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茶马古道第一镇

发布时间 : 2020-09-30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什么是茶马古道线路

【www.cy316.com - 茶马古道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滇缅茶马古道第一镇”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滇缅茶马古道第一镇”相关知识!

图/文为《国家人文地理》供稿,不得转载

文/图/杨永平

茶马古道让鲁史拥有茶叶的繁荣,茶叶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成就了茶马古道的辉煌:一拨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商贾马帮,驮着黑色的茶砖,带着一身疲惫到达鲁史,稍作休息后,又沿着古镇不宽的石板路面,浩浩荡荡沿南丝绸之路直至川蜀大地或东南亚诸国……

云南西部的崇山峻岭深处,澜沧江平缓沉静地向南流去,一路留下无数迷人的风景和动人的故事,在流经一个叫做鲁史的小镇时,江水微微一“逗留”,居然成就了一种充满奇迹的古镇文化……而那条从大理一路而来的古驿道,到了这里更成了一部独具风格的文明史……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鲁史镇一度成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从凤庆县城驱车向北,跨过澜沧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铁索公路桥,到达鲁史镇时已至晌午。四面绿树成林的古镇在阳光照射下古色古香,青瓦白墙的民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条坡度很陡的古道一直向下延伸,农民的粮食、茶农新上市的茶、驮货的马匹拥堵在一条新建的水泥大街上……

鲁史镇原名“阿鲁史”,是由历史上的土著民族语演化而成,位于凤庆县东北澜沧江与黑惠江之间,距凤庆县城84公里,建于明万历25年(1579年)。

茶马古道开辟后,鲁史镇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俱增,成为顺宁(今凤庆县)通往蒙化、下关、昆明,北上丽江、西藏、印度,南到缅甸的重要住宿驿站和货品中转站,是中原文化向边缘地域渗透的必经之地。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鲁史已成为顺宁、昌宁、永平、蒙化四县的商品交易中心,内地的商号随之而来开设分支机构;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一线又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由于鲁史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曾一度成为滇缅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号称“茶马古道第一镇”。有人说:要了解真正的鲁史茶马文化,只有把自己融进鲁史的巷市生活中,才能得到深切体会。

漫步古镇,感觉旋动的茶香在流淌,耳边是时重时轻的马蹄声、铃铛声、赶马汉子的吆喝声……

穿梭于鲁史的三街七巷中:街巷纵横交错,铺面鳞次栉比,打铁的、酿酒的、染布的、照相的、压面的、熬酱油的等等手工作坊应有尽有。贯穿古镇的“楼梯街”尤其显得热闹,驮柴的毛驴、担菜的农妇从四面八方的小路上聚拢来。山里人赶集虽然不善叫卖,但也不乏讨价还价。那石板镶嵌的街道你来我往,倒也热闹。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农舍可作商,是对鲁史再确切不过的概括。

行走在楼梯街,小心地迈过深浅不一、大小不同的马蹄印,脚踏着这岁月的痕迹前行,仿佛这样就能走进深远的历史,在街道两旁,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孩童在嘻闹耍乐,也有满脸皱纹白发苍苍胡须飘逸的老人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前石阶上,宁静地看着来往人影,孤独地咀嚼心思。

自茶马古道开辟以来,鲁史人的生活便与茶息息相关了

信步迈入巷道深处一古老破旧的四合庭院。

院内正对大门的厢房屋檐下,一白须老人正围炉独坐。炉上铜壶在烈火的熏烤下呼呼呼冒出白气,老人右手却在不停地上下抖动着一个灰黄的土制茶罐,罐里不时泄出股股茶叶焦黄时的煳香。我们没有打断老人,悄悄拿了椅子挨着老人坐下,静静地欣赏老人的"表演"。老人虽然年纪大了,手脚没有了年轻人的灵活精巧,但老人对完成这一项“茶道”的虔诚却是舞台表演者永远也领悟不了的。

冲上滚烫的山泉水,吮吸足了清茶的芬芳。老人并没因我们的冒昧而惊讶,他热情地邀我们进屋,捧出了他家珍藏的已经发黄的照片,打开了往事。

老人祖辈生活在鲁史,同大多数鲁史人一样以种茶、卖菜为生,其父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茶人,先后开挖种植发展茶园400多亩,并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的精制和贸易。回忆父亲的往事,老人娓娓道来:初次生产茶叶时,父亲靠的是民间善用的传统人工揉茶法,支口大铁锅,将新采的茶叶用火来杀青,然后将热茶倒入自制的竹簸箕不停地揉晒。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费时费力。后来通过来往马帮,茶庄引进了木制的揉茶机,方才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当时由骆英才带领茶民研制的“明前春尖”和“雨露谷花”两个茶叶品种曾成为民国时期云南红茶的极品,美名传遍省内外甚至邻国。

后来在鲁史镇政府,记者找到一份鲁史境内的茶叶调研报告,报告中详尽记录了鲁史古茶园状况。鲁史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1000多亩,其中人工栽培的古茶园有500多亩,分布在鲁史镇金鸡、古平、永发等村社。茶史可鉴,茶俗可见,鲁史人民种茶制茶喝茶,更将茶融汇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不断常来客,围炉消夜寒;有茶堪对饮,无酒亦盘桓。”远道而来,好客的主人定会泡出杯杯热情洋溢的茶饮款待你,浓郁的芳香、温情的话语为你消暑解渴,驱净远途的苦累;亲戚朋友礼尚往来、小伙子上门说媳妇,大包小包的礼品中茶叶是必不可少的,而评价一个小伙姑娘是否“成才”,不看外貌长相,而是看他种茶、制茶的质量如何。

鲁史,之所以至今还能如此充满魅力,就在于它的内在里依然灵动着一种魂

晚饭是鲁史镇党委政府接待的,他们还特意请来了一位地道的“鲁史通”给我们作陪。

“鲁史通”名叫曹现舟,从小在鲁史长大,喝过饮马泉水,住过驿站马店,给过往客商端过洗脚水,喂过马,也为镇党委政府编写过志书资料。老人七十多岁了,提及古道,他能从每一块石板每一个马蹄印中给你讲述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茶马古道的馈赠让鲁史拥有茶叶的繁荣,茶叶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成就了茶马古道的辉煌,老人至今仍然记得当年古镇繁荣的景象:一拨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商贾马帮,驮着黑色的茶砖,带着一身疲惫到达鲁史,稍作休息后,又沿着古镇不宽的石板路面,浩浩荡荡沿南丝绸之路直至川蜀大地或东南亚诸国……老人最深处的记忆被打开,讲得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饭后,镇党委政府还别出心裁地为记者安排了精彩的节目,节目地点在古镇四方街的古戏楼上。

镇党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鲁史四方街的露天广场可容纳3000多人,旁边的戏楼初建于民国28年,当时每年节庆都由街绅富户出资点戏,邀请外地戏班子唱戏而民众可自由入场观看。后来历经浩劫,戏楼屡遭损害,但整体模样却得以保存。近几年,当地党委政府对其进行了重修,戏楼再现了当年的雄姿,还时不时邀请县文工团来演出。

那晚,镇党委为我们准备的是三出滇剧:《铡美案》、《杨门女将》和《打金枝》。演出开始前,人们早早就放下手头的活计聚集在了戏台前,那积极劲绝不亚于球迷对世界杯的钟情。

随着锣鼓声敲响,人们立刻停止了说笑,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戏台中央来回穿梭的演员身上,并跟着情节的起伏或喜或悲或笑或怒。随着清脆的锣声、铃声响起,随着浑厚的鼓点,所有人眼前都出现了一副奇妙的画面,古道、马帮、马嘶、栓马柱、饮马泉……人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在驿站得以稍事休整,突然黑夜里响起振奋人心的旋律,这旋律犹如久违的乡音,犹如悬崖峭壁间叮咚的山泉,犹如母亲的召唤,几天的劳苦疲惫、孤独寂寞、惊心动魄顿时烟消云散,浑身舒畅精力充沛欲望喷吐……

事后,人们抑制不住这戏曲带来的兴奋,自发地围聚在广场,燃起篝火,吹起竹箫,弹起弦子,打起了歌来。大直歌、小半翻、二退四、箐鸡摆尾、毛朝里毛朝外,各种舞型交叉变化,男女老少闻声舞动,声势雄伟壮观,一种不可抗拒的感染力,让不胜舞蹈的我们也加入其中,享受着鲁史的夜晚……

小编推荐

鲁史古镇 茶马古道第一镇


云南西部的崇山峻岭深处,澜沧江平缓沉静地向南流去,一路留下了无数迷人的风景和动人的故事。尤其在流经一个叫鲁史的小镇时她短暂一停,竟成就了一个奇迹———灿烂的鲁史古镇文化。

鲁史,原称阿鲁司,历史上由土著民族语演化而成,被“夹”在凤庆县城东北部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仅有43万平方米。曾一度成为滇缅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号称“茶马古道第一镇”。是当时通往蒙化(今巍山县)、下关、昆明、丽江、西藏,到印度、缅甸的重要驿站。

据资料记载,这条古驿道开辟于1328年,当时山道艰险,江河险恶,在横渡澜沧江和黑惠江时,只能用竹筏或木舟将骡马和驮子分别渡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澜沧江青龙桥建成,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与日俱增。六百多年了,不知有多少马帮来来往往,由北到南运进丝绸、百货,带来中原文化。又从南到北运出茶叶、药材,带去山风野俗。也不知有多少商人、官员、墨客骚人与马帮结伴而行感受古道艰难,或驻足、留宿,给这里留下进步思想、优秀文化、经商意识,极大地促进了鲁史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最终使鲁史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徐霞客老人就是其中之一,翻开《徐霞客游记》,我们可以看到,1693年农历8月初6,徐霞客从现在的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境,于8月14日从凤庆县城出发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当晚住在大寺乡德乐村高枧槽一位梅姓老人家,8月15日一早又与马帮一起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澜沧江边一个非常陡峭的山坡)来到鲁史。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还一度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

鲁史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1598年设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辟街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今透过落满灰尘的蜘蛛网,当年耗费万金雕刻的门头和金壁彩梁还在顽强地显现着英姿,仍在回味着古道的沧桑。鲁史古镇是滇西片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从整体上看,民居建筑风格受大理白族文化及江浙一带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南诏建筑风格。全镇以“三街(上平街、下平街、楼梯街)七巷(曾家巷、黄家巷、十字巷、骆家巷、魁阁巷、董家巷、杨家巷)一广场(又称四方街)”为中心,呈圆状分布。

鲁史至今还保存着一段烙满马蹄印的青石板道,三米多宽的路道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民居以一颗印状般的四合院和一正一厢一照壁式的三合院为主,形成“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独特风格。楼层上下各三间房间,土木结构,屋顶用当地产的青瓦铺盖,墙体和椽柱相接处用麻布石或青石板密封以防火患。屋脊均向两头翘起,房檐设有勾头瓦,其上都雕刻有各种精美图案,或龙或凤,或狮或虎,栩栩如生,神气活现。临街和靠路的墙体还请文化人或者自己亲自提笔作画题诗,以示高雅。照壁是充分显示主人景况的窗口,是书香门第,还是豪门富宅,或者是普通人家,都可以从造型和上面的画面看出来。宽敞的院落内,人们植树栽花,叠石造景,典雅别致,怡情养性。仅仅从这里的房屋建筑及陈设上,每一个走进鲁史的人,都会被鲁史深刻的文化所折服。

“茶马古道第一镇” 磨黑古镇


2013年1月,经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研究同意,决定授予宁洱县磨黑镇为“中国茶马古镇第一镇”。此前,这个位于宁洱县东北部的乡镇“名片”上已经有滇南盐都、丽人故里、革命老区等“头衔”,成为“第一镇”使这张“名片”更加有分量,也使得将磨黑镇逐步打造成为旅游文化名镇这一规划更加底气十足。脚尖不闲,舌尖很咸

磨黑镇距普洱市区60多公里,距省城370多公里,昆曼大通道、普大高等级公路和即将建设的泛亚铁路中线穿境而过,境内高速公路段有3个出入通道,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如果说现在便利的交通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那么历史上的交通功能则是旅游的资源条件。

磨黑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有太多匆匆的脚步由此经过。历史上,从内地和藏区来的商贾、马帮要进入滇南和东南亚都必经磨黑,它是连接边疆和中原及东南亚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咽喉要地。这里气候湿润,适合茶生长,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伴随着普洱茶交易的兴盛,磨黑古镇日趋繁荣,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南来北往的马帮客商进进出出,热闹非凡,他们在这里休整、销售、采购,磨黑古镇因此成为茶马古道的重镇。而马店、商铺、古宅、古桥、古道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至今保留较为完整,可以说“中国茶马古镇第一镇”的称号既是对磨黑的历史作用的肯定,也是对当代完整存在的肯定。

走过这里的脚尖不闲,但经过这里的舌尖却是咸的。磨黑是傣语音译地名,磨为“盐”、黑为“井”,即盐井之意,因此这里是因盐得名。这里早在汉朝时期就开采盐矿,元、明、清时期设盐政,民国时期设盐政公署。期间,清雍正三年扩大生产规模,大量生产食盐,此后一直是食盐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云南的四大盐矿区之一。清代宁洱生员徐太和有《盐井》一诗:盐洞深无际,开采已有年。人随灯入地,鎚振响惊天。井近各分工,厢长级欲千。东升红日后,轱辘运绵绵。

在旅游产业中,磨黑的盐可以成为视觉和味觉两种资源,一方面因为历史悠久,可以供人做一次历史的漫游,存盐、制盐等都大有看头;另一方面云南的诸多美食都依赖磨黑盐,因为磨黑盐味纯、杂质少,是宣威火腿、石屏豆腐、磨黑烧烤的最佳绝配。

老地方,俏佳人

磨黑既为古镇,其实就是一个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的老地方,这也是将磨黑镇打造成为旅游文化名镇的重要资源。

漫步古镇,有几个地方是不能不看的。刘氏民居建于清朝末年,是典型的“三房一照壁”四合院,整幢建筑为二层土本结构,分为正房、左右厢房,房屋中的楼道均有木雕花门联,房檐门窗上布满各种动物和花草浮雕,其前方照壁上写有大红“福”字,中间是石铺天井,整个四合院古香古色、精致典雅。走马转角楼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46年,总建筑面积1672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43间。走马转角楼属三井四合院布局,内部有两重走廊相连,房屋间间相同,可以团团走遍每一个房间,故名。整座建筑设计精巧、威严而有气势,是磨黑较为壮观的建筑之一。

另外,这里还是革命老区,有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磨黑中学和“四位一体”领袖纪念碑等。

在这样一个“老地方”,居住着哈尼、彝、傣、回等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5%,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也正是这样的文化之中,诞生了一位俏佳人---杨丽坤。

杨丽坤是彝族,著名舞蹈演员,电影演员,主演的电影《五朵金花》和《阿诗玛》已经成为难以复制的时代经典,曾在亿万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杨丽坤本人在1960年凭借《五朵金花》荣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银鹰奖,2006年被云南省授予“云南文学艺术卓越贡献奖”,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共和国60年来最美丽的12人”中的第三名。因此,磨黑有杨丽坤故居和阿诗玛广场,供人们追忆这个美丽俏佳人。

有如此丰富的资源,“中国茶马古镇第一镇”磨黑镇的下一站---旅游文化名镇应该说是基础坚实。加之宁洱县旅游文化产业布局的重点是三山、一府、一镇、一村,其中的“一镇”就是指磨黑镇,有资源、有政策、有措施,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涌进磨黑,推动磨黑的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临沧凤庆鲁史镇 茶马古道第一镇


普洱身世追觅之谜

虽然历经了几轮大市振荡,不过普洱茶始终没有像人们预期那般一泻千里,茶气甘醇的它,如同那些被时光掩盖的云南古镇,即便经历再多,也无损其本原。所以,这次我们就跟随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暨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深入到云南普洱现身地,重走茶马古道,追查普洱身世之谜。第一站我来到的是鲁史古镇,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鲁史古镇就有普洱茶庄,也被称为“茶马古道第一镇”,至今还有当年大马帮的饮马池与被马蹄踏凹下去的石块。

现代文明遗忘地

有时,历史就像一个无心的大回环,终点和起点重合在同一个寂寂无闻处,而过程的辉煌不过成就了口耳相传的饭后谈资,只留下一痕痕似隐似显的显赫印记在时光中散着微光,譬如鲁史。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并开设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

但是,如今鲁史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这是一个因道路而兴盛,却又因道路的背叛而衰落的古镇。不过作为旅者的我们应该感谢它被现代文明的遗忘,因为它因此而保持了完整的历史印记,无论是人文,还是建筑。

从凤庆县出发,经小湾的新村,过青龙桥,上骡马萎坡,到金鸡村,就可以到达鲁史。一路半是柏油路半是烂泥路,颠簸得你在车里就像一个被不断拍打的潮州牛肉丸,前后左右上下不断地亲吻车壁车顶车座,一路上只听见人肉拍打车壁的啪啪声。但幸好沿路风景足以补偿撞壁的痛苦。

蒸腾白雾靓茶田

云南绿化很好,遍路都是深深浅浅的绿,墨绿的是老茶树,嫩绿的是烟树苗,翡色的是竹子……前往鲁史的一路上都是如此的风景,山道之九曲十八弯简直媲美秋名山车道,估计藤原拓海来到肯定会手痒。

不过最妙的还是山中时不时腾起的白雾,一阵阵或高或低地轻笼在山顶山腰山谷处,随着风如影随形地在山上飘来移去,清晰得几乎可以看见的雾气,似有无数精灵在其中曼舞。而车子就在其间穿来插去,时而眼前白茫茫一片,时而眼前豁然开朗看到雾气缠绵在脚边。最好看的还是从无雾的山顶看下面有雾的山谷,只见不断蒸腾而起的白雾冒起、蔓延,就像一个放满了冒烟热水的大浴缸一般,叫人只想跳下去洗个痛快澡。高山雾浓且多,难怪这里能出世界闻名的普洱呢。

片状青石楼梯街

从鲁史市集的所在地往下看,便可以看见完整的鲁史古镇全貌,黛色的瓦、飞翘的圆角,像是N条圆头鲤鱼聚在一起。沿着长长的楼梯街下去,便可以去到镇的中心四方街。

以片状青石铺就的楼梯街很陡,在有雾微雨时节更是滑溜溜的,一半是因为湿,一半是因为它的光滑。每块青石都被磨得棱角全无,透亮得甚至可以映出人影,上面还时不时有小小如碗般的凹处,储满了雨水,倒映着天光檐影。这些凹处,就是千百年来马帮驴马经过时留下的蹄印。即使到现在,鲁史也随处可见卖马蹄铁、马鞍等驴马用具的铺子,人们依旧用驴马驮着货品悠悠地走在路上,一如他们的祖辈一般。

从千年之前,鲁史就是缅甸等东南亚小国向中国王朝进贡时必经之路,因此现在鲁史还有个叫象脚井的地方,据说就是当年缅甸大象口渴之下踩出的泉水处。而到茶马古道开始之后,鲁史就更是繁盛一时,商贾云集,甚至有了小上海的称号。不过这一切,随着50年前凤庆县公路的开辟而衰落,因为那一条公路远离了鲁史,从此,它就由进入凤庆的桥头堡,变成了隐没在偏远山区的一隅。

如沉入水底静谧

即使是在光线最强烈的正午进入鲁史古镇,周围依旧是沉静的,静谧得如同沉入了水底一般,即便是云南那清澈如水晶般的阳光射入,也像是隔了层历史的纱。不过那种曾经显赫过的痕迹依旧顽强地从路两边都是土黄色主调的土木结构院落里冒出:规划齐整足有两三米宽的街道;“三房一照壁”的白族民居、北方四合院和江浙猫弓式防火墙设计民居云集一处;随处可见的青石狮子或站或斜或倒,冷冷注视着过往一切;漆成暖洋洋朱红色的实木门窗虚虚实实地掩着;透过倒塌的土墙可以看到雕花飞檐的影壁;而当你推开任何一家院落的门,里面总是整整洁洁的,种满红花绿草。甚至,你还会在某一家看到进士的牌匾,上面的花纹陈旧剥落但依旧有迹可寻,在骨子里透出一种对往昔骄傲的坚持。在这里溜达,时常走半天也碰不上一个人,偶尔可以见到有满面沧桑的老人坐在门口,抚摩着身边的小狗。而小猫则窝在椅子上打盹,半天也不挪一下身体。

在古镇上,最能承载昔日荣光的,就是骆家大院,茶行俊德昌号创始人,鲁史首个规模化种茶和制茶的商人。在他曾经住过的老旧但不失富丽的3层楼大院里,可以依稀触摸那时的繁盛,虽然里面住的已经不再是骆家的后人。至于骆家的后人,则一早搬到了街上,开了家名为俊德昌的药店,记得一定要在他们有空的间隙进去聊聊,因为掌门老人家就是六大茶山茶厂的厂长爷爷,如果和老人家聊得投缘,说不准还可以请他孙子让你去他家的茶厂参观,再买饼好茶呢!而在这样的闲谈中,你就会发觉,古老的时光,就这样被封闭在这个被遗忘的小镇,在逼仄的小巷里,和你狭路相逢。

臭豆腐当道

虽然说鲁史特产有泡肝、火腿、酱油、咸菜,不过在鲁史街上,见到最多的小吃摊就是卖臭豆腐的。来赶集的人们,背着大大的竹编圆筐,大大咧咧地坐在臭豆腐摊前,极有耐性地等待摊主把臭豆腐摊到炭炉上慢慢烤到金黄色,然后加入辣椒粉等味料,大口地放进嘴里,一脸陶醉有滋有味的感觉。仔细地看,鲁史的臭豆腐其实和广州的有很大不同,味道没有上海、湖南、广州那边的刺鼻,而且表面上有一层白色绒毛,颇为可爱,吃的时候是用炭火烤的,而非油煎的,感觉比广州的好入口很多。

茶马古道第一桥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生息,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的神奇通道“茶马古道”。悠悠古道在横断山脉最深处的澜沧江上曾经谜一样存在过、又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一架古桥。

芒康县作为西藏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的兴起,这里的盐井盐田、曲孜卡温泉、澜沧江峡谷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一一被人所熟知,而在这众多的景点中有一条“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被人们渐渐遗忘,这就是连接“茶马古道”澜沧江两岸的惟一一座古桥─措瓦乡境内的扎西达桑桥。

“茶马古道”作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重要通道,不管是自云南普洱、丽江起,经中甸、德钦,进入西藏境内的南线,或是自四川成都、雅安经康定、巴塘、竹巴龙渡口的北线,都在芒康县境内汇合。这里是横断山脉腹地,山高谷深,古道悠悠,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被遗忘的“古道重镇”

作为隘口、要道,“茶马古道”进入芒康县后,依马帮帮头的习惯和目的地共有4条出县线路:

在盐井渡澜沧江经左贡县到达察隅县境内;

盐井往北经帮达乡、嘎托镇(现县政府所在地),向西入如美镇,从如美进入左贡县;

由南北两线进入嘎托后,往北入措瓦乡,在措瓦渡扎西达桑桥进入察雅县境内;

由嘎托向西北方向经洛尼乡、宗西乡,避开澜沧江进入贡觉县或察雅县境内。

岁月沧桑,当年的悠悠古道如今或被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替代,或早已被人遗忘,消失在萋萋荒草中。竹巴龙乡如今是318国道必经之处,当年金沙江上的溜索早已变为现代化的桥梁;如美镇的竹卡大桥也把澜沧江天堑变为通途;曲孜卡的盐井更是因其保留完好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早已蜚声在外。只有措瓦乡、洛尼乡这两处当年“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因境内没有温泉、雪山、古刹等现代人喜好的景区景点,又偏离318、214等国道,似乎被“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所抛弃。

被遗忘的“古道名桥”

措瓦乡地处芒康县北部,与左贡县、察雅县接壤。从县城到乡政府所在地有57公里。公路虽穿行在较为平缓的山谷中,但由于路基不稳,土质松软,泥泞不堪,汽车只有颠簸前行。交通不便,偏居一隅,制约着措瓦乡的经济发展。措瓦乡一带过去是“茶马古道”重要通道,该乡仲日村境内的澜沧江上有一座全木结构的桥梁,过去非常著名,但在解放前夕,当地反动武装为了阻止解放军进军,竟将桥付之一炬。骑马前行翻过果吉拉山。眼前沟壑明显深邃起来,澜沧江两岸山高谷深的典型地貌地形,让我们以为目标近在咫尺而喜悦不已。沿着羊肠小道穿过无数个灌木丛,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地装点着一块山坡台地─这里是仲日村所属的综依自然村解放以前因为有了扎西达桑桥,综依村这一带经常有马帮经过,非常热闹。在他的印象里,马帮帮头身背长枪短枪,最是威武。每每有马帮经过,整个村子就象过节一般热闹起来。

综依村的北面横亘着雄伟的帕堆拉山,云雾缭绕的山顶看似高不可攀,而扎西达桑桥就在这座大山的背后。上山的路异常陡峭,嵌在河谷深处的扎西达桑─掩映在巨大核桃树、苹果树中间,只有4户人家的小村落。赭红色的澜沧江水浪花飞溅,对岸的大山直插云天。此时天色暗下来,夹在两座大山的最深处,有种山峰随时压将过来的压抑感让我透不过气。

被拾起的沧桑记忆

在一条宽不过60—70米的江面对岸,用巨大的原木层层捆绑、搭建的木制遗迹赫然在目:底座较窄,深陷在陡峭的砾石中,越往上越宽,顶端最宽处的木条明显指向左面已经断开的羊肠小道,很象是当年的引桥部分,而它的右面江边突起的岩石上,明显有建筑痕迹,可能是石块搭建的桥墩,正对着它,就是我们脚底下已经坍塌的建筑遗迹─江这边的桥墩无疑。

这里的江面虽不宽阔但水流湍急,对岸山势十分陡峭,很难想像当年是凭着怎样的一种决心,或者说是在怎样的一种机缘巧合之下,在此修筑这样规模的桥梁?要知道,旧西藏的江河之上除了唐东杰布所修建的几处铁索桥之外,藏政府家门口的拉萨河上也没听说有什么桥梁。由于财富和精英集中在了寺庙,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藏政府是如何在如此偏远的大山深处组织修建了扎西达桑桥?

洛松对扎西达桑桥的记忆有些支离破碎。从他记事起这座桥就在这里,有无数的马帮由此经过。他只依稀记得听老辈人说起为了修这座桥,砍了周边山上无数树木,征调了芒康十八土司所有木匠和铁匠。他也听老辈人说当初这里只有两户人家,种地放牧之余负责守桥,因此不用向藏政府和头人支差纳税。而对大桥烧毁的那一天,洛松记得一清二楚:那天像往常一样他到对岸山上放羊,回来时桥梁已经被烧毁,害得他在对岸野地里睡了一晚,第二天绕道几十里外的竹卡溜索回了家。他也确信烧桥的是当时留守在这一带的藏军无疑。

被期待的“古道名片”

记者回到拉萨以后,拜访了自治区社科院、档案馆、西藏大学、区建筑设计院古建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试图了解扎西达桑桥的“前世今生”,还原扎西达桑桥的来龙去脉,但没有一位学者对此有所了解,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扎西达桑桥的文献资料。只有在百度里搜索出了一篇回忆昌都解放的文章里找到了这样的只言片语:“逃向拉萨路上的必经之路扎西达桑桥已因多卡失守而被解放军控制……”。

洛松今年65岁,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昌都时他应该8岁左右,正是当牧童的年龄,所以桥毁于那个年代的兵燹应该是事实。只是该桥何时由何人如何组织修建等已无从考证,但从当地人的采访了解中可以确信一点:扎西达桑桥是因“茶马古道”的兴起而修建的。

对此,综依村的拉巴次仁老人确信不疑。他曾在乡(区)供销社工作了一辈子,目前在家颐养天年,在当地颇具威望,对扎西达桑和“茶马古道”措瓦段十分熟悉。据他介绍,马帮在措瓦境内大概要走5天左右,当年马帮习惯宿营点现在仍可以指认。他说,“茶马古道”在芒康县境内的多条出境线路中措瓦一线是最为热闹的一条,因为其它线路要么为了避开大江大河而绕远道,要么通过溜索付出损失骡马、货物的代价。而且,过了扎西达桑桥,翻过对面大山,便可到达察雅县境内水草丰美的西布大草坝,这对于在大山深谷中艰难行进多时的马帮来说是个十分理想的休养生息之地。

除此之外,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记者再没有找到对扎西达桑桥有所了解的第二人。难道扎西达桑桥谜一样存在过,又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曾经作为汉藏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重要通道的“茶马古道”,如今却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现繁荣和盛况─川、滇、藏大三角跨省区联合开发“茶马古道”旅游大业的格局正待形成,“茶马古道”成为它所经地区共享的品牌;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生命、以精神铺就的“茶马古道”,将成为后人们今天所共享的遗产。相信见证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古商贸通道所有辉煌与沧桑的扎西达桑桥也必定会像古道上其它众多名胜古迹一样,会不断探寻、不断发现,最终会被世人关注。

有一天,扎西达桑桥就像盐井、曲子卡温泉、加加面一样成为芒康县乃至“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又一张名片。

铅山河口古镇成“万里茶路”第一镇


网资讯:明代中叶,从江西铅山河口镇出发,途经闽、赣、湘、鄂、豫、晋、冀、蒙八省区及俄、蒙,纵贯中国大江南北、横跨欧亚大陆,形成了一条茶叶贸易之路。这条茶路,在中国境内一万三千多里,途经中蒙俄230个城市,是一条堪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国际贸易黄金商道,也是一条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文化传播路线。河口古镇是“万里茶路”第一镇。

南船北马万里路茗香四海河口始

1月8日,内蒙古作家邓九刚以长篇报告文学《茶叶之路》在澳门举行的“智慧东方—2013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上被授予“2013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一时间,堪与丝绸之路媲美的万里茶路再次成为世人的热门话题。

2013年7月1日,中蒙俄“万里茶路”文化旅游产业联盟在山西太原成立,推出“多元、合作、创新、共赢”的联盟主题。三国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和会场观众互动,畅谈茶路对中蒙俄三国历史文化的作用,展望茶路发展前景。

9月8日至10日,“万里茶路”与城市发展中蒙俄31个城市市长峰会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召开。来自中蒙俄“万里茶路”沿线31个城市的千余名代表用不同的语言打着招呼,探讨了“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沿线区域经济与文化合作、经贸发展与旅游合作、向北发展与陆桥经济等问题;表达了共同挖掘“万里茶路”所蕴藏的经贸、文化、旅游等丰富内涵,重塑“万里茶路”的历史记忆,推动务实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的愿望。

9月10日至12日,中国“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召开,来自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等省区的文物局长和专家学者齐聚河南赊店古镇,共商“中俄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计,达成了《“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赊店共识》。研讨会认定,“南船北马”(茶叶运输方式)的“万里茶路”第一镇为江西铅山河口古镇。

货聚八闽川广多语杂两浙淮扬通

“景德瓷器樟树药,河口茶纸吴城木。”这是明清时期商界广为流传的谚语。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指出:“明代中叶,江南水运发达的城市商业日趋繁荣,形成五大手工业区,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纸茶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这五大手工业区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商业联系。”这一时期,河口镇业已成为中国纸、茶贸易中心和制茶、造纸中心。

这个制茶、造纸和茶纸贸易中心,是因信江而成就的。

当信江源头从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的信源山奔流而出时,就注定了这条贯穿赣东北大地长达364公里、流域面积17600平方公里的河流要成就古河口镇为茶纸贸易中心。“两山一江一湖”,是上饶山水的地理走势。武夷山是闽江水系与信江水系的分水岭,有鹅湖古道连通。怀玉山是赣水和浙水的分水岭,有浙赣古道连通。

鄣公山是江西和安徽的分水岭,有徽饶古道连通。历史上,上饶人民的母亲河信江,“西接鄱阳,南通吉、赣,东连浙江,舟船直抵玉山”(《上饶地区志》),是上饶人来往交通和货物运输的生命线,又是赣粮入浙闽、浙闽之货入赣的必经之路,更是水运交通时代闽浙皖赣茶纸集散的黄金水道。于是,就有了这条黄金水道上的千年古镇河口“舟车驰百货,茶楮(纸)走群商”的繁忙和“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舟辑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的繁华。

明代万历年间,山西和陕西商人首先把武夷山和上饶邻近诸省所产之茶,由人挑水运车载马驮汇集河口,加工后装船外运。山西痴心研究晋商茶史的李晨光说:“晋商开辟的河口茶路,先信江篷船水运,从湖口到达武汉,溯汉水出襄樊,溯唐白河到河南赊店。至此,全长1500余公里的漫长水路走完。再由赊店改用骡马驮运和马车运输,在豫西大地上迤逦北行,直抵黄河南岸的孟津渡口,转洛阳,又经西安、兰州,运往西北。”每年初春,浙皖等茶叶代理商纷纷来到河口迎接晋商,在这里签订一年的茶叶贸易。清乾隆时期,河口从事茶叶加工的人有3万之多,武夷山区各地的茶、浙江和安徽的茶,均经河口加工包装外销。

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塑茶谊达五洲

过去有个谚语:“河口茶市通天下,河邦茶师遍中国。”这个谚语,有两个意思。其一,由于明初倭寇(日本海盗)肆虐,严重威胁海上航行安全,明洪武帝朱元璋立下“寸板不得下海”的禁令,完全关闭了由东南海上出口的贸易通道。而地处武夷山脉北麓信江河畔的河口,则以其东溯信江至玉山下富春江沟通江浙;西下鄱阳湖出长江,上溯川鄂、下入淮黄;从鄱阳湖转溯赣江,越梅岭可达广州市场,这便成了海禁时代江南东、西商道的主要干线,形成了以河口为起点的南北两条茶叶商路。

北路,主要由晋商经营。由福建崇安过分水关,入江西铅山县河口镇,顺信江下鄱阳湖,穿湖而出九江口入长江,溯江抵武昌,转汉水至襄樊,贯河南入泽州,经潞安抵平遥、祁县、太谷、忻州、大同、天镇到张家口,贯穿蒙古草原到库伦至恰克图,这是一条重要的茶叶商路。南路,就是从河口到广州的茶叶商路,主要由徽商经营。其路线为“自信江入鄱阳湖,沿赣江溯航赣州,改陆行,越梅岭,再换舟循北江而达广州,即与海上相沟通。”(《江西史稿》)其二,明清时期,河口因是周边地区茶叶集散地,所以出制茶师傅,形成著名的“河邦茶师”。

据《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记载,整个十八世纪欧洲运往中国购买红茶的白银达1.7亿两,当时出口到欧洲的红茶全部是河红茶和崇安红茶,而无论是崇安红茶,还是后来修水的“宁红”、安徽的“祁红”、湖北的“宣红”、湖南的“湖红”、广东的“英红”、浙江的“越红”、江苏的“苏红”均是“河红”问世几百年后才出现的红茶,都是由“河邦茶师”传授的技艺。据文献资料记载,1930年前后,在上海制茶的河邦茶师有300多人,安徽祁门河邦茶师有100余人。

中国“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的召开,认定了铅山河口古镇为“万里茶路”第一镇。铅山县立即行动起来,组织有关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挖掘、整理、宣传、保护利用工作和对接“万里茶路”申遗工作,重塑这一历史文化品牌。近日,铅山县河口镇镇政府、铅山县博物馆已组织人员查找“万里茶路”的相关历史依据,调查山陕会馆、古驿道、孤魂祠等“万里茶路”铅山段的文化遗存,拍摄“万里茶路”铅山段的文化遗存影像资料,维修“万里茶路”铅山段河口明清古街上的老字号茶行、茶庄等有代表性的文物,加快“河红茶制作技艺”“国遗”的申报工作,邀请《中国与俄罗斯》(双语)杂志社高级记者对俄罗斯、蒙古宣传“万里茶路”第一镇,在交通路口打出“万里茶路第一镇”宣传牌。

1月15日,铅山县河口镇镇政府召开了“万里茶路”第一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有关文化人士与全体镇政府干部就这一文化品牌的挖掘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向县内外有关人士发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塑茶谊达五洲”的邀请,希望各界热心人士参与打造这一文化品牌。

中国第一茶马古道在陕西“出世”


说起茶马古道,人们自然会想起被炒得红红火火,赫赫有名的川藏、滇藏茶马古道,似乎茶马古道远离陕西,是西南地区的事,和陕西没有关系。

其实,茶马古道的主要分布地不在大西南的云贵川,而在大西北的陕甘青新。在秦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陕甘地带的丛林草莽荒野,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中国第一条文明文化传播古道——茶马古道,也叫陕甘茶马古道。古道的源头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秦巴腹地。有关专家通过考察、考证、研究提出:陕西是全国饮茶和植茶最早的地区之一,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茶马古道的主干道,比西南茶马古道历史更悠久。

陕甘茶马古道的路线为:从紫阳出发,途经汉阴、石泉、西乡,再过洋县、城固、汉中、略阳,进入甘肃徽县,然后到古河州临夏。距紫阳县城10里的瓦房店,任河和渚河交汇,上通巴蜀,下接荆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繁忙的茶叶贸易,使之成为古时商旅马队的市井。明清时期这里有17家会馆云集于此,上世纪七十年代有7个会馆存留,至今还存有北五省会馆和江西馆。会馆建筑得豪华精细,见证了当时茶叶的经营规模和盛况。

神圣的“马帮之路”

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史料记载,“在与内蒙古毗邻的边境,中国商人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著名茶文化专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丁文说。

“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论罪;主吏私以官茶贸易……为官司擒捕者,皆死。”乾德三年下诏。丁文说,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在内蒙古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时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明万历年间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计量单位),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正如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成千上万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古道上艰难行进,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打破了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也是用刚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一条通往域外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人生之路和超越之路。丁文说,历史上,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及古道沿途绘制、雕刻的大量佛陀、菩萨、日月星辰等形象,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韧性,衬托出人生的意义、价值、神秘和神圣。

茶马交易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秦晋商人在西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踩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为西北乃至域外送去了绿色,拉回了民间役使、军队征战所需要的大量良骡和良马。“起于长安的丝绸之路,不仅仅只运丝绸,茶叶也通过这条路运往西北、西亚及欧洲地区,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繁荣。”丁文说。

谈到中国第一茶马古道时,丁文说,茶马古道一词,源于古代中原与边疆的“茶马互市”。

在陕西南部,汉江上游,秦巴腹地,一个全国唯一以道教名号命名的县份——紫阳县,生物资源异常丰富,尤其是富硒茶在全国久负盛名。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棘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其果实之珍者,树有……园有香茗,这是关于秦巴紫阳茶区的最早记载。

唐宋至清,紫阳茶年年入贡,遂成天下名茶。丁文说,《新唐书》记载的金州土贡有茶芽,国家档案馆珍藏的《大清征茶令》记录了紫阳贡茶的历史。自从大唐帝国的第一个茶马互市催生了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之后,这条古道便在陕甘境地绵延,最终汇入丝绸之路,以紫阳茶为代表的“山南茶”源源不断地流入长安市场,并伴随着丝绸之路走出了国门。

“山南茶”从主产地紫阳出发的旅程,踏出了茶商共济的路线,演变成名垂青史的茶马古道。西北大学教授、陕西省秦商研究会副会长、陕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刚认为,尽管人们熟知的茶马古道,为西南的川藏、滇藏两路,但从历史悠久程度来看,陕西的茶马古道不亚于西南的两条。从宋朝有茶马交易法讲,还是从官运官销边茶、明代实行茶马交易政策来讲,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吃牛羊肉喝奶酪,菜蔬果品甚少,需要用茶去油腻,助消化,吸取生命绿色。而且一些少数民族笃信佛教,‘学禅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少数民族地区对茶叶的需求量巨大,形成‘宁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方式,甚至到了‘不得茶,则困以病’的程度”。为了维护边疆安全,获取战马,就实行了用陕西茶从边外换取的茶马交易政策。“陕西茶运送边疆,遂形成紫阳-西乡-城固-汉中-兰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负载着强国强军、外事交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使命,其历史意义非一般的物流和商业贸易所能比拟的。”

李刚说,陕甘茶马古道,所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陕甘茶马古道、康藏茶马古道和滇越茶马古道三者中,陕甘茶马古道是最早的。明代洪武三年,明政府在陕西率先实行茶马交易政策,洪武五年就在秦州、河洲和西宁设立茶马司,正式开通了这条国家官办的茶马古道;而康藏茶马古道是在明洪武三十六年才在黎州设立了茶马司,比陕甘茶马古道晚了30余年;至于滇越茶马古道那是在清代改土归流后才开通的又一条茶马古道。而且,陕甘茶马古道和康藏茶马古道都是用内地的茶叶换取少数民族的战马,茶叶和战马都是交换的商品,而滇越茶马古道是用马驮茶到越南,是单项交易,与陕甘、康藏茶马古道内容不同,也没有任何可比性。再说明清两代对茶叶实行划区销售,不准越界贩卖,云南的茶商不可能到全国各地去贩茶。

“马帮”又火了起来

历史上,陕西茶马古道沿途热闹非凡,边茶贸易使陕西茶商的足迹遍布河陇各地,并带来了甘陇许多州县经济的繁荣。李刚说,明清时期紫阳地区的茶叶,经水、陆两路,进入西乡、汉中、十八里铺三处重要转运地,后经西北茶商运往大西北地区。陆路沿崎岖山路,人挑篓背至西乡,转输茶叶使西乡“其民昼夜治茶不休”,水路则自紫阳境内溯汉江而上,船运南郑十八里铺,使汉中这一水陆码头成为边茶办运中转枢纽和明清陕南最大的茶盐互市市场,“货物山积,天天有集,每天往来驮茶的骆驼就有300余头,倚江码头约一公里,店铺俱全”。明时,丹凤龙驹寨为商务水旱码头,“龙驹一寨,康衡数里,巨屋千家,鸡鸣多未寝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艇联穑,千蹄接踵,熙熙攘攘,丹江两岸设有河街之商业码头,车水马龙,商贾云集”。这些历史记载,是当时茶马互市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茶业兴旺、商业发达的见证。

逝者如斯!进入现代社会,秦岭巴山不再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火车的长鸣代替了驼铃马啸,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铃声、悠远的茶马古道上飘游的茶香已经消失,成为遥远的记忆。然而,时光倒流,星移斗转,如今在紫阳县洄水镇的深山密林之间,却有百余支马队出没,清脆的马蹄声使昔日的茶马古道又重新红火了起来。

洄水镇南接巴山蜀道,东依目莲古桥,受制于山高路陡的恶劣自然条件,向来以“行路难”出名。农民的山货特产销不出去,日常生活用品进不来。近年来,洄水镇的青壮劳力相继出门务工,村镇变得屋空人稀,变得更加寂静。乡亲的生活用品运输,对留守家园的儿童和空巢老人来说,更为困难。2001年,燕山村一组村民汪圣清,从外省引进了3匹耐走山地的良种马,在茶马古道搞起了货运,将山区的茶叶、土特产运出去,为乡亲们送生活物资上门,为游人代步、捎脚,利润也颇为可观。据了解,一匹马每天能运送四五百斤货物,一个月下来每匹马能带来千元的利润。在洄水镇,“赶马人”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就业群体,经营户超过百家,马匹达130余匹,马队运输越驮越兴旺,当地山民每年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洄水镇是陕南山区的一个缩影,陕南其它交通不便的落后山区,也有赶马人的身影。

茶马古道潜在的“文化要素”

陕南靠近四川和重庆,是典型的巴山地貌。在西部大开发新的起跑线上,陕南如何冲出经济发展迟滞的重围,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以实现我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春到茶山一片新,千里巴山飞彩云”。4月16日至4月17日,中国紫阳第七届富硒茶文化节隆重举行,陕甘第一茶马古道高峰论坛也在这里开坛,数十名知名专家学者和东道主在此云集,高谈阔论,建言献策。

绿色陕南的发展基调,是符合陕南生态环境实际的。但当前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盘活陕南的青山绿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寻找一条既能保持原生态,又能拉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解决问题的出路,只能从构建市场主题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走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开发模式。制度学派创始人诺思‘对历史的选择就是对现实的选择’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支点。”李刚说。

陕南茶叶贸易的繁荣,催生了陕南以茶叶贸易为特色的市场主题文化的形成。茶产区的紫阳,清代已形成“耳扒碍足朝收茬,背笼擎肩晚采茶”的生活方式,每逢阳春,茶山红袖翻飞,茶歌此起彼伏。历史上茶马交易的经济活动和围绕茶叶产销形成的市场主题文化,是历史留给陕南最好的经济文化遗产。在全球兴起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旅游热潮中,重建“茶马古道主题文化”,形成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陕南整体市场文化印象,对陕南绿色经济的突破发展,无疑具有引领和拉动作用。茶区领路人夏德宴说,从文化角度考虑经济发展,做大紫阳,做大紫阳的文化形态,挖掘紫阳茶区贡茶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山水环境与茶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茶的稀缺性、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均衡性,把古道文化、茶文化以及巴山文化、风俗文化、歌舞文化等潜在的文化要素,变成经济发展的现实动力。如果有一天,大江南北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个紫阳县,知道中国有个大陕南,那……

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

今天,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1000多年,并在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见证,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依然熠熠生辉,日益凸显其现实意义和价值。李刚认为,以“茶马古道”为主线,将文化遗产整合在一起,形成珠串般富有陕南文化特色的“茶马市场主题文化”,就会给陕南的青山绿水赋予更加浓郁的人文色彩,使秦岭巴山的苍山滴翠与汉江的渔舟晚唱交相辉映,使汉江夕阳的自然景色与茶歌飞扬的人文景观交相唱和,烘托出一幅极具吸引力的秦巴美景。一是依托青山绿水,以茶叶为主要特色,大家共同做一个品牌,形成一个以紫阳为中心的、强大的陕南绿色主题文化和绿色产业开发集群,促进陕南文化产业与经济产业竞相发展;二是打造陕南“茶马古道”市场主题文化,形成以紫阳茶文化为中心的秦岭文化、巴山文化,并把它张扬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形成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新的精神动力和支柱;三是以茶马古道上的自然奇观、人类文化遗产、古代民族风俗痕迹和无数缠绵悱恻的故事为线索,形成陕南新的旅游产品和路线;四是借陕甘“茶马古道”之力,使陕南茶文化走向中亚、西亚、中东和欧洲,形成开放型经济,这对带动沿途各县区经济发展,无疑会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张宝通说:陕甘茶马古道,是历史最悠久的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也是中国茶马古道主干道,它与丝绸之路相连,把中国的茶文化名扬国外。茶马古道的起点在紫阳,紫阳茶区的富硒茶,是唐宋清时的贡茶,是养生保健第一茶,是中国名茶之首,比普洱茶好,历史更悠久,影响力更大。今天,我们谈论茶马古道,目的是要把茶马古道发扬光大,通过茶马古道,通过富硒茶,把紫阳打造成中国的富硒之都。陕南不只是茶叶,还有魔芋等很多很多的东西,如果我们以茶叶为龙头,以茶叶为骨干,以茶叶为标准,把我们的富硒食品做宽做好,把我们的富硒产业做大做强,把紫阳建成中国的富硒之都,让游客一到紫阳,感到环境是绿色的,食品是绿色的,整个陕南的生态都是绿色的,都是富硒的,都是养生保健的好地方,那么紫阳就有名了,就做大做强了,就富了,整个陕南也就带动起来了……

(编辑:吕嘉)

寻找茶马古道第一桥━━扎西达桑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生息,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的神奇通道—“茶马古道”。悠悠古道上的、在横断山脉最深处的澜沧江上曾经谜一样存在过、又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一架古桥让我们有了探询究竟的冲动。

芒康县作为西藏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的兴起,这里的盐井盐田、曲孜卡温泉、澜沧江峡谷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一一被人所熟知,而在这众多的景点中有一条“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被人渐渐遗忘,这里就是连接“茶马古道”澜沧江两岸的惟一一座古桥─措瓦乡境内的扎西达桑桥。

“茶马古道”作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重要通道,不管是自云南普洱、丽江起,经中甸、德钦,进入西藏境内的南线,或是自四川成都、雅安经康定、巴塘、竹巴龙渡口的北线,都在芒康县境内汇合。这里是横断山脉腹地,山高谷深,古道悠悠,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被遗忘的“古道重镇”作为隘口、要道,“茶马古道”进入芒康县后,依马帮帮头的习惯和目的地共有4条出县线路:在盐井渡澜沧江经左贡县到达察隅县境内;盐井往北经帮达乡、嘎托镇(现县政府所在地),向西入如美镇,从如美进入左贡县;由南北两线进入嘎托后,往北入措瓦乡,在措瓦渡扎西达桑桥进入察雅县境内;由嘎托向西北方向经洛尼乡、宗西乡,避开澜沧江进入贡觉县或察雅县境内。

岁月沧桑,当年的悠悠古道如今或被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替代,或早已被人遗忘,消失在萋萋荒草中。竹巴龙乡如今是318国道必经之处,当年金沙江上的溜索早已变为现代化的桥梁;如美镇的竹卡大桥也把澜沧江天堑变为通途;曲孜卡的盐井更是因其保留完好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早已蜚声在外。只有措瓦乡、洛尼乡这两处当年“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因境内没有温泉、雪山、古刹等现代人喜好的景区景点,又偏离318、214等国道,似乎被“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所抛弃。无独有偶,这两个乡也是芒康县2镇14乡中最为贫困的乡镇,自治区扶贫办安排西藏日报社和自治区民宗委分别对口扶贫。记者正是趁开展扶贫工作之机来到了措瓦乡。

被遗忘的“古道名桥”

措瓦乡地处芒康县北部,与左贡县、察雅县接壤。从县城到乡政府所在地有57公里。公路虽穿行在较为平缓的山谷中,但由于路基不稳,土质松软,泥泞不堪,汽车只有颠簸前行。交通不便,偏居一隅,制约着措瓦乡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乡领导的最大心病。

我们西藏日报社扶贫工作组进驻以来,与乡政府的干部职工每天工作生活在一起,迅速建立了友谊,彼此无话不谈,在一次闲聊中,副乡长土登达瓦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记者眼前一亮。原来,措瓦乡一带过去是“茶马古道”重要通道,该乡仲日村境内的澜沧江上有一座全木结构的桥梁,过去非常著名,但在解放前夕,当地反动武装为了阻止解放军进军,竟将桥付之一炬。记者后经多方打听确认仍有遗迹尚存后,决定实地前往采访。

离开乡政府所在地措瓦村往北20余公里,一路连绵的高山草甸和稀稀落落的森林中,依山而建的仲日村就在眼前了。能通车的公路就此结束,我们只有骑马前行。

骑上村里准备的马匹,在新奇、兴奋的心情中,果吉拉山就此翻过。眼前沟壑明显深邃起来,澜沧江两岸山高谷深的典型地貌地形,让我们以为目标近在咫尺而喜悦不已。沿着羊肠小道穿过无数个灌木丛,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地装点着一块山坡台地─这里是仲日村所属的综依自然村。村长加塔次仁一家热情接待了我们。加塔次仁的父亲拉巴次仁今年68岁,听说我们要去采访扎西达桑古桥时,格外热情。他说,解放以前因为有了扎西达桑桥,综依村这一带经常有马帮经过,非常热闹。在他的印象里,马帮帮头身背长枪短枪,最是威武。每每有马帮经过,整个村子就象过节一般热闹起来。

综依村的北面横亘着雄伟的帕堆拉山,云雾缭绕的山顶看似高不可攀,而扎西达桑桥就在这座大山的背后。简单吃过饭,换过马匹,加塔次仁村长亲自带着我们向帕堆拉山进发。

上山的路异常陡峭,好在是有加塔次仁带路,这里的马匹也走惯了山路。2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山顶,4匹马浑身被汗水浸透了。到了山顶,以为澜沧江就可见到,“扎西达桑”也不远了,谁知一条狭长的山脊等着我们。也许是为了考验我们,这时天空也下起了雨,不多一会,浑身湿透,我们各自牵着马,艰难地行走在若有若无的山路上。

目的地遥遥无期,雨没有停歇的意思,饥寒交迫的我此时又犯了老毛病─膝伤疼痛难忍。由于下山的路更加陡峭险峻,无法骑在马背上,而每走一步膝盖撕裂般的疼痛,让我恨不能变作一只球,滚落下去…

在凄风苦雨中经历了5个小时刻骨铭心的下山之路后,终于来到了嵌在河谷深处的扎西达桑─掩映在巨大核桃树、苹果树中间,只有4户人家的小村落。赭红色的澜沧江水浪花飞溅,对岸的大山直插云天。此时天色暗下来,夹在两座大山的最深处,有种山峰随时压将过来的压抑感让我透不过气。

被拾起的沧桑记忆

第二天一早,村里年龄最大的洛松老人带着我们去看古桥遗迹。在一条宽不过60—70米的江面对岸,用巨大的原木层层捆绑、搭建的木制遗迹赫然在目:底座较窄,深陷在陡峭的砾石中,越往上越宽,顶端最宽处的木条明显指向左面已经断开的羊肠小道,很象是当年的引桥部分,而它的右面江边突起的岩石上,明显有建筑痕迹,可能是石块搭建的桥墩,正对着它,就是我们脚底下已经坍塌的建筑遗迹─江这边的桥墩无疑。

这里的江面虽不宽阔但水流湍急,对岸山势十分陡峭,很难想像当年是凭着怎样的一种决心,或者说是在怎样的一种机缘巧合之下,在此修筑这样规模的桥梁?要知道,旧西藏的江河之上除了唐东杰布所修建的几处铁索桥之外,藏政府家门口的拉萨河上也没听说有什么桥梁。由于财富和精英集中在了寺庙,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藏政府是如何在如此偏远的大山深处组织修建了扎西达桑桥?

洛松对扎西达桑桥的记忆有些支离破碎。从他记事起这座桥就在这里,有无数的马帮由此经过。他只依稀记得听老辈人说起为了修这座桥,砍了周边山上无数树木,征调了芒康十八土司所有木匠和铁匠。他也听老辈人说当初这里只有两户人家,种地放牧之余负责守桥,因此不用向藏政府和头人支差纳税。而对大桥烧毁的那一天,洛松记得一清二楚:那天像往常一样他到对岸山上放羊,回来时桥梁已经被烧毁,害得他在对岸野地里睡了一晚,第二天绕道几十里外的竹卡溜索回了家。他也确信烧桥的是当时留守在这一带的藏军无疑。

被期待的“古道名片”

记者回到拉萨以后,拜访了自治区社科院、档案馆、西藏大学、区建筑设计院古建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试图了解扎西达桑桥的“前世今生”,还原扎西达桑桥的来龙去脉,但没有一位学者对此有所了解,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扎西达桑桥的文献资料。只有在百度里搜索出了一篇回忆昌都解放的文章里找到了这样的只言片语:“逃向拉萨路上的必经之路扎西达桑桥已因多卡失守而被解放军控制……”。

洛松今年65岁,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昌都时他应该8岁左右,正是当牧童的年龄,所以桥毁于那个年代的兵燹应该是事实。只是该桥何时由何人如何组织修建等已无从考证,但从当地人的采访了解中可以确信一点:扎西达桑桥是因“茶马古道”的兴起而修建的。

对此,综依村的拉巴次仁老人确信不疑。他曾在乡(区)供销社工作了一辈子,目前在家颐养天年,在当地颇具威望,对扎西达桑和“茶马古道”措瓦段十分熟悉。据他介绍,马帮在措瓦境内大概要走5天左右,当年马帮习惯宿营点现在仍可以指认。他说,“茶马古道”在芒康县境内的多条出境线路中措瓦一线是最为热闹的一条,因为其它线路要么为了避开大江大河而绕远道,要么通过溜索付出损失骡马、货物的代价。而且,过了扎西达桑桥,翻过对面大山,便可到达察雅县境内水草丰美的西布大草坝,这对于在大山深谷中艰难行进多时的马帮来说是个十分理想的休养生息之地。

除此之外,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记者再没有找到对扎西达桑桥有所了解的第二人。难道扎西达桑桥谜一样存在过,又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曾经作为汉藏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重要通道的“茶马古道”,如今却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现繁荣和盛况─川、滇、藏大三角跨省区联合开发“茶马古道”旅游大业的格局正待形成,“茶马古道”成为它所经地区共享的品牌;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生命、以精神铺就的“茶马古道”,将成为后人们今天所共享的遗产。相信见证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古商贸通道所有辉煌与沧桑的扎西达桑桥也必定会像古道上其它众多名胜古迹一样,会不断探寻、不断发现,最终会被世人关注。

有一天,扎西达桑桥就像盐井、曲子卡温泉、加加面一样成为芒康县乃至“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又一张名片。

田东横山寨古城 茶马古道东线第一城


中国西南地区的茶马古道,是起源于唐宋时期、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千年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而很多人不知道,位于广西田东县境内的横山寨(百银古城)遗址,曾是茶马古道东线“茶马互市”的起点,被称为当时西南最大的贸易市场。

800多年过去,繁华一时的茶马古道已被历史风尘所淹没,横山寨昔日的风采也已随着悠悠江水东逝,只留下古城遗址。当年茶马古道的东线起点为何选择于此,古城的兴起及衰落又经历多少历史沧桑?记者日前走进田东,探寻这个已被沉埋在荒草中的古城。

探访篇

据考证,古城始建于宋代绍兴三年(1133年),是绍兴年间置马市于横山寨,并设置军事行政管理居所,是当时桂西地区的政治中心,也是重要的贸易场所。

古城遗址沉埋在一片荒草中

横山寨(百银古城)位于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百银村上寨屯西面,东距田东县城约6公里,南临右江,北临南百二级公路(即324国道),四周为平坦的水稻田。

12月4日,在田东县旅游局局长谢佩霞和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黄胜章及田东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言伟带领下,记者一行5人,沿着乡间小道,来到横山寨古城遗址。

眼前,横山寨古城已被一片片玉米地和芒果园覆盖。护城河也成为水稻田,沿路随处可见古残砖碎瓦和瓷片等。仔细寻觅,依稀可见昔日古城的雄姿。城墙底宽约20米,残垣高约4米。墙基下有许多残砖碎瓦,残砖宽度约为普通砖的两倍,可能是当年的城砖,而瓦片也要比普通瓦片硕大而厚重。

言伟指引称,古城遗址内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城址除西南面没有修筑城墙外,从地面上看东、北、南三面均保留有1—5米高的城墙,城墙顶宽约15米,底宽约20米,城墙上长有较大的树木,及茂密的杂草灌木。

遗址显示古城当年规模宏大

带路的当地人介绍说,城址东、北两面的护城河较明显,西、南面则不明显,护城河口宽15米,底宽12米,深3米。城北还有一道外护城河,城址内种有茂密的芒果树,东北部靠城墙处曾被挖作鱼塘,面积约1000平方米。

城址东部地层堆积保存较好,是唯一没被扰动过的。据专家推测,外城约两三公里,范围包括百银村现在的上寨、下寨、银匠三个屯,从地名就可看出这三个屯就是当年的城区,可能附近的十里莲湖就是外城的护城河。

根据当地传说,所谓银匠屯,就是当年打造金银首饰、铸造钱币的工匠集中的社区。而距百银村5公里的县城平马镇,就是当年马匹交易的场所。平马,即评马,评价马匹的地方,镇名由此而来。现在的平马镇上法村,应该是当时锻造马掌、制造兵器的铁匠集中的地方。因为“上法”,在壮语中就是铁匠的意思。

如果上述推测成立的话,横山寨外城应是南北宽4公里、东西长5公里的范围。在800多年前,方圆20平方公里的城区,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城市。

解密篇

早在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广西文物调查队对横山寨古城遗址进行田野调查就发现大量古代陶瓷残砖碎瓦。1983年,横山寨古城遗址被田东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迷题1横山寨古城建于何时?考古发掘确定建于宋代

去年3至6月间,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田东县博物馆,对古城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清理出灰坑、沟、窑、砾石堆等遗迹一批,还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以及砖、瓦等建筑构件,另外还出土了‘皇宋通宝’、‘圣宋元宝’等宋代年号的铜钱。”据田东县博物馆馆长黄秋艳介绍,发掘出土的瓷器种类繁富、窑口众多。外来有景德镇、福建莆田窑、江西吉州窑、浙江龙泉窑或仿龙泉窑等,广西桂东南的藤县中和窑、北流岭洞窑、浦北土东窑等,桂北的严关窑、永岁窑、永福窑田岭窑等窑口的产品。

同时,作为建筑构件的砖、瓦也大量出土。砖主要为青砖,分方砖和方形条砖两大类。其中,方砖有两种规格。瓦有两种,板瓦和筒瓦。

此外,从城墙与城内堆积的叠压关系看,以城墙为界,将城内堆积隔成两个时段,对照地层的出土器物看,城墙以上地层出土的瓷器最晚可到南宋,城墙下地层堆积中出土的瓷器,均为北宋晚期。

而出土的“皇宋通宝”为宋仁宗时期的年号制钱,“圣宋元宝”、“元丰通宝”为宋神宗时期的年号制钱。宋神宗在位时间为公元1067年—公元1085年,为北宋中晚期。据此推断,该城的年代不早于北宋中晚期,最晚不过南宋,筑城的年代应是北宋晚期或南宋初期。

迷题2因何成为茶马古道东线起点?商品流通战备需要

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西南通往印度、缅甸的一条重要的贸易线路,有几条分支,流通的商品以茶叶、马匹、盐巴、瓷器为主,被称为我国西南的“丝绸之路”。据专家考证,广西至云南的茶马古道东线的起点实际上是田东县的横山寨古城,在当时被称为西南最大贸易市场。

史书记载,1126年,北宋灭亡,康王赵构逃过长江,建都杭州。此后至南宋1279年灭亡的150多年间,赵家王朝与金国隔江而治。当时,江浙一带盛产的丝绸、茶叶原是运抵渭河流域后经河西走廊出口西域的,却因金国的阻隔而被截断了,迫切需要一条新的流通渠道。

同时,南宋为了抵御金国,要重整军备。当时南宋已不能从西北的新疆、蒙古征集战马,只能转而求索于西南。史载,南宋朝廷每年要在横山寨马市购买战马1500匹至3500匹,加上民间的需求,横山寨马市每年马匹的贸易量达4万匹之多。这些马匹大都来自西南的大理、自杞、罗殿、特磨道等番国,用于交换茶叶、盐巴、瓷器、铜器、书籍、丝绸等。江浙的商品经洞庭、湘水、灵渠,下漓江、郁江进入右江河道到横山寨,再渡河经德保、靖西、那坡,云南的富宁、昆明到达大理,再延伸到丽江,出缅甸、印度直到西亚,开辟了一条中国大西南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作为这条古道东线起点,横山寨因此崛起,至南宋绍兴年间更是盛极一时,成为南宋和西南各少数民族政权进行商品交易的主要集市,也是南宋最大的马市。

横山寨还是文化中转站。据史书记载,大理“每贾人至横山,多市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本草、王叔和脉诀、千金方等书”。可见横山寨在南宋还是一个重要的书市,汉族的先进文化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传播到西南各地。

有专家认为,德保、靖西两地的壮话与现今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的民间语言相近,很可能是在南宋时期,通过这条文化走廊传入上述国家的。由此看来,那时的横山寨不仅是经济繁荣之地,也是文化昌盛之城。

迷题3繁华一时的古城为何湮灭?战事停息商道中断

曾经如此繁华的横山寨,后来又经历了怎样历史沧桑而最终导致衰落的呢?据史书记载,当年横山寨因战备而生,最后,也因战事而毁灭于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

据载,正当南宋与金国相持不下的时候,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勃然兴起。公元1234年,蒙古铁骑踏遍金国,然后又纵马南下攻打南宋。蒙古骑兵一部迂回作战,绕道川黔,一路过关夺隘,兵锋直指横山寨。公元1259年,蒙古大将乌兰哈达率骑兵3000人,“蛮、僰万人”从茶马古道攻打横山寨。

南宋横山寨守将向士壁、刘雄飞率兵6万与蒙古军激战,但在蒙古骑兵强弓劲矢之下,官军死伤惨重,横山寨最终陷落。一场大火,把一代名城夷为平地。

元朝统一中国后,北方传统的丝绸之路重新启动,江浙一带的丝绸、茶叶、盐巴、瓷器等商品,又可以直接运抵渭河流域,经河西走廊出口西域,再也不必绕一个大弯,经西南的茶马古道出口西域了。至此,繁华一时的茶马古道中断了。

战事停息,马匹的需求量骤减,马市随之萎缩。茶马古道中断,茶马大集没有了,大小商贾风吹云散,茶马古道东线第一城的横山寨衰落了,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如今,横山寨昔日的繁华已随悠悠江水逝去,古城遗址却成了田东县最宝贵的财富。目前,这一历史名城仍有许多秘密尚未被人所知,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