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推行虫害物理防治法,茶园实现绿色防控

发布时间 : 2020-09-24
白茶怎样顶防虫害 上虞绿茶 绿茶防中暑

白茶怎样顶防虫害。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上虞推行虫害物理防治法,茶园实现绿色防控”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上虞推行虫害物理防治法,茶园实现绿色防控”相关知识!

每年5至9月是茶树病虫害的高发季节。这几天,绍兴市上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茶叶专家们又忙开了。“为减少病虫害对茶园的侵害,今年,我们引进了黄色诱虫板的物理防治技术。”中心高级农艺师戚建乔告诉记者。

据中心的茶叶专家近日对上虞区各茶园的观察调查,从5月份开始,小绿叶蝉已处于高发阶段,尤其对重剪后良种茶园嫩梢危害更加严重。“我们已在章镇镇新三联村、泰山村、梁湖天香等茶叶基地使用黄色诱虫板,根据我们的观察,大量的小绿叶蝉粘附在诱虫板上,防治效果极佳。”戚建乔说,“黄色诱虫板是遵循农林生产绿色、环保、无公害理念,是推行物理防治的一项综合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茶叶)生产、林果生产、花卉生产中有关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自从我的茶园用了黄色诱虫板后,只要把这个板插上两天,虫子都会粘满这个板,有了这样的物理防治技术,现在的茶园都不用喷农药了。”正在茶园除草的章镇新三联村茶农赵娟笑着告诉记者,“这个黄板使用也方便,价格也合理,比起以前配比农药再进行喷洒省事多了,而且有了这样的绿色防控手段,茶叶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据戚建乔介绍,该黄色诱虫板的使用时间需要从4月底或5月初开始,一般到10月份结束,保持不间断使用;用竹片固定诱虫板,插入茶园中,将该板悬挂于距离茶蓬上部15至20厘米,并随着茶芽生长高度不断调整位置;每亩地一般悬挂规格为24×20厘米的诱虫板30至40片即可,可视病虫害情况自行增减诱虫板数量。当诱虫板上粘的害虫数量较多时,用钢锯条或木竹片及时将虫体刮掉,可重复使用,或更换新诱虫板。

茶经网扩展阅读

毕节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在纳雍召开


今年3月份以来,毕节市雨水偏多,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病虫害和植物检疫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为加强防控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6月20日,毕节市农委在“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珙桐之乡”、“中国苗族芦笙技巧《滚山珠》之乡”——纳雍县召开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通报前期病虫发生防控情况,交流防控工作经验,全面分析农作物重大病虫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形势,研究防控对策措施。

会议认为,各县、区要强化生态意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技植保”理念,强化属地防控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大力推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严防农作物重大病虫和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流行传播危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会议指出,由于春季以来降雨频繁,雨水偏多影响,全市玉米、水稻、马铃薯、蔬菜、果树、茶叶等作物病虫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达1390万亩次。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溃疡病等流行性病害已在全市偏重发生危害,受持续雨水天气影响,难以组织开展防治;稻瘟病、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将偏重发生;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稻水象甲和菜豆象疫情呈扩散蔓延危害趋势;周边省先后发现红火蚁、扶桑棉粉蚧、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和西瓜果斑病等重大疫情,对我市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威胁。

会议强调,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对此有强烈的期盼。在近期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林业局等六部门联合批准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农业部门要负责两项工作:一项是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到2020年要达到50%。第二项是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其中要求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严格监管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规范农业投入品记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我市地处乌蒙山区,生态良好,发展优质农产品环境优越,关键是要在农业生产中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这给植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议指出,毕节市植保工作要在确保粮食作物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在蔬菜、果树、茶叶等特色作物病虫防治上有所突破。大家要认清形势,集思广益、开拓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确保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重大疫情不恶性蔓延,不因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今年时间已经过半,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振兴毕节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在防控技术上重点推广以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规范种植、避雨栽培等措施控制病害发生,推广太阳能杀虫灯、色板、性诱剂等诱杀害虫的防控技术措施,改变只有使用农药才能防治病虫害的观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防治方式上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合作社实施的方式,组织开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要重点抓好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疫情阻截防控、检疫和农药广告行政审批、农药监督管理、宣传培训、植保技术研究、植保工程实施等各项工作。要认真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加强技术交流,共同分享成果。

毕节市农委副主任刘朝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纳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奎到会致辞。各各县、区农牧局分管植保工作副局长和植保植检站站长,百里杜鹃风景区、双山新区农办负责人,纳雍县部分乡镇农技中心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到位于中国穿青人民俗文化第一乡——勺窝乡的纳雍县省级特色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实地观摩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建立精品葡萄园、贵州省穿青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创办纳雍县勺窝乡蔬菜产业示范园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情况,观摩了纳雍县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田间工程实施情况。

养生新知 喝茶也要防


茶树具有富集土壤中氟元素的能力。氟对人体健康有双重性,适量的氟有益于健康,过量引起氟中毒。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七彩云南”中国茶业经济年会高峰论坛上,专家提出,要谨防茶叶中的重金属污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指出,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铅和氟两种元素上。

陈宗懋说,铅在2004年以前曾是茶叶中一项突出的重金属超标问题。铅的污染来源包括:一是土壤基质中的铅含量高,由于化肥施用量的增大,使得土壤中的铅易被茶树根系所吸收;二是茶园周围大气中的铅浓度增高,这和汽车量的增加有密切关系,汽车排放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铅,构成茶园中茶树的污染;三是茶叶加工机械中含有的铅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转移到茶叶上。目前,茶叶中铅的超标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仍需关注其变化动态。

同时,茶树具有富集土壤中氟元素的能力。氟对人体健康有双重性,适量的氟有益于健康,过量引起氟中毒。每天摄入量小于3.3毫克,龋齿发生率少,过多则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每天吸收的氟50%沉积在牙和骨骼中,50%通过肾脏排泄。我国在2000年时规定每天允许摄入量为3.0毫克,农业部制定的行业标准中规定的茶叶中氟的MRL标准为每公斤200毫克。因此对茶叶中的氟含量问题应该予以重视。

中国富硒茶乡安康推行茶叶生产机械化 助力精准扶贫


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新时代,农业机械化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的开端。同时,随着农业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业生产对农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机化技术集成、生产运作机制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产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而作为中国富硒茶乡的安康紫阳平利县等各县,茶已日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茶产业全程机械化的实施,将会对茶业产业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硒谷 秦巴明珠 生态安康

生态安康 农业耕作

陕西省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在平利县召开省农机局局长何存贵(右三),安康市副市长鲁琦(左三)等出席

近日,陕西省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在平利县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农机局将聚焦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全力推广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引进研发新机具,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培育茶产业相关生产经营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主体,创建示范县等举措,推广茶园机械化修剪、茶叶机械化采摘、植保和茶叶机械化加工技术,积极推进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动陕西茶叶生产水平创佳绩。

此次会议,田珍茶业作为平利县;生产+研制+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各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田珍茶业产业园机械化采摘、茶园机械化种植、红绿茶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流程。平利县农机部门负责人就茶园管理机、修剪机、采茶机、真空吸虫机、双面修边机、除草机、茶叶色选机、红茶发酵机、绿茶和红茶清洁化生产线等茶叶全程机械化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效能进行了周祥的演示和讲解。田珍茶业率先采用产茶全面机械化,不但降低了劳力成本,还大大提升茶叶生产效率,参会人员就此对田珍茶业在茶叶机械化生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力赞田珍茶业为陕西省茶产业机械化推广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浙江武义有机茶对“绿色壁垒”说不


浙江武义有机茶对“绿色壁垒”说不

浙江武义有机茶对“绿色壁垒”说不

入世前,曾有人预测我国农业要受到国外优质低价农产品的冲击,入世无异是“引狼入室”。入世将近三年,“与狼共舞”的局面没有出现,让国人始料不及的是我国出口农产品在国外频频遭遇“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倚仗其自身的科技、经济优势,把一些原本造福于人类的环境标准、规则制订到其他国家无法执行的地步,如欧盟规定最大农药残留限量的80%是以检测方法中所用仪器的检测极限作为最大残留限量,大部分食品的农药残留量在0.1MG/KG以内,最低的只有0.02MG/KG。2001年,欧盟对农药残留标准提高100倍,我省当年出口欧盟量值分别下降41.08%和48.69%。2002年,舟山冻虾仁查出含有十亿分之零点二的氯霉素,被欧洲一些公司退货并索赔,全省积压冻虾仁近万吨;台州出口日本的蔬菜西兰花,被日方检出甲胺磷等农药残留超标,造成大量退货。据省外经贸部门介绍,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省许多出口产品遭受了反倾销和技术壁垒,涉及金额十多亿美元,浙江已经成为贸易壁垒的重灾区。就在众多企业、众多产品面壁兴叹的同时,武义有机茶破壁攻垒畅销欧美,从2001年以来出口额连年翻番,去年出口有机茶260多吨,出口额1300多万美元,还在德国法兰克福、乌克兰基辅开设了有机茶专卖店。

武义有机茶开发始于1995年,1999年全县有机茶园面积还不到1000亩,2000年大面积开发,以每年新增3000亩的速度发展,至今全县有机茶园面积达1.5万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14.3%,全省有机茶园面积的20%;年产有机茶540吨,占全省有机茶产量的13.5%;通过认证企业16家,占全省认证企业的10.7%。如果说“浙江有机茶全国一枝独秀”,那么,武义有机茶则是枝上一朵最艳丽的鲜花。

有机茶作为无污染、高品质的产品,迎合了人们重视环保、崇尚自然、追求的绿色消费需求,成为世界市场的“宠儿”,得到了武义县委、县^***的高度重视。县^***成立了有机茶开发领导小组,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县府两办、农业、科技、技监等部门参加,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从2002年开始,通过有机茶园认证补助100元/亩,2003年增加到130元/亩;对通过认证的企业优先推荐农业龙头企业,评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奖励3万元,市级2万元,县级1万元,现在全县18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8家是生产企业;对评上省级著名商标的企业奖励3万元,市级奖励1万元;农业企业新增投资200-300万元,奖励5万元,再每增加100万元,奖励5万元,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一次性奖励50万元,县财政100万/年用于龙头企业技改贴息;县农业局对有机茶开发提供从茶园采样、验收到人员培训一条龙服务。

武义有机茶开发不仅畅通了外销渠道,而且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普通茶鲜叶收购价20-25元/公斤,有机茶30-40元/公斤,比普通茶价格高20-30%。全县在茶园面积、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产值逐年上升。1999年,产值8500万元;2000年1亿元;2001年1.2亿元;2003年1.65亿元,今年1-8月1.8亿元,预计达到2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农民收入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不久《浙江日报》上刊登的武义新宅镇大来村下山农民李增军承包的大圆塘240茶园,1999年,全部产值不到5万元,2000年开发有机茶,2002年产值20多万元,今年达到30万元。

有机茶的开发还提高了武义的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有机茶开发需要规模经营,武义县用政策引导茶园生产经营逐渐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集中。要求有机茶园的开发奖励,茶园承包期必须10年以上、面积50亩以上。现在全县10.5万亩茶园,有7.5万亩是企业生产基地,其中3.5万亩茶园企业直接管理,全县基本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和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家乡的茶园


家乡的茶园

舅舅说,小鼠要是沾上了人的味道,大鼠就会叨着幼崽搬家,它们恐怕一时找不到这么好的窝了。舅妈还在一旁告诫我,回到家里就不要再说茶园里有小老鼠的事,别让猫听到了。

立人

老家桃江是著名茶叶之乡。舅舅家老宅后面有个茶园,我5岁时的一天,舅舅在茶园里干活,突然高声叫我过去,声音中透着惊喜。我连忙跳过门坎,爬上土坡,跑进茶园。舅舅指着一丛比我还高的茶树告诉我,“新伢子,这里有一窝老鼠崽。”好奇怪,在树叉上有一个鸟窝,里面没有鸟,却有一窝小老鼠。

舅舅告诉我:小鸟长大后飞到南方去了,老鼠就用上了鸟窝。老鼠很厉害,可以把树杆当梯子爬。我想要摸摸小鼠,却被舅舅制止了。舅舅说,小鼠要是沾上了人的味道,大鼠就会叨着幼崽搬家,它们恐怕一时找不到这么好的窝了。舅妈还在一旁告诫我,回到家里就不要再说茶园里有小老鼠的事,别让猫听到了。

如今,来广东已久,我也习惯了喝功夫茶,但总忘不了老家独特的绿茶。家乡的茶树并不特殊,就是普通的绿茶品种,花瓣洁白,花蕊金黄,蕊中一定含着一滴晶莹的蜜。采茶时只采枝尖上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经过炒、揉、晒之后,还有一道特别工序——熏,把园里一种野生香草捆好,放在茶叶中,用厚厚的草纸把茶叶和香草包好,再放进细密的竹篾里,然后挂到屋梁上,任家里烧柴时弥漫的烟慢慢地熏。所以,这种茶带有一种特别的复合香味。哥哥和我定居深圳后,舅舅、舅妈总会托人捎来一些自家茶叶。可惜广东朋友喝不习惯,原因正是我们最喜欢的那股浓浓的复合香味。

如果这么说还不能让你体味到自家茶的妙处,那么我就用黑茶来作个参照吧。在我家茶园外20米处,隔着一条界沟就是生产队的茶园,当年茶园里产的茶都是交给国家收购,上好的可以定为特级。而采过嫩芽嫩叶的绿茶后,人们还会连采带剪采集一大批完全长开了的大片茶叶,甚至包括一些比较老的叶子,送到茶厂作半发酵加工,然后压制成茶砖。茶砖由国家调配往边疆地区,专供牧民使用,因此被称为砖茶或者边茶。这就是正宗的黑茶。我家离黑茶原产地安化县只有几公里路程。也就是说,同一方水土滋养的好茶叶,按照不同采制方式,不仅制成了我们的自家茶,也制成了许多茶友都喜欢的黑茶。

喝着自家茶,静下心来想想,我在家乡只生活了不到5年,家里的那片园子,家人的那份真心、那份深情,让我在困难时期度过了美好童年,给我的人生染上了慈善、友爱、和谐、快乐和崇尚自然的底色,让我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依恋。

北京茶园文化


所谓茶园,据包世臣《都剧赋序》记载:嘉庆年间北京的戏园即有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的说法,于其地度中建台(舞台),三面皆环以楼(茶楼),茶园、戏园二园合一,故旧时北京戏园又称茶园。后世的戏园、戏馆之名,即出自茶园、茶馆。由是观之,老北京的茶园,就是茶馆、戏馆的融合体,票友在茶园里,既听戏又喝茶,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人生乐趣。

北京茶园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清朝的八旗子弟们,是靠骑在马背上进关入主京城的,经过几代君王的治理,清廷天下已呈现出物阜民丰的盛世景象,这些闲下来的贵族官吏,便想着法子消遣娱乐,茶馆茶楼便成了他们极好的去处。

为了适应茶客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当时老北京的书茶馆(即以曲艺演出为主的茶馆)空前盛行。据记载:当时北京的东悦轩、同和轩两处是评书名角的荟萃之地,茶客们在品茗的同时,又能充分享受到听评书、鼓词的快乐,可谓极大丰富了北京各阶层茶客的精神文化生活。

至于戏曲(一般为素唱或小折子戏)走进茶馆,使茶馆的功能容量提升到茶园的内涵,还有一段歪打正着的传闻。据传清道光三十年(1821年)皇帝驾崩,依据当时清廷规定,天下要三年内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这个规定对于以演出为生的演员们来说,可是个要命的的大事,如果按规定硬撑下去,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啊!于是,戏曲界的演员们一策划,把在戏园里的演出搬到茶馆里去,不就峰回路转了吗?因为演员在茶馆里唱戏是为了喝茶,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喝茶是生活的必需,算不上什么娱乐活动,也就与清廷的规定不悖了。于是,由戏园、茶园合二为一的大茶园就应运而生了。

北京茶园的产生,是否与这个传说故事有关,尚不得而知。但是戏曲走进茶园使茶馆文代迅速提升。戏曲借助茶园这个为大众所乐于接受的平台,发展了自身,影响了社会,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据载,清末民国年间,不少戏曲名角都在茶园里走穴献艺。北京一些有名的茶园,如广和茶园、东顺和茶园、青云阁茶园等,都邀请过京剧名角如程砚秋、李世进、马连良、梅兰芳等到园里登台亮相,曾轰动京师朝野。

对于老北京茶园情景的记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话最具权威性。他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说:(北京)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们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听戏的刚进园子,看座的就忙过来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位儿,再顺手给他铺上一个蓝布垫子,很快地沏来一壶香片(花茶)茶,最后才递给他一张不过两个火柴盒这么大的薄黄纸条,这就是那个时期的戏单。

时下,各具特色的茶艺馆、茶艺中心、戏曲茶座、茶艺厅等,尊贵高雅、琳琅满目,功能更具周全时尚,内饰更加经典豪华。但老北京的茶园,无疑是它们发展的原始平台,是现代茶馆文化的光彩史页。

顾渚茶园新貌


宜兴古名荆溪,唐时叫阳羡,至宋时才改为宜兴。唐时,附近顾渚山所产的紫徇茶,因陆羽之品评,御史大夫李栖筠的进贡而成贡茶后,造成市镇的繁荣。明时,因散茶的流行,出现了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小壶,更使宜兴的声名,继贡茶之后再度鹊起,这是任何地方所未曾有的。

宜兴产土,质地细腻坚致,烧出来的器物为其他陶窑所不及,不但用在制壶,其他如瓦罐、花瓶、器皿、人物花鸟,无不具备,而且颜色五彩缤纷,有红、紫、白、和多种,由于器物之著名,传说附会即生,清代文人吴千在《阳羡名陶录》中就曾述说宜兴土的发现,是由于云游四方和尚的指引,才挖掘而发现,做成之壶,也因而极珍贵。

陶器与茶事的结合。宜兴制壶,应不止起于明朝正德年,而以白正德年后才大盛比较合理,任何文化之形成,都是经过长久浸淫而不是成于传说或一夜之间。只不过至明时,因经济重心的南移,壶泡之流行,以及文造,才开创其不朽的地位。

根据明人周伯高对宜兴砂壶的考证心得,说宜兴壶的珍贵,不仅在于制造,更在其原料。塑壶之土,并不是山坡山麓,俯拾可得,而必须如挖煤矿般,深入山腹或地底。从香港艺术节所展示的宜兴陶的资料显示,挖泥之车以及满身泥土的挖泥工人,印证其所言不虚;陶土挖出,静置,才能制造。然而泥的探测技巧,泥的储量多寡,工人挖掘的辛苦,已为壶器奠定了名贵的基础。

文人雅士寄情于壶。宜兴壶的制造,系用捏筑或片接的传统技艺。所造之器物,厚薄、高低,均能随心所欲,所以不管是名器的模仿、雅物的塑就,都达臻境。由先天质地配合后天的技术,更由于文人雅士之参与,在壶身铭诗刻词,指定形式,或创新格局,使宜兴制陶成为名公巨子、骚人墨客重资收购的对象。其与一般玩器最大不同之处,更在于与茶结合,融入生活,成为实用兼寄情之器具,是任何其他不动声色的器具无法望其项背的。

也许就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宜兴壶的身世才会形成传说,变得扑朔迷离,难以考据。根据最普遍的说法,第一个宜兴砂壶是一位金沙寺老僧人所研制,以后有供春者,是明四川参政吴卧山之家僮,随侍主人至金沙寺读书,因而学习老僧技艺,融入自己心得,作品供春壶,传世不多,万金难求。

自供春开山后,时大彬继其衣钵,以后名家辈出,各有特色,四大天王、三大国物等,都是在陶艺有特殊成就,后人给予的尊称,其作品形制的演变,依专家的研究,舍去草创期不说大略可分成四期。

第一期的代表人物为时大彬、李仲芳及徐友泉。时间大约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时大彬是将大壶及高身壶改为小壶的第一人。徐友泉则以善于临摹实物而闻名。世所闻名的孟臣,是这一时期末才成名的。此一时期之制壶以节纹为特点。

第二期约在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末。这一期之艺术家,以陈鸣远最著名,自然形成其制作主流。后来因为外表流行釉彩、贴画,所以都以几何形之方、圆为时尚。在本期末,小现了逸公壶,与孟臣遥相抗礼。孟臣浑机精巧,逸公则以工巧见长,浑机不足。

第三期包括了十九世纪,其特色是文人与陶工相结合。陈曼生身为领导潮流者,以铭刻为时尚,尤以几何形之变化在此时期最多,始以“思亭壶”的出现,非常独特。

第四期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宜兴壶这时期大量生产,精品渐少,直至二十世纪初宜兴壶参加国际博览会获奖后,才再刺激生产,流行复古。

从宜兴壶之回春,中国茶具的精美,世上无与伦比。假如自金沙僧后迄今,其间不遭外人侵略,不囊括战火频繁的摧残,中国的茶具,由祖先们的使用珍藏,流传至今,数量必定不少。据说传言中的精品,在外国的博物馆中收藏极多,而国内却无法目睹。对于宜兴陶器的爱好者,这是极痛心的事情。

老北京的茶园


清代是我国茶馆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茶馆的显著特点便是各种戏曲演出活动在茶馆里找到了它们的广阔天地,拥有了勃勃生机的发展空间。缘此说,戏曲是茶叶浇灌出来的一门艺术委实不错。基于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在北京风靡一时的茶园,便是那个时期京茶文化的一种真实写照。

所谓茶园,据包世臣《都剧赋序》记载:嘉庆年间北京的戏园即有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的说法,于其地度中建台(舞台),三面皆环以楼(茶楼),茶园、戏园二园合一,故旧时北京戏园又称茶园。后世的戏园、戏馆之名,即出自茶园、茶馆。由是观之,老北京的茶园,就是茶馆、戏馆的融合体,票友在茶园里,既听戏又喝茶,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人生乐趣。

北京茶园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清朝的八旗子弟们,是靠骑在马背上进关入主京城的,经过几代君王的治理,清廷天下已呈现出物阜民丰的盛世景象,这些闲下来的贵族官吏,便想着法子消遣娱乐,茶馆茶楼便成了他们极好的去处。

为了适应茶客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当时老北京的书茶馆(即以曲艺演出为主的茶馆)空前盛行。据记载:当时北京的东悦轩、同和轩两处是评书名角的荟萃之地,茶客们在品茗的同时,又能充分享受到听评书、鼓词的快乐,可谓极大丰富了北京各阶层茶客的精神文化生活。

至于戏曲(一般为素唱或小折子戏)走进茶馆,使茶馆的功能容量提升到茶园的内涵,还有一段歪打正着的传闻。据传清道光三十年(1821年)皇帝驾崩,依据当时清廷规定,天下要三年内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这个规定对于以演出为生的演员们来说,可是个要命的的大事,如果按规定硬撑下去,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啊!于是,戏曲界的演员们一策划,把在戏园里的演出搬到茶馆里去,不就峰回路转了吗?因为演员在茶馆里唱戏是为了喝茶,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喝茶是生活的必需,算不上什么娱乐活动,也就与清廷的规定不悖了。于是,由戏园、茶园合二为一的大茶园就应运而生了。

北京茶园的产生,是否与这个传说故事有关,尚不得而知。但是戏曲走进茶园使茶馆文代迅速提升。戏曲借助茶园这个为大众所乐于接受的平台,发展了自身,影响了社会,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据载,清末民国年间,不少戏曲名角都在茶园里走穴献艺。北京一些有名的茶园,如广和茶园、东顺和茶园、青云阁茶园等,都邀请过京剧名角如程砚秋、李世进、马连良、梅兰芳等到园里登台亮相,曾轰动京师朝野。

对于老北京茶园情景的记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话最具权威性。他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说:(北京)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们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听戏的刚进园子,看座的就忙过来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位儿,再顺手给他铺上一个蓝布垫子,很快地沏来一壶香片(花茶)茶,最后才递给他一张不过两个火柴盒这么大的薄黄纸条,这就是那个时期的戏单。

时下,各具特色的茶艺馆、茶艺中心、戏曲茶座、茶艺厅等,尊贵高雅、琳琅满目,功能更具周全时尚,内饰更加经典豪华。但老北京的茶园,无疑是它们发展的原始平台,是现代茶馆文化的光彩史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