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即人品 茶道即人道

发布时间 : 2020-10-03
青茶即乌龙茶 即溶普洱茶 即溶普洱茶珍

青茶即乌龙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品即人品 茶道即人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品即人品 茶道即人道”相关知识!

历史上文人雅士式的品茶,代表的是五千年的茶文化传统和历史沉积,茶艺的意思无疑就是饮茶的艺术体现,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即使相同也是有着差别。

高深或神秘的茶道

人们对品茶已是小心翼翼,何况是高深或神秘的茶道。好在历史的、文化的原因,是中国人就会喝茶,人们喜欢茶的“可口、可乐”,由此而能带来的意境,自然不会拒绝,毕竟,茶香在口,通过认识与引导,还有助于为生活的诗化增光添彩,何乐而不为呢!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当代茶艺,也可理解为在茶的“可口、可乐”的基础上,引导茶的意境与茶道相通,展示“真、善、美”的内涵。

茶道是礼貌和精神的化身

现代茶科学的发展,难以对历史上文人墨客或得道高人专利式茶道做出解释,但倒是有利于作‘意境’式的诠释。茶是通过色香味形的充分发挥而绐人带来舒适的感受,而现代的科学技术可以通过了解茶的自然科学性,学习茶的自然品质特性来了解茶理,来体会茶给人带来的妙趣,如像人们希望般的品性和情境一样“茶是独一无二的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的化身”。茶道,可从两方面加以理解,—是茶为真正健康文明的饮料。茶的自然科学性表明:茶无愧于是21世纪的理想饮料,茶有助于养性、静心。在健身方而有如中医般的功效和调理机能。二是茶与“人的自然天性”相联系,也即人性中近于“道”的本质。换一种角度说:当人们诸如人性本善或本恶争吵不休时,茶性及与此相伴的意境却给人以启示,喝茶时人们所体现的最初的一面却是最为“自然”的。

茶的意境,即茶即道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给人以助思考、添情趣。举杯饮茶之“举”,可以理解为一种期待,颇为形象;茶之为物,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导,让人们从茶的感觉中放松“心灵”,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原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这似乎又把茶的意境与“即茶即道”相联系了。wWw.Cy316.Com

文人茶器的缘由

茶杯以纯白、洁白为上;茶壶则以宜兴砂者为上,即不夺香,又无土气;煮茶风炉以“苦节君”竹茶炉为上,象征君子守节有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艺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器具则更要讲究,不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条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

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饮一杯茶有这么多复杂的器具似乎难以理解。但在古代,则是使饮茶至好至精的必然过程和礼仪。用器的过程,也是享受制汤、造华的过程。其实,现代烹饪所用器具较陆羽二十四器更为复杂,只不过厨师作,客人吃,不知其中艰辛而已。中国古代茶人,用这样细腻的描述体味自煎自食的乐趣,也从中表现实践精神。陆羽当时便说明,所谓“二十四器必备”,是指正式茶宴,至于三五友人,偶而以茶自娱,可据情简化。

盖碗是什么?三才盖碗的由来

盖碗茶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一副茶具便寄寓—个小天地,小宇宙,包含古代哲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盖碗茶源于何时,至今无定论。茶托又称“茶船”,民间相传为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所造,始为木托,后以漆制,始称茶船。鲁迅曾写到:"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茶具不仅为实用,而且成为十分典雅的工艺品,许多家庭喜欢摆一套精美茶具,有客来沏一壶好茶,列杯分茗,既是亲朋情谊,又是艺术品的陈列欣赏。中国人茶艺观点可以说已深入干家万户。

茶经网扩展阅读

人和草和木做伴即谓“茶”


人和草和木做伴,即谓“茶”。

茶有幸忝列开门诸事,盖因茶的实质是“水”———饮茶喝水可以解渴;茶又能“品”,雅俗之别在举手投足间立现。

茶是国饮。茶事———茶种、茶制、茶藏、茶饮、茶用,兴于唐而盛于宋。北宋的王安石虽不善“品”,却深知茶之价值,首次将茶与米、盐相提并论:“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议茶法》)

茶有喝茶、饮茶、品茶之分。想来,茶之雏形应当是凉开水。即便是现在,江浙一带的农人依然视饮水为“食茶”。至于坊间的“粗茶淡饭”之俗语,既是自嘲,也是写实。因为用于解渴消暑之茶是粗茶,且多是六月雪、冬青之类的苦茶,隔天饮,大碗喝。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茶”才有“饮”和“品”之分。

清晨上班,泡杯清茶润润喉,该是几十年养成的好习惯,“雅”得很———当开水冲入杯中,但见茶叶似绿色的生灵缓缓膨胀、蠕动、绽开,丝丝缕缕的热气带来淡淡的清香;呷上一口,回味无穷———似酒,不如酒烈;似泉,比泉更甘,那份感觉,远非“沁人心脾”所能形容。

“呷”类似于“饮”,都偏重于茶的实用价值。旅途倦怠,饮上一杯疲劳顿消。文思枯竭,难于下笔,呷上一口也颇能益思。饭后一杯茶,更能消食解腻。但不管怎么说,“饮”多是茶馆(室)的活,既消磨时间,又享受休闲的日子。

据记载,唐诗中有“茶舍”、“茶寮”的名词。到了宋朝,茶馆已相当普及。《儒林外史》说,乾隆时南京城,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专门描写宋朝都市生活的《东京梦华录》,还描述了汴梁城几乎彻夜不眠的夜市中的茶坊。

上善若水,万物离不开水。茶水是至善之水。这个至善不只是物的道理,更是人的道理。喝水是生命之必需,饮茶却不一定是生命之必需,而是精神生活。“饮茶之所宜者,一无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童”。所有这些,都环绕着一种懒洋洋、无须谋食的闲适。

老舍先生的《茶馆》是老北京的茶馆,有大清的遗风。茶馆里聘有说书高手,居中摆一位置,说唱的都是些侠客传奇、野史别传。到了紧要关头,往往留下一句“且听下回分解”,既为茶客添趣,更为自己招徕生意。当然,最为人们熟知的还是阿庆嫂的“春来茶馆”:“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去年葵花盛开时节,我曾去义乌市佛堂采风,见到了最原始的乡下茶馆:茶桌大多是用早晨开门时落下的门板搭成的,光顾茶室的也都是村里的老者。烘青现泡,一元一杯,续水免费。从进门开喝,到起身离开,老人们手捧茶杯,无拘无束地从古今中外聊到天南海北,从世界风云说到身边琐闻,好不惬意。

品茶,是闲人的活计,意在品评、鉴赏。行家里手,一嗅,一看,一尝,就可品出此茶属几品,辨出某种茶产于哪一类茶树,甚至能说出某茶是哪一个季节晴天雨天采摘的。

如此高超之品技,文人雅士兴许没有,但品感之高绝不亚于鉴赏家。三毛说,喝茶有三道境界,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若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一杯清茶,由苦而甜而淡,甚至连生命、爱情都喝出来了,不是“品”,又是什么呢?

“分茶”是宋元时文人雅士煎茶品茗的游戏。曾在金华落脚的李清照好酒爱赌,还经常玩赏“分茶”。她在“转调满庭芳”中曾忆及“分茶”:“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而在另一首《摊破浣溪沙之二》中,她又写到不宜玩赏:“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矛盾的心理恐怕源于“分茶”之游戏,犹如瘾君子吹烟圈,非常人所能及。

林语堂论茶,更有“三泡”之妙:“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已是少妇了。”

林的这一妙语,出自明代茶人许次纾。许在他的茶著《茶疏·饮啜》中说:“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余尝与冯开之戏论茶候,以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荫矣,开之在以为然。”

不过,无论是“林”还是“许”,以佳人喻茶,或许都从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句生发开来。窃以为,苏东坡之比格调高雅,而许、林之妙喻虽然富有情趣,但显得俗气,并对女士有不恭不敬之嫌。以当下的价值观视之,妙语者,谬论也。

我属“牛饮”之列,虽不善评品,但“苦茶庵”主人“茶以绿茶为正宗”之说深得我心。依我之浅见,喝茶总比喝酒好。人们见过因喝酒而打架斗殴的,却绝少见因饮茶而动气伤神的。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茶马古道西道,即主道


茶马古道西道,即主道

西道是茶马古道的主线,是经思茅一那科里一普洱一西萨一景谷一按板一恩乐一者后一景东一鼠街一南山一弥渡一红岩一凤仪站入下关(大理)或从鼠街至蒙化(巍山)、大仓入大理。到大理后一条路向西行,经漾澳一太平铺一曲铜(永平)一翻博南山至杉阳过澜沧江雾虹桥至水寨一板桥一保山一蒲骤一过怒江至坝湾,翻越高黎贡山一腾冲一和顺一九保一南甸(梁河)一干崖(盈江)一陇川。据清《乾隆腾越州志关隘志》记载云南入缅甸有八关:曰铜壁、万初、神护、巨石、铁壁、虎踞、天马、汉龙等八关,各守一路要害,均有道路通缅的陆路与水路。从陇川西行1O日至猛密,再西行2日至宝井,沿伊洛瓦底江南下至曼德勒;再西行5日至摆古(勃国);入缅甸八莫,再溯伊洛瓦底江而上,从恩梅开江,迈梅开江进入印度的阿萨姆邦,再进入不丹、尼泊尔入中国西藏。这是走(唐)南诏时的博南道、永昌道到腾冲再走天竺道出境经缅甸到印度;另一路向北上的线经大理、喜洲、邓川、牛街(洱源)、沙溪(寺登街)、甸南、剑川、北汉场、铁桥城、丽江;或下线从邓川、北街、松桂、鹤庆、辛屯、九和到丽江、铁桥城、中甸(香格里拉)过金沙江到奔子栏翻怒山丫口到德钦进入藏区进行交易。

在茶马古道西道主线上,在这条路上留下昔日民间'旧中为市形成的四方街,诸如下关、喜洲、四登街(剑川)、丽江等。西线到大理后,则可经漾澳、石门(云龙)至旧州、翻恕山至瓦窑、槽间、沪水、六库、贡山、丙中洛、石门关至西藏的察隅。这条路因是沿怒江峡谷,海拔一般在1500一2000米之间,无高大雪山阻隔,可长年通行。到(西藏)察隅后,可至缅甸.再到印度。也可经波密至拉萨、日喀则到尼泊尔、印度。另一条从四川的雅安,经康定、理塘、巴塘,在芒康、合江、左贡、邦达、昌都、加下、阿兰多、墨竹工卡到拉萨、日喀则到亚东出境到尼泊尔、印度。另外云南和四川经西藏到印度还常常相互借道,诸如从滇北中甸、德钦的道可进入四川芒康,再经西蜀经叶蕃通天竺道,大理沿蜀身毒道中的搏南道至保山腾冲,出境到缅甸八莫走天竺道经缅甸至印度。

《关于苦茶》 茶苦原来即苦茶


《关 于 苦茶》

去年春天偶然做了两首打油诗,不意在上海引起了一点风波,大约可以与今年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宣言相比,不过有这差别,前者大家以为是亡国之音,后者则是国家将兴必有帧祥罢了。此外也有人把打油诗拿来当作历史传记读,如字的加以检讨,或者说玩骨董那必然有些钟鼎书画吧,或者又相信我专喜谈鬼,差不多是蒲留仙一流人。这些看法都并无什么用意,也于名誉无损,用不着声明更正,不过与事实相远这一节总是可以奉告的。其次有一件相像的事,但是却颇愉快的,一位友人因为记起吃苦茶的那句话,顺便买了一包特种的茶叶拿来送我,这是我很熟的一个朋友,我感谢他的好意,可是这茶实在太苦,我终于没有能够多吃。

据朋友说这叫作苦丁茶。我去查书,只在日本书上查到一点,云系山茶科的常绿灌木,干粗,叶亦大,长至三四寸,晚秋叶腋开白花,自生山地间,日本名曰唐茶(Tocha),--名龟甲茶,汉名皋芦,亦云苦丁。赵学敏《本草拾遗》卷六云:

“角刺茶,出徽州。土人二三月采茶时兼采十大功劳叶,俗名老鼠刺,叶曰苦丁,和匀同炒,焙成茶,货与尼庵,转售富家妇女,云妇人服之终身不孕,为断产第一妙药也。每斤银八钱。”案十大功劳与老鼠刺均系五加皮树的别名,属于五加科,又是落叶灌木,虽亦有苦丁之名,可以制茶,似与上文所说不是一物,况且友人也不说这茶喝了可以节育的。再查类书关于皋芦却有几条,《广州记》云:

“皋卢,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又《茶经》有类似的话云:

“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南越志》则云:

“茗苦涩,亦谓之过罗。”此木盖出于南方,不见经传,皋卢云云本系土俗名,各书记录其音耳。但是这是怎样的一种植物呢,书上都未说及,我只好从茶壶里去拿出一片叶子来,仿佛制腊叶似的弄得干燥平直了,仔细看时,我认得这乃是故乡常种的一种坟头树,方言称作拘朴树的就是,叶长二寸,宽一寸二分,边有细锯齿,其形状的确有点像龟壳。原来这可以泡茶吃的,虽然味大苦涩,不但我不能多吃,便是且将就斋主人也只喝了两口,要求泡别的茶吃了。但是我很觉得有兴趣,不知道在白菊花以外还有些什么叶子可以当茶?《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山有栲”一条下云:

“山樗生山中,与下田樗大略无异,叶似差狭耳,吴人以其叶为茗。”《五杂俎》卷十一云:

“以绿豆微炒,投沸汤中倾之,其色正绿,香味亦不减新茗,宿村中觅茗不得者可以此代。”此与现今炒黑豆作咖啡正是一样。又云:

“北方柳芽初茁者采之入汤,云其味胜茶。曲阜孔林楷木其芽可烹。闽中佛手柑橄榄为汤,饮之清香,色味亦旗枪之亚也。”卷十记孔林楷木条下云:

“其芽香苦,可烹以代茗,亦可于而茹之,即俗云黄连头。”孔林吾未得瞻仰,不知楷木为何如树,唯黄连头则少时尝茹之,且颇喜欢吃,以为有福建橄榄豉之风味也。关于以木芽代茶,《湖雅》卷二亦有二则云:

“桑芽茶,案山中有木俗名新桑英,采嫩芽可代茗,非蚕所食之桑也。”

“柳芽茶,案柳芽亦采以代茗,嫩碧可爱,有色而无香味。”汪谢城此处所说与谢在杭不同,但不佞却有点左袒汪君,因为其味胜茶的说法觉得不大靠得住也。

许多东西都可以代茶,咖啡等洋货还在其外,可是我只感到好玩,有这些花样,至于我自己还只觉得茶好,而且茶也以绿的为限,红茶以至香片嫌其近于咖啡,这也别无多大道理,单因为从小在家里吃惯本山茶叶耳。口渴了要喝水,水里照例泡进茶叶去,吃惯了就成了规矩,如此而已。对于茶有什么特别了解,赏识,哲学或主义么?这未必然。一定喜欢苦茶,非苦的不喝么?这也未必然。那么为什么诗里那么说,为什么又叫作庵名,岂不是假话么?那也未必然。今世虽不出家亦不打溉语。必要说明,还是去小学上找罢。吾友沈兼士先生有诗为证,题曰《又和一首自调》,此系后半首也:

端透于今变澄澈 鱼模自古读歌麻

眼前一例君须记 茶苦原来即苦茶

茶马古道北道,即"贡茶路"


茶马古道北道,即贡茶路

北道,即由思茅至省城昆明。途经那科里、普洱、磨黑、通关、墨江、阴远、元江、青龙厂、化念、峨山、玉溪、晋宁到达昆明。云南贡茶,自清康熙元年(1662)始,伤云南督抚派员,支库款,采买普洱茶5担运送到京,供内廷饮用。从此而形成定例,按年进贡一次。到清嘉庆元年(1786)改为1O担。其品种有普小茶、普洱女儿茶、普洱蕊茶、普洱茶膏等。(清)曹雪芹:《红楼梦》女儿茶为普洱贡茶中的一种,是装在银瓶中作贡。每年派官员支库银到思普区采办就绪后,由督辕派公差押运。清道光十八年(1839)道光皇帝赐给'车顺号主人进士车顺来瑞贡朝天的匾额,这是对普洱茶的最高荣誉。据清阮福《普洱茶记》云:普洱茶名重天下.味最配。京师尤重云,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谓之毛尖以作贡。贡茶征购完备后方许民间进行采购。贡茶运至昆明经检验后由差员押运,在驮运的骡马驮子上插有奉旨纳贡黄旗,经平彝(富源)胜境关入贵州,经湖南至京城(北京)。人们将此道称为皇家贡道,也是商旅的通京大道。

云南与四川的古代交通,原有建昌路,即到昆明至富民武定马鞍山元谋金沙江姜骤黎溪凤营山会理巴松白水德昌禄马西昌礼州庐沽晃山越离黎州茶经雅州邓峡新都双流成都,再进入陕西或西蕃进行茶马贸易。这条道所经路段为元、明以来的骚站,路线由普洱一昆明一京城为贡茶道。茶运至昆明后,则沿长江而下至蜀身毒道的石门道(朱提道)、哭道入四川。据《滇程记》己载:经禽明一寻甸一东川8日程。向北行4日到昭通:向北经大关至盐津共6日程,再北经连药一高县一庆药至宜宾6日程,总计24日程,,665里到宜宾。从宜宾可乘船沿长江而下入湖北到京城;或溯崛江而上经嘉州(乐山)一彭县到达成都;或至嘉州走青衣道,即溯青衣江而上至雅安一邓睐一成都后再入西藏或陕西进行茶马贸易等的多条通道。

茶马古道之南道,即南亚的通道


茶马古道之南道,即南亚的通道

南道,即对老挝、交址(越南)、遏罗(泰国)、甘蒲(缅甸)东南亚诸国,也可出缅甸到印度、尼泊尔、不丹的国际茶马古道。掘(宋)杨佐《云南买马记》中记载:大云南绎前有《里猴题》,东至戍州、西至身毒国,东至交址,东北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悉著其道之详。文中记载的交址,即越南,身毒,即天竺,今印度,说明云南在唐宋时已有交往。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受元世祖忽必烈派遣由四川成都出发后.走清溪关道入云南,经哈刺章(大理)、永昌(保山)、金齿(德宏)出境至蒲甘王朝(缅甸)、交阻(越南),至(西双版纳)八百媳妇国返回云南,走步头道至押赤(昆明)由朱提道经焚道返回。明、清以来由于思普地区普洱茶兴盛,这条道则成为茶叶贸易之路。据西双版纳相关的文史资料记载共有三条,即东出老挝、安南(越南);南出缅甸、遥罗;西出缅甸、印度。即经思茅4日至车里(景洪),南行8日至八百媳妇宣慰司(景迈),又西行至老挝,西南行15日至摆古,均可乘船从海路运送京城。出境经(缅甸)景栋、仰光再溯伊洛瓦底江至印度,另普洱至动腊,出境老挝直至越南。,向南则由普洱、劲海至老挝或普洱至蒙自到越南。从滇南出思茅、车里至国外的茶叶之路或茶马古道'已形成,印度、缅甸、遥罗、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的商人均往来西双版纳、思茅、普洱贩运茶叶.这时滇南的元江、石屏、建水、开远、蒙自等城市兴起,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21世纪初,最后的马帮在云南的贡山消失了,但清脆悦耳的马铃声仍在山间回荡,茶马古道留下的文化将是永恒的。

千年紫砂数宜兴,早在唐朝即闻名


有诗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可见世人对宜兴紫砂之珍爱。宜兴丁蜀镇羊角山的紫砂古窑址以及出土的紫砂茶具残片证实,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千年陶都数宜兴

陶都宜兴东临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地处沪、宁、杭的中心,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新兴城市。宜兴古称阳羡、荆溪,自秦始皇设阳羡郡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在该地曾先后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唐五代的青瓷窑址以及明代以前的紫砂罐残片。

唐代,宜兴郡以好茶闻名全国;从唐肃宗到明太祖的600年间,常州阳羡茶均为上等好茶;并且设立了“贡茶院”。明太祖洪武年间废除团茶政策,遂带来了制茶方法的改革。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当时,宜兴紫砂陶茶具极为盛行,被誉为各种茶具中的上品。清代时,宜兴紫砂陶工艺愈益精湛,开创了采用篆刻、书法和绘画作装饰的新风格。此后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宜兴也得以成为与景德镇瓷都相并列的陶都。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宜兴紫砂陶器的生产亦颇兴盛,有十多座龙窑常年生产,1932年产量仍高达220多万件。有茶壶、茶杯、花瓶、花盆、砂锅、人物雕等上千个品种,造型大方,色彩古雅,产品畅销世界。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足见宜兴紫砂的珍贵。

紫砂茶具领风骚

紫砂陶主要品种有壶、杯、瓶、鼎、碗、盘、碟等等,造型丰富多彩,尤以紫砂茶壶最为出色。其独有的实用性能与艺术鉴赏价值的高度和谐统一。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兴起。

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优质的原料,天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据专家介绍,紫砂茶具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从万历到明末,紫砂茶具发展迅速,名家辈出,前后出现“四名家”、“壶家三大”。明朝的时大彬是“壶家三大”之一。他最初仿供春,喜欢做大壶。后来在游娄东时与名士陈继儒交往甚密,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雅致的品位把砂壶缩小。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他制作的大壶古朴雄浑,传世作品有菱花八角壶、提梁大壶、朱砂六方壶等。他制作的小壶令人叫绝,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的赞誉,被誉为“千载一时”。时大彬也因为被后人公认为,为紫砂器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重要人物。

享誉世界收藏热

新中国成立后,宜兴紫砂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1957年10月,宜兴县陶瓷公司和陶瓷专业联社,共同组团首次参加“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个品种,销售总额27万多元。自1957年起,紫砂产品恢复出口,年产量达106万件,产值28.1万元。

1984年3月,紫砂名师李昌鸿,应邀赴美国参加“新奥尔良国际博物会”。这是紫砂艺人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国际博览会。同时还在“中国经济贸易展览馆”进行了紫砂工艺示范表演。此后不久,紫砂名师李昌鸿、沈蘧华制作、陶刻高手沈汉生镌刻的竹简紫砂茶具和紫砂名师顾绍培制作、陶刻高手谭泉海镌刻的百寿紫砂瓶,荣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金奖,为中国紫砂赢得了世界声誉。

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制造技术的提高,宜兴紫砂陶艺已臻愈益精妙之境。上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东南亚各地对于紫砂的狂热支持,也为紫砂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紫砂收藏热一度有所降温,但近来又呈现出反弹之势,对宜兴紫砂挚爱者仍趋之若鹜。

茶品、人品及公民品


明代屠隆在《茶说》中云: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修德之人。真如是,则明末清初文人杜睿,是最适合饮茶的了。

杜睿,字于皇,自号茶村,清初有名诗人,原是湖北黄冈人,年轻时胸怀大志,生性倜傥。后因张献忠所率游民军纵横湖北,为避战乱,流寓南京鸡鸣山,茅屋两三间,日照而日进,雨注而雨淋,穷困则自然潦倒,然则茶村先生不以为意,安居若素,吟啸自若,至晚年,贫愈甚,常断炊。有友问他:穷愁何似?茶村先生答道:往日之穷,以举火为奇;近日之穷,以不举火为奇。友人不解,茶村先生笑道,往日穷,偶尔还可烧柴火煮饭,现在穷,虽然天天家中升火,然而,竹沥泉清,只是泡茶,无米下锅,以茶喂肚,哄肠胃罢了。自称家中可以绝粮,不能绝茶,于此可见茶村先生爱茶致癖。其自号茶村,更见癖茶一往情深,尤可见者,乃是喝茶之后,将茶渣一一收集,不使余漏,全埋于深土,日久成岭,谓为茶丘,插香焚烟,多有祭拜,多情甚比林黛玉伤感葬花。

茶村先生与茶为伴,便不喜交游,有人骂他孤僻,他笑言之:某岂敢如此,只是一味好闲无用,但得一觉好睡,纵有司马迁、韩愈在隔舍,亦不及相访。文人声气相投,尤不相往来互捧,对不太搭界的官场人物,茶村先生更是避之如鬼神,如有鬼神访,则高卧不醒,官职再高,先生当睡,嘱童子不得喊醒。不趋炎、不附势,这是茶村先生为文人所立的一竿高标。此高标高则高矣,然不足为异,文人有这般品位者多见多闻,岂止一个茶村先生?而或可独标的,是茶村先生作为国家公民的禀质。皇粮国税,历代都是有的,李自成标榜闯王来了不纳粮,那不过是哄人,封建王朝,哪朝不纳粮与服役?清代自然也不免。有一年,朝廷征集各户服役,南京地方官见茶村先生不过一个穷诗人,既雇不起人代劳,又自不可劳作,于是便格外开恩,拟将免除。茶村先生得知,挽裤脚,撸衣袖,大声说:此是家国事,其民岂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个诗人,多少算得上士子,在体力劳动是一种耻辱的年代,读书人谁能放下架子挥锄头抡铁锨?又有一年,朝廷征收房号银,即当今房产税也,清朝有制度,此税者,官绅可免。此政策,最可谋以对策也,拉点关系,走点后门,挤进官绅行列,就是政策之对策了。有人见茶村先生穷得开不了锅,欲代为申请减除,茶村先生也断然拒绝,再穷也将尽家国职责,所以,将房产税悉数缴了。

煎茶非浪漫,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隐逸,有云霞泉石、磊块胸次者。也许在所有的饮食当中,大概只有茶才与人品挂上钩的,没有相当的人品,不足喝茶,不可喝茶,不准喝茶,最少,不配喝茶,诚所谓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诚所谓茶最宜精行修德之人,诚所谓茶养廉。其他食物或饮料,何尝有过此论?是人都要吃饭,没见谁说过君子可吃饭,土匪不可吃饭的;酒也是,忠信礼义廉之人可大碗喝酒,嫖赌毒俱全者,喝酒更用大碗。吃饭喝酒与人品无关,而独有茶与人品相提并论等量齐观焉,没有相当人品不配喝茶,应当说,真正茶人难得玷污佳茗,茶人者,其品自高者,比例绝对高于饭桶与酒鬼,这应当是事实。君子固贫,不达则守节,君子守节则不阿权,不势利。茶村先生有此人品,称得上其人与茶品相得,不污茶之清洁精神了。

然则,茶村先生不仅茶品人品相成相称,鄙人还以为,茶村先生还有公民品焉。鄙人认为公民品这一概念的要义是:作为一个公民在家国中当具有的品质。有人品不等于有公民品。比方说,一个人很会做人,左邻右舍都称其好,但并不等于他是一个优秀公民,他对邻居不耍心眼,但他对国家也许就尽耍狡了;一个人不乱拿同事东西,但他往往尽挎国家财物;一个人对朋友两肋插刀,要他干啥就干啥,但对国家能偷懒就偷懒,能偷税就偷税,尽量规避义务,逃避责任。他没人品吗?人人都说他人品好,但他称得上优秀公民吗?恐怕谈不上了吧。窃书不算偷,窃国更不算偷的,所谓窃珠者诛,窃国者侯。所以,那偷税漏税化公为私者多而又多。

茶村先生放在文人当中,其名不太显,其文不太着,如果单以文人气骨来看,其人品也不太耀眼,但以他对国家态度以论,为文人者多吗?为官宦者多吗?文人者,不一定直接吃国家粮,而为官宦者则定然吃国家粮,对国家义务与责任,文人与官宦谁更尽之?我们众人,对国家义务,是否有过走后门想方逃离?是否有过拉关系设法规避?有人品者,还当有公民品焉。

喝茶的三重境界:茶即禅,禅亦茶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宋代学士苏东坡曾说过“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可谓一语中的,茶即是禅,禅亦为茶,佛教之修炼境界也可为喝茶之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品茶

第一种境界是“喝茶是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虽然茶起源于神农氏还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揭示了茶来源于普通百姓日常劳动的事实。可以断定,当初中国人将茶作为饮品,主要是由于茶能解渴甚至药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于民间,并由民间逐步流向王公贵族阶层。总之,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并无后人所赋于的种种哲理与玄妙,这也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们口渴之际端杯即饮,漫长的商业谈判和政治商谈之中举杯随饮,无聊之际闲坐茶楼小饮打发时间,都算是喝茶之朴素境界,此时人们并不太在意如何冲泡和茶之味道。

意境

第二种境界是“喝茶不是茶”。

茶流入王公贵族之后,喝茶被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人们喝的已经不再是茶。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现。

就如茶道,人们认识不一,有最简单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说,也有如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认为的“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之谈,还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之论。不管论述简单复杂,凡事一旦上升为道,就会被赋予一种超乎寻常的哲理与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载道”。

因此,时空不同,所载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道家强调“天人和一”;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朝鲜茶道则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要求人们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体现了“喝茶不是茶”的特点。

今日茶之流行于中国社会各界的最大原因应在于“茶可载道”,通俗的说是茶是可以任人强奸和意淫的。商人眼里喝茶是制造金钱,文人眼里喝茶是创作,政客眼里喝茶是谋权,僧人眼里喝茶是求禅,道家弟子则喝出“重生、贵生、养生”之念。

茶具

第三种境界是“喝茶还是茶”。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道破喝茶之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这与佛教之禅相似,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所谓茶道、茶艺、茶文化,透过浮华背后还是原本之茶也。只是此时之茶,已然与朴素境界之喝茶有本质之飞跃,就如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一样,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已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月明星朗,纵俗务繁杂,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解放被囚禁已久的行性。

一人品茗,一杯茶,一个世界,就这样静静地品,慢慢地尝,想着陶渊明世外桃源的生活,感恩的心思随着微笑浮上来,满口醇香。若是好友闲暇时坐在一起品茗,闲谈着身边大小事情,或好或坏,都在这一盏茶间,可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所谓“能所双泯,物我两忘”,回归自然,如是而已。这些所谓喝茶之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也是人间可称得上修来的福气啊!

相关文章