如茶人、茶具、茶书、茶画、山泉,以及有关的茶文化遗址等等,无一不是茶文物的组成部分。与茶的发现和利用紧密相联的神农氏,在中原大地留有许多与他有关的遗迹。地处湖北,接近川、陕交界处的神农架,是一个原始森林区,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00米。据初步估计,这里盛产包括茶叶在内的药材共130余种,这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此外,在湖南省县还有神农墓与神农庙。县原属茶陵县,在西汉时,就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从上可见,神农与茶似有联系。唐代陆羽,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他所著的《茶经》,茶学者经常提到的还有33种版本存世。在他的家乡,保存有文学泉、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和陆公祠,收藏了为纪念茶坛宗师陆羽的古雁桥和《古雁桥碑》刻等。陆羽故居西塔寺及寺内的陆子井遗址已开始修复。当年,陆羽考察茶情,传授茶风,探寻泉水所到之处,仍留有不少古迹。现存的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传为陆羽品题,由元代赵孟书,号称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的陆羽井,井口一丈见方,四壁镶石,俗称观音泉。元人顾瑛称其是雪雯春泉碧,苔侵石青,也是陆羽当年烧水煮茶品之处。《陆文学自传》中提到的上元初(唐肃宗年号,即公元760~761年),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谭宴永日。说他与诗僧皎然同居于浙江吴兴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还在,苕溪犹存,这一带人民饮茶仍保持陆羽遗风。属苕溪流域的浙江省余杭县,据古籍《双溪十景》记载:翁泉呼陆家井,唐隐士陆羽号桑翁,著有茶经传世,隐居将军山麓之泉畔。如今,将军山焚麓的陆家井,虽历经1200余年,但直到现在,当地老人仍叫此井为翁泉或陆家井。

西湖龙井的美丽传说


提起中国的名茶,人们不得不想到一个名字:西湖龙井。杭州西湖这个美丽的地方与茶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而茶文化中传说无疑是最动人的,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个“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与西湖龙井的动人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在龙井山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位老婆婆。老婆婆屋后种着十八棵茶树,依靠卖茶为生,心地善良的她还常煮茶水置于门口,任进山采茶的人取饮。然而有一年,风不调雨不顺,茶树收成不好,茶叶质量欠佳,茶便卖不出去了。眼看着这一年的生计没有着落,老婆婆愁得眉头拧成结,怎么都打不开了。

幸好天公悯人,老婆婆平日积善,奇迹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位白胡子老叟来了村里,兜兜转转逛了几圈,别的都不要,偏偏看上了老婆婆宅院里的一个破石臼,还要出高价买下。老婆婆高兴坏了,立马就答应。然而老叟自己搬不动那个大石臼,便下山找人帮忙去了。老婆婆心想:这人从外地大老远地来,还出那么高价钱买个石臼,我一定要清洗干净再给人家。于是,老婆婆废了半天的劲儿,把石臼里的杂草、腐土全清了出来,丢到了茶树下,又用清水把石臼洗了几遍,终于满意了。

这时老叟带了几个小伙子兴冲冲地赶回来,看到石臼,却大吃一惊,忙问石臼中的杂物去哪了。老婆婆如实相告,老叟却摇头苦叹:天意啊!石臼之宝已不在,我要这空壳何用?说完便是叹气,话也不想说,钱也不再给,就这么下山去了。眼看着快要到手的银子就这么没了,老婆婆的眉头又一次拧成结:这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办呀!

但是,真正的奇迹这时才发生。没过几天,老婆婆屋后的十八棵茶树,竟一夜之间新枝嫩芽一齐涌出,茶叶变得又细又润,沏出来的茶幽香怡人。茶香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飘满整个龙井山,品茶卖茶的人相拥而至,十八棵茶树在西子湖畔名声大噪。从此以后,龙井茶便在西子湖畔栽培开来,“西湖龙井”也因而得名。

时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采摘此茶带回去给太后饮用,竟治好了太后肝火旺盛之症,于是封这十八棵茶树为“御茶”。龙井茶便因此更声名远扬,蜚声海内外。

如今我们无法确定这个美丽的传说是真是假,但我们确定的是这个正是这个美丽的传说让西湖和龙井以一种最奇妙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我们确定的是正是这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和历史让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茶文化发源地。最后提醒各位读者若想真正感受这份美好,请到那美丽的西湖品一杯正宗西湖龙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