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湖南黑茶的起源与演变

发布时间 : 2020-09-17
茶叶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湖南的黑茶 湖南黑茶

茶叶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湖南黑茶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最早产于中国西南,然后逐渐向东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展.唐朝时,茶业已遍及现时的产茶区.茶的饮用习俗则由南主逐渐向北部地区传播,至宋朝,茶叶已成为西北游牧民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且举国上下,从皇宫贵族到平民布衣皆喜饮茶,中国最早饮用的茶是绿茶的团饼茶,发展到明朝,废除团饼茶,改饮散茶。

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寒冷,不宜植茶,所需的茶叶必须从南方用人力或畜力运至北方,因路途遥远,运输时间往往需要一年半载,途中风吹雨淋,日晒夜露,茶叶的内含化学成分聚合,使原本汤色青绿,滋味浓强的绿茶变得汤色红浓,滋味醇和,干茶色泽也因此变得深褐,当时又称为乌茶。

真正的黑茶起源于湖南安化一带,1524年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有"黑茶"的历史记载。

黑茶是西北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古时西北不产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而人们所食之物为牛肉,羊肉和奶酪,不易消化,使人易患疾病.茶不仅能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故自茶传入北方后,茶便成了北方少数民族赖以补充维生素,防病,治病的主要物质,以至"不可一日无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献记载了茶在西北少数民族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西北属于寒温带草原气候,牧草丰饶,盛产马匹,马匹是古时运载和征战的最佳工具,且为不产马匹的汉民族(中原地区)所需,汉民族政府为了加强国防力量,增加政府财政税收,利用中原地区所盛产的茶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匹进行交易,使两者各得其所.于是在中国古代历史出现了历时千年之久的"茶马交易","茶马交易"从中国的唐朝开始至清朝末年结束.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榷茶司""茶马司"等对"茶马交易"进行管理和控制,为促进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巩固国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黑茶是"茶马交易"中"茶的主要种类之一,当时称为"官茶"(官茶易马,商茶给卖).1595年,明朝政府认为湖南茶产量大,味浓,刺激性强,更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加奶酪的饮用方式,遂将湖南安化所产的茶定为"官茶","官茶"运往陕西咸阳和泾阳带加工成"泾阳砖"--茯砖,然后运往西北地区交换马匹.

除官茶外,中国的商人也经营私茶,获取利润,经营茶叶的商人以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为主,茶叶来自全国各产茶区,以汉川,湖南,湖北,福建最多,其中黑茶以湖南最负盛名.

今天,中国各民族和谐相处,均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不再需要"以茶易马".中国政府把边销茶的供应作为一项民族政策,实行"敞开供应,补贴差价"(产区的成本价格高于销售价格),以确保少数民族放心喝上低价(便宜)茶.

黑茶,是由绿茶演变而来的一大茶类。由于干茶色泽黑褐故称“黑茶”,因为黑茶是在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茶马交易中发展起来的特殊茶类,故当时又称“番茶”。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史陈讲上疏讲到黑茶的生产与贸易情况“以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地产有限,乃第茶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送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明史.食货志》)这是有关黑茶的最早文字记载。

茶经网黑茶扩展阅读

2020湖南黑茶研究:安化黑茶起源之探讨


湖南黑茶研究:安化黑茶起源之探讨

伍湘安

安化,旧隶属谭州故郡。宋熙宁五年(1072年)开梅山而置安化县,取归安德化之义。安化境内,千山聚香万水拖蓝,山的刚直和水的柔韧,孕育了安化人杰,创造了安化茶文化文明。

安化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因量多质好,古时就驰名中外,“安化茶早在唐已有名,但规模生产则从宋代开始”。《安化县志》载:“当北宋启疆(建县)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崖谷间生殖无几,唯茶甲诸州县,不仅茶多,且质优。”安化自古以来就有采用烟熏方法保存食品的习俗,不仅茶叶,而且熏鱼、熏肉,制成腊味后色美、味香、可口。山区农民每户有一个火坑,烧水、煮饭、炒菜等都在火坑内进行,炊具就挂在火坑****能升降有钩的梭筒上,其上端挂着一个篾篓,常饮用的茶叶(成熟度较高)就放在篾篓内,有的一放就是10年、20年以上,叫“陈茶”,或叫梭筒篾篓茶。通过高温火焙,其色泽变得黑褐油润,故称“黑茶”。

古时,安化茶农在长期的生活中感悟、探索、实践中,不经意发现渥堆、火焙变黑的茶滋味醇和,汤色较浓,更适合饮用,并且有奇特的药用价值,小孩腹泻饮了这种黑茶即可止泻,效果甚佳,便把这一工艺固定下来,沿袭至今,于是就形成了安化黑茶。杜贵墀等清光绪《巴陵县志》卷七第2页载:“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之称兰芽锅青,用火焙之,统呼黑茶云。”

现在人们所称的安化黑茶,就是采用安化群体茶品种——云台山大叶种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松烟明火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毛茶或以其为原料蒸压成形的紧压茶的总称。安化黑茶制作工艺独特,在初制过程中就完成了做色工艺,并且与乌茶的日晒干燥不同,增加了松柴明火烘焙工艺,这种烘焙方法既除掉了青叶气,又使干茶色泽黑褐油润,均匀一致,且内质滋味醇和,具有独特松烟香。

由于安化是先有茶,后有县,所以建县以前很难见到安化茶的记载。只是在唐杨晔(856)《膳夫经手录》载有“渠江薄片茶”,五代(公元936年)毛文锡《茶谱》云:“谭郡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其色如铁”。这其中的“渠江”,指的是现在的安化县渠江镇一带,“铁色”应理解为黑色,“渠江薄片茶”应属于安化黑茶。在庄晚芳著的《中国茶史散论》中列有湖南历史名称,“唐有?湖含膏、渠江薄片等4个”。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记载,明朝96种名茶,“渠江茶”就是一种。“渠江薄片”、“渠江茶”在明及明以前就已闻名海内。由此推断,安化黑茶可能有一千多年的制作加工历史。

安化黑茶起源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明史茶法》载,1524年卸使陈讲奏称:“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地产有限…令商人书烙篾上。”据查阅资料,这是“黑茶”一词首次见于文字,《甘肃边志》认为所指的就是安化黑茶。由此看来,安化黑茶只从见于“黑茶”一词记载起,迄今也至少有480多年的历史了。

2020湖南黑茶:关于安化黑茶起源的问题探讨


关于安化黑茶起源的问题探讨

安化,旧隶属谭州故郡。宋熙宁五年(1072年)开梅山而置安化县,取归安德化之义。安化境内,千山聚香万水拖蓝,山的刚直和水的柔韧,孕育了安化人杰,创造了安化茶文化文明。

安化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因量多质好,古时就驰名中外,“安化茶早在唐已有名,但规模生产则从宋代开始”。《安化县志》载:“当北宋启疆(建县)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崖谷间生殖无几,唯茶甲诸州县,不仅茶多,且质优。”安化自古以来就有采用烟熏方法保存食品的习俗,不仅茶叶,而且熏鱼、熏肉,制成腊味后色美、味香、可口。山区农民每户有一个火坑,烧水、煮饭、炒菜等都在火坑内进行,炊具就挂在火坑中央能升降有钩的梭筒上,其上端挂着一个篾篓,常饮用的茶叶(成熟度较高)就放在篾篓内,有的一放就是10年、20年以上,叫“陈茶”,或叫梭筒篾篓茶。通过高温火焙,其色泽变得黑褐油润,故称“黑茶”。

古时,安化茶农在长期的生活中感悟、探索、实践中,不经意发现渥堆、火焙变黑的茶滋味醇和,汤色较浓,更适合饮用,并且有奇特的药用价值,小孩腹泻饮了这种黑茶即可止泻,效果甚佳,便把这一工艺固定下来,沿袭至今,于是就形成了安化黑茶。杜贵墀等清光绪《巴陵县志》卷七第2页载:“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之称兰芽锅青,用火焙之,统呼黑茶云。”

现在人们所称的安化黑茶,就是采用安化群体茶品种——云台山大叶种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松烟明火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毛茶或以其为原料蒸压成形的紧压茶的总称。安化黑茶制作工艺独特,在初制过程中就完成了做色工艺,并且与乌茶的日晒干燥不同,增加了松柴明火烘焙工艺,这种烘焙方法既除掉了青叶气,又使干茶色泽黑褐油润,均匀一致,且内质滋味醇和,具有独特松烟香。

由于安化是先有茶,后有县,所以建县以前很难见到安化茶的记载。只是在唐杨晔(856)《膳夫经手录》载有“渠江薄片茶”,五代(公元936年)毛文锡《茶谱》云:“谭郡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其色如铁”。这其中的“渠江”,指的是现在的安化县渠江镇一带,“铁色”应理解为黑色,“渠江薄片茶”应属于安化黑茶。在庄晚芳著的《中国茶史散论》中列有湖南历史名称,“唐有?湖含膏、渠江薄片等4个”。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记载,明朝96种名茶,“渠江茶”就是一种。“渠江薄片”、“渠江茶”在明及明以前就已闻名海内。由此推断,安化黑茶可能有一千多年的制作加工历史。

安化黑茶起源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明史茶法》载,1524年卸使陈讲奏称:“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地产有限…令商人书烙篾上。”据查阅资料,这是“黑茶”一词首次见于文字,《甘肃边志》认为所指的就是安化黑茶。由此看来,安化黑茶只从见于“黑茶”一词记载起,迄今也至少有480多年的历史了。

黑茶的历史起源与演变,了解历史读懂黑茶!


黑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一种黑茶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甚至几个故事传说,让人能更深地了解这些黑茶,同时还为其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黑茶的起源

“黑茶”二字,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陈讲奏疏:“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甘肃通志》)。此茶系蒸后踩包之茶,具有发酵特征,实为黑茶无疑。

湖南黑茶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安化渠江黑茶薄片,渠江黑茶薄片呈形状不一的扁平薄片状,源于安化县渠江镇,黑茶薄片又称为黑茶宗祖薄片,民间相传为张良所造,俗称“张良薄片”。汉代时黑茶薄片成为皇家贡茶,称之为皇家薄片或渠江皇家薄片。

四川黑茶起源于四川省,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茶马交易的茶是从绿茶开始的。当时茶马交易茶的集散地为四川雅安和陕西的汉中,由雅安出发人措马驮抵达西藏至少有2~3个月的路程,当时由于没有遮阳避雨的工具,雨天茶叶常被淋湿,天晴时茶又被晒干,这种干、湿互变过程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了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因此“黑茶是马背上形成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

藏茶是黑茶的鼻祖,四川省雅安市是藏茶的原产地,已有1300年历史。明代嘉靖年间,陕西泾阳商帮陆续来雅安投身边茶行业。他们的资金雄厚、经商有道,从明到清先后创办了10余家茶号,经营规模很快超过当地川帮,每年认“引”数额占雅安全部的三分之二。

黑茶按照产区的不同和工艺上的差别,可以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雅安藏茶和滇桂黑茶。

黑茶的发展历史

一、1972~1974年出土的西汉:马王堆古墓里,一篓黑茶,使安化黑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2300年前。

二、南北朝:约公元5世纪,茶马互市兴起。

三: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礼品中有安化黑茶。

四:五代十国时期毛文锡所著《茶谱》,有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就指安化黑茶。

五、唐代开始,安化黑茶成为历代朝廷贡茶。

六、洪武年间,安化黑茶遭朱元璋钦点为贡茶。

七、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安化黑茶引起三年边疆血战。

八、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成为官茶。

九、清朝年间,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

十、民国8年,安化县知事朱恩湛立下的黑茶章程10则。

十一、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的安化黑茶产业,得到了全面的规范化发展,安化茶叶生产迅速恢复,并取得很大发展,县境内茶园星罗棋布,黑茶初制香遍各乡村角落。《当代青海简史》记载:到1951年底,西北地区100%的少数民族喝上了茯砖茶。西北各族人民满怀深情地称之为“**党茶”、“毛主席茶”。

黑茶是一种自然天成的饮品,今天它能走上大众的餐桌,既是一种偶然的不经意,当然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了解了黑茶的发生发展历史,对于我们怎样选料、加工、储存黑茶应该会有所启发。尊重历史,了解历史,才能还原黑茶的本源。

2020湖南黑茶:黑茶的选购与收藏


湖南黑茶:黑茶的选购与收藏

黑茶越陈口感越好,且功能性越强的观点已被大多数茶人所接受.具有历史价值的孤品更是贵于黄金,外形独特的茶品置于厅堂具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主人的文化品位.目前,收藏黑茶已成为上流社会人士的一种潮流.如何选用和收藏黑茶茶品,是许多收藏爱好者关注的问题:

(一)根据用途选购茶品

收藏茶品大致有两种用途,一是收藏用于增值,二是日后自己品饮.

用途不同选用茶品的品类和范围也不同.

1、增值收藏

增值收藏首先要考虑的是茶品的历史意义,只有富于历史意义的茶品,增值的空间才会大.

(1)选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茶品,如20世纪40年代生产的黑茶砖、50年代的千两茶,天、贡、生尖茶,60年代初期的花砖茶,因为这些茶品是湖南紧压茶的起始产品,具有"文物"意义.但存于世上的已成孤品,自然价比天高,大多已有价无实.正所谓"千金易得,一茶难求",这类茶品很难购到,且极易被假冒之货蒙骗,应引起高度警惕.

近几年出产的黑茶茶品,尤其是采用高档原料精工制作的黑茶品,同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从黑茶原料革新的角度来说,这是"划时代"的黑茶茶品.且每批次数量极为有限,这类茶品升值潜力大,速度快,如白沙溪茶厂的手筑茯砖、花卷茶、天尖、花、黑、青砖,益阳茶厂的黑茶饼、极品茯茶、湘益茯茶、一品茯茶,长沙蔚都实业生产的禅洱、和藏茯茶等,价值与日俱增.

(2)选购茶品批量小的黑茶品."物以稀为贵",茶品批量越小,求购的人就越多,升值的空间越大.

(3)选购好品牌的茶.目前,各种品牌的黑茶充斥市场,令人眼花缭乱.真正具慧眼的收藏家选择的是名牌厂家生产的茶品,一是质量过得硬,二是名牌厂家具有名牌的内在价值.

(4)选购茶品外形美观,富有艺术性的茶品.

(5)选购是注意包装完整,有明确的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

2020重点关注:湖南黑茶的商标和包装演变


湖南黑茶的商标和包装演变

白沙溪: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1950年以来精制加工的安化黑茶前后共使用过五角星商标和中茶商标。

自2001年起使用白沙溪版商标,每一片茶砖均有商标纸包装,变化以安化黑茶砖为多,1966年以前安化黑茶砖包装采用五角星商标,为五角星图案,版面全印黑色,上方两行印“安化黑茶砖”五字,下方分两行印俄文厂名,文字按从右至左排列。

1967年“安化黑茶砖”之五角星商标改印红色,上方五字未变,下方厂名改印为“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压制”十字,均按从左至右排列。

1970年“安化黑茶砖’更名为“安化黑砖茶”,其商标也改为“中茶”,即由八个红色的“中”字围一个绿色的“茶”字的圆形图案,2001年改“白沙溪’牌。

安化花卷茶使用“中茶”商标,1958年花卷茶改制成安化花砖茶后仍使用“中茶”商标,2001年改“白沙溪”牌。

天尖茶、贡尖茶、生尖茶均采取篾大包装,包装上一直使用“中茶”商标。2001年改“白沙溪”牌。1940年每片砖用折表纸及印有商标的皮纸,各包一层,外包装用全干枫木板制箱油裱,箱底及四角内边,夹棕片一层以不露枫木板为准,箱外包箬叶两层,棕衣一层,篾制花篓一层,后因棕片昂贵,减去箱外棕衣,改包箬叶三层。1974年起,改枫木箱为三层篾箱,外销砖茶,木箱内层。1940年用铅罐。1941年起改用棕片。

1950年后,由于交通及运输条件有所改善,篾箱逐步由三层改为一层,棕片箬叶逐步减少直至完全不用。在楠竹供应困难的情况下,1961年曾用七层牛皮纸袋包装,1963年外包装改用麻袋,用纤维绳捆成十字型。1978年改捆铁皮打包带。1980年又改捆塑料打包带,并由2根捆”+”字形,改用4根捆“井”字形,增加包装的牢固度。

砖茶内包装于1958年由皮纸改为60克白版纸,1973年改为60克牛皮纸。

包装规格:有12式箱,分2垛,每垛各6片;27式箱,分9垛,每垛各3片,也有分3垛的,每垛各9片;24式箱,分3垛,每垛各8片;20式箱,分2垛,每垛各叠10片。

唛头、各种产品唛头颜色标志:红色:天尖茶、茯砖茶。绿色:贡尖茶、花砖茶。

黑色:生尖茶、黑砖茶、黑条茶。

湘益:益阳茶厂于1986年11月与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湖南省茶叶分公司签订“中茶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为便于消费者识别,在茯砖商标纸的两侧,分别以蒙古、藏、维吾尔三种民族文字,印刷“中茶”牌商标,编号为13072字样。1994年,益阳茶厂注册“湘益牌”商标,注册证号为695066号。1997年,湖南省益阳茶厂茯砖系列产品开始正式使用“湘益牌—商标。1998年所有产品全部使用“湘益牌”商标。

2020湖南黑茶:湖南黑茶的外销史


湖南黑茶:湖南黑茶的外销史

湖南黑茶的主要出口车是俄国,1567年,俄国人彼得洛夫及耶来显夫二人首次将茶叶信息传入俄国。1637年正式输入,最初为武夷等地茶叶。几十年后,茶叶竟发展成为欧洲人日常生活必需品,他们酷爱的是滋味浓烈的砖茶。

1886年以前的百年间,由晋商运往内外蒙古和恰克图销往俄国。1864年,汉口俄商洋行到湖南羊楼司、湖北羊楼洞和崇阳设置三个砖茶厂,收购老青茶压制青砖茶,1865年有882吨运至汉口,由俄国轮船装载航运天津,然后雇用骆驼陆运恰克图。

老青茶产地主要在湖北的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地,据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研究。1890年后,在蒲圻羊楼峒开始生产篓装茶,先将茶叶炒干,打成碎片,装入蔑篓每篓2.5公斤,运往北方,称为“炒篓茶”。后发展为用米浆粘合成帽盒形状的圆柱体,称“帽盒茶”。约后十年,山西茶商在羊楼洞设庄压制青砖茶。其中以“三玉川”茶号最为有名,这种砖茶均压印有“三玉川”牌号字样,自此,青砖茶便被改为“川”安标记,一直沿用至今。

俄商的红砖茶、小京砖茶和红茶,主要由海轮西远黑海敖得萨,转入俄国本土。此外,安化生产的“千两茶”也是俄国的经销产品,据载,1856年,俄国运销千两茶7856支。1901年西伯利亚铁路全线通车后,青砖茶刚由轮船运至海参崴交铁路西运,恰克图的茶叶贸易就冷淡下来。由于沙俄政府采取不平等垢关税政策,打击排挤华商,扶持俄国。1912年起,不但输俄茶叶贸易被俄商取代,而且连本国外蒙古销售青砖茶的权利也被俄商反销掠夺,每年只运销内蒙古和宁夏等地约2400吨。

汉口俄商砖茶厂的青砖茶原料,是收购湖南临湘和鄂南各县的老表茶,据记载两省各点50%。红砖茶的小京砖茶原料,是在汉口收购湘、鄂、赣、皖四省的花香(红茶末)为主,其中湖南占76%;收购两茶的红茶副、低级茶片和级外红茶,也以湖南为多。

1940年安化新制的黑砖茶112吨,经衡阳于11月运抵香港,交与苏联。1940~1943年,连续有黑青砖4000吨由安化经川、陕、甘辗转运至新疆星星峡和哈密,交与苏联商务代办,作为国家偿还苏联贷款的物资,由苏联自备车辆运至中亚细亚一带分销。

湖南的山口茶商,先后有晋商、俄商、赣商、粤商、鄂商、湘商。其中以晋商经营最早,时期最长;俄商经营数量最大;湘商起步最晚,数量最少。

晋商(山西茶商)从清朝起,来湖南收购砖茶原料,加工后出口俄国,持续100多年。1840年以后,湖南产制红茶,又收购红茶与黑茶一道出口俄国,到1912年晋商经营的输俄茶叶,完全被俄国取代,才被迫停止。

俄商(俄国茶商)从1864年至1917年,先后在湖南临湘羊楼司和汉口等地设立砖茶厂,利用湖南、湖北原料加工砖茶。运往俄国销售,成为湖南省砖茶原料出口的最大销售茶商。俄国从汉口运往俄国的砖茶,1864~1871年,年均3476吨,1874~1879年,年均上升到9659吨,1888年以后,年均12000吨,1903年以后,年均24000吨,1908~1917年,年均30072吨。其中湖南原料占50%。俄商还进口红茶,其中红茶占76%。

粤商(广东茶商)和赣商(江西商人)是来湖南倡导和收购红茶出口最早的茶商。

湘商(湖南茶商)组织收购湖南茶叶出口,起步较晚,数量较少。据《湖南海关》记载:1900~1933年的34年中,年均出口480吨,最多的1926年为3060吨。

1950年后,黑茶产品主要是满足边销。部分年份有一定出口,1953年,广州口岸黑茶砖54.55吨,并调拨给中南区公司1500余吨,部分用于出口。1961年出口花砖茶89吨,天、贡尖茶102.9吨。1982年,用黑茶改制普洱茶出口香港,至1987年止,共出口普洱茶140余吨。此外,黑砖茶于1984年和1987年分别对日本和德国均有少量出口。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在东南亚地区的热销,湖南黑茶也逐渐被人们认知。日本、韩国是湖南黑茶的主销区。日本每年从湖南进口大量的高级茯茶,用于制作茯茶罐饮料,受到市场欢迎。韩国进口湖南黑茶的品类很多,其中以千两茶为主,高级茯茶也很畅销。

2020湖南黑茶:安化茶行与茶客


湖南黑茶:安化茶行与茶客

茶商经营黑茶时,一般租用民房、公房、厂房,设备简单,职工人员较少。经营红茶时,由于数量多,加工分的花色多、工序多,则需相应的厂房、成套的设备,以及大量技术工人和辅助人员。此时专用茶行行主应运而生,茶行行主(即房东)由两部份组成:以殷实人家个人名义修建的占1/3,以姓氏族会的公产修建的占2/3。茶行一般为木制两层结构,以天井为中心,四周设太平缸或修建水池,作为防火之用。一层除茶客住房、员工宿舍外,余为拣茶工场及烘茶焙房。二层为毛茶仓库及精制工场。大的茶行有四个天井,建筑构图或田字型,中等茶行有三个天井,构图为目字形;小茶行也有两个天井,成横日字型。茶行的占地面积大致分5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二层的使用面积一般为一层的70%。行主同时必须配备收购毛茶、精制加工以及员工食用生活的全套设备。行主之与茶商的联系不是茶商找上门来,而是行主盛情相邀来行经营。邀请茶商有一系列程序:一是年前接客;由行主带上包头选备安化土产如腊肉、芝麻等物品至茶商住地邀请进山;二是春前定行。茶商同意相邀时,当即口头为定,一般在春节以后修书一封表示定妥;三是小帮进山。农历二月茶商派几人或十来人打前站来到茶行,俗称“进山”,作开称及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四是大帮到行。小帮进山之后约半月左右,茶商(有的带家眷)大帮人马来行,然后清明挂牌,谷雨开秤。对于行主来说,请到茶商进山,是一件极为庆幸的事。安排十分周到,礼遇谦恭有加。先将茶行里外打扫干净,茶商的住房洗净表糊,到处张贴大红对联。茶商带有眷属的,则配备全新家具;单身茶商还给推介粉头。大帮到行时,行主大放鞭炮热烈欢迎,有的还在茶行正中设官牌(即麻将)招待,以茶商为主宾,邀请体面人士作陪,陪者心照不宣,有意让茶商赢钱,行主则趁机迎逢:“桌上赢钱,商场发财”,以讨取茶商欢心。陪客赢钱归己,输了的归行主奉还。第三天,由行主设宴,按当地筵席最高规格,延请名师主厨,邀地方最高行政官员,头面人物、治安警察、包头等作陪,使茶商感到既光彩又安全,加以安化山清水秀,民风纯朴,经营茶行又有高额利润,因此各地茶商竞相来安化发展。茶商租用茶行,事前并无文字合同,但彼此心中有数。其租金一般为中等茶行800至1000银元,高的达3500元。日寇侵华后,有的改用大米计算,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租金仅为100至200担。茶商开秤以后,行主可平时酌情支取,约在商务结束前的一个月,茶客主动将一年租金如数结清,返程前三天,行主照例请客,一切如前,充分体现迎送礼节,所以茶商与行主的宾主关系一般是老宾老主,相处融洽,行主始终礼遇有加,茶商则诚信以还,相互依存,一荣俱荣。

茶客由晋、陕、甘、粤、皖、赣及本省的资本家组成,晋、陕、甘商称“西帮”;粤、皖、赣商称“南帮”;本省商人称“本帮”。自安化红茶交汉口口岸后,“南帮”商人渐少,茶行以“西帮”为主,“本帮”次之。西帮商人资本比较雄厚,“本帮”茶商多集股组成,资本相对较少。抗战以后,“西帮”茶商有的撤走,有的缩小规模经营。“本帮”茶商继续经营又力不从心。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曾给予贷款扶持,如1938年县内的“本帮”茶行自有资金仅52.85万元,省茶叶管理处拨贷款80万,茶行又从其他渠道筹款13.14万,共计146万元,至1941年其他县份红茶生产停顿时,安化的“本帮”茶行仍能继续经营,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0湖南黑茶的等级


湖南黑茶的等级

严格来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湖南黑茶等级指的是黑毛茶的等级,对于紧压成品茶而言,由于加工工艺的不同无所谓等级之分。

湖南黑茶原产于安化,安化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产品量多质好,安化位于湘中雪峰山北端,资水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境,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极宜种茶,几科遍地皆茶,其中尤以资水两岸产茶最多。以思贤溪内的火烧洞、竹林溪内的条鱼洞、大酉溪的漂水洞、檀香没,黄沙溪的深水洞、竹坪溪的仙缸洞,即过去的“六洞茶”为著名。

湖南黑茶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圆,后沿资江而上遍及全县,沿江的小淹、边江、江南、酉州、黄沙坪、东坪是黑茶加工的集散地。而品质则以高家溪和马家为最著名。过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产,现在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

湖南黑茶(黑毛茶)分为4级十六等,高档茶较细嫩,低档茶较粗老。一级茶条索紧卷、圆直,叶质较嫩,色泽黑润。二级茶条索尚紧,色泽黑褐尚润。三级茶条索欠紧,呈泥鳅条,色泽纯净呈竹叶青带紫油色或柳青色。四级茶叶张宽大粗老,条索松扁皱折,色黄褐,黑毛茶内质要求香味醇厚,无粗涩味。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2020湖南黑茶的起源与演变》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