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格朗和乡邀请专家“会诊”茶叶病虫害

发布时间 : 2020-09-24
格桑花茶 朗姆花茶 勐海红茶特点

【www.cy316.com - 格桑花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勐海县格朗和乡邀请专家“会诊”茶叶病虫害”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7日,勐海县格朗和乡政府邀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到南糯山村委会茶园,对病虫害茶叶进行“把脉会诊”,查找原因、现场支招。

当天下午,在格朗和乡相关负责人及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茶叶研究所的两位专家冒雨来到南糯山村委会多依寨的茶园中,调查了解茶叶病虫害情况。

经过实地查看诊断,两位专家指出,茶园发生了长白蚧、茶小绿叶蝉病等虫害,如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将会造成更大的灾害。专家建议,对茶叶病虫害的防治,坚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茶农应及时适时修剪、疏枝、清除杂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产生;对已发现病虫害的茶叶进行及时清理,防止病菌传播;坚持以生物用药为主,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格朗和乡负责人表示,茶叶产业作为格朗和乡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将严格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建议,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茶叶病虫害治理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格朗和乡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检查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并通过该乡为民服务APP服务平台、宣传栏、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动,广泛深入地宣传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向茶农介绍绿色防控的做法和好处,引导广大茶农积极参加到病虫害绿色防控中。全面推进格朗和乡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保障茶叶品质及生态环境安全。(李云)

小编推荐

中国学者破解茶树“主动防御”病虫害的秘密


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袭击时会释放出一种包含“求救信号”的物质,既能吸引害虫天敌前来消灭害虫,还可传达信号给周围未受害的植物,使其提前激发防御响应。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宋传奎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茶树吸收、储存和释放“求救信号”的“秘密”。国际植物学权威学术期刊《植物细胞环境》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这种信号物质被称为“顺-3-己烯醇”,植物体一旦受到害虫攻击,就会及时释放并吸引攻击害虫的天敌,进而起到利用天敌防御害虫的作用,然而植物体吸收和储存该种质的机制尚未明晰。

宋传奎团队通过体外模拟实验,发现茶树能够吸收外源或邻近受到侵害的茶树释放的信号物质,并在体内通过糖苷化过程转变成顺-3-己烯醇糖苷而存储起来。团队还通过多组学关联分析、体外酶活性分析及异源转基因分析,首次在茶树中发现并验证了控制这一糖苷化的关键酶基因,从而揭示了茶树如何储存这个信号物质的机制。

《勐海县志》关于普洱茶的记述


《勐海县志》关于普洱茶的记述质越好的特点和清热,消食化痰,清冒生律,抑菌降脂,减肥降压的药用功效,被港澳同胞视为不可一日欠缺的养身佳品。1986年12月普洱茶79082、79102被云南省食品工《勐海县志》关于普洱茶的记述《勐海县民族大学勐海县志民间文学海县志》民族特产县志》关民族电影志》关于土特产》关于普民族文化关于普洱各民族简介于普洱茶地方民族普洱茶的民族电影洱茶的记民族风情茶的记述越南特产的记述民族政策记述民族特色述民族大学。

七子饼茶七子饼茶是勐海县内的传统产品之一。畅销港、澳地区、东南亚及日本、美国等12个国家,为外销免检出口商品。该产品造型美观,形似圆月,因7饼装为l筒,故称七子饼茶,也称圆茶。具有内质汤色红黄鲜亮,香气纯高,滋味醇厚回甜的特点和降血脂,软化血管、利尿、助消化的药用功效。

勐海茶厂于1974年开始加工七子饼茶,在总结传统的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先后研制加工了熟饼、生饼2大品种7432、7532,7542、7572、8582、8592六个品号花色,其中7432,7532、7542、8582为生饼,7572、8592为熟饼。该产品1983年7月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同年12月被云南省经济委员会评为优质产品,1987年9月再次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8年1月被云南省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优秀食品,同年1月在首届中国保健产品评比中荣获最高奖金鹤杯奖,同年12月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

沱茶沱茶为勐海的传统产品之一,于1929年由可以兴茶庄加工销售。1959年为庆贺建国十周年,沱茶作为国庆献礼由勐海茶厂恢复加工。该产品远销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等国,在华侨消费者中享有一定的声誉,其外形呈碗臼状,具有色泽墨绿润泽,内质香气纯浓,滋味浓厚,汤色黄明的特点和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医治头痛的药用功效。该产品1988年7月在全国营养食品研评中荣获熊猫杯银奖。1990年1月被云南省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优秀食品。

普洱茶普洱茶为勐海的传统名优特产品之一,其制、销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佛海茶业概况》(李拂一着),普洱茶之所以能名遍天下是与其独特的陈香味分不开的。由于过去交通闭塞,茶叶运输均靠人背马驮,勐海所产的茶叶需辗转十天半月方达,普洱茶叶在途中受潮湿多雾的气候影响,发生微妙的后熟发酵作用,产生独特的陈香味,如此一变,反倒倍受饮者喜爱。

1974年勐海茶厂开始加工普洱茶,在总结传统的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利用人工工艺,加速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使其陈香味更加锦上添花,滋味独绝,并不断开拓花色品种,先后研制加工了普洱压制茶、普洱散茶2大品种普洱礼茶。普洱方茶,普洱茶79342,79452、79562等16个花色品号。产品投放市场即倍受消费者青睐,远销港、澳地区和日本等国家,发展成勐海茶厂的支柱产品。其具有陈香味独具,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回甜,茶性温和,耐贮藏,越陈越香,品《勐海县志》关于《勐腊县志》关于普洱茶的史料(一)村公所辖区。历史上的革登原在阿卡村公所菜园边,后全寨搬迁。革登为古产茶较闻名的地方,茶叶年产量均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种型。清嘉庆年间:

一、古茶山勐腊,傣语为产茶之地。勐腊植茶历史悠久,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8世纪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城指的是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银生城界诸山指景东,景谷,普洱及其以南的西双版纳诸茶山在内的广大茶山。明万历末年(约1620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中第一次提到普洱茶: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洱是当时茶叶的集散市场,银生城界诸山均系普洱府辖地,故名普洱茶。清朝中叶,普洱茶远销国内外誉满天下。普洱茶的确切种植产地,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已有准确记载: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奔枝,五曰曼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清阮福《普洱茶考》也有相同的记载。《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六物产篇茶》又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六茶山除攸乐今景洪县外,其他五茶山均在勐腊县象明、易武一带。1957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蒋铨在《六大茶山访问记》中所写六茶山曼洒,易武,曼砖,倚帮,革登和攸乐,定位更加确切。史料文献中,因茶叶兴衰演变,地名记述有异,而六茶山是名重于天下的普洱茶的生产地是无疑的。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且大力扶持集体和个人在坝区和半山区开辟了新茶园,古茶山换了新面貌。

1、曼洒茶山曼洒茶山位于中老边界中国一侧,包括今曼腊乡的曼洒,曼腊,曼乃村公所和易武乡的麻黑村公所。曼洒村公所是古曼洒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洒村,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原属该村的弯弓大寨,白茶园,曼边新寨,丫口寨,水沟头,黄萝卜地,茶王树寨等均植产茶叶,以弯弓大寨产茶最多,仅一季即可采茶400多老担(一老担为今99。75公斤)。茶王树寨有一茶王树,民国七年(1918)前,一次可采茶一担一只(一担为150老斤,一只为75斤)。民国十五年(1926)茶王树主干枯死,据测量老树桩直径为120厘米,根围377厘米。后从老树桩根部发出3叉新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平均茎粗不低于勐海南糯山半坡寨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由此测算,这片茶林的树龄应在55代以上。

2、易武茶山易武茶山包括今易武乡政府所在地的易武、易田、曼洛村公所辖区。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勐芝)、架布,嶍崆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国民经济研究所《云南经济滇茶概述》说: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勐海)为胜,年产茶约4000担清乾隆(1736年)以前已有少数民族汉族在易武制团茶(砣茶)。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汉人纷纷迁居易武大种茶树。同治年间(1862~1874)茶叶产量大增,到光绪初年(1877),仅易武就制茶5000多老担。民国初年,易武除种些玉米外,民众以采茶揉茶为生。茶叶盛产时,一般每户产茶十来担,多的有15、16担。易武乡的黑水梁子现存一大茶树,根围208厘米,直径66。2厘米,高11米。另落水洞有一大茶树根围124厘米,直径48厘米,高11。72米。

3、曼砖茶山曼砖(今曼庄)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曼庄,曼林村公所辖区。曼砖茶山的形成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以前,由石屏汉人或早居曼庄的其他民族栽植。当时茶叶产量在1000担以上。据曼庄关帝庙(已倒塌)碑文载:曼庄为六大茶山之一。

4、倚邦茶山倚邦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3个村公所辖区。倚邦街曾系象明县府所在地。倚邦少数民族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清雍正年间(1723~1735)建石屏会馆。早在石屏人未来之前就有四川人和楚雄人在倚邦落户营茶,曾建盖过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园茶畅销省内外,后又扩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民国24年(1935)后,法国人禁止茶叶销往越、老、缅三国,茶叶滞销,茶园荒芜。

五、革登茶山革登茶山包括今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公所辖区。历史上的革登原在阿卡村公所菜园边。

二、茶叶生产1、品种资源勐腊茶,又统称易武大叶茶。早在公元8世纪以前,易武一带就有野生茶林,即大叶茶。现在易武乡的黑水梁子和落水洞还发现两棵老茶树,按茶树茎粗推测,树龄至少在55代以上。

易武大叶茶具体又可分为:大叶茶,大叶白毛茶,大叶白毫茶、椰叶茶、椰叶白毛茶5个品种。省内外一些专家认为,易武大叶茶属良种之一,内含物丰富,国内外能够仿制普洱茶的外形,但不能制出普洱茶内在品质。

(1)品种特征种籽性状:圆形或扁圆形,暗棕褐色;植株性状:植株乔木型,主干明显,树姿半开,生长势强,分枝较密;叶片形态:叶长椭圆型,着生水平状,叶色浓绿,叶较厚,叶质柔软,叶面隆起,叶身平展,叶绿微波,叶尖逐尖,锯齿深而密;花:花乳白色,花瓣6~7瓣,花冠直径3。2~3。6厘米,柱头三裂。

(2)品种特性采摘期:每年3月上旬至11月上旬;芽叶性状;芽肥大,粗壮,绒毛多,发芽整齐,新梢持嫩性强,易采摘;适应性:适宜在滇南、滇西、滇东南的山区丘陵及广西、广东、福建、四川、贵州南部地区种植,或相似原产地气候类型的地方种植;适制性:制红茶外形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滋味浓强,鲜爽,宜制普洱茶及绿茶;化学成分;一芽二叶蒸青样含多酚29%,水浸出物48%;产量:比一般群体种增产15%。

2、栽培清雍正(1723年)前,茶区农民就采制树林茶,即大叶种茶。雍正年间(1723~1735)石屏、四川、楚雄等地少数民族汉族迁来本地茶区后,带动当地少数民族开始对树林茶进行改造,砍去茶树周围的杂树草,翻松茶地,实行中耕管理。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开山种茶,大建茶园,实行育苗移植法种茶,品种均为大叶种茶。据《镇越县新志稿》载:栽培:茶农于立春后,茶秧出土成长至四、五寸高之时,即可移植;株间相距约四尺,茶秧四周遍插竹签以护。夏秋除草施肥,三年后即可采摘。

1960年以后,新发展的茶园主要实行育苗栽移法,栽培过程为:(1)育苗,一般在栽培头一年的10月份进行。(2)开挖台地,一般当年开挖当年种植,也有10月份以后开挖第二年雨季种植的。先开台面,一般宽1。5米;后挖种植沟,沟深50公分,底宽40公分,顶宽60公分,挖好后回填肥土,齐沟平。(3)移栽,把茶苗移栽到种植沟内,每亩种植3000到4000株,移栽时间多在6-7月份,种植形式主要有单株双行和双株单行两种。(4)修枝定型,从茶苗移栽成活到投产,要进行三次修剪,以形成宽阔树,扩大采摘面,提高产量,三年即投产。

进入80年代后,茶叶栽培直播技术逐步推广,至1988年末直播面积约占新植茶园的20%。直播技术即;每年10--11月把茶籽直接播入茶叶台地的种植沟内,茶苗成活不再移栽。每亩播茶籽7。5公斤,茶籽播在离台面10厘米的深度,茶籽上面覆盖稻草,再覆盖肥土。茶籽在土中越冬萌芽,第二年春天后陆续出苗,进行中耕管理,三年投产。

3、产量清乾隆至光绪初年,县境五大茶山周围八百里,年产茶叶上万担。光绪二十二年(1895)勐乌、乌得割让法国后,茶叶销路受阻,茶叶产量减至5000担。民国10年(1921)新开通易武至越南莱州茶道,茶叶销路好转,产量回升至6700担。1937年后,由于法国人禁止进入越、老、缅三国,茶叶生产下跌,茶商倒闭,茶农弃茶种粮,茶园荒芜。1949年建国前夕,县境茶园采摘面积只有2770亩,年产量401担。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茶叶生产,积极组织发动茶区人民恢复老茶园,开垦新茶地;同时给茶农发放救济粮款,提供刀、锄头和农药等。1952年成立中茶公司茶叶收购组,1956年成立易武农技站,负责组织版纳易武的茶叶生产和购销工作,从而使茶叶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1959年末茶地面积增至8598亩,年产量增至2182担,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2。1倍和5。4倍,60年代初期,尤其是1963年,全县农村普遍缺粮,在重粮轻茶政策指导下,许多茶农弃茶种粮,茶叶面积、产量大减,当年面积减至7096亩,产量跌至1002担,比1959年分别减少21。2%和45。9%。1964年成立多种经营办公室,全县挖台地种茶。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在左倾错误干扰下,茶叶生产一度受挫。1969年末,面积9111亩,产量2000担,比1959年面积增513亩,产量减182担。1971年县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县革委)根据中央提出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加强多种经营办公室力量,负责抓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1973年在麻木村公社旧龙寨召开有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及有关部门或单位代表参加的茶叶生产现场会。为切实解决山区茶粮矛盾,充分调动茶农种茶的积极性,1972--1980年,县革委3次调减山区的公粮任务,由280万斤调减为126。9万斤,茶区的公粮任务全部减免,此间新建了一批茶区,茶叶生产较前有所发展。1978年末,茶叶面积达到11890亩,产量2532担,比1969年分别增长30。5%和26。6%,亩产28斤。1980年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粮食为主,多业开花,县委,县政府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把茶叶生产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来抓。1977年成立外贸站,1981年升格为县外贸局,统一负责全县的茶叶生产和购销,并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精神,进一步放宽茶叶生产政策,明确规定:集体、个人一起上;谁种谁有谁受益,可以继承,50年不变。同时把茶叶种植列入计划,给予资金扶持。1981--1988年,采用有偿无息形式,先后投放茶叶种植扶持资金总额151。9万元。1982--1988年县外贸局还先后从保山、临沧、思茅等地调供茶籽49。67万公斤。同时主办了22次茶叶技术短期培训班,培训1900人次。随着茶叶生产政策、措施、资金的落实和粮食生产的发展,种茶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茶叶面积、产量不断扩大,至1988年末,全县已有12个乡镇以及部分机关、国营农场单位种植茶叶,茶叶总面积猛增至25567亩,比1978年增2。2倍,其中投产面积15739亩,占总面积的61。6%;总产量9457担,相当于1978年的3。7倍,亩产51斤,比1978年增1。8倍。

4、加工(1)元宝茶。原称砣茶,团茶,饼子茶,后因特定规格而称七子圆。圆即一个圆形茶饼。每圆七两,七圆为一筒。元宝茶自古就以外形美观,汤色嫩绿,味道香美,久留味醇等特点而驰名。清雍正二年(1724)后,随着石屏等地少数民族汉族陆续迁入本地作茶而开始出现茶庄商号,加工,经销元宝茶。曼洒、倚邦和易武茶山是元宝茶原产地,民国初年公有茶号38家,年加工元宝茶6900担。其中易武21家4420担,曼洒9家1700担,倚邦8家780担。

茶庄,即加工元宝茶之作坊,一作坊有10余个工人,全凭手工操作。制作工艺:(1)分等:先将散茶按尖子、盖头、二梭、老茶分等,后从盖头中提取上好者作梭边茶。(2)拼配:按茶的等级比例拼配七子圆。即尖子茶八钱,梭边茶二两,盖头茶和二梭茶四两二钱。(3)装筒:按茶料顺序要求将茶叶装入茶筒,中心层装二梭茶和盖头茶,第二层装梭边茶,第三层装尖子茶即盖面茶。(4)蒸茶:蒸茶和装茶同时进行,装茶的第一道工序一完即用甑子蒸。待茶叶蒸软后,将梭边茶放入又蒸,后再放尖子茶,最后把蒸好的茶叶从蒸筒中取出,放入茶袋。(5)揉圆:把袋中茶叶揉成圆饼。(6)紧饼:把茶袋置于板上,再将揉成的圆饼放到茶袋上,揉成紧饼,又称踏茶。(7)晾干,解袋。(8)包扎:把元茶按7个一筒用笋叶包扎起来,晒干后装入篮中。

(2)初制茶。本地茶农很早就开始用手工加工初制茶。初制茶分晒青和烘青两种。1966年,本县首次引进28台湘造50型电动手摇两用揉茶机,次年引进杀青机,筑烘烤炉。机械加工茶叶省时、省力、工效高、质量好,深受茶农欢迎。1983年和1987年先后又引进2套茶叶机械生产工艺流水线,从此结束了靠手工初制茶的历史,同时开创机制精茶的历史。

晒青茶,又称毛茶或散茶,皆为手工加工。据李拂一《滇越新志稿》载:茶农将茶叶采摘回家后,用锅炒使其凋萎,倾簸箕中反复搓揉成条,然后置日光下暴晒或用微火烘干,即成初制茶。俗称晒青茶。

烘青茶,县内最先产于1984年,属尚勇茶厂和易武茶厂初制所机械生产。加工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

精制茶。绿茶,1984年尚勇茶厂最先生产,1988年易武茶厂也开始生产,其生产工艺过程为:(1)杀青。由杀青机将鲜茶叶加工至叶片柔软,叶色暗绿,青臭气味散失,含水量为60--64%。(2)揉捻。用揉捻机以40--50转/分的速度,使茶叶细胞破坏率达到40--50%,要求90%以上茶叶紧成条。(3)干燥。用烘干机烘干达到茶梗一折即断,嫩茶白毫发亮,含水量在7--8%之间。(4)分筛。用分筛机进行粗叶和细末处理。

红碎茶,1984年尚勇茶厂最先生产,1988年易武茶厂也开始生产。其生产工艺过程为:(1)萎凋。鲜叶放入萎凋槽,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法,室内温度在20--24摄氏度,用鼓风加快萎凋过程,通过萎凋使鲜叶正常均匀失水。(2)揉切解块分筛。萎凋后通过揉切机挤压、切。

5、购销(1)机构清雍正以前就有外来茶商在县境五大茶山收购茶叶,清雍正二年(1724)后,石屏等地少数民族汉族陆续云集本地入山作茶,随之许多茶商相继在曼洒、易武、倚邦兴办茶庄商号,就地收购和加工茶叶,最多时近40家,收购茶叶总量上万担。当时茶价分春茶(清明前采摘)、二水茶(四、五月采摘)、三水茶(六、七月采摘)和谷花茶(八、九月采摘)4等,以质论价,上等茶(春茶和谷花茶中的尖子茶)价每市斤3角(银元)。1937年后,法国人禁止茶叶销往越、老、缅3国,茶叶销路受阻,茶价大跌,每市斤上等茶为2角(银元)。1945年茶庄商号纷纷倒闭,仅小贩收购少量茶叶。

建国后,国家把茶叶列为二类物资,实行计划收购,限制私营。并根据茶质优劣,划定等级,制定收购标准样,实行对样收购,共分6级18等。1952年中茶公司在易武倚邦设茶叶收购小组,当年收购茶叶234担,1957年收购1826担,1958年国家把茶叶类为一类商品管理,实行指令性计划。本县计划收购到各合作社,并以社为单位结算价款,给予粮食奖售。同时指定各中心商店负责茶叶购销业务。1964年国家简化茶叶收购标准样,以季节分级设等或以年划级分等设5级18等,以质论价。1974年国家改革茶叶收购标准样,设6级12等,每级设两等,逢双设样,一级一个样。1976年12月成立县外贸站,统一负责全县茶叶生产、购销业务。当年收购茶叶2218担,是1957年的1。2倍。1978年前青毛茶收购价为每市斤8角2分。1979年县外贸站在易武、象明、勐仑、芒果树、尚勇5个茶叶主产区设立茶叶收购组,同年茶价上调38%,即每市斤青毛茶为1。21元,因茶叶减产,当年只收购1336担,1981年县外贸站扩建为县外贸局。1983年茶价有上调13%,每市斤青毛茶价为1。29元,当年收购茶叶3101担,比1979年增2。3倍,占当年茶叶总产量的81。8%。1985年国家适当开放茶叶购销政策,只对边销茶实行计划调拨,对出口红茶实行合同收购;对内销茶、计划外边销茶及出口茶则实行议购议销,随行就市。同时将茶价又上调13%,每市斤青毛茶价为1。41元,当年收购茶叶2555担,占总产量的52。7%。1987年茶价又上调4%,每市斤青毛茶为1。5元。1988年茶价再上调4。6%,每市斤青毛茶为1。57元,当年收购茶叶1808担,比1985年减1。4倍,仅占当年茶叶总产量的19%。

(2)销售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元宝茶便开始打入国际市场,茶道由易武经缅甸、泰国至香港,远销美、法、香港、南洋等地,年销元宝茶约六、七千驮(一驮约一担)。光绪二十二年(1986),易武至香港茶道受阻,茶叶销量大减。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茶商和地方绅士出资,民众出力,修通由易武经倚邦至思茅茶马驿道,全程235公里,宽1。13米,路面全用青石板铺成,从此元宝茶内销思茅、普洱、元江、石屏、昆明等地,一部分销往西藏自治区,年销量300担以上。民国10年(1921)茶商新开通易武经老挝乌得至越南莱州茶道后,茶叶销量迅速回升,年销量6000余担。1937年后,法国人禁止销往越、老、缅3国,茶路被阻塞,元宝茶长期滞销,茶庄商号渐渐倒闭。

建国后,直至1984年,国家对茶叶购销实行全额收购,统一调拨政策,1958年前县境不通公路,本县所产茶叶除少量在本地销售外,全部运销佛海(今勐海)茶厂。1959年小勐养至勐腊公路通车后,本县茶叶便直接运销下关和昆明。经下关茶厂加工的茶叶,销往西藏自治区。经昆明茶厂加工的茶叶,主要销往国外。1980年后,本县茶叶运销下关、昆明外,一部分还运销勐海茶厂。1983年总销茶叶3466。3担,其中县内销售210担。1985年以后,国家适当放开茶叶购销政策,实行指令性计划,合同订购和议购议销并行的政策,对边销茶(指7级至等外茶)实行指令性计划,对外销茶(红碎茶)采取合同定购,其他茶放开。1986年以后,本县茶叶购销形成以外贸局为主营单位,多渠道经营的格局,边销茶由外贸局经营,红碎茶由生产厂家直接以合同订购的形式调省茶叶公司,其他散茶,外贸局经营一部分,供销社经营一部分,也有个体户经营的。外贸部门经营的茶叶继续调勐海茶厂。

毕节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在纳雍召开


今年3月份以来,毕节市雨水偏多,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病虫害和植物检疫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为加强防控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6月20日,毕节市农委在“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珙桐之乡”、“中国苗族芦笙技巧《滚山珠》之乡”——纳雍县召开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通报前期病虫发生防控情况,交流防控工作经验,全面分析农作物重大病虫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形势,研究防控对策措施。

会议认为,各县、区要强化生态意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技植保”理念,强化属地防控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大力推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严防农作物重大病虫和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流行传播危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会议指出,由于春季以来降雨频繁,雨水偏多影响,全市玉米、水稻、马铃薯、蔬菜、果树、茶叶等作物病虫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达1390万亩次。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溃疡病等流行性病害已在全市偏重发生危害,受持续雨水天气影响,难以组织开展防治;稻瘟病、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将偏重发生;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稻水象甲和菜豆象疫情呈扩散蔓延危害趋势;周边省先后发现红火蚁、扶桑棉粉蚧、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和西瓜果斑病等重大疫情,对我市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威胁。

会议强调,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对此有强烈的期盼。在近期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林业局等六部门联合批准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农业部门要负责两项工作:一项是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到2020年要达到50%。第二项是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其中要求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严格监管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规范农业投入品记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我市地处乌蒙山区,生态良好,发展优质农产品环境优越,关键是要在农业生产中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这给植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议指出,毕节市植保工作要在确保粮食作物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在蔬菜、果树、茶叶等特色作物病虫防治上有所突破。大家要认清形势,集思广益、开拓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确保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重大疫情不恶性蔓延,不因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今年时间已经过半,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振兴毕节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在防控技术上重点推广以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规范种植、避雨栽培等措施控制病害发生,推广太阳能杀虫灯、色板、性诱剂等诱杀害虫的防控技术措施,改变只有使用农药才能防治病虫害的观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防治方式上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合作社实施的方式,组织开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要重点抓好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疫情阻截防控、检疫和农药广告行政审批、农药监督管理、宣传培训、植保技术研究、植保工程实施等各项工作。要认真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加强技术交流,共同分享成果。

毕节市农委副主任刘朝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纳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奎到会致辞。各各县、区农牧局分管植保工作副局长和植保植检站站长,百里杜鹃风景区、双山新区农办负责人,纳雍县部分乡镇农技中心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到位于中国穿青人民俗文化第一乡——勺窝乡的纳雍县省级特色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实地观摩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建立精品葡萄园、贵州省穿青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创办纳雍县勺窝乡蔬菜产业示范园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情况,观摩了纳雍县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田间工程实施情况。

勐腊县象明乡倚邦古镇


倚邦古镇位于勐腊县北部象明山乡境内,现为象明乡倚邦村委会所在地,距象明乡政府10多公里,距景洪市180多公里。倚邦街就建在一座山脊之上,地势险要而风光秀美。

早在唐宋时期,倚邦就已出产茶叶。明清时期,先后有四川人、楚雄人和石屏人到倚邦经营茶叶,并在倚邦街建盖了四川会馆、楚雄会馆和石屏会馆。倚邦街的石屏会馆建于清雍正年间,早于易武。在清代初期和中期,倚邦街也是西双版纳普洱茶产销的中心,并因此而日渐繁荣。清雍正年间设立倚邦土千总(后将为土把总),管理倚邦、曼庄、革登等茶山。“普思逆夷叛,曹当斋率练从征,以功授土千总世职。……当斋死,子秀降等承袭土把总”,倚邦也成为当时的一个版纳,其辖区与现在的象明乡基本一致,辖区内有古六大茶山中的倚邦、曼庄、革登三大茶山(一说有三山半)。民国时期,倚邦街曾为第六区行政分局治所和象明县治所。

明代末期,清代初期、中期是倚邦街的繁荣时期。倚邦末代土司儿子曹仲益先生(文革前为西双版纳建设科副科长)在《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中写到:“这里(指倚邦土司辖区,包括倚邦、曼庄、革登等茶山)在历史上繁盛的时期,是明末清初,直到道光年间,户口不少万数,人口亦有八九万之多。特别在乾隆初期,在倚邦三山半中,就有四个集镇:即倚邦街、曼拱老街、曼专(庄)街、牛滚塘街。这里各种建筑均仿照内地一样建设,当然倚邦街是一切的中心,比之要好。建筑物均是建于高山顶上,道路全用石块砌成,因而宽狭不一。倚邦街居民亦不下数千人至万人之多。所以街道建筑规模与思茅旧街相似,原有三条街道,约长三公里,宽亦四至六公尺不等。因在山顶上,条件有所限制。那时各种庙宇也随之拔地而起,佛教、道教也相应传入。在建筑物中,有石屏会馆、孔明庙、川主庙、城隍、土地、观音、药王、子孙等庙宇。街道房屋瓦房均占多数,学校虽然不多,也还是楼房。各方面虽不全如思茅,但也有他的突出地方。易武比倚邦要次之。可惜于民国三十一年被焚,仅存残迹,但也可说明历史上的繁荣景象。”

清代中后期,倚邦虽然逐渐衰落,但直到民国初期,倚邦街仍有居民130多户,庙宇、茶庄和住宅等各种建筑也还基本保存完好,茶马古镇的重要地位也未改变。只可惜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的一场战争,三天三夜的大火将倚邦街烧成瓦砾,300多年的成就毁于一旦,仅有少量遗迹可寻。战火后随之而来的饥荒和疾病,更是使倚邦雪上加霜,人口死亡及外逃者不计其数。至1949年底,倚邦街住户只剩下50多户,人口仅有数百人。20世纪70年代又有部分居民外迁,现在的倚邦村仅有30多户、100多人了,且交通不便,经济也较为落后。

现在,倚邦街及其附近剩下的文物古迹有:倚邦街石板路遗迹;曹家大院遗址;宋云号、杨聘号、鸿昌号等茶庄遗址;清乾隆、道光、光绪时期立的记载有茶山管理、茶叶生产等重大茶事的三块“永远遵守”石碑;一块“福庇西南”的大木牌匾,乃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普洱府思茅同知赐予倚邦土司,说明倚邦土司管辖的茶山在西南地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倚邦土千总曹当斋的龙头功德碑,碑上镌刻有乾隆玉玺及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敕封的诏书,内容主要是表彰曹当斋及其夫人管理茶山的功绩。

滇西凤庆县诗礼乡的离婚茶


在滇西一个叫诗礼的“穷乡僻壤”,这里生活着祖祖辈辈与泥土打交道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红土地上生息,相爱结婚,生儿育女,过着苦荞巴巴和面糊的清贫日子。苦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们之中的家庭就面临着婚姻解体的多种可能。

可是,面对离婚,故乡人没有城里人的“小气”,他们虽没有多少文化,可是一旦爱情之舟搁浅在现实的沙滩,他们既不会大吵大闹,也不会痛不欲生,更不会出口伤人,他们会选择一个吉日,用喝茶的方式解决自己感情问题,顺其自然地走向各自的生活目标。

这样的茶,叫离婚茶,也叫好聚好散茶。

你很难从《中国茶文化志》里读到,却实实在在地在滇西凤庆县诗礼乡上演着,滋润着平白如水的日子。

选择一个吉日,离婚的双方在村中长辈面前坐定,男女双方谁先提出离婚的就由谁负责摆茶席,请亲朋好友围坐,主持人一样的长辈会亲自泡好一壶“春尖”茶,递给即将离婚的男女,让他们在众亲人面前喝下。

如果这第一杯茶男女双方都不喝完,只象征性地品一下,那么,则证明婚姻生活还有余地,还可以在长辈们的劝导下重新和好,如果双方喝得干脆,则说明要继续生活下去的可能很小。

第二杯还是要离婚的双方喝,这一杯较前一杯甜,是泡了米花的甜茶,这样的茶据说是长辈念了72遍的祝福语的,能让人回心转意,只会想对方的好,不会计较对方的坏,还听说这第二杯茶曾让无数即将分道扬镳者言归于好,从此和和睦睦,不计前嫌。可是如果这样的茶,还是被男女双方喝得见杯底的话,那么就只有继续第三杯。

这第三杯是祝福的茶,在座的亲朋好友都在喝,不苦不甜,并且很淡,喝起来简直与温水差不多。这杯茶的寓意很清楚,从今以后,离婚了的双方各奔前程,说不上是苦还是甜。因为离婚没有赢家,先提出离的一方不一定会好过,被背弃的一方说不定因此找到真正的知音。

喝完三杯茶,主持的长辈就会唱起一支古老的茶歌,旋律让人心伤,大意是这样的:“合婚五彩斑斓,离婚天地荒凉,茶树上两只小鸟,从此分离,人世间一对夫妻,从此无双。”茶歌唱得让在座的亲朋好友也会泪水盈盈,就是要即将各奔东西的男女,也会不住地抹眼泪。如果男女双方此刻心生悔意,还来得及握手言和,只是,如果言和,还得再喝三杯茶。

这三杯茶分别是

第一杯是甜茶,也称为回忆茶,或回味茶,尽管走到离婚的地步,每一对婚姻男女都有过爱的甜蜜,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彼此心生疲惫,再甜的生活也会被时光泡淡,这时喝甜茶,就会怀念过去那些美好的时日。

第二杯是苦茶,是苦得张不开嘴的那种,既然有心再度团圆,苦不吃恐怕不行,人生之旅充满坎坷,没有一马平川,只有无穷苦难,要白头到老,不准备吃些苦绝对不行。

第三杯虽叫茶,却只是用茶杯斟着的白开水,告诫第二次握手的男女,生活其实不苦不甜,就像白开水一杯,相爱相敬的夫妻,白水也有甜味。

现代社会,把人的情感染得俗味十足,别说喝离婚茶,就是讲几句好听的话也变得吝啬了。这样的离婚茶席虽然朴素,既送别过无数终是分离的男女,也挽留过不少裂痕不深的婚姻。虽然也有无尽的诗意,但是最好别遇上。

勐海茶叶的历史研究


勐海县的茶山资源影响力被放大,才把勐海茶从苦海中打捞出来,供在普洱茶的神坛上,勐海也因之再次成为普洱茶的圣地,成为普洱茶产地话语权的中心。

勐海茶的第一次兴起是在清末民国,普洱茶南洋通道的开辟,将勐海茶带入黄金时代。1940年代日寇犯边,这一通道已经废弛,而解放后虽然香港人民钟爱菊花普洱,但大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普洱茶只能通过中茶公司这一狭窄的通道与香港对接。这样一来,勐海茶厂只沦为生产车间,而不能参与到海外蓬勃发展的普洱茶运动中去,勐海茶从而陷入空前的尴尬之中,面对大陆市场,被绿茶边缘化;面对海外市场,被消费市场边缘化。勐海茶由此沦为守着金山要饭的花子,一直到普洱茶的价值再度被港台人突然发现,掀起了一场越陈越香的茶叶革命,勐海县的茶山资源影响力被放大,才把勐海茶从苦海中打捞出来,供在普洱茶的神坛上,勐海也因之再次成为普洱茶的圣地,成为普洱茶产地话语权的中心。

一、尴尬的勐海共识

现在做普洱茶的言必称勐海,殊不知10年前的勐海茶还是低档茶叶的代名词。在滇西南最大的毛茶交易市场思茅五一停车场内,一车车的毛茶拉进市场,茶商们忙着看茶样砍价,思茅、景洪一带产的烘青茶,一芽二叶的可以给到15元一公斤,一芽一叶的可以给到30元一公斤,勐海产的茶呢,绝大多数七八元一公斤。滇西南茶区形成了茶叶经济比较优势:景洪、思茅的茶园大都为九十年代以来新开垦茶园,按照高产茶园的标准建设,种植的很多都是卖相很好的云抗10号,加上严格按照收鲜等级标准采摘,加工设备先进而且制作得法,这样一来这两个地方生产的绿茶,条索整齐、香气高扬、叶子翠绿、芽头白亮,深受甘肃与浙江茶商的追捧,他们纷纷坐镇思茅收茶,思茅也因此成了云南的名优绿茶之乡;而勐海的茶叶反其道而行之,不以卖相取胜,而靠低价来生存,跟思茅、景洪的茶叶形成错位竞争。当时,茶商们的勐海共识是,勐海民族多,很多地方穷,人也很懒,不会种茶、不会采茶,更不会制茶,这样生产的茶叶肯定是上不了台面的,只能是低劣茶叶的代表。

关于勐海茶山的封闭与落后有个经典案例布朗山曾经是扶贫失败的全国典型,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据某报称,上世纪90年代初,勐海县乡镇企业局等单位帮助曼囡布朗族寨种植了80亩橡胶,幼苗成活率高。不料移交给寨里管理后,仅一年就被野外放养的牛踩毁过半。村干部却跑到该局报告:你们种的橡胶没人管,被牛踩死了。弄得接待他的干部哭笑不得。最后,80亩橡胶仅剩下80多株(约3亩)。还有一年,布朗山部分山寨遭旱灾,旱稻缺肥虚弱,农业部门拉了两车化肥到该乡(布朗山乡)分发给受灾的布朗族农民施用。有的农民却嫌麻烦,化肥背到半路就倒掉了,觉得编织袋还结实、漂亮,就提个空袋回家。

布朗山是闭塞、落后的勐海县的一个缩影,布朗山本身就是一个大茶山,布朗族在山里种了上千年的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古老的茶山被内地蓬勃发展的茶叶经济日益边缘化,甚至被邻近的景洪、思茅远远抛在后面,变得日益固步自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当然,除了当地人的意识问题外,种茶不找钱,也严重制约了人们对茶园的投入,从而陷入了低投入带来的恶性循环投入不足,导致收入低,因收入太低更不愿意投入。当时,勐海很多古老茶山的现实是,大面积的茶园被大面积抛荒,得不到有效管理,采摘不按级别采摘,加工用大铁锅杀青,制程简单粗糙,没有体现现代制茶工艺精工制作的特点,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叶如何在市场上建立竞争力?勐海茶沦为低档茶的代名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如果按照绿茶的标准,可能勐海的茶叶永远没有出路,其辉煌将定格在1930年代。1930年代的勐海,因普洱茶的种植、加工与贸易重心由思茅、易武一代转移到勐海,通过英属缅甸,普洱茶源源不断销往南洋,从而开创了普洱茶继满清后的民国第二春,勐海也因活跃的茶叶贸易而被称为茶叶城。

1940年代发生的两件事彻底断送了勐海茶在未来数十年的前途,一件是日军入侵中南半岛,普洱茶的南下通道彻底断绝,另一件是中茶公司入滇事件。中茶作为四大家族控股企业,在觊觎勐海茶叶经济带来的巨大财富、欲从云南地方实力派嘴里夺食的同时,决定弱化普洱茶的生产,大力发展代表时代主流的红茶、绿茶,从这时开始普洱茶就逐渐淡出了云南人民的视野,仅作为能换取宝贵外汇的特种茶安排数家茶厂定点生产。习惯于普洱茶路径的勐海茶,在云南茶叶绿茶化、红茶化的狂飙突进中日渐沉沦,虽然有80年代南糯白毫、云海白毫的崛起,大规模的开垦茶园运动使得勐海成为云南茶叶种植面积最大县等短暂辉煌,但最终还是被景洪大渡岗、思茅龙生公司与江城牛落河茶场等代表时代发展潮流的新生代在1990年代轻松超越,勐海茶也因此彻底一蹶不振,成为了市场的陪衬。

二、丰饶的贫困

茶产业被边缘化的勐海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李林骏先生在《勐海茶树资源概述》中是这样描述勐海的资源优势的:

(勐海)境内生长着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4.6万亩,占全州(版纳州)古茶园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先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厚重而珍贵的财富。主要是栽培型古茶树,有部分野生型古茶树和近缘植物。其中:格朗和乡1.5万亩,布朗山乡0.95万亩,勐混镇0.8万亩,勐宋乡0.2万亩,西定乡0.38万亩,勐阿镇0.3万亩,勐往乡0.2万亩,打洛镇0.06万亩,勐遮镇0.05万亩,勐满镇0.04万亩,勐海镇0.03万亩。

勐海所产茶叶具有滋味醇厚回甘,香气馥郁飘荡的独特滋味和香气,茶人称之为勐海味。勐海茶叶的香气比较复杂,有说有荷香、兰香的,有说有枣香、青香的,还有说有樟香的,如此多的香味扑朔迷离、让人难以捉摸。独特的勐海味是与勐海优越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由于品种和自然环境的统一不可分性,即使有些茶区引进勐海茶种,但因带不走勐海的自然环境条件,茶质不如勐海所产,故而国内茶学界专家作出结论:中国红茶小叶种不如大叶种,大叶种的引进区,不如原产地。

高山云雾出名茶。勐海县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怒山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澜沧江西岸。属西南山原地貌,高原丘陵盆地。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沟谷纵横,崇山峻岭延绵不断。座座茶山点辍其间。雾多是勐海的气候特点,因有了雾的滋润,更使茶山生机盎然。年雾日107~160天。雾自午夜起,于无声无息之中,从平坝、山谷生出万缕云烟,茫茫雾海笼罩勐海,正午,忽然间茫茫浓雾又消失得无影无踪。雾多不但减少了茶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每天还以0.2~0.4毫米的雾露水增加地表水,提高空气的湿度。也因有了浓雾的笼罩,浓雾的滋润,才使普洱茶的原料大叶茶得以枝繁叶茂,茶味独特、神秘而富含多种营养素。

锌硒茶乡源远流长美哉茶乡


锌硒茶乡,源远流长,曾号龙泉,今名凤冈。地灵人杰,古称“黔中乐土”;物华天宝,今誉“锌硒茶乡”。

青山连绵,延接大楼山之南麓;田畴沃野,依傍大乌江之北岸。黔北东门,生态明珠,山水灵秀,喜环境清新,壮茶乡美景;茶海之心,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育仙叶灵芽,扬茶乡美名。

一叶翠碧,浸透漫漫历史,茶圣陆羽赞夷州之茶其味双绝,深闺佳丽见君王,六客粉黛失颜色;万顷茶海,扬茶乡海,扬起滔滔碧浪,专家聚会赞锌硒茶中国一绝,茶商云集说有机茶品质最佳,绿色品牌出深山,八方扬名领时尚。

文化搭台,雅韵升品位;科技当先,标准打造塑品牌。茶分品类,味究属性,质论高低,锌硒同聚,特色鲜明,凤茶奇绝;天呈光露,地献物质,人循规律,天人合一,高端有机,凤茶崛起。茶美山川茶富民,茶壮精神茶养身。

说传统,论茶道,禅茶礼茶谢师茶;承风俗,品茶艺,清茶油茶砂罐茶。朋来敬茶表情意,茶香入心也醉人;闲来品茗求静雅,道引禅性入清修。绿茶淳朴,素面朝天如小家碧玉,鲜活诱人;红茶富丽,温文尔雅如大家闺秀,光彩照人。茶品色香味,人壮精气神。佳茗如斯,佳境如斯,金不换;佳期如茶,等你来。

壮哉茶乡,生态文明铸辉煌历史!美哉茶乡,绿色理念引领健康时尚!

茶乡说茶


天下事,一经文人手,便难免被弄玄。比如饮茶,老百姓饥则食,渴则饮,很简单。文人不然,他们不仅将饮法复杂化,而且凡与茶沾边的,都一齐弄玄,从器具、水、沏饮,直到环境都穷极考究,而且,最玄乎的,莫过于想法。老百姓口干则饮,想法少,不折腾。文人呢?最乐于折腾。东坡饮茶之前,先得“闻香”;米元章则必先净手才举杯,他见人喝茶嘶嘶作响,便面嘲之曰:“俗!”。他们是“玩茶”,这“玩”就是折腾。水要泉底的,煮水要用锡壶,茶具要名窑产的,而且要在山水楼亭中去用茶。当然,最认真对待的,自然是茶。

茶要见色,沏以后,汤色明澄泛绿。色之外,还要观形,叶在瓯中,要能缓舒渐展,且直立如春卉。这样,那杯中所现的,才有生气,才是画,才算得“入品”。说来也确乎玄,饮茶就是饮茶,动口即行,于耳、鼻、目何事?错了,文人不找事,就算不得文人,他把五官全拉扯上,好了,节目开始:博士要女的,而且要妙龄美女,尤其是,伊们的手,得柔如棉、润如玉,这纤纤玉手,捧着宋瓷名器,温雅奉上,且如吟般地说道:“相公请品。”这一下,秀才们晕了。如此这般一折腾,骚人墨客潜在的激情便给折腾出来了,接杯之后,移瓯唇边,少沾即止,随后慢语曰:“妙!”于是,浮想联翩,文思潮涌,他们会想到清风明月,想到沧海桑田,想到英雄末路,想到宇宙恒久人生短暂。如此这般,直折腾得泪湿青衫、天昏地暗。于是,引吭高歌、抽毫点丹,终于,把文化折腾了出来——这就叫“茶道”。

我客黔至今五十有五年矣。其初,因未为“文”所“化”,所以,口干舌燥,捧着大碗,仰首一吸,嘶嘶然,白水入腹,那水由口喉经肠胃,直泻如瀑。到了晚年,才悟到,那汤要暂宿口、慢过喉,我早年的鲸吞,一字可概——俗。后来,由二十几到了三十几,生活艰难,俨然苦丁,而喝的呢?也是“苦丁”。“苦丁”是先苦后甜。茶道之“道”,使是要能从茶咸况味出人生的机律,所以,先苦必后甜。熟料,后来我的日子真“甜”了。五十岁以后,自己便告别了“苦丁”。可是,告别“苦丁”,并不等于你就成仙得道了。我盘桓于茶之乡,却怨黔中无极品,每日虽捧着“龙井”,然品饮之际,却叹自己犹“井”中之“龙”——羁于黔,虽“龙”亦如“虫”也。此虽将人生际遇与茶相况喻,然怨艾之气,弥漫胸中,全丧失了“平淡”的茶道宗旨。转瞬到了七十,就茶缘说,此刻算是逢知己了,我抛开了所有异地的茶,只守黔茶品。这时才反省自己,昔日不过是井蛙而已,哪算得“龙”。二、三年来,饮遍贵州妙品,自以为,此土佳茗,老夫未有不亲炙者。

今春,我去游龙宫,此番窃认自己非“虫”了,“龙”归龙宫,得其所矣。途经安顺,我的一位当官的弟子送我二厅安顺的“瀑布”牌茶。我告诉她,寒斋之中,茶积如山。那意思是,我不要这未入品的货。其实呢,心里想着的却是一个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假货泛滥,其中便有“安顺茶叶”。从那以后,“安顺茶叶”就成了假货的代称。“民口如刀”,果然不虚,自此,我便不喝安顺茶了。熟料,断交二十年后,这回遇上了安顺茶叶。勉强收下,带到龙宫。可是,宾馆的茶,行道中人是从不沾的,无奈之下,打开安顺“瀑布”,甫一开装,如骤见佳丽!那茶,形如雀舌,色若翠玉,一时兴起,净杯烧水,注汤少许,新芽展翠,片片直立如兰,捧杯一闻,异香醉人,甫入口,顿觉甘、滑,那汤是滑过口腔,飘入喉间的。至此,才恍然自责:阅历不广便轻言是非,恰是未得道者的通病。我因此,差点儿视玉为石,弃之荒郊。

我平生之所好,唯烟与茶,名烟名茶在案,隐几而尘,吞吐云雾、品味琼浆,烟使我恍兮惚兮,茶使我心清神爽,于是文思潮涌,虽数千言之文,刻烛可待。我的文绩,都是烟、茶惠赐!至此,我不再怨羁于黔中了——在佳茗遍地之乡,可谓得其所矣,何必怨呢?在龙宫坐定,满目野绿,溪流如玉,涛声唱晚,把盏品茗,吞云吐雾,既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忘乎成败废兴,甚者,连已身亦化为“无”,飘飘然随风烟而去。此系道境么?不知道。“不知”就是“道”——“道”是不可言表的。这茶道怎么说?诸位自去修炼吧,我呢,不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